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合集15篇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XX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在我旗舉辦的市級國小數學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的觀摩學習活動。此次學習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旗縣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

這次比賽活動中,安排了國小階段一直六年級各段的課程,一共有21位做課教師,活動安排除了課堂教學以外還有3分鐘演講,5分鐘粉筆字,以及做課教師對於課堂設計等方面的答辯等幾個環節。充分且全面展示了教師各方面的深厚的基本功情況。下面就自己參加這次活動聽的兩節課以及當天做課的幾位教師其他方面的基本功展示之後一點想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聽石老師上的《鴿巢問題》這一課後,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石老師從讓學生在自己手中動手抽出撲克的遊戲引入新課,創設合理的疑問,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祕,從而帶着強烈的求知慾去探索本課新知,然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着,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石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又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以擺一擺,寫一寫,説一説等方式合作探究,最後讓學生彙報想法,然後歸納最終結論,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習主人,教師是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的理念。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探究深入淺出,使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瞭解決這一類問題方法策略。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與此同時石老師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

二、是xx區的邢老師的圖形的運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邢老師教學《圖形的運動》中,幾乎整堂課都始終讓學生圍繞着本課的重點——旋轉三要素,進行活動與探索,而不急於給出它們,讓學生從自身進行學習活動與合作探究中去感悟出描述圖形旋轉運動需要説出旋轉中心,旋轉方向與旋轉角度。這樣就很好的降低了學生對於這幾個詞的理解與接受難度,既突出了重點,又解決了難點,巧妙的設計滲透出教師深厚的教學基本功。

還有她和學生交流互動起來感情色彩都是分外濃的,很能讓學生放鬆下來,潛心思考,勇於探索。聽起來就如同聽人聊天一般。邢老師的課件並不華麗,但是對於本課重點的體現卻十分明顯。基本的素材全是生活中的實際。起到了很好的.啟發與引導的作用,為學生接下來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在這次活動中,兩位教師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的想法真特別”“你真聰明”“你表達的真完整”“你的回答很有價值”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尤其是參賽教師特別關注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沒有把小組合作這一環節流於形式。而且老師的數學語言也規範到位,這也是數學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之一。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觀摩參賽教師演講、粉筆字書寫以及答辯等方面的基本功,使我深深體會到自己在這些方面基本素質的不足與差距,在以後課餘時間除了備課,還需重視加強自身基本素質的提高。

活動雖然很短暫,但對於我們的影響應該是深遠的,以每一位教師的基本素質展示中為標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細細品味反思每堂課中的閃光的亮點供自己參考、學習、借鑑,俗話説有比較就會有鑑別。通過聽課學習,使我認識到教育方面的改革體現為新的學習理念,也就是將學習看作是通過積極的活動參與建立自己的理解的過程,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從這一思路出發,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體現探究、合作和對話的建構主義學習理念。學習是一種享受,反思則是進步的最好方法。讓我也在自己的教學中慢慢的嘗試吧!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2

在網上拜讀了姜紅英老師的《一年級數學學習要求》這一文章,覺得受益頗多,於是結合我們學校一年級的一些具體做法,我對該文進行了適當的修改,並和我們一年級的各位家長共享。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習慣養成有很多方面,首先要學會的是整理書包和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要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孩子細心認真的將學習用品準備齊全,這在習慣形成初期非常重要。其次,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冊和書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老師會佈置,家長只要督促書寫端正、格式正確和及時改錯即可)。

學習習慣的另一方面就是養成每天覆習和預習的習慣。這也是我們數學常規作業,即回家三件事,一複習,二預習,三口算。

複習就是看着書給家長講講今天我們學了什麼,有什麼新的收穫和發現。

預習就是讓孩子自己安靜看書後完成書上的相應練習和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的預習要求有兩則:預習要求一,見空就填,見問就答。預習要求二,遇到問題自己想,獨立思考無價寶,想不出來打問號,帶着問題進課堂。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由於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做口算題卡,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有時間還可以給孩子聽算。我們關於口算練習的要求是:口算口算天天練,時間多我就做(口算題卡本),時間少我就讀(口算卡),想練耳朵就聽算。強烈推薦各位家長多給孩子聽算,聽算可以同時訓練孩子聽,寫和算的速度和能力。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有些孩子正確掌握左右需要較長時間和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藉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係。

同時,我們家長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很好的契機,一定別放過,順便就可以教教孩子一些數學知識。比如,當孩子問你幾點了,不防和他聊聊怎麼認鍾;當孩子問你,3-5不夠減怎麼辦,你就可以談談負數的知識等等。這些看似不經意的閒談,是他以後在課堂上學習數學寶貴的經驗。

在時間許可時,我們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數學遊戲或畫畫數學畫,通過那些具有訓練目的的遊戲促進孩子在數學、認知、空間理解、想象力和數形結合等方面的發展。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不妨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説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説説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於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時,和孩子去公園時等等,這樣交流的氣氛要自然親切得多。對話時要有意識的激發幫助孩子形成規範的語言表達習慣。如“我是這樣想的”;“我認為……”“因為……所以……”。要求孩子説完整的話。

