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小故事

心理學小故事

心理學小故事1

雪地行軍是樁危險的事,它極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以至迷失行進的方向。但人們感到奇怪,若僅僅是因為雪的反光太刺眼,為什麼戴上墨鏡之後,雪盲症仍不可避免呢?

心理學小故事

最近美國陸軍的研究部門得出結論:導致雪盲症的並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的空無一物。科學家説:人的眼睛其實總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要是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緊張而失明。美國陸軍對付雪盲症的辦法是,派先遣部隊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這樣,一望無垠的白雪中便出現了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點。

感悟:

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陸離,卻怕空空一片。一個人如果搜索不到友誼的落點,他很可能對所有人充滿敵意;如果搜索不到真誠的落點,他很可能會懷疑整個世界。

目標,是個人行為的意圖。如果沒有目標,那麼行動的結果只能是無聊、空虛,找不到生命的落點,就會患上人生前進的雪盲症。現實中,人生沒有志向,往往無所事事,無所事事自然找不到人之為人的社會意義和個人價值,最終結果是,極端的人選擇自殺,一般的人怯懦的活下來,但卻成為了會呼吸的殭屍。人在職場,要提早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應稀裏糊塗,隨波逐流。

心理學小故事2

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家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家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説,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家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家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心理點評:

你在為誰而"玩"

這是我在20xx年6月18日的《你職業枯竭了嗎?》一文中提到的寓言。這個寓言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答案:蘋果樹為什麼會自斷經脈,因為它不是為自己而"玩"。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家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家,像不像是你的老闆、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座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外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心理學小故事3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兩山之間有一條溪,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然。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

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當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羅漢拳時。他十分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説:"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羅漢拳了。"

我們常常會忘記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培養自己另一方面的實力。這樣在未來當我們年紀大了,我們還依然會有水喝,而且還能喝得很悠閒。

心理學小故事4

從前有一隻龍,他只有一隻腳。它好奇的問蜈蚣:我用一隻腳走路,已經覺得忙不過來了,你有那麼多隻腳,又是如何安排她們之間的出腳順序呢!

蜈蚣答道:説實話,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自然的'行走。有位女學生問于右任老先生:您的鬍子這麼長,睡覺時,是放在棉被裏!還是棉被外!

於老回家後,一個禮拜都睡不安穩。

人生感悟:每個人都靠着一呼一吸之間生存下來,如果你刻意去留心一呼後一定要一吸,一吸之後一定要一呼的話,相信你一定呼吸的很累!

心理學小故事5

1965年,一個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們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學術權威,還有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自己國內,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創業艱辛過分的誇大了。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進行了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這本書後來鼓舞了很多人,他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關係,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的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必有收穫。

温馨提示: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用不着什麼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麼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的生活着,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心理學小故事6

玫瑰花枯萎了,小仍拼命吮吸,因為它以前從這朵花上吮吸過甜蜜。但是,現在在這朵花上,小吮吸的是毒汁。

小知道這一點,因為毒汁苦澀,與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別。於是,小憤不過,它吸一口就抬起頭來向整個世界抱怨,為什麼味道變了?!

終於有一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小振動翅膀,飛高了一點。這時,它發現,枯萎的玫瑰花周圍,處處是鮮花。

心理點評:

這是關於愛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的真實感悟。

有一段時間,她失戀了,很痛苦,一直想約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學知識能給她一些幫助。我們一直約時間,但快兩個月過去了,兩人的時間總不能碰巧湊在一起。最後一次約她,她説:"謝謝!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原來,她剛從九寨溝回來。失戀的痛苦仍在糾纏她,讓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溝的美麗。不經意的時候,她留意到一隻小小正在一朵鮮花上採蜜。那一剎那間,她腦子裏電閃雷鳴般地出現了一句話:"枯萎的鮮花上,小隻能吮吸到毒汁。"

當然,大自然中的小小不會這麼做,只有人類才這麼傻,她這句話裏的小當然指她自己。這一剎那,她頓悟出了放棄的道理。以前,她想讓我幫她走出來,但翅膀其實就長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飛就能飛。

