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集錦15篇)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集錦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集錦15篇)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

很榮幸能參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協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今天的培訓中,聆聽了《心理健康教育》雜誌的主編陳虹的爆笑演講。近四個小時的學習,讓我進一步理解了“積極心理”學生對家長的發展和學習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課間、課後還聽到一些老師的不同論調,因此生前也想就這一天的學習提出生平自己的一點看法。

陳虹主編的講座讓我們對《積極心理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所謂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積極的正面的經歷以及大力人的性格特徵長處和福祉的科學研究。它也是對能給人、小組、和機構帶來昌盛或使他們能夠發揮作用使最佳功能的環境、氛圍和投資過程的學習。而把積極教育學應用到中其教育中,就是積極教育,所謂積極教育,其其二主體為了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通過十分積極的心理體驗,以充分發掘積極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動。

那麼在我們的教育中會,我們曾經飽嘗了怎麼樣從沒的過程呢?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犯的一點錯誤,就會橫眉冷對,而且甚至會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罵才成人的思想曾經在許多家長的身上體現。

教師來説,嚴師出高徒,師道尊嚴也曾讓許多老師把自己高高的擺社會制度學生之上。

隨之以後出現的,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理論讓我們的教師把學生當朋友看待讓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學理論讓我們把學生托起,讓學生佔主體位置,教師作為主導,突出了學生的自我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效。

那麼這些經歷讓我們怎麼樣面對今天的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我認為心理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為學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優勢,但這並不代表後天的成功,作為家長的培養,作為教師的指導這些後天的因素應該起到了決定作用。而積極教育則進去是把孩子的優點突出出來,讓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發展的`。

2、作為家長、教師如何發現孩子的長處,如何搜尋孩子的閃光點,如何適時的表揚,讓快樂的心態伴成長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在如願中享受歡樂,在歡樂中爭取成功是我們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3、中國文化,博大精神,而表達語言是表達情感的首要表達方式。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語氣下才説出來,所表達的意思會大相徑庭。因此,作為老師也

總之,我認為積極心理學是適合當前教育形勢的犯罪學一種教育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2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各行各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除了十分強調思想品德、文化素質外,也越來越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積極心理學》是教人如何積極面對人生,如何獲得幸福感與滿足感,建立起高質量的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

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源於學生的主體活動,積極心理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在於“活動”。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心理體驗,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針對中國小生年齡小的特點,比較適合這一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關心自己的心理髮展,成為自己的主人。

人們經常講現在獨生子女多了,逐步會在孩子中形成一種以“我”為中心的現象,有些孩子不關心班級集體,自私自利。所以,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習慣、學會與人相處,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之一。

針對積極心理教育的特點,我上了一節《同學間的互助》的心理活動課。課上我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裏走一圈,然後談談感受,孩子説:“很害怕,怕撞到課桌上”。第二次,再請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後請一位同學帶着他走,再讓他談談感受,孩子説“比起第一次不那麼害怕了,因為同學攙着我的手,不會撞到東西”。為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的心理體驗更加深刻,積極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積極的心理體驗作為主要手段。我在實踐中反覆做幾次同一種遊戲,讓更多的孩子來體驗,這兩次走路的不同感覺。最後同學得出同一種結論: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這樣即使有困難也能比較快的克服,還可以少走彎路。這也就是團隊協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課要達到的目的'。

這一堂課既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又讓學生懂得了幫助、關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説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從事教學工作,讓學生學習在生活中學會與人交往,與人交流的方法與技巧;學習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強,這樣也一定能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

經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對學生來説,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礎,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其立足點是通過教育活動塑造學生,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總之,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對待生活,這是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3

 1、據一項調查研究統計,在心理學中消極研究和積極研究的對比是21:1。

鼓勵個人的成長,增進個人的健康比治癒自己的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容易,也遠比治癒真正的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極研究多用於心理治療,是為了解除痛苦,把人從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來,恢復健康,但是難度比較大,佔用了過多的精力和資源。積極研究多用於預防和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康復後的積極恢復,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變化,增強了應對挫折和不良情緒的能力,但是對已經陷入心理障礙的人作用有限。只關注消極研究會讓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極的、黑暗的一面,而積極研究關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時從這兩個角度看問題才會對人性有一個合理的認識。積極心理學讓心理學從只關注補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時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種平衡。

