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關於教育的作文(15篇)

關於教育的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教育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教育的作文(15篇)

關於教育的作文1

所謂正面教育,就是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啟發其自覺性,使他們接受教育,發揮積極性,克服消極性,讓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

我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坐不住。為了幫助他們克服缺點,我常常採取鼓勵戰術。一句“你坐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幹!”,使孩子們有了更高的積極性。孩子們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坐得住了,發言積極了,時間長了,他們就養成了上課專心、積極發言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少用“不能……”,“不要……”等語言來限制幼兒的行為。有一 次,當我佈置環境時,將貼好的畫掛在牆上,孩子頓時圍了上來,當我告知孩子們不要用手去亂摸它們時,我們班的鄭聖元小朋友卻馬上走到前面去,伸出手就想試一試,接着我就説了他,為什麼別人都不會去摸,你就要去摸呢,老師的話你沒有聽見嗎?當時他什麼也沒有説。後來,我自己也想了一想,才知道原來我的説教提醒了他,激發了他想去嘗試的好奇心。其實,我們常常會對幼兒下一些“禁止令”,不許跳着走進洗手間,不能摸易損壞的東西,不要把塑料袋套在頭上等。我們的用意是為了避免幼兒做這些事情,認真反思起來,不如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明確地用正面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如請輕輕地走進洗手間;不想讓幼兒摸的東西便不要隨意擺放;把塑料袋收起來等。運用這些正面的語言強化幼兒的行為而不用過多的“禁止令”等消極的做法。試着從現在開始,把“不要……”變為“小朋友請……”。

在班上,我們設立了“進步欄”、“誰的小手真能幹”、“今天我值日”等欄目,讓孩子們互相促進,互相鼓勵,對進步的幼兒教師發貼畫以鼓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常常通過講故事,表演等形式讓孩子們明白一些道理,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等。使孩子們學有榜樣,天長日久,就會內化為進步的力量。

常説幼兒園老師要有五顆心,要堅持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要抓住一切時機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都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端正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教育態度問題,用發大鏡去發現每一幼兒的長處,才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孩子們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同時還應該重視孩子的相反意見,讓幼兒從小就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勇於批評和接受批評。不能抹殺幼兒的個性而去尋求千篇一律的回答,只有這樣,才能使

幼兒在個性化和社會化等方面都獲得良好的發展。

教師是播種者,讓我們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撒下真、善、美的種子,讓株株幼苗茁壯成長。

關於教育的作文2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傑作。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十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塑造了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把“愛”表現得自然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著名教育家夏沔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是一個學生,我看過很多有關“愛”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永生難忘

她,是一支“白色的蒲公英”,很白很白……在她十歲那年,她就跟着母親來到偏遠的山區。她的母親是一位志願者,要在山區教那些沒書讀的孩子。無私奉獻着愛的優秀的母親也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女兒,她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然而,在收到通知書之後,竟被診斷得了白血病……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她沒有哭,只是笑了笑,她要笑着過完每一天。她做了一個充滿愛的美麗的決定:留在山區,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山區,走出貧困……

她堅強的面對苦難,經過重重考核,她被一所學校聘用了,開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她每天都開心地從事着那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荒涼的山區裏沒有良好的醫學設備,儘管她一次又一次地暈倒,但每一次醒來,只要看到學子們辛勤的身影,她便露出了慰藉的笑臉……是愛讓她堅強的活着,是愛讓她為山區的孩子無私奉獻,只求讓更多的孩子走出貧困,走向美好的未來……

不要問我這個故事的結局,愛的故事沒有結局。愛,人類最崇高、最偉大、最神聖的感情!給生活增添了無限的精彩,這精彩會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每個時刻開出美麗的花,結出甜蜜的果。愛會延續下去,會永恆。

記得母愛如佛那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年輕人由於苦惱而迷上了學道參佛,一路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去尋訪古剎名寺,卻沒有得道。後來一位高僧給他禪機:“凡是赤腳為你開門的,就是你的佛。”年輕人一路遊歷投棧住店,始終遇不到佛。於是,沮喪地回家了。到家已是半夜時分,月色朦朧中,他發現母親光着腳為自己開門……

也還記得,“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之一的洪戰輝,飽嘗人生艱辛,卻依然笑着説:“只要你心中充滿愛,生活將會更加精彩。”是呀,回想“汶川大地震”,在那天崩地裂,無數生命頃刻隕滅之時,是愛,是人世間那至深至沉的愛托起了搖搖欲墜的汶川!是愛,是人世間那至真至純的愛奏響了一曲感動世界的樂章。

