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市場營銷 >

有關市場營銷策劃範文集合6篇

有關市場營銷策劃範文集合6篇

市場營銷策劃 篇1

一、前言

有關市場營銷策劃範文集合6篇

由於內秦淮河從賽虹橋地區穿過,歷史上賽虹橋就是傳統的木建材交易市場。

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賽虹橋地區的市場規模有了進一步的擴大,但同時也面臨着嚴重的市場競爭形勢。環顧南京,裝飾城比比皆是:北有江北的南裝、紅太陽為首的十家市場羣;金陵路有金橋、玉橋、金海(現改為南京燈具市場);西有金盛、金陵、五洲;東有大世界以及新開張的金泰。南京周邊的上海、南通、揚州、淮陰、連雲港、安徽的淮北等地裝飾城也在崛起。因此,市場廣告策劃賽虹橋建材貿易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優化賽虹橋貿易區的市場環境,增強整體競爭力,樹立具有自我特色的形象,打出賽虹橋的品牌。

二、市場概況

1、建材消費市場的一般研究

裝潢建材消費是住宅消費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住宅消費是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國家住房改革的目標是:到20xx年,每個城市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積達15-18平方米。江蘇省“九五”期末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目標是10平方米以上,要達到此目標必須促進住宅消費。因此作為住宅消費的重要內容之一,裝潢建材的消費在未來幾年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同時,隨着經濟發展和人口素質的進步,講究生活品質越來越成為人們特別是都市人的時尚。可以預見,家居裝潢佈置在家庭支出中將會佔越來越大的比重。

因此,就整個建材市場的消費而言,遠景是非常樂觀的。

2、競爭對手研究

就南京及周邊地區而言,如前言所述,賽虹橋面臨的市場競爭是十分激烈的。金豔衣飾城是一家極具規模的、實力的材料裝飾城,在賽虹橋的競爭對手中具有典型性。現以金豔衣飾城為例,分析競爭對手的一些具體情況。

①地理位置:位於南京市河西重點開發區第一路江東路上,周邊有茶南小區、典雅居、金陵世紀園等多個住宅小區,交通方便,7、18、29、39、41、82路公交車可達,使得金盛近可覆蓋河西地區,遠可輻射整個南京地區。

②營業概況:經營燈飾、木業、陶器、五金、鎖具、潔具、牆紙、窗簾、油漆、塗料、廚具、石材等,目前已匯聚六萬多種中高檔裝飾材料,佔地22萬平方米,營業面積18萬平方米,營業間出租率達。可見,金盛不僅產品品種多樣齊全,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而且人氣旺盛,樓體外牆廣告具有極強的實力。

③配套服務:提供汽車配送、電話訂購、專家諮詢、質量跟蹤、商務中心、銀行業務、飯店旅遊、裝飾顧問、技術監視、團體電話、背景音樂等多項服務。可見金盛不僅硬件實力強,而且軟件服務也是一流的,多方為消費者着想。

④整體治理:金盛採用場地出租、團體治理的模式,獲得治理及服務質量ISO9002質量認證。室內購物環境舒適,展廳間設有服務廳,免費贈予精美購物指南,另有保安維持秩序,保潔員維持購物環境的整潔。定期地出版內部刊物,溝通治理者與業主,業主與消費者。一流的治理必將帶來一流的效益。

⑤營銷宣傳:凸顯整體形象,不定期在揚子晚報等報紙上做廣告,但主要以路牌、燈箱廣告

三、消費者研究

1、裝修新房的消費者

96年南京城鎮居民人均年收進為5209.

68元,以户均人口3.26人計,年均家庭收進1.7萬。按國際流行的房價收進比,一般房價為家庭年收進的3-6倍,則房價以5.1-10.2萬為宜。而南京地區房屋均勻價格(每平方米)為:城區3500-4500,新區3000-3500,經濟適用房為20xx-3000,安居工程房1500-20xx。按每平方米2500元計,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也需15萬,超出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由此可見,購買新房後立即裝修,一般居民有心無力。

2、裝修已有住房的消費者

資料顯示,96年南京市民儲蓄餘額為359億,户均4萬元左右。聯繫近年經濟形式及醫療制度改革、社會保障改革、子女教育題目等,一般居民傾向於保存儲蓄。這也是近年我國整個消費市場內需不足的原因。此類家庭若需裝修,必以中低價位為主。

3、團體消費者

此類消費者大多委託裝潢公司代理,裝潢公司為獲得較大利潤,必然努力降低本錢,而建材價格是其本錢構成中的重要因素。

4、綜述

由以上分析可得,目前及最近幾年,建材消費仍以中低價位為主。賽虹橋要在競爭中勝出,正確的市場定位是必要的。為謀求長遠發展,在中低價位的同時,產品和服務質量必須有一定的保證。

四、賽虹橋研究

1、上風

①歷史傳統:歷史上,賽虹橋地區就是傳統的木建材交易市場。這一點使得賽虹橋在建材市場中具有一種無形的權威上風。同時由於這一歷史原因,賽虹橋在南京地區早已具有一定的著名度。

