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6篇)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6篇)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1

在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情感教育更成了教育工作者為追求教學更高境界而實現對於受教育者實施的更完整的教學體系,情感教育是知情交融的雙邊活動,從情感的維度分析與研究教學活動中的心理現象與規律,為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供了較強指導的一門新型的學科。情感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開闢了情感教學的嶄新領域,充分發揮情感在教書育人中的教育價值更完整的體現,豐富與發展了教育學的理論。

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實現師生的情感交融,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師依據《教與學的心理學》的理論對課堂教學進行探索與研究,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手段達到新的境界,從而形成師生共同發展的廣闊遠景。

新課改特別關注了教學方式的優化問題,我校教師也在教學中努力學習並實踐着新課程理念,但不可否認,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出現了幾種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準確,教學出現較多的“擺花架子”現象,一味追求從表面上看來“富有新意’的不求實效的教學形式,未能將新課標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落到實處;二是教師已經意識到要實施自主教學,要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但究竟怎樣的教學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還很不清楚,缺乏自覺的研究意識。三是在教學中往往過於追求認知因素,而忽視了情感因素。學生厭學情緒滋生,教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更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教師對情感教育的缺失和缺乏,使得教學方法、教育目標、教育手段都呈現出簡單化傾向,這種簡單遠遠不能適應豐富的學生個體,所以教與學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這種不和諧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最終非但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反而進行了無效的學習。

我校國中部學生外來務工子女較多。他們有的長期留守老家與祖輩生活在一起,到上中學年齡才和父母一起居住;有的父母分離,他們和父母缺少溝通,父母也不瞭解自己的孩子,而生活的壓力又使父母忙於工作而無暇顧及,這些孩子缺少家庭關愛,缺少歸屬感,所以生活態度相對消極,情感上比較敏感和脆弱,不能夠積極面對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壓力,導致文化知識與本地學生有較大差異。同時,這些學生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底,對子女的學習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待學生犯的錯誤往往選擇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前景,缺乏客觀科學的態度,學生在學習上明顯缺乏主動和競爭意識。要實現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這一部分學生是必須面對的重點人羣。

因此,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如何指導教師充分運用情感教育組織合理、自主、科學的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情優教,促進國中生自主學習就成為我校繼續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和現實需要。

系統化的指導思想,由於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和情感現象的豐富性,應從多角度構建教學原則,形成原則體系,以全面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生本化的指導思想,在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指導下,從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來構建教學原則,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構建了樂情原則、冶情原則、融情原則。樂情原則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背景問題出發,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樂情學習狀態,以充分發揮情感對學生學習的各方面的促進。冶情原則是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目標出發,強調的是學生在接受認知信息的同時也應獲得情感上的陶冶。融情原則是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環境出發,強調的是為學生學習創設融洽的師生情感關係,以營造學生學習成長的心理氛圍,從根本上優化教學效果。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2

《教育心理學》看似理論很強的書籍,其實不然。裏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學原理,都是通過實驗的形式讓我們瞭解實驗所藴涵的科學道理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結合的教學實際談談教育中的期望、表揚與批評。

美術教師往往任教的班級較多,個別教師也許就忽略了評價反饋這塊內容。從書中學習反饋效應實驗中可以看出,反饋的重要性。反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教師應儘可能讓學生及時、準確、具體地瞭解自己學業的進展情況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做出評價,美術作業如果一直不評價,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美術課的評價比起其他課程來説,顯得更加重要。美術是一門審美藝術的課程,沒有什麼對和錯,只有美與不美,不能一味的給學生打上等級。

佩奇的評價實驗説明了具體的評語更有效。美術作業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級,也許就失去了評價的作用。美術的作業要有具體的評語,這個評語不一定是教師最終的書面語言,可以是來自的學生的,也可以是在學生學習過程的口頭語言的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要展示出來,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有了具體的評價語言,學生的學習會更加進步。

書中的一些實驗向我們驗證了一些教學行為,讓我們的教學行為,變得有理可依。總之,細細品讀本書,會讓我們的教育變得不再迷茫。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3

有人曾經問我:你從事的這項研究到底能有什麼用呢?但我從沒有因諸如此類的懷疑或非議而動搖過。我始終堅守着這樣一個信念:只要能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能夠給人以些許的啟迪、能夠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解讀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社會,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就是有價值的!

