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

如果不是培訓,我不會去看這部影片,因為《春風化雨》這個名字太過平淡,而《死亡詩社》又有些驚悚。然而,隨着電影一幕幕展開,我的心便隨之起起伏伏……電影結束了,我不知不覺得留下了淚水,為基丁教師的離開而掉淚,為尼爾學生的自殺而惋惜,為最終同學們的覺醒和大膽的抗爭而感動……

難以忘懷那一個個鏡頭:陶德羞澀地出場,怯懦地上山,無助地登壇——然而,當基丁的手覆蓋住他的雙眼之後,基廷的手牽引着他迴旋之後,基丁的提詞穿透他的心臟之後,陶德的詩最終像金色的血液汨汨地、顫顫巍巍地、幸福流出——此刻,基丁在講壇之下,合掌支頜,蹲踞於地,雙目一動不動注視着陶德,他的其他學生在他的身後、在他的兩側……鏡頭下,陶德痛苦地拿起了簽名的筆……鏡頭下,基丁先生在課中進來收集他的私人物品……鏡頭下,陶德的拒絕世界、拒絕自我的眼睛與基丁先生平和、堅定的眼睛四目相對……鏡頭下,基丁正在緩緩地走出課堂的後門,“基丁先生,是他們逼迫我們簽字!”陶德站立起來,淚眼模糊地轉身呼喊……鏡頭下,陶德站上了課桌,無聲地注視着他的被冤枉、被開除、即將離去的教師基丁先生,死亡詩社其他八九位社員相繼像陶德一樣站上了課桌,教室有如密密的森林……鏡頭下,基丁站立門側,緩緩地、輕聲地説:“多謝你們,多謝!”然後,出門……

一個個鏡頭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撼。片中的'基丁教師是我們心目中的夢想教師:他循循善誘,追求思想的自由和徹底解放,破除頑固不化的舊的教學思想,創造性在他那兒能夠自由地馳騁……作為教師,我們很多時候就像一位“雕刻家”,對學生又是“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想要把他們雕琢成一塊塊我們構思好的“藝術品”,結果不僅僅是學生忍受痛苦,失去他們的本真,更讓我們“恨鐵不成鋼”。可是,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都有其自我的個性特點,學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取決於學生自我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僅有學生自我能改變自我。

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校轟轟烈烈開展的“求真教育”理念都是與基丁教師的教學理念一樣,教育學生,愛學生就應讓他們獲得獨立與自由,以他們的方式來愛他們,而不只是一味地以自我的方式來打造學生,教育僅有在注入了愛的理解與支持,才會成為真正的教育。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2

蘇霍姆林斯基説:“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方式進行,而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所能接受的,就其本性來説,他們是不願感到有人在教育他們。”而教育藝術的真諦是創造,每個人都能創造出最能激勵學生前進的教育藝術來。而恰當的表揚可能是教育手段中比較見效的一種。特級教師王蘭説:“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

表揚是一種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對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的肯定和讚美。適當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優點,增強進取心和榮譽感,而且會引發其他學生的羨慕、嚮往的'心理,推動其他學生向被表揚的學生學習。但表揚不當,不僅不能起到積極作用,還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正如雨水,之所以成為甘霖,亦可以為洪魔,在於是否“好雨知時節”。表揚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講究表揚的藝術。

那麼,怎樣表揚才最有效呢?我認為作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做一個美的發現者

教師要在細微之處見真諦,善於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高一時我在學生週記中發現一個學生喜歡看古典小説,並根據內容將同學寫進自編的小説故事中。於是,我在評語中寫道:“你富有創造力,我願做你的第一個讀者。”誰知,他一發而不可收,每次週記他都有一段自己創作的故事,還有點像模像樣。一次讚揚,激勵他看完了《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許多名著。

二、挖掘不明顯的優點加以讚揚

愛因斯坦就這樣説過:別人讚揚他思維能力強,有創新精神,他一點都不激動。但如果誰讚揚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會興高采烈。可見,讚揚不要老是停留在學生習以為常的優點上,而是要挖掘學生身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優點,表現出教師的獨特眼光,讓學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

一次,有一個學生帶我去家訪,走到哪裏,她都有認識的人。並且主打跟人打招呼。於是,我不是表揚她帶我家訪之事,而是讚揚她人緣好,很懂禮貌,她興奮不已。

三、最少期望時讚揚學生

最少期望時讚揚學生,不但容易讓學生領受你的讚揚,內心還會產生壓力。沒做好,還被老師表揚,真不好意思,這種壓力會激發學生更加努力。

有一個學生平時有一個怪癖,常常帶小刀在班裏牆上桌上刻這刻那,多次批評不見效。一次從同學那裏瞭解到,他喜歡雕刻,我於是和美術老師聯繫,讓這個學生跟美術老師學雕刻。美術老師教了他一段時間,他還真刻出幾件不錯的作品。更為可喜的是,他再也不在班裏牆上桌上刻這刻那,學習也認真了很多,成績也有所提高。

四、讚揚行動和品性而非本人

怎樣讚揚學生才能做到既有效果,又不養成驕傲自滿的情緒呢?這就要表揚他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擴大到他這個人。學生經過努力,成績提高了,就該讚揚他經過努力而成績提高這件事。因為讚揚他努力,讓他知道受表揚的真正原因,他就會繼續發揚光大。而讚揚他聰明就可能導致他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情緒。