②地理位置:位於南京城區南部秦淮河畔,四周有鐵路,貨運方便。另有19、21等公交車到達,消費者交通方便。賽虹橋整個地區2.2萬平方公里,有很大的開發空間。若規模形成,能量巨大,可輻射整個華東地區,甚至於全國。

③政策:南京市政府把賽虹橋地區作為南京十大貿易區之一,雨花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努力營造賽虹橋的區位上風。這為賽虹橋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劣勢

①營業概況:現有大中型建材市場,如寶林、長江等12莢冬零散建材門市80餘户,經營結構有國有、聯營、股份、個體經濟等。這一方面活躍了賽虹橋地區市場,另一方面也給治理,特別是整體形象塑造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就經營品種而言,有木材、板材、油漆、五金、陶瓷等,與其他裝飾城雷同。就檔次而言,沒有金盛之類的競爭對手完備。

②配套服務:配套服務少且差。今年,管委會對該地區實行“同一治理” 、“同一收費” 、“同一宣傳” 、“同一優惠政策”。但服務對象僅為業主,消費者沾恩少。商家各自為戰,消費者享受的服務無法與金盛同日而語。

③整體治理:這是賽虹橋最薄弱的一環。該地區特色市場由歷史自然形成,而非有計劃地規模形成,治理難度大。各業主沒有整體觀念,治理者也只起到服務者的作用。大型裝飾商場和諸多臨街單個門面互相競爭,沒有形成互補互動的利益共同體。整個地區環境嘈雜,較髒亂差,無法給人愉悦的感覺。

④營銷宣傳:缺乏現代整體營銷觀念。大多業主仍停留在市場經濟初期的水平,營銷手段單一

五、市場建議

1、定 位——中低價位為主,高檔價位為輔

2、宗 旨——薄利多銷

3、戰 術——以具有特色和上風的木材、油漆為突破口

4、戰 略——打出賽虹橋這一品牌,強化地區上風

5、品牌形象——價廉物美,歷久不衰(突出實惠及歷史悠久)

6、目標市場——一般家庭裝潢,一般團體裝潢

7、銷售方式——批發、零售、直銷

六、營銷建議

單一廣告效果不佳,應配以多種方式,進行立體、整合營銷

1、設計賽虹橋形象標誌,出現在所有有關廣告、宣傳品上

2、貿易區現場環境保持整潔、舒適,多多綠化,維持好秩序

3、印發宣傳小冊子、精美的產品推薦,溝通顧客與業主

4、成立業主會議,溝通協調各方利益,以求內部團結

5、管委會定期出版內部刊物,溝通治理者與業主

6、裝潢公司進駐,提供有關諮詢

7、提供有關運輸服務

8、設立投訴中心

9、增加部分生活服務,如飲食店、休息桌椅、廁所等

10、在報紙專業版設賽虹橋專欄,全方位先容賽虹橋歷史、產品、業主和經營情況等

11、新聞造勢,開展“優惠木材展銷”、“優惠油漆展銷”等

七、廣告策劃

1、廣告目標

前期——依託賽虹橋的歷史上風,推出“價廉物美、歷久不衰”的形象並以優惠木材、油漆展銷配合

中期——通過賽虹橋只有一個的宣傳,深化其“價廉物美、歷久不衰”的形象,先容其他各類建材

後期——進一步深化形象

2、媒介策略

路牌燈箱光為主,報紙橫幅為輔,電視廣告更次之。

A、路牌燈箱光地點

賽虹橋周邊各進口(造勢形成整體感)

各大裝飾城四周(引導消費者前來賽虹橋)

各居民區四周(引導消費者)

各公交車站(進步著名度)

對外交通要道(擴大影響,開拓外地市場)

B、橫幅光地點

主要交通要道(配合展銷節造勢,營造熱鬧氣氛)

C、報紙廣告

展銷節開幕前一天幾當天刊以半版廣告(造勢,可選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影響廣泛)

D、各類宣傳小冊子,購物指南

3、預算分配

廣告用度總額500萬,具體如下:

燈箱路牌廣告400萬 橫幅廣告10萬 報紙廣告30萬

廣告製作費10萬 其他用度50萬

4、廣告設計

A、路牌燈箱廣告(共兩則)

