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健康 >

大眼睛”蘇明娟成工行白領,誰拯救了她?

大眼睛”蘇明娟成工行白領,誰拯救了她?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被曝已成銀行白領。目前,從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的她,已順利進入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蘇明娟成為銀行白領後拍攝的照片在網上受到追捧,當日幾大網絡媒體紛紛轉載了這張照片。

大眼睛”蘇明娟成工行白領,誰拯救了她?


“大眼睛”蘇明娟變銀行白領

近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被曝已成銀行白領。目前,從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的她,已順利進入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蘇明娟成為銀行白領後拍攝的照片在網上受到追捧,當日幾大網絡媒體紛紛轉載了這張照片。

蘇明娟在希望工程20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希望工程受助生代表、中國工商銀行安徽分行職員蘇明娟

尊敬的王兆國副委員長,各位叔叔、阿姨:

大家好!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工程20年的收穫和喜悦,感到非常高興。

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叫蘇明娟,但大家都知道那張希望工程“大眼睛”的照片。自從攝影家解海龍老師拍到了我當年渴求知識、充滿夢想的大眼睛之後,我就和希望工程結下了不解之緣。

照片上的我,正上國小一年級。那時,我家全年的收入僅僅夠全家吃三個月,父親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魚,用換來的錢,買點口糧,維持生計。1990年9月,我上學了。當父親把100多元學費交到老師手裏的時候,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這是父親砍了多少柴、賣了多少魚才掙來的錢,我更不知道以後父親是否都能給我拿出錢來交學費。

1992年,“大眼睛”的照片在國內外各種報刊上刊發,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我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名人”。此後,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國小、國中、高中學業,並於2002年考入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我要上大學”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在我讀書的各個階段,很多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指名要求捐助“大眼睛”。我知道,大家對於我的關心,實際上是對希望工程的關心,是對和我一樣家庭困難的學生的關心。我把來自四面八方的愛珍藏在心裏,而把捐款請中國青基會轉給其他更需要資助的貧困孩子。九年級時,我把900元匯款捐給了寧夏的一名小姑娘;2002年我上大學,在得到了安徽省青基會資助的學費後,主動要求中國青基會停止對我的資助,勤工儉學自己解決生活費。

當年,我參加大學聯考後,有的高校表示願意破格錄取我,中國青基會的叔叔還為我聯繫安排進入部隊院校,但我還是選擇上了我自己考上的安徽大學;畢業時,又有熱心人士為我安排工作,中國青基會也歡迎我去工作,但我還是選擇了憑自己能力應聘的安徽省工商銀行工作。希望工程給了我經濟上的資助,更給了我助人自助、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大學期間,我組織同學回家鄉義務支教;參加工作後,我把第一個月的工資捐給了希望工程。我的經歷告訴我,在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他人,那些身處困境的孩子才有希望,我們的社會才能成為美滿和諧的大家庭。

今天,我已經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的一名員工了。今後的路還很長,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以當年那雙純潔的“大眼睛”去看待社會,看待生活,看待人生,把今天的感恩化作明天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把愛的接力棒永遠傳遞下去,讓希望工程的愛心火炬薪火相傳。謝謝大家!

1991年《我要上學》照片。蘇明娟照片。

蘇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一個普通的農家,父母靠打魚、養蠶、養豬和種田、種板栗為生,一家人過着辛勞拮据、簡樸的鄉村生活。1991年5月,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解海龍到金寨縣採訪拍攝希望工程,跑了十幾個村莊,最後來到張灣國小發現了課堂上的蘇明娟,一雙特別能代表貧困山區孩子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攝入他的鏡頭。十五年後,大眼睛蘇明娟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剛剛大學畢業的她,已被安徽一家銀行錄取,蘇明娟她沒有辜負希望工程給她帶來的改變,蘇明娟她把在她身上沉沉的愛都化作了動力來回報社會,祝福蘇明娟越走越好!

“大眼睛”蘇明娟變銀行白領 短髮的蘇明娟

7歲的蘇明娟是張灣國小的一年級學生,這幅畫面為一個手握鉛筆頭、兩隻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發表後,很快被國內各大報紙雜誌爭相轉載,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蘇明娟也隨之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1991年冬天,8歲的蘇明娟和她的.5個同學像往常一樣走在去往學校的路上。天矇矇亮,遠處的炊煙從很遠的山那邊升起來還有一個小時的山路。對於這條羊腸小道,這些孩子已經再熟悉不過了。蘇明娟挎着媽媽為她縫製的小書包,手裏拎着一個碳爐,這是她在上課時用來取暖的,因為所謂的課堂不過是舊時的土地廟,年久失修,別説窗户,連土牆都殘缺不全,如果沒有這個小爐子,她的小手就會被凍僵,但即使這樣,上學對這幾個孩子來説,還是一件最快樂的事。