放棄並不容易,愛情中的放棄尤其令人痛苦。因為,愛情是對我們幼小時候的親子關係的複製。幼小的孩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離不開父母。如果父母完全否定他,那對他來説就意味着死亡,這是終極的傷害和恐懼。我們多多少少都曾體驗過被父母否定的痛苦和恐懼,所以,當愛情這個親子關係的`複製品再一次讓我們體驗這種痛苦和恐懼時,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變得非常糟糕。

不過,愛情和親子關係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小時候,我們無能為力,一切都是父母説了算;但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有力量自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可以説,童年時,我們是沒有翅膀的小小,但現在,我們有了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了。

但是,當深深地陷入愛情時,我們會迴歸童年,我們會忘記自己有一雙可以飛翔的翅膀。等我們自己悟出這一點後,愛情就不再會是對親子關係的自動複製,我們的愛情就獲得了自由,就有了放棄的力量。

切記: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完全平等的、有獨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説,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效果,因為另一個人,你並不能左右。

所以,無論你多麼在乎一次愛情,如果另一個人堅決要離開你,請尊重他的選擇。

並且,還要記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聽憑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飛出一個已經變成毒藥的關係。

心理學小故事7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心理學小故事8

説一個我真實遇見的事情。

那年我還小記得9歲左右,我跟隨我爸在一個工廠住,我爸下班比較晚,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晚上7點天還是很亮很亮。小時的我比較調皮,吃飯也不安分,喜歡端着一碗飯夾好菜到處跑。我們工廠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晚上很少有人,工人下班了基本都回去了,那裏就我爸在看守工廠。工廠有四個門都在一堵牆上,第一個門是我住的地方的門。第二個是工廠大門,第三個則是工廠小門,第四個工廠電機房的門,電機房是我們那裏的變壓器房,一般不是停電或者跳電一般是不進去的。門平時都掛着一把把大大的銅鎖,門旁邊是一個破舊的.窗子有幾塊玻璃都被路過的小孩子砸壞了,當然小孩子裏面也包括我。

我和往常一樣端着一碗飯,到處跑,剛出工廠門,看到一個60多歲的一個老爺爺,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裝,直溜溜的走進了電機房,我回頭看了一下家裏,家裏的燈還亮着,沒跳電呀!怎麼會有人進去了,我端着飯慢慢走到第四個門,眼前的一切讓驚呆了,門上一把大大的銅鎖死死的鎖在那裏,根本就沒有打開,我下意識的張望了一下窗子,不張望還好一張望,我碗砸地上了。

我看到機房裏面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很久很久很老式的衣櫃,問題不在衣櫃是哪裏來的,而是衣櫃上面掛着一個穿着黑色中山裝的老爺爺,我的眼睛直溜溜的看着他,我想挪動我的腳想趕緊跑,可是怎麼也挪不動,像是被什麼東西抱住了我的腿。突然老爺爺的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duang,我就暈過去了。

再醒來的時候,是我爸叫我起牀吃晚飯,原來是在家下午睡午覺,做了一個噩夢。和往常一樣我夾好菜,端着飯邊走邊吃,剛走到門口,一個黑色的影子閃過第四間門。

心理學小故事9

在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説:“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

這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其發現者就是心理學家詹姆斯。它説的是:如果一個人買了一個空的鳥籠放在自己家的客廳裏,過了一段時間,他一般會丟掉這個鳥籠或者買一隻鳥回來養。因為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有一隻空鳥籠,要簡便得多,這就是著名的鳥籠效應。

在我們的身邊,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裏掛上一隻籠子,然後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什麼東西嗎?

心理學小故事10

小豬太胖了,圓滔滔的身體讓它不能跟同伴們一起玩,連走路都吵着説累,小豬決定減肥,朋友們也資助小豬一起減肥,各人決定用跳繩的要領來資助小豬減肥。

小狗和小貓展示着給小豬看,它們一上一下的跳的特別漂亮,小貓還跳了個花樣呢!小豬看着也覺得特此外好玩,急遽湊上前去説:“我也要玩、我也要玩。”

可小豬從來沒跳過跳繩,剛一蹦起來就被繩子纏住,“撲通”一聲摔在了地上,“哎呦——哎呦——疼死我了。”小豬哀嚎着。

坐在地上的小豬説什麼也不願起來,小豬説:“我可不想在被繩子絆倒,疼死我了。”

小豬不願意在去學跳繩,朋友們對小豬説:“如果你做事情因為受一點苦就中途而廢,那你永遠都只是一隻肥胖的小豬,我們可不願意和一隻胖豬做朋友。”

小豬可不想失去朋友,更不想成為一隻被人譏笑的胖豬,在朋友們的`勉勵和資助下,小豬學會了跳繩,現在小豬不僅是一個跳繩妙手,照舊一隻漂亮的小豬,小豬在朋友們的資助下,減肥樂成,而且這次加入的運動跳繩角逐上還獲得了第一名。

心理學小故事11

風鳴忐忑不安地拿着手機,她今晚真的會出來和自己見面嗎?

