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殘疾人物事蹟13篇

殘疾人物事蹟1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敍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殘疾人物事蹟,歡迎閲讀與收藏。

殘疾人物事蹟13篇

殘疾人物事蹟1

她叫XX,來自嘉興市海鹽縣百步鎮的一名殘疾人。2016年6月在大學學習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今天,這個成長於紅船精神指引下的姑娘,將給大家分享一下她對紅船精神的理解以及她的初心故事。

對於殘疾人來説,讓人難受的不僅是生理上的不便,更多的還有來自精神上的打擊。XX説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自身面向不好,在男帥女靚的傳媒類院校中的她十分自卑。與別人走在一起的時候,她甚至覺得她不應該站在這裏,她不配在這裏讀書,是她拉低了合照上的顏值水平,是她給她的同學們帶來了不該得到的“回頭率”。這個時候,黨組織救了她。在她向學院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之後,支部時不時開展了一些思想教育,支部書記、輔導員經常跟她談話、開導她,用黨革命年代的艱難困苦來開解她,安慰她,是黨走過的風雨歷程讓她明白了她所遭受的並非不可彌補,外表的缺陷可以用強大的內心來填補。

於是,XX發憤圖強,堅定理想,百折不撓,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儉學”,靠着獎學金與助學金,大學四年她基本沒跟家裏要過錢。在畢業的時候,也獲得了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畢業之後,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因為各種原因多次碰壁,撞了許多南牆。但這個時候,她已經是一名正式的黨員了,她怎會輕言放棄呢?在殘聯的幫助下,她來到了現在所供職的公司——浙江恆洋熱電有限公司,在這裏,她一步步學起,虛心求教,從生產統計崗位做起,一點一點積累,獲得了領導與同事的認可。

作為這樣一個黨組織中的一員,XX當然也時刻要求自己奉獻自我。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一篇關於器官捐獻的報道,看完之後,她熱淚盈眶,感觸良多。隨即便通過中國器官捐獻微信平台填寫了器官與遺體捐獻志願登記,成為了該平台第184261位志願登記者。登記器官捐獻是可以救更多現世中的人,而做遺體捐獻,則是希望能夠防患於未然。因為是先天殘疾,問題都是從孃胎裏帶出來的,XX希望如果有那麼一天的話,她能夠為醫學研究做出一定貢獻,也希望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出生的孩子都是健健康康的,在愛與祝福中快樂成長。

XX也熱心公益,在創建文明城市時,她積極去馬路上站崗,維護秩序,為大家出行安全保駕護航。疫情期間,她主動報名參加防疫志願工作,做不了環境消殺這類體力活,她就去防控卡點值守;搬不動物資,她就去做防疫宣傳。平日裏她也多次參加公司與村裏組織的志願者活動,看望慰問困難羣眾,關心關愛同事的身體狀況。她一直堅持,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殘疾人從社會獲得了許多幫助,在適當的時候也應當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報社會,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效統一。

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剛出來的時候,有許多人都持觀望的態度,覺得再等一等比較適合。即使那個時候鍾南山、陳薇院士等人身先士卒,首先接種疫苗,身邊的許多人都還是不願意去報名接種。這個時候,作為共產黨員的XX,主動報名,要求接種疫苗。她相信接種疫苗是當下最有效的預防方式。羣眾有疑義,共產黨員應當衝在第一線,向羣眾證明,接種疫苗是有意義的。

XX堅信:踐行建黨初心,擔負偉大使命,黨的紅船會繼續劈波斬浪,而在這條船上的共產黨人,也應繼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直掛雲帆,乘風破浪,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殘疾人物事蹟2

xxx,男,1959年5月生於浙江省。幼年失去雙手,1981年開始自學攝影,他先後在國內外舉辦過各種形式的攝影展覽,並多次在各種影賽中獲獎。xxx於2006年5月20日在家鄉浙江省臨安市啟動“生命之光”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100位殘疾人精英的攝影活動。經兩年多的時光,他先後獨自走遍全國100多個縣及港、澳、台地區,行程達6.3719萬公里,採訪了各行業100位殘疾人精英,拍攝圖片4.5萬餘幅,整理文字素材52萬字,撰寫採訪手記19.86萬字。2007年5月,xxx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

