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人物故事通用15篇

歷史人物故事通用15篇

歷史人物故事1

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晚清最著名的女人,可以稱得上是第一女人,她是如何過年的呢?

歷史人物故事通用15篇

慈禧有極強的虛榮心,除了臣子要給她年禮,皇帝、皇后和宮妃們也不例外,但相比大臣送珍寶什麼的,慈禧對家人、身邊人送的禮物,更看重親情的含量,所以多是些親手做的東西,比如鞋、手帕、圍脖、手袋之類。丫頭、太監們,往往送一些糕餅點心之類的東西。

慈禧是大清朝的“老佛爺”,平時上下就是圍着她一個人轉,順從她的旨意,過年了則更是。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慈禧要去敬神和祭祖。下午兩點,要行“辭歲典禮”,在皇后的帶領下,宮妃、家人、侍從等依等級高下排列成行,一齊向太后叩頭。禮儀結束後,慈神要出點“血”,給每個人一隻紅緞做成的繡金小錢袋,裏面放着一些壓歲錢。

現在大年三十,大多數人家都會圍在電視機前,看CCTV的春節晚會“守歲”,過去沒有春節晚會,百姓之家就是打打牌,擲擲骰子,或是出去聽聽村戲、説書什麼的。帝王家在這一夜內容自然要豐富多了,還會有通宵的娛樂活動,相當於“春節晚會”。但慈禧比較喜歡的活動是擲骰子,德齡回憶,“沒有一個人想上牀睡覺。太后提議我們玩骰子,給每人賞一些錢,多的達二百兩。她讓我們用心點,贏錢才好。我們當然是極用心的,生怕贏了太后的錢。”但玩夠了,慈禧“開心一刻”就到了,會把她自己贏的錢都放到地上,讓大家都來搶,以此取樂。於是宮女下人都一擁而上,拼命搶奪,讓慈禧開心。以後幾天,慈禧都會玩“撒錢”的遊戲,有錢“搶”,大家也開心。

天快亮時已是大年七年級了,撐了一夜的慈禧肯定累了,會回房休息。在她醒後,宮女會捧着幾盤代表平安的蘋果,幾盤代表長壽的青果,表示更新的蓮心,到慈禧的房間,討她的歡心。慈禧見了高興,也要對大家説幾句祝福的吉祥話。”這時候,大家都要站在旁邊,等她梳洗完畢,向她拜年。之後,大家才會給皇帝和皇后拜年。

據故宮專家向斯所著的《女人慈禧》一書介紹,慈禧最喜歡聽戲,而且最喜歡聽的是淫戲。為這,大太監安德海特地在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絕倫的大戲樓,供慈禧看戲。還專門召集了一班梨園子弟,排演戲劇,尤其是在淫戲方面下大功夫,博慈禧一樂。有時候戲太下流,連陪聽的皇后(兒媳婦)都覺得坐不住。大年七年級,戲自然是少不了的,根據慈禧的意思,會在宮內的院子裏臨時搭一個戲台。慈禧一般坐在靠近客人和宮妃用的走廊附近,當然包括皇帝皇后在內,家人、身邊人都要陪她看戲。

而在這一天,慈禧也會有百姓人家老奶奶的仁慈,一改平日的威嚴。德齡就感受過一回,她回憶,“朦朧中,我感到有個東西掉到了我嘴裏,就猛地醒了過來。睜眼一看,原來是一片糖,我馬上就吃掉了。走到太后身邊,太后問我糖好吃不好吃,又讓我不要睡,多玩上一會兒。太后這麼高興的樣子,我還從沒見過呢。她開起玩笑來,簡直就像個孩子,讓人沒法相信這就是以前那個令人敬畏的太后。”

一直到傍晚時分,七年級大戲才差不多唱完。這時,慈禧會即興表演,超級票友的她讓太監們奏樂,親唱幾首小曲過把戲癮,宮女們也跟着她唱了起來。正在興頭的慈禧又命太監唱,票友太監自然唱得很專業,但難為了平時只知道“咂”的太監,根本就不會唱。但老佛爺的話誰敢不從,只得扯開鴨嗓嚎上幾句。這麼一來戲劇效果就出來了,不只慈禧笑了,大家都笑了,滿堂喝彩。

看來,不論是普通的百姓之家,還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家,過年圖的就是一個字,“樂”。而慈禧,除了一個“樂”,還藉機積攢到了大量的陪葬品。

