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精選清明的作文合集6篇

精選清明的作文合集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清明的作文合集6篇

清明的作文 篇1

一輩子是多長的時間,誰也説不清。總是有很多人迷迷糊糊地走完人生的那條道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是一個讓人懷念的悲傷日子。深吸一口氣,到處籠罩着沉重的氣氛,連鳥兒的叫聲也像是在哀鳴。我和父母先去外婆家,再去卧龍公墓。路上穿過幾塊墓地,我聽到了幾聲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彷彿是一次大規模的生死聚會,活的人用哭聲寄託內心的哀傷思念,死了的人在地下抽噎。

到了外婆家,我們拿着紙錢和鮮花,供品,懷着沉痛的.心情去卧龍公墓。穿過幾塊墓碑,終於來到了姥爺的墓碑前。放好鮮花,供品,點上紙錢,媽媽和舅媽早已情不自禁地失聲痛苦。就連舅舅這個男子漢此時也卸下武裝,眼眶裏浸滿了淚珠。我看着照片上姥爺燦爛的笑容,想着他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淚珠不覺也在眼中打轉轉。

我輕輕低頭看着舅舅滿臉淚痕,心頭一陣苦澀,這位年過半百的男子,他那深陷的雙眼中流出的是比山海高,比海還深的思念!

我擦去淚水,望着掃墓的人羣,陷入深思:美麗和生命總是短暫的,甚至一眨眼它就可能消失了。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它。珍惜所擁有的,那才是最重要的。

清明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大多數人都要去掃墓,你肯定也掃過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

我們都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同樣的道理,沒有祖父母也沒有我們的父母……而我們都有着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等的血脈。在古代,人們都要把自己過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曾曾祖父母甚至是先祖父母的畫像掛在房子最顯眼的地方,每逢清明節,都會跪了又跪,放聲痛哭。

那麼,如果我們不重視清明節,不去掃墓,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你如果不掃墓,那麼,就表現出了你的不孝敬。《弟子規》説過:喪盡禮,祭盡誠。親人去世了,祭祀時一定要忠誠。如果不掃墓,那麼,等於你忘記了你的先祖和你的血緣關係了。你想想,這是多麼大的不孝啊!

而最嚴重的不只是這些,你相信嗎,這還聯繫着一個民族的興亡。如果這個民族人人都不重視清明節,那麼,這個民族就沒有凝聚力了,每個人的心都不在一起,人人都忘記了自己的根,這就成了一盤散沙,特別容易被打垮。

現在你知道清明節的重要性了吧!

還有,你知道關於清明節的傳説嗎?

大家應該都知道介子推,就是割下自己的一塊肉給晉文公吃的介子推。傳説他後來隱居山林,晉文公請不出,於是想出一計:放火把林子燒了,逼他出來。結果介子推死不出來,和母親一起在一棵老柳樹下被燒死了。晉文公悔恨不已,把介子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冬至後的105天定為寒食節,以紀念介子推。一年以後,晉文公再次來到此地,居然發現那棵被燒焦的'老柳樹居然活了,他認為是神仙顯靈,於是稱這棵老柳樹“清明柳”,然後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現在,清明節的意義早已不拘泥於紀念介子推了。在清明節,我們不只是要祭祀過世的祖先,還要懂得孝順、感恩健在的長輩。

在古代,有數不盡的詩人以清明為主題寫過詩,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古代人們對清明節的重視。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清明的作文 篇3

沒有其他節日的紛擾,繁華,在四月飛花裏那淡淡的哀愁與寂靜,旖旎滿目,新柳之綠,那片青葱,便是它的顏色。

——題記

這個節日,盪漾着柔和的新柳,飄灑着漫天的柳絮,細雨紛紛,充滿着神祕,它有着獨到的哀愁,它告訴人們:歸家吧!這才是真正的團圓,孤魂與離人的團圓。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我愛它,只因它有着難以參悟的憂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陰沉的天,忽降薄雨,灑上路人的衣衫,似乎這雨並未盡興,更是肆意越下愈大,原本沉醉在它浪漫之中的路人,紛紛抱頭避雨,而他似乎並不焦慌,任雨打濕青衫,漫步雨中,享受着塵土與青草的芬芳,興趣未盡“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謝過牧童,他又悠悠然然上路,順着清溪,踏着長滿苔蘚的石階,觀賞着一路青樹翠蔓,向酒家走去。杏花美酒香萬里,他聞着這純美的酒香,踏進酒家,討酒一樽,一小口一小口輕抿,不亦樂乎清明時節,有如此飄逸悠然之人,卻也難得。

似乎清明與酒緊緊相連,無論瀟灑,或是哀愁,都有酒相伴。又是一年清明,又似那樣細雨紛紛,柳絮沂蒙。有所不同的是,此景甚為哀愁,他祭奠他的亡妻“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這是他的誓言,也是難以實踐的約定,他的愛,隨着她的亡而消散,而漂泊,沒有歸期。倚着妻的石碑,隔着石塊,泥土於棺,輕輕撫摸着早已沉睡,與他陰陽相隔的女子。他隨皇帝血飲沙場,卻淡漠了在家靜候的.人兒,待他覺醒時,她卻撒手人寰。一生傲氣的他,終是悔了,後悔自己為何如此重功名,後悔自己的自傲,後悔沒有多陪陪她,而今清明,卻只留獨自傷悲。大灌一口濁酒,想着醉了,就可放下,可誰知一口烈酒下肚,卻生生把他疼的更加清醒,亡妻的容顏更加清晰的浮現在他的腦海,痛得他留下清淚兩行,“清淚盡,紙灰起。”他只好用這莊嚴的祭奠抹平心中的痛。清明,變成了他每年最輕鬆的日子。