由他拍攝的100位成功殘疾人士的照片《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中國百位殘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沒有健全的手或腳、甚至身體不能直立的殘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歲的'xxx説:“我選取展示他們陽光的一面,而不去關注他們肢體的殘缺。儘管拍攝殘缺更有視覺衝擊力,但我期望這些作品能帶給人們期望和鼓舞。”為了這組照片,他花了近3年時光。

“我期望這些作品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大家照到自我:這些傷殘人士在這種狀況下做事都能成功,每個人都更就應用心做事。”

如xxx所努力的,照片鼓勵了很多參觀者。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8歲的葛斌用手語説:“來看展覽之前,我感覺十分迷茫。但看到這些照片,我很感動。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個肢殘運動員的照片説,“我能夠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聾人學校19歲的劉建超用手語説:“我來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後,那裏很多人和我們一樣,不幸成為殘疾人,他們更需要用這些故事來進行勵志教育,勇敢地應對生活。”

從1歲落入火炕失去雙手後,xxx對於生活的磨礪便不再陌生。他用雙腕夾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卻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頓中,同學寄給他台舊相機,22歲的他開始用雙腕操作這台“精密儀器”,走街串巷為村民拍照,兩年後在上海第一次獲獎。

“攝影讓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內向、封閉自我,因為我清楚自我跟別人不一樣。”……、xxx説,“當別的攝影師,拍拍我的肩膀説,‘老鄭,拍的不錯啊’,我才覺得我和他們一樣,在藝術上也能創造出好作品。”

xxx曾在浙江省臨安市殘聯工作,這段經歷讓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殘疾人比較敏感,有時,你的一個眼神、一個不屑的動作,在常人看來沒什麼,但對於殘疾人可能就不一樣,他們可能會多想。這也能夠理解。”

殘疾人物事蹟3

張xx,男,20xx年出生,20xx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20xx年,張xx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張xx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20xx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20xx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張xx,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20xx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xx年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裏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着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説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20xx年,為了長遠發展,他又花5萬元在東油小區購買了一處門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殘疾人物事蹟4

張xx,男,1963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張xx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張xx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1996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1998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張xx,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1999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xx年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裏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着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説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20xx年,為了長遠發展,他又花5萬元在東油小區購買了一處門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殘疾人物事蹟5

XX,1968年生,是一名肢體三級殘疾人,目前是金陵鎮金城社區副主任兼管理殘疾人工作。

認真學習 盡心履職

XX作為一個社區的副主任,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在兼管殘疾人這方面工作從不落下。自從兼職管理殘疾人伊始,把每一位殘疾人當作自己家人,在殘疾人就業、教育、康復、維權、社保、辦理殘疾人證等各方面,認真學習相關助殘惠殘政策,為的是在自己日常工作中,做到權為殘疾人所用,利為殘疾人所謀,為殘疾人辦理的事情都有法有規可依。

事無鉅細 親力親為瞭解殘疾人情況,關心殘疾人疾苦,踏踏實實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是XX在殘疾人工作兼委這個職務上的工作信條。所以在殘聯每年開展的.全國殘疾人基本信息調查工作中,他都能每家每户親自走訪入户,認真記錄每個殘疾人的各種需求,對自己管轄內的100多位殘疾人家庭情況瞭如指撐,家庭住址、家庭成員、家庭經濟情況、聯繫方式等都有詳細記錄,殘疾人遇到困難,需求幫助,不管是來信來訪還是電話求助,他都能第一時間幫忙處理,沒能處理的報告上組播殘聯協助共同處理。

XX-社區大家庭的“管家”

XX本人開朗樂觀,工作積極、為人正直、待人熱情,辦事細心,深得社區殘疾人的愛戴,社區殘疾人也把他當做是他們大家庭中的“管家”。

殘疾人物事蹟6

XX,一名58歲的中共黨員。儘管從小雙腿殘疾,所遇困難無數,但他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敬業的他在曾在村幹部崗位頗有建樹,現在又為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的創建與運營盡心盡力。