2、目前現實中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障礙增加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一方面人們的意識程度提高了,對於不良情緒障礙的認識水平、診斷水平和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説以前不良情緒障礙同樣存在,只不過

由於以上原因人們沒有意識到存在的問題是不良情緒障礙,沒有診斷出來而已,並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緒障礙在客觀上確實增加了,1、隨着社會和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説對於生活的滿意度標準提高了,而滿足需求資源的有限和匱乏特別是優質資源的`稀缺始終存在,因此滿足需求的難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2、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和對物質、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對舒適安逸生活方式的過度追求和對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養方式降低了我們的適應能力。3、信息的泛濫和傳媒的發達等原因讓未成年人在還沒有做好準備,沒有有效應對方法的時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響,辨別能力不夠容易被誤導,應對方式不合理容易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

3、為什麼應該研究和推廣積極心理學?

因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東西至關重要,會變成現實,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領域的研究學科是重要的,這是因為快樂並非對痛苦的否定,擺脱我正在經歷的抑鬱或者焦慮並不意味着我同時就變得快樂了,情況並非是這樣,問題不會這樣被解決。最後預防在今天來説非常重要,預防困苦,不管是抑鬱還是焦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專注於培養積極心態來解決。

4、專注於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促成一種變化,讓心理學從只關注補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時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專注於研究有效的東西至關重要,不管是對我們自身,還是對我們的關係,對於其他人和社會,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多有效的東西。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專注於研究有效的東西?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於我們提出的問題的本身,好的問題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問題可以引領我們去探索未知,讓我們去關注我們忽略了的重要的東西。

5、幫助高危人羣的研究。

開始時是消極研究,考慮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些人會失敗?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個人,病態的文化造就病態的人。這些人的失敗中的確有文化因素和環境因素,但是要改變對人造成不良影響的環境和文化因素難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況還會繼續惡化。後來出現了範式轉移,也就是問了一個相反的問題,同樣是面對不理想的現實環境,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把關注的焦點從環境轉向個人,對成功的原因進行研究,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找到了問題的實質研究出了有效的東西才能模仿和推廣,對大家起作用。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4

消除抑鬱的14種方法

美國學者卡托爾認為,不同的人會進入不同的抑鬱狀態,但是他只要遵照以下十四項辦法,抑鬱的症狀便會很快消失,這十四項辦法包括:

一、必須遵守生活秩序。與人約會要準時到達,飲食休閒要按部就班,從穩定規律的生活中領會自身的情趣。

二、留意自己的外觀。自己身體要保持清潔衞生,不得身穿邋遢的衣服,房間院落也要隨時打掃乾淨。

三、即使在抑鬱狀態下,也決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四、不得強壓怒氣,對人對事要寬宏大度。

五、主動吸收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六、建立挑戰意識,學會主動接受矛盾,並自己。

七、即使是小事,也要採取合乎情理的行動;即使你煩悶,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八、對待他人的.要因人而異。具有抑鬱的人,顯得對外界每個人的反應、幾乎相同。這是不對的,如果你也有這種傾向,應儘快糾正。

九、拓寬自己的情趣範圍。

十、不要將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生活比較。如果你時常把自己的生活與他人作比較,表示你已經有了潛在的抑鬱,應儘快克服。

十一、最好將日常生活中的事記錄下來。

十二、不要掩飾自己的。

十三、必須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要積極地開闢新的生活園地,使生活更。

十四、與精力旺盛又充滿希望的人交往。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5

在大一下學期選課時,所有大二,部分大三學生拼命點進教務系統在網速上拼個“你死我活”,只為選到自己喜歡的選修課。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終於選到自己喜歡的選修課:體育網球,營銷策劃,積極心理學。它們分別在週一,週三,週五七八節課。現在就來説一説積極心理學課上的體會。

