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

5月25——26日,為期兩天的酒泉市義務教育階段高效課堂現場觀摩研討會在玉門召開。來自酒泉地區各縣市的領導和部分骨幹教師共計400餘人雲集玉門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觀摩會。本次會議圍繞高效課堂改革採取現場聽課、評課、交流發言的形式進行。作為東道主的一員,我全程參加了這次觀摩會。聆聽着每一位交流者的發言我的思緒不時的在會場裏受到衝擊,回顧自己這些年來行走在課改的路上,經歷的風風雨雨,一路的艱辛與坎坷,無論別人的冷嘲熱諷,無論遇到多少挫折和打擊,我一直在默默地堅守,默默地承受,因為我堅信:只要心中最有夢 ,夢裏我們還遠嗎?正是有了這句鏗鏘有力地話語,激勵着我一直向着課改的方向努力着,奮鬥着。

十年來,我行走在漫漫課改的路途裏,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踏上了的三尺講台,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滿懷信心,走向了國小語文教學之路。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對語文教學產生了越濃厚的興趣,對語文教學充滿了期待。每一節課,我都認真備課,認真書寫教案,每一個字跡裏都印有我對每一篇課文的熱愛,每一篇教案裏都滲透着我對每一個環節的精心設計的智慧。每一節語文課裏都留下了我和孩子們一起學語文、一起成長的快樂故事。每天晚上我時常備課到深夜,時常為了準備一篇下水作文而不停地修改。我的真摯換來了學生的支持,換來了家長的信任,換來了同行們對我的讚許。這些對我來説都是一種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想通過實踐證明我的語文教學成果。但語文想出成績談何容易?它需要時間去驗證,需要成績來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在語文教學的這塊沃土裏繼續耕耘,播撒着希望的種子,期待着明天的收穫。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xx年4月,當課改的陽光灑滿在那些已經走在課改前列的教師們身上的時候,我們學校也迎來了教育改革的春天——“走進新課程”玉門市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競賽的通知下發到我校的時候,經全校教師的民主推薦,我成為最佳參加賽課的人選。這是我校移交後第一次參加全市的國小語文教學競賽,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場面,特別是對於一個剛剛才接受新課改理念的我來説無疑是一次挑戰,但也是一次機遇。我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備戰之中。學校因長期處於企業管理,教學理念滯後,沒有人來指導我的備課,而此次上課的內容是一節作文指導課。我孤身作戰,獨自設計教學過程,獨自制作課件,然後借用本校學生試講,再修改——再換一個班試講(沒有平行班),就這樣,我帶着自信,也帶着去學習的心情走上了賽場。

場上我雖然沒有緊張,但借班上課,在不瞭解學情也沒有和學生課前進行見面的情況下,我一個人站在那裏,鎮定自若地按照預先設計的環節上完了那節作文指導課。雖然沒出現什麼意外,但和其他老師相比,還是有很多不足。後來,我又聆聽了其他十幾位來自不同學校老師的作文課,我被他們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自然流暢的精彩表達、富有激勵的點評深深地吸引。在最後的總結表彰大會上,我有認真聆聽了評委們的點評,發現了自己在教學設計上的不足。在這次賽課上,我只獲得了三等獎。我覺得很失望,因為這不是我所期待的成績。但這次賽課對我來説既是一次深刻的反思,也成為督促我不斷進步的催化劑。

20xx年的春天,對於全市的老師們來説,又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玉門教育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玉門大地上掀起了高效課堂改革的熱潮。隨着新理念的不斷深入和學習,我被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新教育模式所吸引。於是,我又成為學校課改帶頭人,率先進行課改,進行嘗試。我按照專家的理念和方法再次開始了我的課改之旅。沒有大膽的嘗試,就不會有今天的收穫。

我先從學生入手,轉變他們的觀念,轉變他們的上課方式,一點一點的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如何展示、如何點評,如何評價。從盲目的模仿到形式上的改變到最後的課堂教學五環節的落實,一路走來,我摸索着,收穫着、反思着,分享着,終於成為我校課改的示範者,我所帶的班也成為全校高效課堂示範班,引領全校老師觀摩學習。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將自己的高效課堂模式在全市展示,20xx年5月,玉門市國小語文高效課堂觀摩教學比賽又拉開了序幕。在學校的推薦下,我再次代表學校參賽。為了能夠彰顯我校高效課堂改革的教學特色,我再次投入到了這場戰鬥中。本次我上課的內容是五年級《燈光》一文。

從備課入手,我開始研讀教材、細讀文本、品味精句、抓住課文的特色,精心設計探究點。接着就是試講,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共試講了三次,每試講一次,我都要從中反思,再次修改,再次試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這次的賽課中,我榮獲了一等獎。我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只要心中最有夢 ,夢裏我們還遠嗎?我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漫漫課改路上,我還會一直堅守下去,做一個永遠追夢的人。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2

xx月15、16日,全縣三十名國小數學教師參加了陝西省教育學會課程研究專業委員會舉辦的“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技能提升培訓會,和全省近千名教師共聚xx文理學院,觀了八節觀摩課,聆聽了三場專家講座。觀摩課授課教師既有全國特級教師、知名專家,也有教學思想、教學藝術已經比較成熟的青年骨幹,還有年輕的教學新秀,他們的課也就各有特色:或者樸實而韻味悠長,或者匠心獨運、點撥巧妙,或者活潑生動、新穎明快。三位專家報告也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徐老師的“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用大量生動案例為老師們答了疑解了惑,孫老師的“提高教學質量從研究學生開始”獲得老師們的認同。

培訓期間,我縣參訓教師都能按時參加,特別是xx國小、xx中小等教師還能積極交流討論,認真學習的精神可貴。

培訓會後,xx中小、xx中小等學校參訓教師按要求上交了心得體會或教學設計,共計16篇,部分學校還組織參訓教師上了彙報課。這些學校及參訓教師重視二次培訓,重視反思與總結的做法值得提倡與表揚。

