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5篇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5篇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

每次參加培訓的心態都是一樣的,是帶着求知和學習的心態去參加。20xx年7月,我曾到山東昌樂二中學習新課改,杜郎口中學校長和老師也到過我校來培訓,我校也已實施課改一年多。但我對課改的心是既愛之一又恨之,總在一種矛盾和糾結中進行。

這次,一堂由《中國教師報》重慶記者站記者和課改專家在我校聯合舉行新課改培訓課在我校展開,通過近2小時的新課改課堂教學體驗式培訓,使我收穫頗豐,感觸頗深,但這次的體驗給我留下更深印象和感悟

一:俗語説: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首先這次課讓我們扮演的是學生的角色,體驗式培訓。7——8人一組組合,指定一人做組長,首先進行的是小組建設,要制定組名、組訓、口號、組徽,還有才藝表演,面對全體進行全組展示。我們組組長由楊柱明擔任,我畫組徽、你想組歌,組訓寫什麼??老師在不斷催促。在如此緊張的氛圍中大家積極思考......

這次真的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小組學習的快樂:小組團結協作,通過互動,讓我們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有體會,有成功的收穫,在小組與小組的競爭中感受到集體智慧的力量。使學生能夠“百思得其解”。遇到困惑,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學習的過程是人格歷練的過程,將時間、空間還給孩子,

二:深切的學生參與度高低是成功課堂的標誌。“嘗試成功,感受快樂,自主學習,個性發展,激活思維,感受潛能。”在老師評判分得過程中看到了怎樣調動後進生的參與熱情。最後一名學生是否有機會參與展示。每個人都要發言,發揮集體的力量。學習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因為怕給自己的小組丟分,要不停的想、要承擔任務,要挑戰自己性格,不能夠一兩個人包辦代替。課堂變得特別活躍,更有積極性了。整個體驗活動期間,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懂得了:課改即解放,

但在我親身經歷後也發現以下一些問題:

1、亂的壞處:上課當然有更多的學生積極思考。那時正能量。但在學生討論和爭辯中,怎樣控制跑偏題和不讓別的小組加分而故意打壓的行為,這樣的副能量若教師沒把控好將會使得課堂一團糟,學習效率反而更低下。

2、流於形式:對學、羣學、組內展示階段,大家對同一道題只説出自己的看法,沒有説服任何人。這時老師來讓各組抽籤,各組馬上將注意力放到了抽籤的題目上,為了組內多得分,組長分配大家做分別闡述。各組在進行大展示時,其他組為了多得分,不斷質疑,提出的問題和表達的都是無用的話,耽誤了很多時間。學生為了回答好組長分派的內容,只關注自己回答的內容,絲毫不會關注其他人的話,發言得分之後就不再參與。

3、時間不夠:原本2節課的課,結果上成了2個半小時,從1:30開始一直到4點多才勉強結束。但在上課過程中,雖有老師的控制,仍然不能及時“收手”。這就説明作為學生的課堂也一樣有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難題。

4、評價記錄難:真正上課時評價記錄由誰來做?記錄的人若專心記錄,就會分心,若不公或遺漏會直接影響學生情緒。

5、對於沒有自制能力或是較懶惰的學生來説,自學階段要是沒自學,而是抄別人答案填上,在上課的時候這些能看懂的東西而老師又不強化反覆,這樣,久而久之,勢必會導致各科知識的很大漏洞,這比傳統教學更可怕。這是很有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這些都將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在逐漸的摸索和完善中前行。我們都希望新課改新觀念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成就。希望這樣能把老師從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做學生真正的引路人。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2

轉念間,又是一個月的結束。

在這充實而又忙碌的日子裏,發生了許多亦學會了許多,年輕是革命的本錢,迎着這燦爛的光輝。我們更應該努力向上發展!

一個月的開始、一個月的計劃。一個月的付出、一個月的收穫。每天與小朋友朝夕相處,我們賦予他們的與他們回饋我們的有着很大的聯繫。

小孩的心扉就像天窗般讓人好奇、讓我們琢磨。生活上的每一個小細節、甚至與行為習慣都已經在接觸中慢慢發現,發現他們好與不好的一面,如何表揚如何委婉的批評讓孩子容易接受,都在我的生活中拓展開來!

班上有一個寶貝近段時間頻頻撒謊看着自己喜歡的東西,偷偷的據為己有、回家跟媽媽説是小朋友送的。次日、我故意放着一些可愛的東西在桌面引起他的注意力,果然他又喜歡上了試圖放進口袋、我悄悄走到他身邊、俯下身摸着他的小腦袋説:寶貝,怎麼拉?你也喜歡這個小東西啊,他的小臉刷的紅了起來~我接着説:我也好喜歡這個東西哦,我看見我的好朋友也有這樣的東西,我好喜歡、但是我不能偷偷拿他的啊,於是我自己啊、也去買了一個回來。寶貝:既然你這麼喜歡我就送給你吧!

小孩突然哭了,他説:劉老師,我知道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了,我要做一個好孩子、你不要告訴媽媽好不好?我蹲下來。俯視着這可愛的面孔、低聲説:好!那下次你遇見你喜歡的東西拉、你就認真上課認真做作業,拿好多好多的小紅花和優。讓媽媽獎勵給你買好不好?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他高興的點點頭!

一個小小的教育,讓我認識到、一個老師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但是能夠讓孩子接受能主動承認錯誤的真的需要心思!孩子你很棒、你進步了、而我、又學會了教育理念離不開真心對待。

11月16日,是我本學期最釋放的一天、幼兒園組織家長小朋友一起去秋遊,這一路上有説有笑、和家長們談天説地、一起分享孩子的進步與平日在家或在園的趣事,一起去玩娛樂活動、一起共進午餐、一起到海邊拍照玩水。這些、都讓我感到很幸福。同時、也感謝家長們的認可與表揚!

花開花謝,又是季節的轉變。12月、又是新的開始、為工作提高自己、為自己學會改變。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3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工作在幼教第一線的我,談談對幼兒園環境佈置的幾點體會:

(一)追隨主題,為幼兒創設自主表現的空間

幼兒園的環境是一項重要教育資源,以幼兒為主體,能與幼兒互動“對話”的環境創設,能極大地提高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在環境創設中,只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來,使幼兒的思維力、創造力及個性品質得以充分發展,才能有效地發揮環境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影響作用。因此,在環境創設中,要為幼兒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如春天來了,教師組織孩子們共同佈置春天的景色:孩子自己動手剪樹葉、搓柳條,製作桃花、迎春花。

(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是幼兒的天性,一片一片小樹林,一方小池塘,一塊草地,一片竹林,都是孩子們的樂園,幼兒置身這樣的環境,有利於萌發探究興趣。

網絡環境下教學研究心得體會

網絡教學環境心得體會

國培網絡教學環境心得體會

網絡教學環境構成心得體會

培訓幼兒園學習環境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4

“史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沒有網絡”,從這句話不難看出,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交流、學習、工作、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學習需求越來越多,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

通過上午郭紹青教授《解讀教育部關於改革實施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的方向與要點》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程標準、測評標準》講座,下午劉清堂教授的《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設計思路、培訓模式、研修要點及實施規劃》和張思教授的《技術素養類與專題類課題設計與研修指導建議:設計思路,體例與主要內容,輔導》的講座。讓我這個來自貴州偏遠地區的老師感受頗深,也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今的教師只用一支粉筆就上完一堂課,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與這快熟發展的社會聯繫到一起的。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加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做一個網絡環境下的新型教師。今天培訓,我收穫很多,體會深刻。具體想就有關網絡學習淺談幾點體會:

1、領悟有效教學。專家指出: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也就意味着教師從一般教師走向優秀教師。怎樣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從有效性走向優質教學呢?我認真學習着專家在講座中的每一句話,思考着每一個觀點。從學習中使我深刻的領悟到了: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課堂欲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係。

2、改變了教師學習的自覺性。這種學習方式下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教師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從一個地方轉向另一個地方。可以與老師交流互動,從參與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廣大老師的認可,體現了網絡知識的魅力。

3、按需進修

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成人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絡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麼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不斷地瞭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絡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網絡知識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員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傳統教育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面對面講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依賴教師個人的素質和能動性。然而,好的教師是極少的,如果教師缺乏能動性或素質不高,傳統教育的優勢將消失。遠程式學習中,每門課程一般由優秀教師主持,教師在教學中能把握好課程的精髓。

通過今天的培訓,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學會用互聯網上豐富的資源充實自己教學課堂,把更多的的知識教給學生,促使自己不斷學習,做一個與社會接軌的教師。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5

幼兒園集體教學指導語界定為“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由教師説出的,為實現教學目標,指引幼兒達到某一目的或目標所運用的一種教學語言。”具體來説,它包括了一個主要特徵、兩個基本要素、三種形式。

(1)一個主要特徵

教學指導語能夠直接引發幼兒的行為發生或啟發幼兒的思維,它是教師表達教學意圖和教學要求在語言上的手段。教師説出的教學指導語總是圍繞着教學內容進行的,通常都是直接指向教學目標的完成,有時候也會指向生成目標的完成。

所以,直接指向性是教師教學指導語的主要特徵。

(2)兩個基本要素教學指導語具備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它必須是圍繞着教學內容,能指引兒童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語言行為;二是教師的這種語言行為是一個由語言、教師和幼兒三維整合的有機體,語言是信息傳遞的媒介,教師是信源的發出者,幼兒是信息的接收者,三者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3)三種形式

