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學習心得通用15篇

心理學學習心得通用1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學學習心得通用15篇

心理學學習心得1

首先,從上課部分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還記得第一節課,我們就學習了人格的含義。到底人格是什麼?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忍為“人格”不能用簡單的性格這個次來解釋,也不能離開“性格”這個詞。我認為它包含了性格、特徵、態度或習慣,將這些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種不同的人格。

而人格的不同,是因為每個人在行人一個穩定的人格之前經歷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所以就有每個人不同的人格,並且每位心理學家就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每個心理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論和觀點。而我們這學期就是對每個不同心理學派的觀點、理論進行了解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我學到的就是我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與理解。讓我看待一件事和一個人都不會再那麼片面。雖然加深了對自己的瞭解,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並不覺得現在所學的可以解釋自己的全部,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與這些理論不符合。

我也認為這些學派或個人的觀點理論在某種角度上來講是不合理的。因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歷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而針對別人的看法而產生自己的觀點,例如: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當然,我認為他的觀點也過於偏激,但是後面的新精神分析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反駁他的觀點建立起自己的觀點。不過,也正是這樣才使得後面對人格的研究顯得愈加科學,到現在的人格理論變得愈加成熟。

這是我在上課部分所學到的知識的觀點與感受。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讓我們自己學習了一部分,這部分是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在這部分中,我發現自己的自學能力一般,我只能做到對知識觀點的梳理,完全做不到知識之間的聯繫。

以及不明白知識點之間孰輕孰重,那些該重點拓展延伸,哪一點該重點理解,我無從下手。還好王老師給我們大致裏了一遍,不然自己真的覺得應該全盤接受。這也是自己以後有待加強以及思考的地方。這就是自學那部分所帶來的感受。

“學習理論都是乏味的”,這是我上課每位心理學專業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會提到的一句話。但是我在學習《人格心理學》的時候,並未有這樣的感受。我想根據教育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的一些知識,這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老師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我發現每次上了《人格心理學》,班上的同學都特別的興奮,有話可聊,有事可討論,這是我們在其他科上課之後所沒有的現象。我想這還是因為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做了一些與自己有很大關係的活動與測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關於“理想自我,現實自我,可實現自我”的活動,我想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目標是那樣的明確與現實,讓我第一次有那麼充足的信心去面對現實。

每次我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最近的一次是畫九宮格圖畫——“我的成長”,説句實話,我還想進一步瞭解與學習或者是驗證那幅畫的真正用途。

總的説來,我的收穫是多的,我更加希望的是經過這些知識的學習,我能實現它的運用,這樣才不辜負我下定決心學習這個專業的初衷。

心理學學習心得2

第一堂課,是針對女生的,我們用十個句子寫下了”我是什麼樣的人”的小紙條,令我很有感觸,我發現自己對自己的瞭解真的是不怎麼樣,寫道第六個的時候就有點卡住的感覺,最後還是憑感覺寫了下來.我想到高中的時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們班女生湊到一塊開特殊班會,那時候我們對老師講的要加強自愛,我懂得自我保護等等,以一種説教的方式講給我們聽有些反感,現在想來,老師是很有主見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極評價用一種積極進的語言表達出來,用一個”輕度”來修飾一下就會有的不同結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關鍵看你是怎麼評價.

在看<走路上學>那段視頻的時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視頻還哭了的記錄.生活的不易與艱苦下,親情是那麼温暖照人.在感歎自己是幸福的時候,我想起了我媽媽在地裏拾棉花樂呵呵的説的話”能夠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幹活,有好收成,掙錢供你們姐弟倆上學,這就是很滿足了”,每當想起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樂,我媽媽在言傳身教.

我們還加班加點的看完了楊瀾的<一問一世界>之後才知道看得不全.裏面對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楊瀾”,不管她有多成功,楊瀾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去做事.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個習慣,那就是按時看新聞,從6:30的山東新聞到中央新聞再到濱州新聞,一直要看到將近八點鐘,這時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歡的電視劇動畫片都要一邊去,全家一塊看新聞,我在家的時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學以後,這個習慣就失去了.媽媽經常笑爸爸”你有把去當官,看新聞有什麼用”爸爸經常會對新聞裏的事情和我做討論交流,甚至一些歷史問題也要問我,小時候覺得新聞裏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説的也都是對的,但現在常常是爭執起來,無果而終.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現就是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現在,我們常常抱怨我們沒什麼公民權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們作為公民應該做的事,哪怕僅僅是關注一下新聞,你也會有你的滿足.

