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經管類專業經濟法

經管類專業經濟法

導語:經濟法課是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對經濟法規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和理解經濟法規,並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對權利義務有清晰而正確的認識和判斷,歡迎閲讀!

經管類專業經濟法

一、經濟法課程實施實踐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在經濟法課的學習上具有特殊性,與法學專業的學生相比,他們缺乏基本的法學理論知識(據筆者瞭解,法學基礎知識在經管類學生課程設置中,只在公共課《思想道德修養》中出現過,佔比重極少,且教學內容也主要是對一些基本概念的闡述),更不用談長期法學素養的薰陶,所以面對理論性比較強且相對枯燥的法學課程學習,學生普遍存在入門難的問題。同時,在經濟法教學過程中,寄希望於學生對法學原理及相關理論問題展開討論或研究不具有可行性,對於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及運用意義也不大。另外,經濟法課雖然屬於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但課時少,內容多,而且經濟法在教學計劃中的學分較低,學生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也有所偏差。怎麼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對教學順序進行調整,怎麼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儘可能地理解、掌握並學會運用所學內容,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實踐教學法是非常適合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程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實踐教學法就是以學生操作為主體,為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的實踐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其中,訓練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踐教學方法在經濟法課程中的具體運用

經濟法課實踐教學法旨在通過實踐教學,把抽象的法學理論知識具體化、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並在學習過程中,鍛鍊學生的理解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使其在實踐中能夠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實踐教學在具體運作中可採用以下集中方式:

1.案例討論課

案例討論課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研究和分析案例,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法律素質。主要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課堂中講授某一知識點時,在課件中展示案例,給學生5-10分鐘思考及討論時間,然後引導學生課堂即興主動發言,通過學生對案例的分析,教師事後的總結,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另一種做法是由教師尋找相關真實案例,由教師組織,安排學生分組分角色討論,最後教師總結評判。此種方法最好將案例提前一週展示給學生,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在下次課堂上進行討論。比如:根據“甲公司與乙公司合同糾紛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每組8-10人,分別代表甲方乙方,根據案情,自行收集資料,陳述各自的理由,其他同學注意傾聽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在結束後寫出評議。這種方法顛覆了傳統教學中將學生法官的角色,而是將學生置身於甲乙雙方當事人之中,從各自代表的角度和利益出發來思考問題。這種環境與學生將來在實踐運用中最為接近,拉近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學生在討論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點,又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收集資料、總結觀點,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也有較大好處。經筆者實踐,在討論中,學生的參與性極強,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學生髮言積極主動,最後常常將案例討論演變成一場專題辯論賽,極富趣味性。同時,在討論中,知識點不斷地被提出、被強化,不僅加深了討論者對知識點的理解,其他旁聽的同學通過“觀戰”,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加深。

案例討論課較受學生歡迎,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主要體現在案例的準備和課堂的組織兩方面。案例準備不僅只是一個切合所需考察知識點的案例,還要長短適中、難度適中,並存在一定程度的疑點,這些疑點要有代表性及迷惑性,能夠對學生的反應及理解能力進行考察。比如在第一種即興課堂討論,案例就適合比較短的,難度不大,學生能夠在幾分鐘時間內迅速發現疑點。第二種分角色討論給學生的準備時間較長,且將學生置於不同立場,因此可以找案情較複雜,難度較高、疑點較多的案例。但綜上對案例的選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考慮到不同班級學生的特點及程度,比如有的班級普遍反應能力較快,有點班級理解能力普遍較強。此外,案例討論課想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還要取決於教師的課堂組織工作,學生是否分組,怎樣分組,怎樣分配人數,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在討論過程中,要避免偏離主題,時刻注意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最後還要進行總結和評述。

2.法庭旁聽

法庭旁聽是指學生到真實的法院庭審現場,實地感受庭審的整個過程。一般可與當地的基層法院聯繫,選取一些難度適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安排學生旁聽整個案例的審理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瞭解法庭審理的程序,觀察原被告雙方如何闡述自己的觀點,如何進行舉證,法院如何對證據進行採用,以及庭審過程中原被告雙方為自己辯護及法官居中裁判的過程。一般通過案件旁聽,學生對庭審程序都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同時通過當事人庭審活動的.觀察學生的觀察、實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法庭旁聽消除了訴訟的神祕感,使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面對經濟糾紛時不會不知所措,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某些時候受客觀條件限制,實地旁聽庭審比較困難,此時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代替,即課堂播放庭審影像資料,這種方式雖然較真實旁聽在環境的真實感上有所欠缺,但是受客觀限制較少,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也能很大程度上達到法庭旁聽的效果。關於庭審影像資料的收集,就要求教師課外多做一些工作了。比如和法院聯繫借用庭審資料,或者從網絡或電視上收集一些內含庭審過程的法制節目。

3.模擬法庭

模擬法庭是選取案例,讓學生模擬整個法庭審理的過程。主要由教師提供案例及其他輔導資料,比如法庭座位安排,法庭紀律,案件審理順序及審判長髮言等,學生組織審理的起訴、答辯及審判全過程。在模擬法庭的過程中,學生要在教師提供材料的基礎上,對訴訟請求的提出、證據的選取、庭審的組織、判決的結果做出思考,在庭審過程中對案件的事實及法律??題要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極大的鍛鍊。同時,學生組織材料的過程中包含了訴訟文書的寫作,比如起訴書、答辯書、判決書的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審判過程中,擔任學生不同的訴訟參與人,立場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比如原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其思維是有傾向性的,在審理過程中要通過證據的舉示引導法官的思維。擔任法官的立場則需維持中立,要有規則地把握整個過程各種利益的平衡,居中裁判。

標籤: 經管類 經濟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ek9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