數學書中的實際問題小朋友都要能在老師或家長引導下看書説出題意。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家長要能耐住性子,多聽少説,只要我們的話語能引發交談話題,進行適當的點評反饋就夠了。

5、培養孩子表達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經常向孩子“請教”。

把孩子推上講台,做孩子的“學生”這雖有明知故問的嫌疑,但並不妨礙孩子的為師熱情。他們會很興奮,很熱情的扮演老師的角色,介紹自己今天的學習收穫。比如:一年級孩子常常把老師的要求不能完整帶回家,家長對於他們説的不合理的事情,請堅決保持絕對的懷疑,並且裝出絕對的好奇,請他們自己第二天把事情弄清楚,告訴你們。大家再裝出絕對的空前的佩服。這樣我們的孩子以後就會有意識的'記住老師的要求,因為他會想到爸爸媽媽要請教他。

6、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話“數子千過,莫如誇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讚賞。與其説“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得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於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儘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有進步!繼續努力!”“沒關係,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7、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首先每個孩子由於學前的教育差異問題,大家的起點不同,因而我建議在一年級上期,我們家長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就是將孩子現在同過去不同進期所取得的成績相比較,是進步,還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進步是因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後要加以鼓勵,讓其發揚光大,開始表揚的頻率要高,漸弱之,以至形成習慣;踏步着或退步了是因為他不認真,還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後對症下藥,拉起來後再扶上走一程;稍有進步,作為家長可以藉助於老師的口吻,誇張一點表揚,樹立起自信,讓他自強不息。切忌讓孩子感受到你覺得他的學習很糟糕,你很着急,這樣孩子也會因為沒有成功感而對學習缺乏興趣。這裏我們説的其實就是縱向比較。

當然我們也需要橫向比較,就是能將自己的小孩與同年級、同班級的其他孩子比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成績一般都很優秀,而這一切,一方面歸功於學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視家庭氛圍的薰陶,對於這些孩子的家長,我們不妨去討教一番,再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實踐,一定有收穫。

其次,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或者説不盡如家長之意。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數學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

另一方面,我們要能“不唯分數是問”。分數只能作為評介孩子的一個參照,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僅分數就能説明的,我們得具體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知識點沒掌握。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也期待能給孩子一雙會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一個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頭腦。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3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一、教學中認真培養學生看圖

廣泛收集各種信息,從信息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萌發猜想;並能綜合運用原有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系統分析,從各種信息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例如:在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中,課一開始,我就出示同學們坐船去鳥島的情景圖,“把哪兩個班可以坐一條船”這一現實的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猜測,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置,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供了很多的機會,使學生思維活躍,在積極的提問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從身邊去發現數學問題,學會質疑,並能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二、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尋找方式方法,能積極進行獨立的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不拘泥於接受答案,善於質疑問難,善於自我反思,敢於向老師的答案挑戰,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對問題的獨立見解,並有其深度。

例如:在“估算” 教學中,我創設了問題情景,組織學生學習。出示同學們在收集礦泉水瓶情況統計表,我問:你從這張表上發現了什麼?瞭解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據表中的數據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第三、四周一共收集了多少個?”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同桌的兩個小夥伴趕快互相説一説吧!師説,調皮的小精靈也給大家提了一個問題。我們來看,小精靈提了什麼問題呢?第三、四周大約一共收集了多少個?誰能説説小精靈提的問題和我們提的問題有什麼不同?面對小精靈提出的問題,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現在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挑戰小精靈。相信同學們以集體的力量一定能夠戰勝它。經過思考,實現了思維的碰撞,學生能夠大膽地問“為什麼”。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又問:你還能提出一個用估算解決的問題嗎?學生積極性很高,達到了教學成果的共享,加深了對重點內容的理解。以問題為主線,變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發展,並使學生思維向敏捷性、創造性、獨立性和批判性發展,充分發揮認識主體的創新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多提供思考的時間。體驗提問題的樂趣。

例如:《統計》例2的教學中,我播放一分鐘內某條道路上通過的不同數量不同類型的四種車輛的動畫。讓學生分小組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接着根據記錄完成統計表,繪製統計圖後,我組織學生討論,“20分鐘後,來的車輛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麼?”,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進行思考,探索,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挑戰,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能夠大膽地回答。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創設最佳的問題情景,學生才樂於學習。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4

國小數學計算教學貫穿於國小數學的始終,學習時間最長,分量也最重。培養學生正確而迅速的計算能力是國小數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石。所以,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尤為重要。