1、“教學”它總是以一定結構形式出現的,開展教學活動可以遵循的一整套實際步驟

2、根據筆者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觀察以及一線教師對於教學實際步驟的認同

3、筆者把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分成三個階段,即:導入階段—主體階段—總結階段。相應地,筆者把教學指導語分為導入語、主體活動指導語和結束語三種形式。導入語是指教師在教學導入階段所使用的教學指導語;主體活動指導語是指教師在

1教學主體階段所使用的教學指導語;結束語則是指教師在教學結尾階段所使用的教學指導語。

關於教學策略的分類,目前為教育學界所公認的是加涅關於教學策略的分類,。加涅將教學策略分成兩類,一類是從策略的內容上分為管理策略和指導策略。管理策略包括抓好良好開端策略;一教學常規管理策略;強化策略;用有效方法檢查家庭作用策略。而指導策略則包括講課力求清晰明白的策略;反饋策略和複習必要知識策略。另一類是從教學過程來分,有激活動機,告知學習者目的,指引注意,刺激會議,提供學習指導,增強保持,促進學習的遷移,引起動作,提供反饋八種策略8。

教學指導語策略重點研究的問題是教師“使用什麼樣的語言教”。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導入階段,是教師引導幼兒進入集體教學活動的起始環節,其目的在於引起幼兒注意,激起其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明確學習任務和目的。在這一階段,幼兒教師使用的教學指導語被稱之為導入語,它是一個活動開始時,教師為吸引幼兒的注意、引出活動而説的話。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夠激發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誘發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二是能喚起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的興奮中心轉移到活動中來;三是明確學習任務和目的,激活幼兒思維。

通過筆者的觀察分析以及一線教師的認同,筆者把幼兒教師在集體教

2學活動導入階段使用的教學指導語策略歸納為以下幾種:懸念式語言、平鋪式語言、回憶式語言、故事式語言、角色式語言、情境式語言。

(一)懸疑式語言

亞里士多德説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始”,而我國古人也有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3至6歲的兒童由於自身知識經驗的限制,讓他們感到困惑的事物總是很多,一旦察覺事物變化與自己的預期有出入,疑惑也隨之產生。如果巧妙地設疑問難,有意使幼兒暫時處於困惑狀態,產生教學需要的“憤、徘”狀態,那麼幼兒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他們會為了尋找和蒐集新信息解決問題將自己的興奮中心轉移到解決矛盾的過程中。

(教師出示一把塑料尺、彩色紙屑)“今天老師要用這把尺子為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注意看!”(教師直接用尺子去吸紙屑,紙屑不動)“哎??怎麼吸都吸不上來,”(教師故做為難狀,然後驚喜地拿出一塊綢布)“有辦法了。”(教師把尺子和綢子來回用力摩擦,然後去吸紙屑)

(二)平鋪式語言

平鋪式語言是指在活動開始時,教師以指令、詢問、建議等形式直接點題切入。其目的是講明活動目的、學習內容或任務,把幼兒的注意

3力和思維迅速導向並集中到教學內容中來。平鋪式的語言是一種直敍式的語言,採用的語言比較平淡、簡潔。片段三:(背景中班語言活動一一“微笑,’)T:“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關於快樂的故事”(隨後老師開始直接講述故事“微笑”)片段四:(背景大班數理活動一一“哪個教室大,’)T:“有小朋友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大一班和我們班哪個班的教室大。請問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確定哪個教室大嗎?”

在以上兩個片斷中,教師採用的語言都是開門見山,直接指出活動的目的或任務。一般來説,當教師要開展的活動與近期所學的沒有密切聯繫,或者新手老師不瞭解幼兒的知識、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的時候經常採用此類語言開展教學。平鋪式語言對於學習能力、自我意識和意志力水平較低的幼兒來説,往往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果要充分發揮其導入的功能,需要教師語言精煉、條理性強,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三)回憶式語言

在導入階段,教師採用的需要幼兒回憶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複習舊有技能的話語稱為回憶式語言。教師使用回憶式語言的主要目的是以幼兒己有的知識、經驗為教學的出發點,喚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或引出教學內容。如果教師的指導語能夠幫助幼兒認識到面臨的這些問題或困難和舊有經驗相關,或者當兒童感到憑藉舊有經驗、舊有知識與技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克服這些困難時,兒童的

4探究活動、智力活動就會能動化、積極化。因為一旦意識到面臨的新問題、新知識與自己的舊有經驗相關時,幼兒就會覺悟到問題的解決與知識的掌握對於自身是有意義的,而把它視為自身的課題。

片斷五:(背景中班美術活動一一“我找到的春天”。開展此活動前,教師組織了幼兒外出尋找春天)T:“剛剛我們的小朋友在小花園裏尋找春天的時候,發現了好多不同於冬天的地方,老師發現的春天是這樣的。”(教師出示範畫,並作描述)“請小朋友們也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畫下來吧!”

運用回憶式語言的關鍵點在於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建立起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繫。具體而言,聯結點的確定又建立在對教學內容認真分析和對幼兒瞭解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記憶特點採用合適的方式,如中、小班的幼兒的記憶水平相較於大班要低,因此要求幼兒回憶的內容通常是間隔時間近,容易回憶的內容;到大班,隨着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理解性的提高,要求回憶的內容則可以相對抽象一點,但依然將要求回憶的內容或經驗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態度結合起來,或者把它囊括在具有兒童生活實際意義的經驗背景之中。因為如果幼兒認為過去的實際活動對於自己越是具有重要意義,它與學習活動的結合更能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四)故事式語言

這一策略指的是在導入階段,教師以講述故事的形式開始,以故事為

5引子,在故事結尾時引出當次教學活動主題。故事對幼兒具有一種普遍的吸引力,對於幼兒來説,它不僅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往往是幼兒自發的和主動的學習。而且故事提供的虛擬世界打破了平淡而狹隘的現實世界的藩籬,跨越了時空界限,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空間和機會;再加上講述者繪聲繪色的講述,能牢牢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喚起兒童強烈的情緒反應,使他們或興奮,或悲傷,或緊張,或恐懼,從而豐富和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引入活動。

片段九:(背景大班自然認識活動一一“認識螢火蟲”)T:“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一天,調皮的小猴到森林裏去玩,在回來的路上天黑了。小猴找不到家了,急得哭起來,幾隻螢火蟲飛過來,對小猴説:‘彆着急,我們來幫助你,説着,他們把身後的小燈點的更亮了,很快幫助小猴找到了家。小朋友想一想,螢火蟲身後那個發亮的小東西,真的是燈嗎?它為什麼會發光呢?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螢火蟲。”

故事式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通過敍述故事,使幼兒頭腦中形成鮮明生動形象的畫面或情節的同時,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注意。重點是通過對故事的表達直接引起幼兒對觀察對象或教學內容的注意。鑑於此,導入語中教師所講的故事,應該與教學內容緊密相聯,成為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要注意所選或所編故事的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且故事宜短忌長;另外,教師在敍述故事

6時,還需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採用合適的方式,以便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中、小班的幼兒常常會被自己感興趣或自己熟悉的但與故事聯繫不大的細節所吸引,想象容易偏離主題,那麼對小班和中班應多運用直觀材料或形象的動作輔以敍述,還可重複一些關鍵語句,通過加強對故事形象的視覺感知和重複刺激引發幼兒最大的興趣和注意力。而隨着注意水平的提高、詞彙量的豐富、理解能力的增強以及心理有意性的發展,在大班僅以形象生動的故事式語言作為導入語,也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撥動他們的心絃。

(五)角色式語言

角色式語言是指教師以想象的某角色身份説出的導入語。主要表現為藉助某個想象中的角色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喚起幼兒的注意、將幼兒的注意力和心神指向教學內容與活動。幼兒期是想象最為活躍的時期,想象幾乎貫穿於幼兒的各種活動中,想象的形象和行為都可以成為幼兒積極活動的推動力。教師使用角色式的語言與幼兒對話,可以讓幼兒藉此進入廣闊的幻想世界中,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生命力。片段十:(背景小班身體運動活動一一拔蘿蔔)T:(教師戴兔媽媽頭飾)“今天天氣真好,媽媽想帶寶寶們去拔蘿蔔,寶寶們想不想去?我們先來活動活動,待會兒拔蘿蔔才有勁。”(幼兒競相戴頭飾,跟隨教師做動作:甩甩耳朵一一伸伸臂一一彎彎腰一一踢踢腿一一蹦蹦跳??)

