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會議紀要 >

作文教學會議紀要

作文教學會議紀要

作文教學會議的開展有利於提升教師們作文教學的能力。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作文教學會議紀要,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作文教學會議紀要

為了使全市語文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切實提高全市中國小語文教學水平,積極探索學生閲讀與寫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2013年4月23日,第18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煙台市教科院在煙台二中東校區舉辦了全市中國小閲讀與作文教學專題會議,聘請全國閲讀資深推廣人唐佳嫻教授和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曾曦教授分別作了《讓孩子愛上閲讀》和《如何開心寫作文》的專題講座。與會人員濟濟一堂,聆聽專家深入淺出的分析,感受妙趣橫生的語言魅力,會議結束時間一度被延遲。

“靜——先止後觀,心像湖面一樣,停下來,才能映現萬物。”這句頗有禪理的妙語將聽眾帶入了廣闊的閲讀空間。

  唐教授從閲讀興趣、閲讀現狀、學校的閲讀教育等三個方面觀照了中國小的閲讀行為。

第一,她的比喻形象生動:課本是米飯,必不可少;圖書是菜,有主配之分,是葷菜;雜誌是零食、飲料、點心,不可或缺。 “閲讀——悦讀——越讀”,如此循環,貴在堅持,進而形成自己的見解,“培養通達的思維”。

第二,她提出中國小生的基礎閲讀量為“三個一”:一天一篇文章,一週一本雜誌,一月一本圖書。閲讀形式多樣化結合:素讀——強調以記憶學習為主,遵循語文的習得之道,以期厚積薄發;自由閲讀——為興趣而讀書,這是提升語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自主閲讀——要寫讀書筆記,“書要用了才是自己的”,重點地方要勾下來,有感想的地方要寫下來,看完一本書要重新整理一次。這些看似繁瑣,實際卻是實效有用。

第三,關於學校的閲讀教育。

1、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加強硬環境建設:如建設有人氣的圖書館、繪本屋、

繪本牆,如煙台二中東校區校園的雕刻書屋。

2、校園閲讀活動:每天至少15——20分鐘閲讀時間,每週開設2——3節

大閲讀課;規定必讀書目;定期舉辦閲讀評選活動、讀書節活動;定期組織教師閲讀。

3、班級閲讀活動:建立圖書角;教師或學生給全班朗誦;小組討論;舉辦

季節性、主題性活動;製作班級雜誌、報紙;積累作品資料,結集出版。

教育的根本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閲讀是其核心,及早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如同小時候吃慣的飯菜,口味很難改變,學生會受益終生。

下午,曾曦教授做了《如何開心寫作文》的專題講座。他的觀點是“作文就是講故事”。他從“故事”一詞的造詞法説起,侃侃談起了各種常見文體的寫作結點。

記敍文,倘若僅僅敍述情節之“事”,忽略情節間的因果關係之“故”,那就寫成了“流水賬”;議論文,倘若只重視講道理之“事”,忽略了推得道理過程(歸納或演繹)之“故”,便不會令人信服;散文,倘若只重視情感之“事”,忽略了觸發情感的緣由之“故”,便會形散神也散。

曾教授從《深深的腳印》一文中,引出作文的“四個模塊”——興趣、材料、方法、個性。“興趣”,不能教只能激發;“材料”,不能教只能激活;“個性”,不能教只能激勵。這其實是建立在大量閲讀基礎上的寫作指導,它留給我們的只能是對學生在“方法”上的有效指導。

作文教什麼?“一教三激發”。教方法——結構形式和構思手法;三激法——激趣、激材、激個性。

作文怎麼教?“一重三激趣”。重安全——課堂評價重心理安全(人格尊重,能力肯定,人際關係不受損)。三激趣——教學內容有生活情趣,表達不用冥思苦想;訓練形式有兒童興趣,故事遊戲情景有趣;教學過程有體驗樂趣,不晦澀踮腳就夠着。

  為什麼這麼教?由作文行為四模塊決定了。

曾曦教授,這位畢業於海軍動力系統專業的漢語“門外漢”,十年之後走進了教育部,走進了廣闊的'語文空間,走進了為之奮鬥終生的作文研究。他的報告自始至終穿插進了個人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條分縷析的講解,剖析出了作文寫作與教學的原道,現場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一個人計算能力不行,他可以用計算器替代;一個人腿腳不靈行走不便,他可以用必要的交通工具替代;甚或當一個人吃不進飯喝不下水,還可以使用各種導管來輔助。可是,一個人的思維思想是無可替代的,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無可替代的。當你要張口表達,思維卻跟不上,語言也説不出,何談成功向你招手?所以,請大家記住這樣一句話:改變從閲讀開始,成功從表達開始。

標籤: 會議紀要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huiyi/929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