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格式塔心理學派基本介紹

格式塔心理學派基本介紹

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派基本介紹

1912年,M.魏特曼發表了論文《似動的實驗研究》,標誌着一學派的興起。

理論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哲學思想:知覺不是一種被動的印象和感覺因素的結合,而是這些元素主動地組織成完整的經驗和結合起來的經驗。

物理學家馬赫(《感覺的分析》1885):空間模式(如幾何圖形)和時間模式(如曲調)的感覺與元素無關。即使觀察者注視客體的空間方位可能變化,但是它對客體的視覺或聽知覺是不變的。例如,無論從哪一邊或從頂上,或從一角去看,在我們的知覺中,一張桌子仍然是一張桌子。同樣一系列的聲音,比如一支曲調,即使可能改變速度,但在我們的知覺仍然是同一支曲調。(我認為,即使音階改變,或有錯音,也不影響人們對這支曲調的知覺。)

厄稜費爾:有些經驗的質不能用傳統的各種感覺的結合起來解釋,這些質叫格式塔質,或形質。知覺是以個體感覺之外的某些東西為基礎的。一支曲調是一個形質,不依賴於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覺。

時代精神:

19世紀最後幾十年,由於物理學承認和接受力場的概念,它已經越來越少地運用原子主義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電。這些力場被認為既具有空間的廣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們被看作是新的結構實體,而不是個別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總和。

魏特曼的似動實驗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試,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過兩條細縫投射出兩條光線,一條垂直,另一條和垂直線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過一條細縫顯示出光線,然後顯示另一條光線,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較長的時間間隔(超過200毫秒),那麼被試者就看到兩條相繼出現的光線。如果兩條光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短,被試者就看到兩條連續的光線。可是,在兩條光線之間有一最適宜的時間間隔(約60毫秒),被試者看到光線從一處向另一處移動,而且又移動回去。這就是整體不僅是部分的總和的一個明顯例子。

格式塔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總和,整體乃是先於部分而存在並制約着部分的性質和意義。這一觀點在一定範圍內來説是符合客觀事實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這一觀點出發,堅決反對對任何心理現象進行元素分析,這對於揭發心理學內的機械主義和元素主義觀點的錯誤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他們在知覺領域裏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學教科書內所講述的一些有關知覺的規律知識,例如似動現象的發生、知覺過程中圖形和背景的關係的`意義等,基本上都是來源於格式塔學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頓悟”和韋特墨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習的研究,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是人們對意識經驗發生興趣,至少把意識經驗看作心理學的一個合法的研究領域,並繼續促使人們對意識經驗的研究和興趣是有意義的。同時格式塔學派對同時期的學派中肯而堅定的批評,對心理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侷限:

把直接經驗世界,看作是唯一確實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學問題,完全簡化為數理的問題。這其實已經違背了系統觀。

標籤: 格式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nv1o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