五、微笑是一種不露痕跡的表揚

微笑給學生帶來親切感。燦爛的微笑,可能贏得學生的愛戴,且常成為學生筆下描繪的素材。微笑給學生心裏留下持久的影響。當您想激發學生的鬥志,當您想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不妨輕輕一展笑容,就勝過千言萬語。作為教師在教育時,千萬不要吝嗇您的笑容。

六、表揚要適時適度

要適時。《學記》中“當其可時謂時。”要按照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才能叫“及時”。

要適度,要掌握好表揚的度,講究表揚的分寸。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表揚能讓他再接再厲;當學生面臨困境時,表揚如一針強心劑,讓他振作起來;當學生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表揚如黑暗中的明燈,讓他重燃希望。學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紀律有所好轉,老師提問雖沒答對卻能認真思考,今天上課又沒遲到等等,都是表揚的好時機。每個學生都有得到老師表揚的渴望,老師應不失時機地表揚他們。

畢爾特·B·科斯涅《學習方法及其在教育的應用》中指出:“通常,靦腆、畏縮不前、內向、惴惴不安的一類學生,對錶揚的反應來要比自信、喜歡錶現、潑辣的一類學生的反應來得積極些。”因此,表揚要因材施教,要適度。例如,同樣一件好事,對好學生,只要向他本人點頭即可;對一貫表現差的學生則應大張旗鼓、當眾稱讚一番;對做了重大好事的學生,表揚的面要廣泛一些,可有班級擴大到年級、學校;對做一般好事的學生,表揚最好限於班內。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過輕的表揚讓學生失望、泄氣;過頭的表揚有時讓學生產生自滿情緒,或者反過來認為你在取笑他。表揚應措辭恰當,有時還要在表揚時與教育相結合,或者表揚中有批評,這樣有褒有貶,是非分明。

表揚的方法很多,如登榜表彰法、上報表彰法、大拇指稱讚法、微笑點頭法、背後誇獎法……

表揚不是思想教育的唯一方法,教育者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應用。只有充分認識各種方法的功能和效果,博採眾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使學生心情愉悦地去爭取下一次表揚。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學生抗拒的不是我們交給他們的內容,而是我們教給他們的方式,讓我們所作所為更符合學生的心理實際,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3

看完電影《春風化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敢於突破舊勢力,做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影片中,基廷先生在第一節課就使用了情境教學法,並大喊“快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是人類傳遞激情、感受生命和個體獨特存在的一種方式。他的課堂是在足球比賽中體驗詩句,在練習走路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特點,在靦腆的學生面前“瘋瘋癲癲”,喚醒了學生的詩性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只有站得高,大腦才不會被別人支配。最後,雖然基廷老師走了,但他身後站着一羣有個性的人。

基廷先生教學生髮現自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永遠是自然界的偉大奇蹟。這與《羊皮卷》中“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偉大奇蹟”的觀點是一致的。我個人很贊同這個想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要發出和別人不同的聲音,而不是跟着別人。美國教育家巴卡利亞曾經説過,教育(愛)是引導學生迴歸自我。《人性的弱點》也告訴我們要保持本色。這些都和電影有着微妙的聯繫。能否看到這樣的聯繫,取決於我們的思想中是否有這樣的火花。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個萌芽的思想,我們的討論和感受將是空虛的。只要我們心中有這樣一個想法,就一定能和基廷先生走在一起,非常認同他,對影片中的一切不幸也會更加同情。

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不知道基廷先生的想法和我的'有沒有關係。眾所周知,當槓桿的一端有重物時,為了平衡槓桿,我們需要在槓桿的另一端放一個物體。這是很基礎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手裏只有不太重的物體,我們就想平衡槓桿,只能把物體放在遠離支點的地方。我們的做法可能和基廷先生類似,他希望用個人的力量來平衡不平衡的教育方向。所以他的做法需要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則不會引起注意,更談不上觸動。但是基廷先生總是不如整個社會,不如整個社會制度,不如教育制度。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中國的教育,直到根爛了才改革。就像農民不會反抗沒有食物的尷尬一樣。我們國家今天也是這樣。我們只能採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有效。自下而上的改革,只能靠底層的幾個人大喊大叫,製造噪音,從根本上觸動了根深蒂固的腐朽教育體系。

雖然電影以悲劇結尾,但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激動。當影片放映給這羣組成死亡詩隊的高中生時,總有歡笑和歡笑。我對他們的勇敢和對他們喜歡的學習詩歌的方式的追求感到非常興奮。為什麼高中的我想不出這樣的辦法?也許是缺少基廷這樣老師的鼓勵。總之,新勢力的暫時勝利,並不能阻擋進步派和改革派的腳步。

我被這部電影震撼了,尤其是對於那些一直有着“教書育人”美譽的老師們。但我只想説,教育不是一種強制,而是一種引導,我們的老師引導教學尤為重要。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4

《春風化雨》是一部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説的是留守兒童中心的張校長和女教師幫忙留守兒童的故事。