1999年XX以高票進入村兩委班子。他第一次感受到村民的信賴,便暗下決心不辜負黨員和羣眾的信任。

20xx-2014正遇新興村全面拆遷,XX堅持羣眾工作無小事,儘管雙腿殘疾,但是從拆遷動員,評估、騰房、舊房拆除、新房選址建造、統一標準等工作,他一一參與。在工作中,XX時刻謹記“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忠告,在各項計算中做到不出差錯,白天採集數據晚上還要加班計算。

五年的努力,望海街道新興社區800餘户農户全部拆搬遷集聚,使全體社區居民在這潔淨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XX覺得,沉甸甸的石頭落了地,他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沒有愧對信任他的村民羣眾。

20xx年又是XX的“打拼年”,他參與瞭望海街道新亞殘疾輔助性就業中心的籌建工作,當時條件非常艱苦,站久了腿疼就在磚塊上坐坐,講起那段籌建的時期,XX説,“那段時間挺苦的,但是想到以後會有很多殘疾人進來,學習、工作、康復,我就覺得有幹勁!”經過三個月的精心籌建,工程終於在5月初順利完成。並於5月16日正式運營。

在沒有創辦先例的情況下,XX的辛苦還在繼續,一步一步摸着石頭過河,他主動聯繫各村分管殘聯專幹,廣泛聽取了意見建議,全面瞭解了殘疾人的需求和願望,為就業中心面向社會殘疾人提供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積極到村(社區)做好摸底調查工作,起草建立中心規章制度,制定就業實施方案,嚴格把握就業條件,從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員類型着手瞭解,上門詢問情況,做好甄別入選工作,好讓真正需要並符合就業條件的殘疾人得到就業。

望海街道永福社區的沈佳偉,智力殘疾3級。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全靠父親做泥水匠維持生計,誰知一場病痛帶走了沈父,只留一家三口全部是智力殘疾人,生活陷入困頓。XX瞭解到當時沈佳偉已滿16週歲,但是還沒有到18週歲的情況後,他向縣人力社保局諮詢,瞭解到年滿16週歲可以參加工作,並繳納社保。於是安排沈佳偉母子與20xx年5月進入就業中心工作,目前不僅沈佳偉一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沈佳偉本人的狀態也因為在就業中心的學習和工作取得顯著進步。

為選擇好殘疾職工的工療方式,他想方設法聯繫相關企業和經濟人,以企業提供勞務外包的方式,讓殘疾人通過簡單穿吊牌勞作進行工療,每來一個新加工產品總要手把手地教他們怎麼做,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不厭其煩。讓他們體會到勞動樂趣,忘掉殘疾給他們帶來的煩惱和痛苦。XX就這樣手把手帶就業中心的`全體殘疾人員工走上社會勞作的正軌,使他們在這裏得到日間照料的同時,用工資收入減輕了各自家庭的負擔。

“我們要做就做最好的!”XX如是説。兩年的摸索與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業中心在XX的手裏已經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目前中心已通過“殘疾人之家”星級考評。

工作使得XX找到自信自強,樹立了更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他看來,只要殘疾人康復效果顯現了,生活質量得到提升了,那麼他所有的艱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名肢體殘疾人、一名為殘疾人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員,XX用赤誠的忠心踐行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強烈的責任實現着“讓殘疾人過上好日子”的承諾;用真誠的愛心温暖着每一個殘疾朋友!讓所有人相信殘疾人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殘疾人物事蹟7

鄭xx,男,1959年5月生於浙江省臨安市。幼年失去雙手,1981年開始自學攝影,他先後在國內外舉辦過各種形式的攝影展覽,並多次在各種影賽中獲獎。鄭xx於20xx年5月20日在家鄉浙江省臨安市啟動“生命之光”——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100位殘疾人精英的攝影活動。經兩年多的時間,他先後獨自走遍全國100多個縣及港、澳、台地區,行程達6.3719萬公里,採訪了各行業100位殘疾人精英,拍攝圖片4.5萬餘幅,整理文字素材52萬字,撰寫採訪手記19.86萬字。20xx年5月,鄭xx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