7片段十一:(背景大班數理活動一一7的分解和組合)T:(幼兒分組而坐每人面前有一個小籃子,籃子裏裝了十片蛋形的紙片)“雞媽媽,找雞蛋,小朋友幫個忙,幫一個一一忙。”(唸完之後,“雞媽媽”即老師舉起一張數字卡片,幼兒迅速從盤中取出相應的“雞蛋,’)教師賦予了自己假想中的某個角色,以角色的口吻説出的導入語,其開場白直接向幼兒傳遞了活動的任務和要求。由於教師所賦予自己的角色形象是幼兒所熟悉的,幼兒瞭解當教師承擔的角色出現時,應該賦予自己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來參與活動。也就是説,受到教師角色語言的暗示,幼兒也能主動賦予自己一個相應的角色,角色式導入語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也是個平等的參與者,以角色式的語言與幼兒對話,不僅會使教學活動變得有豐富、有趣,還會讓幼兒感到親切和平等。運用此策略設計導入語要注意把握幼兒已有的經驗,切忌超出幼兒經驗的範圍,

(六)情境式語言

採用與幼兒生活相近或相關的具體形象的語言,將活動的要求、目的或活動內容,演繹成幼兒能理解接受的具體情境。片斷十三:(背景大班數理活動一一“分房子”)T:“雞媽媽有許多的孩子,他們的家實在太小了,住不下了,雞媽媽又造了兩幢新房子。雞寶寶們都爭着搶着要住進去,雞媽媽要怎麼分才能讓雞寶寶們滿意呢?”(邊説邊出示房屋樣的圖表和小雞圖卡)片斷十四:(背景中班社會活動一一“聯絡方式”)T:“小猴家搬進了

8新樓房,他想通知他的朋友來他的新家裏玩,可以用什麼辦法來通知他的朋友呢?”片斷十五:(背景小班體育活動一一“運水果,’)T:(教師在地上用皺紋紙拉出一條路當獨木橋,為幼兒每人準備了一個小籃子,劃定了一個區域為果園,水果用各種玩具代替)“秋天來了,老奶奶的果園豐收了,可老奶奶的年紀大了,搬不動這麼多水果,我們去幫幫她吧。搬水果要先將水果搬到自己的小籃子裏,再經過一座獨木橋,最後運到小河那邊的老奶奶家。”(教師一邊強調一邊示範)“注意了,先將水果搬到自己的小籃子裏,再經過一座獨木橋,最後運到小河那邊的老奶奶家。”“好,請小朋友幫老奶奶開始運水果吧!”通過上述三個片斷,我們看到其中的共同點就是:三位教師從各自的教學內容和目的出發,精心組織,巧妙構思,用語言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活動情境,用形象的語言道出了活動的要求或目的。“分房子”的數理活動試圖通過給雞寶寶分房子,引着幼兒一步一步地感知、理解數的分解的不同組合,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的分解與組成:“聯絡方式”則是通過幫助小猴解決問題來了解聯繫他人的多種方式;而“運水果”則是結合環境情境的設置,將具體的要求寓於情境説明中,對幼兒的活動提出了目的和要求。運用情境式語言的重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創設出一個幼兒感興趣的具體情境,用生動的語言,將抽象的內容、規則等形象化、具體化、可操作化,從而把幼兒迅速帶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一般來説,採用這種導入語後,整個活動都存在於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所以,教師運用此策略應注意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景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而創設的情境也必須結合活

9動目的,從教學內容出發,巧妙構思,形式上也力求新穎,新奇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喚起幼兒的求知慾。

二、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主體階段教學指導語策略的分析教學活動的主體階段,從時間上來劃分它是介於導入階段和結束階段之間的中間階段;從階段目的上來説,它是解決問題或幼兒獲得新知的過程,如果把導入階段看成是提出問題階段,那麼主體階段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從活動參與者來説,這是師幼共同參與的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在這一階段教師使用教學指導語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解決問題或獲得新知,同時還要維持幼兒的注意力指向教學的目的和教學的內容。(一)講解語

講解語即教師在解釋、解説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

教師把教學中的內容、重點與難點、活動要求等用自己理解了的或重新組織過的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幼兒闡釋、分析、敍述、説明,主要用於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等問題。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主體階段,講解語一般以教師的獨白為主,但也會經常與提問、討論等形式配合使用1。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

本文所指的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指針對幼兒的心理特點,教師採用生動的語氣、具體形象的語言通過打比喻、講故事、舉例子等方法使抽象的知識、技能等巧妙地變成幼兒生活中能感知到的具體事物,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10主要通過以下三個策略表現出來:

(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恰當的語言修辭能從某種角度反映事物或現象的屬性、聯繫及其發展規律夕可以把抽象呆板的變為活靈活現的,把枯燥的變為有趣的。在教學主體階段的講解過程中,教師經常運用比喻、擬人、誇張、對比等修辭術,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從而調動幼兒的注意、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動。

片斷十六:(背景小班手工活動一一“剪貼水果”)(由於之前該班曾開展過“小飛機”的主題活動,該班幼兒具備“飛機起飛要走規定的跑道”這一經驗)T:“把大拇指放在小鳥的一側翅膀上,其餘四指放在另一側翅膀上,大拇指和四個手指一起動帶着翅膀起飛時,鳥兒就張開了嘴巴,這時要把紙塞進小鳥的嘴裏,然後讓小鳥像小飛機一樣在畫好了線的跑道上沿着跑道線慢慢地飛,不要飛出線外去。”(教師邊講邊示範剪蘋果)片段十七:(背景中班科學活動一一“辨別雞蛋”)(教師講解為什麼可以用轉動的方法來辨別雞蛋的生與熟)T:“把雞蛋放在桌子上,用手轉動它,轉得很快的是熟蛋,轉不起來的是生蛋。因為熟蛋裏的蛋黃和蛋白是緊緊抱在一起的,已經變成硬硬的,轉的時候不晃盪,所以轉得快。生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沒有抱在一起,還是可以流動的,轉的時候總是在蛋殼裏晃盪,所以就轉不起來。”

片段十八:(背景大班數理活動一一“樹葉間的祕密”)

11(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了葉片的單雙數規律以後,教師請幼兒作記錄時的指導語)T:“這裏有兩張表格,我們把都能找到自己好朋友的葉片送到這張表格裏,把還剩下一片還沒有找到朋友的葉片送到另外一張表格裏。看看會發現什麼祕密?”

在案例片段十六中,教師把剪刀比喻成小鳥,把畫好的輪廓線比喻成跑道線,形象地把使用剪刀的方法和裁剪“水果”的方法和技巧講解清楚,使幼兒很快掌握了剪“水果”的技能。後兩個片斷則都採用了擬人的手法,片段十七用一個“抱”字將蛋黃和蛋白的關係形象化,片段十八則用樹葉找好朋友的方式將兩兩對應關係形象化,使得幼)L能夠準確地理解事物之間抽象的關係。

(2)運用象聲詞、疊音詞

象聲詞,又叫摹聲詞。是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如:吮、叮噹、嘩啦、呼呼、轟隆等。疊音詞是由兩個相同的音相疊而構成,它大多是描寫景物或狀態的形容詞以及摹擬聲音的象聲詞。在教學主體階段,象聲詞、疊音詞的使用可以增加語言的感染力和生動性,用得恰當可以引起幼兒注意,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去聯想、回憶,產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睹其色的感覺。

片段十九:(背景中班音樂活動一一“青蛙合唱”)(一教師彈奏鋼琴曲《青蛙合唱》的第一部分,另一教師引導幼兒欣

12賞樂曲)T:“呱呱呱呱,呱一,呱呱呱呱,呱一。~?遠處傳來了青蛙的叫聲,聲音漸漸近了,原來是一隻小青蛙和一隻老青蛙在唱歌,他們一邊唱歌還一邊歡快地跳來跳去,還有一一”

(教師繼續彈奏樂曲,幼兒欣賞,隨後幼兒能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對樂曲的感受)片段二十:(背景小班美術活動一一“小雞的畫像”)T:“小雞長着圓圓的頭,黑黑的眼睛,還有尖尖的嘴。”(教師一邊説一邊示範畫)

在上述兩個片段中,第一個片段裏的教師既用疊音的象聲詞表現了青蛙的叫聲,又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現了青蛙唱歌時的形態,這就誘發了幼兒的想象力,使他們彷彿看見了兩隻青蛙在合唱。第二個片段中教師則採用疊音詞,將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雞”展現在幼兒面前。(3)運用語音、語調、語氣以及節奏的變化渲染出生動可感的意境在教學主體階段的講解過程中,教師經常用停頓、突出重音、變換語言的快慢、強弱、力度等語音、語氣、語調、節奏的變化來渲染出某種生動可感的意境,引起幼兒的注意和思考,達到教學目標。停頓可以分為有意停頓、邏輯停頓和語法停頓。有意停頓通常被用於教學中幼兒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停止教學的講解以引起幼兒注意,或者在講解過程中為了強調某一個語意、某種感情的停頓。邏輯停頓是根據語意之間的聯繫以及教師為強調需要幼兒掌握的重點而進行的停

13頓;語法停頓則是語句之間符號的停頓,它指的是通常我們説的“句號、問號、感歎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重音實際上是教師使用的語言在力度上的具體表現,它是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為突出某個或某些詞語和情感傾向在聲音上的強調。語氣則包括了疑問、感歎、祈使、敍述等,它具有表達某種情感或暗示某種意圖的功能。語言節奏可以分為緩慢、輕快、低沉、強勁等,幼兒在變化的節奏中能體驗各種意境和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大腦皮層如果長期處於一種刺激下,就會受到抑制,學習效率變低。因此,有節奏的教學指導語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易疲勞。

(二)提問語

在教學主體階段,教學指導語中的提問語被用來在活動中與幼兒進行信息交流,維持幼兒的求知慾望,發展幼兒的思維,同時也為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質疑問題提供範例。在這一階段運用的提問語策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具體操作材料進行的感知性提問

這類提問常用“是什麼”“有什麼”“怎麼樣”這一類疑問詞引出,着重考察的是幼兒對教學材料的感知。這類提問所提的問題屬於低認知層次的問題,幼兒只需通過視覺、聽覺或觸覺,將觀察或感知到的事實、現象説出來就可以回答。

片斷二十四:(背景小班科學活動—“認識蘿蔔”)

14(教師帶來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幼兒每人一個蘿蔔觀察,導入階段幼兒已經知道蘿蔔的名稱)T:“看一看,蘿蔔長什麼樣?T:“蘿蔔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2、旨在要求幼兒複述某事實或內容的記憶性提問

此類提問也常用“是什麼”“怎麼樣”這一類的疑問詞引出,但它着重考察的是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記憶或再認。這類提問所提的問題屬於低認知層次的問題,回答問題時,幼兒只需對事實或其它事項作回憶性的重述或經由認知、記憶和選擇性的回想作出再認即可。片斷二十七:(背景小班美術活動—“指紋畫”)(教師一邊示範手指蘸染料的方法,一邊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指出注意的關鍵點。然後提問)T:“我們先要讓手指寶寶做什麼,才能畫上好看的畫啊?”(一邊問一邊重複剛才的動作)片斷二十八:(背景中班語言活動—“小羊過橋”:(教師通過桌面材料有表情地講述完故事後提問)T:“這兩隻小羊是怎麼過橋的?他們説了些什麼?T:“怎樣做才能禮貌又平安地過橋呢?”