影片中有許多地方催人淚下,比如説在張校長帶留守兒童金悦去找爸爸的情景。他們千里迢迢的來到他爸爸的新家,卻只見他爸爸抱着另一個小孩。金悦絕望極了,無助的挨在牆角,任風吹動她的頭髮。張校長見了,去説她的爸爸,沒想卻被拒之門外。他們懷着開心的心境而來,又懷着失落的心境歸來。

這段後,我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啪啪”地滴在冰冷的桌子上。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我不懂:金悦才這麼小,為什麼要讓她承受這麼大的痛苦呢?父母離婚又不是他的錯,為什麼着巨大的`痛苦要讓她一個人來承擔呢?在她這幼小的心靈裏你們已經劃過了千次萬次,為何這次又要將她那即將破碎的心靈狠狠的切成兩半呢?

在此我想對那些留守兒童的父母説:“請回來吧!不要讓你們的孩子日裏夜裏地想你們。請回來吧!將孩子那破碎的心靈拼組完整。請回來吧!金錢並不重要,你們忘了自我還有人間珍寶孩子呀。請回來吧!哪怕只是一個電話,也包含温情……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5

後面還有多篇春風化雨觀後感!

前一段時間觀看了奧斯卡着名教育大片《春風化雨》,起初是給這個片名吸引,但看了一會發現以前在中央6套看過這部電影的介紹,那時這部電影的名字是《死亡詩社》。看完後覺得這部影片更適合《死亡詩社》這個片名吧。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另類的教師——基廷用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常帶領着他班上的學生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構成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習方式。而其倡導的自由思考、自我做自我主人的教學理念也釀成了一個杯具:他的學生尼爾違背父親意願去參加戲劇表演。在父親的強權面前,他不知該如何抉擇,最終以死亡證明他對戲劇的熱愛。然而,基廷教師也因尼爾的死被辭職離校。但卻得到了所教學生的認可。

基廷説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會自我思考。”它真實地反映了基廷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很深的思考。這個學校引以為榮的四大校訓:傳統、榮譽、紀律、卓越,而基廷教師帶頭把書撕掉的行為正是在向傳統、紀律的舊式教育模式作反抗的表現。其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於引導學生們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就像中國的`那句古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也是期望帶給學生儘可能多的知識,但有時卻往往會忽視學生的需要,用自我的思考代替學生的思考,這樣學生在學習上就會變得比較被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正因為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學生羣體由於先天的素質和後天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等的不一樣,也存在着差異性和豐富性,這種差異性和豐富性主要表此刻智力類型差異、學習風格差異和個性特徵差異上。

雖然基廷教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新穎、獨特、有創造性,但也正因為這樣能夠説是間接害死了尼爾。雖然他教導學生要有自我的思考。但卻沒有想到在當時的學校會顯格格不入。我想:如果他研究到尼爾的家長,和家長能做一次很好的溝通,那杯具應當不會發生吧。學習是無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當看到尼爾自殺身亡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悲痛。如果能夠從頭再來,基廷還會堅持自我的理念嗎?看完這部影片,我對尼爾的父親很失望,他自始自終都沒有後悔自我的決定,都沒有感到自我強壓給兒子的夢想是錯誤的。家長不應當把自我的願望當成下一代的願望。

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只看學生的學習。一個學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出長處,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處。或善於觀察,或長於記憶,或擅長思維。我們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在教學中,對那些成績優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也要一分為二,為充分發展他們的才能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後進學生,要給予熱情關懷和照顧,深入研究他們的心理活動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一套適合他們特殊情景的措施。僅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6

星期四午時上完第一節課後我們就匆忙徘好隊有次序的走進階梯教室,剛進門裏面已經坐滿了好多同學,教室裏正在放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春風化雨》。

電影的大至資料是這樣的:在一個村子裏的祠堂裏,有一個留守兒童助教學校,學校裏沒幾個人,僅有兩個教師,一個阿婆和十多個跟我們差不多的`孩子,還有一個很小的小男孩。這些孩子的父母為了生計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她的母親在外工作了好多年不曾回來過,可是時常寄一些衣服回來給她的女兒。可是這個小女孩由於長時刻離開母親,好象不太喜愛她的母親,有一回她的母親回來了,她不僅僅不擁上去擁抱母親,反而躲避着她的母親,可是之後還是跟着她的母親離開了那裏。

還有一個小男孩兒,他經常跟兩個壞人在一齊,常被那兩個壞人欺負。有一回,這個男孩看校長沒有到食堂吃飯就送飯給校長,當時校長十分激動,熱淚盈眶……很感人,看到那裏,有些人都哭了。還有一回,他正準備睡覺,兩個壞蛋又來找他,並叫他出來向他要錢,他不給,結果又一次被壞人打了……

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祠堂被旅遊局收購成了景點,最終,在影片的片尾出現了一行大字:七天後,留守兒童又有了新的教室和宿舍。看了這部影片我想呼籲大家,都來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健康歡樂的成長。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7