第一則 畫面:天平、彩虹,左是高雅居試冬右為鐵算盤

文字:賽虹橋,室內裝飾我莢冬秀外惠中

意圖:高雅居室意為物美,鐵算盤意為價廉,彩虹、天平意為賽虹橋能給予兩者最佳的結合點。

廣告語“秀外惠中”,即秀美的效果,實惠的價格,亦即物美價廉。

第二則 畫面:上海虹橋機場,南京虹橋飯店,淮安虹橋,太倉虹橋等,最上端為南京賽虹橋

文字:虹橋 何其多,賽虹橋卻只有一個

意圖:網羅華東地區虹橋之名,推出賽虹橋,加深

各地消費者對南京賽虹橋的記憶

B、橫幅廣告

文字:某月某日——某月某日 賽虹橋優惠木材展

C、報紙廣告

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半版展銷廣告

D、報紙賽虹橋專欄

配合新聞造勢,先容賽虹橋情況和展銷盛況

八、廣告效果測定

廣告刊出後,定期(每月)以問卷方式作廣告效果測定,以隨時修改廣告策劃書。

市場營銷策劃 篇2

益達是1984年箭牌公司在美國推出的第一款無糖口香糖,並在短短五年之內躍居全球無糖口香糖的第一品牌。在中國,箭牌公司是從1996年開始在廣東率先推出“益達”無糖口香糖的。現在,“益達”無糖口香糖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了國內逾300座城市,深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為什麼益達能夠在短短的五年之內躍居全球無糖口香糖的第一品牌呢?為什麼益達會有如此大的魅力深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眯呢?為什麼益達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無糖口香糖市場的佔有率達70%以上呢? 這大部分的功勞都得歸功於益達的營銷策略。

(一)正確品牌定位

益達率先在中國首推“無糖”概念,並率先推出含木糖醇的無糖口香糖,把口香糖的形象從清新口氣的工具一下子轉變成潔淨牙齒的工具。它強調的是能夠關愛牙齒,保護牙齦健康,這一品牌的定位是非常正確的。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健康成為人們越來越注重的因素。正因為益達正確的定位,才會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益達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的防齲作用早在1996年就得到了世界牙科聯盟(FDI)的認同:“嚼無糖口香糖,如箭牌公司的益達,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中和菌斑酸,幫助防止蛀牙。”另外,它也是第一個經中華口腔醫學會(CSA)檢測評價有助預防齲齒的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益達無糖口香糖不含蔗糖,咀嚼後可以增加唾液流量,減少唾液酸度,有助預防齲齒。”兩個權威部門的驗證,更讓我們對益達的護牙作用充滿信心。

(二)獨特的包裝

在眾多的無糖口香糖品牌中,益達的一系列產品的包裝外表都是白色做底,然後根據產品的不同口味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這樣顯得大氣,又不失時尚靚麗。益達的瓶子在對稱的兩側微微凹下去,並刻上Extra的字眼,既方便人們拿取益達,又能通過Extra的凹凸感加深人們對此品牌的印象,這一貼心的細節是其他無糖口香糖品牌所沒有的。

(三)品牌的推廣

(1)深入人心的廣告語

“關愛牙齒,更關心你!”“嘿,你的益達!不,是你的益達!”是益達最深入人心最街知巷聞的兩句廣告語。在益達無糖口香糖產品剛推出時,它把自己的賣點定位在保護牙齒,防止齲齒這個特點上。但隨着無糖口香糖市場的迅猛發展以及激烈的競爭,如果只是單純地一味強調這項特點,而不去創造只屬於自己的品牌風格的話,益達是不可能長久走下去的。從這兩句廣告語的轉變中可以看出,益達深諳這個道理。因此它把目光放在了人們之間的關愛之情上。把用益達去保護牙齒作為一種關心別人的方式,既能宣傳產品對於牙齒的保護作用,又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風格從而加深人們對它的印象。

(2)吸引人的廣告

益達在創造自己的品牌風格是,最先是播出便利店與益達的廣告。這個廣告講述的是深夜裏,一女白領到便利店買東西的時候,順手拿起了一瓶益達,男店員就説了一句:“這個對牙齒

好啊。”女生就買了兩瓶,一瓶給自己,另一瓶送給了男生。“嘿,你的益達!不,是你的益達!”這句廣告語就是從這裏出來的。清新自然的畫面,乾淨利落的敍事手法,朦朧的愛情意境使得整個廣告深入人心。而從愛情的角度營造廣告的渲染力,再加上廣告裏留有很大想象空間的結局,進而是消費者對益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因為這個廣告,益達的銷量開始劇增。這算是益達轉型成功的一個很好的開端。之後,益達請來人氣很旺的彭于晏和桂綸鎂圍繞食物的酸甜苦辣拍攝了以“益達能夠關愛牙齒健康”為主題的一系列廣告。這個廣告中沒有太多精彩的畫面,就簡短的事件情節,帶給人一個被關懷的温暖,這種感情的交流藉助於益達口香糖得到很好的傳遞。益達通過這個廣告,不僅強調了無論食物是酸甜苦辣哪種口味,益達始終能夠關愛牙齒健康的主題,還推出“關愛牙齒,餐後嚼兩粒益達”的新觀念。這個廣告打動了年輕一代的心,在如今廣大年輕人眼裏,“益達”不僅僅是一個品牌了。它成為一個“甜蜜愛情”的代名詞;由於所拍廣告戲劇化,像益達口香糖一般清新。更是使這一説法受到廣泛支持;益達甜甜淡淡的味道,像極了戀愛時的甜蜜。既浪漫又有深意。所以,益達是值得成功的。

總的一句話,益達的成功大部分要歸功於其對產品的正確定位、靚麗的包裝以及深入人心的一系列廣告。益達的營銷方案是成功的。

市場營銷策劃 篇3

主辦單位:經濟與管理學院品牌戰略研究所

承辦單位:經濟與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合作單位:***銷售部

決賽地點:德龍會堂

活動範圍:梅州市

參與對象:嘉應學院全體學生

一、具體安排:

(一)宣傳方式如下:

1、橫幅、海報、展板宣傳

2、廣播宣傳

3、宣傳單

4、網絡宣傳(微博、博客等)

5、校外宣傳(由合作單位負責)

(二)比賽要求::

1、策劃對象:華富建材、簡一陶瓷兩大品牌

2、針對區域:以梅州城區為重點,輻射七縣一區

3、策劃時間:三年規劃(20xx-20xx)

4、參賽團隊完成問卷調查不少於200份,弄虛作假者一旦發現取消比賽資格(調查表原件與方案一起提交)。

5、針對華富建材的服務優勢、目標消費羣體特徵、當前市場經濟形勢及競爭對手狀況,就華富建材如何作出相應的營銷策略進行市場調查和方案策劃,以達到提升華富建材在梅州市場的品牌知名度,擴大華富建材在梅州市場的銷售量,打造梅州建築材料品牌——華富建材之目的。

(三)大賽指南:

1、市場調研大賽主要針對目標市場開展市場調研,由參賽團隊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開展市場調查、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完成市場分析報告

2、品牌策劃大賽包括“品牌規劃”、“市場推廣”兩大模塊,具體如下:

(1)品牌規劃:梅州城區及七縣一區的品牌試點推廣,針對華富建材品牌文化,制定市場調研方案、品牌策劃方案。

(2)市場推廣:針對不同目標市場的特定消費羣體(例如:企業老闆、老師、機關單位、政府人員等),制定相應有效的推廣方式。

(四)比賽形式:

1、結合專業知識,參賽隊伍根據大賽主題及相關業務進行市場調研分析並設計一份策劃市場調研方案,從初賽中評選出5份優秀方案進入決賽。

2、在市場調研大賽中的參賽者可以繼續參加品牌策劃大賽,並設計一份品牌策劃方案,從初賽中評選出10份方案進入複賽,最終選出5份優秀方案進入決賽。

(五)參賽方式:

1.品牌策劃大賽的參賽者必須是市場調研大賽的參賽者。

2.參賽者以組為單位,每組3—8人(注意:成員名單中第一個應為組長,有客户加盟的團隊將適當加分),組長將參賽團隊名單上交到經濟與管理學院團學辦公室。

3.上交參賽團隊名單時間:

市場調研大賽20xx年9月26日(星期一)下午16:30—17:30,

品牌策劃大賽20xx年2月24日(星期五)下午16:30—17:30

(六)投稿方式:

2、品牌策劃大賽初賽各參賽者將市場調研大賽策劃書以及POWERPOINT演示稿存盤在20xx年4月25日下午16:30—17:30前交至經濟與管理學院團學辦公室。統一用檔案袋裝好,並註明“隊名”,待檢查完畢後,當場封檔。

(七)作品要求:

1、初賽由參賽團隊自主選擇相應教師作為指導員,作品撰寫規範。進入複賽後由主辦單位指派專業老師輔導。

2、大賽提交策劃書需是A4紙,頁邊距上下左右為2.5釐米,標點符號、數字必須使用規範。

二、大賽主要流程

(一)時間安排:

1、市場調研大賽:

9月19日(星期一):通知發到各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9月26日(星期一):上交參賽團隊名單

9月28日(星期三):品牌戰略研究所、華富建材專職人員進行市場調研專業指導

10月1日—11月18日:參賽者進行市場調研策劃並準備參賽作品

11月18日:上交作品

2、品牌策劃大賽:

2月25日—4月1日:參賽者進行品牌調研策劃

4月2日—4月24日:準備參賽作品

4月25日:交參賽作品

4月27日—4月29日:初賽評審

4月30日(星期一):公佈進入複賽小組名單

5月5日(星期六):進行復賽

5月7日(星期一):公佈進入決賽小組名單

5月19日(星期六):決賽彩排

5月25日(星期五):決賽(策劃方案現場答辯)

(二)決賽方式:

2、專業評委根據選手演示結果針對其方案存在的各方面優缺點進行現場提問。

3、合作單位將會邀請客户作為大眾評委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將佔總成績的20%。

4、最後綜合投票、演示及問答結果評出各小組的成績。

(三)比賽獎項設置:

1、市場調研大賽:

冠軍:獎金10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7分

亞軍:獎金8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5分

季軍:獎金5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4分

優秀獎:獎金300元(2名)+證書+綜合測評3分

2、品牌策劃大賽:

冠軍:獎金15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8分

亞軍:獎金10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6分

季軍:獎金800元(1名)+證書+綜合測評5分

優秀獎:獎金500元(2名)+證書+綜合測評4分

凡提交合格作品的團隊,可獲綜合測評2分,參加市場調研大賽的團隊可獲100元調研經費。

經濟與管理學院品牌戰略研究所

經濟與管理學院團總支、學生會

市場營銷策劃 篇4

一、活動背景

目前,大學生課外活動形式趨於豐富多樣化,但多偏重於對理論知識的考核。然而,社會發展對於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對於大學生學以致用,培養綜合素質的要求要求越來越高,基於這樣的一種想法和認知,開展一項真正能夠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的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在商業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營銷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社會迫切需要懂得營銷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人才,營銷對企業來講顯得尤為重要。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有必要抓住在校的黃金時間,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幫助大學生整合社會資源,為我校大學生搭建項目和人才彙集的平台,特此舉辦此次實戰營銷大賽。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與管理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開展學生專業課外活動,能夠很好的將學生活動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起來。本次市場營銷大賽就是基於這個前提而開展的活動,旨在為學生創造一個將理論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去的平台,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活動目的

