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推薦)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推薦)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推薦)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

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食物。在生活中,有很多關於珍惜食物的名言,但如果你知道,你就做不到。你有沒有想過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還是魔術師出來了?這些都不是農民辛辛苦苦種的,肉也是他們辛辛苦苦養的。

有的孩子吃飯總是挑三揀四,一點青菜都不吃,只吃肉,不僅會對身體不好,還會浪費食物。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找各種理由不吃飯,有時候媽媽不在的時候把飯倒掉。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不知道什麼是珍惜,我總是吃一半不想要,我媽媽總是告訴我非洲人不能吃的故事,但我總是從左耳到右耳。直到我長大了,瞭解了非洲人民的痛苦,我才意識到有很多人不能吃東西。我媽媽説非洲人餓得只能吃土,但我還是不相信。直到我在電視上看到,包括我們中國很多山區的孩子都吃不下飯,我才真正明白食物有多有價值。後來,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我堅持每天做光碗行動,碗裏沒有剩下一粒。

每個人都有責任珍惜食物!即使遇到不喜歡的菜,也要堅持吃。當你去別人家吃飯時,別人不堅持吃飯,你也應該告訴他不要浪費食物。每一粒米飯,每一道菜,每一塊肉,都是農民為我們做的,他們留下的'一滴汗水是有價值的,你必須記住:食物,是我們生命的來源,我們必須同情它。今天,開始我們的光碗行動。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2

在節糧周活動中,康樂幼兒園教師以板報、自編節糧提案的形式呼籲家長和社區居民。節食在我身邊,每天節省一點,每天奉獻一點,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節省的食物和資源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從而理解珍惜食物,讓每個人都為節約感到驕傲,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讓節食成為一種習慣的概念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為了讓康樂幼兒園的孩子們知道來之不易的食物,通過學習同情農民的'古代詩歌,聽幼兒園喇叭廣播,畫稻草人保護作物,孩子們知道芳香`米飯、雪白的饅頭和美味的麪條來之不易。現在抱怨食物不好吃,隨意傾倒剩菜。挑食不如以前了,孩子們的餐桌也變乾淨了。並且知道挑食是最不合適的行為。當老師們看到孩子們朗誦古詩同情農民,向父母和居民解釋節約食物,珍惜食物,説服桌子上的米粒時,他們真誠地感到高興。當老師們看到孩子們朗誦古詩同情農民,向父母和居民解釋節約食物,珍惜食物,説服桌子上的米粒時,他們真誠地感到高興。通過這次活動,孩子、老師和家長逐漸意識到珍惜食物的重要性,並從中獲得了很多知識和樂趣。活動讓愛糧節糧,杜絕浪費!成為康樂幼兒園省糧的座右銘。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3

各位朋友們:

同學們,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國家將“世界糧食日”所在的一週定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它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確定的。

我國有十四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個人當中舊有一箇中國人。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飯就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也許有的同學肯定會説:這怎麼可能呢?我們這裏一日三餐講究搭配,講究營養價值,雞鴨魚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隻要你們去查一查資料,多看一些新聞媒介,你們就會知道,在我國的邊遠地區,由於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等原因,還有許多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連温飽問題還沒有解決,何談讀書上學呢?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十四億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

也許有同學認為,節約幾粒米沒有多大用場,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4億人可節約2186萬斤,這麼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20xx年,可以給1000多名學生吃60年,所以節約糧食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但是,在我們的`同學中,卻普遍存在着浪費糧食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每天早上在咱們校門口的垃圾箱內,有許多同學把吃剩的饅頭、油條、麪包丟在裏面;在學校吃飯的同學,也經常把大碗大碗的飯、菜倒在泔水桶內,這實在令人心痛。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粉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浪費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會背古詩《鋤禾》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可以從這首古詩中可以看出糧食的珍貴。據統計,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多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我國人均佔有糧食還不足400公斤,剛才我説了還有少數盆困地區還有很多人吃不飽肚子,而且我國耕地面積仍在逐漸減少,人口都在不斷增加,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糧食是不能浪費的。