我還問了老師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明明白白問的,是關於我容易受到驚嚇的原因,另一個恐怕老師還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學生做歸因時問的,因為我發現我弟弟經常會有這種歸因來説明他為什麼沒有考好,我以為這種方式是不利於他進步的,沒料到恰恰相反,這種外歸因是很健康的。

還有老師講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後就是這樣,酸甜苦辣,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你做的,是照單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現在,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仍然對一些事情難以釋懷,但我在學着豁達起來,我很高興,我這方面的表現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給我的信中寫道”大一的時候你經常抱怨學校有多麼不盡人意,但是大二卻變化很大,字裏行間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變化”,我覺得,這和我在社會心理學這門課上學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關係。

心理學學習心得3

有的時候比照個人經歷覺得這些理論真的是很有道理的,並非故弄玄虛,也越發感受了心理學的魅力。蔡老師的課堂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緩解了我們在上完專業課後的壓抑,還學到了不少東西。

經過對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與生活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通過心理學與生活的學習,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與生活課程對我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

心理學與生活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為我們講催眠術的蔡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的生活會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雖然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帶給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但我還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去了解和領悟。如前,開始有點小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有人説,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説,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因為心理學與生活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學習心得4

當今的社會裏,壓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師的壓力與比過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課程改革、教學行為、人際關係、角色轉換、專業發展……

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學習,我明確了當前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現狀及職業壓力帶給教師的影響;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從何而來;掌握了教師職業壓力的有關理論。並從中受益,並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裏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悦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不要斤斤計較,憤憤不平。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進人性化管理等,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總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教師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為教師創設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解除教師後顧之憂;配備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善於鼓勵教師。林肯説,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也一樣,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樣希望得到校領導的肯定、鼓勵。

  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

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確地瞭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訓:“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為,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複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四,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第五,換位思考,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第六,低調處理問題,知足常樂。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構成;面對完美的渴求在,我們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平常人的心態,告別心理困境。

  四、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説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願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讓學生的學習更優秀,讓家長更滿意,讓校園更和諧。

心理學學習心得5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衞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於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鬱,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數據,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可以説,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一:學習心理學的動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運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後的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係的矛盾,衝突,經常困擾着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説心裏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

二:心理學中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諮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諮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諮詢關係以外求得這些慾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諮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諮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裏,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衝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諮詢關係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衝突,不至於因為個人的問題干擾諮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諮詢師自己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且在生活中不懈奮鬥。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衝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2.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諮詢關係中給來訪者以温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於助人”説起來容易,但並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諮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敍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祕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諮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三.完善的知識機構

做好心理諮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諮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願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説那些處於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鬥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諮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着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症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用什麼防禦手段來對付內心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後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並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四熟練的諮詢技巧

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經驗。上面所説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説: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五粗淺體會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為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瞭解了許多關於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啟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那麼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第五篇:《社會心理學學習心得》

心理學是充滿理想與希望的學科,這僅是該學科以“人認識自我”為其宗旨,以增進人類的生活質量,人類事業的發展為目的,而且還凡是涉及諸如幸福、自信、心靈等等人生的理想,也心理學的自然領域;所有人類所關切的“真、善、美”,無不體現在心理學心理學家們的工作之中;人類的希望在於對自身的認識,這也正是心理學所努力的。,心理學與所有普通的人都息息的學科,而僅是學者們的與著述。不但都關切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能使總結經驗已用於對社會下一代的培養,使下一代能夠的心理素質,誠摯堅毅樸素寬容的人格。古有明訓:“心則不競,何憚於病。”“哀莫大於心死”。

來説,最大的益處莫過於學習心理學了人際交往的能力,使懂得如何理解別人,別人。

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地把握,控制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的融於集體;能的環境…

門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悦。這是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努力,學到了心理的知識,還為同學心理的服務。是今年的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而且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了這門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我對大學三年的生活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可見,心理學對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在生活、學習、交際都可以用到這的知識。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的,心理學知識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學學習心得6

最近學習了皮連生的教育心理學,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學習的心得:

  一、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除"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業,象陶行知所説的那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説,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熱愛、尊重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説:"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新台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着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説明這個道理。

  四、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裏,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説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

心理學學習心得7

職業化心態即為人對事業、工作中應保持的心態。通過培訓,我認為職業化心態是:具備積極向上、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不斷提升完善自我的心態。通過培訓我感觸較深的是:

一、強烈的企圖心

我理解為人要有自己明確的生活工作目標,我們的行為都是以此為導向的。我們在工作中應設定明確的具體的工作目標,只有具體的符合實際的工作目標,才能確定具體的工作內容,我們的工作才會有明確的目的性。工作才會有動力。作為門店應確定銷售目標,銷售是謀取利潤的基礎,開店是用來賺錢的,盈利是門店生存的意義。我們只有根據門店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制定想要達成的銷售目標,找出達成目標的方法、手段,才能進行實施,目標方能達成。

二、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的心態

心態改變,命運就會改變。心態也就是對生活,工作等的態度。積極的心態能帶動周邊的人,積極快樂是可以傳染的。作為一名值班經理,要想每個員工都能積極熱情地工作,那麼就需要一名積極熱情的人,用心對人、用心做事,才能帶動大家,方能贏得大家的信賴,工作才能順暢的進行。也就是説一名值班經理要有感染力,要身體力行的帶動員工進行工作。

三,熱愛學習,更新知識

這是信息、知識競爭的時代,要想贏得員工的信賴與支持,僅有積極的心態是不夠的,還需要淵博的知識。這個競爭的社會,不進步就等於倒退,不熱愛學習,將會被淘汰,在今後的生活中,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