由他拍攝的100位成功殘疾人士的照片《一位無手攝影家對話中國百位殘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沒有健全的手或腳、甚至身體不能直立的殘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歲的鄭xx説:“我選擇展示他們陽光的一面,而不去關注他們肢體的殘缺。儘管拍攝殘缺更有視覺衝擊力,但我希望這些作品能帶給人們希望和鼓舞。”為了這組照片,他花了近3年時間。

從1歲落入火炕失去雙手後,鄭xx對於生活的磨礪便不再陌生。他用雙腕夾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卻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頓中,同學寄給他台舊相機,22歲的他開始用雙腕操作這台“精密儀器”,走街串巷為村民拍照,兩年後在上海第一次獲獎。

“攝影讓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內向、封閉自己,因為我清楚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鄭xx説,“當別的攝影師,拍拍我的肩膀説,‘老鄭,拍的不錯啊’,我才覺得我和他們一樣,在藝術上也能創造出好作品。”

殘疾人的生活體驗與他人不同,鄭xx覺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難多於順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殘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在他看來,對殘疾人最致命的打擊是“失去信心”。

鄭xx曾在浙江省臨安市殘聯工作,這段經歷讓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殘疾人比較敏感,有時,你的一個眼神、一個不屑的動作,在常人看來沒什麼,但對於殘疾人可能就不一樣,他們可能會多想。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來,社會對殘疾人的保障近年來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業等,但“仍滯後於社會發展”。此次殘奧會對志願者培訓中有一條原則廣為傳播:幫助殘疾人時,要先徵得對方的允許。“他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去做。比如殘疾人有時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殘疾人物事蹟8

xxx,男,42歲,1974年5月7日出生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大專學歷,無黨派人士。20xx年3月和20xx年5月榮獲延川縣“全縣自強模範”20xx年3月榮獲延川縣“全縣扶殘助殘先進個人”20xx年12月和20xx年1月榮獲延安市“全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

有這樣一句名言:“上天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為了讓你演出一段絕地反擊的精彩故事”。我們的主人公xxx就是用自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非常完美的詮釋了這句名言。

xxx出生於在延川縣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降臨對於這個小家庭來説,是如此的幸福美滿。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1歲時xxx因發高燒而導致大腦損傷,四肢殘疾,語言障礙落下終身殘疾,這個突然而來的打擊對一個幼小的孩子來説,無疑是晴天霹靂。醫生的結論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説,都讓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黯然失色,生活都無法自理,更遑論前途如何了。在這樣的病痛中,xxx經歷了無比心酸的童年,當別的孩子玩鬧嬉戲的時候,他只能躺在牀上含淚旁觀,當別的孩子都到達學齡步入學堂的時候,他卻被拒之門外,身體的痛苦和內心的.煎熬讓他經歷了太多委屈和壓力。但是,他沒被命運的不公打倒,他如同一個蓄勢待發的彈簧一樣,所有的壓力,都逐漸變成了他前進的動力,他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向命運發起挑戰。

一、身殘志堅,立志高遠

國小畢業後,再沒有學校願意接受他,沒關係,他開始了自學,以驚人的毅力自學了國中的全部課程。從古今中外很多偉大的殘疾人的經典事蹟上,他漸漸明白,不是隻有四肢健全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業,他立志,一定要做個對家庭負責,對社會有價值的人!16歲之後,他對知識的渴求和提升自己的慾望愈發強烈。為了自食其力,他先後學習無線電器維修技術、學習鑰匙修配技術。雖然通過這些實用技術,他已經能夠自食其力,家人無不為之驕傲。但是這卻都不是xxx的志向,他從小被病痛纏身,他內心,是多麼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讓他身上的悲劇,不再重演到身邊的人身上。於是他又開始努力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並且不斷的拜師於縣裏有名氣的老中醫。三年的刻苦學習之後,他仍覺得自己所學不繫統,理論實踐還欠缺很多,於是他從1992年秋季開始,先後報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教函授部中醫大專班、西安泰英培訓學校。歷經5年寒窗苦讀,如願以償的拿到了兩個學校的中醫大專畢業證書。