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要繼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節糧宣傳週”裏,在以後的每一天,要開展愛糧惜糧,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要求人人從自己做起,個個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倡議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4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繼續審議食品安全法草案。國務院擬設食品安全委員會,草案增加了有關規定,明確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以加強對各有關監管部門的協調、指導。草案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工作職責由國務院規定。”此前,草案中確立了各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對食品安全實施分段監管的體制,並強化了各部門具體的.監管責任。

明確民事賠償優先

草案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嚴管保健食品安全。

嚴管保健食品安全

草案增加規定:國家對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實行嚴格監管。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職,承擔責任。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草案還規定,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標籤、説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必須真實,應當載明適宜人羣、不適宜人羣、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其含量等;產品的功能和成分應當與標籤、説明書相一致。名人代言“問題食品”將被嚴懲,草案增加多條規定,嚴懲組織、機構或個人代言不合格食品的行為。

同時,草案還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不得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違反相關規定的,將由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除食品安全法草案外,會議還繼續審議了刑法修正案草案和保險法修訂草案,這三部草案有望於2月28日會議閉會時通過。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5

俗話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民以食為本,我們愛吃,更因為我需要吃飯。只是對於吃飯,我覺得現在最多的問題,不是吃不吃的飽,吃不吃的好,又或者健康不健康。而是,對於食物,我們的態度。

在我的家庭中,就有這樣的明顯差距。老一輩的人,捨不得丟,小一輩的人,不願意吃。中間人,難做。

老人們經受過那些苦頭,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別説浪費糧食,就是一點飯渣子,都不帶放過的。固執一點的老人,就算你和他説隔夜的飯菜對身體不好,他們甚至都會説自己沒多久可活,不怕。我不知道這算什麼,但是人在哪個年紀,都應該珍惜生命。對於我們來説,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將老人們帶向正軌,讓他們知道生活已經不是過去的時代,應該學着對自己好一點了。

説起吃飯,相信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個階段,開始嫌棄家裏的飯菜不好吃,就是我們這羣小屁孩了。我不是一個挑食的人,基本沒有什麼討厭的食物,可能也是小的時候窮,能夠有的吃,就不錯了。但是,我也確確實實看過那些挑剔的孩子,比如我的表妹,我能夠感受到,她是怎樣讓人討厭的。

小孩子吃飯都比較麻煩,任性一點的,沒吃完就想要逃離飯桌了。剛開始和表妹一起吃飯,我就深深的覺得,自己小時候,還好窮。小孩子吃飯靠哄,不僅要做的他們喜歡吃,還要“騙”着吃,一會嚇她不吃動畫片的反派角色會生氣,一會説再吃一口就好了,吃了幾口之後還要誇兩句。真的很是麻煩。要是拍拖太久,大人也真的會經受不住,發起脾氣,又成了一場大人和孩子之間的`戰爭。

再大一些的我們,吃也懂得自己喜歡吃什麼,不會要人哄着吃,我們也知道什麼東西是不健康的,要少吃或者儘量不吃。可是,對於幸福的我們來説,美食多,誘惑大,我們最容易被美食牽着鼻子走,時而會浪費糧食。哪怕你覺得原本可以吃下,哪怕你打包回家基本就沒有人動過,對於食物來説,都是一種浪費,一種不尊重。

我想,我們對於吃,越來越講究了。可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想吃什麼好,而是要先想好,自己適不適合吃,能不能吃,又能吃多少。一定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大多數人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不管是誰,都要吃飯。有時候,吃飯是一件維持生命的任務,可是,有的時候,吃飯卻是一種享受。我們要吃,就要尊重糧食,不奢望吃飯的時候,想農民的苦,想土地的偉大,僅僅是一種對自我的要求和對食物的尊重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6

21世紀,在科學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不斷髮生。近年來,多寶魚致癌、蘇丹紅、問題奶粉、病蟲橙。這一事件令人恐懼。每個人都期待着食物的保證。