片斷二十九:(背景大班科學活動—“森林醫生啄木鳥”)(幼兒觀看完介紹啄木鳥的影片後,教師提問)T:“我擔心啄木鳥那樣站在樹上,會掉下來,會不會掉下來啊?”

15(影片裏介紹啄木鳥特徵的時候提到為什麼啄木鳥能那樣站在樹上)

3、調動幼兒想象力的想象性提問

這種類型的提問,可以培養和發展的幼兒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所包含的問題屬於高認知層次。一般在提問語裏包含“如果”“假如”“像什麼”這樣的字眼。

片斷三十:(背景中班語言活動一一“七色花,’)(聽了故事後,教師提問)T:“假如你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用這七瓣花做一些什麼事情呢?”片斷三十一:(背景大班社會活動一一“交通規則要遵守”)(讓幼兒看完一段遵守交通規則的錄像後,教師提問)T:“如果錄像裏的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規則,將會發生什麼?”片斷三十二:(背景小班美術活動一一“好看的樹葉畫”(教師出示各種用樹葉塑造的形象畫)T:‘朋友,看這兩片樹葉在一起象什麼”

4、引發幼兒對教學內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進行評價的提問此類提問主要指向引導幼兒對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件作出評價,這類提問是能力性提問,意在培養幼兒判斷能力,提出自己的“見解”。

片斷三十三:(背景中班社會活動—“誰對誰不對”)(給幼兒看兩個情景片段:一個講衞生的孩子和一個不講衞生的孩子)

16 T:“你認為誰是講衞生的孩子?他做得對嗎?為什麼?”

這類提問二般被指向瞭解幼兒的道德價值判斷。一般情況下要求被評價的對象要有具體事例呈現給幼兒,如果要求幼兒評價的內容缺乏具體事例,幼兒的思維難以定向,常常感到不易回答,也觸發不了幼兒對此的思考。

5、需要幼兒分析、推理的分析性提問

這類提問主要考察的是幼兒對事物間因果聯繫的理解、對事物的概括以及演繹能力,它往往是用“為什麼”“表現在哪兒”這類疑問引出。要回答此類問題需要幼兒對所接受或記憶的資料、信息作出分析或統整。

片斷三十四:(背景中班看圖講述一一“春天,’)(幼兒描述圖片內容)T:“這幅畫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T:“你們從哪裏可以看出來?”片斷三十五:〔背景大班科學活動一一“會唱歌的杯子,’)(提供給幼兒不同材料製造的不同形狀大小的杯子,請幼兒用筷子敲擊的方式來探討其中的祕密,幼兒發現敲擊出來的聲音不一樣)T:為什麼不一樣呢?:一個杯子,可不可以敲出兩種不同的聲音?

6、意在要求幼兒尋找解決辦法的問題解決型提問

這類提問考察的是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屬於高認知層次的,對於其

17問題的拋出,不僅需要幼兒進行分析、推理,還需要再此基礎上找到解決辦法。而且,此類問題並無單一性質的標準答案。其提問語裏經常包含“怎麼辦?”“如何做”這樣的疑問詞。

片斷三十六:(背景’大班語言活動一一小動物的傘,’)(教師講述故事一小節後提問):“小鳥和螞蟻都找到了傘,其它的小動物還沒有傘,怎麼辦?”片斷三十七:(背景中班科學活動

(教師提供了回形針、牙籤、繩子、珠子、夾子“連接”)、紙張、固體膠、插塑玩具等物品,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所給材料後,教師與幼兒討論了繩子可以將珠子連在一起後,提問)T:“還有其他的方法連接兩粒珠子嗎?”

以上六種提問語策略的具體執行方式對於幼兒的思維發展價值各有不同,應視幼兒年齡、當次教學內容不同而靈活選用。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主體階段,教師採用的提問語是多種策略的結合,不少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繫,設計以疑引疑、環環相扣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提問。

片斷三十八:(大班主題活動一一“方形王國”)(幼兒人手一塊方形泡沫地墊,教師以到方形世界旅遊為導入進入活動)T:“我們來到了方形王國城堡外面了、,國王説要達‘方形世界,,需要闖三關。這三關一定要小朋友們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你們有信心闖

18過嗎?” C:“有!,,

T:“一大片水坑擋住了去路,國王要求才能不弄濕鞋子又能過水坑,我們該怎麼辦?” Cl:“架橋”

CZ:“坐船過去,,C3:“鋪一條小路,,

T:‘,/J“朋友想到的辦法真多,哪種方法更好呢?要注意水坑的水比較淺,船可以行走嗎?“不能,船會漂不起來” “還是架橋過去吧”

T:“架橋過去可以嗎?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架好一座橋啊?” “最好還是鋪一條小路過去就可以了” “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墊子鋪一條路”

(幼兒鋪路過關,來到“山洞”前,過第二關)

三、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結束階段教師指導語策略的分析集體教學活動的結束階段,是指集體教學活動當次的教學內容或任務的終結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指導語通常被稱之為結束語。結束語又叫斷課語、結尾語,它是課堂教學將要結束時,教師在進行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及時的總結、鞏固、擴展、延伸與遷移的教學活動時所用的語言。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中,結束語也一樣是被用來歸納總結活動內容,便於幼兒加強記憶,鞏固知識、技能,或者對幼兒在當次活動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進行擴

19展、延伸與遷移。

幼兒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結束階段使用的教學指導語策略主要有歸納總結式結束語、銜接式結束語、擴展延伸式結束語。(一)歸納總結式語言

歸納總結式語言,就是在教學活動的結束階段,教師把教學內容作簡單的、概括性的歸納總結的語言。這種結束語旨在加深幼兒對本次活動內容的印象,提高認識,加強記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幼兒的所學,促進幼兒將其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果中去。它可以是教師的獨白,也可以是由教師提問幼兒進行或師生共同討論完成。

片段四十一:(背景大班科學活動一一“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T:“今天我們知道了原來從媽媽肚子裏出來的,很小的時候要喝媽媽的奶才能長大的動物是哺乳動物。而從蛋裏鑽出來的,並且靠吃食物長大的動物就是卵生動物。”

片段四十二:(背景中班數理活動一一“認識圖形”)T:“今天,我們認識了哪幾種圖形?” C:“四邊形、圓形、三角形”

T:“對了,我們今天認識了四邊形、圓形和三角形,還在我們的教室裏找到了這些形狀,以後我們還要到圖形家族中學習更多的圖形。今天就學到這裏了。”

片段四十三:(背景小班社會活動一一“幫玩具找家”)T:“小朋友們要記住:我們小一班的玩具也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拿

20出來的玩具,要記得把它送回它自己的家。”

三個片段中的結束語都對當次活動的內容做了提煉,點出了當次活動目標中幼兒要掌握的重點,是對當次活動的再現。片段四十一和四十三中教師採取的都是獨白的形式的總結,對當次活動內容進行了概括和梳理。片段四十二是以提問形式引導幼兒回憶教學內容,從而總結當次活動內容。這類結束語比較容易組織,不需要特別的言語準備,只須把當次活動內容的要點和需要幼兒獲得的知識、技能或態度情感強調一遍就可以了。它對教師最大的要求就是教師要對當次活動內容的要點和目的有清晰的認識,並且在表述時,要注意突出目的,概括重點。

(二)銜接式的語言

在幼兒園教育中,總是把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劃分為相對固定的各個環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這樣一來,在教學活動的結束階段,就有老師考慮到下一活動環節的導入,也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採用了一種銜接式的語言作為結束語。

銜接式的語言是指那些既概括了本次教學活動內容的重點,又為進入下一個生活環節理下伏筆的語言,它主要是給幼兒以心理上的準備。片斷四十四:(背景中班語言活動一一風娃娃的旅行)T:“聽完風娃娃的旅行故事,我們知道了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現在我們到外面去找一找,風在哪裏?吹在身上什麼感覺?”(幼兒跟隨教師到户外活動)

21片斷四十五:(背景小班語言一一“小小手”)T:“哇,小朋友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為了表揚我們的小小手,我們去給小小手洗個澡,把它洗得乾乾淨淨。”(帶幼兒去洗手,因為接下來是吃水果的時間)在片段四十四中,由於活動結束時,已經到了户外活動時間,教師也就順勢用“到户外找風”為由將幼兒帶到了户外,教師的這一結束語不僅不留痕跡地將幼兒引領到了下一生活環節,也為幼兒下個環節的活動提出了任務,以便於在隨後的户外活動中,孩子們開始嘗試着如何去找風;片斷四十五中教師則採用擬人化的語言把幼兒順利帶入下一環節。這類結束語要求銜接自然,教師在使用過程中注意將話題保持一致性,陳述對象前後一致,這樣銜接才得體。(三)擴展延伸式的語言

這種結束語就是在教學結束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幼兒的認識基礎,因勢利導,將活動內學習延伸到活動外,啟發幼兒將教學活動所獲遷移到生活實際中,在實際中運用教學中獲得的知識、技能,採納教學中提倡的態度、情感。

片斷四十六:(背景大班音樂活動春天裏來)T:“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是老歌,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會唱,只是歌詞有些不一樣。回家後,你們可以教他們唱唱我們的歌,還可以和他們合作演唱。”

片斷四十七:(中班科學活動一一“蠶寶寶的食物”)T:“我們通過實驗,知道蠶寶寶最喜歡吃的是桑葉,有些小朋友認為

22蠶寶寶是用鼻子靠嗅覺找到桑葉的,有些小朋友認為蠶寶寶是用眼睛靠視覺找到桑葉的,還有些小朋友認為蠶寶寶是用它的觸角靠觸覺來尋找食物的。到底蠶寶寶是通過什麼方法來尋找到食物的呢?請小朋友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談論。”片斷四十八:(背景社會活動一一“我會折衣服了”)T:“小朋友今天學會了折衣服的本領,回到家了記得用這個本領幫媽媽折衣服哦!”

