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通用7篇)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通用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通用7篇)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1

2020的農曆新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讓忙碌、疲憊代替了新年的興奮與喜悦,成為抗“疫”阻擊戰最真實的寫照。在這場戰“疫”中,無數“衞士”負重前行,他們不忘初心,堅守使命,迎難而上,他們就是我們的醫務工作者,敬業奉獻,救死扶傷!

魯甸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此次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陣地,50歲的鄺明發,就是堅守這塊陣地的“當家人”!作為科室主任,一名有着多年從事感染性疾病診治經驗的感染科醫生,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全院疫情防控戰的號角吹響時,他就做好了沉着應戰的準備。

大年三十,醫院緊急啟動應急預案,鄺主任便迅速召集科室所有人員開始了接診之前全面的人員分工及流程佈置,高效應對,讓防控救治工作緊跟上級佈署,層層落實到位;並第一時間把自己安排到發熱門診這個具有傳染高風險的崗位,切實把防疫宣傳、檢測、排查工作落實到每一位進院的發熱病人,着力在“早”字上下功夫,一旦發現有疫情,迅即進行處置,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隨着疫情宣傳排查的不斷深入,到醫院就診排查、隔離觀察的病人呈直線上升,他擔心同事們會體力不支,不僅搶着接待病患,還主動承擔夜班值守。對來診的發熱患者,他總是詳細地進行流行病學史調查和登記、記錄,不放漏一個可疑人員,力求將疫情危害儘可能地降到最低,減少疫情擴散的風險;對於排除及解除醫學觀察的患者,他耐心細緻地做好健康宣教,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讓患者及家屬進一步增強防護意識和防範能力。

“守土有責!醫院感染科就是我的陣地!”這是鄺主任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隔離病房中,他是同事們的主心骨,是病人的貼心人,為全力救治患者,他的身影穿梭在病區的各個角落,就像一台不知停歇的發動機,忘我地工作着,哪裏有需要,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他的身影。處在隔離病房的病人,看到穿着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每天多次進入病房消殺,檢測體温、各種身體檢查、限制人員出入,精神和心理壓力巨大,有時會情緒爆發,強烈要求出院。面對這樣的情況,鄺主任總是想方設法地耐心安慰,用暖心行動使患者緊張的情緒逐漸舒緩下來,積極配合檢查治療……作為疫情一線最危險的地方,醫院感染科本應該讓人望而生畏,鄺明發卻用最質樸、最赤忱的愛心之光點亮了這裏的每一個角落,温暖着每一個病人。

作為一個有着豐富感染病救治經驗的老醫生,他深知阻擊不僅僅是敢於犧牲,更重要的是用豐富的專業知識讓患者早日康復,同時更要避免醫護人員的感染。為此,在每天的交班晨會上,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帶領全體醫護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發熱門診診療常規、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診療常規、防護服的穿脱、病房環境的消毒、醫療廢物處理、血樣採集、傳送標本流程、疑似患者入院工作流程等。用帶着沙啞的嗓音一遍遍叮囑科室的所有醫護人員,“我們是一個集體,在照顧好病人的同時,一定要認真做好自身的防護;只有我們的自我防護做好了,疫情來了我們才能從容應對。”對他來説,作為感染科這個大家庭的“大管家”,看護照顧好這個“家”也是他的使命和職責之一。然而對於自己的家人,鄺主任卻是心懷愧疚的,因為在疫情來襲之初,他便義無反顧地離開一家老小,匆忙奔赴疫情防控前線,至今已經快二十天沒有回家了,他帶領感染科的全體醫護都在這場戰役中堅守着,並努力給予每一位患者温暖與希望。

有人説,“拯救一人是英雄,拯救千人是醫生”。疫情來襲,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這就是疫情防控前線每一位“白衣戰士”的真實寫照。醫者仁心,大愛如磐,只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天未結束,我們的醫務工作者會一直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義無反顧地堅定選擇“逆行”,堅守在抗“疫”一線,待到春暖花開時,繁華與共,温暖如初……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2

邱其武,荊門一醫感染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湖北省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委員,湖北省醫院協會傳染病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湖北省肝膽疾病學會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委員,荊門市醫學會感染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祕書長。