關於教育的作文3

記得在期會考試後的講評課後,我佈置學生把數學期會考卷更正好,並請家長查閲簽署意見。第二天,課代表收好試卷交給我,我着重查看了幾個成績退步的學生試卷。

忽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張筆跡秀氣的試卷上,試卷的分數已顯著改動,接着往下看,幾處扣分的地方已經顯著改動,鮮紅的叉叉已經淡淡地退去。我仔細一看名字,是她:那個平時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我的心猛的一震,怎麼可能是她,一向乖巧可愛的她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不敢胡亂預測,只好把她叫到辦公室。我害怕傷到她,以詢問的口吻問:“試卷的分數是不是你改的?還是同學改的?”只見她低着頭不敢看我,默不做聲。我又説:“你説實話,老師不會責怪你的。”

她猶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的聲音説:“是我自己改的。”我沒有批評她,反而安慰她:“你別怕,老師知道你這麼做是由於成績退步了,怕回家爸爸媽媽罵你打你,是嗎?”她的眼淚已經順着臉頰流下來,哽咽着説:“張老師,我知道自己錯了,您原諒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要知道一個人的品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你想要好成績,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耐勞學習,我相信通過你的努力,能取得優異成績的。這次的事老師就原諒你,也替你守住祕密,不會讓班上的任何同學知道的。但是你父母那裏你自己知道應該怎麼做嗎?”我仍是柔和地説, “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錯誤,在王老師心裏,你仍是那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 她點了點頭。

第二天,課堂上她格外認真的聽課了。後來遇到了這位學生家長,我和她父母談到了此事,證明她是真正知道自己做錯了,而且一直在努力學習,爭取優異的成績。後來的日子裏,她的表現一直很好,對我也格外喜歡,對數學的學習也更喜歡了,有什麼心裏話都找我説,就這樣,課堂外的我成了她的好朋友。

經由這次事件,我好像有所感悟:

一、和諧的師生關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親和力”,師生適當的溝通足可以改變教育。

二、信任是師生和諧溝通的橋樑,許多實踐表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通過溝通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信任和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信任老師,親近老師。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因此多給孩子一點信任,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解放思想,幫學生樹立自決心信念。自決心信念是學生學習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念,常常鼓勵,讚美學生。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他們身上的長處去克服他們的缺點,用積極的心態克服消極的心態。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讚美,會給學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

關於教育的作文4

最近經常有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發愁,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隨着他們叛逆期的一個個出現,你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越來越多你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其實,我們小時候不是也是如此嗎?這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的階段,只不過它還因為遺傳、教育、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有所不同罷了。那麼,面對孩子的成長您都是怎麼對待的呢?是否沉下心來認真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是否為了孩子的真正健康而努力?當然,前提是這個努力必須是與孩子一起的,否則,你最多隻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給爸爸媽媽們轉載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示,讓我們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共同努力吧!

有位父母天天衝孩子喊:“你瞧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當大隊長,你才當小隊長,人家比賽得第一名,你才得第10名,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

兒子生氣了,也衝父親喊:“爸,你瞧人家李叔叔當局長,你怎麼才當小科長?人家張叔叔每月掙5千,你怎麼才掙2千?人家隔壁王大哥家有個‘大屏幕’,咱家怎麼才是21寸的電視?我怎麼有你這麼個爸爸?”爸爸一聽急眼了:“小子,別跟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兒子説:“那您怎麼老拿我和別人比呀?”爸爸啞口無言,聰明的孩子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仔細想想,生活中不就是這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用不着和別人家比!他家有什麼和你家沒關係,中國老百姓都懂得這點,所以大家心平氣和地享受着各自的生活。對孩子也是同樣!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不同”的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孩子接受教育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不必總讓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競爭,應該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你真棒!”這句話,正是開啟孩子心靈寶藏的一把金鑰匙。你生下來就是最棒的,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把你“棒”的地方奉獻給這個社會,讓世界因為有了你而更美麗!你沒有理由瞧不起自己,即使大家都瞧不起你,你也要對自己説:“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説吧!”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個性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渴望聽到喝彩!美國有一個家庭,母親是俄羅斯人,她不懂英語,根本看不懂兒子的作業,可是每次兒子把作業拿回來讓她看,她都説:“棒極了!”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客廳的牆壁上。客人來了,她總要很自豪地玄耀:“瞧,我兒子寫得多棒!”其實兒子寫得並不好,可客人見主人這麼説,便連連點頭附合:“不錯,不錯,真是不錯!”