上述三個片段中的結束語都對當次活動的任務進行了拓展,這樣的結束語,一方面使幼兒由教學活動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另一方面又激發了幼兒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探究的興趣、慾望。這種結束語,需要以某任務為出發點進行擴展;在表述時,要講究聯繫性,能夠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聯繫起來、已知的和未知的聯繫起來。

23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6

語言區是大班的基本區域:圖文並茂的讀物、識字卡片、還有動物的頭飾指偶等等,一成不變的環境會維持一段時間,但很快到語言區去的人次越來越少,直至有一天,無奈地發現這個教師精心設計的角落變得冷冷清清而成了擺設。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年在大班教學工作中,對語言區環境如何有效的支持幼兒學習進行了摸索,盡力讓語言區變成幼兒喜愛的區域。

1、語言區域空間的合理設置與佈局

大班語言區域的形式比較多樣,在活動中有的需要幼兒專注和思考,有的需要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和討論。因此在區域設置上我儘量注意達到互不干擾的效果,遵循動靜交替的原則劃分區域。

2、與幼兒共同創設區域牆面的環境,讓幼兒與其產生積極的“對話”

《綱要》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相關研究也表明:只有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環境,才能被稱的上是有價值的環境。

例如:國慶假期結束,來園後幼兒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小夥伴講述自己外出遊玩的有趣經歷。於是我和幼兒在語言區投放了幼兒在假期遊玩的照片。有瑤瑤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看到了大象、獅子等自己喜愛的動物,還欣賞了海豚表演。炎炎小朋友和媽媽去了千島湖,不僅坐了船、快艇還參觀了蛇島、鎖島。還有的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快樂的心情。於是,一幅有動物、風景的照片、幼兒繪畫等作品呈現在了語言區,我與幼兒共同命名為“國慶天天樂”,這樣的區域吸引了幼兒的講述興趣,使講述的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受到了幼兒的歡迎。

3、區域環境材料要不斷的進行調整、添加,使材料呈現動態性

區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幼兒無法與操作材料產生相應的動態性的互動,就不能也無法獲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種經驗的積累。因此要定期進行調整、補充材料及學習內容,不斷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性。

例如:通過觀察,發現語言區裏的圖書因投放時間長,造成破損嚴重和內容陳舊,無人問津了。於是,我請幼兒把家裏的新書帶到幼兒園一起分享。同時,根據近期主題《我喜歡的小動物》有目的地投放一些動物書籍。果然,閲讀區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孩子們相互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紹自己的新書,並時常與同伴查閲有關動物的資料。

我想只要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的實效性,使區域真的活起來,那麼孩子們在自由選擇、自主探索的區域中一定能得到真正發展。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7

從看到活動舉辦地建蘭中學的那刻起,冥冥之中有種神聖的感覺,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打開舉辦方精心印製的會議手冊,老中青三代,南北方各地、史地兩學科,羣英匯聚,感歎自己幸運地選擇了這次培訓,對於基層一線的教師,兩天的培訓在異彩紛呈地教學展示中,在真誠的專家點評中,在主辦方精心地安排下,在聽課老師積極參與互動中,輕鬆快樂地結束了,這是一次教學的盛宴,如春雨滋潤久旱的大地,為我們難得參加高規格教研活動的老師帶來了教學的航向、啟迪、智慧。我學到了很多,不總結不足以提高。

一、紮實的基本功是成功教學的前提:從王俊老師精心繪製的智慧樹,黃雷老師、王春豔老師為一堂課精心選擇的那麼多視頻和音樂、圖片,到王純老師、施江舟老師、趙珊珊老師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學習瀏覽了那麼多書籍、論文、視頻、圖片,以及張強老師自主探究了這麼多的阿房宮相關信息,楊雷英老師精彩的世界地圖的板演,這些無不告訴我,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要裝滿一桶水,深入、全面、與時俱進地學習,對我這樣一個地理專業卻在教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的老師來講,顯得尤為重要,感謝這些老師的垂範,你們是我永遠的榜樣要讓課堂上的師生交流輕鬆而不淺薄,廣博而不泛泛,老師必須對所教的內容有充分地知悉,做到深入淺出地解釋,幻燈片的設計和板演恰到好處,最好還能有富有詩意韻味標準的普通話,這些都是一個教師必須的基本功,上好一堂課必備的素質。

二、以生為本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中心:黃雷老師視頻、音樂、圖片齊上陣,符合七年級學生視覺和聽覺學習能力強的特點,喜聞樂見,施江舟老師穿越形式的設計,楊雷英老師微信形式地運用,充分考慮學生的追求時尚的心理,從學生最有體驗生活出發鏈接學習的內容,親切自然,幾乎每位老師都用到了質疑的手段,這些都緊緊抓住了中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強的特點,讓課堂學習自然地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從課堂教學的形式、引導的方式、學習內容呈現的方式幾個方面都全面圍繞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值得我們學習。

三、三維目標是教學資源選擇的依據:我們在準備一堂課的時候,常常被眾多的史料包圍了,好像每一個都很重要,有時候真的難以割捨,王純老師、趙珊珊老師的選材,給我很大的啟示,歷史課的選材,第一要看課堂落實的知識目標,這是圖片、視頻、文字選擇的重要依據,要努力為知識目標的實現找最清晰的圖片,最有視覺和聽覺穿透力的視頻,最能體現知識點的文字資料,還要有出處,文言文要有註釋;為能力目標選材的話,要注意視覺資料的思辨性,比如,趙珊珊老師用的視頻,一段簡潔的影視劇對白,道出了課堂教學的知識點,漢與匈奴的關係,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西漢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匈奴,視頻不超過2分鐘,但該需要呈現的都有了,沒有一句對白和畫面是多餘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有下列的選擇規律: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有爭議的文字、有感染力的詩歌、音樂,要能引發思維的衝突和共鳴,這是選材標準。在這個方面,無論是準確程度、還是精煉程度,兩位老師都完美的做到了,我表示深深的敬佩。

四、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收穫:03年剛開始接觸新課程的時候,因為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放在首位,再加上人教版的歷史與社會在歷史知識的全面和系統性方面和以往的社會學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更多的是側重學生情感上的一種接受,價值觀的形成,態度的明確,而史實的系統性常常不能兼顧,造成第一屆學習新課程的學生,不能形成很系統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在知識目標的落實中存在明顯的缺憾,這次活動中聽了南北兩種不同風格的史地課,感覺論從史出,史附以形,應該可以解決這個教學中的困惑,也就是把王純老師的課堂設計,加上施江舟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時學生的收穫最大化,也就是説將王純老師的嚴謹的歷史思維和施江舟老師的活潑的教學形式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學生掌握紮實準確全面的歷史知識,又可以讓課堂形式更喜聞樂見,學生活動面更廣,收穫更大。

五、師生和諧是最好的課堂:什麼是最好的課堂,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聽課的第一天就聽到後排的三四位老師明察秋毫地指出上課老師授課過程中每個他們認為不妥的細節,最有意思的是第一天上午兩節課結束後的短信提問,幾乎95%以上的短信都是對上課老師某個方面的設計的質疑,坐我邊上的年輕老師問我:“他們這樣不好吧,一堂課總有它好的地方,而且不同的老師肯定有不同的上法的。”我很贊成這位年輕老師的觀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師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學生的學情也千差萬別,王純老師的課後反思,讓我耳目一新,如此年輕的老師,盡然有如此細緻嚴謹的工作作風,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所向等不同的方面做了全面的學情調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設計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這種踏實科學的教學作風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結合她所上的北宋一課,沒有華麗的詩歌,沒有動人的音樂,但憑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和淵博的知識、緊貼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的教學設計,將學生輕鬆調動,學得充實自然。所以我由衷地感覺到,什麼是最好的課堂,師生和諧,一個願聽、一個願講,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投入地思考、表達、活動。自然地生成思維的衝突、展開辯論、生疑破疑,在這個方面張強老師的課也表現的很自然。值得我借鑑。

六、公開課和常態課是理想和現實區別:這次在聽名師們自己表述課堂設計的緣由的時候,好幾個老師都説到,公開課和平時的課會有些不同,但憑一堂公開課要做如此眾多的課前準備這一點才上到今天讓在座的老師拍手叫好的地步,我想確實是不一樣,那麼現實每一天的課為什麼就不能這麼上呢?而我們大家又為何替這些公開課叫好呢?我細細思量,拿黃雷老師的話説,公開課是追求有美感的課堂,拿施江舟老師話説,公開課是追求詩意的課堂,王純老師和王春豔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嚴謹、親切、優美,也是一種美的課堂的追求,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公開課是幫我們實現在現實教學中很難去輕易表現的最美課堂,它包括最美的語言,最美的圖片和音頻,最精妙的導引,最自然激烈的思維活動,最大限度的知識獲得,最深入的情感,最正確的價值觀的展示,等等,這是我們每個教師不是在每一節課中都來得及實現的,但公開課給我們琢磨的時間,展示教學理想的嘗試,反過來影響現實教學的開展,思考現實教學的方向,我們究竟該做一名怎樣的老師,我想,當我們拉近了現實和理想課堂之間的差距的時候,我們真正的以人為本的課堂應該可以得到較好地落實了。