人們以食物為天,人們的飲食得不到保證。為什麼要談健康這個話題?一句順口溜説: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心裏無數能吃什麼。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吃什麼,你敢吃麪前的菜嗎?害怕裏面有農藥殘留物和昆蟲。消費者對政府和商販失去了信心。對生產者失去信心,沒想到會擔心食品安全。

那些小販的。良心仍然存在,他們無情地踐踏了他們的`道德。還要問那些生產者,你在哪裏,你有沒有想過事情的嚴重性,一旦你的商業聲譽被摧毀。最後,問政府,讓不安全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流入人羣,進入人們的嘴裏,這沒有錯嗎?一切都是因為你。

期待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但除了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外,消費者還需要提高對食品安全的理解,不要隨意購買路邊攤位食品,三無產品,更不用説相信廣告了,俗話説:從錯誤中學習。那些幕後老闆需要留下一些道德,希望不要為暫時的利益付出更大的代價。

誰不期待,能吃到安全的食物,期待,等待。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7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是一點兒也不假,吃飯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準則!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十分豐富,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可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着現況,“節約”一詞在人們心裏漸漸的淡忘。吃飯已不成問題,但節約糧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況是不容樂觀的。20xx年我國穀物,棉花的總產量約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僅幾百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補給古代王朝的糧食,可是由於人口猛烈增加,人均佔有糧食竟然比古代少了不知道多少斤!根絕20xx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我的人口已經到到十三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現在都已經20xx年了,不止有人口增加,糧食減少的`吧!

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是我國的第一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為之一,因為糧食就相當於慢性自殺!大家看到,現在鋪張浪費的越來越多的,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雖然説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應該珍惜糧食的,如果繼續浪費糧食,以後只有沒有糧食的情況會發生!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票當思親”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施肥,收割,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勞!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正是由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上美味的大米飯。也許平時我們不放在心上,但到最後最普通的食物也是為美味的食物!

記得上餐館吃飯時,不要為了面子就去浪費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然現實過得更加美好!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8

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並將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針對當前食品安全監管中的薄弱環節,對食品衞生安全制度進行了重要的補充和完善。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價體系,以食品安全風險評價結果為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和食源性疾病控制對策的重要依據。統一發布食品安全重大信息,及時、客觀、準確。

二是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相關制度,防患於未然。

三是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檢驗記錄制度、標籤制度、票證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加強生產經營者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處罰。

第四,加強食品進出口質量管理。進口到中國的食品、食品添加

劑及相關產品應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出口食品應符合進口國(地區)的'強制性要求,並通過出入境檢驗。

五是完善食品安全監督制度,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對行政區域食品安全監督的總體責任,賦予行政機關必要的監督權力,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建立暢通便捷的消費者權益救濟渠道。食品消費者有權舉報、起訴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並有權依法獲得賠償。會議決定,草案進一步修訂後,由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9

同學們,還記得《憫農》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嗎?千百年前的古人尚知糧食“粒粒皆辛苦”的來之不易,可人類進化到了二十一世紀,浪費糧食的現象卻隨處可見,是我們的生活太富足了嗎?真令人惋惜痛心。

每天早上,上學路過的步行街口、柵欄旁、台階上、垃圾桶邊,到處可見隨手丟棄的沒吃完的麪包、油條和喝剩下的豆漿,有從家裏帶來的,也有在街上買的,總之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看着滿地的垃圾和同學們‘從容自如’地把食物扔到地上的情景,我心裏格外難受。雖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同學你想過沒有,看似不經意的一個簡單行為背後有多大的危害?小至影響校區衞生,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大至浪費糧食資源,破壞地球生態環境。後果真的很嚴重,簡直不堪設想!

少數同學如此嚴重地浪費糧食,可曾知道當今世界上有千萬人還在遭受飢餓的'威脅?這是一個巨大而又恐怖的數字!在一些貧窮國家,兩人為了一截面包吵架乃至動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為他們想想,你還忍心把大塊大塊的食物隨意丟棄嗎?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珍惜糧食是多大的悲哀呀!在輕易丟掉一份兒吃剩的或買來又不合口味的食物的同時,我想你也丟棄了比食物更為重要的東西!