總之,本次培訓會,我感到老師們不論是在觀課、聽講座過程中,還是回校反思實踐過程中,總有一點、兩點被打動、被點亮的地方。培訓會對老師們的影響正如徐斌老師追求的“無痕教育”那樣,“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不露痕跡中理解”,相信老師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風化雨中提升”。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3

20xx年7月3日安定區高效課堂建設觀摩研討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共吸引了來自全區所學校80多名校長及骨幹教師前來我校參觀交流。對我們坪塬中學來説,這次觀摩會既是教育局各級領導對我校高效課堂教學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我校搭建了一個教育教學展示成果與交流經驗的優質平台。這是一學期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現。活動從上午八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五點半。首先是七節高效課堂示範課,緊接着是大課間活動,下午一點是精彩三十分,主要是文藝節目展示。從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是各校的經驗交流會。

承蒙領導的厚愛和同事們的支持,我有幸承擔一節示範課。對於我來説印象最深的是課前各學校的領導及教師對我校課堂布局,校園文化建設的欣賞與讚許。學校的每一處都是一個亮點,深深吸引着每個人的目光。大課間,精彩三十分,贏來每位參觀者的讚揚。這所有的一切對於身為坪塬人的我們來説,無非是最高的榮耀。

通過這次觀摩研討活動,作為授課教師的我同樣是感想頗多。無論教學發展的哪種程度,“好課”永遠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下面我就一本次示範課為例,談談自己對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總結的一些經驗。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之所以高效主要是它比以往的教學更注重學習目標的明確性與可操作性,再加上有效地預習指導,確保學生在課前能夠自主學習百分之七十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定目標後預設性的創建問題,將學習內容轉換成具體可操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一級級的達標任務的同時獲取並總結知識。由於對這點的充分肯定,因此我每次備課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製作預習部分的學案上。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説,思維和總結概括的能力還比較弱,因此創設的問題最好是通過舊知識的遷移、直觀的、有對比性的內容。並且在每個環節的設計中,口令要及時準確,這樣學生才有正確的意識完成每一個任務。我這次設計的《一般過去時態的複習學案》中,預習部分主要是概念和結構的複習。每一個任務前都有適當的提示和明確的指令。首先我認識到的是,一般過去時態是七年級的重點語法,考察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和題型中能靈活應用。這就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其動詞的變化,句子的結構,不同含義及用法。明確目標後,我第一個考慮到的是學生方面的因素。一般的人都會有思維定勢,對於熟悉的經常接觸的內容印象會很深,這樣很容易影響對相似知識的學習。就一般過去時,學生由於思維定勢而頻繁出錯,因此對於概念及結構的強化鞏固是必不可少的。怎樣才能使學生容易清楚的掌握一般過去時,我首先是設計了一個一般現在時態的句子,然後將時間與動詞變換為過去的形式,而句子的其他內容都沒有變化。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一般過去時態的基本含義及結構。雖然是複習課,但是基礎的東西一定要明確。並且通過對比,可以同時複習強化多個知識點。在下面預習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我同樣設計了有梯度及對比性的例句,一般一個內容有兩到三個句子,讓學生一層一層的透析一般過去時態的用法。有對比,不同之處就顯而易見,認識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其實不僅是複習課型,對於新授課同樣有效。

對於如何更好地實現預習內容,就我的實踐經驗來説,我認為課前的檢查與疑惑的及時排查是不可缺少的。必須要引導學生在每節課前都要提出疑惑,預習中沒有問題,只能表明與西部充分,不紮實。學生有疑惑,學習就更有目標。教師課前給出總的學習目標,學生在預習中的疑惑是他們具體的目標。這樣,總目標,具體目標雙管齊下,學生的學習更有方向,學習也更具動力,任務導學也便成了有的之矢。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也不管是哪門學科,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每節課中要求我們以基礎內容為主設計不同的題型。雖説課堂中以合作探究為主,但每個任務的完成要確保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否則“合作”也只是做樣子,騙自己。學生交流探討後,推理總結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這樣的話,之時也就學活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讓學生試着明確出題人的設題目的,每道題考查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鍛鍊,不僅能鍛鍊提升解題能力,思維也就活起來了。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達標檢測是導學設計的“試金石”。如果一節課中的達標檢測沒有完成的話,那高效課堂也可以説是功虧一簣。在達標檢測這一環節,試題一定要以學習目標為主,題型最好是多樣,典型,精良。設計的題型最好能做到知識的梳理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這樣,學習才是落到了實處。

張四保主任曾説過,學習最強的能力就是講出來。我很贊成這種觀點。因此,在我的每節課上,我都放手讓學生去説去講,而不只是“紙上談兵”。這個講有些是互相講,有些是在全班面前脱稿講。比如課前導入環節,我總是給出一個話題,鼓勵學生去説,不管別人是否在聆聽,只要大膽的説出來就是自己的。在任務導學中,知識點的歸納與講解,也大多由學生來完成。每個學生就是一個個小老師,上黑板,面對全班學生,講解知識,並且提問、評價其他的同學。在講中拓展思維,在講中提升能力。要提到的是,在展示環節中,應多注意。而不要怕拖延時間只是讓優等生去展示。因為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我發現中下等學生不去積極思考,課堂討論和展示對於他們來説的最終目的就是等待答案。因此,平時因更多的引導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我,從而使他們主動探索而不是靜坐等待。

總結和評價是每個環節的靈魂,它是支柱,支撐着整節課的學習。在高效課堂中,評價和總結貫穿於每個環節每個任務當中。教師要總結,點評,最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自我,互相總結、評價。及時地總結,適當的點評,使得學生的學有了依託。它激勵着學生積極表現,大膽展示。一個好的評價往往會讓一個學生受益終生。