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2月的一天晚上11點,邱其武從一醫北院病區走出,此時他已在病區工作超過12個小時,脱下厚重的防護服,洗漱完畢,打開已經放置好幾個小時的盒飯,他匆匆扒了幾口已經冷掉的飯菜。放下碗筷,便開始整理一天來科室患者的病情資料。

春節前,一種叫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中華大地。在感染一線工作了20年,身為荊門一醫感染科主任的邱其武也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嚴重的傳染病疫情。從今年1月16日他所在的感染科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以來,他一天也沒有離開過病區,每天到凌晨一二點下班是他和同事的工作常態。

2003年非典肆虐時,邱其武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一腔熱血的他自願投身到疫情最嚴重的一線;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來襲時,他仍舊是那個勇敢的前行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當前,邱其武再次站了出來,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及疑似感染者的救治工作中。他的行為,給了科室同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念和決心,大家也紛紛在“請戰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抗“疫”一個多月來,科室沒有一個人撤退。

由於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較多,邱其武每天除了出診、會診,還要帶領醫護人員查房、詢問病情、確定治療方案、實施人員隔離……每天大家忙得就像停不下來的陀螺,甚至連吃飯、喝水、上廁所都成了奢侈。同時他還注重在心理上對病人進行疏導,告訴他們病情並不可怕,只要配合短期內就會治癒。對病人提出的需求,只要能做到,他總會盡力滿足。

自從1月22日打包衣物離開家人,到現在他沒有踏進家門半步,“每天工作到深夜,根本沒有時間回家,也害怕傳染給家人和鄰居。後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通行禁令,想回也回不去了。其實不回家就是對他們最好的保護,相信家人能夠理解。”邱其武説。如今,他和所有參與疫情防控的同事全部住在隔離的賓館裏,説是休息,有時被子也就沾沾身,“只要病區有急事,必須立馬起牀趕去處理。”同事們勸他休息幾天,他拒絕了,“這時候,是最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離開。”同事們感慨地説,“他不是共產黨員,卻勝似共產黨員”。

快速反應,加強防控

國家傳染病直報系統是為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系統錄入並上報的個案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容不得出半點差錯,而醫院感染科是流行病學調查的最前沿陣地。每當重大疫情發生,邱其武所在的感染科都要配合各級疾控部門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

1月16日,科室收到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職業的敏感使得邱其武對這一病例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至醫院黨委,進而層層上報至衞健部門。市衞健委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各醫院加強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等相關工作和公共場所防控措施,對疑似患者進行病例診治,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和醫學觀察。

由於該患者為武漢返荊人員,在多家醫療機構有就診史,與其密切接觸者有近30人之多,邱其武和同事們又馬不停蹄地開始配合疾控部門對所有人員進行電話隨訪,提醒大家有發熱咳嗽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疫情發生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將荊門一醫等醫院指定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對患者要做到應收盡收。雖然該院感染科是全市最大的傳染病專科,但面對日益轉入的新冠肺炎患者,醫院的感染病區只能一擴再擴,目前該院已建成10個感染病區。春節前,為滿足南城區發熱患者的就診需求,醫院黨委作出了在南院建設發熱門診的決定。身為科室帶頭人邱其武立馬投入相關的前期籌備工作,積極調配醫療設備、物資,組建醫療救治小組,短短几天內南院發熱門診正式投入使用。

逆風而行,捨生忘死

作為傳染病科的.醫護人員,沒有人比他們更明白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意味着什麼。而身為白衣戰士,大家明知有被感染的風險,仍逆風而行,因為他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

院感防控是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自疫情發生以來,邱其武帶領科室人員不斷強化院感防控,完善隔離制度,嚴格執行三區兩通道建設(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並在緩衝區增設三道關卡,從而有效避免了醫護人員與患者、患者與患者之間交叉感染。平時,他總不忘提醒大家嚴格按標準流程洗手、穿脱防護服,力求將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此前,荊門一醫為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之一,2月13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全市新冠肺炎救治格局作出調整,荊門一醫被確定為市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定點救治醫院,一時間邱其武和大家的任務更重了,在北院設立新冠肺炎危重症病區(ICU)迫在眉睫。浙江援荊醫療隊到來後,大家全力配合,2月14日,一個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可以容納23名患者的新冠肺炎ICU建成。當天上午10時許,病區迎來首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如今,荊門一醫第二個新冠肺炎ICU也已建成投用。