本次大賽是為了能將學生由書本走向現實社會的一個過程。鍛鍊在校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的綜合能力。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個途徑.本次大賽我們將其定位於以專業營銷知識為基礎,以實際銷售為手段,從基礎工作做起,強調社會經驗的積累,最終達到使參賽學生整體綜合素質得到鍛鍊提高這一目的。

三、主辦單位:創意無限俱樂部、大學生創業中心、創意無限工作室。

四、參賽人員: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學生

五、活動時間:20xx年11月25月-20xx 年 12 月 12日

報名時間:20xx年11月25日—— 20xx年11月27日

預賽時間:20xx年11月28日—— 20xx年11月30日

決賽時間:20xx年12月1日—— 20xx年12月12日

六、活動地點: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內

七、宣傳策略

1.海報宣傳:在學校的消息欄以及食堂等流動人口大的地方張貼關於本次大賽的宣傳海報併發放傳單以及懸掛相應的條幅。

2.網絡宣傳:將比賽消息公佈於風雨化院論壇,並附件比賽報名表供下載,及時發佈新賽況,決賽和頒獎典禮。同時專文介紹本次活動的意義及影響。

八、大賽流程

一.報名

報名階段

時間:20xx年11月25日至20xx年11月27日,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報名地點:7511教室

參賽對象:參賽對象為南京化工技術學院全體學生,詳情參見報名表。

報名方式:短信報名(姓名+專業+聯繫方式),須到7511社團活動中心領 取報名表,繳納報名費(10元一人)。

參賽要求:參賽選手必須是本校學生

二.初賽

比賽主題:羣雄角逐

初賽時間:20xx年11月28日至20xx年11月30日

比賽地點:校園內

初賽流程:

(1)初賽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8日至20xx年11月29日22時):根據大賽要求參賽選手提交營銷策劃,作為作品參賽,由組委會發布回覆函並加以確認.

(2)初賽評審階段(20xx年11月30日 8時至13時)

組委會於提交截止日期後一日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委員會成員5人,對第一輪篩選的作品進行認證評審,前30名隊伍晉級複賽.

(3)初賽結果公佈(20xx年11月30日)

經過審核後的進入複賽的選手名單將通過電話方式通知,風雨化院論壇公告,並通過大賽主辦方和網絡等形式進行宣傳,增加活動的影響力,提高活動關注度,並通知參賽選手領取營銷產品。(強調誠信原則,不允許提前銷售)20xx年11月30日晚 8;30召開復賽準備會,複賽選手瞭解進一步細節。

三.複賽

比賽時間: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12月12日

比賽地點:校園內

複賽流程:

12月1日至12日,期間選手在校內進行銷售。銷售模式:①指定產品銷售(由贊助商決定產品,適合學生冬季用品、日用品)

各進入複賽的選手都需要有一個銷售情況的記錄,包括銷售時間、銷售地點、銷售方式、銷售額、盈利等。並於12日晚10點前將銷售記錄發到組委會郵箱(如發現作假,取消比賽資格)

20xx年12月23日,由大賽組委會審核提交的銷售記錄和財務情況,以銷售額為指標進行評分。根據初賽+複賽分數得出總分數,選取前3名選手晉級決賽。

四.決賽

比賽主題:巔峯對決

比賽時間:20xx年12月24日

決賽流程:校外實戰營銷

實戰營銷比賽 地點:玉橋廣場門口參加決賽的選手於8:00到達比賽場地,讓選手銷售指定的產品,下午17點準時結束,查看利潤額,根據銷售額和初複賽得分評選出冠軍.

3、決賽結果:

於20xx年12月25日公佈冠軍,由組委會頒發獎金以及榮譽證書

五.獎金

第一名:500元+冠軍榮譽證書

第二名:300元+亞軍榮譽證書

第三名:100元+季軍榮譽證書

所有參賽選手頒發營銷大賽獎狀,以此鼓勵選手在未來的'道路上積極創業。

九、活動預算

前期海報宣傳:50元

報名準備、文件印製:20元

辦公用品:20元

比賽獎勵:500元

(部分活動經費來自報名費和商家贊助)

十、策劃單位

xx院創意無限工作室

市場營銷策劃 篇5

一、市場策略規劃

1、市場狀況:是指主要競品的市場佔有率,市場容量,消費現狀和變化趨勢等。

2、消費需求:主要是指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如消費者對產品的概念、利益點、功能、價格、包裝、購買方便性等方面的需求及變化方向,這是提煉產品賣點的重要依據之一。

3、競爭狀況: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分析以及主要競品在全局市場和區域市場的強弱對比情況。