歷史人物故事2

牡丹花自古本來是長安多,有一年冬天,當時的皇帝武則天寫下詔令: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上苑是當時皇宮的後花園。到了次日凌晨,百花皆開,只有牡丹不放。武則天大怒,把它們貶植洛陽。誰知牡丹一到洛陽,居然競相怒放。武則天下令用火來燒,結果火雖燒焦了枝幹,花卻更為奪目。

這是中國古典名著《鏡花緣》裏的一段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今天演講的內容: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的權力慾。然而,初唐士族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卻又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強烈地刺激着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實現自己慾望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品德和性格的心理根源。

武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遊歷名山大川,使她通曉人文世理。據歷史書上記載,武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羣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羣,這些都為她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14歲入宮,做過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退出歷史舞台,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宋慶齡對她做出中肯的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一生波折很多,太宗死後她被貶到趕夜寺出家為尼;後來她和太宗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相愛,在後宮殘酷的競爭中脱穎而出,成為皇帝的寵妃直至皇后,最後詔示天下登基當皇帝,據歷史學家不完全統計,這中間有九十多人在她的政治手段中喪命。就連我們故事中的百花都在她的淫威之下冬天開放,牡丹花遲開了就被貶到洛陽,還逃不掉火燒的厄運,可見武皇帝的霸道。

從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到一國之君,這中間的過程用了多少心機與智慧,膽識與較量,不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人所能完全理解和領悟的。雖然正史和野史的故事很多,電影和電視劇有太多的描摹,但是身為女人權傾朝野,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統治着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國,箇中的滋味與心路歷程讓我經常為之感歎與敬佩。

西蒙。波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女人》中説過,女人在這個男權世界中始終是第二性,居其次的地位。但是現今社會,女性政治家卻越來越多地走入到我們的視線中,從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到德國女總理默克爾,在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女兒樸謹惠參與競選下一任總統,我想這也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另一種表現。女人從家庭轉型到社會舞台,進而擔當起重要角色,從男人的領域裏爭得一席之地,雖然我們並不期待是否以後真的出現武則天這樣的女性政治家,但是作為女人的努力奮鬥與自強自立的精神還是為我們所學習的根本。

歷史人物故事3

清朝末年,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他們都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着要修,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達成”協議”,説中國假如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麼也不提供.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説他自不量力,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説:”京張鐵路假如失敗,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説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

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終於成功地修築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

歷史人物故事4

很多時候,不是你出了力,你的名字就能被人們記住,西漢功臣酈食其就是這樣。酈食其為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替劉邦一口氣收服了七十多個城池,就連漢九年級傑之一的韓信都嫉妒他立的大功,但是最後酈食其這個名字卻不為人所知。

酈食其是酈蟠十一世孫,是一個戰國舊貴族,他自幼聰慧,從少時起便喜愛讀書,時刻關注着時局的變化。不過,秦國滅亡魏國以後,酈食其的家族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酈食其淪為了陳留門吏。即使這樣,酈食其身上還是自帶貴族光環,脾氣傲慢,一般人不敢隨意驅使他。

秦末時期,陳勝、吳廣以及項梁起義先後爆發,他們都曾途徑陳留高陽,但是酈食其都沒有投奔他們。酈食其是個有才又高傲的人,他認為只有抱有遠大志向和具有謀略之人才是他要追隨的。酈食其鄰居的兒子在劉邦手下做事,劉邦經常向他詢問陳留的有才之人。酈食其通過此人瞭解了劉邦,他聽説劉邦帶着隊伍駐紮在陳留郊外,便讓此人幫他傳一句話給劉邦,就説:“我的家鄉有位六十多歲的酈先生,他身高八尺,大家都稱他為狂生,但是他自己説不是狂生。”那人勸酈食其説:“沛公不喜儒生,要是你以儒生的身份去見他,估計會被罵得狗血淋頭。”酈食其胸有成竹的説:“你只管按照我教給你的話轉告給沛公,他聽了一定會見我的。”

後來,劉邦果然答應見這位不是狂生的酈食其一面。酈食其見到劉邦的時候,劉邦正被兩名侍女伺候着洗腳,酈食其只向他微微作了個長揖,然後就問劉邦:“沛公聚集士兵是打算幫助秦朝剿滅諸侯,還是幫助諸侯滅亡秦朝呢?”劉邦一聽

