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啟事 >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

《徵友啟事》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小牛兩次徵友,告訴小朋友們對待朋友不能太苛刻,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只有寬於待人,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1)

本課是一篇童話,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創設情境,播放了一段視頻,把學生帶到了美麗的童話世界中。通過提出疑問:“小牛交到朋友了嗎?他是怎樣交到朋友的呢?”導入課題,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習課文時,我通過抓住文章中的兩張徵友啟事作為主線,然後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明理。

首先,我讓學生通過演一演,讀一讀的方式學習小牛的兩次“徵友啟事”。學生通過演一演,讀一讀,並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或者”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兩則啟事的不同。

其次,兩張徵友啟事貼出後,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次小牛沒找到朋友,第二次小牛有了許多朋友),我重點指導學生體會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後的種種不同表現,使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明白了與人交往時,除了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對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別人着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最後,通過練一練,你也來學寫一張徵友啟事,讓學生不僅明理,並且會運用到自身的實際生活中。看到多數學生都能夠學以致用,交到朋友,讓我感到很欣慰。

反饋總結環節中,我讓學生談談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學生能夠説出一些自己的收穫,説明學生已經有了進步,能夠自己總結了。如果我再總體性地做個總結會更完整。課堂教學藝術是有缺憾的'藝術,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我一定要繼續努力,減少遺憾。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2)

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顯淺易懂,語言樸實,寫的是小牛兩次不同的徵友啟事帶來的不同結果。讓學生讀後明白:在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還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是通過創設情境,抓住兩張徵友啟事的異同,以表演讀、分角色等多種形式的讀書,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兩則啟示進行對比,並從中獲得體會。

語文課堂,講究人文,講求拓展,但是永遠都不能丟掉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訓練。在進行兩則徵友啟示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徵友啟事和第一張相比,有什麼不同地方?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我又追問:“多了幾個詞語,意思上有什麼改變?”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徵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

故事的進度到了第二則徵友啟事的結果部分,“牛欄前熱鬧極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在這裏,“熱鬧”“團團圍住”兩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徵友啟事的成功,如果能緊緊抓住這兩個詞語,“好”與“不好”的徵友啟事分別為誰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讓學生輕鬆地來理解詞語呢?我拋出問題:“孩子們,牛欄前熱鬧起來,你還見過哪裏有熱鬧的情景?”學生紛紛舉手:“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超市裏人真多,好熱鬧啊!”“廣場上很熱鬧。”學生在簡單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經將“熱鬧”的含義明白了。我又讓學生來做出“團團圍住”的動作,學生輕鬆而快樂地理解了詞語。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3)

有的才能放矢,全國小語會祕書長陳先雲曾經説過:教什麼比怎樣教更重要。因此,我把自己放進文本,反覆閲讀,逐漸明晰了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學重難點,由此生花,構建主體。

一、擰線串珠,構建課堂

這篇課文很長,對剛邁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説,確實是有閲讀的難度的。怎樣才能突破重點,降低學習難度?大道至簡,我把課文的全部教學就看做是線和珠的。線是課文中的“徵友啟事”,珠是課文中的生字詞。就這樣,我擰着“徵友啟事”這條主線,把一個個生字詞串上去。這就是我隨文識字的構想。在實際教學中,對於這一顆顆珠的把握,又另有側重:“獵狗、耕田”採用圖畫識字法;“興奮”採用表演法;“團團圍住”採用貼圖法理解詞義;“怨言”舉例法理解詞義。對於單個字的教學,“張、迎、或”重在新部首的教學,筆畫的書空,其中“迎、或”還重在書寫指導……這樣,體現了生字教學的層次性、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對比教學,學中明理

兩則徵友啟事,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確不同,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徵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從而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

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

①角色朗讀法:讓學生扮演小動物朗讀。如:教學第一張徵友啟事時,讓學生扮演小牛,教師啟發:小牛,你想找個什麼朋友呢?(小牛)我想……。這樣就不着痕跡地把徵友啟事通過小牛之口讀了出來。

②對比朗讀法:讓學生對兩張不同的啟事進行對比讀,在讀中加深認識、理解。在形式上有兩生分別讀,男女生對比讀等。

③師生合作讀:對於9到12自然段小動物説的話,我覺得讓學生了解就行了,於是我採用了輕描淡寫式的師生合作讀的形式。教師讀前半句(××説),學生讀動物説的話。而且我採用的是走到誰的身邊,誰就接下去讀,這樣有意識的長久訓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敢有半點鬆懈。

三、愉悦氛圍,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採用多種角色轉變的形式,減少了學生思維的定式,課堂氛圍就顯得輕鬆愉悦。如:讓喜歡扮演小牛的孩子上台貼徵友啟事、讀徵友啟事。讓學生扮演山羊、獵狗、花貓、馬駒等小動物。教師採用採訪小動物的形式,第一張徵友啟事的不好之處就不言而喻了。

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説,端端正正坐40分鐘,的確是一種考驗。這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持久,所以“課中操”的形式應運而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我把找朋友的律動操安排在小牛找到許多朋友後。這樣,後面的複習生字詞的環節,學生就會處在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有利於教學內容的實施。

不足之處:為了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今後,必須在教學過程的優化上多下功夫,期盼着真正做到教師輕輕鬆鬆教語文,學生輕輕鬆鬆學語文。

  《徵友啟事》的教學反思範文(4)

一、課堂拾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開始上課時,我先讓學生一組配樂圖片,同時提問:邊看邊想,你覺得小牛生活得怎樣?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小牛很孤單,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通過體驗學習突破難點。

小牛兩次徵友的結果,為什麼不一樣呢?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小組自學比較兩個徵友啟事的基礎上,可以師生互動通過角色扮演、口語交際的活動方式進行體驗學習,體會“一起——一起——一起——”和“或者一起——或者一起——或者一起——”的徵友要求能帶來不同的結果。教師可以扮演小牛,學生自由選擇扮演課文中前來應徵的小動物,貼出第一張徵友啟事,分別詢問扮演山羊、獵狗和馬駒的小朋友:“你能和我做朋友嗎?”在師生角色扮演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第一個徵友啟事要求太苛刻了,第二個徵友啟事減低了要求,求同存異,許多動物都能成為小牛的朋友了。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愛好、習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完全適合自己的人是不存在的。要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與他人交往。

3、引導學生體會角色的情感,有效地進行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必須體會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可以抓住“興致勃勃”——“垂頭喪氣”“悶悶不樂”——“興高采烈”這樣兩個情感變化的點,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邊讀邊想像各個角色在課文描述的故事情境中的情感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例如“唉!世界那麼大,怎麼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要體會小牛的失望與傷心,讀出難過的語氣。朗讀指導者還要注意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讀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4、語言實踐,拓展延伸

要學生自己寫一個徵友啟事,想想怎麼寫,能讓自己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二、有待改進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讀仍是訓練的重點,雖然也採用了多種讀的方式,但感覺學生還是説的較多,讀得較少,今後一定要將讀落到實處。讓學生有感而發,讀出真情實感,才能實現個性解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qishi/yy9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