目前,我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初步成效,看着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邱其武和全院投入戰鬥的所有醫護人員一樣內心充滿着欣喜。他們的付出,領導、同事都看在眼裏,2月16日晚,醫院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火線入黨儀式,邱其武在內的12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雖然我還不是一名正式黨員,但我會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目前這場戰爭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們都不能放鬆警惕。我對自己和大家的要求是,疫情不退,決不撤退!”這是邱其武和同事們向300萬荊城市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3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這個冬天顯得格外寒冷,格外漫長。臘月二十八這天,很多病人都辦了出院手續準備回家過春節,感染科難得這麼清閒。大家七嘴八舌説起了過春節的事。一個同事説,我今年春節好不容易不值班,能回老家與公公婆婆一起過春節,結婚四年了,老人們早就盼着這一天;另一個同事説,我也是好幾年沒與爸媽一起過春節了,我的班排在了正月九年級,終於能與爸媽過個團圓年了。能與家人一起過春節在其他人看來也許不是什麼難事,可對於醫院感染科兼急診科的人來説,那真是件幸事。大家正説的興高采烈的時候,主任趙菊霞進來説:“剛剛接到院方通知,近日武漢新冠肺炎傳播迅猛,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疫情,大家可能在新聞上已看到了,國家實行一級響應,醫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將發熱門診設在咱們科,咱們科做為疫情點,只能接診發熱病人及需要醫學觀察的患者,現要將咱們科室住院病人全部轉到別的科,希望大家做好思想準備、積極配合工作”。

趙主任的話使大家的情緒一下子落入低谷,一個個美好的願望瞬間全都成了泡影。這幾天通過媒體大家對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情況也有所瞭解,他們深知感染科、發熱門診是醫院最危險的地方,他們中間大多孩子還小,有兩個正在哺乳期。恐慌、害怕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科主任趙菊霞和護士長張巧琴一方面組織大家積極學習新冠肺炎的診療知識,參加各種培訓,一方面給大家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安慰大家,給大夥鼓勁打氣,大家沒有一個有怨言的。回到家後他們都分別給父母做耐心的解釋,默默地地安排着家裏所有事宜,並把洗漱用品,換洗衣服等帶到科室,有的甚至剪了頭髮,做好長期戰鬥和隨時被隔離的準備。由於工作量大,形勢嚴峻,主管縣長、衞健局領導、醫院領導多次開會安排部署,又從其他醫院和本院其他科室抽調醫生、護士充實感染科力量。

短短十來天,對感染科的同事來説是緊張而漫長的,也是温馨和充實的,在他們中間發生了很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趙菊霞是感染科兼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療救治組成員。接到院方通知後,趙主任積極響應號召,立即建立應急人員羣,加班加點,跑前跑後,參加各種會議,組織科室人員培訓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因為沒有成熟的診療方案,國家也在不斷完善,所以,每出一版,趙主任和護士長張巧琴就組織科室人員認真學習,積極培訓,保證人人熟練掌握診療制度、流程及方案,還要參加院內專家會診,有時候等待檢驗結果一直到深夜。幾天來只回過一起家。她還不斷用微信安撫鼓勵被隔離的同事,就像家長一樣,一心為大家着想,為患者着想。

張巧琴是感染科護士長。在這場的戰鬥中,深感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隔離好每一位醫學觀察患者;保護好感染科的每一位醫護人員,照顧好大家的生活;協助科主任培訓新冠肺炎知識和各種操作技能。準確迅速地將院方的每一道指令傳達到位並落到實處。整理、打掃、消毒病房,為隔離患者創造良好舒適的治療環境,忙的幾天都沒有回家。三歲的女兒在電話中哭着説:“媽媽怎麼好多天都不來看我了,是不是不要寶寶了”?她一邊安慰女兒,一邊還在忙碌着科裏的事情。有時候忙的一天吃不上一頓正經飯,晚上也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或更少。