以上是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及這次觀摩會上的一些認識和感想。在高效課堂的行程中,我還有很多困惑和有待解決完善的內容。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探索,真正做到高效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把課堂的四十五分鐘真正的還給學生。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4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這三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xx老師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電影片段,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身臨其境的情懷。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就能抓住學生的心。xx老師在《草船借箭》一課中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不僅僅烘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理解課內容奠定了基礎。xx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有聲有色地學習,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新課標中説到:

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xx老師所執教的《草船借箭》一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xx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讀準字音,在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xx老師在出示了一組組以課線索重新排列的詞語後,又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讀讀這組詞語,這些詞語在你腦海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由這些詞你又能想到什麼詞?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xx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讀了全後看看板書,課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xx老師採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饋、多維評價、多向調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説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説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説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xx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

xx老師在處理課時分別採用了“説”、“讀”、“畫”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學生畫船的授箭步驟。充分讓學生通過畫一畫的方式理解課。xx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是什麼使他們深深感動?”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此外,xx老師還善於開發課程資源,在學完課後,引導學生聯想與欣賞,適時進行遷移。一句教育名言説得:“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5

3月5-7日,我們一行12踏進山東昌樂縣。三月的齊魯大地在冬季風的打壓下失去了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景象,卻是寒風瑟瑟、有幸參加了昌樂二中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幾位名師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節節精彩紛呈的課堂,專家講座更讓我們找到了教學的方向。這次活動雖然時間只有兩天,但是給了我們一次很好的學習提升的機會,為我們解決了教學中不少的困惑,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此次聽課學習後的感悟:

山東昌樂二中的高效課堂給予學習者極大的震撼,也給學習者帶來了更多的疑問。為什麼昌樂二中的課堂可以變成學生的學堂?可以如此高效?在緊張而又充實的二天學習後,似乎有了答案。“271高效課堂”,功夫在課外;昌樂二中的大教育,高效課堂的內驅力。也給予我們很多啟示,我們究竟應該給予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又是什麼?

一、271高效課堂解讀

1、趙豐平校長的教育觀。

趙豐平校長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應該也是一個成功的校長,但他毅然決定進行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一個校長有這樣的魄力和決心,我想與他對教育的理解是分不開的。趙校長的教育觀是教育即成長,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對人的成全,培養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來自學生深刻的體驗;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陶行知説過“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不僅感歎,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真的在做教育呢。

2、“271高效課堂”的內涵。271的由來昌樂二中給予瞭如下的界定:

1)學習內容方面:20%的知識自學能會,70%的知識合作學會,10%的知識老師教會。

2)學生組成方面:20%學生特優生,70%學生優秀生,10%學生待優生。

3)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20%的因素智商,70%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行商。

4)271課堂模式的時間分配:20%(約10分鐘)(老師)詮釋學習目標,組織課堂教學,課堂引領、激勵、點撥。70%(約30分鐘)(學生)分組合作,展示點評,質疑拓展。10%(約5分鐘)(學生)總結反芻,當堂檢測。當然給予我們深刻印象的就是課堂上的時間分配和學生在課堂上的高效學習。

3、高效學習的三個階段和五個步驟。

三個階段:預習自學高效課堂訓練拓展。五個步驟:讀書自學自主探究完成學案訓練應用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展示點評總結昇華總結反芻當堂檢測。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感覺到學生基本上在此模式下認真的學習,主動參與學習,也驚歎於學生的學習精神和自主的學習能力。也想探尋高效課堂背後的故事。

二、271高效課堂功夫在課外

1、“三案”並舉,鋪就高效快車道。

高效課堂學習的載體之一是昌樂二中的學案。學案分為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預習案是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預習自學,為課堂探究學習做準備。探究案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案,強調學法指導,重在“導”字,解決“會學”的問題;訓練案是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提升的載體,立足實然目標,解決“學會”的問題。學案的設計和編制無不凝聚

着教師課堂之外的心血和集體備課的智慧,學案的學習和訓練也給我們呈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課堂之外的風采。

2、“三駕馬車”,保證課上課下“雙高效”。

學生的學習是每個學生自己的事。昌樂二中的三駕馬車“高效學習小組,班級行政管理小組,高效學習科研小組”打造了“學習、管理”的動車組。人人都是學科的組長、人人都是都有事幹、人人都參與學習科研,每個學生都是動車組的一節車廂,都具有動力,打破了傳統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運行模式,是高效課堂的動力所在。

3、昌樂二中的大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趙豐平校長提出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人性的修煉。昌樂二中的大教育也是對德育工作的很好的詮釋。

1)三大教育讓教育深厚:感恩、責任、自制教育。通過感恩,讓學生體會了最最美好的情感,體會了父母的艱辛、教師的期望、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氣節。感恩真正成為最好的道德教育。責任教育最好的理想教育。昌樂二中的卓越班班主任徐振聲老師説:責任就是理想,一個人有多大的責任感,就有多大的理想。責任教育不就是我們現在很多學生所缺少的嗎?沒有責任,哪來的理想。自制教育---最好的行動教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生活來的那麼有序、富有生機。學生每日三省其身,每週計劃管理、每月反思自評,都體現了學生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自制教育。

2)讀萬卷書。假如把閲讀納入高中甚至高三學生的課程裏,並嚴格規定每週不少於四個課時,你信嗎?在昌樂二中,這樣的做法早已變成了現實。昌樂二中的海量閲讀讓我們學習者感到汗顏。閲讀變課程為閲讀正名,師生同讀老師和我們在一起,活動促閲讀我讀我秀,民間閲讀讓每個班級書香瀰漫。四線並舉打造的書香校園,顯現了這所名校的文化底藴。

3)行萬里路。趙豐平校長説:金子般的中學時光,要讓孩子們金子般地走過。昌樂二中希望社會實踐課程能讓孩子們銘記終生,為他們人生的大廈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走進大學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揭祕火山、西瓜嫁接等活動探究科學的奧祕,校園華爾茲、樂器學習讓學生感受藝術的薰陶,通過生存生活實踐、長途野營拉練磨練學生的意志。在活動中體會生活、享受素質教育帶來的樂趣。

