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上課心得集錦6篇

心理學上課心得集錦6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上課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學上課心得集錦6篇

心理學上課心得1

前段時間幼兒園佈置每位教師要學習一本專著,我學習了幼兒心理學,通過學習,我深知: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啟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幼兒園不同於中國小,幼兒教育形式是以為基本活動形式,寓教於之中,是幼兒共同的活動形式。

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使幼兒在心理上到安全,放鬆,讓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讓幼兒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慾望和能力的機會。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為大家表演,這樣的是我們所倡導的。但是有些孩子,他們在幼兒園裏比較活潑,一旦離開了他們熟悉的環境,或家裏來了客人,或者幼兒園來了陌生人蔘觀等等,他們便很膽怯,不敢説話。這種膽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為缺乏鍛鍊的機會,缺少表現自己的勇氣的條件,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膽怯的幼兒往往沒有勇氣在眾人面前講話,或説話聲音很小,為改變這種膽怯的性格,我們努力為幼兒提供“説”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慾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與幼兒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幼兒,作為朋友坐下來與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徵。這些來容易的話,做起來卻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包括幼兒自己的權利,所以做什麼都不要強制幼兒去做,可以去引導幼兒去做。教師以親切的話語,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使我們目標得以實施。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從中得到知識。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就儘量多設計一些與教育內容相一致的遊戲。真正做到“在遊戲中學習”。

第三、抓住幼兒的閃光點。

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他進行讚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在我的工作期間,在我帶班的有一個小女孩,小臉胖乎乎,可説話聲音比較小,別的小朋友幹什麼,她就跟着幹,很少主動自己做什麼。不過她很愛笑,每次她從我旁邊經過,我就會摸摸她的小臉告訴她,你真可愛。每次這樣的讚美,樹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動到我這裏對我説:“老師,今天我吃飯很快,能讓我帶隊嗎?”

我當時真是又高興又驚訝,同時也感到老師一些無意的動作和讚美,對孩子來説卻是很重要的,她會覺得老師是注意我的,老師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賴的。

所以,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既要當好老師,又要做幼兒的朋友,保證他們幸福的成長。

我當時真是又高興又驚訝,同時也感到老師一些無意的動作和讚美,對孩子來説卻是很重要的,她會覺得老師是注意我的,老師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賴的。

心理學上課心得2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3——6、7歲幼兒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的科學。有幸在遠程研修中學習到了幼兒心理學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對幼兒進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兒的心理髮展的特點和規律,必定不會成功,甚至適得其反。

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由興趣驅使的學習積極性;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學習的'無意性和個別差異性。在我及我周圍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這些,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常常不知不覺地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扼殺了。

有時,當孩子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時,老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好奇、好問、好探究、好模仿的學習心理,常常給孩子的就是隨口亂答,甚至還表現出不耐煩。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從幼兒的興趣和適合幼兒的活動入手,給幼兒創設利於他們學習的環境來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對幼兒提出的任何問題,首先都要給予肯定,然後認真回答,回答不出來的,可以請其他幼兒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師就直接告訴幼兒,老師將下班後在書中或網上找答案後再告訴你。同時,也請幼兒自己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師講的案例裏的老師一樣,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慾,又激發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學習了幼兒心理學後,對“幼兒教育國小化”這一普遍現象,我也是體會深刻,感到茫然與無奈。根據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及規律,幼兒的認知力、理解力還未達到國小生的水平,機械的模仿、死記硬背,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在幼兒園學的國小知識最多能讓幼兒一、二年級時一時領先,以後就不可能了,這樣反而還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幼兒應該在活動與遊戲中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培養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學前教育狀況又如何呢?我們有目共睹,深有體會。

我期待着讓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科學的教育觀早日駐入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心理學上課心得3

起初,我對心理學的認識來源於這幾年比較流行的所謂的“勵志”書。有很多勵志書是所謂的“偽書”,沒什麼科學道理。不過,經常在那些書上看到一些心理學的名詞,象“心理暗示”什麼的,大概就是我接觸心理學的開始。

我覺得心理學和醫學有些相似,都是很古老但又很年輕的學科。説它們古老是因為很久以前人們就無意識地運用了相關的知識,瞭解了淺顯的道理。然而作為科學,它們都還很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曾經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那裏面介紹了很多大眾甚至心理工作者對心理學的誤區。比如,關於科學要有證偽性,不能怎麼解釋都能説得通。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似乎可以用來解釋所有的心理現象,因此在這本書裏,認為它不具有證偽性,不屬於科學。這本書還有一些很有趣也很經典的'例子讓人們知道有時被騙是在所難免的,但如果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做事,很多錯誤都可以避免。比如,書中講出現過會算術的一匹馬,事實上它只是能分辨出飼養員微妙的動作、表情變化。