前些日子我和爸媽看到過一則新聞,感觸頗深。記得像是“小撒跑兩會”欄目的專題報道。講的是在我國甘肅某某地,住在大山裏的孩子們在一所叫做“紅板國小”的學校裏讀書學習,這些孩子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牀,並且要翻過三四座大山,步行二十多裏崎嶇山路去上課,到達學校門口時,帶着手電筒與之同行的記者阿姨已累得氣喘噓噓、汗流浹背。他們中午來不及趕回家吃午飯,學校又沒有食堂,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孩子自帶午飯,不管涼熱,好賴填飽肚子;條件不好的,中午不帶飯,就只有看着別的同學狼吞虎嚥,一直堅持到下午放學。看到他們餓着肚子仍舊專心致志、書聲琅琅,我的心中一陣陣酸楚,爸媽也淚滿雙眼。“紅板國小”的同學們覺得能吃上熱乎乎的白米飯是一種奢望,是學校生活的最高標準,能填飽肚子對他們來説已經很快樂、很知足了!

還有,在前不久發生的日本地震海嘯災難和利比亞內戰事件中,再次體現了糧食與食物的重要,使我深有感觸。在從利比亞和日本撤離過程中,許多華僑踏上飛機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能給我一些吃的嗎?”食物意味着生存,關係到生命。

事情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了,“紅板國小”的同學們之後也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資助,可我心中至今仍牽掛着他們。對於那些浪費糧食的學生來説,在隨手丟棄沒吃完食物的一剎那,你應該感到臉紅!

尊重自己,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吧!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0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我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桌子上,在碗裏。

過不了幾天,我剩下的米飯居然差不多有一碗那麼多。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裏走一走,看一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正要去拉車去田野時,媽媽説:“寶寶,車子壞了,我們只好走着去了。”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裏。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着許多人在忙碌地幹着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邊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伯伯正在拋秧,他從一塊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綠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他每拋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隨着秧苗飛灑向田中。此外,還有一個農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輕輕地彎下腰,用那潔淨的`雙手去接觸那骯髒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除去了,卻髒了自己潔淨的雙手。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每個農民從田裏走出來,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六十歲的外婆也在地裏幹活,她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又站起來伸伸腰,並不斷地用手捶打着自己地腰。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裏。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後,我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以前這樣浪費糧食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下決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1

近年來,農產品市場機能在退化,逆市場化的發展和糧食行業的艱難程度增強。我國的糧食價格扭曲嚴重,農產品價格的市場意義在弱化,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喪失殆盡,糧食企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不斷降低。

又因長期由國家制定最低收儲價來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使農民缺少市場自主性,糧價跌了怨政府。而企業的不滿來自對糧食壟斷體制造成的不公平的政策對待,干預過多,生存空間被擠壓。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該在降低種糧成本上做文章。只要糧食生產成本降下來,農民的收益上來了,也就不必僅依靠提高最低收購價這一弊端叢生的笨辦法來保護農民利益。價格也降下來,糧食價格的'競爭力提高了,市場理順了,企業也就有活動空間。

其次,農業需要補貼,但要改變方式,不能排擠市場機制。以美國為例,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和支持農業生產,美國政府為本國的農民提供財政支持,無追索權市場行銷支持貸款(MALS)就是一種財政支持工具,也是美國支持農民的一個核心政策。

這種政策執行下來實際上是保護農民利益而不保護市場,保護效率高,而且不必由國家背上沉重的糧食庫存包袱,既減少倉儲設施的投入,保糧投入,資金佔用,同時使美國農產品維持了強大的競爭力。還可以加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作用。

第三,還要加大糧食信息的透明度,使之更好發揮降低糧食市場

長期波動的積極功能。持有糧食庫存的根本目的是為調節糧食產出季節性與消費平穩性不一致的矛盾,公佈糧食庫存數據有助於減少市場不確定性從而幫助微觀主體更有效進行決策。

最後,要給予允許市場機制自由發揮作用的空間。收儲政策應從供應量角度來影響市場,而非通過價格。儲備的收與拋,本來的目的就不應為了扭轉市場價格的趨勢,只是為了在市場供應緊缺時,按市場價格增加供應,更不必太關注價格的漲跌。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2

