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會考歷史複習策略

會考歷史複習策略

會考歷史複習策略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越迫近會考,我們越能感受到會考那不見硝煙的戰場的氛圍。決勝會考,不僅要靠實力,而且還要靠運籌於帷幄之中的策略。給力,給勢,還要給策。距離會考時間緊,複習內容多,壓力又大,競爭太激烈了,以前説“不進則退”,現在“進得少了也等於退”。最後的階段是收穫的季節,複習就如龍口奪食。上課是栽活一顆樹,複習就是育活一片林。複習得法,事半功倍。如何優化複習,培育實力,贏得會考?就此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首先我要談的似乎是無關策略,但卻是整個複習過程中最核心的因素,即人的因素,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酸甜苦辣,成敗得失,伴隨着我們的整個複習過程。勝不驕,敗不餒。塵埃尚未落定,一切皆有可能。既有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敗走麥城的,也有一些“黑馬”讓老師和家長大吃一驚,在會考中脱穎而出,跳了出來。所以我們要自信,但又要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在複習過程中,適度的緊張、焦慮和壓力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它會使我們的神情更加凝聚,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走出高原現象,超越和突破平時的水平。平時的模擬考試既是知識的訓練,更是心理素質的錘鍊。會考不僅是比實力,比智慧,比臨場應變能力,也是一次心理素質的較量。心定神和,從容不迫往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平時像會考,會考像平時。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我們在平時模考中錘鍊心裏素質。我建議大家平時要注意錘鍊“三心二意”。哪“三心”哪“二意”呢?第“一心”是靜心,寧靜才能致遠,要去浮去躁去驕;第“二心”是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力量;第“三心”是細心,老子説:“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會考對大家來説是一生中的大事,一定要細心,細心決定成敗。“二意”的第“一意“是認真看清題意,一定要把題審清,按題的要求去做,不要丟三落四;第“二意”就是要始終保持注意力,心定神凝,才能產生靈感,才能不造成失誤,才能發揮最好的水平。

第二,根據我們歷史學科的特點,注意歷史基本知識的掌握是很重要的.環節,也是首要的環節,是構建整個歷史大廈的基石。沒有基本的歷史知識,能力就如無米之炊,無本之木,一切都無從談起。大家腦子裏要有“必考點”“知識點”的概念,把它們變成“必得分”,就必須消化吸收才行,就像補鈣一樣,不是吃了鈣片就一定能補上鈣,吸收才是關鍵。理解、思考、吸收是掌握知識點的基礎和開端,死記硬背猶如吃了不消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知識點之間是有內在的邏輯,內在的聯繫,要善於構建知識網絡,用一個知識樹串在一起,通過思維活動,揭示知識點之間的必然規律。構建這樣系統的知識才能整學活用。善於抓關鍵詞即字眼,也要善於抓重點句,即文眼,還要善於揭示它們之間的關係。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的把握和歷史知識的梳理和應用要始終貫穿到整個複習過程中。複習過程中除了喚醒記憶,知識漏洞和薄弱點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複習,即查漏補缺,掃清知識盲區,成績自然就提上了。

第三,能力的訓練。會考是以能力立意。要把“眼熟”“心清”的知識點變為“手熟”答到卷子上解決實際問題是要有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鋼鐵是煉出來的,能力也是練出來的。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考生才能處變不驚,得心應手,眼疾手熟拿高分。在訓練中要善於反思和總結,經一事長一智,不要只有經歷,沒有經驗。有些東西是相通的,要多總結一些規律,盲目做題只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在做題中鞏固知識,在做題中提升能力,一定要注意習題的網絡化。在黃金時間做黃金題,黃金課就是練習課。這種觀點一定要具有,這樣才能有行動上的自覺和主動。

第四,運用好複習技巧。中學歷史是一門以陳述性知識為主要認知目標的課程,記憶量大,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的,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

第一步,快捷定位找考點。對任何一個考點,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課本中找出來。

第二步,逐步分化細梳理,在複習時應遵循從整體到細節,逐步加深,逐步分化的原則,多輪複習,逐層充實,從高到低,漸次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第三步,綜合貫通再提高。一要理清線索,以線帶面。二要勤作比較。三要全面評價。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辯證地予以評價,基本策略是一分為二,分清主次,評述結合。

最後我希望同學們無論是平時模考還是會考,易題不失分,難題有突破。做起要檢查,顆粒要歸倉。發揮超平常,奇蹟創輝煌。留成或留敗,終身不留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opq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