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社會生活中的人》

什麼是怪誕心理學?這門學問的意義何在

以科學的方法探究泡茶的奧祕、祈禱的力量、水果的個性和人浪的形成。

長久以來,人類行為的古怪面一直都在撩撥着我那充滿好奇的神經。

在大學裏讀心理系時,我曾把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當成心理實驗室,在那裏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我的研究對象是那些剛剛見到自己的另一半走下火車的人。在他們深情相擁的那一刻,我會立即走上前去,同時啟動藏在口袋裏的秒錶,然後對他們説:"打擾了,你們不介意做個心理實驗吧?從我剛説’打擾了’這幾個字到現在,你們覺得已經過了幾秒鐘?"研究結果顯示,沉醉在愛河之中的人會大大低估時間的流逝速度,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如果在一個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上一小時,你會覺得只坐了一分鐘;如果你在一個熱火爐上坐了一分鐘,你卻會覺得彷彿坐了一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對心理學中不同尋常的方面心存好奇。當然,我並不是第一個對這種行為測量法感興趣的人。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每一個時代都會出現幾位致力於探索稀奇古怪事物的.研究人員。

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是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特立獨行的科學家,很可能也是這種行為測量法的創始人,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不尋常的主題上。他曾偷偷衡量同事演講時怪誕心理學讀書筆記聽眾煩躁不安的程度,由此來客觀評判同事的演講是不是很枯燥乏味。他曾在口袋裏放着計數器,在英國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游走,暗中記錄和他擦身而過的人是貌美如花、相對醜陋或是相貌平平,並由此繪製出了英國的"美女地圖"(倫敦的美女最多,阿伯丁的情況最為糟糕)。

高爾頓對祈禱效果的研究引起了較大的爭議。他做了一個假設,如果祈禱真的有效,那麼神職人員應該比大部分人更為長壽才對,理由很簡單,他們祈禱的時間顯然更長,態度也更為虔誠。他對各種人物辭典中收錄的成百上千名人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分析,結果發現神職人員的壽命其實遠沒有律師和醫生那麼長,這讓極為虔誠的高爾頓開始質疑祈禱的力量。

甚至連泡茶這件事也引起了高爾頓的注意,為了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泡杯好茶的完美之道,他花費了數月的時間,還做了一個特殊的温度計,讓他可以隨時測量茶壺裏的水温。經過嚴謹的測試後,高爾頓得出瞭如下結論:

當茶壺內的水温維持在180~190華氏度之間,而且茶葉浸泡時間達到8分鐘時,泡出的茶味道最醇,喝起來最香,而且絕對不會太苦,也不會太淡。

能夠對泡茶進行如此徹底的研究,高爾頓很是得意,於是驕傲地宣稱:"茶壺裏再也沒有什麼祕密了。"

從表面上看,高爾頓對無聊、美貌、祈禱和泡茶的研究可能顯得比較分散。不過,這些都是同一種人類行為研究方法的早期絕佳案例,我把這種方法稱為"怪誕心理學"。

簡單地説,怪誕心理學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個方面。在過去的幾百年裏,雖然已經有少數先行者在心理學研究中採用了這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卻一直未被認定為一門嚴肅的社會科學。這些研究人員追隨着高爾頓的腳步,在主流科學家怯於涉足的領域內勇敢前行。他們業已完成了以下創舉。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4

設計心理學一套共有四本,這本設計心理學是日常的設計,還有另外三本書還沒有來得及讀,分別是:與複雜共處,情感化設計,未來設計。

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並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祕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户內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實發展的最本源。

開篇道,如果在旅館裏弄不清怎麼開關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灶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對於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設計,發現好的設計,當然也會各種吐槽那些不好的設計。

書中也講到了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户都不是最終用户,我們不能瞭解每一個用户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恆的。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5

作者從科學的角度論到:人的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只有客觀事物作用於腦,才有心理現象。有腦,無客觀刺激,無心理現象;有客觀刺激,無腦,也無心理現象。心理現象來源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自然和社會)。所以人的心理髮展主要受到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心理是人內在的神經系統對外在客觀的刺激從而產生的心理的現象,是條件的反射。

從作者的論述中,我們可知作者是從純科學的角度來論述人心理的現象。即是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人的心理現象,就不難有所偏差。因為我們知道人是一個有自主權,有思考能力,有創造性、有感情、有意志的有位格的活人。是有機性的在不斷地變動中的人,有控制、改變、改造環境、外在條件的能力與智慧。人的內在是絕對有自主能力的,在不受外在條件刺激的情況下也會有心理的活動。從實際的例證上我們也看到,人的心情、行為,常常不是受到外在客觀條件的刺激而產生的。而是人本身心理的反應,是人裏面的那個能動性的.心理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感情。有的時候外面的條件、環境是非常美好的、快樂的,但是有的人雖身在這樣的條件刺激下卻沒有開心、快樂的心理現象。反之亦然,有的人生活在極其困苦的環境中或是在面臨死亡的境況中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有害怕、恐懼的心理現象,反而非常平安、平靜、不覺得痛苦而是歡樂。從這兩個方面我們可知,人的心理反應與心理產生的現象不是外在條件的刺激與客觀事物的刺激,而是人心理本身的動力產生的。從神學上來説,乃是因為人有靈魂,人的心理是根據人的靈魂來的。所以作者研究心理學的出發點就是錯的,根基是錯的結果必然是錯的。