就怒了,他朝着酈食其大罵:“你個奴才相的儒生,天下百姓深受暴秦之苦,所以諸侯才會率兵反抗,如今你卻要我助秦而攻打諸侯!”酈食其接着又説:“既然你有推翻暴秦的大志,為何接待長者還這般無禮?”劉邦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把腳洗完,穿戴整齊以後在正廳接見酈食其,以賓客之禮待之。

劉邦問酈食其怎麼才能推翻暴秦,酈食其就將自己的建議告訴劉邦,他認為陳留是交通四通八達之地,俗稱兵家必爭之地,他和陳留縣令認識,能幫助劉邦收服陳留。收服陳留以後,酈食其又勸劉邦收復滎陽,佔有敖倉的糧食,屆時諸侯聞之必然望風而歸順。劉邦按照酈食其的戰略,一步步成為了諸侯當中的佼佼者,劉邦想要攻打齊國,但是齊國地廣人多,勢力不容小覷,劉邦僅有一萬多人的士兵,如何與之對抗?

此時,酈食其再次向劉邦請求讓自己出使齊國,他能不費一兵一卒説服齊王歸順劉邦。劉邦欣然同意,派了酈食其出使齊國。酈食其向齊王分析了天下的形勢,齊王被其説服,答應歸順劉邦,成為漢朝的藩國。韓信聽聞酈食其説服了齊王,一下子就收復了七十多個城池,他嫉妒酈食其,便發兵偷襲齊軍。此時酈食其正在齊國,齊王誤以為酈食其暗中勾結漢軍來攻打他,於是烹煮了酈食其。

西漢建立以後,劉邦分封諸侯,他非常想念酈食其。的確,酈食其是韓信害死的,但是韓信當時也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折損不得,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可憐的酈食其,明明是西漢開國功臣,最後卻不為人所知。

歷史人物故事5

父親威廉和母親芬妮,都有着貴族血統。在英國,他們擁有兩處家園:茵幽別墅和恩珀蕾花園。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們全家像候鳥一樣,馬不停蹄地到“茵幽別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餘時間,他們住在恩珀蕾花園裏。到了春秋季節,全家人就到附近的倫敦探親訪友,忙得不亦樂乎。小弗洛倫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環境中度過。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興奮點,卻往往不在小夥伴們身上。她愛騎小馬,愛和身邊的小貓、小狗、小鳥們聊天,玩耍。她樂於照看它們。有一次,一隻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鳥包起來,把它埋在花園內的松樹下,還豎起了一塊小墓碑,上面寫了墓誌銘——

可憐的小山雀/你為何死去/你頭上的皇冠/是那樣美麗//但是現在/你卻躺在那裏/對我不理不睬/不聞不問

從小時候起,她就獨來獨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頑皮。她倔強而執拗,多愁善感,似乎過於早熟。她在滿目繁華中孤獨地成長。

恩珀蕾花園一片繁榮,花園外面卻是滿目凋敝。1842年的英國,經濟異常蕭條,饑民充斥了各個角落。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寫道:不管什麼時候,我的心中,總放不下那些苦難的人羣……

1843年7月,正是炎熱的季節,南丁格爾一家再度到茵幽別墅消夏避暑時,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去幫助周圍的窮人。她不怕骯髒和吃苦,把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親給她一些藥品、食物、牀單、被褥、衣服等等。她把這些東西用於賑濟窮人,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到了應當返回恩珀蕾花園時,弗洛倫斯不願半途而廢,她想留在當地。但是母親認為,出身貴族的女兒理應在別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浪費時間護理那些窮人,簡直荒唐無比。父親和姐姐也都站在母親一邊,弗洛倫斯孤立無助。

在當時英國人的觀念中,與各式各樣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骯髒而危險的。人們對於“醫院”、“護理”這樣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談,因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丟臉的事情。由於醫療水平落後,加上國力衰微,戰爭頻繁,在1844年以後的英國,醫院幾乎就是不幸、墮落、邋遢、混亂的代名詞。由於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時簡直就像瘋人院。在弗洛倫斯看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還不是上述可怕的醫療條件,而是醫院中“護士”的不佳的名聲,和她們那低下的素質。

1845年8月,弗洛倫斯同父親一道,到曼徹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為祖母病情加重,卧牀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邊護理。很快,祖母的身體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蓋爾太太又病倒了。弗洛倫斯又趕回家裏,精心護理病入膏肓的蓋爾太太。直到老人臨終,弗洛倫斯一直守候牀邊,沒有離開半步。