記得在第一節課上老師就介紹了自己是從潯東校區趕過來上課的,我就覺得給我們上課挺不容易的。漸漸地,從老師的課上感受到老師比較瞭解醫學方面的知識,然後我就估計老師應該還上了醫學方面的課。記得第一週見面時穿了一條紅色的長裙,到膝蓋差不多,當時肚子看起來還鼓鼓的,我還以為老是懷孕了呢,而且體會到一種親切感。再後來又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以“冥想”為主題的課,很多人通過冥想解決了困擾自己的煩惱,通過冥想來隔離城市的喧囂讓自己的心變得沉寂,平靜,淡定,也克服了社會如今囂張的浮躁和浮華。我想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要學會冥想,學會沉澱自己,學會反思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在學校——小社會的所作所為。有時候老師會在課上播放一些有教育意義的視頻,比如一些名人如何克服抑鬱症的.過程,如堅強意志的楊坤,崔永元等戰勝了疾病,獲得了重生。

上了一個學期的課,發現老師非常的尊重我們,每次提問的時候我們都坐着,反而老師彎着腰傾聽我們的煩惱,心事,意見之類的,最後再做總結,感覺老師的眼睛會説話,特別能交流,這估計就是為啥有親切感吧!

總的來説,積極心理學可以讓我們更加樂觀積極地面對大學生活,更好地為人處世,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雖説在很多人的面前訴説自己的心事會不好意思,但正因為大家都不認識説出來心裏也沒有什麼負擔,而且沒有無聊的輿論,反而大家一起幫忙分析,老師會給我們很好的建議,心裏也好受一些。積極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方式去深層地瞭解,認識,改變自我,為塑造更加快樂自信積極的生活理念做出了一份推力!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6

很榮幸能參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協會舉辦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今天的培訓中,聆聽了《心理健康教育》雜誌的主編陳虹的精彩演講。近四個小時的學習,讓我進一步理解了“積極心理”對學生的發展和學習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課間、課後還聽到一些老師的不同觀點,因此本人也想就這一天的學習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陳虹主編的講座讓我們對《積極心理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所謂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積極的正面的經歷以及人的性格特徵長處和福祉的科學研究。它也是對能給人、小組、和機構帶來昌盛或使他們能夠發揮最佳功能的環境、氛圍和過程的學習。而把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教育中,就是積極教育,所謂積極教育,其主體為了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通過積極的心理體驗,以充分發掘積極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動。

那麼在我們的教育中,我們曾經經歷了怎麼樣的過程呢?

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犯的一點錯誤,就會橫眉冷對,而且甚至會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罵才成人的思想曾經在許多家長的身上體現。

對教師來説,嚴師出高徒,師道尊嚴也曾讓許多老師把自己高高的擺學生之上。

隨之以後出現的,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理論讓我們的教師把學生當朋友看待讓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學理論讓我們把學生托起,讓學生佔主體位置,教師作為主導,突出了學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主學習的能效。

那麼這些經歷讓我們怎麼樣面對今天的教學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為心理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為學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優勢,但這並不代表後天的成功,作為家長的培養,作為教師的指導這些後天的因素應該起到了決定作用。而積極教育則是把孩子的優點突出出來,讓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發展的優勢。

2、作為家長、教師如何發現孩子的長處,如何搜尋孩子的閃光點,如何適時的表揚,讓快樂的心態伴隨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在成功中享受歡樂,在歡樂中爭取成功是我們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3、中國文化,博大精神,而語言是表達情感的首要表達方式。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語氣下説出來,所表達的意思會大相徑庭。因此,作為老師也罷、作為家長也罷,用恰當的語氣、合適的表情真誠的表達你的讚賞,在對孩子的積極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4、信任是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表揚孩子時要適、在批評孩子時要適度,用你的真誠換取孩子的信任自然,你的言行才能對孩子產生預期的影響。

心理學的領域之中。其中的情緒管理能力部分對於我們這些中學教師非常受用。情緒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控制情緒表達方式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的人,一方面能夠在適當場合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善於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例如,在正式聚會當中,適當表達喜悦的情緒,在悲傷的葬禮上適度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人際衝突中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善於調節氣氛激發他人的積極情緒或者善於安慰他人的消極情緒。情緒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種能力組成:對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開放心情的能力;根據對信息的判斷和利用,成熟地進入或遠離某種情緒的能力;成熟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相關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我會結合書中的方法與實際情況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他們真的需要我們,我們不僅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還是他們性靈的創造者,更是他們靈魂的塑造者。我會用適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流,減輕他們的壓力,同事緩解自己。希望我們在心與心的交流上,他們的學習,精神能更上一層樓。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7

