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1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接觸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也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數學教學上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但通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理念的提升

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內涵。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為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教學行為的轉變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後我會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繼續運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不斷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數學教學。

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才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一直以來,總覺得校本科研是一項很高深的領域,雖然曾多次償試涉入這一領域,但總覺得自己的研究還是停留在很層面,感覺對這一領域的很多東西自己瞭解得還不是很深入,更別説是運用自如了,但通過這次學校對校本科研工作的培訓學習,使自己受益匪淺,很多模糊的東西一下子變得明朗,現在簡要説一下自己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如何確定研究的課題,而且感覺確定課題其實是一種很自然、很簡單的事,只要在教學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確定一次很有價值的課題,因為教育科研課的來源其實離我們的工作實際很近很近,我們可以從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課題;可以從理論文獻中尋找課題;從成敗經驗中尋找課題;從教育改革和發展出現的理論及政策問題中尋找課題,另外,科研課題的選擇要遵循以下的幾個原則;1、價值性原則。2、創新性原則。3、可行性原則。

本次培訓讓我覺得收穫最大的就是終於明晰了制訂研究工作計劃的基本結構,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我們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一、課題名稱。二、負責人及成員分工。三研究的目的、意義。四、圓內外研究的現狀。五、具體的研究內容。六、研究的方法及手段。七、實施階段。八、保障條件。九、經費支出。十、成果形成。有了這樣清晰的結構,我們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就會更有條理且有一定的實用性。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明確了進行一項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在實際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幾個步驟會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學性。一、確定研究課題。二、查閲文獻,初步調查瞭解。三、制定研究工作計劃。四、立項。五、蒐集並整理資料。六、實施計劃。七、撰寫研究報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很多,在以後的校本研究工作中,相信自己會更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讓校本研究工作越做越好。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3

9月18日,我有幸參加池店鎮教科研課題研究培訓會議,此次培訓邀請了XX市教師進修學校的資深教師---陳淑端,她作了《立足實際,實效開展課題實驗研究》的專題講座。通過這次的培訓,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豐。

首先,作為一名基層國小的老師,對於“課題研究”這個詞總感覺一知半解。每次想進行一次課題研究,卻不知從何下手。而陳老師的這次講座就像一場“及時雨”給我們指明瞭方向。陳老師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教育科研和課題的概念,並引用了大量實例,與全場教師探討了課題該如何形成,做課題的過程以及課題研究中會出現的種種問題等。在如何開展課題實驗研究、如何實施研究方案中,也做了詳細的解讀。陳老師激情洋溢的講解,深深地吸引着我們在場的每一位老師。

其次,陳老師淵博的知識讓我佩服,讓我更加明確作為一名老師就要“活到老,學到老”。記得一位教育家曾經有過深刻的論述:“學生可能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們不學無術;假如處處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專業,那麼,除了蔑視以外,你永遠得不到什麼。”你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無論在科學文化知識上,還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是如此。當前的學生思維開闊,課外知識來源渠道眾多,求知慾旺盛;家長的文化水平和素質的快速提高;社會對知識的需求轉變等等。所有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和終身學習,才能做到不誤人子弟。否則,死守着老觀念,用陳舊的知識去教學生,這不僅是誤人子弟,更是拖課程改革的後腿。

最後,要把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是離不開團隊精神。在當今社會,教師個人的學識和水平都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優秀的教師是學校的資源,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則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教師的團隊精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是因為:第一,在現代教育理論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教育思想——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第二,在團隊之中,各個成員之間可以形成優勢互補,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共同提高。第三,團隊獲得的信息量是個人信息量的數倍甚至是幾十倍,而豐富的信息量對於教師在教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在團隊的協作中,每一個成員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總之,教師以團隊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可以極大促進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在科研中達到教師思想觀念和人格精神的不斷昇華。

本次培訓會,讓我大開了眼界,為我們今後的課題研究具有指導意義。我對自己的課題也充滿了信心,希望多參加這樣的培訓。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家長們要明白,在學前階段,孩子關於學習的體驗應該是快樂的、美好的,遠比孩子掌握多少知識重要。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猶太人的理念值得借鑑。據説,猶太人把書塗上蜜給很小的孩子,讓孩子們對書建立第一印象:書是好東西,書是甜的,從而讓孩子終身愛上書。一個人的成功不光是需要智力,非智力因素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家長要充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家長才是最好的老師