一、以口算的基本訓練作為計算教學的突破口。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任何筆算四則計算,實際上都是分解成一羣基本口算題進行運算的。如果基本口算熟練的學生,筆算速度就快,正確率也高。因此,計算教學中,口算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堅持每節課1-2分鐘的基本口算訓練。口算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練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不懈地訓練,所以我們規定了每節數學課必須在開始時安排1-2分鐘地口算基本訓練。口算形式、方法多樣化。在教學中,凡需要計算的,儘量與口算訓練結合,能口算的堅持讓學生口算。不僅如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形式交替進行口算訓練,強化訓練速度、密度,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是課堂計算教學的重點。

(1)遵循認知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低中年級學生更為突出。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形象直觀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重要的然他們知其所以然。

(2)運用“遷移”規律,促進計算法則的掌握。在計算法則教學中,主義喚起學生對原有知識的回憶,尋找新舊知識的最佳結合點,運用舊知識的遷移學習新法則。

(3)重視算法指導,在計算的合理性、靈活性上下功夫。在講情算理、揭示規律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解題的技能、技巧,使解題過程既正確,又合理。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靈活運用所學的運算法則、定律,使解題過程最憂化。

三、新課程提倡算法多樣化。

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可以充分地讓學生髮揮知識遷移的優勢,進行大膽地嘗試,體現自主學習的特點。鼓勵算法多樣化,它為我們瞭解學生的認知狀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能有的放矢地採用各種手段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一定要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化”,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與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

四、保證課堂練習的時間。

改變課堂上翻來覆去説“算理”,擠佔了練習時間,少安排學生的課堂練習,影響了學生基本計算技能的形成。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是,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高效、統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並在練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如每節課留5—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並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教師進行糾正,還要關注計算練習後的反思。加強練習之後的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總結經驗,提高練習效率。爭取做到以下幾點:(1)新授內容重點練。(2)基本內容方法練。(3)易錯內容針對練。(4)新、舊知識結合練。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5

數學概念就是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及其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在國小數學中所涉及的概念比較多,如:數的概念、運算的概念、量與計量的概念、幾何形體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統計初步知識的有關概念等(隨着年級的升高會越來越多)。這些概念是“雙基”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基礎知識的起點,是邏輯推理的依據,是正確、合理、迅速運算的保證。因此,學生應該正確、清晰、完整地掌握數學概念。那麼如何進行概念教學呢?聽了楊明麗老師的講座後受益匪淺。

一、概念的引入

從實際引入(也可以説是從直觀引入)。國小生認識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像進行的。在概念的引入教學中,教師從比較熟悉的實際事物中,提供足夠的'直觀感性材料,讓學生通過看、聽、摸、做等,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從而引出概念,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二、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師要採取一切手段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在概念引入的基礎上,以足夠數量的感性材料,組織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比較、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邏輯思維活動,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以便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

三、概念的運用

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還要求學生能夠正確、靈活地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計算、作圖等,能運用概念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1)自舉實例。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從具體到抽象又回到具體,符合國小生的認識規律,使學生更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老師們經常使用這種練習方法。如,在學習射線、線段和角後,讓學生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這些圖形?

(2)運用於計算、作圖等。掌握概念對計算有指導作用,反之,通過計算對理解和鞏固概念也起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了乘法的運算定律後,就可以讓學生簡便計算一些習題。再如,在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後,就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進行通分、約分,並説明通分、約分的依據;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後,就可以讓學生把小數按要求進行化簡或改寫;學習了線段、射線和角後,教師安排了按要求畫一畫:畫一條3釐米長的線段、畫一個30°的角等。

(3)運用於生活實踐。數學就是服務於生活的,只有讓學生把所學習到的數學概念,拿到生活實際中去運用,才會使學到的概念鞏固下來,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運用技能。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6

5月8日我校數學組的老師們參與了“20xx年中招數學教學研討會”的線上學習,本次中招研討會內容豐富,既有專家對數學會考備考經驗的分享,又有專題複習課例的展示以及教研員對備考方向的預測與指導。可以説本次研討會就像一場及時雨,為在新課標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滲透了新的教學理念,為九年級的數學備考指引了方向。

在這次線上學習時,專家以《基於素養立意,提升複習教學》為題的講座,讓老師們認識到數學課堂要有“文化”味,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數學課堂應讓學生在生活背景中、做題的感悟中提煉數學思想和方法,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掌握數學公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滲透數學思想,在雙減背景下應及時改變“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注重方法的總結,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教學,在會考複習過程中正確認識“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的道理,複習備考時精選試題,把握好考試放向。

下午的兩節優秀課例,授課老師分別從學情、講授內容、考試要求做了詳細的分析,從這裏可看出,要想精準做好會考複習備考,首先要把握考試方向及考察重難點,然後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複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並能引導發揮學生的主人公作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兩位老師都非常重視做題方法的歸納和總結,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即使是做題的細節授課老師也規範要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針對我們學校的實際及線上學習內容,我們準備充實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學生閲讀分析、審題能力的教學,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學生準確審題的好習慣。