想起她,風鳴就覺得緣分是真實存在的。

那是一個月前的晚上,風鳴剛從新開的一家叉燒店吃完飯回到家,正準備洗澡時突然收到一條陌生的短信: “我們能做朋友嗎?”

風鳴好奇之下,便回了一句: “好啊,你是美女還是帥哥?”

幾秒鐘之後,他便收到了回信: “我是個女孩!”

之後他們便開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短信聊天,風鳴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上這個女孩了,於是便想約她出來。

一天,風鳴發短信約她。可是女孩回了一條讓風鳴莫名其妙的短信:“還有一個星期,我們就能完全在一起了。”

一陣悠揚的短信鈴聲打破了風鳴的回憶,他連忙打開手機查看。來信顯示正是那個女孩。

“你真的`想見我嗎?”

“嗯,我是認真的!”風鳴略帶緊張地給她回覆道。

她似乎有些猶豫,隔了一分鐘,她才回復: “其實我們早就在一起了,既然你那麼想見我……”

認真閲讀着短信的風鳴,有些興奮和緊張。看到後面的省略號,風鳴突然感到胃部一陣翻江倒海,一下子無數的肉末從他口中吐出,那正是他在那家叉燒店裏吃的叉燒,這一個多月他一直都在那裏吃。

還沒等風鳴反應過來,又一條短信發了過來: “這就是我……我終於完整了!”

心理學小故事1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蒙古的部落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部落大使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給皇帝: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全國最好的珠寶匠檢查那個金色小人,稱重量,看做工,所有測量辦法的結果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着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説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別插入三個金人的耳朵眼。

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説: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説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説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心理學小故事13

嘀嘀和快的乾的火熱,但當打車軟件火熱的時候,有人卻用這個軟件賣藥,賣的是痔瘡藥哦。

出租車司機因為長坐,而容易生痔瘡。而在一個交通繁華地段,如果用打車軟件,用語音或者文字推送一個賣痔瘡藥的`信息,絕對是最精準的營銷。

據説,一條消息會有5個人回覆。這個主意簡直是太絕了! 當你看不明白的時候,別人已經在行動了!

啟示:

透過本質,看到的士師傅身上的痛苦,比如痔瘡、腰樵等問題,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從而輕鬆成交客户。

心理學小故事14

何謂"自然"

做為一箇中國人,大部分都聽説一句古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説的是一種叫蜈蚣的昆蟲。

蜈蚣是用他那成百條細足蠕動前行的'。可是有一天哲學家青蛙見了蜈蚣,他久久地注視着蜈蚣,心裏很納悶:四條腿走路都那麼困難,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條腿,它如何行走?這簡直是奇蹟!蜈蚣是怎麼決定先邁哪條腿,然後動哪條腿,接着再動哪條腿呢?有成百條腿呢!

於是青蛙攔住了蜈蚣,問道:“我是個哲學家,我被你弄糊塗了,有個問題我解答不了。你是怎麼走路的?用這麼多條腿走路,這簡直不可能!”蜈蚣説:“是啊,我生下來就一直這麼走路的,從來沒有想過呢?現在既然你問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這一念頭第一次進入了蜈蚣的意識。事實上,青蛙的問題是對的?該先動哪條腿呢?蜈蚣站立了幾分鐘,動彈不得,蹣跚了幾步,終於趴下了。它對青蛙説:“請你再也別問其他蜈蚣這個問題了,我一直都在走路,這根本不成問題,現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動不了了,成百條腿都需要考慮好了才能移動,我該怎麼辦呢?”

心理學小故事15

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

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 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

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 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

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

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説:“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

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標籤: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kj1m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