隨着科學育兒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但給孩子早教的機會並非一定要去昂貴的早教中心。專家指出,家長不要簡單寄望於某些早教機構、老師或幫助帶養孩子的人,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體現在孩子生長髮育的方方面面,家庭是孩子終生課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早教內容必須適齡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不過,專家也指出,早教內容必須適齡化,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早教也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專家提醒,早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齡化早教,而適齡早教遠遠不是混齡的早教中心可以完成的。適齡教育需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進行相關的教育。它需要家長的親自參與,與嬰幼兒之間形成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在愛和家的温暖中體會到歡樂的同時,輕鬆學到知識。

如0歲至1歲的孩子,要養成好的作息習慣,進行動作、語言訓練;1歲至2歲的孩子,則應在快樂的親子互動中,探索世界,認識自我,並鍛鍊體魄,促進語言發育;2歲至3歲的孩子,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寶寶對閲讀的興趣,強調親子互動。

家長也是早教的主要對象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才是早教課上的重點教育對象,所以即使自己留下來陪寶寶也不會集中注意力,經常隨意走動、接電話、刷微博、玩遊戲、聊天……

專家指出,家長也是早教課的主要對象,早教課的意義在於幫助父母建立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瞭解育兒知識,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同時讓家長懂得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興趣和能力。好的早教中心還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遊戲,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與技能。

早教≠早學習

很多家長喜歡用“會認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詩”、“會數幾個數”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一些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只要上了早教課,我的孩子就會更聰明。

其實,早期教育不僅侷限於智力開發,早教也不是培養“神童”。早教班並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過早教班的孩子將來就有所作為。一些家長攀比心太重,往往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因此期望值甚高,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專家指出,要做一個優秀的家長,必須要不斷努力學習早期教育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識,根據自己的孩子情況進行獨立思考,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真正天才和真正愚笨的孩子是極少數,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但是他們各自身上的潛能都會等待着家長去發現並挖掘出來。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年很有幸,參加了xx市教育科研骨幹培訓班的學習,聆聽了很多專家老師富有見地的講座,實地參觀瞭解了童的夢幼兒園混齡的研究,與幼兒園的同行們共同探討了自己在開展教育科學研究中的困惑、獲得的經驗,使我對教育科研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下面來談談我的一些成長感悟:

一、認清了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轉變了觀念

曾經,我和大多數一線教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着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為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這一認識,是我在聆聽了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xx老師關於《教師在教育行動中成長--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報告、xxx關於《教師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報告後獲得的。

隨着教育本身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擁有完善的專業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課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成為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開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的,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讓教育科研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課題就在我們的身邊,明確了定位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怕做課題,是因為感到教育科研無從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該幹些什麼,找不到課題的切入點在哪裏。xx市教科院xxx老師關於《來自學校的挑戰》的報告、xx市xx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xxx老師關於《後“茶館式”教學--“輕負擔、高質量”的研究實踐》的報告,讓我看到了,其實課題就在我們身邊。就以xx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開展的“茶館式”教學研究為例,他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發現了4個較為突出的問題,然後從目標維度、空間維度、時間維度出發來尋找研究的方向,通過分析、歸納確定了“後“茶館式”教學”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説要從自身的存在的問題出發來選擇研究的方向。這一點童的夢幼兒園的園長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闡釋。她們將在教學中發現的“怎樣利用混齡活動提高教學活動質量、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這一問題立為了幼兒園的課題,通過課題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實踐中一一進行科學的驗證,使得混齡成為了他們幼兒園的教學特色,也成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權威。

是的,其實教育科研課題就在我們的身邊。特別作為幼兒園的一線教師,我們的教育科研活動與專家學者的專業理論研究是不同的,我們進行教育科研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開展教育研究的問題或者説方向應該來源於自己或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比較具體的應用性問題。我們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中、教師的發展過程中、幼兒園的管理中、家園合作中是否有值得關注的點。如角色遊戲中怎樣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如何家園共育優化幼小銜接、怎樣為小班幼兒創設生活化的環境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研究的課題。總而言之,我們幼兒園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的“源頭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教育實踐中發現問題,在豐富多彩的問題中選擇課題,我們的研究就應該從點滴開始。