2、加強對學生做題規範的要求,勤批勤該,爭取每天有適當題量的課時檢測,及時批改,及時糾錯,認真規範學生的過程。

3、老師們認真閲讀《解析與檢測》的考試要求及考試內容要求,多做多看,複習面做到廣,全,細,準。

4、課堂上避免滿堂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不動搖,動員學生互幫互助。

5、分層佈置作業,分層要求。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7

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我得到了一些教訓,熟悉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並且對國小教學工作有了體會。

一、設計生活實際。

引導學生積極探究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愛好,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看,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題目的習慣和探索題目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公道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捉住了學生熟悉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公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公道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

貫串課堂始終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説話打鬧。這時假如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往思考你所提出的題目,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題目,由於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題目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欲看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展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聰明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題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題目,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題目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同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縱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以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正確的,由於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温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為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裏以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足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公道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往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往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往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往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熟悉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經常會進進誤區,由於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愛好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題目擠出來,使他們解決題目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題目,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往解決某一類題目,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題目的本質性的東西。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8

對於中低年級兒童數學教學,主要任務是努力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創造思維較強的學科。對與剛從幼兒園畢業的一年級學生學好這門課程並打好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我這幾年來一直是擔任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通過這幾年的實踐與嘗試,也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首先,我覺得要培養中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非常重要。在課堂上,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我在每節課上都儘可能的去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係,變化規律的過程。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開展積極評價。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指出,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教師調控教學內容時必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儘可能地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在教學評價上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

一、故事導學,誘發興趣

由於中低年級的學生具有喜新、好奇,學習目的性、自覺性和注意力穩定性差,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等特點,因此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情節,誘發學習興趣。如,在教“認識時間”這一課時,我在課的引入部分就加入了一個謎語:“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麼?”由於是謎語,所以滿足了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爭先恐後地要回答,課堂上的氣氛很活躍。

二、聯繫生活,增添興趣

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此,必須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教學貼近生活。“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我在教學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候設計了這樣一個數學遊戲:小貓釣魚,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整理加法表,發現運算規律。準備的教具有:魚(寫滿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算式)魚簍(算式得數)小貓頭飾、池塘(情境)表格(整理算式)先讓孩子們從池塘裏把自己算出來的算式(魚)送到魚簍裏,再讓他們分組驗證各個魚簍的魚是否符合要求。最後把所有的算式根據規律排入表格自己整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表,説一説自己發現的規律,整節課,孩子們是學習的主角,他們興高采烈得參與遊戲,參與學習,在遊戲中積極地進行計算,不自覺地進行整理,非常有興趣地交流計算規律,輕鬆愉快地完成了本來枯燥的計算整理複習。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9

20xx年9月12日和16日,鄒平縣國小數學教學能手評選課在我校舉行。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觀摩了來自不同學校的10節數學優質課,每位參賽老師在課堂上各具特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國小課堂教學的特點。總結以下幾點:

一、積極創設符合國小生行為特點的學習情境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角的認識》一課的老師,讓學生找一找教室裏的角,教師創設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學習當中。教師趁機讓學生指一指教室裏的角,學生則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找出角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説“什麼是角”,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尖尖的、有兩條直直的線,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位教師清晰的思路,精美的課件,簡要的講解,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小的張慧娟老師執教的是《方向與位置》,課前交流後,老師立即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老師第一次來開元國小,迷路了,分不清方向,哪位同學能幫幫老師?此設問不僅自然的引出了課題,而且調動了國小生樂於助人、好動好奇的心理,孩子們的“幫”意很濃,卻掉進了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圈套”裏,讓孩子們一步一步走向本課的的學習目標。此種情景的設置,讓學生在“助人為樂”中學到知識,不可謂不巧。由此我也認識到,教師的設問,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教學,這種設問不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課上,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學具,通過讓學生擺、畫、算,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崔曉雲老師執教《周長》時,教師引導四名學生在教室走一走,鼓勵學生摸一摸數學課本、課桌面的周長、畫一畫練習本的周長等活動,使學生直觀感知、主動參與,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耿靜老師執教的《奇妙的變化》更體現了這一點,在學生初步瞭解了分數概念之後,讓學生拿一張紙折一折,表示幾分之幾,學生興趣盎然,在動手操作中,再一次鞏固了分數的概念。不但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記憶。

三、善於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印象最深刻的是張統武老師執教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一課,教師出示課件展示畫面,老師設問,從圖上你發現了什麼?此設問較簡單,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教師接着問,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立即板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師繼續追問,你能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下可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慾望,更多的方法呈現了出來,此時的教師真正體現了做到了“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學生展示驗算結果後,教師進一步提出,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你喜歡啊一種?誰還有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獨立思考,學生很快總結出了規律,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學生運用自己總結的規律,每位學生都感到了成功的激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出了方向,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同桌互助;學生的思維是主動的,他在自己深入思考探究的同時更渴望和同學交流碰撞。

當然參賽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是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師設置問題太寬泛,學生根本不知道教師的意圖,導致學生回答無從下手,耽誤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個別教師教學設計零碎,一節課下來,讓人感覺不知所云。上課的時候會拘泥於成案,生成不促。把自己的思維固定於已經事前準備好的教案,沒有跳出這個思維的禁錮;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上有所欠缺,點撥不到位等等。都為自己以後的教學敲響了警鐘。