兒子受到鼓勵,心想:“我明天還要比今天寫得更好!”於是,他的作業一天比一天寫得好,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提高,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優秀學生,成長為一個傑出人物。所以,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恆心及愛心,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只要滿足就好。

關於教育的作文5

帶着一身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意念隨着書包的下落,隨即消沉,翻轉,落地,破碎。沉浸在沙發中的自己,回想着所發生的一切。考試,依舊是中國的教育原動力啊。心中有着憤憤不平,因為老師在課中曾説: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選擇自己有所興趣的課了,因為我們沒有資本。為何沒有資本,因為考試,考試使我們失去了興趣,難道不是這樣麼?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激動的,有所想法的。而不是成天背,默,考,更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我想。也許有些人就是這麼認為,但若是這樣,所謂“人才”又是什麼東西呢?是在學前人東西學得非常好的基礎上練一點自己的突破都沒有的,這便叫“人才”?讀書要讀好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也有着自己的一點想象力。而教育,培養的便是這東西,現在我想反倒成為其扼殺的更本來源了。曾在古文上看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我們都是學習的機器和機器破壞者罷了。這句話説的相當有道理,我們每天學,每天又去破壞別人的信心,到頭來我們獲得了什麼?

“考試又考差了”這句話我想在全國各地都是在學生口中代代相傳的,可見的,教育,不僅僅是老師教書,學生讀書的問題這麼簡單了。

其實老師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被這教育式給深深的改變了,而讓一羣被改變的人來教育還沒有完全改變的人,正如一位嚴厲的繼母對孩子的管教,倒不見得有多少成效,引發的仇恨倒是不小。真的不知説什麼好。我認為中國教育改變的是學生的內心,只知道考試考好了便是好,差了便是不好,就要捱罵。試問:考試最好的一定會受到社會的表揚嗎,會得到流芳百世的好名嗎,更功利點,會賺到全亞洲首富麼?這教育太客觀了不能完全的按照學生的意願去學習總是有着什麼需要檢驗有時候像我們去選體育課就會想着萬一學不會就不會得到學分還掛科會影響成績於是就選了已經會的運動試問這樣的課又有什麼價值呢?我個人認為學習是給自己學的真正學了就是有了就是知道了不一定要有那麼多的考核啊作業啊有時候這都會適得其反本來感興趣的東西都會被這些東西澆沒。

周立波先生在《壹周立波》中,將中國的教育與美國的教育進行了對比,認為中國教育培養的是”全才”,美國教育培養出來的是”專才”,因而中國的教育不如美國,對中國的教育進行了一番抨擊。他説:“這些老師,不過是把一羣正常人關在一起,叫他們如何變為瘋子的橋樑罷了~”正確不正確我不發表評論,但我看了以後是真的有了深深的共鳴。也許在外國人的眼裏,我們的一生就是為了考試而生的“悲劇”,可到頭來我們可以做什麼?若是有創新力的幾個也被外國拉去發展他們了,真正留下來的卻不知如何。教育,真的要改革啊!

我想,叫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人,會做一些事情,會去想做一些事情,願意去做一些事情,這便是教育的真正意義,與其他任何東西都沒有關聯。但這,只能成為他人飯後閒談的幾句空話罷了,待得真正的教育實行,我恐怕真的,看不見了。

關於教育的作文6

暑假中,我認真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本世界兒童文學名著,受益匪淺,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愛的教育》又名《一個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它講述了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的一些故事,以及他在這些故事裏受到的感動和教育。在這些感動和教育裏,安利柯漸漸地成長起來。該書是想讓所有的人們都能夠感動地讀着而成長,懂得愛,懷有善良。

我們國家正欣欣向榮地發展,學校正在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呢?書中“巴杜亞的愛國少年”告訴了我們答案。故事講到有一個很窮的少年在船上遇到了三個人,他們三個人給了少年很多錢。後來,他們三個人罵起了少年的祖國。少年非常生氣,把錢都扔還給了這三個人,説;“你們這些傢伙侮辱我的祖國,我決不會要你們一個錢的!”他寧可不要錢,也不願別人侮辱他的祖國。少年的行為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為了祖國,我們應該舍掉自己的一切,包括金錢,甚至生命,永遠維護祖國的利益,