四、主動出擊,堅持不懈,絕不放棄

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難題,很多的挫折,在這個時代會有危機,會有潛在的威脅,這就需要我們有敏鋭的洞察力,面對困難主動出擊,堅持不懈,直至攻克難關。在這個時代不能做到主動出擊,那麼就有可能被對手擊垮。在工作中一定要有這種精神面,決不放棄。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聯想到了職業化團隊。我們所有的漱玉平民人,應該有共同的奮鬥目標,應有為此目標堅持不懈努力的力量,要成為一支職業化團隊,我們的力量將是無窮的!可是我們現在做到了嗎?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份力量嗎?這是我們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希望,讓每個人的個人理想得以實現,那麼我們漱玉平民的宏偉目標將會實現!因為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都希望自己能走得更高,走得更遠。

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盡我所能努力打造門店的職業化團隊,我將盡我所能完成每位員工的理想,為完成公司的目標貢獻我的力量!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漱玉平民一定會打造成中國醫藥行業的航母!

心理學學習心得8

老師你好,首先我是一名學習計算機的學生,通過這段時間對管理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瞭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就我而言快要踏入畢業季,當然我也會對我未來的日子以及我們專業的未來發展做一些猜想、我們或許會成為某位領導的下屬,需要對領導給出建設性的建議或者對領導的管理等做出必要的評價;我們又或許會成為某些下屬的領導,需要組織團體進行活動並制定相關的規定,獲得成員的信任和支持,管理團體成員,進行必要的溝通和協調,要想順利的完成所有這些過程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和技巧,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學習一些關於管理這方面的知識,而這學期我們經管院開的這堂課就給了我很多啟發。

這段時間對管理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瞭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最重要的是,認識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了小小的瞭解的。關於“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那點,人類多數趨於天生懶惰,不願多做工作。人類多數缺乏雄心,希望依賴他人,而不喜歡擔負責任。人們多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組織目標。多數人安於現狀,習慣於抵抗變革。人們易受欺騙,常有盲從舉動。看到那麼幾條,我真覺得怎麼那麼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規劃。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自一個人時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律。現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信息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調人際關係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脱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合作、競爭和衝突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合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手段,同時,當人們具有不同的目標和利益時,對稀有資源的爭奪,就產生了競爭和衝突,如何管理和控制這些競爭和衝突,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管理活動中個體、團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它強調以人為中心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理念,協調組織與團體的人際關係,改善組織與環境條件,改進領導與管理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促進組織與人員發展。

所以由此引出團隊的概念,管理心理學中關於團隊和團隊建設的基本理論對於開創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遠的意義。一般意義上講,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組成他們有着共同的行為目標,並保持着相互負責的工作關係,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種為了實現共同目標由相互協作的個體組成的正式羣體。團隊的目標沒有成員的交流和合作是無法完成的。當團隊形成之後,其成員必須很快發展出合適的能力組合來完成團隊目標。團隊建設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參與者和推進者都會彼此增進信任,坦誠相對,願意探索影響工作小組發揮出色作用的核心問題和創造出不同尋常的業績。高校各類學生社團均具備這樣的特徵,學生社團由不同專業、年級的同學組成,他們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成為社團的一員,他們是四種基本團隊類型(功能團隊、問題解決團隊、交叉團隊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團隊。相對於高校對於學生社團傳統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中運用團隊和團隊建設的理論更符合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方針,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社團的內部建設和制度完善,不斷增強社團凝聚力,同時也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社團的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在促進大學生素質得以拓展和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建立的同時使學生社團管理的總目標得以實現。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用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去指導學生社團建設有着極強的現實意義:社團管理方法單一,阻礙社團的發展。現實中各高校學生社團數量龐大,社團類型多樣,學校管理部門對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觀指導層面,管理過程集中在審批活動項目、聯繫活動場地、收集活動報告的基礎性工作當中。正是由於類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導致了學生社團的發展始終處於較為低級的水平,從團隊建設理論的角度看就是學生社團始終處在團隊的形成和震盪階段,學生社團的成員無法在參加的社團中獲得更多的鍛鍊機會,從而出現了大一加入社團時躊躇滿志,大二對社團的活動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當而不告而別的社團發展惡性循環。社團活動單一,阻礙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塑造和培養。目前,雖然社團類型眾多,但活動方式大同小異,活動內容較為單一,通常是舉辦講座,組織座談等,缺乏新意與影響力。團隊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夠使社團成員產生強烈歸屬感和一體。

然後就是合作,團隊是由一個個人組成,而社會又是由一個個的團隊或者組織組成,彼此之間有競爭關係也必然有合作關係。

合作有三個條件:認識一致,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條件。合作格言:心靈共鳴,方能長久合作。