總之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老師們符合兒童心理的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巧妙的板書,精彩的教學設計,處處體現教師的匠心獨具,值得我深入的學習反思。通過這次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0

9月21日至23日有幸參加20xx年省“名師團送培”連雲港市“國小數學深度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的專題培訓。在開幕式時,臧雷局長的講話讓我感觸很深,臧局長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對教育的認識:教育要有温度,心中裝着學生;教育要有高度,眼界高,關注孩子的未來,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教育要有厚度,用人文、學科通識的知識,認識兒童的知識;教育要有韌度,教師要堅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教育要有美度,有語言美等我感觸最深的是教育要有温度,作為教師要心中裝着學生,想學生所想,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學好你的課,首先讓學生喜歡你的人。接着聆聽了金海清局長關於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改革的專題講座,金局長的講座精彩紛呈,讓參會的教師感覺欲罷不能。金局長從核心素養的要義、深度學習的課改等幾方面進行闡述。他把知識、技能、能力和素養的關係比喻成駕校的考試,交規相當於知識,移庫相當於技能,路考相當於能力,禮貌行車和安全駕駛相當於素養。這個比喻貼切的闡述了核心概念之間的關係。他指出深度的'課改是指向深度的學習,是深入學科本質的學習,是觸及學生心靈深度的學習,是促進學生持續建構的學習。他告誡我們:教師要想做一名真正的教師,就不能只會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接着聽了兩節示範課。戚穎老師執教的《我們身體上的尺》,在課中戚老師從幾個方面體現深度教學的策略。以問題為核心,促進學生思考的過程。如,她在講完老鼠剪了貓的鬍鬚,貓被卡在牆洞裏的故事後,説明鬍鬚是貓身體的尺,提問:你知道我們人身上有哪些身體上的尺嗎?使學生思考人身上有哪些尺。在學生應用身體上的尺測量實際的物體後提問:你們在用身體尺測量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感受?這些提問讓學生加深了思考的深度。以操作為手段,讓學生在動手中感悟。她在課中安排了測量自己的身體尺,測量一米有幾搾、幾腳、幾步,實際測量。這些活動的設計體現了操作活動的深度。戚老師的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體驗,既有學生個體的思考,也有學生整體的討論、思考,把獨有的知識轉化為公有的知識。許冰彬老師通過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和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兩個活動,讓學生非常深刻的感受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係,很好的詮釋了深度教學的含義。

南通名師王蓓蓓老師的課讓我感到真不愧是名師,她的課亮點太多,我就以下幾方面説説自己的看法:她的課體現了展示的深度,在活動一外形美展示活動中,學生展示了用圓規畫圓、用圓形膠帶畫圓、用線畫圓等方法,其中用線畫圓,線分為普通的棉線和皮筋,學生在用皮筋畫圓時出現了畫不圓的情況,讓學生從中感受圓的半徑不變才能畫出圓;她的課體現了活動的深入,在活動二中,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的活動發現圓的半徑、直徑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學生的活動時間充足,活動非常深入;她的課體現了討論的深入。學生討論找圓心的方法比較熱烈,有用找幾條線段那條長的方法,有用任意兩條線段相交找交點的方法,有在圓外畫一個正方形的方法,學生的討論非常深入。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1

一、激情導入,體驗數學課情境之美

學生的情感總是在老師的感染下逐漸萌發的,教師一定要用激情點燃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充滿自信、充滿熱情地學習數學。因而教師要融洽與學生的關係,通過創設情境,將師生的感情融入認知活動中,使學生在愉悦、寬鬆的環境中學習,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一位老師教學“圓”,從童年時代的推鐵圈到現在的呼啦圈,從奧林匹克的五環旗説到蘇軾筆下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老師充滿激情的配樂感懷,使全班學生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老師的“俠骨柔情”感染了學生,他們對生活中的“圓”感到不再陌生,並且有了急切瞭解更多的關於圓的知識的願望。於是老師請大家動手製作圓的模型,不失時機地講授了“圓心”、“半徑”、“直徑”等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教室裏始終播放着《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把客觀的“圓”演繹成人間情感的故事。

二、在操作中學知,滿足兒童好動的心理

國小階段的孩子好奇、好動。動手操作活動具有具體形象,便於建立表象,有利於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並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我先請學生準備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長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還有的拼成了平行四邊形。然後讓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麼關係,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老師拼、擺,聽老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這樣既符合學生好動的特點,又能發揮學生的數學潛能。