二、艱苦創業,妙手仁心

有了很深刻的理論學習,xxx覺得是夢想轉化為現實的時候了。1998年底,xxx不顧家人的反對和世俗的偏見,在延川縣城南開辦起了個體“南關二娃門診”。剛開始,大部分病人只試探着開個處方,不買藥。大家對他都是抱着懷疑的態度,甚至有歧視和嘲笑的目光。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房租、護士工資付不起,藥品還是一粒賣不出去,別説盈利,本錢也快賠進去了。他心急如焚,但是本着對夢想的執着和內心強大的自信,他一直在堅守。直到1999年底“南關二娃門診”逐漸取得了人們的信任,成功的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在成功創業之後,他從未忘記自己學醫的初心,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從1998年醫學專業學校畢業辦起診所,至20xx年15年期間,xxx先後為殘疾人無償義診12000多人次,減免醫療費10萬元以上。

三、推己及人,助殘為樂

xxx在生存、經濟條件逐漸好轉的情況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殘疾人康復事業上,他深刻明白,殘疾人是多麼需要幫助和指引。他一路走來的經歷,所有酸甜苦辣,都讓他變得對同是殘疾的人羣,有着非比尋常的同情心。在自己能力逐漸增強的時候,一個聲音一直在他心中越來越響亮,“我一定要為殘疾人做些事情”!20xx年12月底,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延安市衞生局批辦了“延川縣殘疾人聯合會康復門診部”,這是全市唯一一家殘疾人診療康復為一體服務機構。20xx年1月1日,同樣是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辦“延川康健大藥房”。他的事業逐漸大了,他對殘疾人的幫助也變得更加直接和頻繁。

除了物質和經濟上對殘疾人的幫助,他本人還以“助殘日”為契機,邊義診,邊宣傳,激發民眾助殘的熱情。扶助殘疾是一種社會美德,這一美德在xxx的心裏比常人構築的更有份量。通過助殘日的義診宣傳活動,激發了廣大羣眾的助殘熱情,形成了延川全縣範圍內的助殘氛圍。

四、心懷大任,回饋社會

xxx經常對人講:“人活着就要奮鬥,人生之路,再苦再難也必須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斷回報社會”。xxx不僅這樣説了,也這樣做了。他克服自身困難,先後多次到偏遠鄉村義診,送醫送藥到鄉村。幾乎走遍了沿黃三鄉鎮的偏遠村莊。即便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他都沒有放棄過自己堅持的腳步!生活的壓力也許壓彎了他的脊樑,但卻從沒有壓倒他做人的品格!

為了更好的幫助殘疾人解決生活和就業問題,xxx通過多方考察,認真學習後,於20xx年4月投資260餘萬元開始籌建“延川縣愛鑫服飾有限公司”。從前期租賃土地,構建廠房,購置設備,廠子建成之後,立刻為35名貧困殘疾人解決了就業,未來還要努力讓100名貧困殘疾人有穩定的就業崗位,共同富裕,實現同奔小康。

五、天道酬勤,有徳者彰

論語裏有過這樣一句話,“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皆濟天下”!xxx正是這樣的有德君子,他以殘缺之軀、勤奮之心、悲憫之情、凌雲之志、譜寫了一曲身殘志堅,大愛無疆的青春讚歌

殘疾人物事蹟9

黃xx,男,漢族,1966年6月生,國小文化,家住左家鄉螞蚱河村,現任螞蚱河村殘疾人專職委員。“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殘疾人,在我看來,不逃避現實,勇於拼搏,創業者也沒有殘全之別。”49歲的黃xx,用艱難創業的奮鬥過程詮釋着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感悟。

1982年,黃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輟學打工,當時吃苦耐勞,意氣風發的他夢想着幹出一番事業,然而,命運跟他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歲時,他因意外,造成肢體殘疾,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迷茫過,消極過,折翼的雄鷹並沒有因此斷掉翱翔的念頭,最終他選擇勇敢的面對這一些,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18歲,他踏入社會這個大熔爐,與命運頑強抗爭,一路摸爬滾打,一路風雨泥濘,在黨和政府惠殘政策的幫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組建了温馨的家庭,創下一份擁有31個大棚的食用菌產業,敍寫了身殘志堅,質樸平凡的人生路。