4)班級文化。趙豐平校長説:“只有當教室裏充滿家庭式親情關係的時候,學習才會產生。”昌樂二中的每個班級有自己的班名、班旗、班歌,每個學生都是班級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這個家庭會給每個人過生日,這個家庭有自己的報紙、自己的相冊、博客,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們很多學習者可能會説,好像昌樂二中的大教育有的我們也做過?但我們做的不如人家精細,不如人家深入,不如人家堅定。

三、我們的學校是個什麼地方?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究竟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一個聽來的故事:一名學生在學校表現不好,屢犯錯誤,老師很生氣,感到教育不了。父母很無奈,於是把他送到一個教會學校。過了一段時間,這名學生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學習認真刻苦,遵紀守法。父母和很奇怪的問他:“你怎麼變化的這麼大呢?”這個孩子神祕的告訴他的父母:“我一進入這個學校,就知道這個學校是動真格的,在校門的地方有一個人被釘在了十字架上。”

我認為要給予可以觸及到學生心靈的教育。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看見太陽。我想把我的孩子培養成合格的公民。我想我們首先應該培養身心健康、有理想的人。

四、我們能做些什麼?

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做些什麼呢?是順應社會潮流還是立足改革創新?我想我

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有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其次應該給給予學生理想與信念的教育。讓我們淡泊寧靜、遵循教育規律、用愛感悟教育、用行動踐行教育的理想。

一、導學案的編寫是實現講學合一、高效課堂實操階段的重點。

1、導學案的編制要依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課型和學生水平等方面確定,切忌無原則的套用或搬用。

昌樂二中使用的導學案和發給我們的資料上的導學案是不一樣的。在最後一天的分學科交流中我也問到了這個問題,當時交流的老師表達的意思是對外發行和展示的導學案確實和他們授課時使用的導學案是不一樣的,並建議我們挑挑撿撿的使用,切忌全盤照搬。在隨堂聽課的過程中我就很關注學生們用的導學案,其實表面上看去相對簡單,主要分為學習目標,重難點,課前預習部分,課上探究部分,隨堂檢測部分(當然各學科依據學科特點也略有不同)。這就使我想到咱們學校給的導學案的模版,老師們在編制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根據課型以及學生特點和水平等因素適當的增加或者削減某些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導學和助學,更要關注導學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課時導學案凝聚了團隊的智慧,體現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決心。讓我震撼的就是昌樂二中的導學案確實做到了每節課一份導學案,這其實是一件挺難得的事情,對於我們這個要從導學案的編制入手的團隊來説確實是件艱鉅的任務,因為我們人少任務重。但是每節課都有導學案的確是有很大好處的,各班之間的高度統一至少能夠保證班與班之間不會有過大的差距,而且,每一個導學案的出爐都凝聚了主管領導、主要編寫人員和本學科教師的全員參與,畢竟個人的智慧太有限,同時也為各教研組的活動提供了素材或課題。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昌樂二中編制和審核導學案的活動不是在某個年級備課組的層面上進行的,而是以學科為單位,在教研組活動的層面上開展的。仔細想想,這樣做確實是有道理的。在一年中只關注本年級的教學活動其實是不夠的,舉個例子,七年級、八年級備課組活動就要始終和九年級的活動緊密的連接,所有的教師都要時刻關注會考動向,研究會考趨勢,瞭解會考新要求,即使自己在非畢業班教學,也能夠把最新的觀念滲透在教學中去,這樣就不至於等到學生九年級畢業時再臨時突擊了。也許一個星期就研究一個導學案,但是日久天長後,這個數目就相當的可觀了。當然我覺得昌樂二中這件事情做得很成功也是因為他們把領導都分配下去包乾負責,直接保證了這件事情的順利推進。更絕的是,在討論一個導學案時,每一個教師是必須發言的,讓你不思考都不行,由此想到我們最後在會所的研討會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老師們各抒己見,智慧的火花不斷的碰撞,在闡述觀點的同時,各種改良的建議也應運而生了。

3、精緻的“問題導學”重在訓練學生的後繼學習的能力。

在昌樂二中的學習,我對“問題導學”深有感觸。他們的探究學案上很少涉及知識點的講解問題,好像所有的知識點學生們都要或都能在預習案中完成,而在課上探究案中更多的是題。由此我想到,也許我在一開始理解的問題導入是有偏差的。我們組在八年級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感覺很頭疼,原來需要教師上課講解的知識點卻一定要編成問題的形式,企圖帶領着學生一步一步的往下走。現在細想起來,教師還是不能放開手去,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點和想法,老師還企圖藉着導學案的名號把自己可能多年沒有變化過的思路或者解題方法強加給學生。教了這麼多年的書,其實有一點讓我感受很深刻的。多年前,學校總會在九年級下半學期從各班挑出一部分優秀生獨立組班單獨學習,希望能增強學習的針對性,讓這些學生的成績能在原有優秀的基礎上再提高一些。在這種班授課的時候,基本上能夠實現昌樂二中現在上課的狀況,學生可以把一道題目的很多種解決方法説出來,並且進行比較,最後總結出針對不同種題目的最優解決方案。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能真正的感覺到什麼叫做教學相長了。甚至我現在講的很多的解題方法都是來源於那個時候學生們總結的方法。只不過是那個時候我們的學生不分組,全靠個人能力強大來完成的。而昌樂二中的小組學習不但能實現這樣的效果,還能保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收穫或提高,從這個角度看20%的特優生,70%的優秀生,10%的待優生不是夢想。再説問題導入。在昌樂二中學習的時候,乍一看學生們使用的導學案真的沒什麼,都是題。