我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還可以,但是還不夠勤奮,尤其是和同學的關係處不好。家長和老師常常教育我,我也想做一個大家都稱道的好學生,但我就是做不好。為此,我內心非常苦惱。該書的“班級裏最出色的學生,的故事深深地啟發了我,我反覆讀了幾遍,故事講到代洛西每一門功課都是最優秀的,無論算術、語法,還是作文、圖畫;無論什麼事情,他馬上就能領會,無論什麼事情,他很輕鬆地就能完成。但老師常對代洛西説;“你得到了上蒼特別的惠賜,天分很高。可是,重要的是你千萬不要使它白白地浪費掉!”同時,代洛西不但學習好,而且他平時很快活、很開朗,無論和誰都合得來,並儘可能地幫助大家,所以,代洛西和同學們關係十分融洽,我今後一定要以代洛西為榜樣,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更要有一種努力的精神,否則就會掉隊。同時,一定要幫助每一個同學,與大家平等、誠實相待,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學生。(讀後感)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想躲避,意志不夠堅強。書中《意志》一章強烈地感動了我!大家一開始就把斯代地看成笨蛋,認為他像石頭一樣不開竅。可是,斯代地自己卻説;“只要有一絲氣力,就一定要達到最終目標!”他開始瘋狂地學習起來!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就連散步的時候他都咬緊牙關,提起拳頭,像牛·樣耐力十足,像熔巖一樣固執堅定,毫不放鬆地堅持學習。別人嘲笑他笨,他也不在乎,有人打擾他,他就用腳踢。一開始,他對算術一竅不通,作文寫得亂七八糟,連一篇短文章也不能很好地背誦下來。最後,他能很好地解答問題,課文也能讀得像藝術家唱歌一樣。今後,我一定要努力磨練堅強的意志,面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母親是最偉大的,她給予了我生命,同時養育我長大,我柞常熱愛她。書中《我的母親》這一章與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我的母親也和安利柯的母親一樣,為了解除孩子一個小時的痛苦,她會不惜放棄自己整整一年的歡樂,為了孩子,她會不惜去乞討,為了救孩子的命,她甚至寧可自己被殺死!今後我一定要珍惜我與媽媽之間的感情,永遠永遠愛她!

我熱愛《愛的教育》。它讓我懂得了怎樣去做一個出色的學生,懂得了要熱愛自己的母親,還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關於教育的作文7

【名言警句】

1.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2.多辦一所學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監獄。——[法]雨果

3.對人民來説,第一是麪包,第二是教育。——[法]丹東?格拉西安

4.如果有誰不覺得整個世界是他的,那他一定不是好中學生.——茅盾

5.教科書不過是古往今來的各種書籍當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們,但不必害怕它們,更不要被它們捆住手腳。——嚴文井

6.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們具備面對現實生活的絕對能力!??[美]約翰?希本

7.學校的目標應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美]愛因斯坦

8.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德]胡伯特?馬可爾

【運用思路】

學校是用紀律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和提高個人修養、鑄就高尚靈魂的地方,是讓學生獲得生存的競爭能力和獲得能有情趣地生活的能力的地方。學校教育僅僅是一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一部分。少年兒童的教育是是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組成的。三者既相互聯繫,又相互促進。

【精彩素材1】

毛主席以天下為己任

毛主席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立志救國,獻身革命。他在中學唸書的時候,同學們稱他“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他在離家求學前夕改寫了一首詩留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1914年,毛主席在長沙第一師範學校學習期間,全部費用只有169元錢,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訂報上,鋪蓋和衣服則非常簡陋單薄。但他從不以此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勵説,讀書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壯志。他還與朋友們提出“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身邊瑣事,在校學習期間不談男女戀愛問題。他認為,改造國家,改造社會,對學問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寶貴的青春,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素材點撥】

在校讀書應該像毛主席一樣,有“三不談”的自我約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壯志,一定要珍惜寶貴的青春,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在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

【適用話題】

“立志”“金錢與理想”“以天下為己任”“人生與責任”“讀書與理想”“自我約束”

【精彩素材2】

“懲罰”實現了

布特列洛夫(俄國著名化學家,1928-1986)少年時代在學校讀書時,就對化學特別愛好,經常私自在宿舍裏動手做實驗。在一次,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生爆炸,嚴厲的學監把他關進了禁閉室,還在他胸前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偉大的化學家”。譏諷和懲罰絲毫動搖不了布特列洛夫從事化學研究的偉大志向。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他終於在33歲的時候,提出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問題的創見,被人們譽為“偉大的化學家”。他幽默地説:“這個稱號在20年前是對我的懲罰,現在卻實現了。”

【素材點撥】

立志是重要的,堅定自己的志向,不管是譏諷、懲罰還是困難、挫折,都不動搖自己為理想而奮鬥的信念,這樣的人才容易成功。

【適用話題】

“立志”“堅持”“懲罰與成功”

關於教育的作文8

記得小時候,我一直是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受到點表揚就到處炫耀,為此老師和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而我卻總是聽不進去,話從左耳朵進去,就從右耳朵溜出來。可是,經過了那件事,立刻改變了我的思想,驕傲也變成了謙虛。