最後,我感謝這兩天為我奉獻如此美好課堂教學的所有的專家、名師、工作人員和建蘭中學以及主辦方,希望來年有更多的老師能享受到這種高水平的教學研究活動。

 附兩天內的即時課堂點評:

小課堂濃縮大歷史,精選史料把課上,神態怡然從容道,深邃歷史輕鬆現,版塊清晰條理明,點撥學生談笑間,內外兼修好功底!敬佩!——致王純老師的課

巧用質疑導學案,生疑破疑落目標,課堂設計巧思量,若將生成秒利用,水到聚成更順暢!辛苦了張強老師!——致張強老師的課

穿越千年古史,圖片文字視頻齊上陣,把握民族交往,歷史跌宕起伏輕鬆現,激情豪言妙語,師生合作探究明智慧!——致趙珊珊老師的課

深邃思慮出精品,古詩吟誦把史解,師生合作感悟深,巧用對比智慧顯,語言精美課生輝,視頻形象明史理,旁徵博引蓋古今,盡顯名師好風采!——致施江舟老師的課

老當益壯把課改,化繁為簡、大膽創新,重視學法授以漁,輕鬆點撥把課上,老驥伏櫪!——致王俊老師的課

微信穿行四十五,現代時尚又親切,視頻圖片多彩現,資料豐富顯精心,重點難點巧突破,精導妙引學生出彩,課堂生輝,要是開頭結尾,去粗取精,深奧哲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一定完美演繹!——致楊雷英老師的課杭州北京古都拉近師生距離,豐富圖片文字完整呈現內容,親切巧問妙引層層展開教學,遠近知識對比巧得知識結論,親身經歷融教學,音樂諺語齊呈現,輕鬆快樂學知識!——致王春豔老師

視頻激趣,詩歌總結,合作探究,競賽鞏固,多元調動,學習高效,學生活躍,老師親切,智慧引領,水到渠成!若在擬人化介紹四大洋七大洲的時候,孩子們能指圖介紹的話,課堂完美更有佳!——致黃雷老師的課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8

通過這次學習在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方面,我受益良多。音樂活動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中應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養成。幼兒音樂的表現能力實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幼兒的創作和作品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幼兒自主性的創作,充分地表現自己對周圍世界的看法,大膽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樂。新《綱要》指出:“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的獨特的審美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呢?

一、拉近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一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授課。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們就會把對我的這種感情遷移到對我所擔任的音樂課的學習上,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習慾望。

二、創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如何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着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就是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歌曲通過角色對話演唱出來的——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範唱感染,激發慾望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範唱。例如在歌曲《炒蘿蔔》這節課,我進行了兩次範唱。第一次範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範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我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歌中所唱娃娃廚師切菜切肉、翻炒做飯,用心者飯香菜香味道好,貪玩者飯焦菜焦真糟糕的有趣畫面;而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範唱中,我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媽媽生病了,小烏鴉不貪玩,捉了蟲兒飛回家,一口一口喂媽媽的感人畫面——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

3、模仿演唱,由於大班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演唱。

三、提供讓幼兒展示個人音樂見解的舞台,提高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

喜歡音樂的孩子們特別喜歡錶演,為此,我經常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音樂中,在廣闊的音樂舞台上展示自己。如。在遊戲中為幼兒開闢一塊自由表現的舞台,為幼兒播放幼兒喜歡的音樂,幼兒就會在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現自己。當然,音樂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音樂欣賞激發幼兒了的創新慾望和興趣,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從而更好的發展了幼兒的創新能力。

通過研究發現,幼兒不但喜歡上了音樂,而且在音樂的薰陶下,幼兒的自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同音樂的薰陶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鍛鍊,音樂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得到了鞏固,幼兒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其他活動中同樣學會了從各個不同的方法去考慮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師生感情更融洽了。因此説,教師在活動中要善於引導、善於發現、善於為幼兒提供表現和鍛鍊的機會,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國小音樂課教學是國小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音樂知識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音樂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音樂家,如果單純的技術訓練就會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音樂的厭煩心理,喪失對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所以我認為作為音樂教師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使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凡是國小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我所教的是國小四年級的音樂課程,四年級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活潑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指導學會聆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萬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課前指導學生多聆聽幾遍歌曲,掌握基本的旋律和節奏。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學唱歌曲也跟快些。

二、指導學生熟讀歌詞,並做情緒處理。

在聽一遍歌曲之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講述歌曲大概內容,表達的的思想內容和活動情節並進行愛國、愛黨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遊戲、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遊戲和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同他去》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也是一首遊戲歌曲。歌詞簡單易懂,就是要求小朋友們邀請別人來玩遊戲,小孩子表現欲強,這堂課中能積極參與,並且能訓練他們的反應能力,叫到誰誰就來比賽,為自己組爭光,既能活躍課堂、小孩得到鍛鍊,而且在輕鬆快樂的遊戲中學會了歌曲,又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運用已有條件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

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來説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還做的不足,音樂新課標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標,這要求我們更善於總結,經常回顧,以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我們也會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結合實際情況去更好地開展我們的音樂教學,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藝術。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9

我有幸參加了xxx省農村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在這為期15天的培訓中,我聆聽了多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導。並在xxx省教育學院老師的引領下對xxx市xxx幼兒園和空軍附屬xx幼兒園進行了名園一日觀摩與體驗的活動。此次培訓感受頗深,記下與大家共勉。

小樹吐綠、蠶蛾破繭,都是為了顯示生命的存在,綻放生命,創造生命的輝煌。對孩子來説,“築快樂童年、做陽光兒童”是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學前部的線亞威老師針對新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為我們進行了精彩的解讀。讓我更好的感受到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舊觀念下的國小化問題嚴重違背了幼兒成長的規律,空間的侷限性,課程的單一性,一塊黑板一個老師的大班額問題、使老師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從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新理念下的幼兒園應以培養幼兒的養成教育、團結協作、智力發展、學習習慣、語言交流、為主導思想。舊觀念下我們把知識看作是靜態的、結論性的,而新觀念下的知識要看作是動態的、過程性的,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幼兒,要孩子的思維自由發展、認真觀察,引導孩子去理解。以探究性為核心特徵親身體驗的、問題性的、合作性的學習,並使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有機結合。如:參觀、訪問、調查、統計、實驗、操作、、、觀察、記錄、收集、製作、品嚐、勞動、採訪。

展示會、分享會、聯歡會、生日會、聚餐會、會、郊遊、親子活動、生活實踐、式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中使幼兒得到良好學習和鍛鍊的機會。同時老師的角色也是多變的,分別扮演着研究者、材料的提供者、環境的創造者、活動的引導者、觀察者、記錄者、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這樣才能為幼兒在“玩中學”做好鋪墊。才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人與環境追求的是一種和諧,大地萬物和諧而快樂的共同成長,展現的是人對自然萬物的一種敬畏、一種順應、一種感恩、一種默契,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教育理想,魯迅説過,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在學前教育研培部黃蕙蘭教授的精彩講解下,使我更多的瞭解到幼兒園的環境以及區域活動對幼兒產生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幼兒自由、自主和個性化的活動,我們需要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幼兒有更多按自己興趣和能力選擇活動的機會,在玩玩、做做、遊戲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在《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一條中指出幼兒園必須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於各項活動之中。第二十五條指出遊戲是對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充分尊重幼兒選擇遊戲的意願,鼓勵幼兒製作玩具,根據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興趣,在遊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持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能力和個體的全面發展。並針對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例如充分開發利用農村藴含的幼兒教育資源、廢物的利用來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以克服幼兒園缺乏玩具,操作材料的現象;讓孩子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的發展。蘇霍姆林斯説:“一所

好的學校連牆壁也能説話”。足夠看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所具有的重要含義。

把教育與多彩的世界鏈接,和繽紛的生活相依,不論四季輪迴,還是生活的點滴,都有孩子們的感動、驚喜、鍾情和迷戀——於是,大手拉小手,開始了快樂而美麗的發現之旅,探索之旅,體驗之旅……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幼兒教師在其專業生涯中,習得幼兒教育教學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內化幼教專業規範,形成幼教專業精神、表現專業自主性並實現專業責任的歷程。教師要跟隨孩子的目光,並讓孩子的目光更具有生命力。哈爾濱市政府機關第一幼兒園徐憶梅主任在教育實踐中有效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展開了詳細的研討。從教師的職業發展到教師的專業,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漫長里程,一名合格的專業幼兒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科學知識、幼兒身心發展的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幼兒發展評價的知識;教育實踐知識、教學實踐知識、教科研實踐知識。還要具備專業的技能,即解讀幼兒的能力。它包括觀察、傾聽、瞭解、溝通、迴應幼兒等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技能和能力才能讀懂幼兒同幼兒交流,從而更好的互動,互懂。馬拉古奇説:“站在旁邊等一會兒,留出空間仔細的觀察幼兒,這樣你的教學就會有所不同。”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應該做到:讓孩子傾訴----坐下來聽;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與孩子商量----相互尊重;讓孩子決定----學會選擇;站在孩角度----換位思考;放手孩子----認識社會;向孩子道歉----説聲對不起;向孩子學能者為師。這樣和孩子手拉着手共同去體驗生命之旅吧。