古往今來,足食都是治國安邦的首善大舉。古人講,民以食為天,“洪範八政,食為政首”。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尤為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取得了舉世稱讚的成就,現在,我國已比較穩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產世界1/4的糧食,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重大貢獻,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我們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豐富內涵。

把握戰略立足點,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受耕地、淡水等資源約束,糧食有缺口是客觀現實,需要有效利用國際市場和國外資源。但十幾億中國人不能靠買飯吃、討飯吃過日子,我們的飯碗要主要裝自己的糧。這是因為:一方面,國際市場調劑空間有限。目前全球糧食貿易量僅有5000億斤—6000億斤,不到我國糧食消費量的一半,大米貿易量700億斤左右,僅相當於我國大米消費量的1/4,既不夠我們吃,也不可能都賣給我們;另一方面,大規模進口不可持續。如果我國長期從國際市場大量採購糧食,可能引起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不僅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也會影響我國與一些不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

把握戰略着眼點,明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優先序。我國耕地就這麼多,需求又那麼大,必須有保有壓、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首先是“保口糧”。大米、小麥是我國的基本口糧品種,全國60%的人以大米為主食,40%的人以麪食為主。這就需要合理配置資源,優先保障水稻和小麥生產,水稻面積要大體穩定在目前的4.5億畝以上,小麥面積大體穩定在3.4億畝以上。其次是“保穀物”。保穀物主要是保稻穀、小麥和玉米,這三大作物產量佔我國糧食總產的90%左右。稻穀和小麥作為口糧品種要保,玉米是重要的飼料糧和工業用糧,近年來需求增長最快,也要保。目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5.45億畝,應保持基本穩定。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3

在一個美麗的國家,在吃飯的時候,有一種人叫乾飯人。他們經常拿着碗吃飯,很開心。

在第四節課上,我們班的學生一定在想:來吧!這節課結束後,你可以去食堂吃飯了!這門課是一門藝術課,每個人基本上都在心不在焉地上課,畫畫,等待美好的乾飯時光。甚至我也不耐煩地畫畫。

到了!到了!是時候爭奪座位了。老師不應該知道這是什麼!這意味着每個人下課後都會匆忙排隊。每個人都把桌子上的東西放在抽屜裏。一些打掃衞生的學生非常無助,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運。然而,他們仍然不願意放棄食堂的.食物,所以他們讓好朋友幫他們吃飯。

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伸出腳,一個接一個地像賽跑一樣,似乎突然衝出了教室。每個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室的門口。好像這樣,這段旅程就會減少。李先生突然説:學生們,這節課來了,下課了!我們一起喊道:老師萬歲了!過了一會兒,我衝出了教室。

當我們到達食堂時,每個人都排起了長隊。當我們回到這個位置時,每個人都開始了乾飯環節。這時,我們班的乾飯專家鍾佳學會了你想要土豆嗎?你知道我們學生的土豆非常珍貴和美味,所以我的朋友劉眉秀堅定地説:是的!我們知道,如果不,鍾佳學會搶土豆。

擦嘴很好吃!一天的中午過去了。我喜歡乾飯。乾飯是我一生的幸福。我也很自豪,因為世界上有那麼多人買不起飯。我們應該珍惜食物。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4

對於生命來説,什麼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是金錢,還是名利?不!這些都不是。民以食為天,這個道理,大家一定飛外,沒有糧食吃,過不了幾天,我們就會被飢餓折磨致死。所以我要説,糧食,才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之本,沒有糧食,我們將無法生存。

也許,你會認為,現在誰家沒吃的呀,不要危言聳聽了。是呀,我們現在是多麼幸福!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在家裏被當祖宗似的供着,在外面被當寶貝似的護着……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富足的時代,所以不瞭解那些飢餓的人的痛苦,不飛外在亂世中掙扎的人的渴望,也根本不會明白一碗飯、一個麪包對於即將餓死的人的彌足珍貴。糧食,在我們眼裏是那樣平常,那樣微不足道。