這年秋天,恩珀蕾花園附近農村中瘟疫流行,和當地的牧師一道,弗洛倫斯積極地投入了護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證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了。在那時,人們都以為護理工作很簡單,根本用不着培訓。以前連弗洛倫斯自己也曾認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幫助病人解除病痛,這就是護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親眼看到一個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這位病人服錯了藥。“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護理者‘毒死’了她!”這一想法讓她大受刺激。她從此知道,護理是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別無選擇,必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離恩珀蕾花園幾英里處,有一個診療所,主治醫師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氣,據説畢業於牛津大學,而且是南丁格爾家的老朋友。於是,弗洛倫斯打算説服父母,給她一段時間,准許她去這個診療所學習。恰逢富勒夫婦應約到恩珀蕾花園做客,她就當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為師。

不料,一場風暴就此爆發了。父親拂袖而去;母親則氣得發瘋,説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怪念頭;連姐姐也歇斯底里大聲嚷嚷,説妹妹一定是“中了邪”——這不單有失貴族身份,還會把病菌帶入家門,害死了全家。

富勒夫婦感到很難堪。為了安撫南丁格爾夫婦,他們也只好向弗洛倫斯“潑冷水”,勸她放棄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她咬緊牙關,沒有屈服。她開始偷偷鑽研起醫院報告和政府編印的藍皮書。她還私下給國外的專家(比如普魯士大使本森夫婦)寫信,向他們請教各種問題。並且,還時不時地索求有關巴黎和柏林兩市醫院情況的調查報告。

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學習一個多小時。當早飯鈴聲響起,她會迅速收拾書本,若無其事地下樓用餐,看上去規規矩矩,也儘量不提及內心的想法。母親要她負責儲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絲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親回心轉意。她給朋友克拉克小姐寫信説:“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務。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們簡直是乏味透頂。我也不禁要問自己:‘這就是生活嗎?難道一個有理智的人,一個願意有所作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這些嗎?’”

她也收到了愛情的橄欖枝。在一次宴會上,她結識了年輕的慈善家理查德(將少年犯與成年犯分離,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議)。理查德對她一見鍾情,兩人一起談詩作畫,愉快交往。在弗洛倫斯寂寞無助的時候,理查德的數不清的信箋,給過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稱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時,她考慮良久,卻拒絕了他。她給理查德寫信説:我註定是個漂泊者。為了我的使命,我寧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錢。

弗洛倫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獨身生活的態度,同時談到自己對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見是,歸根結底,一個人必須結婚,這是必然的歸宿。不過,我最終覺得,婚姻並不是唯一的。一個人完全可以從她的事業中,使自己感到充實和滿足,找到更大的樂趣。”此後,她拒絕了所有的求婚者。不過南丁格爾在晚年公開迂曲的表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她在自己的日記裏寫到與英國和普魯士女性同牀的興奮之情,她還在不少私人書信中讚許自己與女性之間的愛情,歐美專家經過了多年的考究與核實確定了南丁格爾的確有同性戀的傾向,南丁格爾也展示出了自己衝破成規這勇敢的一面。

經弗洛倫斯的請求,本森爵士給她寄來了一本書:《凱撒沃茲的基督教慈善婦女年鑑》。書裏介紹了凱撒沃茲在護理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有關情況。

她仔細閲讀之後,不由得喜出望外。作為慈善醫療機構,凱撒沃茲正是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那裏,各方面的條件相對完備,她可以得到適當的訓練,同時,那裏的宗教氣氛、清規戒律,是一張“擋箭牌”,可以保證護士的名聲不受輿論指責。

但她不敢貿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凱撒沃茲,只是利用病後療養的機會,先來到法蘭克福,當時那裏的護理事業也走在各國前列。在一家診療所,她學到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兩週以後,她離開時,覺得自己有資格做一名合格的護理員了。

當父母、姐姐知道她對護理“賊性不改”,還在私自學醫時,個個氣得發抖。他們聯合起來懲罰她,令她“閉門思過”,不許出家門一步。

她與家人冷戰數年。時光如飛,在1851年6月8日這一天,弗洛倫斯在她的筆記中,以前所未有的堅定語氣寫道:“我必須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機會就會白白地從身邊溜走。從他們那裏,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衝突。我顯然是不會獲得同情和支持的。我應該就這樣坐以待斃嗎?絕對不可以!我必須自行爭取那些我賴以生存的一切。對於屬於我的事業,我必須自己動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際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們是決不會恩賜與我的。”這次,她的確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為藉口,去了凱撒沃茲;在那裏學了兩個星期之後,為了獲得更為系統的學習,決定再次去法蘭克福。她平靜地向家人宣佈了她的決定,父親尚平靜,但母親和姐姐驚慌不已,再度極力阻撓。這一次,弗洛倫斯絲毫沒有退卻。她們三人大吵了一通。父親見勸阻無效,氣憤之下,提着槍牽着愛犬走出家門。他走後,她們更吵得天昏地暗。母親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靈巧地躲開了。