今日上午,我和同學們一齊看了一部叫《春風化雨》的電影。這部電影講得是留守兒童的故事,雖然僅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但電影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那麼感人,許多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電影中有一個叫金悦的女孩,她的媽媽在外地打工,好幾個月都不能打一個電話、聽不到媽媽的聲音。每當她看到別的小朋友接到父母的親情電話時,她是那麼的'羨慕。看到那裏,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金悦多可憐呀!再想想我們,天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還生在福中不知福,嫌爸爸媽媽太嘮叨、嫌她們管得太寬,而那些留守兒童呢她們想見爸爸媽媽一面都那麼困難,她們的生活多可憐,與我們比較相差了成千上萬倍。

是呀,留守兒童是那麼缺少父母的愛,以至於到最終的膽小、自卑。在春天的早晨,誰帶她們去郊遊;在夏天的中午,誰給她們扇扇子;在秋天的午後,誰帶她們看楓林;在冬天的晚上,誰為她們捂熱被窩沒有父母,家裏始終是冷冷清清的;沒有父母,她們能到什麼地方去撒嬌;沒有父母,她們有許多事情都做不成。按理説,我們應當去關心她們、幫忙她們,可是,卻有許多人不僅僅沒有這樣做,竟然還要去笑話她們,嘲笑她們沒有父母,嘲笑她們的膽小、自卑可是請你在説這些話、嘲笑她們之前,認真地想一想她們的感受,她們見不到父母已經很難過悲痛了,你説這些話不就是雪上加霜,讓他們更難過嗎

讓我們一齊關愛留守兒童吧,讓她們變得不再膽小、自卑。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8

電影《春風化雨》主要講的是一位姓張的老爺爺辦了一家留守兒童學校,他帶着幾十個孩子在那裏共同生活的故事。

有個新轉來的男孩叫藍涇雨,他不聽爸爸的話,私自逃學,和鎮上的.小混混黃三毛等幹壞事,到網吧裏鬼混。之後在張爺爺不斷的關心下,藍涇雨恢復了自信心,也改正了自我任意放由的性格,把他從邪道上拉回了正軌,讓藍涇雨受用一生。

還有個小女孩叫金鋭,整天悶悶不樂。因為她明白媽媽離婚了,又和別的男人結了婚,媽媽不再來看自我,小金鋭十分悲痛,便去找爸爸,誰知爸爸又成了家,閉門不見。金鋭明白爸爸不要自我了,心都要碎了,她感到異常孤獨,異常無助。在萬般無奈之下,她給媽媽寫了封信,媽媽看過後淚流成河,便去與金鋭重逢。母女倆相逢後大哭一場。教師和張爺爺讓金鋭受傷的心改變了,變成了一位每一天臉上都洋溢着歡樂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享受着父母的關懷,就像小樹有了太陽的照耀,雨露的滋潤,長的才能更加茁壯!在片中,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孩子們又是幸運的,張爺爺和教師的關心就是太陽,雨露!春風化細雨,細雨見真情。看到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聽到那一句句撞擊心靈的話語,我彷彿看到了張爺爺堅韌、無私無盡,默默奉獻的偉大!

只要你奉獻愛,有顆愛的心,春風也會化成雨露。

春風化雨,愛意人間!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9

《春風化雨》這個片子,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敢於衝破舊勢力,做一個有特色的自我。

影片中,基丁教師第一節課採用情景教學法,向學生呼喊“抓緊時間!”,引領學生理解詩是人類傳遞活力的方式,要感受生命,感受個體的獨特存在。他的課堂是在足球比賽中體驗詩句,在練習走路中尋找自我的特色,在靦腆學生面前“發狂”,喚醒了學生的詩興,讓學生體會僅有站的高,大腦才不會被別人主宰,最終基丁教師雖然走了,但他身後卻站立起一羣有個性的人。

基丁教師教育學生要尋找自我,讓學生認識到自我總是自然界偉大的奇蹟。這與《羊皮卷》裏的一句話“我們都是自然界的偉大奇蹟”的思想是一致。我個人也相當同意這樣的思想,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找回自我,我們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我們應當發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聲音,而不是人云亦云。美國教育家巴士卡里雅以往説過,教育(愛)就是將學生領導到迴歸自我。而《人性的弱點》也是告訴我們應當堅持自我本色。所有這一切都與電影有着若隱若現的聯繫。我們是否能看到這樣的聯繫,就在乎我們的思想裏是否有着這樣的火花,倘若我們是不存在這樣的思想的萌芽的話,我們所發的議論,感想也就是空的,虛的。只要我們心裏存在着這樣的想法的話,我們必須能夠和基丁教師走在一齊、十分同意基丁教師的.做法,我們也就會更加同情影片中的所有不幸。

可是我有我自我的想法,可是,我不明白基丁教師的想法是否和我的有一點聯繫。我們都明白,,當槓桿的一端有重物時候,要使槓桿平衡,那我們需要在槓桿的另一端放上物體。這是很基本的知識。可是如果我們手裏僅有不太重的物體的時候,我們想使槓桿平衡,我們只能在遠離支點的位置上擺放物體,我們這樣的做法也許就是和基丁教師的做法相似,基丁教師期望期望憑藉他個人之力來平衡早已失衡的教育方向。所以,他的做法需要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要不然是不會引起注意的,更不會引起觸動。可是基丁教師個人總是比不了整個社會,整個社會制度,教育制度。一位教育家以往説過:中國的教育不到爛根的情景下,是不會進行改革的。就正如農民不是到了沒有飯吃的窘迫下是不會起來反抗一樣。我們國家如今也是這樣,我們只能採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奏效,自下而上的改革只能是底下的幾個人在那裏疾呼,吵吵鬧鬧而已,根本觸動了根深蒂固的腐朽的教育制度。