在酒店,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糧食會被倒掉。有的人是出於面子,打腫臉充胖子,山珍海味點了一大堆;有的人是用公款吃喝,心想:反正不是自己的'錢,管它吃完吃不完,滿漢全席只管上!結果,餐桌上,有的盤裏只動了幾口,有的還剩半壁江山,有的甚至原封不動。總之,很少有全部吃完的時候。還有的人認為打包飯菜丟臉,剩得越多越有面子。

我們身邊的小夥伴也有浪費的行為:在家裏吃飯,有些同學因為飯前吃了零食、飲料,做好的飯菜沒吃完而被倒掉是常有的事;早上,為了趕時間,有些同學一邊吃一邊丟;在學校,還有些同學為了炫耀自己口袋裏有錢,一進小賣部就十分霸氣地買一大堆,結果很多零食吃不了一半,就以口味不好為由丟進了垃圾桶。

大家知道我們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嗎?那裏飢餓肆虐,病魔橫行,很多孩子餓得只剩皮包骨了,他們絕望地掙扎在死亡的邊緣,走在路上,禿鷲就在他們的身後盤旋,時刻準備飽餐一頓。

其實,我們的祖輩、父輩也經歷過饑荒的年代,那時,他們的餐桌上別説紅燒肉了,菜都是水煮出來的,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肚子餓了,就只能去吃野菜、啃樹皮,野菜樹皮吃完了怎麼辦?他們甚至去吃一種軟軟的泥土。許多人因為吃泥土而脹死,餓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我們國家雖然基本上解決了温飽問題,但是,我們的糧食並不富足,我們的許多糧食是從外國進口,漂洋過海來到我們飯桌上的。要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國,我們的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而我們的耕地面積,卻只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從外國進口的糧食雖然能解決一時糧食緊張的問題,但終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所以,珍惜糧食,成了眼下最要緊的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節約每一粒糧食,那不僅僅我們國家的糧食足夠了,説不定還能捐一些糧食給非洲或者其他地區被飢餓威脅的孩子呢! 珍惜糧食,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的世界會更美好!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5

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美德,尤其是我們學生最需要去培養的。這一次就我學校要求學生節約糧食來談談我的體會。

這次學校沒有要求我們節約糧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處浪費的行為,尤其是食堂吃飯浪費的最多。都説糧食得之不易,從種子到發芽到長大到成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學校對我要節約糧食的要求,大概還會繼續浪費很多的糧食。以往在食堂吃飯的同學,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會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盤,就連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所以説説的簡單,做起來難得多。

這次學校在食堂內貼了很多的關於節約糧食的標語,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囑了的。在通知我們要節約後,我們在食堂打飯,阿姨都會跟我們説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飯菜,不夠再去向她添加。實際上這措施是不好實施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權益被侵犯了,會覺得學校是故意不讓他們吃飯似的。因此我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包括自己也按照學校要求去做的時候,是有些不習慣的。但是於我來説,其實還算好的額,畢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給我大一點,剛剛好,只是有一點不太習慣這樣而已。

在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除了前期大家很難適應後,後面同學們也都努力去適應了,開始知道要去節約糧食,也懂得節約的好處了。畢竟當他們沒有吃飽的時候,阿姨是會再給他們添飯的,完全不會影響他們的温飽。只是大家原來都習慣了浪費,還沒有把節約意識建立起來,因而沒有辦法短期內得到適應。但是看着越來越多的人在努力應學校這個要求去做,浪費的現象還是得到了緩解的,沒有像以前那樣嚴重。雖然還是會有,但是不可避免,畢竟實施的時間不長,那些為了告誡對大家不要浪費糧食的標語還沒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這種意識也就不強,還有待提升。不過我相信隨着時間的加長,大家一定會培養起這個習慣和意識,一定會配合學校做好節約糧食的行動,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節約。通過這樣大的一個措施,也讓我明白節約糧食是我們大家必須要去做到的,因為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着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麼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為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為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為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糧食安全的心得體會篇民以食為天,人對糧食的需求與生俱來。記得小時候老家那兒把凡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統稱為糧食。雖然每天與糧食形影不離,但在相伴的歲月裏,我還是感慨無限的。