一開始我也心存懷疑,做的和説的不一樣,但是幾天的聽課經歷,越來越讓我覺得他們的導學案確實有值得品位的地方。大家不要小看在他們課上探究學案中出現的題目,那決不是歷年會考題目的簡單堆砌,給學生的每一道題目都是教師們精挑細選的。每一組題目都用到了一個知識點,而這個知識點一定是在預習案中讓你知道,在探究案中讓你會用的。既體現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又體現了各知識點的聯繫。並且在每組題目中,利用同一個知識點解題也是有變數的,不但兼顧了廣度,還照顧了深度。這才是我們應該重點體會和學習的地方,也是對教師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前些日子還在抱怨一件事情:晚上突然心血來潮想寫一個導學案。家務事完畢已晚上十點半了,開工導學案,初步的模子出爐已經是凌晨三點了。最後還感歎導學案太難寫了!帶着這個疑問我特意請教了昌樂二中的物理教師:當我想交給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會找一道典型例題,然後把我的所謂的解題法拆成若干問,讓學生們去做,最後就告訴學生們你們現在解題的步驟就是解決這類題目的方法,以後遇到這種問題時就採用這套方法就行了。

昌樂一行,茅塞頓開!我設計的問題都是我個人解題思路的體現,我做的工作就是把我個人的想法強加在學生的思維之上。並且我也真的不確定我的方法就真的具有最優性?個人理解雖然有限,但是我的修改方案是:找幾個典型例題放手讓學生們在預習案中完成,在課上展示時,每組自由表達自己的做法,只有兩種結果:要麼對,要麼不對。如果不對,正好給大家一個暴露問題,修改錯誤的機會,如果對,大家的解決方案可能不同,但是殊路同歸。這樣大家就機會討論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了。自己通過討論得到的方法,印象自然更深刻一些。當然如果老師有更好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起到引領提升的作用,教師的作用將會更加明顯,同時老師霸佔課堂的機會也大大的減少了。但是課堂達標檢測必須跟上。當你總結出一種方法時,一定要再設計幾個小題目,讓學生趁熱打鐵,現學現用,才能做到堂堂清。

4、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導學服好務。

老師們是否有同樣的感受:我們編制的導學案往往一節課講不完?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現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無非是一個導學案設計的內容太多了,如果象老式課堂教學那樣全憑老師講,那時間和進度是完全可以保證的,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展示可就要重新審視我們現在的導學案了。其實有學生展示的導學案並不費時間,只是我們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的思路還沒有轉變過來而已。記得在講《物理防騙術》一節課時,校長就不住的追問:你這節課到底想讓學生學會什麼?到底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現在想來,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該是多麼重要啊!教學目標的設計實在不該太寬泛,也大可不必把別人公開課的教學目標照搬過來,以課時為單位的導學案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主編寫教師最先考慮的內容,然後所有的題目都要以這個目標為指揮棒來設計才對。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一切從學生出發的導學案才真正的能為學生的學習服好務。在昌樂二中的聽課,這點感受就很深,對於一節課的目標和內容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做到了心中有數,每一節課顯得都是那麼緊湊和充實,剛剛好的感覺,我想能做到這一點,教師在導學案的前期編制上一定是下了大力氣的。值得我們借鑑、改良和發揮。

二、精緻的且值得深思的課堂流程控制細節是實現講學合一、高效課堂的關鍵。

昌樂二中的課堂,學生展示環節佔了相當大的份額,並且學生能力的展現不得不讓我感到震驚!這裏暫不提學生能力的培養,有一個細節是和我們原來模仿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在八年級物理課堂上我們也嘗試設計學生展示環節,具體做法是哪組展示,哪組講評,其他組再補充。而昌樂二中的做法是:一個書寫展示組,即把解題過程和答案呈現在黑板上,另外一個講評展示組就用書寫展示組的內容進行講解和評價,其他組可以補充,教師可以強調或提升。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種做法的利弊。同一個組既展示又講評,無疑可以把這道題目準備的相對充分一些,但是帶來了一個弊端就是為了本組的成功,一節課上往往對這道題目過於專注而忽略或者削弱了對其他題目的思考,這樣就造成了參與每一道題目的人數減少,並不是我們要的高效課堂。

昌樂做法的好處:一個書寫展示組必須要考慮他的過程的正確性、合理性和最優性,他不但展示了本組的成果,同時還要兼顧其他組的利用問題。一個評價展示組,首先要會這道題目,其次要看懂書寫展示組的過程,並利用其來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就體現了挑錯和優化的過程,對於學生能力也是一種鍛鍊。當然其他組可以再加以補充,這和咱們的做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見,細節的不同體現在認識的不同,這次昌樂之行,確實發現了很多精緻的細節,真的是值得深思!一直以來,對於試卷的講評工作很是煩惱,總覺得我認為該講的題目講完以後,原來會的學生還會,原來不會的學生不一定就會了,效率很低,但又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次九年級開學的檢測試卷的講評工作我就嘗試完全由學生們來完成。我利用雙排課的時間,挑選了錯誤率高,難度較大的4道題目,讓4個組書寫展示,另四個組講評展示,前後兩大黑板都寫滿了,各種顏色的粉筆不但標記了錯誤,還展現了優化方案,其效果出乎我的想像,其實學生們很願意做這項工作,他們也深刻的意識到:書寫的混亂或表達的混亂都在體現思維的混亂,因此每個人在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帶領下,都嘗試捋清思路,流暢表達這個環節,不但複習瞭解題方法,還涉及了諸如勾畫重點字詞等這些細節的內容。整個試卷的講評工作大約用了一節半課,黑板不擦,剩餘的半節課就留給學生做整理的工作,最後還要把答題紙收上來,檢查本節課學生們的`完成情況。我想這樣的授課方式也許效率會更高一些吧。當然很多事情都要嘗試着來,不行我們可以再換一種方式或方法,教學的改革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嘗試中達到高效的。

三、小組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

我不想從班主任的角度談小組長的培訓,只是從任課教師的角度談一下感觸。在昌樂聽了一節高一化學課,講的是硫各價態之間的轉化。有可能這節課的知識點有些困難.上課前,任課教師就把各小組長叫到教室外,用了大約5分鐘的時間針對難理解的地方給各組長進行了提前的培訓,並告知在組內解決問題的時候組長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給自己的組員講解。聽後,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知道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方是難點,哪些地方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我們想,如果每個組的組長都能做到這麼強,那麼他的組員也一定會受益匪淺的。所以,我想到,作為任課教師,也擔負着培訓組長的艱鉅任務,只有各任課教師緊緊的團結在班主任的周圍,小組建設才能有成效,大概這也是集體的力量吧!

