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

前天聆聽了太谷縣教研室主任張四寶的題為“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報告,欣賞到了高效課堂在農村邊遠學校綻放的美景。李村教改的開始,曾讓我欣喜,我也努力構建快樂的學習氛圍,努力實現課堂的高效創新。對比太谷縣的課改,我頗受啟發。

1、精心編制導學案。

我們教學的重點總在課堂,而對備課對導學案的設計並沒有特別重視,且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好的導學案既是對學生學習的引領,又是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能實現教師對學生學習程度的掌握。今後我要在課堂導學案的設計上下功夫,依託教程,參考教輔,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具體化、層次化。實現學生學習知識點節節清,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做一個“懶”老師,在課堂上真正放手,讓學生學。

課堂上要確保學生的參與度,絕對不能填鴨式、滿堂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是干擾好學生製造差等生,老師要學會“偷懶”,少講,把課堂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緊跟學案導學,自主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動態之中,教師巡查指導、講解。並適時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指導學生認真閲讀,多次感悟,且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再引領課堂展示,讓學生敢於説、勇於説、樂於説,做到三講三不講,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讓學習發生在學生的身上。這樣學生會學習了,老師就解脱了。

新型的課堂模式,不是老師沒事幹,而是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我們成為智慧型的老師,也就是成為愛學習、愛思考、愛創新、會管理的老師。

3、學習小組合理構建應用,評價方式捆綁式

我們也有四人學習小組,學困生的轉變並不明顯,優等生並不太樂意幫助學困生。而捆綁式評價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學好知識有三個層次:聽明白,想明白,講明白。講明白是學好知識的最高層次。小組合作學習,捆綁式評價能讓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訓練場。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會溝通、傾聽、尊重、包容、欣賞。

張主任的課改講座,讓我還明確了一個觀點: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我還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課堂距離“高效課堂,快樂學習”越來越近。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2

我認真地讀完了教師手冊。通過認真細緻地教師業務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裏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我認為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培養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動的不二法門。在確定樹立教學風格,形成教學思路,預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認識和能力,積累有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中,根據已有經驗對各種可能性進行猜想和假設,教學情境準備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興發揮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動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動的點金石,沒有激情的教師即使再有智慧,再機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

所以,只有通過教師激情演繹的情境教學,才是一個展現自身智慧性行動能力的平台,所表現出的機智也越光彩奪目。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着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一位位教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下面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我的收穫

其一,更加深入瞭解到一些教育政策法規,教育模式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實例中找到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更新了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感受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實施教學。

其二,更進一步瞭解到,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教師隊伍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不僅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個人幸福之所繫。老師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既需要有紮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學生髮展的規律,掌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具備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既要做“經師”,又要做“人師”。

二、努力方向

其一,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博學求精。在學科知識上要不斷的提高水平,還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這對我們自己在教學方面也有幫助的。現在的教科書更趨於實用性和時代性。因此,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其二,在教學中應該不斷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師的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做個永遠的好“學生”。

其三,我要克服的是自己的不足。作為老師首先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很好的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耐心是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學生犯錯誤時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信任和幫助,而絕不是批評和懲罰。教師放下架子與學生面對面地平等交流,學生感到被理解和尊重,顧慮自然消除,有利於弄清事情真相;師生之間心與心的溝通,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坦陳自己的想法,我主動真誠地與學生交流。

其四,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懇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點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手段,讓每一個孩子都展開笑顏,努力提高課堂實效,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

總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師則是托起希望的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我們的成功,凝結着我們努力的汗水。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完成我們未能完成願望。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我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我也相信在這片天空裏,我們能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生命之花。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3

20xx年2月27日,我校組織教師認真聆聽了太谷縣教研室主任張四寶的題為“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報告。張主任深入淺出的講解是我感受頗深.以下是我聽講座後我的心得:

其一,聽完講座我認為 我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還在用運。正如張四保主任所説的,滿堂灌其實是干擾優等生,製造了差等生。

2 .作業不精,題量大,作業形式枯燥。

3.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興趣降低,教師呢?每天很辛苦,講課,批改,起早摸黑,但學生學習效果還不理想,甚至每天都在與學生慪氣,學生樂趣逐漸降低。

其二,太谷縣的教學模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本次講座,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學模式——“閲讀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分層訓練,拓展延伸”

張四保主任他創意的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類學生都有事可做。與“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相比,確確實實能讓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

張主任的課改講座,讓我還明確了一個觀點: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

所以,在今後 我會不斷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我的課堂上稱帝。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4

教師的三個境界是,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教師可以分為庸師、嚴師、名師、大師。這是昨天上午,__師範學院副院長__在報告中的講話,讓我頗感興趣。

