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荷塘月色評課稿(5篇)

荷塘月色評課稿(5篇)

荷塘月色評課稿1

看了郭老師《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實錄,該課誘導得法、點撥到位,學生思維活躍、參與積極。整堂課活實相濟、精彩紛呈,下面就這一課的教學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荷塘月色評課稿(5篇)

一、優點:

1、導入精彩。《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灸人口的散文,閲讀這樣一篇文章,應該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與情感體驗。

郭老師先的導語引用朱自清自己講的“我有一種神奇的本領,能從最尋常的事物中發現和創造令人驚異的美”,學生就想知道朱先生為何這麼自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得的閲讀興趣。

2、注重朗讀。郭老師非常重視朗讀,以讀為本,整堂課都回蕩着學生的朗朗讀書聲。學生走進文本,在老師的激勵、讚賞中,通過讀中感悟,悟中再讀,開啟了思維的閘門,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他們朗讀中,繪出美麗恬靜的荷塘月色圖,感受到作者那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3、重點突出。本課時的重點是教學第四、五、六自然段。郭老師老師把握住了學段特點,通過抓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教師範讀、學生反覆誦讀等手段,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和荷塘四周景色的特點。

4、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品讀、賞析,讀中悟情”是這節課重要教學過程。品讀,教師設計了幾個引導點:一要品讀疊詞妙用;二要品讀各種通感修辭法的表達;三要品讀重點句、段。賞析,教師把它融於品讀之中,強調於品讀之後。讀中悟情,是這一教學設計精當之處。一悟作者對眼前景色的喜愛;二悟美好不能實現的苦悶的複雜心情;這樣,學生就讀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個情,懂得了一個理。

以上教學品讀,賞析的過程,設計清晰、適當。實施教學時從內容到教法到學情,都顯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學生讀書很動情,饒有興致地讀,主動地探究問題,很好。

6、指導到位,語言幽默。例如學生對通感的修辭掌握的還是不夠熟練,老師用了“紅杏枝頭春意鬧”和“甜言蜜語”等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地分析,引導學生掌握。郭老師的教學還很幽默。又如用《荷花澱》的風格改寫句子“葉子本是肩並肩祕密挨着,這遍宛如一道銅牆鐵壁,是監視清華園所謂哨兵”,使學生在小聲中感受到本文比喻的女性化是和景色和作者心情有關。

二、不足

我認為本課在教學上讓學生合作交流的地方比較小,在品味句子是都是讓學生讀,自己畫書、自己思考,這對於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固然是一種能力的鍛鍊,但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可能想很久也想不懂句子好在那,怎樣好,我還是覺得要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總之,郭老師的《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充分地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學習的難得的好課。

荷塘月色評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在這篇散文裏,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新的中專語文教學大綱在閲讀上的要求是“在國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力,具有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編者正是按大綱要求把散文的閲讀與欣賞安排在中專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本文是第一篇課文,屬於精讀文,但對於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閲讀,反覆品味,領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本文構思巧妙,寫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意境之美。語言優美,恰當地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2)能力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3)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嚮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本文寫於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陷於一片黑暗之中。讀課文理解作者內心“頗不寧靜”的原因。)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課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4—5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難點: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複雜的感情。

二、説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中專一年級學生,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於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閲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鑑於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説教學方法:

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説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鑑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五、教學設計:擬定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釋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範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重點賞析4—5段,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比喻、通感、疊字的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通過討論、質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六、説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激趣

1、創設情境,導入課文。(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國中時我們學習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淨慈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白天的荷塘如此美不勝收,那麼夜晚呢?讓我們跟隨朱自清的腳步去領略月下荷塘迷人的景色。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力求創新,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被毛澤東稱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一故事介紹,激發學生興趣,凸顯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來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今天我們就帶着深深的敬意走進清華園的荷花池,去領會朱自清先生妙筆回春之神奇。(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瞭解。)

(二)感知

1、首先把握讀。

播放範讀錄音,示範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閲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後,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接受美的薰陶,也為後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

要求:

(1)標出自己讀得不準字音。如曲,讀第一聲;似,與似的在一起時讀捲舌音。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輕聲朗讀,配以輕音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設計遵循漸進原理,由淺入深,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發現問題、獲取感受和認識,並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加以概括。同時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供同學思考:

(A)文中所寫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內容直接與題目相照應的段落有哪些?