特級教師王桂秋老師為我們講述了開展幼兒園教育實踐的反思與教研活動的意義和任務,讓我認識到:1、積極開展教育反思與教研活動有利於教育質量,2、師資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着幼兒園的教育質量3、可以激發教師的敬業精神。任務:1、組織教師的業務學習,2、組織交流活動,3、集體備課,4、研究教育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問題,5、創造、編寫教材,設計教學活動。教研活動策略中存在的問題等。

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擁有了終身發展的契機,幼兒園與家長的共同目標就是能夠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老師和家長的互動、溝通;家長和孩子的親子活動、老師如何回答家長的疑難問題等;都成為了幼兒園能否長期穩步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這裏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一名幼兒教師不但應該瞭解和掌握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也認識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除了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外,更應該具備與其他教師及家長的合作、協調、溝通能力。

兒生活常規的關注。這次第一次完整地觀察了幼兒的一日生活,發現其實訓練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門值得重視的學問。要會利用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把有計劃的教育和隨機教育相結合。日常生活的突發事件都成為教師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機會。尚志幼兒園以他獨有的經營理念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不同的生活教育規劃,以幼兒為主體為主導,觀摩過程中隨處可見幼兒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製作的手工玩具,這樣不但養成幼兒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有效的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鍛鍊了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實地觀摩對我日後的幼兒園工作有了極大的幫助。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0

雖然剛剛從其他幼兒園轉過來幾個月,在這幾個月裏舉行了好多活動,在活動裏面學到好多東西。經過一段緊張又忙碌的工作後又迎來這一學期總結,看着他們這學期來,一步一腳印的向前邁進,獲得不一樣程度的提高,我們真的很欣慰。看着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回想着與他們生活的情景,有些依依不捨,忙碌的日子總是那麼快卻又是那麼充實。我將本學期班級工作總結如下:

前階段工作的不足:

1、班內部分小朋友用餐時的衞生情景較差,桌上、地板上掉下的飯粒較多;個別幼兒吃飯動作較慢,常有剩菜。

2、班內部分小朋友紀律還沒有構成,課堂常規較差,常有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的現象剩飯的現象。

3、幼兒和教師的溝通本事較差,常常不能表達清楚自我的想法和要求。

現階段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保教並重,加強幼兒生活自理本事及教學常規的培養

1、在生活自理本事的培養上,本學期我們着重做好兩點:

(1)、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本事。經過半學期的鍛鍊,我們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學會了自我穿脱衣褲,所以這學期我們將重點放在教幼兒學習扣扣子上。

(2)、以"值日生"為帶動點,以點帶面,培養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中班的幼兒不僅僅能做到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並且已有了初步的為他人服務的願望。所以,我們製作了值日生牌,經過請值日生的形式,每一天輪流請小朋友為自我組的小朋友分菜分飯、擦桌子。

2、良好的課堂常規也是一個班級班風班貌的體現,在課堂常規的培養上我們着重做好了兩點:

(1)、要求幼兒能面朝教師,安靜的上課。

(2)、養成上課舉手發言的好習慣。一方面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重視、強調課堂常規,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我們結合評比欄的評比活動,給上課有提高、表現好的小朋友粘上五角星,到了星期五在根據五角星的多少來發放小紅花,經過不斷的激勵,我們班的課堂常規有了較大改善,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的多了,講話、開小差的少了。

二、重視家長工作,增設服務意識,以多元化活動促進家園聯繫

家長工作也是班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家長工作。

1、利用平時的早晚接送時間向家長及時反映幼兒一日在園情景。

2、對部分幼兒進行家訪,瞭解幼兒在家的一些情景,以便在園做好針對性教育。

3、期中發放了幼兒在園情景表,便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園的表現。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1

武當中學周彩霞20xx年4月26日我有幸參加漳縣國中語文教學能手公開課的聽課活動。本次教學能手教學內容教材於兩個課題(包括現代文1節、文言文1節、),在一天的觀摩活動中,來自全縣的七位老師一共講了七節語文課,早上四節都是現代文《雲南的歌會》,下午三節是文言文《小石潭記》。無論是那種類型的課,授課老師都充分準備,上課活動既生動活潑又有條不紊,讓聽課老師都見識了授課老師的紮實的基本功和靈活的教育機智,這些也讓我有很大的收穫。

現結合部分觀摩課,談談自已一些膚淺的感受。

一、追求教學內容的優化,才能給學生短時高效的課堂。

效率是檢驗“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有效率才會使課堂教學有意義、有質量。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從實際出發對教材大膽取捨,通過濃縮教材,確定明確的教學目的,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這是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做到縮短課時,短時高效。

1、精心的預設促進短時高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為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已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因此,教師在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教材的精髓和難點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具有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以教材為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改變傳統“教教材”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側重隱性知識的傳授,着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力求“用教材教”。

2、用創新提問點撥激活課堂。

一節豐沛飽滿的語文課堂,煥發着純樸詩性的光華。教師有創意地點撥、機智幽默的旁逸、開合自如的遷移,能夠不斷砥礪學生的思維,進而把關鍵詞句像釘子一樣敲打到學生心中,讓他們在語言文字的深嚼細品中,感受母語的魅力。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創新點撥就會出現“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情境,使點撥提問成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導火線”。在候雪瑞老師講授的《雲南的歌會》中,教師抓住了學生對“雲南歌會”不同形式理解,來體會這篇散文所折射出的作者的情感。

3、讀寫結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培養。

讀、有助於讓學生獲得最要的人生營養;寫,讓營養成為社會貢獻的重要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但是怎樣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朱熹曾説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其實模仿的實質就是在讀與寫中架起一座橋樑,連通讀與寫兩種學習情境。語文教材中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就為學生提供了許許多多、方方面面的仿寫資源。

成菲老師在講授《小石潭記》時,在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老師精心設計的讀寫結合,讓學生思緒飛揚,在這樣的讀寫訓練中學生提高了語文素養。

二、追求教學語言生動多樣,才能給予學生詩意的課堂。

英國教育家羅素説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衝擊波、興奮劑、催化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課堂語言是否清晰、準確、簡練、生動,是否有藝術感染力,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每篇課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歡樂,或悲傷;或熱愛,或憎惡;或抑揚,或低沉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有時像戰鼓催徵,雄兵開拔;有時如綿綿春雨,滋潤心田;有時像江河奔流,一瀉千里。

1、用引人入勝的導語拉開序幕。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教師以飽含感情、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情感,使之成為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發展的驅動力,通過情感的渲染和語言的感染,使學生置身於愉悦的氛圍中,就必定會對語文學習產生盎然的興趣。尤其在候雪瑞在講授時,鈴聲一響,老師用悠揚的飽含魅力的語言洞開學生的心扉,課堂中瀰漫起與課文內容相通的融融的歡樂氣息,使置身於其間的每一個人沉浸在“歌聲飛揚”的美妙境界中。

2、用畫龍點睛的結束語拉下帷幕

在學生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後,還需要進一步加以深化昇華,使其牢固地刻在記憶中。比如汪廣平老師在《小石潭記》課堂尾聲,對唐宋八大家的總結,可謂是精闢到位,成菲老師在“四字歌”中隊唐宋八大家的總結更是妙趣橫生。這樣會使學生記憶猶新。

3、用出口成章的點評豐富課堂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瞬間組織語言,表現的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對於學生的表達老師總是出口成章的點評。課堂上教師的情與學生的心形成共鳴,學生自然入情入境地與文章產生碰撞,並不時閃現智慧的火花。

三、追求自如靈活的調控藝術,才能給學生自然融洽的課堂。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為主體必然要對課堂教學實施調控。

1、課前輕鬆活動,緩解緊張氣氛。

在公開課之前,學生和老師都會有相應的緊張,而這種緊張的心理如果得不到緩解,可能課堂的生成就無從談起了。

聽音樂,欣賞圖片,做小遊戲,觀看視頻,語言交流,通過各種形式的小活動學生緊張的心情慢慢變得輕鬆起來。幾位老師在講課之前,讓學生看圖片,使得學生輕鬆,緊張的氣氛消失在九霄雲外。各位老師貼近學生生活的設置,很受學生歡迎,學生也漸漸融入課堂。

2、用幽默風趣的評價活躍課堂氣氛。成菲老師在講授《小石潭記》時,老師故作神祕的表情,問學生:“你們知道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嗎?”學生才的很起勁,可老師卻很幽默的來一句“是你們呀!”讓學生們緊張的心一下子輕鬆下來,此時老師又幽默的説:“我們

8.3班的學生才是最聰明的!”話音剛落,學生們都笑了,與會的老師也笑了,會場內外充滿了愉快的氛圍。學生的表現也越來越好。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讓生動優美的語言成為語文教學中超越時代具有永恆價值的應用軟件。永遠使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保持盎然的興趣。追求精緻的預設,才會給學生有精彩的生成。

3、尊重差異關愛無痕融洽課堂氣氛。

課堂應該是真實的,它演繹的是學生成長的故事,即使是錯誤的,也有教學的價值,也能折射出獨特的美。一個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一不小心把文中的一個字讀錯了,學生都在竊竊私語,老師很自然的説,這位學生不經意間把自己的理解融到了課文裏,你的理解很到位啊。聽了老師的話語,學生很高興。老師應該呵護學生的成長。課堂是瞬息萬變的,學生生成的東西教師不一定能預設到。不管教師的備課預設的問題多麼縝密,對於課堂可能出現的狀況設想多麼周密,動態的課堂都存在着無窮的變量,這就要靠教師具有很敏鋭的教學機智,紮實的業務功底和自然篤定的教態,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即使是一閃即逝的火花,如果能抓住,並很好地利用這些自然生成的教學資源,重構教學,再生新的知識點,達到“浮想聯翩”、“豁然開朗”的教學效果,實現“峯迴路轉”、“柳暗花明”的課堂教學新境界!成菲老師授課時,讓學生們舉手回答問題,學生沒有一個舉手的,當時老師很機智,他看到一位女生想回答又不好意思舉手,於是他幽默的説:“我覺得這位女生用眼神告訴我她要回答這個問題。”輕鬆的就化解了尷尬。