“我從不認為自己肢體殘疾就可以迴避責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但我不能因為自己殘疾就碌碌無為過一生。”當我問起他的創業歷程,黃xx語氣中多了幾分堅定。他在創業前,除了種地沒有賺錢的其他辦法,20xx年,在參加完縣殘聯組織的技術培訓會後,黃xx決定種植食用菌。剛開始的他,一無技術,二無資金,在鄉政府的幫助下,他成功申請貸款10萬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步。當時的黃xx在食用菌種植領域還是一個“門外漢”,他想盡一切辦法克服技術上的重重困難,在鄉政府安排的老種植户的引導下,憑着虛心求學,大膽創新的'精神,靠着堅強的毅力,精心的經營,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萬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黃xx幹勁更足了,隨着不停的摸索和經驗的積累,他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種植規模也不斷擴大,黃xx靠着自強自立和努力拼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拓了一番新的事業,可是看着和他一樣的殘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難,黃xx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忠厚實在的他有一股闖勁和幹勁,更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種植期間,他積極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開拓他們的眼界,增強他們面向社會生活的堅強自信心。僅第一年,黃xx發出的工資就達5萬餘元,他還積極動員周圍村民種植食用菌,毫無保留的給予新的種植户免費技術指導,成為全鄉殘疾人自強創業的模範。經過三年艱難的打拼,黃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個,種植食用菌6萬餘袋,年收入達6萬元,每年帶動就業人數10餘人。

殘疾人本身就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愛,而黃xx卻做到了去關愛別人。從他擔任殘疾人專職委員以來,在發展種植好食用菌的同時更是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殘疾人服務,他工作求真務實,勤奮努力,在殘疾人專職委員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身殘志堅的黃xx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殘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強自立,敢於面對現實,樂於面對生活,勇於面對挑戰,以平淡的心態面對人生,雖説在別人看來,他沒有傳奇故事,但他積極進取,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的開拓精神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常説,“是政府幫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而我們更堅信,創業者沒有先後之序,沒有大小之分,更沒有殘全之別。身殘志不殘!身體的殘疾給他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他沒有被這壓倒,他,一個平凡的人,他要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殘月依舊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蹟給所有身患不幸的殘疾人一個啟示:弱者不是殘疾人的代名詞,憐憫和同情不是他們的期待,創造與奉獻才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目前,黃xx的食用菌產業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負各級殘聯對他的期望,他爭取把食用菌發展的更好,並開闢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殘疾人得到就業,帶領更多的殘疾人,走出一條自強創業的新路,為創建和諧社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殘疾人物事蹟10

張xx,男,xxxx年出生,xxxx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xxxx年,張xx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張xx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xxxx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xxxx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張xx,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xxxx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xx年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裏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着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説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20xx年,為了長遠發展,他又花5萬元在東油小區購買了一處門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殘疾人物事蹟11

李xx,一名58歲的中共黨員。儘管從小雙腿殘疾,所遇困難無數,但他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敬業的他在曾在村幹部崗位頗有建樹,現在又為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的創建與運營盡心盡力。

1999年李xx以高票進入村兩委班子。他第一次感受到村民的信賴,便暗下決心不辜負黨員和羣眾的信任。

20xx-2014正遇新興村全面拆遷,李xx堅持羣眾工作無小事,儘管雙腿殘疾,但是從拆遷動員,評估、騰房、舊房拆除、新房選址建造、統一標準等工作,他一一參與。在工作中,李xx時刻謹記“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忠告,在各項計算中做到不出差錯,白天採集數據晚上還要加班計算。

五年的努力,望海街道新興社區800餘户農户全部拆搬遷集聚,使全體社區居民在這潔淨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李xx覺得,沉甸甸的石頭落了地,他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沒有愧對信任他的村民羣眾。

20xx年又是李xx的“打拼年”,他參與瞭望海街道新亞殘疾輔助性就業中心的籌建工作,當時條件非常艱苦,站久了腿疼就在磚塊上坐坐,講起那段籌建的時期,李xx説,“那段時間挺苦的,但是想到以後會有很多殘疾人進來,學習、工作、康復,我就覺得有幹勁!”經過三個月的精心籌建,工程終於在5月初順利完成。並於5月16日正式運營。