在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心理課後,我覺得我瞭解到了很多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識,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是抱着無所謂的態度選了這門課,但是上了幾節課後,我覺得這課其實還挺不錯的,因為它讓我意識到生活中的壞習性,讓我潛移默化中改變着自己。

我記得課堂上老師告訴向我們提問,有沒有誰堅持每個禮拜鍛鍊身體的,我站起來説我每個禮拜堅持打排球,快走,走健美操,老師説這是個好習慣,要堅持,除了下雨我一直堅持着,其實我個人覺得鍛鍊身體鍛鍊得不僅僅是身體,還有意志和心態,不開心的時候,不要給自己時間過多糾結其中,生活中難免不開心,其實我覺得也是那麼回事,很多時候,就算是鬱悶,也要學會給自己找個出口,之後我們又看了人的身體結構的視頻,覺得很有趣,很奇妙,原來人的身體結構以及器官功能還可以被解釋為這樣,並且,我也懂得器官也是有感情的,需要被好好照顧。心理的健康與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生活中的很多小習慣和行為方式累積形成的,因此關注自己的日常行為和心理健康很重要。

老師剛開學的.時候有要求我們可以記錄自己每個禮拜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然後通過郵件發給老師,我只發過一次,不是我不願意發,只是因為生活中太多事情需要花心思,所以便忽略了這點,但是i,生活中我也是個愛記錄的人,我非常喜歡看書,平時看到有共鳴或者深的我心得東西我都會記錄下來,久而久之,我就有一本又一本的記錄了我生活片斷的寶典,我稱之為”sunny daily”,哈哈,其實這也是一件很有愛的事情,對吧?另外,誠實的講我也逃過幾節課,老師每次不點名,不強迫學生,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其中,我非常地佩服和尊敬您,您是真心實意的和我們交流身心健康方面的問題,不是為了僅僅完成老師的任務,所以,我由開始的不情願變得很主動。

這篇論文,寫得並非標準,我只想借助這個平台和老師像朋友一樣交流,説實在的,我覺得自己是個比較奇怪的人,認識的朋友都覺得我是個開朗的女孩,但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非常安靜,並且非常享受一個人的感覺,一個人做一輛公交車,聽着陳奕迅的歌,看着林夕寫得的歌詞,喜歡村上春樹和柴進,喜歡復古和文藝的東西,也學跟着畫畫,這些看起來我似乎是個文藝的女孩,但實際上我又是班長,別人覺得我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很強,每次我決定參加一個比賽,班級的也罷,個人的英語競賽也罷,我總會得到名次,所以,我有的時候我很矛盾,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我自己也一片混亂,不過總而言之,我的生活還比較充實。

這個學期從這堂課上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更加關心自己的身體,更加珍惜朋友和家人,希望老師也一直心情身體都好好嗒!共同進步!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8

怎樣才能過上最好的生活?正在蓬勃發展的積極心理學提供了很多答案:我們要善待他人,關懷他人,寬恕他人的過錯,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和藹與慈悲,以及樂觀對待未來。按照這些簡單的方法去做,就能讓我們保持健康快樂。

世上大多數的事情都不簡單,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一樣。善無恆善,惡無恆惡。友善和關懷是好事,只要你善待和關懷的人值得你這麼做。寬恕他人能帶來滿足感,除非被寬恕的人不願彌補自己的過錯。對未來保持樂觀可以讓你精力充沛並感到快樂,除非你是一個賭徒並相信下一盤賭局能大贏一筆。

我們已經把某些心理特質和心理狀態標識為“積極”,把其餘的那些標識為“消極”,但研究人員吉姆·麥克納爾蒂和弗蘭克·芬查姆認為,“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並沒有積極或消極的本質;相反,心理特徵促進還是破壞幸福,取決於它們在什麼情境下發揮作用。”

我們如何從積極心理學中去掉積極?麥克納爾蒂和芬查姆認為,我們不要再假設像友善這樣的“積極”心理特質永遠有助於增進幸福,而應深入去了解友善、關懷、寬恕或仁慈在什麼時候、對誰、在什麼情境下才能真正增進健康快樂。此話何解?