(2)分組交流討論各自的認識及相關問題,教師巡迴指導,參與交流討論。

(3)教師主導,師生互答。(視具體情況,就討論未決的問題在更大範圍之內展開討論,仍以學生為主。)

主導問題:

(A)、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是怎樣的?(明確這些問題後,從4—5段切入)

(三)品讀——賞析

賞析4—5段,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1、對月下荷塘部分採用賞析式教學。

請喜歡第四自然段的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並談談自己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麼用裙來比喻葉子?(引導學生用比較法揣摩語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換成“曲折”好不好?(引導學生用替換法揣摩語言)

(3)這裏寫的是月下的荷塘,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結合)

(4)作者對月光下的荷塘僅僅是做靜態的描繪麼?(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5)荷香與歌聲有什麼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6)一個人在這月夜,能夠如此細緻地欣賞這樣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以上所啟發引導的地方,在備課之時皆已儲存,到了課上就要隨機使用。這些問題的設置,主要引導學生從修辭、疊字疊句的運用,融情於景的手法這三方面賞析文章。)

2、荷塘月光的賞析。

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經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於眼前。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希望語文教學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佳處,而且掌握一些賞析散文的手法,學會自己賞析文章。)

小結: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並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

課堂練習: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於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荷塘月色評課稿2

講完課後,兩個校領導,和幾個組內老師參與了評課,自從我來到這個學校很慶幸能夠趕上這個年級班子。尤其我們語文組,是一個充溢着正氣而且很務實的的一個集體。每次評課,大家都能夠“獻言進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切都為了上一堂更好的課,讓每個人都有進步。這次當然也如此。

由教務處副主任徐老師主持,首先是我們的組長陳老師發言,陳老師面部肌肉缺少變化,他的笑是很難看到的,有時也笑,但你只能從他張開的嘴和大張的拍打在一起的雙手看出他是在笑,你要想在他的臉上看出個蛛絲馬跡是很難的。但陳老師卻是我很佩服的老師之一,他做人很正直,他的特色是用着一個很老了的手機,由於聽筒壞了,跟別人打電話,就像放揚聲器似的,我們都能聽到,我們辦公室一個老師開玩笑的説:“陳老師正直的很那,就沒有怕人聽的話”,做事也很公正,很得人心。一手漂亮的字更讓我羨慕不已。陳老師首先對這堂課的優點給予了肯定,然後提出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指出張老師一個字的發音不準“似的”的“似”應該讀“shì”翹舌音。再者指出剩下的10分鐘時間沒有充分利用,課後第一個選擇題比較難,第二題賞析朱自清的《綠》節選卻是做而未解,留下了個小尾巴。然後是席老師,作為張老師的師傅第二個發言,畢竟是自己徒弟,也許是為了避嫌,所以説的很少,只是整體評價了一下。

然後我認為本節課最大的優點就是目標明確,整節課都圍繞一個目標,整節課都圍繞一箇中心,語文課,該散的時候散,該讀的時候讀,重在賞析。但有時候也要上的專,上的實,讓學生有實際的收穫,本節課就是屬於後者,讓學生知道如何寫景狀物。

接着吳老師,一個小家碧玉,帶着點南方女子的靈秀氣的女老師,記得她剛來的時候,我們班一個學生偷偷的問我:“老師,你旁邊坐那個女老師有對象嗎?”我説:“人家孩子都能跑了。”別看人長得秀氣,但是家裏大小事都是自己一力操持,做飯更是拿手。講課上也獨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她就提出可以將練習題改為“月色下的'張北或者月色下的私立一中”讓學生依據所學,當堂練筆,效果會更好。