劉婷是發熱門診的一名接診醫生,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正處於哺乳期的她當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咳嗽不止,但她毅然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投入到工作崗位中。還為自己做了檢查,然後每天加大藥物劑量,為的就是早點養好身體,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持續戰鬥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1月27日上午8時,她接診了一位患者,自述從武漢江漢大學返鄉,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好幾天了,而且越來越嚴重,不放心來醫院就診。她和當班護士接診了這位患者,仔細詢問了流行病學史,症狀,檢測體温,簡單的查體後建議她作血常規及胸部CT進一步明確診斷,經過各種檢查,結果為陰性,她又建議患者居家隔離,繼續觀察,並報告了科主任。她深知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就會使疫情在延長縣城蔓延,所以她在工作中做到細心、耐心、專心。

劉晶晶是感染科醫師。她説:“剛接到疫情阻擊任務時,大家都很緊張,也很害怕,可我們都知道這是醫生的職責所在,必須得上”。1月31日下午五點多正當她值班時發熱門診接診了一位患者,自述之前接觸過從武漢返鄉的親戚後開始咳嗽,而且越來越厲害。她仔細詢問了患者流行病學史,症狀,檢測體温,簡單準確的查體後建議她作血常規及胸部CT明確診斷,當她看到CT片上右肺後段小片結節後,心裏一驚,有種不好的預感,迅速報告趙主任,再次仔細詢問情況後立即上報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專家組迅速組織專家會診,決定暫時隔離患者並留院觀察,進一步採集鼻咽拭子送檢明確診斷,這時已經離她下班時間只有半個小時了,她如果稍微拖一拖,就可以把病人留給下一班醫生。但她的職責告訴她不能那樣做,她立刻給病人採樣。這時總值班又打來電話:外科一位住院患者的家屬是武漢返鄉人員,在住院部陪護病人,體温37.3,醫院專家組建議同時給這位病人及家屬採集鼻咽拭子。她二話沒説和值班護士為三位“可疑患者”採集鼻咽拭子,工作結束後已經是凌晨一點了,手機上有無數個未接電話全是家裏打來的。她回過電話,告訴老公:“我被隔離了,暫時回不了家,照顧好兒子,我沒事,不要擔心”。

申延靜是感染科的一名護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由於她們面對的都是可能的感染者,每日身着防護服隔離衣,完成現場採樣後,第一時間將樣本送到縣疾控中心。為保持辦公室區域清潔整齊,她堅持每日4次對診室空氣、地面及物品表面進行消毒,擦拭物體表面。認真做好門診接診日誌登記,確實做到不漏報錯報一個病人,不感染一名醫務人員。2020年1月23日,她第一次接待兩個從武漢返鄉人員,她沒有畏懼害怕,全程陪同患者抽血、檢查、化驗。另一個血常規正常,但CT正好和這次新冠的影像學檢查相似。她臨危不亂,第一時間向相關領導報告。採集咽拭子和抽血之後,患者被隔離了、留院觀察。此時,大家都有些緊張,可她沒有慌亂,為了防止進一步被感染,她立刻對發熱門診所有地方進行消毒。還有一次她班上來了一家四口人都是從武漢回來的,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小孩還發着燒,兒科齊主任前來會診,聽診之後齊主任説小孩肺上有問題,她沉着冷靜,認真給病人測體温,抽血,做檢查。同時進行空氣消毒,含氯消毒液擦拭,拖地,過氧乙酸噴霧消毒,完後處理垃圾。

吳苗苗是感染科護士,孩子不到一歲,還在吃母乳。2020年1月24日早上8點,她接到一位武漢返回延長的發熱病人,臨危不亂的為這位疑似患者做了護理治療,完成一系列工作後我與病人一同被隔離,直到下午四點多,檢查結果出來呈陰性,懸着的心終於放下。2020年1月29日早上,又來了一位疑似患者,全副武裝地進入隔離區對這位患者進行採集咽拭子及抽血檢查,之後又被隔離。期間病人不斷髮燒,拉肚子,吳苗苗不停為他送藥、測體温並安慰病人。到了晚上一直沒有接到檢查結果通知,她的心裏忐忑不安,一晚上都無法入眠……直到第二天重新採樣,我又被隔離24小時,累計隔離60小時,直到結果呈陰性,一顆懸着心終於放下了。回到家裏孩子哭的聲音都啞了。