記得那是一箇中午,我進了家門,揮動着閃着金光的獎狀,興奮地説:“我的作文獲得一等獎了!”媽媽聽了,急忙走了過來,讚揚道:“你真棒!”邊説邊拿起獎狀不斷地讀着,臉上寫滿了高興。可是爸爸呢,只是小聲地説了一句:“還好,繼續努力。”我奪過了獎狀,問:“這張獎狀貼哪兒好呢?”爸爸説:“貼它幹什麼,把它收藏起來吧。”“那怎麼行呢!”我立刻表示反對,“這可是我這個優秀學生的證明哪!不能就這樣隨隨便便的收起來。”爸爸什麼話也沒有説,繼續忙他的。

我的雙眼在四周的牆壁上掃描了一遍,這時候,我的目光落在了時鐘的下方,我那雙機靈的眼睛轉了轉,心想:“把獎狀貼在時鐘的下方不錯,這樣一來,只要有人一看鐘,就會發現我那張亮閃閃的獎狀了,這樣,凡是來過我家裏的人,都知道我的功勛了,這樣做真是好極了!”我非常得意。

可是有一次,我在翻看書櫥的時候,在一本書中找出了一本紅色的本子,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隨即我大吃一驚,這個紅色本子竟然是爸爸的學校發給爸爸的優秀教師榮譽證書!上面還有着爸爸的名字,我揉了揉那雙竭力睜大的眼睛,看着爸爸的名字,心裏佩服得五體投地。

爸爸獲得了榮譽,怎麼就沒有聽他提起過呢?我納悶地把榮譽證書放到櫃子中間—處最顯眼的地方。這時候,爸爸回來了,他抬眼看見了擺在書櫃上的榮譽證書,立刻縮緊眉頭,説:“是誰把它拿出來的?擺在這兒像什麼樣子!”我聽了這話,也假裝生氣地説:“您得了榮譽證書,為什麼瞞着我?再説,您如果不擺上,那發給您幹嘛?”爸爸聽了我的話,沉思片刻,便拉着我的手坐在了牀上。他此時非常冷靜,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孩子,任何榮譽只能證明過去。如果你總想着它,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應該在過去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繼續向新的目標前進。人不能驕傲自大,炫耀榮譽,要一切從零開始,這樣才能永遠進步,不斷地取得成績。懂嗎?”聽了爸爸的一席肺腑之言,字字如警鐘,敲在我的心上。這時,我真是如夢初醒,羞愧得無地自容。這時,爸爸站起身,又把榮譽證書重新夾進了書裏。“爸爸,把我的獎狀也放上面去吧。”我邊説邊摘下了獎狀。

從這件事中,爸爸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做人應該謙虛,淡漠榮譽。爸爸的話將永遠銘刻在我心中,促使我不斷進步。

關於教育的作文9

孩子可謂是現在一個年輕家庭的核心,而關於孩子教育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不只是因為自己先前從事過教育工作,或者自己已成為學生家長才這樣談論這一話題。近來,我在觀察孩子學業時,發現了許多問題,思考良久,認為自己真的應該儘量多的抽出時間和精力關注、照顧、教育一下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國小生的任性差,常常伴隨時間推移,將先前自己認可的事情或者規則忘記,這不免會延長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兒子個性還算比較穩重,喜歡獨立思考,有點動腦、動手設計小製作的簡單本領。剛上一年級時,一些事情做的不夠好,常常將一些該記的東西忘掉,將老師安排的作業或任務簡單化。這也是六、七歲孩子,常有的現象。我常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自己對待兒子的態度。我有時認為自己做的確實不夠好,特別的不夠耐心。兒子的母親時間又不那麼方便,因此自己做起事情來,時常虎頭蛇尾,淺嘗輒止。這些不良現象影響到兒子開朗、活潑性格的形成,也影響到兒子大膽潑辣個性的養成。對此,我深有自責,也不知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有時歸咎於自己脾性直板,方法上缺少變通,結果才造成事與願違,可想起來這也很牽強。近來,我常要求自己,要做到儘量多同兒子交往的時間或空間,多同兒子對知識進行復習、預習。想到了,做了一些,雖然短短的幾天,我發現還是有成效的。兒子對一些習慣看法有所改變,對一些問題也有更深的認識。特別是背誦古詩,準備常規,課後作業,都有良好的起色。

關於孩子是個社會永恆的談論主題。我想,孩子雖然已經上學了,我們的責任不是比幼兒園小,而是更重了。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增加家庭的父母愛。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就,認可自己的能力,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我們應該更多的同孩子交朋友。雖然我做的不夠好,但我是努力的、進取的,我不想留有遺憾。孩子的成長不會有重複,離去的光陰不會重複。作為父母當看到孩子進步不大,成績不好,厲聲斥責時,先看看自己付出的有多少,看看自己的表現怎樣?我們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儘量多的同孩子相處、交流,少些批評、貶低,同孩子一同成長。