那麼就用兩個例子來説説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要素:話説在原始森林中,三條飢餓的小狼狗見到一匹大斑馬,於是,他們一起撲了上去。第一隻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麼撞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一點不鬆口;第二隻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尾巴,無論斑馬怎麼踢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也一點不鬆口;這樣,龐大的斑馬前後都受到了攻擊,已經喪失了自衞的能力。這時,第三隻小狼狗開始咬斑馬的腿,斑馬無力反抗第三隻小狼狗,只得任憑它嘶咬。不一會兒,斑馬倒下了。這時,三隻小狼狗就撲到斑馬身上,享受它們的美餐。可見只有利益一致,分工明確,緊密合作,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香港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1991年初意圖收購恆昌公司。恆昌旗下有七家全資子公司,資產70多億,主要經營汽車產業,年營業額三四十億元。但他面臨三大問題:一是集團內部有人不同意,力圖阻礙;二是沒有如此龐大的收購資金;三是恆昌公司有人反對,公開指責榮智健沒有管理能力,中資不可信,要搶香港人的飯碗等等。面對種種謠言,榮智健並沒有放棄他的理想,而是採取與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百富勤等人合作,最終以40多億元的成本淨額成功收購恆昌97。12%的股權。由於他們心心相映,到1992年1月,中信泰富全資收購恆昌股份,恆昌易性。這次收購中,李嘉誠等合夥人共獲利7800多萬元,榮智健也因此宏圖大展,大賺一筆。

然後説一下合作的類型:按合作的性質,可分為同質合作與非同質合作。同質合作,即合作者無差別地從事同一活動,如無分工地從事某種勞動。非同質合作,即為達到同一目標,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藝流程分別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產。按照有無契約合同的標準,合作分為非正式合作與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發生在初級羣體或社區之中,是人類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這種合作無契約上規定的任務,也很少受規範、傳統與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

合作是指具有契約性質的合作,這種合作形式明文規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通過一定法律程序,並受到有關機關的保護。按合作的參加者分,有個人間的和羣體間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質而言,雙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實行不同程度的聯合。

最後還是感謝親愛的杜老師,感謝您這學期對我們的淳淳教誨,然後作為本身就是學習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説,管理心理學這門課在以後的日子裏也是用到很多的,讓我更加了解一個團隊的管理是需要很多因素的,從員工態度、工作動機到工作壓力、團隊建設每一點都突出了管理團隊的難度以及人與團隊中間的問題。

心理學學習心得9

不知不覺中,發展心理學的學習接近了尾聲,發展心理學帶給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的貼近生活,這不僅是一堂給父母的養育課程,還是給老師的教育錦囊,更是給學生們的成長指南,它給了我日後的生活很大的啟發。

我剛剛接觸這堂課的課本時,感到這應該是一本充滿發展理論的書,可是真正上了老師的課後,才發現這些理論的背後充滿着的是生活中的應用,因為我是一名師範女生,所以我關注的點可能更多的是孩子的成長及教育方面,所以我想重點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來談談我所體會到的關於孩子成長及教育的心得。

真正引發我的興趣的是老師在課堂上補充的一些小知識,這些知識讓我感受到“改變”的神奇,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我感受到其實一些行為、一些方法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成長,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第一節課上老師提到關於小小的胎兒的一些小知識,這讓我初識發展心理學“改變”的神奇,卵細胞和精子的完美結合是生命的開始,美妙的生命之歌就此唱響,可是這個歷程不是像我之前想的那樣,它原來是那樣的充滿艱辛與奧妙,就像課堂上老師説的那樣,胎兒2到8周人類所有器官從無到有發育,也是最容易造成先天缺陷的時期,在7個月胎兒完成器質性發育,這兩個階段對於胎兒非常的重要,這知道了這兩個關鍵期可以避免一些對胎兒的不必要的傷害,我還學到胎兒5個月有聽力能力,這對於那些被過早胎教所矇騙的準父母們是一個多麼大的幫助啊,這些雖然都是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小知識,但我相信這會幫到很多的人。

在這學期的課程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四種理論,分別是成熟勢力説、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發展理論、精神分析的發展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理論。下面我對這四種理論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在學習格塞爾的成熟勢力説時,我們學到成熟是推動兒童發展的主要動力,若沒有成熟,學習本身並不能推動兒童的發展,強調了成熟機制對發展的重要性,同時為兒童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告訴人們教育要順應兒童的成長規律;在學習行為主義時講到了華生、斯金納和班杜拉的觀點,這三個觀點層層遞進,使行為主義更加的貼近生活,比如在講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時,提到觀察學習對兒童的重要影響,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多麼的重要,兒童在家時,父母應當做好榜樣作用,也要注意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是否有害,孩子的同伴是否不良,兒童在學校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好榜樣,塑造利他行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下面我們又學習了精神分析發展論,弗洛伊德的發展理論強調人格的發展,發展動力是力比多,而埃裏克森強調同一性在發展中的作用,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是最具實踐性的,對我們每個階段的自我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最後我們學習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皮亞傑精妙的覺察力給了我強烈的震撼,他的理論揭示了人類思維的發展規律,對不同階段的兒童的教育提出了頗具建設性的建議,對兒童每個階段應當發展的能力做了細緻的描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當然,這四種理論都是層層遞進,一個比一個更具有實踐意義,他們的出現為我們的教育指明瞭道路。我在這四種理論中學到的是對教育規律的探尋,人類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還有很多規律等待我們去發現,也正是這些理論的探索,使我們人類發展越來越好。