在沒有創辦先例的情況下,李xx的辛苦還在繼續,一步一步摸着石頭過河,他主動聯繫各村分管殘聯專幹,廣泛聽取了意見建議,全面瞭解了殘疾人的需求和願望,為就業中心面向社會殘疾人提供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積極到村(社區)做好摸底調查工作,起草建立中心規章制度,制定就業實施方案,嚴格把握就業條件,從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員類型着手瞭解,上門詢問情況,做好甄別入選工作,好讓真正需要並符合就業條件的殘疾人得到就業。

望海街道永福社區的沈佳偉,智力殘疾3級。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全靠父親做泥水匠維持生計,誰知一場病痛帶走了沈父,只留一家三口全部是智力殘疾人,生活陷入困頓。李xx瞭解到當時沈佳偉已滿16週歲,但是還沒有到18週歲的情況後,他向縣人力社保局諮詢,瞭解到年滿16週歲可以參加工作,並繳納社保。於是安排沈佳偉母子與20xx年5月進入就業中心工作,目前不僅沈佳偉一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沈佳偉本人的狀態也因為在就業中心的學習和工作取得顯著進步。

為選擇好殘疾職工的工療方式,他想方設法聯繫相關企業和經濟人,以企業提供勞務外包的方式,讓殘疾人通過簡單穿吊牌勞作進行工療,每來一個新加工產品總要手把手地教他們怎麼做,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不厭其煩。讓他們體會到勞動樂趣,忘掉殘疾給他們帶來的煩惱和痛苦。李xx就這樣手把手帶就業中心的全體殘疾人員工走上社會勞作的.正軌,使他們在這裏得到日間照料的同時,用工資收入減輕了各自家庭的負擔。

“我們要做就做最好的!”李xx如是説。兩年的摸索與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業中心在李xx的手裏已經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目前中心已通過“殘疾人之家”星級考評。

工作使得李xx找到自信自強,樹立了更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他看來,只要殘疾人康復效果顯現了,生活質量得到提升了,那麼他所有的艱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名肢體殘疾人、一名為殘疾人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員,李xx用赤誠的忠心踐行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強烈的責任實現着“讓殘疾人過上好日子”的承諾;用真誠的愛心温暖着每一個殘疾朋友!讓所有人相信殘疾人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殘疾人物事蹟12

李xx,男,漢族,1948年生,視力殘疾,特級教師,xx市人,現為xx市盲人學校音樂教師,系xx市盲人協會主席。患先天性視神經萎縮,30歲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樂學院函授部作曲專業結業,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其創作的歌曲、樂曲《我愛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駕駛碰碰車》獲中國殘疾人文藝匯演創作獎,歌曲《快樂王子的小船》獲中國少兒歌曲創作一等獎,《甜甜的嘞》收入全國音樂教材國小第七冊。曾獲全國自強模範、中國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

雙目的失明李xx不能用眼睛去看,卻能夠用耳朵去“觀察”,用敏鋭的心思去體會。他用音樂譜寫着一首首動人心絃的自強之歌。

李xx出生在xx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上國小時查出患有無法治癒的“先天性視神經萎縮”症,當時視力只有0.2。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李xx苦不堪言,但一年後在學校的一節音樂課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動力。老師播放了由盲人音樂家阿炳創作並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悲傷又充滿希望的音樂以及老師對阿炳的介紹,彷彿是黑暗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李xx的心:“學習音樂,做阿炳那樣的人!”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

李xx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學習二胡、笛子、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他知道:如果吃不了苦,就不會成為像阿炳那樣的人。他找來有關音樂理論的書籍,把自己埋在音樂裏,把枯燥的樂理生吞活剝着“吃”下去。憑着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106名選手中脱穎而出,考入xx市xx區文化館所屬的文工隊。

李xx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種音樂比賽上拿獎。他開始將音樂重心轉移到創作上,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他譜寫的《手舞銀鐮唱山歌》人們都以為是出自譜曲老手。他譜曲總是傾心傾力,譜寫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傳很廣的歌曲,而《快樂王子的小船》,從譜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李xx的眼睛完全失明瞭,1985年他正式成為xx市盲人學校的一名音樂教師,承擔着學校國小3到6年級、國中3個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他的目標就是要讓盲孩子們不但有文化知識,而且還有一技之長。