孩子大了,父母老了。想想現在,再想想過去。煤油燈青色的煙霧下,自己身披破棉襖苦讀的.情形常跑到眼前閒逛。我們的童年可能接受父母的教育少,從事家務勞動的過多,父母為了生活忙於自己的事情,我們的學前、學初接受家庭教育少。但我們不能以過去的眼光來看現在孩子的教育,至少我們不能有那樣的想法,這一點愛人曾多次提醒我。現在,我覺得想法有了些改變,但在做法上過於簡單化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的,我應該更好的改正才對。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就一個什麼大家,我只是希望孩子有個美好的明天,自己將來不要留有遺憾。因此,談起孩子,更多的還是應該從現在做起,為人父母者多做些實在的工作,多付出些實際的行動,讓家庭充滿愛,充滿愛學習、求上進的良好氛圍。

相信,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我堅信這一點。

關於教育的作文10

鳳凰涅盤,浴火方能重生,幼蛹破繭,才能化為蝴蝶。我們的人生,總是少不了這樣的迂迴和苦難,越是艱難,我們就越要挑戰,若是因此而如枯木死灰般輕視生命,又怎麼能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據有關新聞報導,自殺已成為中國人羣的第5大死因,並且是15-34歲青壯年人羣的第一大死因。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統計,中國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在每年的6、7月,也就是考試、出成績的時候,我也經常聽説有許多學生因學業無望、或是壓力太大而痛苦自殺。面對這些可怕的數字和令人震驚的現實,我無言以對。

當我們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長到現在聰明伶俐、身體健康、活力四射的正常人時,這無疑是一個奇蹟,是上天的保佑與恩寵,才沒有使我們在小小年紀發生就發生意外過早夭折。我們有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我們有朋友噓寒問暖的關心,我們甚至還有來源於陌生人的幫助,或許有時會有低谷與挫折,矛盾與絕望,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活着,總是好的。

而當生命化作另一種形式流淌,即使是再多的美與醜,是與非,也已經永遠地定格在過去時了,剩下的或許只是一份歎息、一份無奈。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聖經中關於生命有這樣的描述:因為不能恆久,所以是最珍貴。災難的確不可避免,但自己絕不能褻瀆生命。

泰戈爾曾説:“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你可曾感悟過這樣的生命?——春風吹又生的野草擁有它一年的輪迴,劃破寒冷的嫩芽與衝破泥土的種子更是詮釋着生命的偉大。生命以他自己的姿態存在在我們的周圍,無聲地流淌,悄悄地演繹,只是我們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一味地追求我們得不到的,我們總是放大自己失去的。我們的腳步太過匆忙,來不及發現,更來不及感受,無視了路邊那最容易被發現可是卻被人遺忘的行道樹,那一眼望不盡的翠綠與葱蘢,也足夠給予我們力量與欣喜。

“生命,那是自然拿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説。在茫茫宇宙中,每個人只是滄海一粟,少了一個人,地球仍璀璨,而對於你自己和你的家人而言,你就是全部,你就是那顆獨一無二的寶石,為了把握這份奪目絢麗,就必須付出勇氣與努力,抵禦傷害的侵襲,留給生命一份簡單寧靜,不再逃避、懦弱和恐懼。

“不幸,是天才的晉級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越是困難,就越要向前,只有心中有愛,珍愛生命,無論你身處何地,總有陽光,給你温暖,給你力量。