這部電影雖然是以杯具收場,可是其中有很多地方還是很值得興奮的。當影片播放到這幫高中學生組成一個死亡詩隊的時候,那裏總是充滿着歡聲笑語。我為他們的勇敢,為他們追求自我所喜愛學習詩歌的方式而感到無比的興奮,為何高中時的我就想不出這樣的方式呢也許是缺少了基丁這樣的教師的鼓勵罷。一言蔽之,新勢力的暫時勝利並不能阻止前進者、改革家的腳步。

電影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尤其對我們這些貫以“教書育人”美名的教師,大家可能都會談出很深的感想。但我只想説的是,教育不是一種強制,而是一種引導,我們教師對於教學的引導是尤其重要的。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0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0月24日晚,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美國版電影《春風化雨》,隨後聽説還有中國版電影《春風化雨》,於是,我回到家裏在電腦上繼續觀看。看着看着,不覺潸然淚下:那是人與人之間最無私、最純真的關懷與摯愛。雖然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看上去也只是一般師生,但他們就像是家人,更勝於家人。那是一種對社會的愛與職責。是因為這些慢慢長大的孩子,也是因為這感人又真實的電影情節!《春風化雨》!它正如春風化雨般滋潤着我的心靈!心,久久不能平靜——七十多歲的張運校長、年輕有為的沙柳教師、金悦、藍金宇……電影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他們感化了我,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師德課,讓我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一次昇華。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金悦的女孩。雖然片中的每個孩子都有着令人憐憫的不幸,但我覺得金悦是最讓人揪心的。同樣都是留守兒童,同樣住在一個大祠堂裏,同樣期待着父母的電話,可她畢竟與同伴們不一樣。別人的父母至少還能抽空過來看看,至少還會打個電話,至少還會寫封信,可對於父母離異的她來説,為什麼這一切都成了奢望?在一次次苦苦的寂寞等待之後,孩子丁點的期望怎能不被磨滅;孤獨中生活了那麼久,渴望父母的探望那麼久,等來的卻是父親無奈的絕情,進而成為每夜的悲痛淚水,這樣幼小的心靈怎能不被傷害?我腦海裏總是揮不去那一幅畫面:母親最之後看她了,可由於離開了那麼久,悲痛與絕望已陌生了她的母親。想認想叫,卻叫不出口,只能低聲地抽噎,躲到別人的身後,不知怎樣去應對。而母親在女兒不肯認可的情景下,就地而坐放聲慟哭,這是多麼的悲情一幕啊。

留守兒童的傷悲成了擋在成長路上的一堵厚重的圍牆。推到這圍牆的是影片中的張運爺爺,沙柳教師,還有三嬸奶奶,還有更多關心留守兒童成長的人。是他們的無私愛心,使他們的艱辛辦學,讓孩子們勇敢地應對生活,健康地成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執着的老校長一次次在深夜中尋覓誤入歧途的藍金宇,一次次流言蜚語中對教育的堅持,一次次有從眼中露出期望的光芒。他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默然,都是為了孩子們光明的未來。這位大山中的執着者,給這充滿靈性的水鄉里增添一絲春意。

在我們那裏父母外出打工也很多,孩子只能跟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齊,無疑他們就成了留守兒童。這對於父母來説,是一種生活的無奈;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説,是一種無法彌補的親情缺憾。他們多期望父母能夠陪在自我身邊,能夠經常看到父母,可是不能,他們只能一天又一天的在孤獨中度過。日久天長,別人的歡聲笑語在他們耳中竟有了一點嘲笑的味道。這時候,孩子們想的最多的,也是最期望的必須是父母在身邊的關愛。

我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教師,留守兒童的問題我深有感觸。我們應當以張運校長為榜樣,就像老人常説一句話:“救一個孩子就等於救了一個家庭;幫他走過最關鍵的一步,就等於幫了他一生”。我們要用自我的誠心真情温暖孩子的心,給他們一片七彩的天空。根據“留守學生”心理特點,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

情感教育安撫童心

“留守學生”缺乏親人的關愛和呵護,感受不到温暖,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孤獨和自卑。為此,我們應當像張校長那樣給他們多些關心、關愛,多些指導。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接近他們,關心他們,經常和他們在一齊活動,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温暖和關愛。拉近同學生的距離,用真誠動其心。教師要經常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給他們制定學習目標,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摯的情感。針對“留守學生”的特點,要注重培養他們“自覺、自理、自律、自強、自信”的本事。班級定期舉行主題班會,講一些生活自理的小常識、自強自律的小故事,開展“比、學、趕、幫、超”等活動,幫忙“留守學生”養成、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

賞識教育樹立信心

俗話説:“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位同學的身上都有不一樣的`優點,異常是“留守學生”,經過多接觸,多瞭解,多發現,不管是體育活動、書法、繪畫,還是唱歌、跳舞,只要發現學生的長處,就要及時肯定表揚,這樣能使他們找到自我,獲取戰勝困難的信心。“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平時誇一句對我們來説只是舉手之勞,但對於他們來説也許是一次心靈的震撼。讓他們堅信自我是最棒的,不管是成績、紀律還是生活上,讓他們堅信自我不比別人差,經過努力一樣能行!