第二天,弗洛倫斯勇敢地離開了家。來到西道爾·弗利德納牧師的收容所——這所機構擁有一所醫院,一所育嬰堂,一個孤兒院和一所培訓女教師的學校。

弗洛倫斯住在孤兒院內的一個小房間裏。她的工作地點,就是孤兒院和法蘭克福女子醫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學着幹,一點兒也不肯落下,甚至連手術護理她也參加。這對她來説非常不易。畢竟,在當時,對於一個貴族女子來説,完全是“有失體統”的事。她明白這一點,但她不在乎。

在這段時間裏,她往家裏寫了好幾封信,介紹自己的情況,也渴望和家裏人重歸於好。在32歲生日時,她感謝家人的祝福,還特地給父親維恩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

“儘管我的年齡的確不小了,不過我會更加堅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實上,我很高興,因為我終於重獲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經過去,我並不多麼留戀。它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我為此而欣慰,因為這意味着,我將獲得新生命。”

歷史人物故事6

奧斯汀終身未婚,家道小康。由於居住在鄉村小鎮,接觸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師等人物以及他們恬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她的作品裏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深受讀者歡迎。奧斯汀的小説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説的高潮做了準備。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兩寸牙雕”,從一個小窗口中窺視到整個社會形態和人情世故,對改變當時小説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説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歷史人物故事7

蔡邕:三國裏最倒黴的人

我們在品三國的時候,看的是曹操的老奸巨猾,看的是關羽的至死忠誠,看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但是,你有沒有看到一個非常倒黴的人呢?這個倒黴的傢伙就叫蔡邕。蔡邕倒黴就倒黴在他的才華上。

蔡邕非常有才,而且是多方面的人才!經史、天文、數學、繪畫、書法、音樂等,都有很深的造詣。正因為他的才華橫溢,他才被“羣芳”所妒。有人妒出了“高血壓”,有人妒出了“心臟病”,有人妒得沒治了短了命,有人惱得恨不能一腳將他踩進泥坑裏。

蔡邕作為議郎,曾被漢靈帝召進宮中商策。他直言不諱地斥責“帝貪,政暴,吏酷”,説了一大堆壞話。大宦官曹節聽了這些話後心裏特別不舒服,逼着皇帝治蔡邕一個“議害大臣”之罪,不僅下了獄,而且還要處死。幸虧有忠臣死諫,他這才保住了頸上人頭,被流放到朔方邊地。

宦黨曾派刺客一路追殺欲將他致死途中,但刺客卻被他的忠勇之氣深深打動,未忍心對他下狠手。一招不靈,宦黨自然不會死心,他們又賄賂地方官員,讓地方官員找個適當的機會除掉他。好在那地方官也是個好官兒,十分羨慕他的才華,非但沒有下手,反而將此事透露給他,讓他多加小心處處留神。蔡邕就這樣絆絆磕磕、慌慌張張、窩窩囊囊地活了一陣子。

這以後,蔡邕上書皇帝,要求寫《後漢書》,皇帝便詔免他的“罪過”,令他返回原郡。可是,蔡邕在即將返鄉的時候又生出了波折——當地太守、大宦官王甫的弟弟為他餞行,他死活不買這個賬,結果又被上書誣告,他被迫逃到了江南。這一逃,就是十二年。

要説“知人善任”,還得説是那個大奸臣董卓。他威逼蔡邕進宮,若不進宮就要誅滅他的九族。蔡邕為了他的九族免災,被迫應召。可他應召不久,壞事情又來了——董卓被王允滅了九族。董卓死後,蔡邕對董卓念念不忘,毅然當市撫屍大哭。這讓妒忌他、仇視他很久的王允抓住了把柄,立即逮捕他欲判死刑。可惜的是,是否要判蔡邕死刑的爭議尚未停止,蔡邕就死在獄中了。