宋院長的講座主題是《教師的智慧和智慧教學》。宋院長沒有用ppt,這讓我有點不太適應,因為已經習慣了用相機“啪啪”地拍攝屏幕。現在只能快速地記筆記了,而且不得不認真地聽喲。

宋院長首先分析了我們為什麼要參加國培學習。然後宋院長旁徵博引,從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講起。對比了中美教育的差距,分析了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宋院長重點講了教師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就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洞悉教育教學現象,應對教育教學事件的創造性能力。宋院長説學前教育是真實的教育,國小教育是啟蒙的教育,中學教育是成長的教育,大學教育是反思的教育。如今學前教育在國小化,在幼兒園就讓孩子學國小的東西,那在國小讓孩子學什麼呢?孩子在幼兒園就應該玩,就應該做遊戲。

葉瀾説過:“沒有教師的快樂,就沒有孩子們的快樂;沒有教師的成功,就沒有孩子們的成功;沒有教師的幸福,就沒有孩子們的幸福。”宋院長在每一句後又加了一句。“就沒有家的快樂;就沒有家的成功;就沒有家的幸福。”更説明教師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常識。宋院長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國小的校長每天早上,站在校門口給學生鞠躬。有一個孩子已經走過去了又回頭給校長深深鞠了一躬。孩子的媽媽就非常吃驚,因為這個孩子在家裏很不聽話。宋院長説公民教育從鞠躬開始。教師要教會學生學識,也就是知識。教師還要教會學生膽識。

宋院長講了他在加拿大學習期間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小姑娘看到他問是不是中國人,然後説:“我要給你分享一個觀點。中國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一是人口問題,二是生態環境問題,三是糧食問題。”這件事讓他很吃驚,一個小姑娘竟然會考慮這樣大的問題。問過之後才知道,她曾經做過這樣的作業。宋院長説我們就缺少這樣的教育啊。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5

霍姆林斯基説: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可見學生的智慧是靠老師去開啟的,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成為一名智者,這與我們一直在説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師不謀而合。那麼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師邁進呢?

假期中,我讀了《做智慧的教師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應關注的55個問題》這本書,書中關於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等一系列問題,為我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學細節、教師智慧、教學實效、自身發展、教學創新的操作性理論的詮釋與實踐案例,覺得很有啟發。

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一堂好課應該是讓學生受益一生的課,應該能影響一個人對世界的情感態度、思考及表達方式,並最終積澱成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它將好課的標準提升到了一個人文的程度,更讓人覺得無法捉摸,無從評判,但也吸引了我細細讀下去。

書中認為好課應讓學生受益一生,應讓學生主動參與,應體現新課程理念,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科學、教學方法適當、課堂組織高效,並且給好課定了三條評價標準:學生喜歡,質量合格,基本功過關。説實話,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互動,是一個時刻在變化的現象,是無法進行量化,自然也無法進行標準化的評價。好的課堂應該是講究效率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緊湊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的語言是生動的,流暢的,具有啟發性的,是可以讓學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個老師的課是否受到學生的認可,只要看這個老師踏進課堂時學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課更多的應該是關注人文的東西,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基本知識和技能是每個老師都關注的,畢竟它會在考試中顯露無遺,而對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影響則是潛移默化的。一堂好課必定會給學生的心靈留下點什麼,一定會對學生產生觸動,即使是細微的。因此教師就是要儘自己的力,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悟。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6

張主任的精彩講座深深地震撼了我,他給我的啟示是深而遠……

一、學習了張主任的講座,通過反省自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以下幾點是我在課堂教學中急需改進:

1、教師的苦是因為滿堂灌。

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實質上束縛了優生,困擾了差生,在我初步實踐後深有感觸。我苦學生累,效果不佳,成績不優,原因在我自己,而不在學生,教師為講一個問題而多次複述,上課口乾舌燥,下課補救,鬧的身心備受煎熬。

張主任的“二十四字模式”給我指明瞭方向,解決了長期困擾我的“學生做了,教師講了,學生二次鞏固照樣答不上來”這一難題,通過獨立練習,小組互檢,互幫,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2、學生的累是出於題海戰術。

學生做題多,但不精,不夠系統,效率過低,致使學業負擔過重,夜裏11點都無法入睡,學生苦不堪言,家長牢騷滿腹,埋怨學校,抨擊老師。這樣下去的結果是學生興趣降低,厭學、輟學心理嚴重。而我們的教師呢?每天辛苦的備、講、批、輔,起早貪黑,學生學習效果還不如所願。而張主任的講座為教師和學生的雙重減負尋找了最佳路徑,

