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實習報告 >

關壩地質報告

關壩地質報告

篇一:關壩地質實習報告

關壩地質報告

重慶科技學院

學生實習(實訓)總結報告

學 院:_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_ 專業班級:___油氣開採10—01 _ 學生姓名:___ _ _____ 學 號:___ _ 實習(實訓)地點:__ 重慶市萬盛區關壩鎮_____ ____ _ 報告題目:____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_________ ___ _ 報告日期:201x年 2 月 01 日

指導教師評語: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成績(五級記分制):______ _______

指導教師(簽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

一、前言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對石油地質學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石油地質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石油地質學的瞭解,我們油氣開採10級專業在12月26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野外地質實習。

我們實習地區為萬盛區關壩鎮。關壩鎮地處重慶市萬盛區西南部,位於渝黔兩省(市)綦江、桐梓、萬盛三區(縣)結合部,扼重慶市南大門,系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萬盛區域中心鎮,重慶市重要邊貿鎮及全市100個商貿集鎮之一。鎮域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10.5公里,面積78.75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平均氣温17.3℃,年降雨量1339.7毫米。氣候宜人,風景秀美,物產豐富,區內的九鍋菁及鄰近的石林鎮,銅鼓灘是重慶著名的旅遊勝地。由重慶由高速公路經綦江直通萬盛,每小時一班的長途客車,時約70分鐘。萬盛至關壩的小公共汽車每十五分鐘一班,時約30分鐘,村鎮之間有較密集的公路網,交通極為便利。

二、實習地區地層簡介

實習區內地層由老到新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

三、實習內容

(一)、實習目的

1、 學會地質羅盤和地形圖的使用方法

2、 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

3、 瞭解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4、 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5、 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 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實習過程

我們的實習時長四天(11.26—11.29)。26號實習路線由關壩到採石場再到關壩林場經關口回到關壩,實習項目是學習羅盤的使用、學習野外地圖觀看和觀察認識三疊統巖性;27號實習路線是兩河口到炸藥庫再到?望台,實習項目是觀察二疊系飛仙關組1-4段、長興組、龍潭組等地帶地層構造及相應巖性和地層隨手剖面圖的繪製;28號實習地點在張家山,實習項目是觀察嘉陵江組、雷口坡組等的地層及巖性;29號實習地點為九鍋菁,實習項目是觀察認識斷層、觀察志留系巖層及巖性、地質旅遊和觀察生物化石等

(三)、實習經歷

12月26日

上午我們從關壩出發,經過採石場到達關壩林場。

實習目的是為了認識羅盤的構造,學會正確使用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學會看野外地形圖,使用羅盤測量方位,瞭解後方交會法。

經過老師詳細的講解,我們知道了地質羅盤儀和野外地圖的使用。 實習地形圖比例尺,等高線特徵,地形圖的定向和地形圖確定站立點。

識圖是基礎,用圖是關鍵。野外使用地圖是在掌握識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定向越野訓練中的重點內容。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瞭解了GPS定位儀的使用。

然後學習瞭如何用羅盤測量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在關壩林場觀察到巖石的主要成分為長石砂巖,並實地測量了巖層的產狀280°∠49°。

經過適當的休息我們又開始了跋涉,下午我們的路線是從關壩林場到關口然後回到關壩。

沿途的目的是觀察下侏羅紀自流井組珍珠衝段、東嶽廟段、馬鞍山段,下三疊統須家河組和中三疊統雷口坡組;認識砂巖、粉砂巖、紫紅色頁巖、灰綠色頁巖、介殼灰巖等巖石;觀察古風化殼;學習繪製隨手剖面圖。

自流井組東嶽廟段為粉砂巖,實測巖石產狀298°∠48°珍珠衝段主要為頁巖。

須家河組:主要由淺灰色粒度不等的長沙巖組成,加少量粉砂巖,風化後顏色變為黃褐色。發育斜層理、沖刷面,多呈中層—厚層塊狀。巖層多不規則,呈契狀。球狀風化現象明顯。粉砂之泥巖為灰、黑灰色,產植物化石及碎片。厚約420米。實測巖石產狀298°∠53°

12月27日

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第二天的地質實習,我們實地觀察了下三疊系飛仙關組1—4段和上二疊統的長興組和龍潭組的地層。觀察認識了地層對應的巖性及成因。主要有黃綠色頁巖、紫紅色頁巖、藻紋層灰巖、內碎屑灰巖等巖石。

