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別把藝術玩成了“俗氣”

別把藝術玩成了“俗氣”

當下正值戲劇市場進入演出淡季,然而此時的首都劇場卻在熱鬧地上演着來自白俄羅斯、俄羅斯、以色列、英國知名院團帶來的幾部經典大戲。不僅如此,天津大劇院曹禺國際戲劇節、國際奧林匹克戲劇節也將邀請眾多海外名家名團來華演出,在觀眾掌聲一片的背後,這些西洋景觀又將會為我國本土戲劇創作帶來哪些啟示?

別把藝術玩成了“俗氣”

讓本土戲劇創作充滿靈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外知名戲劇作品被引進國內,不僅為本土的戲劇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衝擊着我們傳統的戲劇觀念。“其實中國的戲劇舞台不缺劇本,缺的是具有靈氣和生氣的好劇本。”在劉平看來,國內的一些戲劇創作者經常閉門造車,導致創作脱離百姓生活、缺乏生氣,而思想陳舊並且缺乏戲劇觀念與表現手法讓劇本創作缺乏藝術的靈氣。

在人藝導演顧威看來,“某些劇目在種種所謂新表現手法的外衣下,表現的仍是陳舊的思想內容,有的題材看似很新,一片當今的日常生活,熱熱鬧鬧,但探其思想內涵,卻總是似曾相識。有的則追求古舊、原始和愚昧,這似乎又是一種新的時髦,但流於推崇與欣賞,並未開掘出新意”。

2012年,以色列卡梅爾話劇團來華演出的《安魂曲》對中國的戲劇創作界影響頗深。劉平表示,“《安魂曲》就是從三段契訶夫的作品中挑選出來整合的作品,但舞台呈現方式卻完全運用了中國戲曲寫意性的表現手法。反觀我們的戲劇作品,為什麼放着老祖宗的傳統文化不去學,卻老喊着創新,最終把該保留的東西全給顛覆了,把藝術玩成了俗氣?”

讓舞台表現形式更接地氣

國內戲劇作品形式大於內容的現象,在前幾年幾乎到了氾濫成災的地步,很多奢華製作成為了作品本身的累贅。據悉,一部投資2800萬元的音樂舞台劇還未及正式公演,便因資金鍊斷裂宣告夭折。而那些堆滿舞台的佈景道具只能堆放在一座體育館內。

反觀國外的經典戲劇,無論是近年來在京上演的德國柏林德意志劇院的《俄狄浦斯城》、英國TNT劇院的《消失的地平線》,還是此次邀請展劇目《婚禮》、《耶路撒冷之歌》,從劇本創作內容到舞台表現形式都力求簡潔精巧。

“在《俄狄浦斯城》這部戲中,演員基本裸粧上台,服裝就是一件T恤、一雙皮鞋。而舞台上更是空空蕩蕩的,這是國內很多導演不敢嘗試的。” 劉平坦言,“沒有我們所説的大製作、大舞美,人家就是就地取材。然而,當演員站在舞台上,你分明就能感覺到這是俄狄浦斯王那個時代的人物,是那個時代的`生活和思想。”

北京人藝國家一級舞美設計易立明表示,“現在的很多舞台設計很畸形,感覺像是搞裝修。一個房子裏最重要的是什麼?肯定是生活實用的東西,而不是裝修”。舞台上過多堆積的東西往往擠壓了藝術本體,別忘了好故事才是一部作品成敗的關鍵。

讓觀眾不再為看不懂戲歎氣

眾多海外戲劇來華演出,不僅提高了觀眾的欣賞水平,也讓他們增長了對藝術評判的衡量標準。

十年前,愛爾蘭gate劇院在首都劇場為觀眾們呈現了一部經典作品《等待戈多》,讓人們意識到什麼才是原汁原味的荒誕派戲劇。“該劇的表演風格和現實主義沒兩樣,演員非常認真地念每句台詞,表現每個動作,但你卻不會有聽不懂看不明白的感覺,當你觀演完自己會感悟這確實是一個荒誕派戲劇。”劉平坦言,“然而反觀國內的一些所謂荒誕派戲劇,雖然説不出什麼,卻總覺得不對味兒。後來才發現他們往往把荒誕陷入荒謬的誤區中,就如同今天我們還是會有很多人把搞笑派戲劇誤認為是喜劇一樣,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北京人藝副院長崔寧説,“這幾年,人藝一直致力於戲劇觀眾的培養、交流與聯絡。我們希望通過引進名家、名團、名作把對戲劇作品不感興趣的觀眾培養成戲迷,為已經成為戲劇愛好者的觀眾提供一個參考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邀請展中,首都劇場將首次嘗試放映國際一流的戲劇電影——英國國家劇院的鉅製《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崔寧表示,“這次放戲劇電影,並不是破例,因為這個戲劇電影不僅和戲劇息息相關,並且代表了最先進的劇場藝術與高科技技術結合的國際水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用一種獵奇的形式來吸引觀眾,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瞭解戲劇”。

標籤: 玩成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5vok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