在這學期的發展心理學習中,我確實收穫了不少知識,不僅如此我還收穫了一些能力的提高,如研究思維的提高。比如老師講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橫向研究、縱向研究和聚合交叉設計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這些就是方法的學習,這些方法是對學科間的融合,不僅只適用於發展心理學,我認為這種方法的習得是一種研究思維的習得,這種習得對日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知識和能力的收穫,我還收穫了“改變”信念,這種“改變”的信念我在前面提到過,但在這裏我想重點説一下。我學習這門課之前以為,在一個長期不變的教育環境下的教育方式是很難改版的,就像我父母對我的教育可能會跟爺爺奶奶對他們的教育方式一樣,人們其實也一直延續着那種舊的教育思想,“孩子就是孩子。”“大人説話,小孩不要插嘴”大人總是期望孩子能考慮到別人之類的,殊不知,兒童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家長極其細緻的護,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該乾的事情,盲目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我學習這門課最大的收穫就是的到了“改變”的自信,我也許不能改變其他人教育的方式,但我可以改變我的後代,每一個小孩就像一張白紙,雖然遺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們可以通過後天根據兒童的成長規律為這張白紙畫上靚麗的色彩,這是每個教育者都可以改變的,未來的很多孩子等待我們去改變。

總之,這學期的學習使我收穫了發展的知識、能力的提高和“改變”的信念,我很感謝這堂課,更重要的是感謝老師精彩有趣的課堂教學,沒有老師的精彩教學,或許我難以從這麼多表面枯燥的理論背後挖取實際的應用,我會帶着我所學到的東西指導我以後的生活,改變自己,改變周圍的人。

心理學學習心得10

在這烈日酷暑的七月,我有幸參加了由盤錦市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心理學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不同於一般的培訓,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當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待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問題 ,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總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為學習,為人際關係等等,且有增長的趨勢,這就説明現代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力求“對症下藥”,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瞭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可惜,我們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無法改變社會,就改變自己,我們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師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通過這次學習,只能説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瞭解,我的瞭解也只是皮毛而已,為了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孩子們真正的健康快樂,我會繼續努力地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在教育教學上,希望我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一縷暖陽。

心理學學習心得11

通過上次的陽光心態學習,收穫很大,心靈上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洗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轉變,對待工作、對待人生、對待未來,乃至對待每一件小事上,都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度,真正用一種“陽光心態”去對待。

我從《陽光心態》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樂觀開朗這樣一種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它能讓人心境良好,人際關係正常,適應環境,力所能及改變環境,人格健康。具備陽光心態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謙和而不張揚,自信而又親和,我們講和諧,不僅要力求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注重人的內心和諧。人的內心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高境界。”吳維庫博士提出的塑造陽光心態的理論,正是引導人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營造知足、感恩、樂觀開朗的心理,樹立喜悦、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個人內心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一把鑰匙。

當今社會有種怪現象:我們的財富在增加,但滿意感在下降;擁有的財富越來越多,但是快樂越來越少;我們溝通的工具越來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來越少;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誠的朋友越來越少;房子越來越大,裏邊的人越來越少;精美的房子越來越多,破碎的家庭也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但我們的視野越來越窄;樓房越來越高,但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窄;我們渴望瞭解外星人,卻不想了解身邊的人;我們可以參與的活動越來越多,但是享受的快樂越來越少;我們的支出在增加,但是我們的獲得在減少;我們的藥物在增加,但是我們的健康水平在下降;我們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我們的道德水平在下降;我們的自由在增加,但是我們的空間在減少。

心態是我們調控人生的控制塔。心態的不同導致人生的不同,而且這種不同會有天壤之別。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心態是後天修煉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修煉我們的心態來成就我們的事業,改變我們的人生。

心理學學習心得12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髮展現象。我所學到的包括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認知發展和社會發展以及各個時期心理衞生方面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我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情緒特徵等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瞭解和認識。同時,我也結合已有的經驗,加深了對發展心理學的理解。學習中,記憶尤為深刻的主要有:

1:人心理髮展的第一加速期是從出生到幼兒期,第二加速期是青春期。

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忽視嬰幼兒的教育和培養。同時,人到了青春期,是心理髮展最快的時期,不能錯過了學習和自身發展的最佳時機。

平時,我們都發現3,4歲的孩子很難管,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其實是因為這兩個時期都是人心理髮展的反抗期,是人成長的必經過程。作為家長和教師,這一時期將是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時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2:嬰兒在1到3歲這一階段是詞彙發展的快速期,家長應注意擴充詞彙。

