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稿 >

國旗下講話

國旗下講話

在國旗下講話,講些什麼呢?以下是聘才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旗下講話

國旗下講話 篇一

高二(6)班 劉佳怡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高二(6)班的劉佳怡,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於積累、善於反思”。

我們都知道,學生時代特別是高中時期是一生最苦最累的階段。清晨,步履匆忙趕到教室晨讀的是我們;白天,拼搏題海、奮筆疾書的是我們;晚上,挑燈夜戰、克難攻堅的仍是我們。為了解答一道難題,我們會急得抓耳撓腮,甚至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學習上不去,各方面的壓力便隨之而來,真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題’消得人憔悴”。然而父母的囑託和老師的期望讓我們身無退路,惟有執着前行。期會考試,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未來的成功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我們又會犯錯,則需要我們不斷地反思。積累反思多了,方可以厚積薄發。荀子在《勸學》一文中提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談及反思,他又説“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可見,積累與反思對學習的重要性。

文科的學習需要積累。英語以詞彙為先,從聽力到閲讀,從“完形”到語法,直至書面表達,如果詞彙量不夠,高分便是妄談。詞彙是英語學習這座金字塔的基座,中國最有名的英語輔導機構新東方,為了強化學員的基本功訓練,要求學員將《牛津英語大字典》反覆背誦六七遍,可見詞彙的積累是有多麼重要。語文更應如此,如果沒有由淺至深的海量閲讀,沒有厚重的文學知識作為基礎,我們如何能脱口而出連珠的妙語,如何能一揮而就精彩的美文!我們倡導的經典閲讀,要求我們不能僅僅止步於“桃園三結義”或是“過五關斬六將”這些引人入勝的情節,更應該深層探究“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內涵、個性特徵、流派風格及文學成就背後的緣由。

同理,理科的學習更需要積累。數、理、化靠的不僅僅是智力和天賦,更需要一定的訓練題量作保證!記得每年各省市大學聯考狀元在被詢問學習方法時,幾乎所有的回答都離不開一個“練”字。基礎題做了不下於多少遍,各類題型、各種方法都有涉獵。這樣積累的成果便是當你看到某一道題目時,它所有的知識點會快速一一清晰地呈現在你的腦海中。

積累是可貴的,積累是艱難的。積累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時幾天的起早貪黑,而是長期一貫的執着堅持。司馬遷為了寫《史記》而廣泛閲讀,上自夏商周的典籍,下至西漢盛世文獻資料,都是他研究的'對象。他不僅讀萬卷書,更是行萬里路,遊歷山川,廣聞博識,為撰寫《史記》積累了許多鮮活的素材。因為有了十四年的積累,所以才創造了“詩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奇蹟。司馬遷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們有遠大的志向就應該堅持學習,堅持積累,用每天一點的收穫來換取未來的成功!為了追求卓越我們奮力前行,有時不免會摔跤跌倒,在努力爬起來的同時我們應該反思做錯了什麼,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儒學大師孔子的“三省吾身”成為引導後人反躬自省的千古名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向世人揭示思考的魅力,美國現代教育家波斯納的“成功=經驗+反思”概括了教育成功的真諦。可見,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逐漸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我們學校行政樓一樓大廳黑板上的“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讓反思成為一種文化”啟迪我們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高三年級各班教室的外牆上,都張貼着四月考試後的反思和總結,警省着各位勇士梳理得失,輕裝前行。

同學們,讓我們真正理解積累與反思的深刻哲理吧!相信我們有了這種良好的習慣,不斷地積累、沉澱,不斷地反思、總結,必定會讓我們快速地成熟、強大,大學聯考必定會取得好成績,成功必定會屬於我們!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講話 篇二

八十五年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火洗劫中國東北大地,它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擴張的開端。這場戰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得日本人民深受其害。硝煙雖已遠去,但它留給人類對苦難傷痛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本源是自私的,自我的,披着民族主義外衣的法西斯,對他人,他族,他國採取的傷害行動,最終給自身所帶來的悲慘命運。這就是世界的法則,你施與他者的痛苦,終會十倍百倍乃至千倍返回自身。

曾經之歷史,易使人憤懣,易使人對侵略者心生恨意,我們有權對他們致以大聲譴責。但這不是,這不是走向和平的方法。正如歷史是一本教科書,而不是一部恩仇錄。我們應該銘記的,是教訓,而不是仇恨。仇恨除了導致更多仇恨,導致人類的痛苦和退步,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應牢記教訓,第一,一改往前的懦弱愚鈍與無知,用自己的生命力量去構築中華民族挺立之姿態。第二,有了法西斯的前車之鑑,我們更深深明白不可施加痛苦於他者,和平與善才是民族的最高理想,我們應當時刻保持精神的明亮。

叩問歷史,感悟歷史,掩卷歎息!雖然昔者也有司馬懿下令三軍給諸葛孔明弔孝的美談,但冤冤相報,成則王侯敗則寇是主流,而且幾乎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可我從來都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温暖,必是基於相互之間的體諒、寬容、尊重、公平、正義,必是基於人類關於快樂與痛苦共同感受,必是基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良知。而非勝者為王敗者寇,拳頭就是真理的叢林法則。無論過去、現在,亦或將來,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如果罔顧正義的價值,悲心的價值,誠實的價值,在不遠或更遠的未來,他必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收穫更多的痛苦。

這種準則,不僅適用於處理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係,更適用於人與人,即是你我。只有坦誠溝通,平和相見,才可以解決今天世人所面對的諸多問題。我們應避免自身及人類社會陷入這種不義,否則,曾經的918雖然已經遠去,但另一個918必將還會降臨,如劉瑜所説“歷史的妙處正在於此:它不僅是關於過去的事件,還可以是關於現實和未來的寓言。”這是任何族類無法超越的永恆的因果法則。

今天,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新紀元,中國的社會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我相信,和平自由的,尊重他人的,繁榮穩定的,多元化的,使鄰邦有安全感的國家,才會給人類文明帶來利益。 只有如此,中華民族才能實現真正沒有敵人、沒有衝突,只有和平和快樂的世界的理想。

最後,我想説的是,我相信在場的各位都是愛國的,這是我們的樸素情操,尤其是中國日漸強盛的今天。然而,愛國,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奉獻,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關愛他人。愛國,不是吵着嚷着要將將衝突上升到仇恨甚至戰爭,不是用魯莽的偏激思想代替理性冷靜的思考,不是比誰的口號響亮誰的鬥爭手段殘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目的,就是教會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埋頭建設的手藝,從而不讓自己的愚蠢拖累了國家的發展。要學會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用和平的眼光看世界。我們今天,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養,建立並維護人類文明共同的價值觀。只有為建設一個公正、富足、祥和的社會做好準備,只有用自己的智慧、才能為中華的興盛而努力,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就是我賦予愛國的內涵。謝謝大家!

標籤: 國旗 講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yanjiang/173g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