他們提出三個方法:

考慮情境。

為了理解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什麼時候是有益的,我們需要把它們放在社會情境中進行考慮。“積極”心理特質和心理過程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是積極的,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它們實際上是有害的。寬恕你的配偶可以增強你們之間的關係,如果她的過錯只是忘了關燈,而且你很清楚她對自己的疏忽感到難過。但如果她不斷在你朋友面前貶低你,還從不感到後悔,那麼寬恕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做法了。

考慮對象。

積極心理學運動幫助心理學家認識到,我們不能僅僅通過關注人類的問題去理解人類的整體狀況。同樣,我們不能僅僅通過關注那些快樂的傢伙去理解如何提升幸福感。為了解開健康快樂生活的奧祕,我們不僅要在那些最佳生活的人身上,也要在那些生活一團糟的人身上,檢驗心理特徵的效果。有可能樂觀只對某些人有益,他們擁有某些值得期盼的東西。為了搞清楚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在擁有光明前程的大學本科生身上,也要在被診斷為四期癌症的病人身上,開展研究。

考慮時間發展。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是橫斷研究(在同一時間測量一羣人的感受)。為了瞭解心理特徵如何影響幸福感,我們需要開展縱向研究(對同一羣人在他們生命的若干不同時期進行測量)。這很重要,因為研究人員發現的在短期內有益的.東西,長期來看可能是有害的。通過友善相待而不是相互批評以解決嚴重關係問題的夫妻,在當下報告稱,他們對於夫妻關係的感覺變好了,但長期來看,他們的滿意度低於那些更多相互批評的夫妻。為何如此?那些相互批評的夫妻實際上處理了他們的問題,這幫助他們改善了關係。

積極心理學運動廣泛傳播,讓我們從心底裏接受了這個運動。治療方法、自助書籍和提升生活的應用程序正在集中推廣積極心理特徵,例如更加友善和寬恕。但如果像友善和寬恕這樣的心理特徵對於每個人而言並不一定是有益的,那麼我們需要謹慎對待,只在它們有可能發揮作用的情境中推廣它們。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9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單腿直立站在街上,許多人來到他身邊圍觀,那個人抱怨自己的腿非常的痠痛,周圍的好心人都為他出主意。一個醫生説,我這裏有止疼片,你吃下去就好了,那個人吃下止疼片後説疼痛沒有了,但是腿很僵硬;一個按摩師説,我來給你按摩一下,那人按摩之後説自己感覺上身的壓力很重;一個和尚説,那你就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能飛起來,這樣就會感覺很輕,那人想着想着差點摔倒;這時一個孩子走過來告訴他,你為什麼不用你的另一條腿呢?這個故事裏有積極心理諮詢學的理念,它告訴每個人更好的調動他最大的資源。用積極、全面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他的問題。健康的人不是沒有問題的人,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積極心理諮詢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心理諮詢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諮詢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諮詢學。“積極心理諮詢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Seligman博士認為積極心理諮詢學的力量,是幫助人們發現並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諮詢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人類的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

通過學習這份積極心理諮詢學的材料,我感到積極心理諮詢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下面的一段文字給了我極大感觸: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關注不只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我們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諮詢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並幫助學生看到自身的這些力量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掘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平時我在教室裏確實關注多的是學生的問題,孩子們週記裏反映的也大多是班級裏不好的方面。有時默寫或測試下來或某個學校活動中雖然有表揚的人,但多數會強調某某人如何不認真準備,導致成績不理想或影響了班級形象等等。挖掘的負面的東西比較多。我確實需要動腦筋改變策略了。但如何下手呢?很幸運的是在這份材料的後面提供了五個活動,這五個活動大同小異,主旨都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建自信,幫助他們認識到消極自我認識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進一步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積極應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些活動的可操作性都很強,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對於我今後方法的改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想我應該時時記住:教育的目標不在於發現“學生的問題”,更不是發現“問題的學生“,而是發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優勢和潛能。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0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無數人夢想着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即4分鐘內跑完1英里。1945年,瑞典人根德爾·哈格跑出4分01秒4的成績,此後沒有人如此接近這個目標。在4分鐘以內跑完1英里,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實上醫生證明4分鐘跑1英里,是人類能力的極限。生理學家進行實驗,在科學上展示證明人類能力極限,是4分鐘跑1英里,不可能少於4分鐘。跑手們證明了醫生和科學家,證明了他們是對的,1英里跑4分鐘2秒,4分鐘1秒,但沒有跑手能少於4分鐘,從一英里跑計時以來。醫生和科學家證明了跑手,運動員,世上頂尖選手又證明了醫生們是對的。然後Roger Bannister出現,他説“4分鐘內跑完是可能的,我要做給你們看”。説這話時,他是牛津大學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出色的跑手,頂級跑手,但時間遠高於4分鐘,他的最好時間是4分12秒,自然沒有人把他當真。但Roger Bannister堅持苦練,不比別的跑手練得更苦,但和世上別的跑手一樣苦練,而且有進步,他突破了4分10秒,4分5秒,跑到4分2秒時停止,像所有人一樣,無法低於4分2秒。他不是世上最好的'跑手,但也是佼佼者,但他還是説“有可能,在這件事上人類沒有極限,我們能在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他堅持這麼做,堅持練習,卻一直失敗。