4、本品現狀:本品的市場位置、銷售狀況,在各區域市場的優劣勢以及在各個營銷環節的優劣勢。

5、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本品處於現在的市場位置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存在哪些制約市場發展的營銷短板。

6、市場機會:通過對市場狀況、消費需求、競爭狀況等多方面的比較分析,找出實現企業及各產品未來市場增長的機會點。

7、市場策略:從策略的層面為企業規劃市場,如市場目標,市場定位,市場重心和區域市場的選擇,與主要競品的競爭策略等。

二、產品線規劃

1、品類架構:產品線完整的平面架構圖,包括產品的品類、品牌以及品牌下面的每一個單品。

2、產品定位:產品所要佔據的,區別於主要競品的,有競爭力的市場位置,是各產品規劃的重要環節。

3、目標市場:產品重點進入的市場領域,並且在這一領域最大限度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與競品爭奪消費資源。

4、價格定位:產品價格在市場中的位置,包括所有產品價格在各自市場所處位置及各單品的具體定價。

5、產品訴求:產品訴求就是產品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點或賣點,一般可以分為感。性訴求和理性訴求兩種。

6、廣告口號:廣告口號,即廣告語。就是把產品利益點中最能觸動消費需求的部分。

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和消費者的記憶度。

7、產品形態:企業各類產品分別適合目標消費者使用的相應形態。產品形態確定的主要依據首先是方便消費者使用,其次是競爭需要。

8、產品包裝:產品外在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產品包裝的文字、圖案、色調、形狀等要與產品的定位、訴求協調一致,在終端貨架上要有足夠的視覺衝擊力。

三、渠道規劃

1、渠道模式:企業建立銷售通路的方式。如:是採用代理制、分層經銷形式還是專賣店形式,以及各種渠道模式設置中間商的層級與方法。

2、通路長度和寬度:通路長度是指銷售渠道重心上延和下沉的空間。從直轄市到鄉,企業涉入哪些層級。通路寬度是指在同一層級的渠道,企業銷售終端類別的多少。

3、經銷商的選擇:根據渠道模式和通路長、寬度的設置,確定經銷商的數量和選擇標準。

4、銷售政策:是指企業與各級經銷商的合作方式。如企業對經銷商在前期鋪貨、運輸、終端維護、宣傳、扣點、返利、結算等方面的相關政策。

四、廣告規劃

1、廣告創意:廣告的表現方式。用畫面、文字、音樂等來表現品牌和產品的特點。

2、廣告語:廣告語就是把品牌、產品中最能觸動消費需求的部分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

3、廣告預算:預計某個時期總共需要投入的廣告費用。

4、投放媒體:廣告發布的媒介。

5、投放區域:確定在哪些區域投放廣告,以及各區域市場的投放量。

6、投放組合:主要是指投放媒體類別和投放市場區域的組合。

7、效果評估:對廣告創意、投放組合和廣告效果的綜合評價。

五、終端與促銷規劃

1、終端選擇:選擇產品進入終端的類別、數量及方法。

2、終端陳列:產品在貨架上(普通貨架、堆頭、端架)的陳列標準,如陳列位置、面積、形狀和數量等。

3、終端導購:安排專門的銷售人員在終端為顧客介紹產品的賣點和食用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

4、終端理貨:對終端貨架上被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挑亂的產品按陳列標準進行梳理, 對快售完的產品及時安排補貨等。

5、終端展示:除了產品基本陳列外,還需要一些宣傳品如POP、圍裙、橫眉、展示牌等來共同營造良好的賣場氛圍。

6、終端促銷:廠家或經銷商針對消費者就某些或單個產品進行的特殊銷售促進活動,如打折、降價、賣贈、有獎銷售等。

六、銷售體系規劃

1、銷售體系架構:是企業自身的銷售組織結構。如在區域市場是建立分公司還是辦事處;各大區、省區及以下各級銷售組織的劃分、規模等。

2、各級銷售組織的職能:各級銷售組織的人員構成、作用、銷售任務及其它相應的各項職能。

3、銷售隊伍的培訓:企業對各級銷售組織的各類人員分別進行相關營銷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內容與方式。

4、銷售組織與經銷商的關係:明確各級銷售組織與經銷商的職能劃分,形成企業銷售隊伍與各級經銷商優勢互補的合作關係。

以上品牌整合營銷策劃體系,市場整合營銷策劃體系和品牌與市場傳播策劃體系是 智聯營銷策劃多 年食品企業營銷策劃實戰經驗的總結,三大部分共同構成食品企業專業的整合營銷策劃體系。當然再好的整合營銷策劃體系也是理論策劃工具,需要通過無數次營銷實戰的檢驗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市場營銷永遠是動態的。整合營銷有系統的策劃工具,但從另一個側面看,營銷又是無定式的,食品企業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靈活應用。願中國食品企業在這套策劃體系的指導下,今後的市場營銷規劃會變的更加完美 。

  鄭州海源 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市場營銷策劃 篇6

中國政府職能轉變自然需要借鑑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但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實踐以及我國改革的歷程表明,經濟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我國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應該建立在客觀的認識前提之上。經濟轉型的複雜性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政府職能轉變所需要的相應制度支持、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和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應該成為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堅持這些基本認識前提,將有助於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迫切要求我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而導致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如部分商品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積累、生態環境惡化等,都與政府對資源配置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市場功能發揮不夠密切相關。