生命,定能如夏花一樣絢爛。

關於教育的作文11

我只能説是內心的感觸吧,其實孩子並不是完全討厭家長,只是有時家長做了一些孩子無法承受的動作,或説了些孩子無法接受的言語,所以才會導致孩子的逆返、叛逆。因為我本身也就是一個孩子,年齡也不大,而且我也很願意安慰、開導一些同學,我發現越是家裏管制嚴格,甚至是出言不遜、出手管制的家庭,孩子就越叛逆,他們也不想做壞孩子,其實大部分都是父母逼出來的,比如:有些孩子原本很聰明、很乖巧的,但只是因為一些孩子們認為的小失誤而訓斥甚至出手打孩子,那麼作為一個孩子肯定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孩子的內心不會覺得你是在教育他,而是在打他,恐嚇他,久而久之,他就會對你生疏,因為恐懼已經在他的內心茁壯了,時間長了,那麼他個你説的話也會越來越少,甚至是不説。如果你硬是想和他説説聊聊,叛逆的孩子會説“你煩不煩。”“你説夠了沒。”想叛逆卻不敢叛逆的孩子表面上會説“恩。”“可以”可他的內心會一句一句的接你的下茬兒,説錯了還可能會在心裏偷罵幾句。所以,孩子不是打就可以成才的(除了個別特殊的),有時候,適當的放手會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出氣筒,不要把工作或是生活上的情緒發泄在孩子的身上。有的家長脾氣總是很爆,一有情緒就鬧翻天的那種,往往孩子在其中卻是最無辜的,一生氣就去訓孩子,一生氣就去打孩子的家長也不是不存在的,這種家長卻是最常見的,因為他們認為所有錯誤產生的源頭就是自己生了個不給自己爭氣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人人都有,但龍不是一生下來就能成的,都是有許多的後天所培養出來的,不要去嫉妒他人的孩子如何的好,要檢討自己為何教育的孩子不如他人,借鑑他人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其實不是孩子不如別人,是你自己不如別人教育的好。不要把一切的錯都安在孩子身上,也要從自身找找原因。

孩子身上有不少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的,只是你自己從未發現過,其實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看看孩子再看看自己,你就會知道他為何會有這樣的習慣。有時候也許只是你的一個小動作,或是不經意間的行為,孩子也會捕捉到,他的潛意識會將它記住,並跟着模仿,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習慣。如果要問孩子是跟誰所學的,不如問問自己或他人,你有沒有這樣子過。

教育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不要認為自己是家長了,哪兒會像小孩兒一樣成長吖,其實這樣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家長在自己父母面前照樣是孩子,照樣在成長。所以和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知孩子為何叛逆,檢討自己去教育孩子,孩子會更快樂的成長!

關於教育的作文12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亙古不變的熱門話題,教育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宋朝的張景修就曾有過“黃金滿富有餘,一經教子金不如”的感概。教育的重要不言而喻。

而教育該如何實施的問題同樣也是各類社會人士一直討論的話題。究竟是愛心教育呢還是懲罰教育呢,一直都是家長,老師甚至社會在糾結的問題。而我認為,愛心教育可能比懲罰教育更甚一籌。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處於青少年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叛逆問題,愈是懲罰,逆反心理就越嚴重,有時往往得不償失罷了。俄國的康。德。烏申斯基就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話,“應該儘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學生對自己記憶喪失信心的因素,因為這種經常和優柔寡斷的性格結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會使得孩子記憶力衰退。”不難理解,信心對每個孩子至關重要,喪失了自信心的孩子又有什麼美好的未來,自信的人生呢?

而論到愛心教育的一大關鍵,當然首先在於家庭,清朝的黃宗羲曾説過“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每一個孩子最先開始接觸的便是家庭教育,家庭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若一味的對孩子進行懲罰卻不去鼓勵長久以往未免泯滅孩子的天性。過猶不及的道理每個人都懂的。孟母三遷的例子未嘗不能證明這一點。孟母多次將孩子帶走,最終將家移到學校旁邊,最終鑄就成了一大偉人孟子。試想,若孟母在發現孩子的問題之時一味的打罵懲罰,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帶着孩子遠離環境,那孟子又該如何呢?孟母的搬家的方法未嘗不是一種另一種形式的愛心教育。

而學校對教育自然也是十分的重要。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説過“在教師手裏操着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着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由此可見,教師對孩子的教育多麼重要。而自小的愛心教育同樣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而致力於愛心教育中,李鎮西老師則做的格外的好。他的《愛心與教育》中説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李老師一生致力於愛心教育,桃李滿天下,得到了多少的尊敬,獲得了多少教育?讓多少人有了美好的未來?有李老師以及他的學生的成功例子,可以看出,愛心教育還是可行的,應該行的。

而一味的懲罰教育確實不可取,現如今每年有多少學生跳樓自殺的案例?但是必要的一些懲罰教育還是有一定的必要。對於孫悟空,唐僧不僅對他採取懷柔政策,也依舊還要念頸箍咒來約束的。當然,不能過度,愛心教育還是必要的。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教育何不實行?