直到1954年,1954年5月6日,在重回故校時,Roger Bannister用了3分59秒跑完一英里,轟動一時,登上全世界的頭版頭條。“科學遭到挑戰”,“醫生遭到挑戰”,“不可能成為可能”,它成為夢想1英里。現在聽這個,數十年來,自從開始1英里跑計時以來,沒有人突破4分鐘界限,那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在5月6日,Roger Bannister做到了。6周後,澳大利亞跑手John Landy,1英里跑了3分57.9秒。第二年,1955年,37名跑手在4分鐘內跑完1英里。1956年,超過300名跑手突破4分鐘界限。

這是怎麼回事?運動員們更加努力訓練?當然不是,是有了新的技術,新的鞋子?不是,是信念,信念是多麼強大,不是因為跑到那個時間,就説“不好,超過速度極限了,放慢速度吧”。根本不是那樣,他們盡了最大努力,最大可能,然而他們的潛意識限制了他們,阻止他們突破界限。那不是醫生,生理學家和科學家們聲稱的身體界限,而是心理界限。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1

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學習。積極心理學讓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麼!

1、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

奧運會銀牌得主和銅牌得主相比誰最幸福,在我們外人看來,肯定是銀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實驗證明:無論是在領獎台上還是在賽後,銅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數都要比銀牌得主高。那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奧運會銀牌得主與金牌得主比,而銅牌得主與第四名相比,所以,銀牌得主的滿意度幸福感比較低。

 2、幸福需要經常“曬太陽”。

有人説幸福是自己內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實不然,經常把自己的幸福,説出來,曬出來。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種信念,主動曬幸福可以減輕壓力,“曬”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現實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顯示給他人,讓別人最大限度地瞭解自己,本身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心裏的祕密越多,壓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總是擔心自己的祕密被他人知曉,長期下去心理會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人們在不停地尋求着宣泄的途徑,把祕密以某種方式説出來,也是對壓力的一種釋放。因此主動曬幸福可以減輕壓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時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後,當時的一張照片、一個小紀念品,甚至是當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個紙飛機,都會成為我們打開我們幸福的閘門。所以,我們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儀式,多拍幸福照、舉行高興的儀式、記錄開心故事,保持快樂,讓幸福定義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帶來大大的幸福。

記得前兩天去KFC花17元買了一個漢堡和一杯可樂,20元錢給了服務員,正在等她找我3元錢,而她卻微笑着對我説:“女士,您願意捐出您的3元錢為貧困山區的兒童嗎?”當時聽到她的話,我先是一愣,隨後和她相視一笑,説:“我願意”從KFC出來,手裏拿着送給我的三張感謝卡,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現在我明白了,那種感覺就是幸福。這也就是積極心理學裏講的----做不特定對象的慈善行為可以提高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2

我把自己定位為終生學習者。也就是説,如果我的存在不被任何人記得,在宇宙的浩瀚中短暫而不留痕跡,那我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理解這個世界。強烈的求知慾與好奇心是我與生俱來或童年環境有關所有擁有的,為此我感到非常慶幸。畢業以來,我除了工作需要的產品設計類,另外也接觸了很多學科領域,雜食者,什麼都想觸碰想觸摸,都想了解背後的原理,都想運用於生活中,想體驗不同人的'生活想接觸不同的“世界”,所以覺得時間不夠用,覺得顧此失彼,覺得留給每天晚上精進的時間太少太少。所以陷入彷徨、焦慮、孤寂等負面情緒時間黑洞,消耗太多的精力,長此以往也降低了自己的平均幸福水平。