觀察了克氏蛤、蜓類、珊瑚類化石。並繪製了由長興組到嘉陵江組的隨手剖面圖。

(1) 飛仙關組第四段:主要由灰巖、黃灰色中—薄層狀白雲質灰巖、白雲巖,局部夾薄層狀灰巖,上部和頂部見灰色塊狀溶塌角礫巖夾層,有較多粒屑灰巖。流水沿着裂縫流動產生化學侵蝕,形成溝豁,有層內構造,縫合性等。產瓣鰓、腕足類化石。厚34米。

(2)飛仙關組第三段:主要有塊狀灰巖,結晶灰巖,內碎屑灰巖,礫屑灰巖等,夾着方解石,鮞粒狀灰巖孔隙很大,是很好的儲油層,鮞粒狀灰巖是在海洋的振盪中堆積形成。產瓣鰓、腕足等化石。實測巖石產狀290°∠45°厚度200米左右。

(3)飛仙關組第二段:以紫色鈣質頁巖為主,夾紫紅色薄層狀泥灰巖及介屑灰巖透鏡體,產較多的瓣鰓化石。厚320米。

(4)飛仙關組第一段:頁巖—灰巖過度,有鈣質灰巖,以泥質灰巖為主,滴稀鹽酸起泡。底部到頂部約160米左右,富含生物灰巖(珊瑚灰巖層)。

(5)二疊系龍潭組:灰、深灰色中—厚層、塊狀緻密灰巖,夾泥質灰巖、生物灰巖及鈣質頁巖。富含腕足類化石,厚64米。測得地層產狀:走向220度,傾角58度。

(6)二疊系長興組:上部以灰、暗灰、淡紫色頁巖為主,夾鐵質砂巖、灰巖及煤層;中部為厚層狀碎屑灰巖,粉砂巖夾頁巖;下部為頁巖、泥巖夾煤層。含腕足類、蜓類及植物等化石。厚62米。測得地層產狀:走向280度,傾角42度。

8月28日

我們主要的實習地點是張家山,沿途地層由老到新。嘉陵江組具有良好的生儲蓋組合,是較好的產油層帶。

實習的主要目的是觀察下三疊統嘉陵江組,中三疊統雷口坡組,上三疊統須家河組等地形。認識泥晶灰巖,藻紋層灰巖,白雲巖,膏溶角礫巖等巖石。回顧

篇二:地質實習報告(bear)

地 質 實 習 報 告

一 前言:地理位置、地理概況和經濟交通,以及人員組成。

此次實習地點位於重慶市南部萬盛區官壩鎮,主要要路線為關壩鎮-青年鎮- 燕石-九鍋箐一帶,緊鄰貴州省。地理座標約為東經106·45‘- 107·00“,北緯28·40’-29·00”。 區內的地表形態為山地類型,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200米左右,東高西低,山脈向近南北向,實習區峯林立,谷溝交錯,尤其是東南部緊鄰貴州處九鍋箐至望鄉台一線,因位於背斜核不加之斷層的抬升,海拔更高,達到1600米以上。該處峯巒疊嶂、青松翠柏、氣勢巍峨,組成區內優美的自然風光。

該區以採煤業為主,有南桐礦務局開發的最早煤田以及地方所屬的眾多大小煤礦,由煤業帶動其他業發展。交通路線由重慶高速路經綦江直通萬盛,此次實習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瞭解地層概況的基礎知識等。

本次實習本班共分2組,本組人員有:韓黎、周仁、甘泮生、李念、楊嬌、韓雲、劉風雲、黃煒、夏緒波、鄧強、王磊、楊雲徽、陳餘平、徐揚、楊陳、陳倩、許捷、李俊、舒德林、黎明、舒坤祥、龍林、程?、陳宇陽、夏宏偉、張牛、熊江組成附交通圖一張

二 地層概況

實習區內最老的地層為寒武系,從寒武系至侏羅級系地層均有分佈。

1. 上寒武統婁山關羣:頂部為白雲質灰巖,灰巖竹葉狀灰巖,中上部為中厚層狀夾薄層狀白雲巖,巖性較單一。下部白雲巖常具假鮞狀結構及碎屑,角礫狀結構。厚600米左右。