3:每個嬰兒都需要建立對母親的依戀。

國外有項實驗,在一個用鐵絲做成的猴子上套一個奶瓶,然後再拿一個毛茸茸的猴子玩具放在一個剛出生的猴子旁邊,實驗證明,這個猴子除了餓了會爬到鐵絲做成的猴子身上喝奶,平時一直依偎在玩具猴子的身邊,因為玩具猴子更具有母猴子的身體特徵。由此可見,母親親自養育孩子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很多孩子都是保姆或者奶奶輩帶大的',因而為孩子的性格缺陷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4:直面孩子青春期的躁動。

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情緒波動大,有的出現了“早戀”,家長和老師都會覺得頭疼。這也是人心理髮展的正常表現。面對情緒波動大,反叛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不能“硬碰硬”,要多理解,多體諒,要和孩子建立朋友式的和諧關係,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早戀”其實和孩子的性發育有關。我們要和孩子直面性發育的問題,要注意引導孩子,把旺盛的精力轉移到學習和體育運動上來。如果學習不好的孩子,可以把注意力引導到其他興趣愛好上來。假設孩子真有“早戀”現象,家長最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的態度,同時要教育孩子從一生幸福的角度看問題,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告訴孩子一些避孕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告訴”的方式。

5:兒童時期,教師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孩子進入青年期之後,開始對教師角色有了新的看法,他們喜歡熱情和藹,關心學生,知識淵博,講課風趣的老師,對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就會努力學習,對不喜歡的老師的學科就會排斥,同時,大多數學生都不 願意辜負他所喜歡的老師對他的期望,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心理學學習心得13

通過一學期的《管理心理學》的學習,讓我對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瞭解,那我就淺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吧!這門課程涉及到各個方面。我個人認為,無論在學習生活,生活工作之中都需要具備幾點管理心理學的知識。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些方面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而且,在管理工作的同時,也是種捷徑,更能讓自己的工作達到“時間少,效率高”的效果。

首先什麼叫管理心理學呢?管理心理學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為基礎,以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是心理學知識在組織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用的結果。是研究組織系統內,個體、羣體及結構對組織內人的行為的影響,以理解、預測和管理人類行為,提高組織績效的一門科學。

學習管理心理學,使我瞭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最重要的是,認識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了小小的瞭解。關於“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那點:人類多數趨於天生懶惰,不願多做工作;人類多數缺乏雄心,希望依賴他人,而不喜歡擔負責任;人們多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組織目標;多數人安於現狀,習慣於抵抗變革;人們易受欺騙,常有盲從舉動。看到這些的第一想法就是:這説的不就是我嗎。我覺得自己應該靜下來好好想想,反省一下自己,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自一個人時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律。現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信息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調人際關係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脱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還有就是關於激勵的內容。激勵是管理心理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也是管理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激勵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研究管理心理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個體與羣體的心理,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做到人盡其才。通用前CEO傑克。韋爾奇總結的GE核心領導要素E4(Energy活力、Energier激勵、Edge敏鋭、Execution執行)中就有激勵一項。他曾説,管理人員應成為團隊的成員和教練員,他們的工作是提供幫助,而不是控制他人,還應有能力去激勵他人。激勵和鼓動他人的能力、富有感染力的熱情會使組織的能力發揮至極致。

激勵主要有目標激勵,期望激勵,責任激勵,危機激勵,獎勵激勵等方式,在這我就不一一展開來説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説,21世紀只有兩種管理者,懂得如何去激勵員工的管理者和失敗的管理者。“人性”以及管理理論都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是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

當然蔣老師還將了許多關於企業、管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識,我也就不過多敍説了。我覺得哪怕我們認真地掌握了其中的任意一點,這都會使我們受益無窮!

心理學學習心得14

今天是愚人節,一個洋節,年輕的時候還有心情和人開個玩笑,到了如今的年紀,直接就忽略+無視,就是很普通的一天,一切如常。

今天上午在家裏看《學校心理學》的教材,讀到第八章兒童社會技能的測評與訓練,聯想到前幾天幫孩子解決打人男孩的事情,很有些感觸,也為自己對問題的處理方法找到了理論依據。

“社會技能是個體為圓滿完成一項任務所表現出的特定行為。“同伴接受定義法以兒童得到同伴接受的程度來界定社會技能的高低。與打端寶的男孩R因為和班級裏很多同學都有過肢體衝突,且都是他主動打人,所以很不為同學所接受,處於被敵視被孤立的狀態。行為定義法説,社會技能是特定情景下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將盡可能產生或維持某種強化行為,儘可能減少或消除懲罰。R同學對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表現出當時害怕,但轉眼就忘記懲罰的可怕,然後依然固我的狀態,懲罰對其已失去威懾力,他也沒有任何減少和消除懲罰的行業改變。社會效度定義法説,社會技能是在給定的情景下,能預測兒童的某些主要社會性發展結果的行為,如同伴接納和受歡迎程度,對自己有重要影響的他人的評判,與前兩者有關的其他社會行為。R在學樣不被同伴接納,不受同學歡迎,被老師和同學視作班級公害,令父母頭疼不已。無論用哪種定義方法看,R都是在社會技能上有缺陷的。