我的童年時代,感覺最深的是對飢餓的記憶,好像沒有吃飽時候。鄉下人每天一見面,第一句話問候語就是“你吃了嗎?”直到我讀大學時才改了見面説這句話的習慣。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人基本上每天只吃兩頓飯,玉米、紅薯、野菜是主要食物。外婆那兒老南瓜多,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月份,就是天天老南瓜稀飯,時間長了,見着這個就頭疼。由於是吃的都是粗糧、野菜,胃都脹大了,成年壯勞力一餐吃近十斤糧食的人並不少見。那年代如果家裏來了客人,外婆一般是弄點麪條給客人吃,這時會讓我們到鄰居家去玩一會兒,麪條的香味就飄出屋子,飄到了鄰居家,我們留着口水趴在門縫裏遠遠望着。

記得讀高中時是在學校寄讀,每週要從家裏帶糧食交給學校食堂,吃的主食是玉米飯,兩天一餐米飯,吃飯時是十人一組,一組一個小鋁鐵盆,每人只有半洋瓷碗飯。當時師傅做的玉米飯,裏面有好多面疙瘩,疙瘩中間有時還是生的,有時水加多了,硬的連那鐵鏟子都挖不動,讓處於正是青春發育期的娃娃們營養不良,不時發生同學到相鄰村民田裏偷紅苕、蘿蔔、水果充飢的事件。那時到餐館吃飯除了錢,還要糧票,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到縣城裏買書,因糧票少,兩人只吃了三個饅頭。剛參加工作時,就聽一位長輩説,同事老孫是很有學問的人,讀過大學,只是三年困難時期因無法忍受在學校的飢餓就放棄了學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農村土地包產到户,人們才從飢餓中慢慢地解放出來。老家那兒什麼都可以賣,就是不賣糧食,可能是餓怕了。

去年春天,我到省城裏去看望一位老師,他是一名退休的教授,不抽煙,也不喝酒,帶點什麼合適的禮物讓人還費了大心,左思右想,最後決定送點家鄉的冷水田裏生產的大米和植物油,當時我還是心存顧慮,覺得有些土氣,沒想到老師高興得不得了,説他好長時間沒吃到這些好東西了。老師的話,讓我心裏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十年前我到鄉下看親友,常和一些老人拉拉家常,讓老人們擔憂的'是農村外出人口增多,承包地撂荒,特別九零後的年輕人基本不會幹農活,或者根本就沒打算當農民,如此下去,沒有人生產糧食,不知道今後大家吃什麼?

近年來,我因工作關係經常深入到遠離縣城幾百公里的土家山寨,水泥路已經沿伸到農户家門口,不少外出打工人員返回,帶來外面的信息,有的開辦了自己的企業,有的開辦了農家樂,帶領一方鄉親富了起來,可鄉親們並沒有放鬆對糧食的生產,我偶爾走到田園裏看一看,那莊稼長勢真是喜人。老鄉告訴我,近幾年糧食年年豐收。並説,種田人沒有糧食吃,那可是丟人的事!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糧食局是最好最大的單位,家裏如有人在那裏工作肯定是令人高興的,如今縣糧食局已經成了最小的單位,可以説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後河西,糧食局鄧局長開玩笑地説,別看我們單位小,我們管理的糧庫,有吃有喝時沒人關注,一旦受災胃它可是最重要的單位呢!

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的命根子。從某種意義來講,珍惜糧食就是珍惜了我們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會的財富。父母只能給了我們生命的長度,糧食給我們的卻是生命的寬度和厚度,糧食要陪伴我一生。古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愛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源源流長的美德,我們要以感恩之心愛護它,更要加珍惜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kjjy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