其實,在感染科發生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三天三夜可能都寫不完。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只有忙忙碌碌的身影,只有平平凡凡的工作。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們就是這樣冒着生命危險在抗疫的最前線忘我地工作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4

瀋陽本輪疫情發生之初,農工黨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支部黨員、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盛秋菊還在葫蘆島綏中支援。2月15日元宵節晚10點半,全家人還沉浸在團圓的氣氛中,她突然接到科室主任電話:“支援綏中醫療隊,明早6點出發,有困難嗎?”“我沒問題,主任,您放心。”沒有絲毫猶豫,作為感染科醫生,從2020年初新冠疫情開始,她已經習慣,早就做好準備,隨時服從安排投入到任何抗疫任務中去。即日起,盛秋菊被任命為盛京醫院援綏醫療隊副隊長,2月16日——3月11日支援綏中24天,在縣醫院發熱門診負責排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抵綏次日,盛秋菊就投入到發熱門診醫療工作中,下了夜班依然協助隊長盡心盡力安排隊員的通勤起居,不分白天晚上,全力為大家做好一切保障工作,保證每一名隊員的健康與安全。她還和隊長一起,充分發揮傳染科醫生的專業優勢,給綏中縣醫院發熱門診的三區兩通道設置提出合理建議。

雖然,盛秋菊對發熱門診的醫療救治工作駕輕就熟,但她也更加小心謹慎。從2020年疫情伊始,盛秋菊最早在發熱門診一線工作,曾經最忙碌時,她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續工作10小時。疫情常態化管理後,她作為感染科醫生多次輪值發熱門診醫療組長,嚴格把關,做抓捕新冠病毒的排頭兵。援綏回沈之後的隔離時日,看着與日俱增的病例數,她如坐鍼氈,剛結束隔離,就立刻投入到了瀋陽的抗疫戰鬥中去。主任本來安排她擔任醫療組長,聽到同事因孩子沒人看管不能值班,她主動跟主任申請一線值班,隨後按醫院要求開始閉環工作。她總是説:“新冠是傳染病,診治患者是傳染科醫生的職責和使命,我們責無旁貸!”

從2月17日離沈援綏,到4月15日瀋陽“解封”,整整兩個月時間,她回家的時間不足10天。關心兒子上網課的學習情況,她抽空檢查孩子的作業,儘可能不讓孩子落下功課。丈夫也在醫院閉環工作,孩子和奶奶在家。小區管控階段,她擔心家裏一老一小的飲食,定時“搶菜”快遞迴家。想到孩子和父母,她禁不住落淚。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因為醫生的職責,她沒有做到。但她相信言傳身教,相信榜樣的力量,相信唯有自己有擔當,才會從孩子身上看到勇敢和堅強。

瀋陽的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倒春寒”過去,真正的春天終於到來。為了堅守崗位,為了行使職責,有那麼多如盛秋菊一樣的勇敢者離家逆行。正因為有這些勇敢的人保護,我們的城市才安然無恙。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5

2020年的春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着我們的親人,打亂了醫院的正常秩序。在疫情面前,全院的醫護骨幹挺身而出,責無旁貸,陳俊平和感染疾病科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一起,始終戰鬥在疫情救治的第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19日上午,黨委書記王羣峯、院長張中漢等醫院班子成員帶領醫務科、護理部、院感辦、疾控科等部門負責人,來到感染性疾病科現場辦公,緊急佈置戰“役”任務,她一馬當先,帶頭在請戰書籤上自己的名字。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手足口病”,再到“H1N1流感”,每一次戰“疫”感染性疾病科都是守衞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經受過艱險歷練的她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她和護士長髮揮各自優勢,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及時搞好科室戰前動員,學習掌握新冠肺炎診療規範。根據醫院統籌安排,需要把感染性疾病科改成隔離病區,當時,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兩層樓裏,一層住着“手足口病”、“水痘”等輕症患者,陳俊平分別向他們説明疫情突發的情況,在得到理解配合之後,讓他們帶藥出院或轉院。二層住着三位危重病人,雖多方勸解轉院,但仍然遭到拒絕。為此,她諒解這些病人的難處,積極報告實情,提出合理化建議,爭取上級支持,後經縣衞健體委協調,由醫院派來救護車把危重患者轉入其他醫院,為全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做好了入住準備。