2. 奧陶系:該地層分佈在大槽-燕石逆斷層西側,與下伏地層寒武系為連續沉積。根據巖性和生物化石,可分為下,中,上,三統和七個組,自下而上依次為:(1)下奧陶統桐梓組:為鈣質白雲巖,百雲巖,泥灰巖,生物碎屑與頁巖不等厚互層,間夾石英砂巖。低部和頂部以也巖為主,厚109。主要產有重慶蟲等化石。(2)下奧陶統紅花園組:主要為灰,灰黑色灰巖,生物碎屑灰巖,含大量腕足類,三葉蟲碎片,還含細小方角石。厚在30米左右。(3)下奧陶統湄潭組:以黃灰,黃綠色頁巖,粉砂巖及細砂為主,間夾薄層生物灰巖及透鏡體。產有大洪山蟲以及腕足,海百合,頭足,台蘚蟲等化石厚170到300米(4)中奧陶統寶塔組:商埠為淺灰色,中下部為紫紅色白雲質灰巖、中上部龜裂紋構造發育。含大量頭足類,腕足類,介形類石。厚35-48米。

3. 志留系:(1)下志留統石龍馬溪組:為黑色頁巖,常夾粉砂巖,富含筆石化石,主要為花瓣筆石、單筆石、雕筆石等。厚66。6米。(2)下志留統石牛欄組:為深灰色中-厚層狀泥灰巖、瘤狀泥灰巖、下部夾深灰色鈣質頁巖。含珊瑚、腕足、三葉蟲、頭足類化石。厚270米。(3)中志留統韓家店組:以灰綠、黃綠色頁巖、粉砂質頁巖為主、夾粉砂巖。下部常夾生物灰巖透鏡體,間夾紫色頁巖薄層。頂部局部有10-20釐米的“風化殼”。化石豐富,主要為五房貝、始石燕、蜂巢珊瑚、泡沫珊瑚。本組厚297米。

4. 二疊系:(1)下二疊統棲霞組:為淺灰色、灰色厚層塊狀巖夾少泥灰巖、含燧石結核及條帶、局部白雲化呈豹皮狀。產有(花柱珊瑚)、(早板珊瑚)、(網格苔蘚蟲)、(長身貝)等化石。厚95米。下二疊統茅口組:為灰、深灰色厚層塊、生物灰巖、生物灰巖、底部為灰黑色鈣質頁巖夾泥灰巖。含(朱森蜓)等蜓類化石:珊瑚主要為素壁珊瑚等:腕足類主要產於下段,另外,下段下部還產有等。此外,該組還有含量有孔蟲化石。厚262米。(2)上二疊統龍潭組:上部以灰、暗灰、淡紫色頁巖為主,夾鐵質砂巖、灰巖及煤層:中部為厚層狀碎屑灰巖,粉砂巖夾頁巖:下部為頁巖、泥巖夾煤層。含腕足類、蜓:植物等。厚62米

5. 上二疊統長興組:灰、深灰色中-厚層、塊狀緻密灰巖,夾泥質灰巖、生物灰巖及鈣質頁

巖、含燧石結核。富含腕足類以及瓦崗珊瑚等化石。厚64。

6. 三疊系:(1)飛仙關組(T1F),厚度460-520米。a。飛仙關組第一段T1F1)本段底部為灰黃色、黃綠色頁巖,其上為灰色薄層夾中厚層狀泥質灰巖、淺紫色厚層狀泥灰色、鈣質泥巖及紫色、灰色相間的泥質灰巖、泥質灰巖。含克氏蛤。厚160米。b.飛仙關組

