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德優秀作文

德優秀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優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德優秀作文

德優秀作文1

期中考試前夕,我在家複習功課,小韓興致勃勃地邀我出去玩耍,我婉言拒絕,説:“都要期會考試了,我們一起温習功課吧。”小韓欣然答應了。

小韓取來書包,加入了複習陣營,我們一起背誦古詩,聽寫生字,正當我準備做數學練習題時,我發現我心愛的鋼筆不見了,這支鋼筆銀光閃閃,書寫流暢,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令我愛不釋手。我翻遍書包、書桌都沒有看見鋼筆的蹤影,明明就在文具盒裏的啊!我疑惑地看着小韓,打開他的文具盒,發現我的鋼筆靜靜地躺在他的文具盒裏。我憤怒了,指着他的鼻子吼道:“竟然是你偷我的筆!”小韓一臉詫異地看着我:“我沒有,這是我在文具店買的……”“你還想狡辯,你還想解釋,解釋就是掩飾,你給我出去!”小韓被我推出了家門,我發誓再也不要跟他成為朋友了。

星期一的清晨,我背上書包獨自朝學校走去,走到校門口,小韓湊了過來,小心翼翼地問道:“鋼筆找到了嗎?”“哼!被小偷偷走了還找的到?”我扭頭就走,試圖與他保持距離。

孤獨的一週過去了,我回到家,打開手機,看到了小韓發來的信息:“我真的沒有拿你的鋼筆,希望你能仔細找找,不要誤會我,不要因為一直鋼筆破壞了我們的友誼。”是啊!我應該再找找看!我來到書桌旁,四處找尋,不見鋼筆的蹤影,我來到沙發旁,提起抱枕,“砰”鋼筆從沙發縫隙滑落到地上,那一刻,我愕然了,心裏像打翻了的五味瓶。

我衝出家門,來到小韓家,向小韓道歉。小韓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説:“沒關係,找到了就好,不然丟了鋼筆,又弄丟了我們友誼,那才是虧大啦!”看着小韓可愛的'樣子,我懊悔極了!如果不是小韓的真誠與寬容,我失去的不僅僅是鋼筆、友誼,還有很多很多……

“有容德乃大”我從小韓的身上明白了這個處事的品德。

德優秀作文2

一品:摯友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水的朋友不熱烈,不張揚。“為善不欲人知”,默默陪伴,讓人感覺雖無十分依賴,卻又不能離開。如關羽之於劉備,似左膀右臂,不離不棄,始終如一。

二品:摯友如粥

粥之一品,暖身暖心。“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雖少些精緻,也疏於典雅,卻含十分滋味。如粥的朋友在你困頓時,失意時,灰心時,予你以幫助與覺悟。如鮑叔之於管仲。“予取予求,唯我知汝”。

三品:摯友如茶

茶之一味,謂之清雅,謂之高潔。如茶的朋友能陶冶你,提升你。他會和你緣於品,敬於德,惺惺相惜。無須言語亦會相知相融。如伯牙之於子期。高山流水,千古知音。

友之具此其一品者為上品,其兩品者為精品,其三品者為絕品。擁有上品摯友者為有幸,擁有精品摯友者為萬幸,擁有絕品之摯友,就是幸運之至了。

“仁義禮智信”,乃人生五德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別人需要時,及時出手,幫幫別人,即為義。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雖排名最末,而憑藉其在人生中的地位,當屬五德之首。

德優秀作文3

這個冬日的星期天,天空中的縫隙,透出閃閃光點,正好適合出去旅遊,目標——孝泉鎮德孝城。

乘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夢寐以求的孝泉。迎面是一道高大的牌坊。牌坊上的幾個大字吸引了我——“天下第一孝”,這可是中國書畫協會——劉代明先生親筆題名的!

進入牌坊門,就是半邊街,這是因為這條街南邊屬旌陽區管轄,而北邊是屬綿竹市管轄,因此得名“半邊街”。而且這條街住的全是回民。

德孝城,德孝城,以孝為主,這兒的“一門三孝”可是世界有名。

“姜詩龐氏孝感天,亭江汲水養老親。屋側出泉誠異天,況復每朝出雙鱗。作膾(kuai)娛親事不難,還呼鄰母與共餐。赤眉感動回兇暴,薦僻還看致美宮。”這首詩,就在讚美“一門三孝”。

這一門三孝就是指姜家一門出了三個孝子:姜詩、龐三春、姜安安也。

最讓我感動的'是安安送米的故事:七歲安安的母親龐三春被休出家門後,寄居尼姑庵。而安安日夜思念,一天,他想:“我媽在哪裏?怎麼能白吃那些僧人尼姑的飯呢?我得給她送些米去。……我又沒有錢,怎麼買米呢?……我每上學,中午在學堂裏搭一頓伙食,就要帶米去,我往天撮四兩米,從明天起,我撮八兩米,給媽媽留四兩!”

聽到這兒,我被他那孝敬母親的行動打動了!安安才七歲,就有孝敬父母的行為,而我們都十一歲了,連一點孝敬父母的思想都沒有,每日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着爸爸媽媽來“孝敬”我們?

俗話説得好:“光説不行,要行動起來”,“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給爸爸媽媽洗洗腳,錘錘背……讓“孝”永遠留在我們孩子幼小的心中……

安安送米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流連忘返……我真的,真的想再遊一次德孝城!