四、追求教師的課堂激情,才能給學生魅力四射的課堂

激情是一種激昂的感情,是一種衝動的感情,是一種熾熱的感情。此次能手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都有其獨特的教態,有的温文爾雅型的,是熱情洋溢型的,有的幽默睿智,有的沉着穩重,有的則活潑好動,但是無論其教態如何,大多數教師對學生也應該存一份激情,它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對教學的熱愛,對學生殷切的期望以及對教學的輕車熟駕。教師的激情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師生雙方的情緒會相互感染,就像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有激情的教師一站到講台上就先“聲”奪人、激情澎湃、抑揚頓挫、幽默機智、精思巧問,學生也會因此而受到感染,情緒高漲、激情勃發、才思敏捷、語言流暢、行動迅速、感情投入。有激情的語文課堂浮動着師生的情緒、靈氣和悟性,並時時感受生命的綻放、閃光或激盪;我所追求的語文課堂,是師生交往心領神會、和諧融通的默契;是方法潛用得心應手、出神入化的機變。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五、追求打破一言堂,給學生開放的課堂。

打破“一言堂”,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格局。徹底否定教師“一教到底”的傳統,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

缺少異樣的聲音,“教學就是即席創作”。薩特説:“閲讀是自由的夢!”一天的課堂更多的是學生小心翼翼的配合老師的謹慎,學生害怕越雷池一步,偶爾智慧的閃光也被老師忽略了。有的課堂很安靜,可是現在的課堂多麼需要讓課堂“吵”聲一片啊。“吵”聲一片的語文課堂,沒有熱鬧喧囂的開場,有的完全是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動態生成的課堂是師生智慧碰撞與交流的舞台,教學時給了學生自由與空間後,生成的信息並紛至沓來。課堂上學生靈性的視界,沉醉的心智都需要我們教師去啟迪,去喚醒。教師唯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課堂教學上智慧的火花成為燎原之勢,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徜徉生命的詩意,展示生命的力量。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2

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心得體會

華峯示範國小

張選榮

如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活動的開展,我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通過抓學習,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認識

為促進教師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學校要通過組織自學、專家講座、論壇等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廣大教職工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進行思考。

二、通過抓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組織網絡,定期組織教研小組進行專題研究活動,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三、通過抓隊伍,提高隊伍素質

為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學校要不斷地調整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師的研訓,實施師資隊伍動態管理,執行全員業績考核評價,不斷地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提供了強勁的人力資源支持。

四、通過抓管理、強化制度建設,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學校為了強化質量改進意識;建立教育視導機構:成立由校長統領、教務處牽頭、定期在校開展針對性的學科教學督導,收集教育質量波動的有關信息,及時糾改,確保教育質量的穩定發展。嚴格教育質量檢查:集中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檢查與指導相結合;自檢與互查相結合。抓實教育質量反饋: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檢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學檢測,通過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常規教育教學信息收集渠道,及時瞭解和掌握教育教學中的動態問題;通過對所有教育教學活動、各個教育環節、各種教育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經常性的督導來健全教育質量監控的制度體系。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3

時間荏苒,不知不覺中一班32名活潑、可愛、天真、乖巧的寶寶在這個温暖歡樂的團體已經生活了一年。這一年是辛苦而卓有成效的一年,在園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家長的誠心合作下,在我們兩位教師的盡心呵護下,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一點點的提高。

作為幼教工作者,最首要的職責是先保障好孩子的安全、照顧好孩子的健康,繼而才是保教結合的去開展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我們除了紮紮實實地做好班級衞生及消毒工作之外,還異常注重幼兒的日常護理。每一天不厭其煩地提醒幼兒多喝水,並隨時留意幼兒的衣服有沒汗濕,隨時協助他們更換。細心留意每個孩子的身體和情緒有什麼反常狀態,及時發現身體不適的孩子,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在大家細緻、有序的工作方式下,一學期下來,家長由開學初的擔憂變成放心,我們保障了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歡樂樂、健健康康的成長。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更多的機會不斷的提高和發展,這學期,我們圍繞五個主題,進行了教學探究活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配合主題開展的需要,靈活地對區域活動進行調整和設置;經過為幼兒供給各種操作材料,將主題目標含隱在個區域中,有時根據主題需要,將主題活動中其中的一個小主題,設為一個區域,並在區域中融入探索、操作、講述和表演等資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活動中得以寬鬆、自主、個性化的發展。

針對班級孩子年齡及本事的差異,我們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激勵為主的學習氛圍。留意每一個孩子的提高,經過獎勵環節,激勵幼兒進取關注自我的每一個提高。在這種激勵、競爭的氛圍中,孩子變的懂事而有自信,也變的主動而樂觀。

此刻的家長,都十分的關注和緊張孩子的教育問題,應對這種局面,作為教師的我們,壓力是絕對有的。倒不是對自我工作沒信心,而是擔心自我的工作方式能否得到家長的認可。應對這些困難,我們沒有退縮,也沒有怯步,心中僅有一個想法就是:只要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孩子更好地提高而營造環境,隨時和家長堅持密切溝通、聯繫,必須能慢慢得到家長的認可的。

我們將孩子在園情景及時反饋給家長,並建立了家園共育欄,並期望家長將一些困惑和疑問大膽向我們教師提出;其次,我們還將每週的教學資料和一些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向家長説明,以便家長能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景。及時瞭解家長對孩子的表現和教師的班級工作是否滿意,以及有什麼期望和意見。瞭解了家長的想法和心聲後,我們對自我的工作更加有信心,揚長避短,不斷的改善班級工作。開學初,還對班上三分之二的孩子進行了家訪,經過家訪,更好地促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針對孩子在園的一些特殊情景,我們還經常用電話的形式和家長溝通、交流看法,爭取家園一致地去教育好孩子。

本學期我們還舉行了幾次活動(六一、畢業典禮等),雖然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們和教師都很高興。我們能夠經過活動學到很多東西。

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孩子生活常規還有待加強,如:紀律意識、學會等待和依靠性方面。

2、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3、給孩子供給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手工、製作方面,供給更多的材料,創造更好的條件。

其實,教師的工作是十分神聖而又辛苦的,很多教師工作時,常常會有顧慮而不敢大膽地去做。工作幾年,我給自我總結的經驗就是:工作是做出來的,只要你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堅持用“三心”(耐心、細心、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即使應對不一樣看法的家長,我們也是問心無愧,始終是能得到理解和認可的。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4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集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着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集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羣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着什麼;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閲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着有意義的事情,説着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輕鬆,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有着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輕鬆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集體進行。當然,班級裏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着,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集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該儘早改革。

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學心得體會15

身為一名國小數學老師,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學中能讓孩子不再畏懼數學,而且從心裏喜歡它。有幸看了邱老師的《嘗試教學策略》,感受非常深刻。

在教學實踐中,我感覺到這種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均體現出其優越性。現今的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並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而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精神是“先練後講”,這正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嘗試教學法強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先嚐試,正是為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及條件,學生通過嘗試而知不足,知不足方能自反,去尋求解決途徑,以體現其在教學的主體作用;而教師通過嘗試而知困,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然後針對問題精講精練,以體現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嘗試教學法的五個基本步驟是: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即採用“以舊引新”的方法,由準備題過渡到與例題相仿的嘗試題,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結點,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再引導學生自學課本例題,從例題的分析方法、解題方法及書寫格式得到啟示,解決嘗試題後進行嘗試練習,以檢驗嘗試結果,教師則根據嘗試練習中反饋的信息,組織學生討論然後進行重點講解,這樣,就使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組合。就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而言,我認為嘗試教學的五步法中自學課本這一環節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讓學生學會看書,並從自學課本的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學會聯繫新舊知識,理清知識系統的脈絡,這就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一、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

上課一開始,立即導入新課。課題出示後,教師可簡要提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學習內容,也可啟發學生自己説。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主動參與。從教育心理學看,兒童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二、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

課題出示後,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應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從課本中初步獲取知識。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自學課本要成為學生主動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嘗試問題,用嘗試問題引路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樣看,解決什麼問題。自學後應該檢查,及時評價,讓學生講講看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三、先讓學生嘗試,鼓勵創造精神。先讓學生嘗試,就是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這是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辦法。但只提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是不夠的。參與有兩種:一種是被動參與,教師設框框,學生來參與;一種是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主動積極地參與。為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要儘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課堂上應允許學生搶答,允許提出問題,主動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總之,要把學生當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才能擺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四、允許學生提問,發展學生思維。

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是學生主動參與的表現,要給他們提問的機會,並鼓勵他們敢於提出問題,養成不懂就問的勇氣和習慣。一堂課可以有幾次讓學生提問的機會。自學課本後,教師讓學生提問,“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教師講解後和全課結束前,都可讓學生提問,“這堂課你們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比較簡單,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師千萬不能諷刺嘲笑。否則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後他們就不再舉手了。教師要耐心聽取和解答學生的問題,有些問題可以大家討論,由學生自己回答。

五、組織學生討論,增強合作意識。

組織學生討論,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的機會,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能改變教師一言堂,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發表意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

要留有充裕時間讓學生討論,不要走過場。不同意見可以爭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積極發表意見,説錯了,也要設法讓學生體面坐下。

以上幾點,是我學習邱學華嘗試教學法的一些體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嘗試教學法的寶貴經驗,將會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豐富的借鑑,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6n7d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