三、梳理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了門路

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麼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這些疑惑,xx教育發展研究院xx老師、xx市特級教師xxx區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xxx老師、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研究所xxx老師為我們進行了較為完整的解答。特別是xxx老師關於《課題研究的啟動階段》的報告,從重新審視和調整研究方案、課題研究內容的分解與細化、確定研究工作的推進策略三大步驟,闡述了在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後的課題研究啟動階段我們該做些什麼,使我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逐步清晰。通過專家們系統的梳理,我感覺自己跳出了狹礙的教育科研觀,進一步理解了“什麼是學校教育科研”,明確了教育科研的定義是“有計劃、有目的地探尋未知的教育規律,並且將它納入教育科學體系,指導教育實踐的過程”,瞭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選題”、“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則”、“如何設計學校教育科研的課題”、“課題設計的內容包括什麼”、“課題設計的要求”、等內容,讓我清晰了開展課題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為我今後開展教育科研指明瞭方向。

四、明確了教育科研論文的寫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一直以來,研究論文的寫作是我的薄弱環節,有很多想法,但是寫起來總是感覺不到位、不清晰。而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xxx《教師的研究與寫作(教師研究的特點、方法與語言)》、xx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xxx教授《聚焦學校課題研究提高課題論文撰寫能力》的講座,使我對研究論文該如何撰寫有一些清晰的瞭解。特別是“問題提出”如何寫,專家給出了較明確的答案:要從核心問題出發,教師為什麼要從事(課堂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有哪些?常用的教育教學研究方法有哪些?專家們結合“xxx國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調查”這一案例進行了研究方法的分析,使我明確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結合“在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案例,提出了“帶着批判質疑的眼光感悟和分析”的要求,即要求用理論指導和解釋實踐;要求教師論文語言要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實踐,不刻意追求理論性、學術性;要力求平實,流暢,生動,為了理清了研究論文寫作的思路。

通過這次的學習和培訓使我清晰地認識到,要使自己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採用反思--行動--再反思的研究模式從實踐中汲取營養,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內容,實現教育科研的不斷深入與自己專業的持續成長。而我也會將這次學習當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努力成為一名新興的研究型骨幹教師。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5月23日和25日兩天,我參加了在相城區蠡口中學舉辦的為期兩天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訓班的學習,聽取了王一軍、英配昌、王九紅等3位專家帶來的報告。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目前許多一線教師在對待教學和教科研方面的困惑,而我,愈發感覺作為一線教師的自己,在教科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之餘,雖然內心有一些想法,卻很少敢貿然動筆,又或者雖然想動筆,卻發覺自己對教科研方面的認識過於膚淺,不知該如何下筆!經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教科研方面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其中,省教科院基教所王一軍副所長的專題講座《走向教師本位的學校教育科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23號上午開班儀式後,王所長作了專題講座《走向教師本位的學校教育科研》。

首先,他直面當前一線教師在教科研方面的困惑:

1、教學任務重,沒時間搞科研;

2、作為一線教師,缺乏理論無法搞研究;

3我想搞科研,但別人不重視,學校沒有氛圍;

4、我們想研究,但怕寫論文。對於王所長所提出的這些觀點,引起了在坐一線教師的共鳴。

接下去,王所長談了當前校本教研的實踐探索,包括內涵、內容、過程和形式,提出了研究的四個主要問題:

1、為什麼要提出教師本位的教育科研?

2、如何定位教師本位的學校教育科研?

3、學校需要什麼樣的研究課題?

4、今天教師如何進行研究?並且一一進行了闡釋。

其中,他指出了當前校本研究中出現的一些偏離正確方向的行為:因追逐功利而脱離學校實際;強調精英行為而外化於教學實踐;注重科學範式但流於程式化和簡單化;重視一次性的成果發表而忽視實踐行為的改進。

最後,他指出,走向教師本位的學校教育研究,目標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途徑是“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方法是“事件反思、學術引領、專業提升”。

聽過了王所長的報告,我感覺自己今後在教科研方面的研究有了一絲感悟和方向。

一、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是光嘴上説説或者心裏想想就能夠做到的,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平時要注重積累,要多加強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在做好教學的同時也要多聽、多讀、多思,要勇於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或困惑進行實踐性研究。