德優秀作文4

何為德?謙虛為德;不驕為德,不卑為德。德的概念甚為廣。德是人們崇尚的,嚮往的。生活的美好,源於德,起於德。

週末總是令人神往,因能拋開往日的煩惱,能更加親近自然,親近自己,親近生活。

週末中,上午便在小區的公園裏悠閒地度。空氣中瀰漫着花香,使人氣爽;空氣中洋溢着陽光,讓人温暖。但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在這本該悠閒的上午,那位清潔老人,仍在工作着。

他那骨瘦如柴的手,看起來蒼白無力,卻緊緊地握住了那黃色竹子編成的掃把。值得慶幸的是,那在白雪間滾動的汗珠並不太多,那春天的涼爽,那行人的自覺,將那由黃色背心下的玻璃支起的擔子,他那有着如盤山公路般重疊着的皺紋的`臉上,毫無半點勞累。

忽然,一聲如悶雷之沉重的響聲,如光一般震進我的耳朵裏,這聲音如此不和諧,如在安靜的圖書館突然響起的槍聲那樣唐突,“咚——咚——”。這響聲,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我扭頭望去,一位大約如有五六歲的小朋友,與一輛自行車摔倒在了人行道上,那潔白稚嫩的小手中,有着點點血跡。看上去很痛,但那眼睛裏竟沒有湧出淚水,一個堅強的孩子。

那孩子的年輕母親一臉驚恐地立在了那,那時,她的腳如釘子一般釘在了地面裏,沒有挪動。又過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

但在幾秒鐘之前,那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非常迅速又小心地,將掃把放在了人行道的一旁,踩着那已有破舊的綠色布鞋,蹬到了那想掙扎着從自行車下爬出的小朋友身邊,那雙眼犀利又沉着冷靜,他蹲了下來,將那自行車一手拎到了一邊,那本蒼白無力的手現在看來竟如此強勁。

那小孩站了起來,小聲説了句:“謝謝。”那孩子的母親似乎又要説什麼,但那老人手一擺,繼續工作去了。

生活,因德而美。

若人人兼備德,生活何為而不美?

德優秀作文5

我看見封面上安靜的照片,所以從書架上取了這本書。用一個下午通讀全文,感受到一種虔誠信仰的力量在閃耀!我看到她從一做起,然後做到一百,甚至更多。就這樣幫助一個又一個。對自己苛刻,對別人寬容。不允許自己去享受,過着最樸素的生活,做着她認為樸素的事情,在別人眼中看來是不可思異的奇蹟。

李家同先生寫過〈讓高牆倒下吧〉我沒有讀過,但我知道這裏的高牆和修女年輕時經歷中的感受到的高牆是一樣的。我們生活在高牆裏,我們彷彿看不見高牆外的貧困。而他們和我們一樣,在上帝眼裏是一樣的。我們不是在幫助他們,我們是在幫助自己。我相信給予的力量是互相的,我相信很多時候迷失在制度和設備中的.我們會忘記,陪伴的重要、愛的重要、祝福的重要。

太多的細節感動我,反覆回放,我甚至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樣的景象。關懷,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帶着喜悦的陪伴。每天,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吻,得到擁抱。所有離去的人都被祝福。所有在那裏工作的修女和修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是安靜喜悦。他們是微笑着去做一切的工作。誠然,他們也有悲傷和難過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祈禱,他們向上帝傾訴。所以他們有強大的力量,他們堅信一切會好起來的,但是並不是強求事實如意,並不抱怨。他們誠心誠意的付出。

“愛,直到成傷”這是德蘭修女平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會去愛別人,但沒有人像德蘭修女那樣愛得這麼深;愛得那麼執着,又愛得那麼快樂。

或許,這不算一本好的傳記,但通過這樣的書,至少讓我瞭解到這樣一個人,這樣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這樣的愛,這樣的大愛。我希望,我擁有安靜的喜悦的力量,並傳遞給每一個我愛的人。

德優秀作文6

這世上總是相對的,有光亮,就有陰暗;有善良,就有邪惡;有虛假就有真實。法與德,便是衡量是與作的標準。

《資本論》中有一句。“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絞首的危險。”在一些商人眼裏,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善惡,只有絕對的利益。不得不説,確實他們是這樣認為的。為了利益鋌而走險,不顧一切。這是他們心中的法律與道德。而在某些人心中對我好,即使善;對我惡,即是壞。也有也有些人認為好人與壞人本質都是一樣的,畢竟人性本善。壞人只不過是在小時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受到了環境影響。只要給予恰當的法律與道德引導,他就能改過自新。

是,都有道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法與德的認識並堅守着自己心中的價值觀。儒家思想以“禮”“仁”義”“智”“信”為核心。道家講究“整體論”和“機體論”。法家強調以法治國。有各家的創造者,也有各家的支持者。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方法治理國家。亂世時法家為主,和平時以儒家為主。法律與道德隨時變化,也應有不同的標準。

道德與法律共同定製了是與非,而法律又是以道德為基礎。兩者互補,舍一不可。道德為根,法律至上。同時遵守,方可成。若無是非,無判斷,無法與德的約束。社會便成為黑暗的泥沼,成為原始的時代,殺人放火處處可見。而道德化為黑暗中的火把,法律化為暗影中的雙劍。

也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法與德,不應當強制改變,卻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大局觀。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n5970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