蔡邕真是一個倒黴透頂的人才啊。

歷史人物故事8

屈原是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他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家鄉在現在湖北的秭歸(zǐguī),離長江三峽不遠。這裏風景奇美,山影水聲迷人動聽,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熱愛楚國,可是楚國統治者腐敗無能,不圖進取,使國力漸漸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非常着急,來到都城勸楚王改革圖強。不料他受到奸臣的陷害和攻擊,一度信任他的楚

王竟把他趕出都城,流放到了遠方。

屈原一片愛國心不被人理解,難過極了。有人勸他:“楚國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別國去,照樣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回答説:“我愛我的楚國,為它的命運擔憂,為百姓的痛苦傷心。明知自己的處境很危險,可是捨不得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還能為它出力。”

屈原寫了許多詩,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他想象着自己乘着龍駕着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飛往遠方,離開楚國,忽然回頭看到了可愛的家鄉,立刻停住了腳步。他的僕人哭了,連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國,並下決心:“假如不能實現我的願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國!”

不久,屈原懷着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入了汩羅江(在現在湖南)。他對楚國的愛也就是對中國的愛,對自己所屬民族的愛。所以全國人民至今還懷念他,每年端午節人們划龍舟,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歷史人物故事9

曹操命劉備伐袁術,劉備臨行時為由誰留守徐州拿不定主意。這時,張飛請求留守徐州。劉備卻説:你一是愛喝酒、耍威風、鞭打士兵,二是辦事草率不聽人勸。讓你留守,放心不下。

張飛願改過並再三請求,劉備答應張飛,並派陳登協助。一日,張飛請留守各將赴宴,説:我大哥臨走時不讓我喝酒,怕酒後誤事,今天請你們來一醉方休,從明天起全都戒酒,幫我守好城池。

説罷便輪番敬酒,當二次到曹豹面前勸酒時,遭曹豹拒絕。這時張飛已醉,命鞭打曹豹五十鞭。散席後,曹豹懷恨在心,便連夜派人送信給呂布,讓他今夜乘張飛大醉偷襲徐州。

呂布當夜領五百輕騎取得徐州。吶喊聲震醒張飛,知徐州已失,顧不得劉備的家眷,邊戰邊逃。後張飛見到劉備,悔恨萬分,欲抽劍自刎,被劉備死死攔住。

歷史人物故事10

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餘杭家、思想家與國學大師,人謂有王安石之風。然其童年聰慧過人,婚姻充滿樂趣,處事笑話頗多……留下不少鮮為人知的趣事。

六齡童詩章太炎生於書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炎才6歲,那天時值下雨,父親章浚在家邀請了10餘位文人、親友,邊飲酒邊吟詩詞。內有一位與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興上來,情趣盎然,令小太炎應景誦詩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誦:天上雷陣陣,地下雨傾盆;籠中雞閉户,室外犬管門。

頓時,震驚四座!章老先生即令人拿來宣紙筆墨,揮毫錄下了這首十分珍貴的“六齡童詩”。該詩現珍藏於章太炎紀念館。

添“花馬甲”大凡兒童時代的人,特別喜歡玩耍,而童年章太炎卻是個“書迷”,不諳嬉耍。那時,太炎的母親常與女眷戚在家打牌消遣。而章太炎就坐在旁邊看書,儘管環境鬧,他總是讀得旁若無人,津津有味。

一日,小太炎在天井裏專心致志地看書,天色漸暗,氣温轉低,其長嫂連喚三聲,叫他進屋添衣,免得着涼。太炎勉強進屋添衣後,仍回到天井借光讀書。殊不知竟穿上其長嫂的一件“花馬甲”,眾人見狀,大笑不止。而太炎卻茫然不知,抬起頭問家人笑什麼?讓我知道了也樂一樂……眾人越發樂了。

考“童子試”章太炎16歲那年,受父命參加“童子試”,當時試卷的試題為:論燦爛之大清國。

考場上鴉雀無聲,許多考生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引經據典,尋章摘句,大做起、承、轉、合的八股文章。而章太炎想起**戰爭後,外國軍艦闖入中國沿海城鎮,燒、殺、奸、掠;又想到許多清朝官僚對洋人卑躬屈膝,對人民作威作福……這怎能證明清國“燦爛”呢?於是他揮毫疾書,把滿腔積憤灑於字裏行間,並呼籲“吾國民眾當務之急乃光復中華也”。不到一個鐘點,章太炎便第一個交了卷。主考官見其他考生,有的仍在咬文嚼字,有的還在挖耳搔頭,有的……惟獨這名考生才思敏捷,不由暗暗稱奇。