三、創設爭辯環節,讓道理越辯越明

有經驗的教師都懂得,在沉悶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只會是“情緒低落”“一籌莫展”。他們在激發學生創新學習的情緒方面,並不墨守某種固定不變的模式,而是營造生動活潑的情感氛圍,抓住國小生喜歡爭論的心理特點,通過爭論有效地刺激興奮點,一步步地把學生情緒推向高潮,進入角色,這無疑能收到較佳效果。一位數學老師把數學課上成語文教材裏的口語交際,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下面的爭論話題:三分之四是不是最簡分數。甲方觀點:三分之四是最簡分數。乙方觀點:三分之四不是最簡分數。一場激烈的爭辯開始了,雙方利用最簡分數的概念展開舌戰。乙方認為,三分之四,分子與分母是互質,符合最簡分數的命題,但考慮到三分之四不是真分數,所以一直強調三分之四不是最簡分數,而甲方抓住最簡分數只要符合分子和分母互質這個必要條件,不考慮最簡分數是否是真分數或假分數,向乙方展開攻勢。最終,乙方敗在甲方有理有據的事實面前,雙方最後握手言和,教室裏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師評價了甲方不僅對數學知識把握得很好,而且能通過機智的提問幫助同學理解概念,稱讚甲方才思敏捷,能言善辯。接着幽默地誇獎乙方,告訴他們許多事實都是約定俗成的,如果你們發明一項規定:只有真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互質時,才叫最簡分數,説不定以後教材就變了。並鼓勵乙方積極動腦筋,不斷探索,數學這門功課就是奇妙無窮,只要你們不懈追求,耀眼的奧數明星也許就會從我們班上誕生。教室裏始終洋溢着輕鬆、快樂的氣氛,學生的情感如同決堤的江河,直瀉千里,他們的思維在碰撞,激情在燃燒。

四、從生活出發,充分利用生活原型進行教學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只有讓它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中,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國小數學的內容大部分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原型,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促使他們喜歡學習數學。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可以嘗試先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小紙箱,讓學生自己測量、計算所準備的小紙箱的表面積,並交流計算方法後。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很快就會掌握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整節課學生都興趣高漲,就連下課鈴響了似乎都沒人聽到。一旦讓數學回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它就會張開飛翔的翅膀,躍入學生渴求知識的腦海中。

五、充分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

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它來自生活,而高於生活,最後又迴歸生活,而且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與靈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只是自己不能把這些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利用好這些經驗,學生就會對數學由熟悉而變得親切,由親切而變得喜歡學習數學了。通過一些有效的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直接經驗轉化為間接知識,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一些身邊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其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模型,幫助學生樹立表象意識

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一些知識沒有辦法直接利用實物進行演示教學,但如果不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又很難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尋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幫助學生樹立表象意識,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如在教學解決“行程問題”時,因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就可以找來兩輛遙控玩具車,讓兩位學生分別操縱,在教桌上進行演示,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該如何解決。在教學“認識圓柱”時,可先在課前讓學生每人設計一個“圓柱”。全班同學放學後都積極行動,用硬紙板、包裝盒、彩紙等材料製作起來,不懂的地方向老師請教。在親自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學生髮現了很多問題,學到了很多知識,課堂上的踴躍表現讓前來聽課的教師至今難以忘懷。

七、充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探究數學規律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規律性極強的自然科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尋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探究、掌握並運用數學規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如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綿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隻?學生肯定立即回答是13只。這時再請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然後順勢引導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又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一個“騎圓形輪胎的自行車”比賽(其中甲騎的車軸在圓中心,乙騎的車軸不在圓中心)的情境。先讓學生猜一猜,哪種自行車騎得快?為什麼?接着用課件展示比賽,結果,乙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落在後面,甚至幾次摔倒,而甲卻輕鬆獲勝。這一生活情境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認識圓的特徵――“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做好了鋪墊。

八、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只有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訓練,從學生感興趣的實物、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入手,才能使學生“願學”、“樂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展水平,採用直觀語言、實物演示、遊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課堂的生活情境。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更便捷地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把4根小棒用線捆成一個長方形,在帶領學生測量、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後,隨手一掌把這個長方形打歪了,有的學生肯定先是一愣,然後就會突然醒悟(長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邊形嗎),很多學生立即聯想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着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這樣使得整節課學生學得輕鬆而有效。這些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真實再現了現實生活,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迴歸生活。來自生活、迴歸生活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要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聯繫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讓教學回歸實踐,迴歸生活,那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而且能很好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迅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2

20xx年3月27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舉辦的為期三天的全國首屆國小數學教學論壇。本次論壇的主論壇為:“國小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探索性學習的能力”,平行論壇為:“新課程理念下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期間穿插了高、中、低三個年級組94名教師的説課。我很榮幸的聆聽了81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王元院士、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發展中心方運加主任、全國著名國小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教授和多位專家的精彩報告。現將本次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教師發展的三個層次:教書匠—→教師—→教育家。

書本上要求的東西,能夠把學生講明白的是教書匠。在教書匠的基礎上,能夠發現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問題的是教師。在教師的基礎上能夠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並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學識的是教育家。

2、國小教育要兒童化、生活化、活動化、文化化。

我們面對的是國小生,在教學研究中,我們要走進兒童的心理去研究兒童,使我們的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3、教學模式的思考。