然後是杜主任,教務處主任,也是教語文的,也是我師父。原來是我們級部主任,記得我們剛來的時候,一個一起來的女同事,有一天神祕兮兮的對我説:“你知道嗎,咱們級部主任是全校最帥的主任。”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見面之後果然不一般,一米七八的個子,長的方方正正,後來才發現,別看長的比較粗獷,內心卻很細膩,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工作上都喜歡鑽研,每次的語文教研活動,就是我學習的時間,作為徒弟受益匪淺。據説我們學校的小班化教學,就是他建議的。但也有不足,由於做事力求盡善盡美,開起會來旁徵博引,説個沒完,往往會佔用大家已經很少的寶貴的自由時間,有些人都怕他開會,哈哈,不過我不怕,就像我不怕監考一樣。

這次他最後發言,梳理了講課思路,綜合了幾個老師的意見,也讓我豁然開朗,由於我負責製作學案,張老師這節課是提前講的,其他老師還沒開課,所以我有修改了學案,以備大家做好教學工作。

主持評課的教育處副主任徐老師,教俄語的,剛剛被學校聘來,很厲害的一箇中年女子,不算太瞭解,就不多説了。

也許在人們看來這是一次很平常的聽評課,但我認為很有意義,既有利於上課老師的成長,也有利於教學的深入。很慶幸自己在這樣一個團結上進的集體中。

荷塘月色評課稿3

走進經典,走進名家詩文,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歷來是每位師者的困惑。教要到什麼高度,學要到怎樣層次,確實難把握。朱自清的這篇《荷塘月色》是高中教材內的經典美文。張老師教學時立足文本,細嚼慢嚥,字斟句酌,有條不紊,把課堂重點放在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學會用詩意的心情去面對現實生活,教學的切入點獨具匠心,教學環節層層推進,使我受益匪淺。

本次工作室評課活動,我分配的`觀察點是“教學時間分配”,這次我是第一次從“教學時間分配”這一指標進行分析,因為帶着任務觀課,我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做了詳細的記錄。下面就來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教學時間在教學環節方面的分配

張老師在導入新課時花了2分,在檢查預習環節用了10分鐘,在新授內容方面運用了26分鐘,在小結延伸方面花了3分鐘時間,拖了一分鐘。從課堂環節的設置上看,張老師的教學時間分配是合理的。張老師在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是以思考問題的形式,應該説提出的三個問題是緊扣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的。

二、教學時間在師生活動上的分配

在本課教學中,張老師在師生互動方面用去19分鐘,在學生自主活動方面花去17分鐘,教師講授用去5分鐘。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言,本堂課學生的個體學習體驗(閲讀思考)時間為9分鐘,羣體學習體驗(發言討論)時間為9分鐘。這一時間的分配基本上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學生自主活動的有效性還需要探討。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一次,3分鐘左右。而觀察學生的討論,很多學生其實沒有真正地交流,也沒有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補充和互動。對於朱自清心情變化讓學生用曲線圖畫出來,花的時間長了點,整整花了5分鐘,學生對作者心理狀態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到位。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張老師的這堂課給我啟示很多,讓我感受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提升審美境界。

荷塘月色評課稿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教材內的經典美文。新教材把這篇文章從高一調整到高三,其意圖在於讓學生感悟意境之美。張老師立足於編者的意圖,把課堂重點放在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學會用詩意的心情去面對現實生活。這是非常大膽的嘗試,這種積極探索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

本次工作室評課活動,我分配的觀察點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評課前我參考了徐老師制訂的量表並進行了小幅修訂,在聽課中,我對這一觀察點又調整了具體的評課指標,分別是:課前學生對應掌握的知識重難點有無具體認識;課上學生理解知識的主動性、有效性,課上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途徑和具體表現(答題統計),課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觀察。下面我就從我的這些觀察角度對張老師的這堂課進行評價:

一、 課前觀察

張老師在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是以思考問題的形式,應該説提出的三個問題是緊扣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的。但似乎並未形諸文字,從學生的課本上看,很多學生充其量不過是標註了段落序號,對於預習的問題未形成文字答案。對於高中緊湊的教學節奏而言,學生預習不夠充分,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在課前老師用MTV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同時展示思考問題或教學目標的話,個人覺得媒體運用的效果會更好。

此外,對於本堂課的知識點落實,個人還是有疑問的:對於高三的學生學習本文的意義何在?僅僅是學會用詩意的心情去面對現實生活嗎?能不能讓課文講授更實在一些呢?