我也在老師的建議下閲讀了福柯的《臨牀醫學的誕生》,這本書比較難懂,有很多醫學的專業詞彙。我只勉強把它看完了,也許只能算是翻了一遍。但從這本書裏,我發現,今天看似很科學很嚴謹的臨牀醫學,在2、300年前的做法還是那麼幼稚。

那麼我就從心理學的幾種理論觀點,也就是研究取向,與臨牀醫學的異同,來談談我對心理學的認識吧。

心理學中的生物學取向和醫學一樣要依賴生理學,如果生理學沒有發展到今天這樣成熟,那麼恐怕心理學的這一取向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心理學的生物學取向主要研究的是人腦,而人腦是宇宙間最為複雜的結構,所以心理學不可能僅由這一取向來建構。

而心理學的行為研究取向呢,排除了心理、意識,做實驗都只拿動物做被試,看似是心理學成了一門真正的自然科學,但實際上無法瞭解心理、意識現象的特點和規律。好象醫學生開始也只解剖動物,當後來解剖真正的人體標本時,才會發現人和動物有相似但更有不同。

心理學的精神分析取向也許有一些合理因素,但由於它的不可證偽性,不能算是嚴格的自然科學。

心理學的人本主義研究取向關注的是人的主觀內心體驗,如人的本性、潛能、價值觀、愛以及人類生活的迫切問題和真實感受。研究對象是健康人,好象與醫學沒什麼相似,但醫學中的預防醫學也是研究的健康人,還有中醫,是很有些人本主義的。

心理學的認知研究取向與臨牀醫學最為相象,它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來研究認知。

心理學上課心得4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社會和以後的時代發展都需要心理學知識的釋導。因為社會關係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逐漸使得社會越來浮躁和複雜。加上不確定因素和職場壓力的驟增。人的心理和意識需要提升以面對現實生活的困惑和煩躁。

第一次認識心理學是與人吵架。她的精神病時好時壞,犯起病來就罵人,無論朋友還是親人無一倖免,讓人厭惡又生氣。她罵起人來毫無下限,盡揭人短。即使再生氣也不能打。就算她侮辱別人殺人放火,警察也無可奈何,因為受法律保護。許多人覺得她是故意的,裝的,可沒有證明,因為她的病時好時壞。雖然精神病患者是值得人同情的,可當下社會上也有許多這樣的人做了壞事就憑一張證明逃過法律的追究。這件事對我有些許的觸動:精神病患者若是殺人該怎麼辦?怎樣管理精神病患者?如何普及精神知識,將“精神病”的幼芽扼殺在萌芽中?

第二次認識心理學是讀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快要退休的心理學教授選學生的故事。經過多年的教訓她選了第二名作為她的學生,因為第二名的學生心態平穩,有長久的學習動力,不想第一名一樣僅僅為了第一而努力。這樣的人才能把“心理”這門課程傳承下去。才能認真對待研究……心理學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只有要受得了寂寞耐的了乾渴忍的了沒落。淡定未來,從善出發,才能將這門課程進行下去。

第三次認識心理學是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非常佩服作者為寫一本書而與各種精神患者深入交流,甚至冒着危險。通過這本書我對精神病患者的那種害怕與同情轉變為理解,有時甚至會羨慕他們(特指那些擁有異能的患者,就像梵高一樣)。

第四次認識心理學是上課。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範圍極為廣泛包含構造主義、格式塔心理學、機能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多個體系,跨理科和社會學科,需要設計實驗進行研究,而且要根據不同的研究任務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這樣概括地描述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但就在這短暫的歷史中它形成了涉及範圍廣,體系完備的學科。

許多人覺得心理學可以解決一切關於人的精神問題,學了心理學之後可以窺探人的心理,可以解釋一切難以解釋的現象。但是,我一直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很神祕的、很特別的學科,我對它充滿了敬畏的心情。它應當去解決人們的心理矛盾和障礙,或是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去指導某些決策。

我認為在國小上的`體育課、畫畫課、書法課、音樂課、道德課等都是心理學的範疇。只不過它以具體的形式讓我們建立了健康的心理,這是十分重要的。各種方向的培養有利於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比如,在體育課上我們運動之後會覺得更舒暢,那麼我們再有壓力或苦楚時,很有可能想要去運動一下來緩解這種狀態。同樣的,我們再難過時可能會去聽聽音樂、畫畫畫或者找人聊天。這些簡單的方式卻為我們解決不少麻煩,對我們畢生有用。

在大學上理論課時,老師更應該就當下的社會現象來解釋。比如:仇富心理、快節奏等,讓成年人用一種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社會,思考自己。同時通過廣泛的意義上學習心理學,能更好的應對壓力、陶冶情操、保持心態平衡、增強自控力、處理好人際關係等等。這樣的氛圍更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從而社會更加和諧,更有利於文化、經濟、政治的發展。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每説一句話,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的影響和制約。學會運用心理學管理自己,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心理學上課心得5