《決定》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新的理論概括。“決定性作用”的表述,在理論上更為明確,對於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是我國改革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大發展。這個新表述有利於進一步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條主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開創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並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帶動各個領域的改革全面深化。

1政府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我國絕大多數經濟領域的資源配置已基本上通過市場進行。但是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環節,資源配置違背價值規律要求導致資源低效配置乃至嚴重浪費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以及干擾、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

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決定》提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各項部署,對於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總的來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有利於推動我國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非否定或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幹預的對象是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的成熟市場經濟,與之不同的是,市場經濟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始點,不是自由競爭和發達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高度干預的計劃經濟;當前改革開放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仍然是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問題。因此,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説市場是萬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給市場、所有領域都市場化,更不是認為政府對市場可以撒手不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都不是要弱化市場作用,更不是要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併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和重要作用。而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2.市場經濟轉型需要政府改變職能

關於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是我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是因為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更因為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效果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變量。目前國內外學界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存在一種值得注意的研究路徑,即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背景下的“華盛頓共識”為研究視角,按照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來解讀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實踐。這種研究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一般認為,中國政府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權力過於集中,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因而中國政府應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實行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改革。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等人在《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一書中基於經濟組織方式、政府經濟職能的界定等因素的區別,將經濟發展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分別歸納為“國家主導型資本主義”、“寡頭型資本主義”、“大企業型資本主義”和“企業家型資本主義”四種類型。在他們看來,最能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是一種企業家型經濟體制和大企業型經濟體制的混合體。據此,他們對中國經濟轉型以來的國家導向型發展模式進行了評析:“即便是中國大陸過去20年裏經濟實力的增長,也不能説明國家導向對經濟增長非常必要……”①此外,他們還指出: “印度、中國的發展證據表明,國家導向並非像其倡導者所認為的那樣,是加速經濟增長既快又好的手段。相反,經濟之所以增長,是因為個人以及他們創建的企業把勞動力、資本和技術轉化為國內外消費者希望和願意購買的產品與服務,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發動機。”②由此可見,鮑莫爾等人對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似乎持一種比較悲觀的態度,也就是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並沒有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

客觀而言,鮑莫爾等人的研究不無道理,因為順應市場化改革的要求推進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根本任務,建立有限與有效政府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但就我國經濟轉型的性質、任務以及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的特殊性來説,以“華盛頓共識”來詮釋中國政府職能轉變顯然忽視了“經濟轉型”國家實行大規模製度變遷的艱鉅性和複雜性,“華盛頓共識”並不能解決經濟轉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其在拉美國家以及俄羅斯、東歐等轉型國家的失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事實上,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中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同於新興工業化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並不存在某種簡單明瞭的模式或最優化的道路”③。正如提出“北京共識”的美國著名學者喬舒亞雷默所指出的: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成功之處就是沒有遵從‘華盛頓共識’,而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④喬舒亞雷默的研究既肯定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路徑及其效果,同時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轉型制度與政策設計的認可,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獨特性。因而,理性研究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以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作為借鑑自然很有必要,但更須結合經濟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的特殊性、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原有的制度體系和具體國情,並以此作為解讀與評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特徵、問題及發展趨向的基本認識前提。只有這樣,有關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才能與實踐發展趨於一致,研究所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才能有助於市場化改革基礎上的我國各級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3.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

廣義而言,“經濟轉型主要是指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國家在20世紀後期所進行的轉變傳統的以國有製為基礎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從而讓市場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驅動作用的一場大變革”⑤。經濟轉型的根本目標在於用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經濟轉型國家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來打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限與有效政府,因而經濟轉型國家面臨的最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並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上建構和培育有利於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制度體系。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層全盤接受了“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市場化與自由化理念。“為了施行激進的改革,俄羅斯的領導層認為只有廢除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作用才能使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建立起來,於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成為計劃經濟的同義語而遭到冷遇和貶低。”由於大規模地弱化並取消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結果使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俄羅斯一樣,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烈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在經濟轉型初期也採取了否定政府作用的做法,結果無一例外地使經濟社會發展一度處於無序和失控狀態,造成了經濟轉型中的“體制真空”現象。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體制真空’現象的形成固然首先要歸咎於臭名昭著的‘休克療法’,但是與轉軌初期波、匈、捷等國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否定政府的傾向也不無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在其當政期間面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挫折與危機,果斷糾正了其前任排斥政府作用的治國理念與政策取向,強調要以“‘強有力的國家’和‘有效的經濟’作為其執政的基本取向”。由此,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逐漸從低迷狀態走出,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難看出, “強有力的國家”與“有效的經濟”其實質就是將強有力的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與此同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經濟轉型國家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時也逐步擺脱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影響,政府作用開始理性迴歸,經濟發展走向有序和穩定。