李xx對待盲校的學生如自己的孩子,他要用音樂給學生一雙翅膀。他組建了一支小樂隊,裏邊有竹笛、揚琴、小號、手風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几個月,小樂隊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場。他常常對孩子們説:“我們看不見,但是可以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樂,音樂能點亮我們暗黑的世界,音樂會讓我們對生活充滿期待。”李xx所帶領的學生中,已經有5位先後考入xx長春大學特教學院音樂專業,有10名成為樂器演奏家或調琴師,幾十人在各級聲樂比賽中獲獎。李xx創作了近200首歌曲,獲全國、省各種音樂比賽獎九十餘項、國際大獎16項,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歸的牧笛》《快樂王子的小船》《我愛光明》《黃桷樹下有我家》收入中國小音樂教材。“山城阿炳”的美譽已在重慶不脛而走。

現在,李xx是xx市殘聯主席團副主席、xx市盲協會主席。他不辭勞苦地為xx市20多萬盲人的權益四處奔波,他要讓這些盲人都“嗅”到陽光、“聽”到光明、“摸”到温暖。他説:“上蒼給了我盲眼,我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殘疾人物事蹟13

XX,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海塘村村民。在他1歲的時候,因為患了小兒麻痺症,右腿落下殘疾。以經營煙酒副食品小商店為生的XX家境一般,但他幾十年如一日,通過捐款助困、發起組建圓夢助殘服務隊、幫助殘疾人就業等多種形式,關心幫助殘疾、重病羣體,書寫了助人為樂的精彩人生。在今年嘉興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表彰典禮上,XX被授予“嘉興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1983年,國中畢業的XX因右腿殘疾,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年後在一位熱心人的幫助下,開始經營副食品商店。“我記得那一年申請營業執照,遇到很多幫助我的好人,我很感激。”XX説,那時候在他的心裏,就埋下了感恩的種子。XX比任何人更懂得珍惜自己的這一份工作。藉助黨的好政策,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副食品商店的生意也日益紅火起來了。

XX的店鋪不大,但是人氣很足,特別是身有殘障的村民,都願意到他的店裏與他説説話。通過與他們的溝通,XX瞭解到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殘疾人,長期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精神生活長期壓抑,但是又羞於啟齒。於是XX經常向村裏、向殘聯反映他們的心聲,及時地幫他們解決一些困難。20xx年開始,XX擔任了海塘村委會的殘疾人專職委員,每個月都會去村裏的殘疾人家中走訪,瞭解他們的需求,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上一級反映,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

漸漸地,來找XX尋求幫助的殘疾人越來越多。“靠我一個人不行,還是要靠大家一起來幫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XX決定成立一個專門扶殘助殘的志願者團隊,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共同去幫助那些弱勢羣體。20xx年10月“海鹽經濟開發區圓夢助殘服務隊”成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xx年,在一次走訪服務中,XX瞭解到劉莊村村民老金的兒子是語言、肢體雙重殘疾,老金自己身體也一直不好,家裏所有的開支僅靠老金的妻子一個人打零工維持。XX東奔西走,幫他們在長浜花苑開了一家愛心義賣店,手把手地教會了老金的兒子經營商店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老金兒子的性格逐漸開朗,20xx年經XX介紹去了一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資收入。XX還牽線搭橋,把老金介紹去物業公司工作,一個月也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多虧了XX的幫助,現在家裏的老人看管商店,我們一家人也都有了工作,生活條件逐步好轉。”老金高興地説。

20xx年12月XX光榮入黨,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繼續助殘幫困。XX不求回報,感動了受助者。許多受助者因此走上助人為樂之路。“圓夢助殘服務隊”志願者隊伍從最初的30多人壯大到現在的192人;開展活動242場,走訪慰問殘障人士困難家庭200多户,直接服務人數4000多人次;組織殘疾人技能培訓,銜接福利企業、庇護中心,幫助200多位殘疾人找到了適合的工作。XX説:“我會一直堅持初心,只要社會有需要,我還走得動,這些事還是要一直做下去。”

標籤: 殘疾人 事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0qm1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