四、精細完善的評價機制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為學生們積極、有序、智慧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動力。

昌樂的評價機制無非就是把條條框框進行了量化,事實上這一點我們學校很早就開始實施了,諸如我們的常規量化評比一樣。但是我認為昌樂的成功之處在於:

①事無鉅細,有要求,就有相應的量化標準出台。

②嚴格執行,及時反饋,獎懲分明。

③深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把量化意識深深的紮根在學生的心裏,而不只是上牆展示如此簡單。

談到量化,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有成效的事情,但是我又很擔心它的繁瑣。可以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來模仿,只是我覺得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較困難完成的。

總之,這次昌樂之行感受挺多。但確實是我們有自己特殊的情況和環境,不能照搬,可以借鑑,好好做,我們定比昌樂強!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6

6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我縣名師“建構高效課堂”現場觀摩研討課。我聽的是一節國小二年級數學《三位數加減混合運算》。這位教師推行的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模式,首先是板書課題,直接明瞭;接着出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師生共讀;然後出示自學指導,請生思考;再後來就是講、學、點撥、練習、更正、調查正確率等等,可以説是一節常規的教學課。

從教以來,每次聽課都能看到教師課前精心製作的課件、課上用心設計的情境導入、課中那一個個花樣翻新的教學環節,加入老師的精彩演繹,學生的熱情投入,課堂真是好不熱鬧,精彩連連,當評課的老師説起時,也會提出好幾項優秀設計所在,這才是一節成功的公開課給我留下的印象。可今天的課,平淡無奇,“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我想我們的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做 ,區別可能就只在於是先教後學吧,而這裏的先學也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也就是教你怎樣去學,其實還是教。之所以把它拿來做為一種模式,只是把我們平時做的給總結為一種模式罷了,再將這一模式做到極致,加以推廣,最後大家的東西就成了他人特有的一個模式了。

這種模式是普遍通用的,因為我們平時也在用,所以拿來用時會覺得很好用,很實用,想一想做過老師的,哪一個人沒有上過這種模式的課呢?將知識點傳授下去之後就要加強練習,或者是這節課傳授,下節課練,將一課時分為兩課時進行罷了。這種課給人的感覺是平淡的、真實的,學習和教學的效率都很高。但我們用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效率就不高了嗎?我想效率會更高。我們創設了情境,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和學生一起遊戲、學習,可以個人思考,也可小組討論、探究,教師示範,並搭配上合適的音樂、視頻、教具,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再結合教學任務、課後習題等創設趣味性、實用性的課堂習題有什麼不好呢,這既提高了教師的創新意識,也增強了教學知識的實用性。教學過程中入情入境,師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生學得認真、開心,害怕錯過任何一次老師有趣的情境創設,師生聯繫緊密,教學角色互融,這種和諧的課堂又有什麼不好呢,學與教也不一定要分的那樣清吧。

所以説,別人好的東西我們要拿來借鑑的同時,也不要丟了我們自己很優秀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取長補短,不斷進步。在學習別人長處的同時,也要不斷總結自己的長處,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模式也是我們要思考、要努力去做的事。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7

觀摩了杜紅笑老師的高效課堂教學示範課,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後聆聽了杜紅笑老師關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講座,感觸很深。

一、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説,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在多個黑板的教室裏,找不到老師的影子,老師只是在“不啟,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也都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多種能力,真正是“我要學”。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裏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二、 高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也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

三、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關鍵

1、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在學生預習的同時,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自行建構起初步的知識結構。

2、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羣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3、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學生、中等學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為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學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所有潛力,就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主互動,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四、數學高效課堂模式之我見

我個人認為因學科的不同,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一定侷限於一種模式。只要“學生為主”的指導思想不改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屬於自己的高效課堂。比如説數學課堂,創設切題情境,再加上適當的問題引導也可以實現高效的目標。而且,對於現在數學的課時緊、任務重的現狀,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勢必會耗費大量時間,所以數學的高效課堂需要在這樣的現實中尋找一個平衡。

總之,今後我要取其它各科教學的高效課堂之長,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課堂特色。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8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國小語文高效課堂課改觀摩課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xx老師、張敬老師及劉悦老師的課。之後,聆聽了教研員對三位老師三堂課的分析,收穫頗多,尤其是她們對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這三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走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xx老師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電影片段,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身臨其境的情懷。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xx老師在《草船借箭》一課中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不僅僅烘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xx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有聲有色地學習,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説到:

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xx老師所執教的《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xx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在文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xx老師在出示了一組組以課文線索重新排列的詞語後,又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讀讀這組詞語,這些詞語在你腦海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由這些詞你又能想到什麼詞?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xx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讀了全文後看看板書,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xx老師採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饋、多維評價、多向調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説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説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説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 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xx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

xx老師在處理課文時分別採用了“説”、“讀”、“畫”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學生畫船的授箭步驟。充分讓學生通過畫一畫的方式理解課文。xx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是什麼使他們深深感動?”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此外,xx老師還善於開發課程資源,在學完課文後,引導學生聯想與欣賞,適時進行遷移。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9

4月1日,在xxx國小參加了鎮教研室組織的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示範課活動,課題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二冊的《荷葉圓圓》,這是一篇輕鬆、活潑、充滿童趣的散文詩。我有幸去學習,聽了三位年輕老師的精彩演繹,受益匪淺,很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優美課件,渲染學習氣氛,激發興趣