由上述經濟轉型國家在轉型進程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演進及效應,我們可以得出經濟轉型國家實行政府職能轉變的如下理論思考:首先,經濟轉型國家的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處理,不能全盤接受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而要充分考慮到本國的具體制度現實。按照熱若爾羅蘭的説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以既定的制度體系作為出發點的過程,轉型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為轉型出發點的初始制度體系。其他國家的制度不能輕而易舉地照搬或模仿,生搬硬套可能會產生預想不到的後果”。這表明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的轉變,必然要受到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影響。如果忽視轉型的初始狀態與約束條件,一味地按照市場原教旨主義所信奉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準則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並不一定能夠保證經濟轉型的成功,反而可能導致經濟衰退與社會秩序的混亂。事實上,即使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各國制度基礎不同,對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處理也有不同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經濟轉型國家大多是後發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所需基礎設施的建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不能純粹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演進,在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一個富有權威並能制定正確發展政策的政府,對於國家的發展尤為必要。再次,由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多層次、多領域、整體性的大規模的制度變遷運動,處於這一制度變遷過程中的轉型國家也常常具有其他處於制度均衡狀態的國家所不具備的一些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特徵”⑩,加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實踐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理論可鑑,因而對於有着深厚計劃經濟背景與特殊國情的經濟轉型國家來説,有效地界定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職能邊界,更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4.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

基於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及思考,筆者以為,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在借鑑西方市場制度的理論分析框架的同時,更應關注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密切關聯的一些現實與歷史因素。只有密切結合這些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來進行研究,並以此作為解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認識前提,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才能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

4.1經濟轉型的複雜性決定了政府職能轉變將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過程

“轉型國家不僅要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幾百年間分階段完成的職能‘畢其功於一役’,而且還要解決幾十年計劃經濟遺留的大量歷史問題,此外還要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挑戰。”因此,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歷程,這一時期的政府職能轉變也充滿了艱鉅性和複雜性。經濟轉型之所以是一個長期的歷程,基本原因就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轉型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説,由此可見,與政治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政府職能轉變是所有轉型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國同樣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挑戰。中國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經濟體制、社會形態、政治體制和對外開放四個方面的轉型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相對於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初步的,這是經濟轉型國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經濟轉型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在取得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亟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經濟增長的不平衡、社會衝突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職能在市場制度框架內進一步轉變與改革,使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4.2政府職能轉變需要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支持和互補

從制度變遷的視角來看,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幷包括其他配套制度改革的大規模系列制度變遷,即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支持與配合,如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契合市場化要求的法制基礎設施的構建以及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改革等。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制度改革相配合,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即使再清晰,也將步履維艱。誠如日本著名經濟學家青木昌彥等人所言:“一個體制中的各種制度具有戰略互補性,某一項或某幾項制度發生變革,其他的制度要麼進行相應的變化,要麼就會與新制度不相配合,對新制度的實施產生阻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互補性的上述相關制度改革儘管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與建立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着我國各級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進展。如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為了克服“藏富於地方”的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從而增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1994年實施了分税制改革,實現了中央政府對國家財政的絕對控制,但這又使得地方政府在追求地區利益最大化目標的驅使下與中央政府展開了或明或暗的博弈,使得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係陷入了另一種“困境”。實踐表明,這種利益關係“困境”不僅導致地方政府無法走出在職能行使上 “越位”和“缺位”的怪圈,而且使得中央宏觀調控戰略難以在全國各區域得到有效實施。這不能不説是社會公眾法治意識淡薄所致。鄭永年在論述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經驗時指出:“在法治不能有效運作的情況下,如果要追求經濟發展,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來保護產權就變得不可避免。”這實際上間接肯定了我國地方政府在法制基礎設施尚不成熟的情形下履行政府職能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當然,其他諸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務制度和省直管縣體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複雜與滯後,也制約着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當下我國各級政府職能的定位與履行既不同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又區別於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職能模式。可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界定清楚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邊界,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一方面取決於政府自覺進行角色的轉換,同時也取決於相關制度改革的推進。

4.3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

政府職能轉變本質上是一種制度變革與創新,“儘管進行改革和制度變革的原則是具有一般性的,但是好的改革路徑必須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適應。因為制度轉型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它的理解也還十分有限,因此,改革的政策建議不應該試圖將某一個特定的模式強加於所有國家”。即政府職能轉變的使命不僅在於通過職能結構的重塑為市場化的順利推進開闢道路,而且還內在地藴含了通過行政推動發展經濟的重要責任,因此試圖按照先驗的市場制度原則和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職能實踐來框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取向是非理性的。總之,改革之初市場化與工業化同時並舉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決定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有着自身獨特的內容與演進路徑。沿着這個邏輯起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經濟轉型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如貫穿於改革進程中的“強政府”與“強市場”的協同作用、地方政府對經濟建設的行政干預、政府在改革初期對於經濟職能的過分關注等。

結論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35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始終是圍繞着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由於市場機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市場主體為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政府必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解決市場外部性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勞動者、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等權益。政府還必須採取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的經濟性規制,保障競爭公平和消費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市場機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公共產品供給和收入分配公平問題,政府必須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和規範由市場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並通過税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對收入再分配進行合理調節,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yingxiao/22vry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