也許是積極行動帶來的好運氣,近兩個月開始了以考研為目的的心理學學習,接觸新領域,新鮮而有趣,雖然每天看和思考的時間不多,但確實是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情緒、動機與人性本能上。尤其看了哈佛幸福公開課程,從新認識到一直被忽略的常識,或者應該説通過課程瞭解了常識背後的機制,知曉了為什麼,從而更認可了“常識”,我希望能在信息洪流中緊抓不放這些常識,並進一步理解。

古語云“攘外必先安內”,最近意識到不能只是在自控力上東打一炮西挨一槍,也不能只在思維上鍛煉出批判性。我需要的是系統認識與運用,系統的對“我”是如何運作的,如何才能使之運作得更良好,更逼近與“我”的目的進行探究,不求簡單的答案,但求深入全面思考後,把握之。

接下來我希望,給樂觀的想象長短期目標實現過程和結果,在這基礎之上制定帶上時間座標的計劃,給生活再做減法,給自己提供舒適積極的環境,然後持之以恆的享受其中和幸福。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3

達成心理健康的七種練習

心理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樂觀、,能讓你對每件事情保持愉快的。它和身體很像。為了要達成這個,你一定要每天不斷地去做,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為止。

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是不斷的與持續的練習將會讓你辛勤耕耘之後得到豐收。這種過程絕對會讓你整個變得更好。

你整天都可以進行這七項心理練習來保持積極、樂觀及心理的。各行業裏最的專業人員都會採用這些練習。這些練習是每個領域中,心理建設的基礎。

積極的自我對話

這七項練習的第一項是積極的自我對話。幾十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發現到,自我對話的方式比其他任何一種因素更能決定你的。你的生活情緒或“生活的情趣’’取決於你內心的對話及信仰。

賓州的馬西?謝利格曼(Martin Selignmn)教授,在他《學習來的樂觀主義》(Learned Optimism)一書中,稱此為“解釋形態”(explanatory style)。

你的解釋形態就是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物的解釋方式。神經語言學家稱之為“加框”(framing)。你對這些事件的'自我解釋,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解釋,則稱之為重加框。

這就是你對你周邊事件的解釋方法。它組成了你的內心對話,也就是説,當你從外在環境得到訊息之後,腦海中立刻會閃過一些文字,然後你會透過思想加以處理。正如莎士比亞所説的:“事情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全看你怎麼去想它。”

心靈學派大師(Sufi)以色瑞?甘(1zrat)曾經寫過一句話:“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問題。”你的生活似乎是被一些負面的事件所充斥。

所有收音機及電視節目、新聞報導、報紙及新聞雜誌都充滿了負面和感傷的故事。你周邊所討論的內容大都是繞着問題、是非、憂慮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打轉。你和客户討論的話題,也不外乎為什麼他們的生活和企業的狀況會不好,而無法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

你一不小心就會陷入習慣性的負面思考。你會一開始先看到事情的負面,再看到正面。

你會一開始先去注意到玻璃杯裏有一半是空的,而沒看到另一半是滿的。你偏向負面思考的是一種很自然的傾向。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老是在談論那些讓你生氣、讓你受委屈的人。你一再擔心自己的財務困擾、本身的問題及恐懼。即使並非故意要如此,但你會發展出一種負面的。

這種會影響你的個性,進而影響你的業績。你很容易慢慢地變成一種很消極、懷疑而且憤世嫉俗的人。而且因為你周邊的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你就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

但是,你可以利用控制內心對話及積極的自我對話,而非消極的對話方式來對抗這種負面的傾向。

你能決定自己要怎樣去跟自己説話,進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這個決定控制內心對話的行動,將帶給你樂觀的與個人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你對自己一些簡單的自我肯定對話,往往會帶來很驚人的效果。你只要對自己再肯定,用一種非常熱忱且堅定的口吻對自己説:“我喜歡我自己!”和“我熱愛我的工作!”等等,你就會把這項訊息深深植入你的潛意識中。