章太炎正要跨步離開考場,只見主考官拍案而起:“慢,你好大膽!可知罪……”章太炎不亢不卑,坦然自若道:“我之所思,件件合乎當今國人之思;我之所論,樁樁合乎國情之實,何罪之有?”頓時,考場裏“譁”地引起一陣騷亂。

主考官想駁又駁不倒,氣得臉色鐵青,又怕事態擴大,可能會連累自己的烏紗帽,速令兩名差役把章太炎挾出考場。章的家人見狀,知道小少爺闖下大禍,將殃及老爺仕途,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卻若無其事。

歷史人物故事11

孟姜女

長城故事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説,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一個範喜良嗎?”民工説:“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説:“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一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是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長城傳説

定城磚的傳説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檐台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與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説:"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並説:"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檐台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剋扣易開佔與眾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説:"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 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歎,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僅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歷史人物故事12

汩羅江畔,清冷的月光灑在江面;江上,漣漪層層迴盪開來;清冷的空氣中充斥着悲憤的餘音漫延開來。.。.。.

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他投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屈原!

他生活在戰國末期的楚國他創作的詩《離騷》其中“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句詩,便能深深的表達出對人民的熱愛。

他是一位愛國詩人,但他一定是充滿着對國家即將滅亡的悲痛和無奈吧?

“舉世混濁而濁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你甘願跳入江山,葬於魚腹,也不願與那些奸臣一起同污合流,但卻因此被奸臣所害與君主疏遠。

你來了江畔,面容憔悴,身體枯槁,舉止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也沒有了流放後的遲緩。

水一去不復返,發出最後的淒涼之音;冷日,溺在了你滿面的憂愁裏。.。.。.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屈原。他的事蹟感染着中華民族,而我們,為了紀念他,便在這一天定下端午節。他雖然是一個悲觀的政治家,但是他的愛國情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歷史人物故事13

公元前263年,秦昭公派大將王齕進攻韓國的上黨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一帶。上黨的守將不願意歸降秦國,就把上黨的地圖獻給了趙國。上黨的百姓也紛紛湧向趙國,一時間,趙國的長平,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市,成為了秦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

這時,趙國的大將趙奢已經去世,丞相藺相如又在重病之中,趙孝成王只能派老將廉頗領兵二十萬去守長平,一邊安撫韓國的難民,一邊抵禦秦國的隊伍。

廉頗身經百戰,在與秦兵幾次交手遇挫的情況下,趕緊改變戰術,依託有利地形,堅守營壘,暫不應戰。秦軍幾次來攻,廉頗始終不予理會。

王齕的隊伍被抑制住了,而且,兩軍的對峙足足持續了三年。

王齕無奈,只好向秦昭公報:“大軍長期駐紮在這裏,恐怕糧草接濟不上,怎麼辦好呢?”

秦昭公也很着急,就向自己的丞相范雎問計。

范雎説:“大王不要着急,臣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趙國撤換主將廉頗。”

過了幾天,在趙國的宮廷、都城邯鄲以及趙國的隊伍裏,到處都散佈着關於廉頗的謠言。謠言説:“廉頗年紀大了,怎麼還敢與秦軍交戰呢?要是讓年富力強的趙括帶兵,早把秦軍擊敗了。”

謠言裏所説的趙括,就是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他從小喜讀兵書,説起兵法來頭頭是道,自詡天下第一,連他的父親都不在話下。

其實,這些謠言都是范雎派人用重金買通了趙國的貴族,又由他們散佈出去的。趙孝成王被迷惑住了,居然真的打起了用趙括替換廉頗的主意。

他問趙括:“你能打敗秦國的隊伍嗎?”

趙括狂妄地回答:“要是秦國的白起來了,我也許會考慮一下如何與他交戰。如今來的是王齕,我一戰便可以擊敗他!”

趙孝成王聽了他的話,十分高興,馬上拜趙括為大將,讓他去接替廉頗。

趙括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趕緊給趙王上了一道奏章,勸他取消自己的決定。奏章上講,趙括的父親生前曾對她説過這樣的話:“趙括這個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兒戲,只會空談,不懂實戰,將來,趙國最好沒有戰爭,如果有戰爭,讓他來統率三軍的話,趙國的命運恐怕就會很悲慘了。”

可趙孝成王哪裏還聽得進去這樣的話,竟又調兵二十萬,讓趙括領兵趕往長平。

趙括手裏有四十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對手下人説:“廉將軍太保守了,秦軍有什麼好怕的,如果他們再來進攻,我們就迎頭打回去,一舉擊敗他們,然後再乘勝追擊!”