我們現在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是:自學—→展示—→反饋三個環節。北京市石景山區海特花園國小的教學模式分為新授課:“自學—→合作—→輔導生成—→鞏固”和複習課:“自主複習合作彙報—→教師檢測”,而且複習課的三個環節正好是三個課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的課堂可以把海特花園國小的教學環節進行有目的的消化和吸收,使我們自己的環節更加完善。

4、開展“教師少話”活動。

與我們的高效課堂不謀而合,教師上課主要體現“導”,海特花園國小聲明“教師的機械重複是課堂噪音!”“教師的泛泛而評不如不評”,也就是説,不是任何一個學生回答問題都是“好,好,你真棒!”他們把這種稱之為“有雜音的背景音樂”。

5、構建和諧課堂。

和諧課堂就是保證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受侵害、倡導尊重與信任、發展人的個性與智能、形成良好交往氛圍的課堂。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到對學生的充分尊重。要給他們多種學習的機會,為他們創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

6、做好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而產生的一套程序。它包括:教學背景分析(教材和學生)、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流程、教學特色和教學後的反思。我們要真正的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要專業的.讀教材、用心的讀學生、智慧的讀課堂。

7、有正確的教育教學觀。

我們面對的兒童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對他們要尊重、理解、善待、讀懂、學會期待。我們面對的兒童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有潛力,但是不成熟。我們要充分相信他們,開發他們的潛能。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為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教師要用伯樂的眼光、宰相的胸懷、親切的口吻評價學生。讓學生學動手做的數學,學生聽見了,就忘記了;看過了,就記住了;做過了,就理解了。

8、促人深思的故事。

蘋果的故事:老師拿着一個蘋果,讓學生挨個的聞了一遍,讓學生説聞到了什麼味道?大部分學生説“沒有什麼味道。”但是,有一個學生説聞到了香味。第二遍,老師又讓學生挨個的聞了一遍,問學生聞到了什麼味道?這次又十幾個同學説聞到了香味。第三遍,老師又讓學生挨個的聞了一遍,這次,除了一個學生外,其餘所有同學都説聞到了香味。老師説:“同學們,這個蘋果是一個假蘋果” 。老師們,由此,你想到了什麼呢?

水桶的故事:國王和大臣們在池塘邊遊玩,突發奇想,國王問大臣們池塘裏有多少桶水?期限是三天時間。三天過去了,大臣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也不能説出答案,眼看就要受到國王的懲罰。這時有一個聰明的小孩説知道答案,老師們,你們知道孩子是怎麼説的嗎?這個小孩説:“這要看桶的大小了,如果桶有池塘的二分之一大,那麼池塘裏就有兩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三分之一大,那麼池塘裏就有三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五分之一大,那麼池塘裏就有五桶水”。國王滿意的笑了。老師們,對這個故事,我們又要教會學生什麼呢?(逆向思維)

最後,以全國著名國小數學特級教師華應龍教授的兩句話作為我本次學習的結束語。

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願做沉舟,我願做病樹,我願最美麗的花朵開在您(各位老師)的課堂,讓我們共同把我們的教育做的更好!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3

本學期我有幸去成都參加了20xx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讓我得以親身聆聽專家講座,親身感受多位專家、名師的現場授課,讓我充分領略到他們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多節觀摩課堂教學實踐,使我茅塞頓開,大受啟發,受益匪淺。專家老師們精彩的演説、先進的理念、精彩的課堂時間,都令我如飲甘露一般滿足、舒暢!下面談談自己收穫最大的幾點。

一、理解國小數學教育的意義

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去都會面臨無數次的機會,一直認為有好的機會你抓住了是你的運氣好。數學是現代人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模式,是科學、技術的基礎;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聆聽了機位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國小數學的教育對人的一生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課堂教學藝術

有幸聆聽了幾位教師的精彩演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北京的吳正憲老師的'北師大版三年級《重疊》和五年級《方程的認識》。她是一位優秀的數學老師,她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她的數學課堂被稱作是“愛與美的旋律”,她的課堂經常出現學生集體呼籲“不能下課”。尤其是她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理論,正是我們現在大多數老師所缺乏的,如:讓學生喜歡我;讓學生喜歡數學;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讓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等等,她説的這些理論和經驗都是值得我們老師去學習和借鑑的,想一想,現實中我們的數學課堂,能有多少學生喜歡數學和會學習數學呢!又能有幾位老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喜歡自己呢!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以及在場的每位老師都能感染她的親和力。而她課堂教學中那種閃爍着智慧光芒的個性化教學更顯示出優秀教師的風範。幾位專家都把更

多的空間留給學生去交流、探索、總結。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是快樂的,我想這應該就是數學課堂藝術本身獨具的魅力所在吧!