從1月25日收住第一位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到病區收住的15個確診患者全部出院;30多天她從沒有離開過隔離病區。她在隔離病區負責病人的治療,審查並親自修改病歷,與省市專家組視頻連線查房會診,做康雅病區、檢查檢驗及120救護車的協調和信息傳遞工作。作為縣醫院防治專家組的成員,她時刻關注着發熱門診、康雅病區和隔離病區的就治情況。早上7點多給醫院專家組提前彙報病區病人情況,上午查完房把診療方案及治療意見發送過去,以便專家組制定治療方案;然後把專家組研究調整好的方案再傳遞給大家執行;接診新入院病人,和同事們討論治療方案,再把檢查檢驗結果傳遞給相關科室;與急診科聯繫出車為患者做檢查;與疾控科配合採集標本檢測病毒核酸。她把每一位確診患者的病情、檢查檢驗結果、用藥情況及專家會診意見都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隨時準備着給醫院專家組彙報並備省市專家組會診;確保每一位患者治療到位,為每一位患者的康復傾盡全力,盡職盡責。

在保證治療的同時,還要做好防護,不能讓一個醫護人員感染。隔離病區先後抽調來三批醫護人員,他們雖然沒有在感染科工作過,但冒着生命危險來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無論哪一批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區,陳俊平都絲毫不放鬆警惕,都要和當班的護士長一起,採用人盯人的方法,確保醫護人員都穿戴防護到位。她十分關注每一位戰友的身體狀況,總是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多喝開水,防止感冒。當有人員感冒時,她噓寒問暖,及時通知後勤保障組送醫送藥。

身體力行,腳踏實地,是她的一貫作風。她在隔離病區的這段時間,各項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她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查房、檢查、取標本、做治療等事宜全程跟蹤服務,一絲不苟,常常累得大汗淋漓。

她經常利用微信和對講機與患者溝通。遇到心理壓力大,焦慮憂愁的患者,就反覆和患者溝通,做心理疏導,並將溝通情況定期向醫院彙報。患者李某是第一例確診病人,他的妻子也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心理壓力很大。為了讓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陳俊平多次和他們談心,請示領導後特意安排讓他們夫妻住一間病房,以便相互安慰鼓勵。得知他妻子入院前被貓抓傷的情況後,報請醫院協調疾控中心予以狂犬疫苗注射。夫妻二人康復出院時,專門發微信留言:“感謝您的關心和安慰,感謝院領導和疾控中心的關愛和照顧,您和醫院領導都是我們最親的親人。”患者張某是第二例確診病人,上有和他一起從武漢返回家鄉的老母,下有年幼的孩子,還有懷着身孕的妻子,擔憂、恐懼等精神狀態特別明顯。陳俊平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分白天黑夜,利用一切有利時機,不厭其煩和他溝通,使他的情緒逐漸穩定,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康復出院時,張某説:“真的很感激您,要不是您一直安慰我,我心情不會好得這麼快;要不是您一直鼓勵我,我的疾病也不會好得那麼快!”另一確診病例李某康復出院時激動地説:“陳主任,您像家長一樣親切,給我治病,給我安慰,給了我戰勝疾病的信心,託您的福!”陳俊平真誠地説:“都託黨和政府的福,你的康復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個多月是短暫的,也是漫長的。在隔離病區的30多個日日夜夜裏,她先後同三批戰友並肩作戰,堅守抗疫一線,無怨無悔,用自己的職業操守詮釋了白衣戰士的風範。

3月15日隔離結束後,她又積極要求到發熱門診輪流值班。發熱門診是對抗新冠肺炎的最前線,工作量大,工作強度高,病情複雜,全身穿戴防護用具,白班夜班輪替,對體力精力都是嚴峻的挑戰,她衝鋒在前,勇於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務人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6

感染性疾病科,是公主嶺市中心醫院一個非常普通的科室,可是當疫情來臨時,16位柔弱的女性站在了同生死較量的第一線,用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為嶺城人民鑄成了一道安全的保護牆!