蘇明娟教小朋友唸書

因為山多地少,金寨鄉歷來非常貧困。而蘇明娟家每年的蘇明娟收成也僅僅夠全家吃三個月,更多時候,她的父親蘇良友只能依靠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抓鱔魚換來的錢買點口糧維持生計,因此蘇明娟每個學期100多元的學費,就成為個家最大的負擔,而李萬的資助,也讓這個瀕臨崩潰的家,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對於蘇明娟來説,最大的精神支柱不是錢,而是李萬叔叔寫給她的一封封信。那些飽蘸着愛的筆墨的文字,直到現在都珍藏在她的小箱子裏,雖然我沒有目睹,但我相信,那些信裏所傳達出來的“愛”已經深深扎進蘇明娟幼小的心裏了。後來,來自大連的一對退休老夫婦也加入了資助蘇明娟的行列,他們拿出了僅有的退休金,還在信中安慰道:別為我們的生活而擔心。善良忠厚的父親對蘇明娟説:“這錢我們不能要,因為我們已經有別人的幫助了。你爸你媽還能幹活,還能養活你和弟弟。”蘇明娟將錢還給老人,老人不要,後來在徵得他們的同意後,蘇明娟將這筆錢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這的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蘇明娟至今還記得當年父親對她説的話:“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圖報。” 每到過年,蘇明娟的母親鍾業臻都會用這個家特有的方式報答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將自己納縫的一雙雙布鞋,醃製的一塊塊臘肉寄給解海東、李萬、退休老夫婦,還有湊了100塊錢捐助她的9個大學生。

蘇明娟笑容燦爛

蘇明娟也許是中國最特殊的名人,幾乎每個人都見過她的照片,但卻鮮有人知道她的名字。為了配合希望工程的宣傳工作,已經上國中的她開始頻繁參加各種活動。有一天,老村長來到她家對正在做飯的鐘業臻説道:“你姑娘要去北京開會了,趕緊給她準備準備,過兩天就蘇明娟走。”什麼會蘇明娟不知道,去了才知道是中國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那時的她14歲,整個人民大會堂裏的予會代表,屬她最小。會後,她被選舉為團中央候補委員。回到家後,鄰居來看她,問:“你一個月拿多少工資啊?”在他們眼裏,她已經是中央來的大領導了。當然,工資是沒有的。蘇明娟也明白,這只是國家給她的一個榮譽。

蘇明娟亭亭玉立

2003年,蘇明娟考入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雖然只是專科,但她終於實現了從小“我要上大學”的夢想。學費由國家負責,因此她不再需要別人的資助。大一時,她就開始勤工儉學來解決自己的生活費,不僅當過售樓員,還曾在北京摩托羅拉總部的人力部和財務部實習工作過。此外,她還是學生會組織部部長。在一次暑假,她還組織過幾個同學去金寨縣另一個貧困村做義務支教工作。談起這段經歷,蘇明娟依然很感觸。“孩子們上課的條件非常差,跟我上國小的時候差不多,四面通風,只有一個破屋頂。孩子們的家庭也都非常貧苦。”蘇明娟和她的同學們就在那給孩子們上了幾天課,後來她知道班級裏也有一個小女孩,她和母親被父親拋棄了,因為沒有錢也沒有户口,母女倆只能在別人家的屋檐下搭個草棚過日子。每天,母親下河去抓黃鱔用來養家。當蘇明娟和她的同學去看她們的時候,竟發現這個家連口鍋都沒有。那天,學生們自己掏錢買了鍋,買了菜,為她們做了一頓飯,臨走時,還湊了1000多塊錢交給她們,這筆錢足以砌個水池用來養抓到的鱔魚了。在回去的路上,蘇明娟覺得自己是那麼幸運,因為一張照片,從國小、中學到大學,她得到了那麼多人的幫助。而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有人還在為了生存而掙扎,夢想對他們來説,還是一件奢侈品。如果每個人都有勇氣做點什麼,那麼那些瀕臨絕望的人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一生,“而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蘇明娟大學期間

在合肥市中心,有一處讓合肥人引以為傲的古蹟包公祠。對面,就是安徽省工商銀行的大樓。蘇明娟的辦公室就在這棟大樓的17層。從落地窗向外看出去,蘇明娟綠樹成蔭的包公祠和合肥的繁華街景盡收眼底。單位給員工提供的待遇除了優厚的工資以外,還有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和一套兩居室的公寓。蘇明娟和這個城市裏的其他人一樣,每天過着朝晚五的生活,有時會和朋友一起去吃麻辣小龍蝦,逛街買衣服,每到週五,還會守在電視機前看“快樂男生”。這樣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説算不上什麼,甚至有點乏味和平淡,但對她來説,這簡直是上帝最好的恩賜。

每個月蘇明娟都會寄錢給家裏。父母已經年近半百,因為女兒,他們的日子已經改善了很多。去年,他們將家裏的黑白電視換成了彩色的,欠的債還清了,5間青磚瓦房也重新翻修了一遍。她現在最大的牽掛是正在上高中的弟弟,他的學習成績不好,以前無話不談的姐弟倆,現在卻有了“代溝”。這讓她有點着急,因為她比誰都清楚“上學”意味着什麼。現在,蘇明娟一年會回家一次,400公里的路程要翻山涉水整整走上一天。我不知道在路,她透過車窗看到外面的世界會想到什麼。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條路的兩頭,卻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jiankang/vv13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