清明,清明,雨花飄落,清酒的醇香,慢散於大街小巷,指引着離人歸來,等待着孤魂歸來,一把紙灰,撒在忘川的路上。

春色三分,一分塵土,二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揚花,點點盡是離人淚。

——後記

清明的作文 篇4

雖然已經到了清明,這裏卻依舊如冬天般充滿寒氣,風也十分凜冽。每年這時,外婆總會倚着門框,望着遠方,今年卻不在了。

清明時,大家都忙着準備掃墓祭祀的用品,外婆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廚房準備着酒菜。外婆一天比一天蒼老,皺紋佔據了那張稿紙般的面孔,那一條條印記彷彿刻滿了曾經生活的苦難。

我曾經問媽媽,外婆的媽媽去了哪裏,為什麼祭祀時從沒去過外婆的家鄉呢?而母親總是刻意地迴避。

年幼的我,終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跑去問外婆。外婆的眼神一向鋭利,而那一次,我看到了外婆眼中淡淡的憂傷,像清明節時湖面上朦朧的霧氣。外婆告訴我,她小的時候不聽話,母親不要她,以後就再也找不到媽媽了。她要我聽話,否則媽媽也會不要我的。

我聽了號啕大哭,説會好好聽話,哭着不要媽媽走。外婆把我攬到懷裏,小聲説:“我的好孩子,媽媽怎麼會不要你呢。”我抬起那張掛滿淚水的臉,看到了外婆那雙泛着光的眼。

等我長大後,外婆已經走了,我才知道,外婆嫁給外公後,就再也沒回過孃家。

外婆的父親是地主,外婆15歲的時候,當值新中國剛成立,在反地主。為了保全家庭,外婆嫁給了外公,因為外公是農民。這樣一來,外婆一家才沒有被捉去當典型。但是因為封建思想在作怪,他們認定女子嫁出去便再也不能回去,外婆跟隨外公來到了城裏,就真的再也沒有回去。

可我不明白,在如今這個開放的年代裏,外婆為什麼也不回去,難道外婆已淡忘了自己的親人?

不是的,外婆從小受到的'就是封建式的教育,就算社會已經變了,可那顆從小就在心中滋長的種子,已長成了大樹,再也改不了了。就算自己想要回去,可身體也已經不允許了。或者説明明知道是錯的,知道是不公平的,卻強迫自己必須遵守,就這樣堅守了一輩子。

誰願意離開自己的父母?沒有吧。那是親生父母啊,從15歲起,就再也沒有見過,這輩子,再也沒見過那兩張熟悉的面孔。直到那面孔在記憶裏漸漸模糊,甚至被時光沖刷得一乾二淨,最後什麼都不剩了。

會不會有一次,在嘈雜的街上,曾經擦肩而過,母親卻沒有認出自己的女兒,女兒也沒有認出自己的母親?就像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了。那一定會是電視劇中悲劇的結尾。

外婆走時,外公想將她葬在孃家,可是原來的山村已變成了城市,去哪裏挽回那段逝去的親情。

又到清明瞭,我來到外婆的墳前,心裏嘀咕着,外婆,現在您自由了嗎?您找到他們了嗎?還是,您根本沒有去找,依舊獨自一人承受着痛苦?

清明的作文 篇5

一、活動背景: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但據我的初步調查不少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認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認為是封建迷信,而掃墓則是出遊的幌子,至於清明節的來歷、風俗、文化內涵等他們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

二、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的瞭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的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2、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增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熱愛民族文化,主動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

三、活動時間:20xx、4

四:活動地點:三年級

五、活動過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下週就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更好的開展這次活動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

(一)利用競答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

1、引導學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2、指導學生領會清明祭祖掃墓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的,最主要的還是祭祖掃墓。

播放清明節習俗活動影像資料或展示有關圖片,最後播放一組民間掃墓、祭祖圖片或影像。

同學們有什麼想法?這是封建迷信活動嗎?對待我們的先人我們該不該緬懷,該如何緬懷?

總結:清明祭祖不可少,掃墓祭祖”可以幫助我們“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業基礎的真正內涵,能激發人們勇於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鬥志,更能體現人類生生不息、繁衍永續的精神。掃墓祭祖可以促使我們加深對自己生命原本的認識,讓每個生者都牢記自己身世的淵源、瞭解自己生命的脈絡。總之,面對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

祭祖方式:寄託哀思的同時也要愛護城市環境,採取鮮花、水果、網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隨地燃燒紙幣等祭祀用品,不亂堆亂倒等。

引導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族,並交流自己在清明節與父母去掃墓祭祖打算。

班:沒有我們的祖先就沒有今天的我們,他們還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説一個家族史就是一個家族的奮鬥史。我們應該紀念他們。除了拜祭我們的先人,我們還要祭拜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

提問,答對問題最多的一組獲勝。

3、指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瞭解清明節的習俗。

問題如:有哪些體育活動?鞦韆最早叫什麼?盪鞦韆有什麼好處?

蹴鞠是一種什麼遊戲?誰發明的?什麼叫探春?為什麼要植樹?為什麼要插柳?戴柳?祭祖時一般在什麼樹合適?等等問題

六.總結:。

班主任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而這種温情。我們還要沿着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

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同時指導學生扎白色、黃色、紫色的紙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或者利用野花紮成花束。並簡單模擬祭掃烈士現場祭奠。最後鼓勵學生清明節小長假與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並寫一篇作文,記述自己過程、見解或感受。

清明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傳統清明時節又到了,傳統清明時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着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裏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裏,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媽媽對他們説;“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着。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爸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標籤: 清明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m5p1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