關於教育的作文13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助。我很希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600字》。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希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

整部小説,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陪在身邊,晚上還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恩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恩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關於教育的作文14

我輔導的一個小男孩,年紀不大,所以他有着與他這個年齡相符的調皮,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管他,日常生活是爺爺奶奶在照料,學習情況是姑姑在管。

這個小孩在家裏只怕姑姑,因為在他的印象裏,姑姑很兇。他學習的熱情只能保持半個小時的樣子,然後一心想着玩。兇他他就生氣,打他他就哭。家長跟我説了一句這樣的話,有沒有什麼辦法,在短時間內,讓他該學習的時候用心學習,該玩的時候用心玩。我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是我資歷尚淺,對於這個問題我有種無能為力的感覺。首先,我不能時刻陪着他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的習慣,再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不怕我。理論上對於教育小孩子,是儘量不要動手的。我個人覺得這種做法太官方了,因為我發現有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是,你不長記性,我打你一頓就好了,下次肯定記得,而且這樣的做法下,得到的效果還挺好。

況且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我的眼前,現在的小孩子都很嬌氣,有很多獨生子女,孩子在外面怎麼了,家長能跟人家拼命,小孩子也是有脾氣的人,在家裏就是人王。這個孩子着實令我頭疼,我有時候在想,何必如此費心費神,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會有的一個感觸,是在教學中,如果有學生表現的不耐煩,不想學,那麼老師得不到學生對於課堂的迴應,瞬間沒有了教學的熱情,自然會敷衍了事,因為你既然不聽,我講了也是白講。出現這樣一個情況的時候,有很多人會説,這個老師沒有責任心,沒有教師職業道德,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不反駁,但是絕對也不承認。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一下,這種感覺就像,你一腔熱血的給一個人發了一大段話,而對方的迴應只是一個嗯字的時候,我想很多人心裏都會失落吧。有人説,你就是做這個職業的,你就應該用最好的狀態去講,我敢打包票,所有的老師都可以做到,可以把一個知識點用五分鐘講完,也可以用一個小時來講這個知識點,但是意義在哪裏?就為了所謂的職業道德?有人又説,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嗯!我贊同,在一對一的輔導中,多給輔導老師一點錢,人家多關心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那是沒問題的,但是從實際情況考慮,在一個班那麼多學生而只有一個老師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顧及到所有人,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班總有第一和倒數第一的原因。

從小到大,充滿了回憶的地方一定是學校,多年以後回想,會幡然醒悟那些老師的用意然後從心底產生一種懷念,所有的工作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職業也都需要面對的困難,快凌晨了,那些深夜裏還在奮鬥的年輕人,加油吧!

關於教育的作文15

"迪爸"的熱點又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兩年多記錄的幾百篇成長日記讓人不禁思考,是愛的堅持不懈,還是過度地介入,束縛孩子的成長。我認為,"迪爸"的行為不僅沒有束縛孩子的成長,反而有助於父子的共同成長。

大自然中,不難發現,一株再美麗的花,一棵再筆直的樹,不經意間也會有枝杈旁逸斜出,即使是經過人工打點的植株,時間久了,也會參差不齊。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在從小的生活中,父母的引導與指點就尤為重要。無論是孩子成長中所犯的錯誤,還是不適當的言語或行為,父母的及時糾正以及時常提醒,甚至是特定的教育,都是對孩子性格,人格及精神的塑造。時時的密切關注和記錄,不只是家長的反思,還有提醒,有助於今後對引導方法的及時調整,更是對孩子的警示。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瞬間,你看到的孩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了自己,並檢查自己的人格。"於是,便成了那廣為人知的一句話"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在與孩子的密切交往中,看到孩子的行為,便會不斷提醒父母及時發現並改過自身的問題,以便為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一件被當成笑料的故事講述了:一天一個人對自己的兒子説:"這幾天你一直玩遊戲,就不能控制一下把精力用到學習上嗎?"於是兒子回答:"以前爺爺經常告訴你不要整宿到外面打牌,你不也還是去了。"可見,無論是行為得當還是失當,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重點是有過錯及時改正。儘管父母不一定做得盡善盡美,但要始終如一地標準要求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更是影響孩子的關鍵鑰匙。有時,一句鼓勵,一句期許,都足以撐起孩子的人生目標,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而這些又恰恰建立在相互陪伴的基礎上。曾經有一個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名年幼的兒子,靠放牧為生。一天他們趕羊到山頂,一羣大雁飛過,兒子們便説,如果可以飛起來甚至比大雁飛得還要高,該有多好,這樣,就可以飛到温暖的地方,不用再放羊,還可以飛到天堂看媽媽。於是牧羊人鼓勵兒子們説,你們現在還小,如果想飛,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可以飛起來,去你們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記父親的教導,並一直為此不斷努力,等他們長大後終於飛起來了。他們就是萊特兄弟,他們發明了飛機。

只有堅持不懈的陪伴和密切的關注,才能指導孩子的進步,並修正自身的瑕疵,甚至在必要的時刻提出關鍵的指引。這,便是共同成長;這,便是陪伴的力量。父母是助孩子揚帆起航的風,孩子是提醒父母時刻轉航的風向標,相伴相行。

標籤: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y2q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