“在學校環境中,社會技能對兒童各方面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社會技能缺陷或不被同伴接納的兒童,出現不良症狀的比率較高,主要表現為學校適應不良,休學、退學、少年犯罪、早期精神失常以及導致成年期心理障礙等。“R目前是學校適應不良的狀態,從社會技能缺陷的表現上看,是最初級的階段,但隨着年齡和年級的增長,如果其社會技能不能得到提高,他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會越來越多,會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苦惱,久而久之,後面比較嚴重的症狀就會出現,這不是危言聳聽。想要幫助R的初衷就是這點,孩子還小,改變和教育的空間很大,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不能給他及時有效的糾正與幫助,他就會偏離正常的發展軌道,一路跑偏下去。目前的狀態主要是教育的方法不對,沒有及時疏導他的焦慮情緒,沒有體會他想要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和想要解決問題卻不得法的着急,只是説教與批評,説不到孩子心裏去,對孩子沒有實際的幫助。最重要是,沒有教會他欠缺的社會技能,以及如何處理自己因為社會技能不足而導致的情緒喚起。

“社會技能欠缺兒童,往往缺乏必要的能力與同伴進行融洽地互動,或者在給定一個技能的扮演中,不知道其關鍵性的一步,是一種獲得性或習得性障礙。比如,R因為與同學們的衝突被大家所孤立,他特別想和班裏同學做朋友,特別想被同學接受與喜歡,但他不知道造成現在局面的原因是自己,也沒有人幫他把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願望聯繫起來,因此他不知道該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這種技能缺陷的矯正,主要通過示範、指導訓練或演練法教給兒童。

也可能,R也知道是自己的暴力行為導致了自己的不被喜歡,但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或者説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攻擊性行為。R自己曾經和媽媽説過,他也知道打人不好,也希望自己能改變,但總是一着急就控制不住自己。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在事情發生的當時,孩子有了“情緒喚醒反應”,進而反映出孩子有自我控制方面的欠缺。“情緒喚醒反應如害怕、焦慮等並不能構成社會行為操作缺陷的一個表現,但當這些情緒喚醒反應的出現抑制了社會行為的獲得或操作時,我們分別稱之為自我控制技能缺陷和自我控制操作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缺陷,是指兒童因為某種情緒喚醒反應抑制了技能的獲得,因而無法學會一項特定的社會技能。影響技能獲得的情緒喚醒反應主要有兩種,一是焦慮,二是衝動。“焦慮抑制了適時的應對性反應,因此兒童未能學會怎樣與同伴互動,是因為焦慮和害怕抑制了社會性行為的獲得;反過來,可以通過強化社會性行為的獲得,從而在社會情景中進一步減少焦慮。衝動是社會情景下潛在的短期反應傾向,有衝動行為的兒童不會適當的人際互動技巧,因為他們的衝動經常遭受到同伴的拒絕,造成這些兒童無法得到適當的行為規範,或者處於無人理睬的境地。其衝動性反應方式使其表現出了令人厭惡的社會性行為,從而導致了同伴、父母、教師的拒絕。隨着這種拒絕環境的進一步強化,反過來,兒童的行為遭受到言語、身體上的懲罰,這種惡性循環使得兒童無法學會適當的人際互動技巧。“R因為自己的攻擊性行為,被同伴、教師和家長拒絕,被孤立、批評和懲罰,他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改變,內心的焦慮是必然的,當被拒絕的感覺襲來時,他會比別人更容易表現出失控,做出衝動下的行為,進一步惡化局面,陷入惡性循環。面對拒絕情境,他是害怕的緊張的着急的和抗拒的,所以當類似的情境重複出現時,他的焦慮會隨之被喚起,使適時的應對性反應被抑制,一着急腦子一片空白,再疊加因社會技能欠缺而導致的不知所措,而更加焦慮。他因為拒絕場景被喚起的衝動而被重複拒絕,因為被拒絕場景重複出現而更加衝動,且因為被拒絕的狀態,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他更加沒有機會習得適當的人際互動技巧,只能在焦慮與衝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如果不及時干預矯正,這是一條不歸路。

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首先是要降低兒童的焦慮”,所以我告訴R的媽媽,要看到他的優點,給他肯定和積極的能量,讓他自己認可自己,重建自信。讓她告訴R,偶爾控制不住情緒是很正常的,大人也不能做到隨時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更何況他還是個孩子,降低他的壓力。提醒R媽要多鼓勵他,對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給予肯定,對他的小毛病給予理解和寬容,讓他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小能量,建立起自信。“然後再輔之以示範、指導訓練或自我控制策略,教給兒童怎樣去抑制那些不適當的行為,訓練兒童對刺激的控制,以識別潛在的衝突情境,對兒童偶然表現出的適當行為予以強化。”所以我讓R媽告訴他,可以先試着努力做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儘量不影響別人,教他一些不影響別人的發泄情緒的方法,堅持努力就好。告訴R媽重點要放在教會孩子如何維護同學關係,交到朋友的技能上。R媽也説讓他每天在孫老師有時間的時候,跟孫老師講講今天在愛護、幫助同學方面的自己做的怎麼樣,或者是一件事都可以,慢慢讓他體會到愛護、幫助同學的那種開心愉悦的感覺,他就會越來越懂得約束規範自己行為的。這些都是指導孩子學會一些具體的社會技能,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他眼前的困境。從長遠看,還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內心有更多關注,對孩子的衝動行為有更多包容和有效指導,對孩子的進步有更多鼓勵以強化適當行為,在生活中對孩子有更多正確社會技能的示範,給孩子提供更多習得社會技能和自我控制技能的機會,讓孩子內心充滿陽光,相信自己認可自己欣賞自己,才能達到自內而外的和諧。