1、我們從外界所獲得的信息或者學到的知識必須在生活中合理應用才能顯示它們應有的力量。知識本身無法決定我們的幸福感,我們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見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充分的理解它,能夠合理的解讀它,同時對知識應用所涉及的現實情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知,兩者相結合就為我們把知識應用於實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我們應該學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主動學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充分理解所學知識,至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或文字把所學內容的實質表達出來,也就是説出來或者寫出來,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表明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達到了一定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感覺可以應用的地方寫下來,進行重點的挖掘和探索,讓自己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階段是制定知識的應用方案,安排練習時間,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的構想,檢驗自己對於知識的解讀是否合理,對解讀的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思考糾正,重新修改應用方案進行驗證,在這種實踐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昇華,只有完成了這兩步才算達到了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

3、我們應該學會在學習或工作的過程中主動安排進行積極心理休息,積極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區別在於,積極心理休息是有規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為了通過一小段時間回顧總結經驗,或者調解心情,緩解疲勞以便以更好的狀態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學習中。而拖延是順從自己內心的分心衝動而失去控制,佔用了本該用來學習或工作的時間。

4、安靜的力量:

(1)我們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極情緒的時候才被動的進行反省,在這種反省中,我們很可能進入一種叫做自我傾注的狀態,也就是説我們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內部,反覆回憶分析引發消極情緒情境的一些細節,使這種消極情緒被加強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這種消極感受和導致消極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們應該學會主動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靜的時候進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觀現實上,針對面對問題進行反省,這時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就可以減少錯誤歸因,得到比較合理的答案。

(2)當某種經歷正在進行時,人生經驗的獲取是在你嘗試分辨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應該捨棄什麼應該保留的時候,也就是進行分析思考的時候,這些一般發生在經歷之後,進行安靜的自省的時候,有時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後稍事休息,讓心情平靜下來認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説我們最好養成經歷、享受安靜和反省的行為模式。安靜為我們進行內省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環境,讓我們有機會反省我們的所見所聞所説所做的事情,這也可以説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因為這種反省重現可能形成一種學習記憶機制,包括學習、理解、記憶、保留。當我們進行思考時,我們在腦海中重放素材時,我們更容易保留和記住之前的經歷,積累對人生有益的經驗。

5、快樂是由我們的精神狀態而定,也就是説是由我們對事物積極的思維方式和主觀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會地位、銀行存款等外部條件所決定。幸福是一種終生的追求,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幸福沒有客觀標準,只是某種比較方式下的一種主觀感受,是否幸福也取決於我們採取哪種比較方式,我們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識並非那麼平常,特別是應用於實際,積極心理學的一個目的就是讓常識更平常,學習的目的是用於自身的轉變,沒有轉變就沒有成長,那些快速見效的説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過高的承諾和過低的兑現,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如果我們能經常的記起這些常識,把它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礙我們對已熟知事物產生新的認識的認知束縛,解除我們從已熟知事物中獲取益處的情緒束縛,糾正和改變那些束縛我們的行為習慣,促成我們自身的轉變和成長,那麼這些常識就會顯得不平常。

心理學上課心得6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之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祕的感覺,總以為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説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粗糙,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源於生活同時又指導生活。

對於我們打學生而言,心理學可以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很大的幫助,現在許多新聞都報道過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這些現象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當我們去分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也有一些學生在學校中很優秀很出色,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心理素質的好與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前途。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壓力導致身體和心理疾病這四個方面的心理壓力會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人一旦覺得壓力大,身心都會反映出來。所謂身體的反應可以導致各種不適,最簡單的就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身體不適會影響生活狀況、影響工作、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疾病,比如胃潰瘍、不孕不育、癌症等。在發達國家,醫學體系已經改稱為生物、心理和社會理念體系,也不再單純把人當動物看待,就是因為人有心理反應,有社會過程。

心理壓力當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會下降,腦力勞動成績也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工作系統的錯亂。當身體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作出嚴格的判斷非常難。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點兒不相干的,科學研究證明還沒有。一旦生病,應該積極地求醫問藥,積極考慮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體和精神雙管齊下,就更有利於戰勝病魔,恢復健康。

自我調節和減壓要分成幾個方面來實現。首先要提高認識水平,要知道心理壓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其二,要逐步地變化,不要變化太猛,要把變化改為一種緩慢的過程,要有適應期。 其三,維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規則,就是要從事適度的體育鍛煉,它不僅對身體有好處,對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在鍛鍊過程中,人會自然而然地擺脱一切煩惱。

其四,要進行社交活動,尤其是退休人員。

最後,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壓力太大,覺也睡不着,可以找專業心理諮詢人員幫助。 不過,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有利於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到了某個基點才會產生負面作用。

標籤: 集錦 上課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p5er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