你會覺得更加肯定樂觀,並更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你會覺得更有能力與,更加盼望下一次的拜訪及展示。

你越是對自己重複説這些話,就越它們是真的。

當你説服自己是位“最傑出的人士”時,你的談吐、行為以及行動都會開始和這樣的想法相符合。

舉例來説:你若對自己的不好,你就無法真正對自己説出“我喜歡自己!”這句話。不管周邊發生了什麼事,你越説“我喜歡自己!”,就會真的越來越喜歡並尊敬自己。你會覺得更、積極、樂觀,每一件新的嘗試都會表現得更好。

我最喜歡的,而且也行之有效的一個組合肯定句就是:“我喜歡自己並且熱愛我的工作!”這些字眼在你開始新年度,或是為一個訪問做心理準備的時候尤其有效。

控制你的內心對話,就是控制你跟自己説話的方式,是達到巔峯表現的關鍵。

這就是主導自己的心思並把焦點集中在你渴望的,而不僅維持現狀的方式。這是你克服困難阻力而讓思想能夠經常保持積極的一種方式。

請記住,要對中的自己説話,而不要和現在的自己説話。你要説真話,但是提前説!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4

《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這是一本教會我們學習生活的好書。在我以前接觸的心理學知識中,都是一些關於負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説,抑鬱,心理變態,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為心理學就是和這些負面的東西打交道,所以我對心理學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觸了這本書,它説的是人性中積極的東西,我一直認為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説了解積極的事物遠比關心那些消極事物有用,所以我對這本書很好奇。只有研究積極的東西,為我所用才有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如果我們心理出現問題,也只有學習那些積極的東西才有助於解決問題。

積極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以積極的、建設性的心態,去認識世界、發現規律,進而去掌握規律來改造世界。正如專家所言,它與其説是門科學,毋寧説是一場運動,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積極而又富於建設性的態度。就像中國人常説的,凡事要往好裏想。當然,是嚴謹的,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就教育方式而言,在傳統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所產生的教育其實就是一種與積極思想所相背的模式,是一種以悲觀和否定的態度去進行的教育的方式。就像在傳統的家庭教育環境中,習慣性的否定及懲罰教育,無形中就影響到兒童積極健全人格的形成,挫傷了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對兒童的發展就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無法更好的促進兒童的成長。比如,如果父母悲觀,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觀的.性格。或者產生消極、孤僻、偏激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不能很好的發掘身上的潛在能力。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對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發展、生活,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等方面進行研究。因此,就可以去尊重學生,深入理解人的成長所需要的條件和環境,充分發掘人的潛力、潛能,促進學生的心理髮展,有積極的心理特徵去面對生活。

積極心理學心得體會15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教師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非常有幸拜讀了周國韜先生的《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這本書,讀完之後,令我感觸頗深。為此,我表達如下幾點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理解。

這本書為人們學會積極的心理調節、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提供了有益的知識和策略,掌握這些知識和策略對於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教師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針對中國小教師的實際選取了部分有助於教師心理調適的積極心理學內容,因此命名為“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覺得非常合理。書中採用了一些心理測量工具和訓練程序,這些內容要求我們學習者進行練習。並且有很好的平台對其內容進行輔導,以便使我們這些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有關的知識,學會運用有關策略進行心理調適。

書中介紹了“學習能力感”概念、“習得性無力感”等相關內容。其實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介紹的有關“習得性無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經被納入到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之中。其中的情緒管理能力部分對於我們這些中學教師非常受用。情緒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控制情緒表達方式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的人,一方面能夠在適當場合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善於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例如,在正式聚會當中,適當表達喜悦的情緒,在悲傷的葬禮上適度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人際衝突中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善於調節氣氛激發他人的積極情緒或者善於安慰他人的消極情緒。情緒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種能力組成:對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開放心情的`能力;根據對信息的判斷和利用,成熟地進入或遠離某種情緒的能力;成熟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相關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我會結合書中的方法與實際情況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他們真的需要我們,我們不僅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還是他們性靈的創造者,更是他們靈魂的塑造者。我會用適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流,減輕他們的壓力,同事緩解自己。希望我們在心與心的交流上,他們的學習,精神能更上一層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y916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