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6篇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6篇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比如,剪紙、陶瓷、十二生肖、書法、國畫……等等,不過我最喜歡其中的剪紙。剪紙不但好玩,而且又有藝術性。

過年了,爸爸媽媽帶我們出去買紙,買好紙,回到家中,我們開始剪起窗花來。我先把彩紙對摺,然後再用毛筆把我喜歡的圖案畫上去,最後,用剪刀把它剪下來,一幅作品就完成了,我把它粘在門上,就可以了。

小朋友,中華傳統文化還有很多種,我下次再告訴你們吧!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有人説,中國古代的東西是全對的,有人説中國古代的東西是半對的,甚至有人説,中國古代的東西是全不對的。我市第二種意見,但我認為,只有一樣不對。那就是武術。我們不談武術,談的是其他對的。

一般來講,人們批評的只是這幾個方面。有人説,中國古代的教育太死板;有人説,中國對婦女不公平;有人説,中國古代的科學不發達;有人説,中國太迷信;甚至有人説,中國古代的閉關鎖國,才導致現在的落後。我認為,這些不是錯的,而恰恰是對的。

洋鬼子信的布爾什維克、馬克思等人,他們並不和其他的歐洲人有什麼不同。中國近代著名學者辜鴻銘説,歐洲人是不道德的,這完全正確。在中國,封建、資本、共產,亂七八糟的主意哪個都好,只是中國人的文化是千年不變的。經書流傳五千年,胡適(陳)獨秀毀一旦。中國人很講禮貌,重禮節、面子,這都是由經書傳下來的。

中國的落後,並沒有什麼可惜。西方的科學都是偽進步。西方人因為本質是不道德的,但我們中國人不是。洋鬼子沒有倫理道德,所以他們無權影響中國。

摘錄辜老先生的春秋大義一段:“首先,我們來談談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語言也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其兒童和未受教育者學習中文比成年人和受過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於兒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靈來思考和使用語言。相反,受過教育者,特別是受過理性教育的現代歐洲人,他們是用大腦和智慧來思考和使用語言的。有一種關於極樂世界的説法也同樣用於對中國語言的學習∶除非你變成一個孩子,否則你就難以學會它。

其次,我們再指出一個眾所周知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實。中國人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其祕密何在?就在於中國人是用心而非腦去記憶。用具同情力量的心靈記事,比用頭腦或智力要好得多,後者是枯燥乏味的。舉例來説,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兒童時代的記憶力要強過成年後的記憶力。因為兒童就象中國人一樣,是用心而非用腦去記憶。

接下來的例子,依舊是體現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並得到大家承認的一個事實——中國人的禮貌。中國一向被視為禮儀之邦,那厶其禮貌的本質是什厶呢?這就是體諒、照顧他人的感情。中國人有禮貌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他們完全瞭解自己的這份情感,很容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顯示出體諒、照顧他人情感的特徵。中國人的禮貌雖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樣繁雜,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禮貌則是繁雜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經聽到了一些外國人的抱怨。折衷禮貌或許應該被稱為排練式的禮貌——如劇院排戲一樣,需要死記硬背。它不是發自內心、出於自然的禮貌。事實上,日本人的禮貌是一朵沒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國人的禮貌則是發自內心、充滿了一種類似於名貴香水般奇異的芳香。”

中國對婦女的問題一直是世界聲討的事情。就這個問題,辜老先生就發表過言論:“女人難以駕馭,所以必須給予限制。孔子曾經説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許有人會拿出來其他的證據,但是這些證據中的“證據”部分大多是語助詞。

科學的問題,應該説,洋鬼子切實應該讓我們學習,但不代表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陰陽學。陰陽學,其實就和洋鬼子的物質學是一回事。

至於閉關鎖國,那是最後一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證明:中國派遣的第一批留學生在美國把辮子剪了,長袍脱了,回來不得造反哪!這種情況,不閉關能行麼?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傳統節日,我為你不平

手微微地顫抖着,恨憤憤地燃燒着,心默默地疼痛着。

拿着報紙,一字又一字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訝,我憤怒,我感到莫大的恥辱。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兩千多年的攜手相伴,兩千多年的榮辱與共,兩千多年的悲喜交織,難道一瞬間,就這樣被強行撕裂、一筆抹殺了嗎?難道華夏神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兩千多年的歲月積澱所形成的文化大廈,就這樣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嗎?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不是,絕對不是……

身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能時刻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我們的母語外,恐怕也就只有我們的傳統節日了。在無數稍有良知的中國人心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五千年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傳統節日承載着歷史的滄桑,承載着文化的寶藏,承載着我們對先人的追念與景仰,亦承載着我們對未來的祝福與期望。透過它,我們隱約聽到了春節時,那遼闊夜空上五千多年來不變的爆竹聲響;透過它,我們似乎看到了中秋佳節時,那小小的庭院中,全家人圍坐賞月、把酒歡談的温馨夜場……

然而,透過它,我們也看到了傳統節日所面臨的危機。

對於我們中的某些人而言,他們或許不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但他們絕對記得聖誕節是耶穌的誕辰;他們或許不瞭解七月七日是什麼節日,但他們絕對忘不了2月14日,自己該買什麼花送給什麼人;他們又或許不明瞭中秋節有着怎樣悠久而典美的傳説,但他們絕對清楚愚人節源於一個多麼“乏味、無聊、意義膚淺”的故事……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們數億中國人不敬屈原而敬耶穌呢?為什麼我們對外國節日是如此的推崇,而對我們自己的.節日冷眼相待呢?為什麼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竟抵不過一個個毫無內涵、毫無文化底藴的外國節日呢?是不是因為我們害怕耶穌,害怕當我們死後,它會阻擋我們通向天堂的道路?是不是因為我們愛慕虛榮,不知情人節會被別人笑話為“老土”?又或是不是因為我們爭強好勝,不過愚人節顯現不出我們的聰明程度?