那麼説心理學一點用處都沒有了嗎?不然,雖是人在自我封閉的系統裏面產生出來封閉的思想學科。但還是對於人類有重大的貢獻的,對於人心理的疾病的醫治與人本身各個方面的發展是有些許幫助的。從作者對注意、氣質、性格、能力等等的瞭解與研究,我們發現人在這些形成的過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與制約。從而我們就可以利用外在的條件與環境來塑造一個人,影響一個人及引導人的心理髮展。從對心理學的瞭解與認識,我們也可以看到心理學對於關懷人的事工上有很大的助益。瞭解了心理學,知道人心理的反應,就可以根據其心理的反應適時地引導與歸正。誠如作者所説:人的心理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它決定着人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如果我們正確的引導人的心理,就可以把人帶到一個對世界有正確認識有正確態度的人。心理學雖是在封閉的系統裏面的學科,但也可以讓人在封閉的系統裏生活得更好。

如果,心理學由一個有開啟系統思想的人來從新架構的話,我想對人類會是一個更偉大的貢獻,對於人的心理問題也可以根治了。心理學固然是有益的,對於我們這些活在開啟系統裏面的人有開啟系統思想的人來説。學了心理學,在以一個開啟的思想系統去應用啟不是對心理學的應用更有用嗎?心理學家在封閉的系統裏面研究心理學而只能知道問題沒有能力解決本質的問題,只有有開啟系統的有信仰的人才能知道問題而又能解決問題。這麼説來,心理學在信仰的當中也是有一定用處的,但要在信仰的管理之下來運用。從心理學來發現、研究人心理的問題,以神學信仰來解決人的問題。

所以説,我們應當把心理學放在應當放的位置上。心理學可以是神學、信仰的僕人,可以讓信仰從心理學這條路來了解人的問題從而解決人本質的問題。心理學是神學與信仰的僕人,心理學沒有神學與信仰來指引方向會迷失在封閉的系統裏面;心理學服在神學與信仰的下面才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於心理學的讀書心得6

在教育孩子中,我們經常遇見這樣的困惑,時常聽家長抱怨,李老師,某某學生現在孩子的情緒很不穩定,經常和我們家長髮脾氣,怎麼辦呢?在學校有的學生很不聽話,經常和老師頂着幹。作為老師也非常的苦惱。

最近我讀了桑標的《兒童心理學》,在讀到第七章情緒發展這一章,我很有收穫。這一章節,主要講了情緒是個體對外部和內部事物的主觀體驗,是兒童早期適應生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心理工具,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具有重要的組織作用。本章先介紹了兒童情緒評定的三種方法,即生理測量、表情測量和主觀體驗測量;再分別從情緒能力的三個主要方面,即情緒表達、情緒調節,對兒童情緒發展作了介紹。

在兒童情緒評定中,生理測量,也就是人處在某種情緒狀態下,可以表現出許多生理反應,這些生理變化可以作為情緒的客觀指標,如心率的變化,呼吸的變化,皮膚電阻的變化等等。行為測量主要集中在對兒童面部表情以及言語表情的分析上。兒童處於高興、悲傷、憤怒和其它情緒狀態時,眉毛、眼睛和嘴部肌肉都會產生細微的運動變化,兒童的聲音也是情緒指標,有的老師習慣為學生貼標籤,對學生產生刻板印象,好學生一好百好,壞學生本性難移;有的老師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對孩子提出了不恰當的過高或過低的要求;有的老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會尊重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如此等等,都會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從而對孩子帶來危害。在今後的學生的管理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學生的情緒,從而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當孩子臉上不滿與牴觸情緒時,我們要尊重孩子,讓孩子發表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勝好強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情緒的評定方法還有主觀體驗測量法,即評定兒童對自己或他人情緒的解釋。主觀體驗測量運用標準化的量表。來測量被似的情緒體驗,要求被試報告其直接感受的經驗(如:“告訴我,上個星期你是怎樣感到高興的?”)或是要求兒童完成命名,匹配或表現情緒(如:“告訴我圖片上這個人感覺怎麼樣?”“請你指出誰感到傷心。”)

通過對些內容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如何看待孩子們的情緒問題,並懂得了如何處理這類的問題。如當孩子情緒暴躁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學會共情,從老師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教孩子學會了尊重老師的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有想法,不能從此之後噤氣噤聲,因此,教給孩子一些提意見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標籤: 心理學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lok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