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文書 >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範文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範文

民族風俗是指一個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獨特生活習性或社會習慣。以下小編為你收集了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希望給你帶來一些借鑑的作用。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範文

  民族習俗作文(一)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徵着一年的開始;標誌着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繫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春節的慶祝活動,從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祝“春節”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户户都在節日前把住家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徵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牆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羣來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送灶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日,這天灶神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説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節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製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又稱黏糕)是一種象徵吉利的春節必備佳品。這種用糯米制成、帶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義。

送禮

送禮是向親戚朋友表示敬意與愛意的表現,根據華人尊老敬賢的傳統,幼輩應送禮物給年長者。比如女婿在春節前一週送禮給岳父岳母,為了表示吉利,禮品都是雙數的,在傳統禮節上,受禮人都要回禮,以表示謝意。這種互贈禮物的習俗,正是華人“禮尚往來”的`處事態度。

團年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祭祖

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迎春

根據華人的計時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點鐘開始,因此傳統的迎春時間多在晚上11時正。不過,在新加坡,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正迎春。

一般華人仍有迎接財神爺的習俗,人們也在這一天湧到寺廟去許願或祈求平安。

拜年

傳統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於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説,跪拜是令人感到彆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今天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着一對柑向長輩祝福。

送柑是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由於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而華人有“好事成雙”的觀念,因此當人們提着一袋袋柑向親友拜年時,袋裏裝着的柑不是兩粒就是四粒。

為了對長輩表示尊敬,送柑須用雙手奉上。按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

紅包(壓歲錢)

除了送柑,派“紅包”也是華人新年的另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裏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元宵

春節的傳統慶祝儀式長達15天,人們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向親戚朋友拜年。在慶祝元宵節之後,春節就告結束。

元宵這一天,佛教徒與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廟裏許願。元宵是月圓之夜,使人聯想到愛情,這個節日對戀愛中的情侶特具意義。

元宵也稱為“燈節”,中國古代自唐代以來就有觀花燈的習俗,新加坡人可在這一天舉辦燈籠製作比賽及花燈展覽。猜“燈謎”也是古代“元宵”節活動之一,謎語有猜字、短句、歷史人物等等,種類繁多,包羅萬象。這種古老的遊戲有助於提高我們對華文的理解能力,應加以提倡和推廣。

  民族習俗作文(二)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只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爺爺説吃餃子包含着非常的文化意義。餃子的諧音是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餃子的形狀又像元寶,象徵團圓和財富。大年的初五俗稱為“破五”,媽媽説意思是要人們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媽媽坐公共汽車去公園玩,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公園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草坪上玩,有的在划船,有的在遊樂園裏玩大家玩的真盡興!

我還聽媽媽説,從祭灶開始,新年就開始忙碌了: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嘎嘎,二十九去買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在這裏面,三十晚上和大年七年級是最快樂、開心的,三十晚上可以看春節文藝晚會,七年級去拜年掙壓歲錢。每家每户都開開心心的,每人身上都穿着乾淨又好看的衣服,當然,我也穿。小朋友們可以用壓歲錢幹許多事情:買文具、買書、給災區的小朋友捐錢。總之我非常喜歡過年。

  民族習俗作文(三)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標籤: 範文 風俗 民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wenshu/9gq3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