我疑惑,我不解,我苦苦地思索着。

當端午節時,一個國小生竟不知為何要吃粽子的時候,我們憂心了;當重陽節時,一箇中學生竟不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詩人在何時有感而作的時候,我們傷心了;當中秋節時,一個月餅賣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的時候,我們痛心了。於是,我恍然大悟:在傳統節日日漸失落的背後,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失落;伴隨着商業的浮華與城市的喧囂,我們的傳統文化正一點一點地被蠶食,被湮沒……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冷漠,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無知,是我們,是我們將它親手拋棄,又親手埋葬。

傳統節日在哭泣!

傳統文化在哭泣!

傳統的中國人在哭泣!

哭泣聲中,屈子漸漸地沉沒了,嫦娥漸漸地憔悴了,織女也漸漸地黯淡了。一切都在哭泣聲中,慢慢地消失、散盡、直至難覓蹤跡。

傳統節日,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三國演義》上的灰塵被輕輕抹去;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西遊記》的扉頁被輕輕打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水滸全傳》被輕輕放在橘黃暖光下的書桌上;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紅樓夢》被輕輕放進書包裏。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上了散發中國古典氣息的四大名著。

記得當初買這些經典的時候,是因為聽説長大有用,可小小的我並不怎麼喜歡。當時拿着一本厚重的書,打開一看,全是我看不懂的語句,變更沒有興趣了,所以,這四本國學經典便靜靜的躺在落滿灰塵的書架上。

直到上了國中,便在某年某月某日懷着一個強烈的好奇心搬出這些書,一頁一頁地翻了起來。當時似乎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在女生中最受歡迎,於是我開始認真地看起了《紅樓夢》,其實並不算認真,認真的看了兩會之後,便沒有興趣看下去了,只挑了一些較有趣的情節瀏覽。

漸漸地,我明白了,寶黛釵三人之間的愛情糾葛,賈史王薛的興盛衰落;明白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明白了英雄好漢豪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壯舉;明白了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路程。

而經典當然不止這些。《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重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禮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知…… 漸漸地,這些經典的經典氣息就像蓋不住的茶香縈繞在我的周圍。夜明珠的光芒在喧雜浮躁的白天被太陽似火的光輝掩蓋,而到了夜幕降臨,萬籟俱靜的時候,她就默默地亮着屬於她自己的獨特的光芒。而經典不就像夜明珠一樣嗎。當我們的心靈吵雜的安靜不下來,經典被我們一眼忽略過去,而就在我們心靈的灰塵沉澱下來,騰出一片安靜時,經典就在角落裏靜靜散發着清新淡雅的光。她就是一把古香古色的撣子,為我們拂去心靈的灰塵。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起進入這經典的世界吧!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剪紙,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爸爸有一套剪紙的十二生肖,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有膽小的老鼠,強壯的牛,兇猛的老虎,可愛的白兔,威武的龍……聰明的猴,雄壯的公雞,淘氣的狗,肥胖的豬。看着這些剪紙,有的地方細如春蠶吐絲,有些地方粗如大筆揮抹,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我喜歡你剪紙!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或許,那古老的鐵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駕着歷史的戰車悄悄逝去,但是,負載其上的中華民族燦爛而輝煌的傳統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復返?

春花秋謝,雁陣南移華夏民族從歷史的硝煙中一路走過來,她徘徊於“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長城前,縱橫於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鐵騎太硬,晚。

清末朝的統治者太軟弱,西方侵略者的槍炮太利,風風雨雨,悽悽慘慘慼戚的近代民族史化為無數仁人志士的花塚,懷抱傳統經典,胸懷文化末節而含恨長眠!

時至今日,遠去了刀光劍影,逝去了血雨腥風,安詳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守墓者與送終人先不説麥當勞文化在神州達地氾濫成災,法蘭西的名貴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華,英吉利的流行樂瘋狂席捲樂壇,還有日本的動漫腐化我們的青少年,單是那情人節朦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動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團圓之月更美麗

難道,藴育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已行將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樣,在傳統文化被遺忘西化之日,也是華夏民族滅亡之時這並不是聳人聽聞,一個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深深融於我們每個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的不竭動力

欣喜的是,近年來掀起的國學熱,古典文化研究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沉淪於歷史長河深處的文化經典開始浮現於人們面前于丹的論語“心得”,將孔子的思想精華用美麗易碎的語言編織成現代人心靈的搖籃;易中天以幽默調侃的話語演繹了一部部超現代的《史記》、《三國》??片片感人,劇劇精彩且不説功利主義的解説違背了嚴肅的學術研究,但究其對傳統文化傳播的貢獻卻是難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個人的聖人,而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守望者;“三國”也不是易中天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心馳神往的美麗傳説傳統文化的迷失與復活,將見證我們古老民族的崛起與復興

“盛世歌者蕭條人,悵望千秋一掬淚”,讓我們守望心靈的文化淨土,駕起歷史的罡風,仰天長嘯,看巨龍騰飛!

標籤: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g4dn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