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理論評價

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理論評價

20世紀90年代國內電子計算機開始大眾化發展。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知識的傳播早已不再是少數幾個學派的事情。大量的新理論給受眾帶來更多的機會對理論加以評價和選擇。對於大學生這個羣體也一樣。如何介紹經典理論和新理論視角,這成了高校本科教學中的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理論評價

行為主義者以理論的簡潔性、可驗證性、準確性作為理論評價的標準。所謂簡潔性是指有限的表述能解釋的現象(或事件)較多。可驗性意指理論可以用實證的方法檢驗真偽。而理論的準確性代表着不同人用同一理論進行預測時能得出相同的結論。以上評價標準影響深遠,現在仍然是我們評價一個理論的重要依據。而新興理論視角/觀點在臨近學科一致性,問題解決效率,理論視角積極等方面有優勢。與之相對應,在大學心理學課程教學中,對新理論視角的分析也應該結合對這些優勢的介紹展開。下面以《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為例,介紹這些理論評價標準。

  一、臨近學科一致性

當代心理學作為交叉學科,較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心理學,表現出更高的多學科融合性。當一個理論作為眾多研究結果的一種解釋,在臨近學科也被驗證時,它的理論價值便被更廣泛地接受了。

言語知覺的運動理論認為,在口語理解中,聲音所攜帶的信息常常不足以讓人們形成正確的言語知覺。對於發音器官運動的知覺也影響着言語知覺。也就是説,即使在聽力完全正常的人身上,也存在着脣讀現象。研究者發現,噪音環境中的言語探測可以被與聲音同步的視覺線索加強,特別是當聲音輸入與視覺線索高度同步時。

這個在認知心理學領域被實驗反覆驗證了的理論,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也得到了一致性的研究結果。這類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有一類神經元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都會出現激活:1.猴子知覺自己的動作2. 猴子知覺他人的動作(看或聽)。研究者稱這種神經元為鏡像細胞。鏡像細胞的.活動與基於目標的動作(運動)有關,而與得到該信息的途徑無關(看或聽自己的或他人的)。

如果我們將言語知覺理解為一種特異化的運動知覺,鏡像細胞的發現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正常人言語知覺中的脣讀現象。

在《心理學與生活》課程中,教師從心理學的不同研究領域尋找支持同一理論的聚合性證據,這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系統地理解理論的內涵和不同學科的特點。對於學生來説,理論本身帶來的知識的增長和理論的支持性證據一樣有價值。

  二、問題解決效率

體重的調定點理論認為,體內脂肪細胞會分泌瘦素。下丘腦有瘦素的受體。脂肪細胞的數量和體積增加時,瘦素水平升高,下丘腦的調定點的水平下降,隨後食慾下降,脂肪貯存量減少。用高脂血症小鼠作為被試,研究者發現瘦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肥胖的發生與瘦素受體信號傳導功能減弱、嬰兒期肥胖、心理緊張度過低、冬季氣温下降等因素有關。

基於這一理論觀點設計的健康保持計劃對單純性肥胖的防治有較高的問題解決效率。綜合運用定量飲食(包括冬季)、有氧高靈敏度運動、避免嬰兒期肥胖和保持適當的心理緊張度等方法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肥胖。

相反,單純使用控制飲食的方法減重對健康的影響較大,並容易引發貧血。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方向。但在《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授課中,教師必須打破研究中的學科界線。結合某一理論的應用價值來對其進行介紹,可以引發學生對新興理論視角理論價值的深入思考。

  三、理論視角積極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童年期的經歷決定了我們成年時的人格。儘管這一理論觀點現在仍被一些精神分析師所採納,但積極心理學卻為我們指出了更為積極的視角。通過重新分析支持早期經歷巨大影響的研究,塞利格曼告訴追求幸福的人們,過去的事情不能決定你的未來[8]。沒有必要將自己桎梏在過去。相反,我們應該用心體驗和欣賞過往的美好,並抓住現在的幸福。這更能幫助我們得到平靜和滿足的生活。

有研究者用經驗取樣的方法對成年早、中、晚期的情緒發展進行了跟蹤研究。研究者發現,儘管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情緒所佔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成年早期和中期積極情緒的比例仍呈現出平穩上升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成年早期、中期還是晚期,積極情緒所佔的比例都高於青少年時期積極情緒所佔的比例。研究者用社會情緒選擇性理論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解釋,並提示了對正性情緒的選擇性加工的積極作用。

支持社會情緒選擇性理論的研究者認為,人類是唯一的一種能監控時間(包括生命的時長)的物種。這種監控可能通過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方式進行。目標總是在時間背景下設定的。

因為所處的生命階段與生命中所剩餘時間的多寡相聯繫,所以在不同生命階段,人們會有不同的目標。正是生命目標的調整使得人們即使到了成年晚期仍然選擇地對正性情緒進行加工。這使得成年晚期積極情緒所佔的比例仍高於青少年時期積極情緒所佔的比例[9]。

與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流行相類似,當代積極心理學的興起也是學界對心理學未來研究方向的重新把握。這種在理論視角上的及時調整應該被一線的教師敏感地覺察到。心理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新興的理論視角融入《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教學中,並引導學生對其理論和應用價值進行評價。

標籤: 心理學 教學 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pwpp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