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關於做主人心得體會

關於做主人心得體會

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一:

關於做主人心得體會

我是一對10歲雙胞胎兒子的母親,幾年的在外漂泊,讓我很少時間陪伴兒子,回到家兒子雖然也很親近我,可我和孩子溝通方面總覺得還有很深的隔閡。對於價值觀還未建立的兒子,對於很少陪伴他們的我,面對他們的我認為是很不好的習慣,我對他們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我很困惑,一方面對他們很內疚,另一方面我一直在尋求一種方法或一種課程來化解我的矛盾,因為我也是一名講師,我清楚的知道專業課程對我的重要性,所以我很渴望的來到了《智慧父母》的課堂!

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來到這裏忽然發現以前對孩子的許多教育方法和理念是錯誤的,不光誤導了孩子,而且孩子還收不到父母對他的愛。聽着其他的家長在説,如果早來到這個課堂就好了,如果早聽了海洋老師的課就好了……我無語,後悔以前自己本身就是做教育的,而沒有更早的來到這個課堂。在這個課堂裏,首先知道了區分哪些是父母的問題,哪些是孩子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問題,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採取措施等等。

一下課,我禁不住躍躍欲試,馬上打電話給兒子,海洋老師説了,親子關係先從溝通開始,其實主要還是我想兒子了,先是大兒子接的,電話打完,發現效果和以前一樣,是流水帳!原來我還是用以前的模式在和兒子説話,海洋老師教的方法我根本沒用!還是我們培訓界説的那句話,知道不等於做到。接着,我想,幸好我還有一個兒子讓我做實驗,我於是仔細回憶了海洋老師所講的,溝通時要關注對方的情緒,並接納他,並肯定孩子的好的一面等等,這一次是小兒子接的電話,他剛和哥哥吵了架,此時情緒不高,我先關心他,並運用了所學的“開放式迴應”,果真取得了好的效果,最後兒子説,媽媽,你要常打電話回來。我鼻子一酸,答應下來,保證2天打一個電話!

通過這次學習海洋老師的《智慧父母》課程,讓我悟到了,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我們總是用自己的那一套來對待孩子,我們自己的那一套更多的是來自於我們父母的.(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那一套傳承,如果不從自身開始改變,何以讓自己的下一代做的更好呢?智慧父母不光給到我們怎樣帶好孩子,怎樣教孩子設立目標,怎樣更好的支持孩子學習等等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課程的一些很深刻的體驗式環節讓我們自己首先學會溝通,接納,欣賞,愛等等素質,更多的支持到父母進步的同時,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加的和諧幸福。

做智慧父母心得體會二:

在4月11日下午,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家長共同收聽了陳忠聯教授《將成功傳給下一代》的家庭教育講座,短短一個多小時,陳教授帶給我們的這份精神大餐,就如窗外那細細的、綿綿的、柔柔的春雨,緩緩注入我們的身體,慢慢滋潤着我們的心田。

作為一名獨生子女的家長,從孩子一出生,我就在尋找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也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隨着孩子的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的變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困惑。而陳教授的講座,真是一場“及時雨”,讓我在迷茫中收穫了希望,學到了家庭教育的知識和理念.

一、要轉變教育觀念。

21世紀,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家長的觀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線。有這樣一句話:觀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陳教授通過《貓抓老鼠》的故事,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改變觀念的重要性。動物為了求生存,都要改變方法、更新觀念了。更何況我們作為家長,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呢?不改變觀念,不與時俱進,怎麼可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終身制的學府。優秀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有問題的孩子的背後,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問題孩子一定來源於問題家庭。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先改變家庭教育觀念。目前,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家校配合是我們教育孩子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學校以抓學習為主,家長配合,家長以抓素質為主,學校配合。作為家長,主動配合學校抓好孩子的個性、品德和習慣的培養,我們就先走了一步了,我們就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發展來培養我們的孩子的。

二、注重孩子的素質的培養。

在孩子素質培養方面,陳教授講到,良好的思維方式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我們要教會孩子時刻有一種不抱怨的心態,養成不怪別人的習慣。正如《孟子》裏所説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已。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陳教授結合自己孩子在十三歲時和生活主任處不好關係的實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改變了自己就改變了別人”的道理。

將來,我們的孩子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後,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去處理?這就是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要麼搞定、要麼適應。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要麼不做,要麼做好。就如我們16班馬老師寫在黑板上的一句座佑銘:“説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多看別人的優點。只有多看別人的優點,我們才能看到別人的價值,同時可以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素質。通過龜兔賽跑、鉛筆和橡皮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人如果不會看別人的優點,他就不會懂得整合資源,不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成功。這些教育,其實在生活在中我也在教育孩子,但聽過陳教授講座後,更加深刻,以後會結合日常生活實際情況更進一步的引導孩子。

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他的能力和經驗,而在於他有一個良好的思維方式。

三、要講究教育方法。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等多個長輩的保護傘下。存在着自私、嬌貫、任性等不良習慣,面臨着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誘惑,還有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等現象。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有着不同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要講究方法的。

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建立好的習慣。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情感習慣等。“好習慣,好人生”。孩子任何一個習慣的培養都是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養成的。如果孩子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和我們家長是有直接關係的。

其次,我們和孩子的親子交流要暢通。在講座中,陳教授講到很多孩子上網成癮、愛看電視、女孩子染頭髮、聽流行歌曲等等。我感覺,親子交流是要講究方式的。特別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説。如果親子溝通順暢了,很多的孩子存在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很慶幸,我家孩子目前這些問題都不存在。

另外,我們要用現代經營理念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利用高科技手段,用現代的經營理念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我覺得,這也是和陳教授在前面講到的我們培養孩子要“按照市規律的的需求來教育孩子”相迎合的。我們根據自己孩子家庭地、學習、生活情況的不同,找到教育孩子的切入點,點燃孩子學習的發動機,學習成績提上去對孩子來説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學不好,不是智力問題,是我們沒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懂他們,沒有真正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五、如何教孩子成功。

陳教授從兩個方面講到了我們如何教孩子成功。

一是教自己的孩子首先去愛(孝)父母。講到這個地方,使我想到《孝經》裏面講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都不孝、都不尊敬,而愛別人,那是悖德、悖理的。其實陳教授在這裏也講到了我們要想讓我們自己的孩子愛(孝)我們,我們必須以身作則,首先去孝敬我們自己的父母。因為“身教重於言教。”孩子就是我們影子,也是我們家長的一面鏡子。

二是讓孩子懂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在遇到困難時,如果自己不救自己,沒有人能救你。陳老師通過自己的經歷路程,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要把世界上的一切事都當作公平的事情來對待。不怪社會太黑暗,只怪自己不夠亮

總之,通過陳教授的講座,讓我學習到對孩子的教育,首先有正確的觀念,要注重孩子素質的培養、要講究教育方法、要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等。但要做到這些,也需要我們作家長的不斷的去學習、去探索,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為孩子零歲,我們做父母也是零歲。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生命的個體,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讓我們做成功的家長,把成功傳給下一代!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

標籤: 心得體會 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qemw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