如:課一開始,教師讓學生欣賞碧綠的荷葉圖,然後通過: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看着那一副碧綠的荷葉,彷彿就置身與一片荷塘中,從而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情境中。增加學生對荷葉的初步認識,使學生最後能用自己的語言説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樣子。

二、字、詞教學紮實、牢固

學好字、詞是閲讀教學的基礎。三位教師通過創設活潑有趣的學習情境,採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在語文活動和遊戲中快樂識字,輕鬆識字,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理解。

三、以讀為主,以讀激趣。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閲讀、敢於閲讀、樂於閲讀的願望。老師揭題後,就範讀了這篇課文,讓學生在感知課文美的基礎上產生了讀的衝動。當老師問:這麼美的課文,你們想讀嗎?學生都爭着説願意。並讓學生帶着問題荷葉吸引了哪些小夥伴呢?它們都把荷葉當作什麼呢?去讀,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隨後,她又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四個小夥伴的對話,再紛紛讓孩子們彙報讀,隨機指導學文。在讀的過程中,方式方法都面面俱到,孩子們的朗讀能力也不知不覺得到了提升。

三位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的讀,有齊讀、帶動作表演讀、男女生對比讀、指名讀等,達到了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輕鬆活潑的散文詩裏,感受着充滿童趣的夏天,觸摸着生機勃勃的荷葉,體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的快樂心情。

四、適時擴展學生的想象由文本向文外擴展

在拓展時讓學生想象池塘裏還來了誰,他們會怎麼説?會把荷葉當作什麼呢?課堂中,老師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學生的想象也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達到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0

4月13日至16日,我有幸參加學校精心組織的“北京市著名國小高效課堂”觀摩學習活動。在為期四天的學習中,我帶着一種敬仰和神祕的心態,和同事們一起認真聆聽了六場精彩報告,觀摩了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北京朝陽區第二實驗國小和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國小的生動、高效的課堂。通過學習,我零距離感受了名校、名師的教育風采,見識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實際效果,對我而言則有深深的觸動和震撼。在這裏我和大家一塊分享我本次學習的收穫。

一、專家報告:思想引領,開闊視野

在幾天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六場專家報告,這六位專家都是北京市著名國小的校長,他們的教育觀念非常先進,如果不是親耳聽到、親眼所見,我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理想化的教育。

首先,北京國小大興分校校長張景浩教授,他提出“語文”是幹什麼的:“語”即説,“文”即寫,語文的能力是什麼?能説會寫。他的觀點簡單明瞭,細想也確實是這樣。他批判了目前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觀念,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舉出一些教學實例説明語文課堂上的疑惑,精彩之處往往是學生來解惑。再如,我們教育學生總是説“學習,學習,必須好好學”,實際上我們希望學生聽自己的,把知識裝進學生的口袋,而沒有關注到學習者本人。張校長提出四個轉變:從“關注知識的傳授”向“關注學生的發展”轉變;從怎樣“教教材”向怎樣“用教材”轉變;從注重“教”向注重“學”轉變;從“傳統教學”向“新理念教學”轉變。四個注重:注重了學習過程,注重了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培養,注重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了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清華附小的竇桂梅校長做了《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專題報告。報告回憶了自己近30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歷,總結了自己的三次教育思想超越,即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再到今天的“課程整合”。我覺得“聰慧”、“高尚”是竇桂梅的特色,也是清華附小的特色。首先,他們的孩子起點確實很高,百年老校優良的校風,再加上先進的教育思想:“兒童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兒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兒童成為他自己”,所以在清華附小,出現了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孩子。

最令我感動和驚訝的要數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實驗國小常麗華老師的一場精彩報告。該校是一所剛剛誕生的學校。自20xx年9月開學以來,就致力於“全課程”教育實驗,從課程入手改變學校生態,讓師生擁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年級是始業學段(開始學業的意思),老師們合作開發了始業課程。在120平方米的主題教室裏,兩個老師(主班和副班)包一個班,建立起了一個家一樣的教室。每月一個主題,這些主題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到兒童與自然、世界的關係,最後回到兒童對自己生命的理解,幫助兒童建構起一個懵懂而完整的世界。常老師用智慧影響着她的全班孩子,影響着她的學生家長,影響着一個個她觸及到的家庭。她説,我堅信一個人每天見到的東西,就會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她看來,“教室”是個充滿魔力的詞語,教室就是師生的願景,是決定每一個生命故事平庸還是精彩的舞台,是師生共同穿越的所有課程的總和,它包含了教育時所能想到的一切。常老師説:“因為新教育,我有一個樸素的理想:讓每一個生命都在教室裏開花,讓每一個孩子能在清晨醒來時,對即將開始的一天充滿期待和嚮往;讓每一個孩子結束一天的學習回家時,能對教室充滿留戀和不捨。”常麗華老師説:“ 心平氣和,不抱怨,不浮躁,像一個農夫,靜靜地抵擋風雨,侍弄自己的班級,守住自己的教室,將自己的生命寫入其中,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常麗華老師本人就是教育,每一句話從她口中娓娓道出,是那樣自然又新鮮。不要説是孩子,就連大人聽到這樣的話語,感受那些可愛新奇而又有趣的想法和做法,又有誰願意離開這個地方呢?