三、良好教學風格的積極影響

“數學王子”張齊華老師的《24時計時法》在業界都讓老師們覺得很有難度在課,可是在張老師的課上,能看見張老師上得得心應手,學生學習氣氛濃厚、學得輕鬆,也看見了課堂的高效率。幾位老師老師課堂中都讓孩子們自己探究、解決問題,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專家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非常值得我學習。他們的課堂注重從實際出發,從生活出發,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數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潘海燕老師生動愉悦的課堂氣氛,充滿樂趣的教學方法,富有激情的教學風格,盪漾着智慧,呈現着自主,關注着發展;劉延革老師詼諧幽默、風趣滿堂的教學風格給所有在場師生的極大快樂;劉德武老師温文儒雅、沉穩大度的課堂組織,敏捷的睿智與學生碰撞出心靈最耀眼的火花??

精彩之餘,收穫頗豐。通過聽課評課,使我再次領悟了學生主體作用與老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

一、平等相處的重要性;巧妙利用學生好奇心、好勝心,並用富有童趣的教學語言,對提升課堂教學的神奇效果??兩天的學習緊張有序,天天精彩,真讓我們一飽眼福、耳福。

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知道自己該如何為孩子們負責,我想:上好每堂課、認真鑽研教材、不斷自我提升,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專家老師們的成功,見證着他們背後的艱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由此也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

四、感悟過程,真誠付出

培訓結束了,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把這份珍貴的經歷銘記在心,開始我教學生涯新的征程,我會努力把學到的理念、方法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不辜負領導、老師們的希望,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給大家,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的教學方法回饋給學生,我會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無悔於我的教育事業。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4

20xx年6月16日,元謀縣能禹國小組織全體數學名師成員參加活動,學習觀摩了昆明明通國小組織的,雲南省教育廳名師工作室專家主導的,“以學為主”核心理念的課堂教學展示及其經驗交流學習培訓活動。我懷着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參與了此次學習活動。真的很厲害!真的很震撼!想不到兩位老師上得如此美好!很優秀!不用課件,都能把課上得這麼好!這難道不是我多年教學所追求的嗎?是啊!每個老師都在思考每一天的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去上,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點。歸根到底就是備好課的問題,常規的做法就是去找各種各樣的課件。而這兩節展示課,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課堂教學改進的依據。

1.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迴歸課堂,返回課堂

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永遠是每個老師追求的根本。以學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培養是本次活動的教學理念。這兩節課都是自始至終做到了,也體現到了。從學生學習的點滴細節入手,從學生自身學習思維方式,思想轉變出發,引導學生動起來,比劃起來,練起來,最後達到理解知識,熟練起來,掌握起來,既學會了知識,又培養了孩子的空間觀念,空間推進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課堂教學的本真就是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平時我的課堂也是這樣追求呢!但是總是有不會上課和聽課的孩子,總是有先積極,後倦怠的學習時機。這兩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重點,教師引導,學生組織學習,複習。學生引導學生,學生組織學生,學生當老師,提問學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全班同學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動了起來,積極動手操作了起來,積極主動性很強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慾望。

3.課堂教學的本真永遠都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但是我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包辦代替的多,放手讓孩子想象的時間和空間確實太少了。巫老師的這節課,自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利用操作白板通過拖拉拽,平移,旋轉等手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習知識,複習知識,鞏固知識。既做到了知識之間聯繫和轉化,又突破了知識點的重難點,又處理了關鍵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得清,學得深,記得牢,掌得久。

真得是很震撼!真的是值得推廣和鑑借!值得我終身的學習。我將繼續努力,加強學習,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舊模式,學習和推廣這兩位老師新教學模式,砥礪前行,繼續努力。

國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15

一.思想意識得以提高

參訓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識有了提高。眾所周知,做一個普通教師容易,但是,要做一個好老師則很難。儘管如此,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既然以教育事業為生,就得竭盡心力搞好本職工作,並儘可能地體現出自己的精神價值。同時,我們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學。這樣我們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才能是一個真正的教師。

二.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策略有了較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比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當的方式方法,不能較好地組織教學,而是簡單地教授課本上已有的知識或者稍微補充一點課外材料。這就是一種普遍的教學觀和教學現象。之所以這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師們缺乏對課堂教學內涵的.認識、缺乏組織課堂教學策略的表現。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策略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科學、恰當地處理好一些問題,才能教學有效的教學、實現教學目標。

首先,要正確處理教師的主體與學生的主體的關係。新課程理念要求“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為本。即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此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師道尊嚴的架勢。這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因此,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應體現為“如何導”,即課堂教學的組織、思維的啟發引導、問題的點撥、質疑和解答、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恰當的表揚與鼓勵等;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播者、灌輸者。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為“怎樣學”,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勇於質疑等,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的接受者、被灌輸者。我們怎樣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的主體與學生的主體的關係,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其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教與研的關係。“教而不研終覺淺”。然而,在當前存在着比較突出的問題: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説,教與研脱節。這都不利於我們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和處理教與研的關係,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在參加教學技能培訓後,我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接受了一次洗禮;同時,也應該點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定盡我所能,學以致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r55j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