秦國的丞相范雎見自己的離間計成功了,就讓秦王祕密派白起接替了王齕。白起一到長平,就設下了埋伏,然後又故意打了幾個敗仗,讓趙括自覺用兵如神。趙括哪裏知道是計,一路追趕秦軍,把四十萬大軍帶到了秦軍的埋伏圈裏。

白起一聲令下,秦軍迅速地把趙括包圍了起來。趙括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四十多天之後,終於熬不住了,就想帶兵殺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把趙括給射死了。

趙軍聽説主將死了,紛紛扔掉武器,向秦軍投降,後來他們全部被秦始皇活埋了。

歷史人物故事14

羽扇輕拂,一襲灑逸的鶴氅隨髮髻間的綸巾飄然,八尺之身,冠玉之容,淡雅的眉宇之間閃現出絕非常人所有的英氣。諸葛孔明,這個“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的千古奇才便這樣定格在了歷史長河的畫卷之中……

“千秋有諸葛,看鏡汗吾顏。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餘。”諸葛孔明,你定是智慧的化身。吟一曲《樑甫》,未出草廬,已知天下三分;輕搖羽扇,談笑之間,眾位儒生儼然已被辯得啞口無言;濁酒一杯,帷幄於草船,頃刻間已借得曹操百萬之箭;擺八卦,觀天象,竟可算得東風將來此助陣;點一縷淡香,彈一曲空城,便可叫司馬懿十萬大軍落魄而歸……這等神機妙算,何用比於古人,管仲樂毅怎可與之匹敵?“諸葛孔明者,卧龍也。”你怎會辜負于徐庶的這番贊言!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孔明,“忠”這個詞定是你人格魅力最最閃耀的光點。為報先帝的三顧之恩,你臨表涕零“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因念先帝白帝託孤之情,為效先帝興復漢室之任,你悲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因而夙夜憂歎,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六出祁山,欲平定中原,可終究是天妒英才,你滿懷着憂怨逝世於五丈原!

可孔明,你知不知道,又有多少仁人為你歎息,“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後主劉禪,他是何許人,你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吧!先主對你説:“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你,原是如此清醒的一人,此刻,怎會如此感情論事?你那滿腔的忠義凜然、嘔心瀝血,那樂不思蜀的劉阿斗,他——怎可意會?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千古諸葛,眾説紛紜,千年的光陰在人世間流轉,靈與肉雖被磨滅在清風間,無法磨滅的是諸葛孔明在世間的偉大人格。

歷史人物故事15

蘇東坡住在岐山下的時候,聽説河陽縣的豬肉味道特別好,就派一個人到河陽縣去買豬。這僕人是個酒鬼,臨出門時,蘇東坡特別叮囑他不要喝酒誤事。

剛開始,僕人做事很小心,一點酒也沒有喝,所以一路還算順利。等到買好了豬,快到家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在路上一邊趕豬,一邊喝酒,最後醉倒在路旁。這樣—來,豬都逃走了。

僕人醒來時,發現豬沒有了,找了很久也沒找着,又不敢空着手回去。只好自己出錢,在岐山附近買了幾頭豬趕回去冒充河陽豬,蘇東坡十分高興,特地發了很多請柬,請了很多客人來吃美味的河陽豬肉。

肉做好後端了上來,蘇東坡説:“河陽的豬肉特別好吃,這是我叫人專門從河陽買來的。”當時,蘇東坡是朝廷命官,又是有名的文學家,客人們聽他這麼—説,夾起豬肉一嘗,都讚不絕口,説到底是河陽豬肉,真是又香又嫩,肥而不膩。正在這時候,有人來報告説有幾個農夫要見蘇東坡。

“幾位有何貴幹?”見了農夫,蘇東坡問。

“昨天我們在路上撿到幾頭豬,一打聽,才知道是大人府上的,今日特來送還。”

“我的豬?”蘇東坡很驚訝,叫來僕人問怎麼回事。僕人見瞞不過,只好把實情説了。剛才還在拼命誇豬肉的那些客人覺得很沒趣,一個個告辭走了。

哲理點撥:為什麼普通的豬肉經蘇東坡介紹後,就變得格外好吃了呢?原因就是普通人喜歡迷信權威。對於權威,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蔑視;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説話辦事忠於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地擁有智慧。

標籤: 通用 人物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9e9o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