我想:常麗華老師的人生是絢爛的, 但絢爛的背後一定有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與堅持。一個想法的背後是多少個不眠之夜,如詩如畫的語言功低投射出常老師海量的閲讀,使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必須加大自身的閲讀,訓練語言,才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教材及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自己必須把學生引進教材的趣味境地。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1

郝恆奎老師的高效課堂示範課,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後聆聽了郝老師關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講座,感觸很深。

一、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説,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在多個黑板的教室裏,找不到老師的影子,老師只是在“不啟,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也都有利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學。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裏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二、高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也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

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關鍵

1、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在學生預習的同時,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自行建構起初步的知識結構。

2、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羣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3、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為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英語高效課堂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四、數學高效課堂模式之我見

我個人認為因學科的不同,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一定侷限於一種模式。只要“學生為主”的指導思想不改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屬於自己的高效課堂。比如説數學課堂,創設切題情境,再加上適當的問題引導也可以實現高效的目標。而且,對於現在數學的課時緊、任務重的現狀,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勢必會耗費大量時間,所以數學的高效課堂需要在這樣的現實中尋找一個平衡。

總之,今後我要取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之長,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課堂特色。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2

我觀看了xx國小 郭老師的兩節語文課和xx國小郝老師的一節思品高效課堂觀摩課,聽後,感受很深.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温暖,獲得一種支持。

2、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

對學生的欣賞、誇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

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4、用“中斷定勢”的形式表現你的關注。

當學生表現得沒有積極性,否認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教師用“中斷定勢”的方法打斷其對自己的消極認識來表現對學生的認同。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再產生自我貶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為。

5、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

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此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

6、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在這樣課堂裏,學生感到輕鬆、活躍、精力充沛。如果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活力,甚至消沉、憂慮、緊張,高效的課堂是無從建立的。

7、營造能夠讓學生自我管理的氛圍。

在這樣的課堂裏,每個學生都能實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對自己負責。如果總是覺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對自己毫無責任,也是沒有學習效率可言的。

8、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有歸屬感的氛圍。

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通過學習,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從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入手,培養學生感悟情感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真正的將學生學習情緒調動起來,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3

6月10日、11日,我們有幸參加了全國國小高效課堂現場觀摩研討會,國小高效課堂現場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在研討會上我們認真聽取了王增昌教授、孫永福教授、黃解放教授、吳正憲教授及東街國小几位同行的精彩講座,使我受益很多。

王增昌教授給我們解讀了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孫永福教授講授的主要內容。使我進一步明確了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和能力,研究先進的思想方法、教法和學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成為“領頭羊”,而不是“趕羊人”。並且要有一顆愛心,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從而達到教學相長。

黃解放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感人的歌曲和照片,向我們講解了探求教育的生命意義。教育是人生命質量不斷提升的全過程。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學生的生命智慧,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開發學生的生命潛能。作為教師要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愛生活和愛自己。我們要多幾把尺子衡量學生,做學生“進步的欣賞者,落後的啦啦隊”。

東街國小的幾位同行向我們介紹了“突破問題導學的兩大瓶頸”。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努力、進取、拼搏的精神。我要以她們為榜樣,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博採眾長,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實踐、反思,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

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會把我所學到的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與時俱進着力打造高效課堂”。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4

上週我有幸在縣南小有幸參加了“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聽了6位老師的高效數學課,幾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師生互動交流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二、課堂返璞歸真,還數學課堂的安靜

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開課在我眼裏大部分是非常“熱鬧”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是“聲聲入耳”。而這次的課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安靜了很多,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的真實性、樸實性!

三、課堂上數學味更濃了

數學課堂要體現數學味道,但是以往的課堂上,某些老師為了迎合“時尚”,盲目地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大量生活、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從導入上看,老師們設計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開門見山;有的直觀、形象;有的生動、有趣;有的巧設鋪墊,每一節課的情境創設都讓我們品出了數學獨有的味道。

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一方面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另一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各種信息,並注意規範學生的語言。

四、較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之間的關係

小組合作學生的優點,簡單説就是“1+1>2”,合作學習使學生有了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合作小組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了一個彼此交流、各展所長、互相幫助、互相彌補、共同學習的環境氛圍。把學生獨立思考説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大多時候公開課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小組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高效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但是隨着我們不斷得探索,發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而這次幾位老師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係,靈活運用發揮最佳效果。其實,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並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五、老師評價方式更主動了

為了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表揚學生,讓學生對錶揚麻木了,面對老師的表揚無動於衷;有的老師對於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不投入到活動中去,“不敢”去直接或間接地批評他們等等的現象。於是,在一些公開課的課堂上,就成了調皮學生們自由馳騁的天地。但是,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看到在表揚鼓勵學生們的同時,並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成為他們學習的指導者,要求他們認真看,仔細傾聽,積極發言,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信息,並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

觀摩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

為更好的促進我縣的思想品德教學,教體局教研室在第四中學召開了這次高效課堂研討會,教研室徐主任主持,各兄弟學校思品、歷史教師參加。

這次會議有三項議程,首先第四中學的榮霞老師和光華中學的李新葉老師上了兩節觀摩課;其次是第三中學做典型發言;最後教研室劉考慶主任就高效課堂模式問題做了系統的講解和要求。

下面就這次學習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先談一下對那兩節觀摩課的想法。一節是八年級思品課,一節是七年級歷史課。思品課重在教給學生利用課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品德試題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是結合我們身邊發生的重要事件作為考試的背景材料,讓學生去分析時事熱點,從熱點中找到與教材的聯繫點和結合點,綜合考查學生的閲讀能力,篩選能力,分析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書寫能力。第一節課的最大優點是教師選材的新穎,所有材料都是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材料,這樣來分析最有説服力。第二節七年級歷史課是新授課教師導入的巧妙,學生學得入神,且在這一堂課中,教師利用小組之間的競爭和小組內部的合作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大大活躍了課堂。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教師講得很少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整節課教師對學生評價很到位,學生的素質較高。整堂課上完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想繼續學習探討。這節課老師很好的開發了學生這一寶貴資源,教師只做引導。很好的落實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是

我在教學中要好好反思和好好學習的。

其次是第三中學的孫向斌教師作了經驗交流,把他們在教學中的好的做法好不保留的傳授給了我們,最後教研室劉考慶主任進行了彙總。教育我們在教學中抓好集體備課、把握課堂模式、精心設計精心選材,要善於引導學生、關注教訓細節、要做好反思。

這一次教研會開的很及時,給我在以後的教學和複習中指明瞭方向,為迎接20xx會考提前打了預防針,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完善下我校的思想品德成績一定會有大的提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22do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