通過這樣對照實際案例的的整理,我的思路更清晰,對這部分理論的理解也更深入,對相似概念的區分也更準確。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使一種能力泛化,使解決一件事的方法變成解決一類問題的方法。

繼續學習,繼續感受,助人自助,成人達己。

心理學學習心得15

消費心理學是在普通心理學一般原理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學科。它作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現今已經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程度,它主要研究消費者在市場活動及日常的消費活動中心理和行為現象的產生、發展及變化規律。

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時的思想過程,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對於產品或服務的要求。每一種消費活動都由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組成。學習消費心理學對於認識市場經濟流通,開展營銷活動,以及提高購買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合理的調節消費心理,是理智消費的前提。

在消費行為中,生活性消費佔了很大的比重,同時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這種消費活動中,不同的人羣、不同的心理所產生的消費行為就有很大不同。

比如女性消費者與男性消費者。

在現代,女性的消費心理成為了企業、商家必須抓住的一點。儘管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消費心理,但由於追求美麗的心理,她們在購買商品時考慮的會是這件商品能不能展現自己的美麗,能夠展現形象美及增加魅力的商品會使得女性的購買慾望得到極大的加強。這個時候女性的消費心理會變得感性許多。那麼,對於商家來説就需要把營銷行為的商品做得更符合女性的選擇要求,對於消費者來説就需要在考慮商品的美麗與否的同時,考慮個人購買能力及各種條件的限制,不能盲目消費。

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活動一般比較簡單。他們的購買動機形成迅速、果斷,並且具有被動性,在消費行為中,他們有極強的自信,還有極強的目的性,不會做過多的比較與選擇,情感色彩很淡薄。這樣的消費心理帶來的好處就是不會多次、長期高消費,但是帶來的壞處也很明顯,他們不會關注消費品的細節,導致購買的商品常有細節問題,他們也不會糾結於商品的價格,導致花費了高於商品本身價值的金錢。對於這種消費心理,商家在營銷活動中可以採用更加有技巧性的定價策略來吸引男性消費者,而消費者就需要在消費活動中多注意購買細節,多比較商品的價值,做出合理的購買決定。

再比如青年消費者與老年消費者。

青年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就是追求時尚、希望表現自我以及注重情感宣泄。隨着青年人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更追求的是表現個性化的消費品,力圖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面貌。他們也富於幻想、思想活躍、喜歡冒險,所以新穎的消費品往往更能吸引青年消費者,也極大的促成了他們的購買慾望。然而,青年消費者由於人生閲歷不夠豐富,思想沒有完全成熟,這就導致他們在消費時難免的會有衝動的行為。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原因都是情感的宣泄,由感性主導了消費活動的產生和發展。這樣的一種消費心理使得很多的新興產業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也促使了產品創新的進程,然而對於青年消費者羣體來説,這樣的消費心理給他們的消費活動帶來了極大地困惱,極富有感性的、衝動的、不理智的消費行為帶來的只會是經濟壓力的增大。所以,青

年消費者更應該學會理智消費。

相比與此,老年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就保守很多,他們的消費行為富於理智,並且精打細算、極有主見,以至於顯得有些過於保守。對於企業、商家的宣傳以及營銷模式,他們沒有絲毫的關心。在做出消費行為前,他們會認真的分析得失與這次行為的價值所在。這樣的做法使得他們很少為衝動而付出代價,但是在某些創新產品方面他們有時候會顯得很迂腐,以至於難以理解與勸説。對於有着極高的品牌忠誠度的中老年消費者羣體,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多考慮消費者的意見,提供更多的後續服務來讓中老年消費者滿意。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作為青年消費者一部分的我們,同樣具有不一樣的消費心理。

大學生的消費更加趨向於潮流,也就是大眾化的方向,就好像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消費行為,我沒有就會落伍一樣。還有就是,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比一般青年更加不理智,上大學帶來的經濟花費自主導致了一大批一大批的不理智消費行為,很多的大學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費花在了哪裏。對於這樣一種消費心理,更應該注重的是個人消費習慣的養成,只有養成了一種理智、健康的消費習慣才能有效地促使消費行為變得更有價值。

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們可以有效地規劃自己的消費行為,對於以往不正確的消費行為加以指正,可以由同樣的消費支出獲得更好的效益,避免做出不理智的消費行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nmpg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