第二段(T1F2):以紫色鈣質巖為主,夾紫紅色薄層狀泥灰巖及介屑灰巖透鏡體,產較

多的克氏蛤等化石。厚95米。C。飛仙關組第三段(TIF3):由灰色中-厚層鮞粒灰巖、灰巖、泥質灰巖組成。偶含4鰓類化石。厚163米。D.飛仙關組第四段(T1F4):以紫色夾黃綠、黃灰色頁巖、百雲質泥巖為主,夾泥質白雲巖、泥質巖。含瓣鰓類、腕足類、海百合等化石。厚24米。(2)嘉陵江組(T1J)該組地層厚533。8米,自下而上分四段:a。嘉陵江組第一段(T1j1)主要為灰色泥晶灰巖,礫屑灰巖薄層。泥晶灰巖多呈薄層一薄一中層狀,常發育水平紋層和“藻紋層”,層面多具蟲跡。砂屑灰巖常發育粒序層理。產瓣鰓、腕足類化石。厚242米。B.嘉陵江組第二段(t1j2)以灰色、褐灰色百雲巖、灰質白雲巖、白雲質巖、白雲質灰巖為主,夾溶塌角礫巖,局部見“豹皮灰巖”和鈣質泥巖夾層。“刀砍紋”較發育。產瓣鰓、頭足、腕足等化石。厚78米。C。嘉陵江組第三段(t1j3)主要為灰色薄-中層狀泥晶灰巖,局部夾砂屑灰巖、礫屑灰巖,頂部巖性發生白雲化而顯黃灰色。產瓣鰓、腕足等化石。厚143米。D嘉陵江組第四段(t1j4)主要為灰色、黃灰色中-薄層狀白雲質灰巖、白雲巖、局部夾薄層狀灰巖,上部和頂部見灰色塊狀溶塌角礫夾層。產瓣鰓、腹足等化石。厚124米。(3)中三疊統雷口坡組(t2l)可分三段,實習區僅出露下部第一段部分,發育一套黃色、灰色白雲質灰巖、白雲巖夾鹽溶角礫巖,產瓣鰓、腹足等化石。雷口坡組底部以厚約1米的淺綠灰色水雲母粘土、菱鐵礦、褐鐵礦組成的“風化殼”。厚97米。(4)上三疊統須家河組(t3x)。

主要由淺灰色粒度不等的長石砂巖組成,夾少量粉砂巖、粉砂質頁巖、風化後顏色變為黃褐色。

發育斜層理、沖刷面,多呈中層-厚層塊狀。巖層多不規則,呈楔形。球狀風化現象明顯。

粉砂質頁巖為灰、黑灰色、產植物化石及碎片。厚約420米。

7. 侏羅系(1)下-中侏羅統自流井組(j1-2zh)a。自流井組第一段:為紫紅色、黃綠色泥巖、頁巖、夾黃綠色、紫紅色石英砂巖、粉砂巖、局部低部常見粘土巖、赤鐵礦層、底礫巖等。產有瓣鰓、腹足等化石。本段泥以不含鈣質、砂巖層較多為特色。厚145米。

B。自流井組第二段:主要為灰色、深灰色及黃綠色頁巖、泥巖夾深灰色薄層狀介屑灰巖及粉砂巖。頁巖和泥巖中產介及葉臍介,灰巖中富含瓣鰓化石。厚52米。C自流井第三段(馬鞍山段)(j1-2h30)主要以紫紅色灰質泥巖為主,夾少量同灰色粉砂巖及淺長石石英砂巖。泥巖中含灰質小團塊。砂巖相對下部較多。產瓣鰓化石。厚1330米。

實習筆記

日期:6月5日 天氣:晴

路線:官壩--→興無廠

這天在興無廠練習羅盤的使用:包括如何測量地層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定點方法(交匯法)以及巖石描述(1.顏色 2.厚度 3.典型結構構造 4成分5.種類 6所含生物化石 7風化特徵)

日期:6月7日 天氣:小雨

路線:官壩--→磚廠

這天我們從嘉陵江組到自流井組,地層是由老到新。

嘉陵江組第四段

主要為灰色,黃灰色中,薄層狀白雲質灰巖、白雲巖,局部夾薄層狀灰巖,上部和

頂部見灰色塊狀溶塌角礫巖夾層.