耐心教育鍥而不捨

對於一部分“留守學生”而言,他們往往只經受得起成功的喜悦,卻承受不起失敗和挫折的打擊,感覺自我沒有出路,沒有前途,缺乏一種堅定的信念。這時候,教師不能罷手不管,這樣做往往會前功盡棄。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學生的成長也不例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要有樂觀的態度和反覆激勵的思想準備,既要看到他們的提高,也要正確看待他們的反覆現象。只要我們樹立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就會認識到學生是生理、心理充滿矛盾的個體。只要我們有愛心和耐心,認真地認識他們,研究他們,關心他們,因人施教,他們必須會天天提高。

感恩教育增強意識

我們過去做得更多的是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而讓孩子感受父母辛勞的工作做的不夠。外出務工的父母基本上文化程度不高,所從事的工種多是收入低、重體力,工作環境條件艱苦的,可是,他們為了家庭生活的需要,想改善家中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就需要必須的錢。父母雖然人在外,其實心中無時無刻不牽掛着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風裏來雨裏去,成天忙碌勞作,身心都很疲憊。他們不在身邊也是一種自我鍛鍊的機會。遠離了父母,就缺少了依託,就得學會獨立生活,學會做事,學會交流,學會與人相處等,這對今後長大了投身社會很有好處。這樣既讓學生對在外父母有了理解,並且在理解的基礎上也培育了自立意識。從而喚起孩子們“寸草報春暉”的感恩之心,感受父母的辛勞,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留守學生是社會上、學校中的弱勢羣體,關注他們、瞭解他們、幫忙他們,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們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將工作做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奮發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建設人才。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1

因為外出學習,週五沒能在學校趕上看電影《春風化雨》,於是回到家中,在網上趕緊搜了搜《春風化雨》的劇情,發現有幾個不一樣版本的《春風化雨》,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但有一點相同,基本都是有關於教育的。

中國版的《春風化語》講的是在安徽宣城某小山村裏發生的故事,有一座由舊祠堂改建的留守兒童中心,這是一位由名叫張運的退休老校長自辦的,專門接收那些父母去城裏打工、獨自留在家裏無人管教的孩子。於是,在這所學校裏,就發生了一系列動人的故事。

而在外國版的`《春風化雨》裏,也有兩個不一樣的電影。一個版本是一所威爾頓預備學院,該學院的著名特點是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那裏畢業班的學生,夢想就是升入名校。但新學期文學教師JohnKeating(RobinWilliams)的到來後卻一反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我的夢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教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我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裏擊節而歌。另一個版本是美國俄勒岡州心懷遠大夢想作曲家格蘭.霍蘭為了掙錢完成事業,在中學謀到了一份音樂教師工作。第一堂課,學生彈奏樂器時嚴重走調,甚至都沒有聽説過巴赫。霍蘭信心遭到了打擊,但體育教師比爾·梅斯特也向霍蘭説明教導學生需要無私愛心和充分時間

之後在霍蘭的悉心培育下,班上學生對音樂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提高,以至於影片最終,歷屆學生們為教師開了一場盛大歡送會管絃樂隊,奏響“美國交響曲”向霍蘭表示了最崇高敬意。

其實週五看的是哪個版本的電影並不重要,因為不管是哪個電影,看完後,我們都應當得到心靈的洗禮。教育需要教師的愛心,需要從教者淡泊名利,不被不理解所左右。這樣的從教者在每一個國度都是存在的,我們周圍也同樣有着這樣一批教師,他們為着自我的信念,按照自我的方式進行工作,也許終生得不到承認,可是,我們不得不從心裏承認,他們才是教育的脊樑。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2

奉獻,特別是班主任,在繁重瑣細的工作中,更是無微不至地獻出自己的滴滴汗水和血淚,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每一個班主任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調皮好動,或是老實呆板,可以説沒有一個班級沒有幾個調皮生,要使班工作走上正規,我感覺到班主任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用自己的血汗精心澆灌每一顆幼苗,用愛心和耐心無聲滋潤每一個心田。做得是那麼理所當然,無怨無悔,默默無聲。正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那麼,在班工作中,我是怎樣做到這些的呢?在這裏,我淺談幾點體會,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全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正常發展

作為班主任老師,我不但做嚴師,更多時候是慈母,在嚴格要求學生學習、遵規守紀的同時,我總是耐心細緻地瞭解學生的生活、心理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心理、生活上的困惑或障礙。例如,我會與學生一起探討中學生成長的煩惱,瞭解他們的需要,發現班上有個別男同學欺負女生,我召開男生會,對男生説:“從現在起,作為一名男生,是一個男子漢,必須做到有事業心、有責任心、有愛心,將來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負擔家庭的責任,要做到頂天立地,必須從現在起,就培養自己的品格,你在學校不認真讀書,怎會有事業;佈置掃地不掃,怎會明白責任的重要;你欺負女同學,怎會有愛心。這樣,通過心理探討,耐心教育,培養男生的情操。還有的女同學,總認為自己很笨,每次考試失敗,加上第一次青春期的到來,心理負擔很重,我就專門召開女生心理、生理知識講座,用科學知識和女性名人的故事掃除心理、生理故障,讓他們自由、健康的發展。