對抗疫情,眾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1月22日接到命令後,全科16位工作人員全部上崗,把療區所有的患者轉治或者出院,科室第一時間進入戰備狀態,在市中心醫院領導的領導下,全體醫護人員臨危不懼,整裝上陣,開始了與新冠肺炎的較量。

感染性疾病科作為阻擊新冠肺炎的最前沿陣地,無疑是最危險的地方。發熱門診建立初期,百事待舉,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難擺在我們面前,重中之重是經院感專業人員指導,細分病房及醫務人員分區,必須保證醫務人員零感染。護士長按照新冠肺炎的防護標準,帶領全體醫務人員迅速細化改造房間。面對新冠病毒,全世界都未知的病毒,我們無所畏懼,義無反顧地衝上了抗疫最前沿。面對突然劇增的發熱門診量,2人一組;為了節省並不充足的防護用品,醫護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在發熱門診一呆就是5-6個小時,經常不能按時就餐,吃涼飯是常事。24小時工作是一種常態。疫情之初,孫主任和護士長還要跟隨救護車接送外來返嶺人員,往返4-5個小時,原本就暈車的她們,經常是下車後顧不上脱下防護服就嘔吐不止。院領導親臨指揮、部署,人手不夠,動員全院內科醫生輪值。

1月26日夜,我們接診了第一例輸入性確診病例鄭某,在市疾控專家的指導下,年輕的護士第一時間進入隔離病房,採血、取核酸,隔離病房啟動。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我們,防護服緊張,本來2個小時一換班,但為了節省防護服,我們每個進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都是5-6個小時後才換崗,太多困難等待去克服,最多的時候科室9個病房都住進了患者,科主任帶領經治醫生查房、會診,面對情緒不穩的患者,還要做心理疏導,每次從病房出來,都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請省級專家會診,指導治療。隔離病區的患者需要複查CT時,我們醫護人員穿好防護的同時還要親自為患者穿好防護,並帶領患者走指定路線去檢查後再帶領患者返回隔離病區,最多時一天要帶領6、7個患者去檢查,一個患者檢查從預約到結束需要40分鐘,而我們為了減少人員和患者接觸,就派一名醫生去陪檢,一天下來人累的近乎虛脱,但大家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護士長帶領護士既要承擔超負荷的護理工作,還要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帶領護士到病房進行護理處置、衞生保潔、醫療廢棄物處理、患者出院或者轉院後的終末消毒,協調相關科室人員在發熱門診的工作,籌劃緊缺的防護用品,培訓醫護人員正確穿脱防護服,防止醫源性感染的發生等等。為確保醫護人員不被交叉感染,所有病區工作人員必須穿上三層以上的隔離衣,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帽子、口鼻罩,更為了為醫院節省昂貴的一次性防護服和用品,醫護人員在進入隔離病區前儘量減少喝水、少吃東西,厚厚的防護服經常把我們悶得汗流浹背,工作強度非常大,幾個小時下來我們常常感到心慌胸悶,呼吸困難,虛脱到極致。

儘管如此,為了給各級部門提供第一手數據,除了正常的醫療工作外,每天還需要上報大量的表格,出了隔離病房回到隔離居住的賓館,很多時候填報到深夜。因為保潔人員不懂防護,所以隔離區以及工作區域的消殺、保潔、醫廢處理都是由護士去完成,當工作結束,脱下防護服時,醫護人員全身如同水洗了一樣,漂亮的面龐被壓出一道道的痕跡。

而這樣的工作,每天都在重複着。這還不是全部,有的醫護人員身體出了狀況,孫一哲主任的膝關節年前一直在治療中,但因為疫情突襲,她顧不上治療,每天拖着疼痛的腿去病房查房,開會到深夜,根據患者病情及時找省專家組遠程會診;劉智慧副主任心肌缺血,天天吃藥頂着。大家臉上口罩的壓痕、手上消毒液使用過多過敏的紅腫、消殺後的呼吸道壓迫,加上對親人的思念,許多人都身心俱疲,要問難不難,確實難;要問累不累,確實累。醫務人員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無法想象的壓力。但是大家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喊累,依舊堅守在崗位上,燃燒着自己。在我們的精心治療及護理下,3月2日隨着最後一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公主嶺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清零。