中三疊統雷口坡組

可分三段,實習區僅出露下部第一段部分,發育一套黃色、灰色白雲質灰巖、

白雲巖夾鹽溶角礫巖,產瓣鰓、腹足等化石。雷口坡組底部以厚約1米的淺綠灰

色水雲母粘土、菱鐵礦、褐鐵礦組成的“風化殼”。產狀:267°∠42°

上三疊統須家河組

主要由淺灰色粒度不等的長石砂巖組成,夾少量粉砂巖、粉砂質頁巖、風化

後顏色變為黃褐色。發育斜層理、沖刷面,多呈中層-厚層塊狀。巖層多不規則,

呈楔形。球狀風化現象明顯。粉砂質頁巖為灰、黑灰色、產植物化石及碎片。

自流井組

珍珠衝段

為紫紅色、黃綠色泥巖、頁巖、夾黃綠色、紫紅色石英砂巖、粉砂巖、局部

低部常見粘土巖、赤鐵礦層、底礫巖等。產有瓣鰓、腹足等化石。本段泥以不含

鈣質、砂巖層較多為特色。

東嶽廟段

薄到中層狀介屑灰巖,風化後顯黃色

黃綠色鈣質頁巖、灰巖

馬鞍山段

紫紅色灰質泥巖,紫紅色灰質粉沙巖及淺色長石石英砂巖。

日期:6月7日 天氣:雨

路線:官壩--→平壩村

嘉陵江組第一段

灰色泥晶灰巖有蟲跡,鬆散沉積物被波浪打碎重新沉積。 產狀:290°∠41°

飛仙人關第一段

頂部黃綠色頁巖到紫色頁巖。

逆順層理:砂由粗變細,由細變粗不斷變化,體現了水動力的變化。

縫合線:礦物受壓力溶解(壓溶作用)形成不規則線(與壓力方向垂直)後

來鐵等填充進去形成。

日期:6月9日 天氣:雨

路線:官壩--→瞭望台

飛仙關第四段

薄層狀黃綠色頁巖,泥巖。

飛仙關第三段

中-厚層狀深灰色灰巖局部有鮞粒灰巖,有貝殼狀斷口。中含白色,為碳酸鈣逐漸形成方解石。 產狀:275°∠42° 厚度:巖石上下層面垂直距離。

鮞粒:在水動力下,由砂為中心逐漸包裹形成。

飛仙關第二段與第一段分界

黃綠色頁巖。含大量化石。多為正海扇

飛仙關第二段

紫紅色頁巖,泥巖。有紫紅色泥質灰巖(此層特徵)透鏡狀(紫紅色)泥巖,風化成貝殼狀斷口。

飛仙關地二段與第一段分界

紫紅色鈣質灰巖,灰色泥質灰巖(中到厚層狀)

飛仙關第一組

灰黃色,黃綠色頁巖。

長興組

含生物碎屑灰巖(生物灰巖),有大量化石。含有燧石結核,古生物主要為蜓(菱形狀)珊瑚。

燧石結核:二氧化硅沉積(二氧化硅在水體中比較飽和的情況下)成小顆粒,

篇三:地質實習報告

地質實習報告

專業名稱: 資源勘查(固體礦產) 班學

級: 號:

學生姓名:

年 月 日

一. 實習目的

1.口鎮-淳化路線

<1>地質羅盤的追求使用方法<2>斷層、牽引褶皺的識別<3>平行、角度不整合的描述<4>波痕、層理等沉積構造的觀測描述

2. 公王嶺-馮家灣路線<1>參觀藍田猿人遺址<2>藍田人話是產地剖面簡介

<3>馮家灣山前斷裂、藍田花崗巖的認識<4>地質剖面的觀測 3. 豐裕口路線

<1>豐裕口秦嶺北坡山前斷裂觀測<2>秦嶺分水嶺地質作用<3>瞭解秦嶺羣構造

二.實習路線及內容

1.口鎮-淳化路線

<1>地質概況:

口鎮位於涇陽西北方向23km處,距西安90km,口鎮—淳化一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由基巖山脈及黃土塬、峁組成,山脈走向近東西。南部口鎮以南被巨厚的第四系黃土覆蓋。口鎮地處陝甘寧盆地的南緣,屬景福山-永壽斷褶段,位於鄂爾多斯地塊與渭河地塹之間。陝甘寧盆地是印支期形成的內陸坳陷盆地。渭河地塹形成於早第三紀。 從口鎮沿冶峪河谷向北溯源而上,依次出現奧陶系海相碳酸巖,石炭系海陸交互相砂巖、泥巖夾透鏡狀灰巖及薄煤層,二疊系和和三疊系陸相碎屑巖偶夾海泛層泥巖、泥灰巖。在構造方面,因口鎮一帶位於地殼活動區邊緣,褶皺、斷裂明顯受秦嶺緯向構造控制。斷裂多沿東西或北東向延伸。褶皺的軸向與斷層的走向基本吻合,在區域上構成一個強烈的擠壓帶,帶上褶皺、斷裂均很發育,褶皺緊閉,地層時有倒轉,小褶皺類型多樣,造型十分生動美觀。冶峪河口正斷層規模宏大,斷層面清晰平整,如同板上作畫。這些構造現象,充分表現了地殼活動帶周邊區域的構造特點。寒武紀、奧陶紀時期海侵泛及整個渭北,主要為一套白雲質碳酸鹽沉積,後因加里東運動的影響,地殼抬升,造成中奧陶統至下石炭統的普遍缺失。晚石炭世開始,海水時進時退,沉積了一套以石英砂巖為主體底部為鋁土質頁巖及褐鐵礦、夾有泥巖煤線以及薄層灰巖的海陸交互相地層。二疊紀初期本區主要為濱海環境,沉積了成熟度很高的石英砂巖。此後基本脱離海洋環境,形成近海湖泊沼澤,沉積了一套含煤碎屑巖系,從沉積物由下而上,由青灰?淡黃且向雜色紫紅色轉變來看,反映了沉積環境漸向炎熱氣候轉化。<2>觀測描述內容:

此為聖人橋斷層觀測描述點 斷盤、斷層面及斷層角礫巖等斷層要素出露清晰。巖層錯開非常明顯。斷層性質極易判定。此斷層 直接可見斷層面; 巖層被錯開的標誌及 斷層角礫巖在南側斷層的下盤沿斷層面呈條帶狀分佈。

此為響龍潭觀測描述點 冶峪河谷中有一個水潭,叫做響洛潭,此潭北側是一 高度約8m的陡崖,冶峪河從此陡崖跌下形成瀑布。在陡崖的底部由於長年跌水的沖刷形成一個洞穴。洞穴中出地層 其主要巖性為:青灰色泥巖,深灰色碳質粉砂質泥巖、頁巖,灰白色中薄層狀中細粒石英砂巖,黑灰色中薄層狀灰巖,夾土黃色中層狀中粒長石砂巖及青灰色透鏡狀細晶灰巖。底部出露褐紅色—灰褐色褐 鐵礦層及鋁土質頁巖層。其上整合覆蓋的是中細粒石英砂巖。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係在洞中未見,在冶峪河邊可見到淡紫紅色白雲質灰巖。 此處被流水侵蝕破壞,因此在流水長期作用下形成洞穴,隨着洞穴的加大、加深,上部坍塌,形成陡崖。現在隨着河流侵蝕作用的不斷進行,響龍潭向源侵蝕也在進行。

此處為口鎮-關山大斷裂觀測描述點 口鎮—關山大斷裂是分割渭北山地與渭河地塹山前斷裂的一段,此斷裂以北為渭北山地或黃土高原的南部,從大地構造的角度看是華北地台鄂爾多斯地塊的南緣。以南為關中平原的北部,從大地構造的角度看是汾渭地塹的一部分。汾渭地塹以南就是秦嶺褶皺帶了。圖中為北部山地中河流的下蝕作用在山體中形成河谷。

篇四:野外地質實習報告

野外地質實習報告

(東華理工大學)

姓 名:

班 級:

學 號:

指導老師:

實習日期:

目 錄

第一章 緒言 ……………3—4

第一節 實習目的及意義 ……………… 3

第二節 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3—6

第三節 地質研究簡史 ………………6—7

第四節 實習概況 ……………… 7

第二章 地層及相關地質作用 ………………7—10

第一節 侏羅系

第二節 三疊系

第三節 二疊系

第四節 志留系

第五節 奧陶系

第六節 寒武系

第七節 相關地質作用

1. 風化作用

2. 巖溶作用

3. 根劈作用

第三章 構造

第一節 褶皺

第二節 斷層

第三節 節理

第四章 巖石

第一節 沉積巖

第二節 變質巖

1. 接觸熱變質巖

2. 動力變質巖

第三節 巖漿巖

第五章 礦產

第六章 結束語

第一節 成果

第二節 問題

第三節 致謝

………………7—8 ………………8—9 ……………… 9 ………………9—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11—14 ……………… 11 ………………11—15 ………………15—16 ………………17—20 ………………17—20 ……………… 20 ……………… 20 ……………… 20 ……………… 20 ……………… 21 ………………21—22 ………………21—22 ……………… 22 ……………… 22

附 錄

一. 羅盤測角度的方法 ………………23—26

1.水平角測量操作 ……………… 24

2.垂直角測量操作 ………………24—25

3.巖層產狀的測量 ………………25—26

二. 巖層厚度的計算 ………………26—27

1. 剖面方向與巖層走向方向垂直測量時 ……………… 26

2. 剖面方向與巖層走向斜交測量時 ………………26—27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實習目的及意義