3、 教師的氣是緣於不敢放手。

課堂成了教師的生氣堂,使工作成為苦行。教師探索進取的慾望也在隨時間的流失而消失,而“二十四模式”變教案為學案,變講堂為學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注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確實將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師生共同活動,生生互助,合作完成學習目標。構建了“自主學習互助共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學以致用,在應用中反思自己的不足,逐步解決遇到的困惑。

在聽了張主任的講座後,第二天我就運用到課堂中進行實踐,嘗試,一改過去滿堂灌的模式,從小組長的任命到組員的自由搭配,從語文學科、綜合學科到數學的互相兼顧,初步確定二人一小組、四人一大組,為調動各組的學習積極特別推出了以小組為體制的評價體系。通過學分制來進行小組評價。首先對組內四個人的評價,對小組成員的紀律,作業、測試、課堂表現等項目進行評價賦分之後匯入小組總分。作為對小組整體評價的一個依據,這裏包括即時評價和異組同號的對抗評價。

通過以上做法,我的確感到課堂上有了較大的改變,課堂上確實看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師生共同活動、生生互助、合作完成學習目標的氛圍。看到的是“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的“自主互助共進”式學習場景。我通過在本校和別的學校,以自己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過程,講的幾節課中,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通過近一個月的摸索,確實嚐到了課改帶給我的喜悦。

但欣喜之餘,又有一些困惑,這有待於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和突破:

①剛開始磨合中感覺進度較慢。

②還是擔心學生的問題是否真的得到解決,放不了手。不如全講感覺踏實

③小組內出現小組長不願幫差生,要求換組員

④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趣雖然提高了,但是怎樣能夠持續

⑤5月份到期末考試畢竟時間較短,我這樣做是不是會影響我的升級成績。

三、困難是暫時的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雖然在課改的路上有阻力,有困難,有疑惑。就是暫時的結果不夠理想,但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讓學生幸福地學習,為了學生的成長考慮。告訴自己眼前的只是暫時的,自己一定能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無論怎樣,必須改革。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7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從本質上説,閲讀活動,是一種存在差異的交流活動。如何來培養學生的閲讀創新能力,我是這樣做的:

利用情景再現使學生展開聯想、想像,從而培養閲讀創新能力

在閲讀活動中,根據文字材料的描述進行情景再現,是閲讀創新不可缺少的基礎,它是主動閲讀、活化信息、形成新見解的必要條件。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①利用情景再現,再造作品境界。如讀《孤獨的收割人》,我們邊讀邊展開想像的翅膀,在我們的眼前會呈現出一幅圖畫:在一望無垠的高原上,輕風吹動着白雲,在藍天上緩緩移動,成熟的莊稼泛起微微的波浪,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金色的光芒。這時,傳來陣陣淒涼的歌聲,循聲而望,是位姑娘。她“又割又捆”,“邊幹活兒邊唱歌”……由於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創造出了一個更為豐富的作品的藝術境界,並將自己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在感染、共鳴、激動中不能自已。

②發揮豐富的想象,再造人物。《孤獨的收割人》中的姑娘,詩中僅寫到她的唱歌與收割,至於其他情況沒有寫及。閲讀此詩我們可根據姑娘唱歌和收割的情況,對她的外貌、心理、語言、行動等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再造一個完整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只有如此再造人物,才能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甚至“與之共語”。

③展開聯想,去填補藝術空白。如《孤獨的收割人》中的姑娘家世如何?經歷如何?她過去怎樣?現在怎樣?歌聲為何這般淒涼?為何這般哀傷?……我們可發揮聯想,去填補這些藝術空白。

閲讀中的聯想主要有四種方式:

①接近聯想。如閲讀酈道元的《山峽》,聯想到李白的《朝發白帝城》,眼前呈現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情景。

②相似聯想。如讀王安石的《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此梅此景,可聯想到人的堅韌品質,不屈精神,頑強鬥志。

③對比聯想。如讀歐陽修的《秋聲賦》,從蕭條淒涼的秋聯想到峻青《秋色賦》中所描寫的豐收的秋。

④因果聯想。如閲讀魯迅小説《孔乙己》,可根據孔乙己所生活的環境以及他自身等因素,聯想到孔乙己的結局。運用閲讀聯想對讀物進行理解、追憶和創造性的思考,應注意材料之間的聯繫,儘量形成廣泛而多樣的聯想,以努力提高閲讀創新能力。

創新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最鮮明的要求,學生的創造力需要培養,想象力需要保護,也只有通過發散性的思維進行開放性的教學才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因此在進行閲讀教學時,教師應儘可能為學生提供再造想象的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4r9m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