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知識的含義

心理學知識的含義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情感的學科,那麼心理學知識的含義你知道多少呢?下面請看心理學知識的含義!

心理學知識的含義

  心理學知識的含義

從眾、服從

從眾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對行為的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而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

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羣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表徵學習指學習一個符號或一組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意義。例如,將“鳥”這一個符號和鳥這種動物關聯。

概念學習是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是區分事物的關鍵。概念學習的實質就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例如,學習“三角形”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相連接的邊這樣兩個共同的關鍵特徵,而與它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特徵無關。

命題學習是指學習以命題形式表達的觀點的新意義。例如,對“圓的直徑是半徑的兩倍”的學習就屬於命題學習。

思維定勢、功能固着

思維定勢,指重複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功能固着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物體的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響下,人們不容易擺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觀念,從而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靈活性。

感性知識、理性知識

感性知識:所謂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是對具有感性特徵的具體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語概括。

理性知識:所謂理性知識是指對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逃避條件作用與迴避條件作用

逃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出現時,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在屋內感覺人聲嘈雜時暫時離去。

迴避條件作用:當預示厭惡刺激即將出現的刺激信號呈現時,有機體也可以自發地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的出現,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害怕見生人不敢上街。

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它是個人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能夠直接加以回憶和陳述的知識。主要用來説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狀態,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這類知識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這種知識具有靜態的性質。

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沒有有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藉助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這種知識具有動態的性質。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例如,吹拉彈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認知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例如,計算、閲讀與記憶。

學習需要、學習期待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與學習目標密切相關,但兩者不能等同。

正強化、負強化

正強化是指在環境中呈現一個愉快的刺激,使得行為頻率增加;

負強化是指通過擺脱掉一個厭惡刺激來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

從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發生的概率,只不過正強化是呈現一個愉快刺激,而負強化是擺脱一個厭惡刺激。

泛化、分化

泛化: 當某一反應與某種刺激形成條件聯繫後,這一反應也會與其它類似的刺激形成某種程度的條件聯繫,這一過程稱為泛化。

分化: 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某種刺激和與這種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稱為刺激分化。

再認、回憶

回憶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人們在頭腦中把它重新呈現出來的過程。

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回憶和再認是在不同條件下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屬於記憶的第三環節。

標籤: 心理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pkon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