現在的學生由於生在福窩裏,有一點挫折就受不了,抱怨上天不公平,怨天尤人,不敢與挫折困難作鬥爭。我就利用語文課本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藴含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教誨他們,讓他們從中受到啟迪,走出困惑,從而勇於接受生活的磨練。總之,我除了嚴格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外,還鼓勵他們去打球、去唱歌、去練字、去關心社會,做到身心全面發展,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利用一切課堂,全面滲透德育

生活處處是課堂,好事壞事都可以讓學生明白一點正道,知道什麼是對,什麼不對,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在課堂教學中,我也特別注重德育滲透。例如: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談骨氣》利用文中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祖先的動人事蹟,讓學生髮揚堅強不屈的民族傳統。利用作文課,讓學生談理想、演講,陶冶學生的情操。利用拔河比賽、運動會等活動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討論“怎樣的穿着才是美,怎樣的語言才是美,怎樣的行為才是美”,讓學生在討論中知道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環境美。還有我自己的言傳身教,也以德育為重,看到地上有紙屑,窗台上有一粒瓜子殼,我不但會叫同學撿,而且總是親自動手。對學生一個鼓勵的微笑,一聲關切的問候,一個嚴厲的警示,都會讓學生懂得:老師希望我怎樣做。所以,生活處處是課堂,我們班主任老師利用這些生活的課堂,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並以自己的道德行為去影響他們,做到潛移默化,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

三、把握“最佳時期”,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一般地説,學生剛剛換個新的班主任,都有一種“重新開始”的心理要求,把握住這個

“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特定”時期的心理定勢,不失時機,因勢利導,理想教育是最有效的。去年我接任八年級99班,剛接手時,就進行樹立遠大理想的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帶領部分學生到長沙嶽鹿山旅遊、登山,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風光,開闊大家的胸襟,使學生樹立為中華騰飛而奮發學習的鴻鵠大志;組織大家進行社會調查,看到家鄉和祖國的變化,認清大好形勢;還組織大家讀好書,看報紙,拓寬大家的眼界,豐富大家的知識,並通過報紙這一社會的窗口去了解社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朝氣蓬勃的上進心,“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翱翔”,樹立高尚的情趣和追求。高尚的追求,使大家不講究吃和穿;高尚的追求,使大家談論的話題也不同於一般,在午練、文體活動等“自由市場”上,大家談論的也是學習中的難題或中國體育健兒在國際比賽中的優異成績等等。高尚的追求和理想,也激發大家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情。兩個學期的統考,我班各科成績都進步很大,這個學期,同學們自覺開展師徒結隊活動,學習風氣非常濃厚。這樣,進行系列活動,強化刺激,使學生真正觸動和啟迪了心靈。一年來,我關心、愛護學生,用愛心和耐心轉化了班上四個問題學生(熊磊、黎偉、胡漢靜、張澤育)。培養了一批能幹的班幹部,班風班紀較好,在學校的評比中,我班有十一個星期得第一名,各項競賽排在前列,得到了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覺得每一個老師都的確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工作性質使然,奉獻得太多,回報得太少,有的甚至付出很多的心血,也不見效果,但我堅信,在更多的等待裏,我們會看到我們真正的品格,暖人的愛心將影響一代又一代人,這正是我們所欣慰的:春風化為雨,潤物細無聲。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3

一羣新生來到美國弗蒙特州韋爾頓學院,開始了新生活,春風化雨觀後感。在第一堂英語課上,教師基廷獨特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耳目一新。基廷大膽挑戰狹隘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對生活的熱愛,受到學生們的擁戴。從學校的一本舊年鑑上,學生們發現了基廷在學生時代主持過的一個詩歌團體死亡詩社,決心重建,恢復它的活動,經常在山洞裏舉行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尼爾不顧父親反對,偷偷參加學校戲劇演出,演出雖然十分成功,但父親強迫他轉學,尼爾憤而自殺。為掩蓋醜聞,校方把基廷當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辭職。在他離去之前,學生們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對他的熱愛和“死亡詩社”的團結。

一羣受傳統教育的學生,和一位反傳統教育的教師,在他們之間究竟什麼有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電影中基廷教師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一,在基廷教師為學生上第一詩歌課時,他就告訴學生“我們讀詩和寫詩並不是玩,我們是人的一分子,是有活力的……”,“僅有在夢中,人才會有真正的.自由。”,這位充滿活力的教師把他對詩歌的最深刻理解用簡單的話告訴學生。其二,當校長用很不滿意的口氣問基廷教師,為什麼要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走來走去,而不是在課室裏上課。基廷教師的回答是:“教育的根本是學會自我思考”,這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真實地反映了基廷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很深的思考。教師的願望總是完美的,總是期望帶給學生儘可能多的知識,但有時卻往往會忽視學生的需要,用自我的思考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產生了惰性,把自我作為理解知識的容器,被動地理解知識。其實此刻的新課程標準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課堂真正地交還給學生,我覺得能培養出“會自我思考的學生”才會是成功的教師。