二、要做一名幸福的研究者。做教育科研的目的,絕不能為了完成某一項任務而被動的去研究,而是要為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困惑或者完成一些心得感悟方法總結而去研究,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踐水平。

三、轉變觀念,拒絕惰性。我們要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不能有一時興起的觀念。暫時的研究,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難就難在堅持。平時要能堅持不斷的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堅持以謙虛的態度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們請教經驗和方法;堅持多上教育方面的網站,給自己帶來教育教學最前沿的知識信息;堅持以研究的眼光組織自己的備課和教學;堅持不斷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感悟用最真實的語句記錄下來。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週三有幸聽了xx市教育培訓中心xx主任的有關“教育科研知識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下面就x主任的講座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x主任首先用簡練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什麼是課題及課題研究、課題類型和選題原則。以前我也曾參與過學校的課題研究,但對課題理解得卻不是很到位,很多時候是為了完成學校分配的任務不得已而為之。聽了x主任的講座後,我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課題的選題是學校領導,是搞教育研究的專家才能做的事,與我們這些每天站在講台上的一線教師關係不大,我們只需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通過講座我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多麼膚淺,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才是科研課題的最基本來源。原來,“十一五”期間,市教育科研規劃部門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確立的三大課題“小班化教學”、“構建生命化課堂”、“有效教學”,以及為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全市中國小開展的“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體育大課間”和“實踐與創新”三項主題活動的課題研究,都是從教育教學實際中提出的、急需探索和研究的問題。原來課題的選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常規教學中,就在我們教書育人的過程中。

接着x主任為我們介紹了課題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這一環節尤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對觀察到的、感受到的與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有關的各種現象加以歸納整理,描述出本循環的過程和結果。這一點正是我平時最頭痛的,x主任用了一個生動的事例——寫第一次坐飛機的感受來加以解釋。她當時的記錄中那僅有的兩句話“步入機艙,把生命託付給藍天;步出機艙,才知道自由的可貴”,讓我有了撥開雲霧見陽光的感覺。x主任強調反思非常重要,它是研究過程的一個原始記錄與積累,如果真的很忙,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哪怕對當時的情形只做一句話的記錄,為以後的評價與解釋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為以後的研究以及整理總結工作帶來很大的益處。哦,原來反思就是對自己真實體驗的一種歸納和總結,而不必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化的東西。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x主任提倡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如教研組的聽課與評課,參與市級學科教學競賽等)、教育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活動(如專題學習本課題的某一理論依據、課程標準的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學習、電子課例的觀摩與學習等)、開展課題組內的專題研討(可由每個成員設計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定好主題、形式,並負責全程組織)、組織論文寫作、組織成果交流。她強調要注意積累研究資料,特別要注意積累過程中的一些原始資料,如:會議資料、學習與培訓資料、調查與分析資料、教案資料、課例(案例)資料、論文資料、研究數據等。而這些往往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所缺乏的,所忽視的問題。想想自己對已經過去的十幾年的工作經歷沒有留下多少有價值的成果,心中深感不安。

x主任的講座對於我來説,不僅僅是一次科研知識講座,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一次知識與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種心理的愉悦與享受。這讓從來不喜歡聽理論講座的我也聽得津津有味,x主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原來科研是一項如此有意義的事情。

科研來自教育實踐,它往往從小處、從細微處着眼,科研雖然高深卻也並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領域,這就是我本次聽講座的最大的體會。當然聽完講座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論水平的不足。今後,我一定要多學習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同時從日常的工作中多觀察,多發現,多反思,隨時隨處記錄來自教學一線的素材,爭取讓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個全新的突破,努力使自己由一個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變。

教科研培訓心得體會 篇8

3月22日下午,在我們學校會議室,我們有幸聽了二七區教研室張培老師的課題研究講座,通過本次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知道了自己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原來我總是認為課題研究是搞教育研究的專家才能做的事,是很難得一件事情。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通過這次培訓我知道了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我們可以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要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一定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科研來自教育實踐,它往往從小處、從細微處着眼,科研雖然高深卻並不是一個我們不能達到的領域。

總之,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多學習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多觀察發現,勤思考,多反思,多記錄教學實際中的典型問題,要不斷嘗試新的挑戰,努力讓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個全新的突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0nk4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