二、 課堂觀察

對於經典美文的講授,個人認為理想的狀態是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備。對於張老師的這堂課,個人以為藝術性有餘而實用性不足。

首先,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言,本堂課的大部分時間學生都能做到認真傾聽,聽課精神不集中(具體表現為不能緊跟老師要求做出反應)的學生絕大部分時間不超過三人次,對於高三文科班的學生而言,我認為這一數據是不錯的。問題比較大的是教師在播放錄音時,大多數學生都在緊盯畫面,而非關注文本。我認為這是老師運用媒體過度反而造成學生關注目標出現偏差。(授課伊始,老師出示兩幅荷花圖片,問學生那幅畫面更符合本文意境,學生回答第二幅更具朦朧美,其實對本文的.意境美的理解就出現偏差)

其次,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言,本堂課學生的個體學習體驗(閲讀思考)時間為9分鐘,羣體學習體驗(發言討論)時間為9分鐘。總計18分鐘。從數據上看,學生主動學習和被動接受的時間接近1:1,是比較理想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羣體學習體驗中生生互動時間較少(僅有討論景是如何體現情的一問且時間不足3分鐘),並且整堂課缺少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時間。

再次,從學生答題情況統計來看,本堂課學生回答問題人次為11人,回答問題人數為9人,朗誦為2人,板書為1人。其中一位男生朗誦1次,板書1次,回答問題3次。顯然,本堂課學生運用知識的表現形式還是比較豐富的,但學生的參與率還是比較低的。此外,學生回答問題優秀人次為5人次,回答問題一般人次為4人次,回答問題錯誤人次為2人次。僅從數據上看,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情況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回答問題優秀主要集中在對景物描寫的理解上,而錯誤和一般的人次主要集中在對情的把握上,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文的教學重難點似乎並未得到有效突破。個人建議還是先景後情比較符合學生認知。

三、 課後觀察

課後抽查學生課本4人,基本無記錄。回答問題正確率約50%。從抽樣數據看,學生並未真正走進朱自清苦心營造的美麗世界。

同為高中教師,張老師的這堂課給我啟示良多。工作室的活動讓我感受到詩意語文的魅力,體會到專業發展的甘甜。

荷塘月色評課稿5

備課思路:

考慮到大學聯考改革全國卷的題型特點,現代文閲讀對散文的考察比較淡化,加之這是高一學生進入高中以後所學的第一篇散文,《荷塘月色》又是經典名篇,所以在設計這個課例時,主要想按照“品味畫面——體味情感——達到共鳴”的思路來引領學生進行經典散文的探究閲讀。

評課:

xxx老師: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經典散文閲讀值得肯定,在要求學生“讀”文章,深入文本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2)能讓學生學有所獲,注重方法性的指導,教會了學生從抓關鍵句和感受畫面、品味意境的角度去體驗作者的情感。

xx老師:

1)本課圍繞散文的經典性展開教學,條理清晰。第一個問題“一個xxx的夜晚”設計得很好,讓學生快速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線索。

2)畫面的鑑賞比較深入,能抓住散文語言的細微之處去引導學生鑑賞,體現了散文的美。

3)情感的共鳴,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完成了情感教學目標。

4)老師在提問時指向性不太明確。

xx老師:

1)以“朗讀——賞析語句——景語情語——主題”為思路展開散文教學值得肯定

xxx老師:

1)認同教學目標,通過此文教會學生閲讀散文的方法。

2)在引導學生感受散文情感的時候,老師在未教之前學生就已經會從抓關鍵句和景物畫面的角度去把握情感了,最後總結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什麼樣的句子是關鍵句,什麼樣的景語對應什麼樣的情語。

3)最後一個環節——話題的共鳴,設置的問題有點類似心靈雞湯,而跟這篇散文本身沒多大關係,能不能再換一個問題,更能體現散文教學的統一性。

標籤: 荷塘月色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e1vn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