電影中有兩個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托特是一個怯懦、沉默寡言而又勤奮學習的學生,但他平凡的外表卻隱含了活力。基廷教師要每個學生寫一首自我的詩,並在課堂裏讀出來,托特卻沒有勇氣讀出來,他謊稱自我沒有寫,基廷教師這時用親切的目光看着他,説:“你認為你想法是沒有價值的麼”……然後讓他上台表演“野性的咆哮”,他在教師的諄諄教導之下,最終能如實地把自我的感情表達出來。在劇終,基廷教師要走了,托特突然站在桌子上,呼喊着:“船長,我的船長。”是什麼使性格怯懦的托特變的如此勇敢,是愛,是基廷教師對他的關心和鼓勵。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學會欣賞學生,其實鼓勵是學生最需要得到的。有時課堂上一句:“你説得很有道理。”“你的發現很重要。”……可能給學生帶來了他舉行努力的動力,繼續學習的勇氣,我們千萬不要吝嗇這些鼓勵孩子的話。

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很值得我們回味,也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因為它隱藏了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把這些理念真切地貫穿在平實的故事中。

這是一部奧斯卡大片,影片很美,在充滿了張力的詩意和活力的同時,還包含着教育的真諦。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一所貴族學校裏的故事。擁有百年傳統的威爾頓貴族學校一向堅持四大信條:傳統、榮譽、紀律和卓越。開學時,學校新來了一位英語教師基丁。基丁不像校長所期望的那樣循規蹈矩,他以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的詩句“船長,我的船長!”開始了他的第一堂課;他甚至要求學生們站到講台上,試着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基丁的特立獨行為學校注入了生機,他也所以逐漸贏得了學生尼爾、查理、納克斯等人的信任。不久,尼爾在學校的一本年鑑上找到了基丁的照片,才明白基丁以往當過學校橄欖球隊的隊長,還是學校著名的“春風化雨”詩社的成員。尼爾等人決定重建詩社,學生們從此有了自我的天地,在那裏他們能夠盡情地談論自我的事情,甚至唱歌、跳舞。因為僅有在那裏,他們才不會受到學校裏那麼多的陳腐條規的限制。他們的思想的到了自由,他們用自我的方式進行着反抗。在基丁的影響下,威爾頓學校的一切都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每個人都在尋找自我行走的步調,把握自我對生活的選擇。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4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到階梯教室看電影,同學們都高興極了。影片《春風化雨》主要講述了十歲小男孩藍金宇和女孩金悦等一羣小朋友在主人翁張遠自辦的“留守兒童助教局”的一年間的生活、學習、成長的經歷。

看完電影,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起影片中的小朋友要好許多許多,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我們待人要有愛心,特別是對同學;同學之間只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習慣,比方説:謙虛、謙讓、以禮待人、以恩報仇等,要防止像劇中的藍金宇那樣浮澡和易騙。看完電影,我知道我們應該堅強,遇到了壞人,我們要學會怎樣防壞人的.襲擊。影片人物生動,故事一波三折,感人肺腑;既有生動質樸的童趣,又充滿雋永的深情。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看電影時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器了;我也十分感動。看到高潮時,感動得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還告訴我們要快樂的生活,不能因一件小事而不開心;要好好對待身邊的人,從小養成好習慣。我們一定要好好對待身邊的人,努力學習本領,讓我們長大後不再有“留守兒童”,讓小朋友都有好的學習環境。

春風化雨化雨心得體會15

電影《春風化雨》主要講的是一位姓張的老爺爺辦了一家留守兒童學校,他帶着幾十個孩子在那裏共同生活的故事。

有個新轉來的男孩叫藍涇雨,他不聽爸爸的話,私自逃學,和鎮上的小混混黃三毛等幹壞事,到網吧裏鬼混。之後在張爺爺不斷的關心下,藍涇雨恢復了自信心,也改正了自我任意放由的性格,把他從邪道上拉回了正軌,讓藍涇雨受用一生。

還有個小女孩叫金鋭,整天悶悶不樂。因為她明白媽媽離婚了,又和別的男人結了婚,媽媽不再來看自我,小金鋭十分悲痛,便去找爸爸,誰知爸爸又成了家,閉門不見。金鋭明白爸爸不要自我了,心都要碎了,她感到異常孤獨,異常無助。在萬般無奈之下,她給媽媽寫了封信,媽媽看過後淚流成河,便去與金鋭重逢。母女倆相逢後大哭一場。教師和張爺爺讓金鋭受傷的心改變了,變成了一位每一天臉上都洋溢着歡樂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享受着父母的關懷,就像小樹有了太陽的照耀,雨露的滋潤,長的`才能更加茁壯!在片中,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孩子們又是幸運的,張爺爺和教師的關心就是太陽,雨露!春風化細雨,細雨見真情。看到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聽到那一句句撞擊心靈的話語,我彷彿看到了張爺爺堅韌、無私無盡,默默奉獻的偉大!

只要你奉獻愛,有顆愛的心,春風也會化成雨露。

春風化雨,愛意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v5we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