70多天的日夜奮戰,1800多個小時的無悔堅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們放下的太多太多,犧牲的太多太多,我們忘記了自己是一位妻子,忘記了自己是一位母親,更忘記了自己是一位女兒,我們只因為自己是國家的醫護人員,祖國有難,必定奮勇直前。在這期間,我們從未流過一滴淚,可是當第一位成功出院的患者激動的握着我們的手,説是我們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時候,我們竟喜極而泣,這是幸福的淚水,這是勝利的淚水,這是心酸的淚水,這裏面又包含着多少家人的擔憂,多少對家庭的虧欠……

患者鄭某,是湖北人,聽東北話有障礙,醫護人員與她只能近距離溝通,患者孫某,因為全家都在隔離,情緒近乎失控,吵鬧、抽搐,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因為她的抽搐發作,我們不止一次進入隔離區去搶救,最多一次,五名醫護人員同時進入隔離病房搶救,搶救成功後,醫護人員雖然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但是臉上卻是勝利的笑容,因此,在正常的治療護理之外,我們每天抽出專人陪護她,照顧她的情緒、照顧她的喜好,最終她成為了我們的朋友,現在時常給我們發來問候的語言。另外一位孫姓患者,情緒憂鬱、焦慮,每天愁眉不展,擔心同時隔離的丈夫血壓升高,擔心同時隔離的兒子的病情變化,醫護人員又變成了心理醫生,每天進行心理疏導,並且從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她,因為全家的親人都在隔離中,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醫務人員幫助解決,年輕的護士們向她貢獻出了自己的用品。由於在隔離中,醫護人員只能將自己的水果及生活用品送給患者。

面對疫情,我們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全科醫護人員只有一個行動:衝上去!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既是白衣天使又是白衣戰士,我們用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感染科醫生抗疫事蹟7

3月30日,是感染科醫生蘇婷婷帶領團隊進入隔離病房的第14天。那天晚上,剛準備下班的蘇婷婷接到消息,馬上有新病人送來。她二話沒説,立刻折返病房,和其他戰友一起做好各項準備迎接新病人。那晚,他們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依然照常工作。其實,這些對於隔離病區的醫護來説,已是家常便飯。

3月17日,蘇婷婷主動請纓,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她説:“我是感染科醫生,抗疫是我分內之事,這個時候,我必須衝到第一線,這樣才能無愧我的職業和從醫21年的堅持。”她的父親身體不好,作為女兒的她原本應該多陪陪父親,照顧在父親身側。兒子正在上高二,正是需要專心學習的時候,需要家長在家多照顧,但是疫情發生,她義無反顧請戰去一線,進入隔離病房“戰鬥”。

由於有感染科重症ICU工作的豐富經驗,在隔離病房的日子,一般病情稍微重一些的新冠病人都是收在蘇婷婷的病區。除了做好病人的日常治療之外,每天組織參與市級專家、隔離病區醫生對病患進行全員查房,討論病情,制定一人一策。還要做好其他基礎疾病的會診工作,指導患者俯卧位通氣等配合治療。此外,進入隔離病區的病人初到醫院大多緊張焦慮,還要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緩解焦慮,必要的時候聯繫心理醫生進行遠程指導。

抗擊疫情除了責任、信心和勇氣,更需要科學治療、防護和對患者的關懷。近日,隔離病房來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除了新冠肺炎的症狀之外,還有前列腺增生的疾病。蘇婷婷及時幫他請泌尿外科會診,解決了老先生的難題。到隔離病房的第二天,正好是老先生的生日,醫院為他送上了小蛋糕、賀卡和鮮花等,醫護人員一起為他加油鼓勁,祝他生日快樂並早日康復出院,暖心的舉動令患者感動不已,連説謝謝。

還有好多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也是如你我般的普通人,關鍵時刻卻衝在最前方。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面對疫情,那些直面病毒的身影,在隔離病房卻儼然成為患者最堅強的依靠和守護天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12eq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