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論文

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論文

一、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論文

(一)高校因素

第一、課程開設不到位,課時設置不合理。由於受“重專業課程輕非專業課程”思想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專門開設《職業素養》課,關於此部分內容只在《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就業指導》課程中點到為止,涉及很少。“職業素養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於邊緣化地位。”理論上尚且無法向學生完整地呈現職業素養的知識體系,更談不上實踐中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訓。第二、職業素養在專業課幾乎未涉及,甚至完全被忽略。原本作為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重要途徑的專業教學卻沒有發揮其重要,這導致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缺乏重要的載體,學生最終學到的依然是理論知識,不能內化為職業品質和職業行為。

(二)社會方面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薄弱環節,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但在實施過程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熱情卻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企業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做好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和技能型人才是學校和國家的事,與企業關係不大。二是企業缺乏長遠眼光,一味追求眼前利潤,認為如果接受職業學校的學生、教師實習,需要配備專門的指導人員,導致正常生產秩序得不到保障。另外學生因技術不熟練,產品質量不過關會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一定程度的下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熱情不高,影響到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機會減少,親身體驗職業素養的平台缺乏。

二、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

(一)學生自身方面: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自我培養

大學是學校到職場的最後一個過渡時期,因此大學生不應僅僅將自身角色定位為學生,也應該意識到自己即將成為“職場人”。大學生實際上具有作為學生和“準職場人”的雙重身份。從走進大學校園開始,大學生應主動探索職業素養。思考所學專業與職業理想的關係、瞭解學好專業的路徑,掌握提高自身素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途徑。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規劃。只有具有較強的職業角色意識,這樣才能有助於加深對職業目標、工作崗位、職業態度等的理解,便於畢業後能夠迅速進入職業角色。配合學校的培養任務,並主動尋找外出實踐機會,增強自己的職業能力。學校的專業培養方案能使學生獲得系統化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認真完成學業,儘可能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為將來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高職學生還應該利用週末或假期,主動走向社會,“瞭解自身專業發展的市場行情,瞭解社會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通過努力,增強自身職業能力,為以後順利走向社會、適應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校方面:將職業素養的培養納入高職學生培養的系統工程

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高職學校首先要以課程學習為載體。

(1)成立相關的職業部門協助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如成立大學生職業發展中心,並開設《職業素養》《職業生涯規劃》等相應的課程,及時向大學生提供職業教育和實際的職業指導。

(2)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專業課中加強職業素養的.引導。並結合本專業的社會發展前景和前沿知識,讓學生在專業課中領悟到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其次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時引入企業化管理模式。如活動中的具體項目採用企業的項目經理負責制,而且項目負責人不固定,大家輪流“坐莊”,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感受“仿真職場”。組織職業規劃大賽、專業技能大賽等,提高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另外可以邀請企業人士、校友開設講座現身説法,讓高職生通過校園活動進行學習、實踐和鍛鍊,逐步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企業方面:積極走進校園,參與校企合作

很多企業都想把畢業生直接投入“使用”,但事實證明很困難,因此企業也需要轉變觀念,積極支持和參與職業教育,達到同時解決用人難和就業難問題的雙贏局面。最有成效的做法是與職業院校聯合辦學,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抽調人員到職業院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讓企業家走進高校,提供實踐知識,宣傳企業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參與到職業學校培養目標制定、專業設置、課程改革、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師培養等工作中去。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學生、高職院校及企業三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縮短高職學生與社會用人需求的差距,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從而解決就業難和用人難的雙重問題,需要學生、高職院校及企業三方面協同配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yyqj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