構造地質學野外實習是《構造地質學》課程結束後,進行的野外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本次野外實習,能直觀地反映課堂所講的內容,使我們直接觀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我們將認識、掌握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許多東西。為我們以後在學習專業課方面奠定了基礎:

1).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實地的野外觀察、認識、描述和分析,獲得對構造地質學的進一步認知,加深對課堂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地質思維能力和時空觀念。學會觀察並認識常見的地質現象,分析其相關的地質作用和形成機制。

2).掌握並應用一些野外地質工作的技能。熟練掌握地質羅盤(包括用羅盤測量方位、坡度、巖層的產狀)、地圖的使用和培養野外記錄的習慣。練習野外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包括巖性點的觀察和記錄、構造點的觀察和記錄、路線地質觀察和記錄。進行常見沉積巖、沉積現象的野外識別。

3).培養吃苦耐勞、實事求是、勇於探索的生活作風和科學精神,鍛鍊意志,增強體質,努力適應野外地質工作環境。

4).瞭解人與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關係,增進人文和社會意識,增強地質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獻身地球科學事業和建設強大祖國的人生觀。

第二節 自然地理及交通位?

1).實習區地理位?:實習區域位於重慶市北碚區,以代家溝、文星場為主,附以合川市土主鄉一線及華鎣山一帶等地。地質填圖僅在工區南段進行,面積約10 KM2。

實習區地理座標約為東經106°28′--106°31′,北緯29°50′--29°55′,見下圖:

1-瀝鼻峽背斜 2-温塘峽背斜 3-華鎣山背斜

4-觀音峽背斜 5-龍王洞背斜 6-銅鑼峽背斜

7-明月峽背斜 8-卧龍河背斜

2).自然地理概況:區內地形形態為山地類型的低山區,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峯為後峯山,海拔773米。實習區北高南低,山脈延伸方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呈線狀分佈,地形高低及延伸方向與褶皺(背斜)軸向一致,屬正地形。實習區山峯林立,溝谷交錯,明顯易見有二槽地,故有前槽(代家溝—后豐巖—水嵐埡),後槽(喻家槽—

篇五:地質實習報告

普通地質實習報告

班級:通風111

姓名:熊偉

學號:1131005139

日期:2013年1月7日

指導老師:張世家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目錄

第一章 前言………………………………………………..3

一、 實習目的……………………………………..3

二、 實習要求……………………………………..3

三、實習時間、地點及方法................…………...3

第二章 實習區地質概況………..………………………….3

一、實習區地層…………………………………………….3

1、龍潭組…………………………………………..3

2、長興組…………………………………………..4

3、飛仙關組………………………………………..4

4、嘉陵江組………………………………………..4

5、須家河組………………………………………..4

二、實習區構造…………………………………………......4

1、區域構造背景…………………………………..4

2、實習區的地質構造特徵………………………...5

三、礦產……………………………………………………..6

1、煤………………………………………………...6

2、其它礦產………………………………………..8

(1) 黃鐵礦………………………………8

(2) 煤層氣(瓦斯)……………………8

(3) 赤鐵礦………………………………8

(4) 石灰石礦……………………………9

(5) 天青石、石膏礦……………………10

第三章 實習中觀察到的地質現象…………………………10

第四章 結論…………………………………………………15

第一章 前言

一、實習目的 :

《煤礦地質學》課程的野外地質實習,是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加深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 地質實習要求同學們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加強了同學們對地質知識的印象,使同學們對各種地質概念的解釋有了更具體的瞭解,並進一步具體化的瞭解到地層的形成,巖石的種類,以及煤層的分佈情況。

二、實習時間、地點及方法:

時間:為期一週

地點:涼風埡、賴家埡口、清水溪

方法:指導老師採取邊講課邊實習的現場教學方式,緊密結合現場地質現象,並培養學生野外觀察,分析地質問題的能力

三、實習要求:

1、凡要求全班集中,每次都要考勤;

2、實習結束後每人都要交一份地質實習報告;

3、實習過程中要養成多觀察多動手多思考的習慣;

4、實習成績=考勤+實習表現+實習報告;

5、安全第一,全班同學都要團結互助,幹部要起帶頭作用,實行班長責任制;

6、實習結束後立即返校,不要與陌生人往來;

7、實習報告在實習結束後次周交;

8、實習報告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章 實習區地質概況

一、實習區地層:

1、龍潭組:是中國南方開採煤的主要對象,根據中梁山地質將龍潭組分為三段

第一段(巳1。尢底部為3m厚的灰白色鋁三頁巖頁巖中含有球歟黃鐵礦結核和星散黃鐵礦顆粒。芸上為深灰、灰褐色灰色頁巖和灰黃色細矽巖粉矽巖互層夾煤層。其中含有菱鐵礦、黃鐵礦結核。巖層水平層理髮育含有豐富的植物化石。含煤4層(k廠Kl??)。稱為下煤組厚度35|左右。

第二段(P。l l一層35m厚的灰色石灰巖俗稱“大鐵板”富含誅化石是

第一段與第二段的分層標誌。其上為灰色灰黃色薄至中厚層細砂巖粉砂巖夾頁巖和煤層。巖層中含黃鐵礦菱鐵礦結核和似層狀菱鐵礦水平層理髮育植物化石 富含煤6層稱為中煤紐厚度40m左右。

第三段(P1。)底部一層鈿厚的鐵質頁巖是第三段與?二段的標誌層。上為深灰色灰黃色頁巖細砂巖、粉砂巖夾褐色中厚層灰巖和泥灰巖。頁巖細砂巖、粉砂巖具水平層裏含黃鐵礦和菱鐵礦結核不含可採煤層只含煤線(草皮炭)厚4伽左右。

2、長興組:主要?T出露在中梁山背斜的核部在涼風埡的五台山和北風井一帶出露齊全厚度90m左右。根據巖性和生物化石等特徵由上至下可分為6個巖性階段

第一段(Pc):深灰色薄至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夾炭質鈣質頁巖-含黃鐵礦晶粒風化表面為黃褐色。含中華梨形藻、悽戈類海百合莖等化石厚度7m左右。

第二段(P。c)灰黑色灰色、黃褐色鈣質頁巖夾泥灰巖。含豐富的腕足類化石厚度3m左右。

第三段(Pc)灰色厚層塊狀灰巖含少量燧石結核和豐富的古蜒和中華梨形藻及腕足類等化石厚度10m左右。

第四段(Pc?)深灰色中至厚層灰巖夾薄層黑色泥巖瀝青質-。含黃鐵礦晶粒和菱鐵礦結核及少量碎石結核。波狀層理髮育1、中部和底部各為一層5一3cnl 厚的含鐵質灰巖風化表面為黃褐成為識別標誌本段富含歐姆貝和中華梨形藻厚度15m左右。

第五段(Pc)灰色厚層至巨厚層灰巖含燧石結核。中上部)雲質團塊。巖石中含中華梨形藻、蜓腕足類等化石

第六段(Pc?):灰色棕灰色中至厚層含隧石灰巖

3、飛仙關組:暗紫紅色泥灰巖同暗紫紅色鈣質泥巖,頁巖互層。下部和上部多為暗紫紅色泥巖常呈球狀風化,中部多為鈣質泥巖及頁巖。

4、嘉陵江組:主要由灰色淺灰巖,白色質灰巖、白雲巖、豹皮巖和角礫狀灰巖組成,其間夾有石膏層,但地表不易見到,下部夾有一層黃綠色頁巖。

5、須家河組:為淺灰色、褐黃色中厚煤層至厚層細至中粒石英砂巖及長石石英砂巖,斜層理髮育。

二、實習區構造

1、區域構造背景

地質力學的觀點認為中梁山背斜屬於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三沉降帶的四川盆地川東褶皺帶的重慶弧形構造的觀音峽背斜之南延部分。 四川盆地是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三沉降帶最南邊的一個沉降盆地其內部侏羅系、白堊系地層廣佈。根據盆地內部的隆起與拗陷及其變形組合特徵的差異由東西可分為川東褶皺帶川中褶皺帶、川南褶皺帶等三個耳機構造帶。實習位於川東褶皺帶。 川東褶皺帶位於華鎣山至宜賓一線以東七躍山以西的地帶。它是由背斜和向斜組成的擠壓帶。構造線方向大致為N30°E其特點是背斜緊湊向斜寬緩在剖面上組成隔擋式褶皺在平面上成右行斜列的組合形態。背斜樞紐和軸線常波狀起伏呈“S”形彎曲。在重慶一帶形成略向西凸的弧形構造—重慶弧。與褶皺相伴生的主要是一些。

標籤: 關壩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baogao/22d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