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精選7篇)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精選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精選7篇)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1

1980年,從小熱愛飛機的胡雙錢進入上海飛機制造公司,被分配到了鉗工工段。這對原本學習扳鉚工的胡雙錢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專業不對口意味着他要付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藝。

然而,他沒有抱怨,而是懷着只要能實現造飛機的夢想,堅決服從分配,在鉗工崗位上一做就是三十多年,經他手生產的零件被安裝在上千架飛機上,實現了“零差錯”的記錄。

“每個零件都關係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確保質量,是我最大的職責。”核准、劃線、鑽導孔、打光……憑藉着高度的責任意識,胡雙錢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重複着這樣的機械動作,近乎苛責地要求自己,只為不出一絲差錯。

一次,他在給飛機擰螺絲時走了神,晚上回想工作時總覺得心裏不踏實,於是在凌晨三點騎自行車趕到單位,反覆確認,才放下心來。從此,胡雙錢給自己定了個規矩,每做完一步,都要認真看幾秒再進入下一道程序:“再忙也不缺這幾秒,質量最重要!”

堅守崗位,精益求精,是匠人的職業道德;而心繫祖國航空事業,不斷探索技藝提升,更是大國工匠的風範。劃線是鉗工作業最基礎的步驟,為了提升精細度,胡雙錢發明了“對比檢查法”和“反向驗證法”,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卻給零件加工增加了複查的機會,為加工的準確和質量打下基礎。

雖然榮譽加身,胡雙錢仍選擇默默奉獻在飛機制造一線,用匠人本心成為無可替代的航空“手藝人”。談及未來,胡雙錢最大的願望是:“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2

身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三晉工匠”的周建民,從業39年來共完成1。6萬餘套專用量具,沒有出現一次質量問題。他製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就能使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而今,他的任務就是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

“帶徒弟是一個技術分享的過程,是快樂的。教徒弟能夠促使師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師傅的成功。”多年來,在該集團工會組織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中,周建民總是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憑藉特殊的帶徒體系,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組、不同工種的職工紛紛想要拜他為師。

嚴要求、敢放手。在帶徒弟的過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嚴格。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組生產的專用量規,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對量規的精度要求極高。“量規的精度最高可達頭髮絲的六十分之一,比繡花還細。”周建民説,雖然對徒弟要求嚴格,但也要讓他們放手去幹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後,會讓每一個“新手小白”儘快上手實踐,大膽嘗試。

一人一冊一方案。周建民會根據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問題,因人而異,制訂出適合其實際的目標 ,並將自己多年來歸納、總結出的“三要訣加工法”“冷熱配合法”“基準轉換法”等生產中的絕技絕活、先進操作法編寫成冊發給每一個徒弟,幫助他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為公司生產的骨幹力量。

20xx年,周建民的徒弟劉希以優異的成績入選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山西集訓隊,但高強度的訓練讓他有點吃不消,想要放棄集訓。周建民看出了劉希的心思,説了一句讓劉希至今難忘的話:“天道酬勤。”師傅的這句話一直激勵着劉希。最終,在此次大賽中他取得個人第五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3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

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着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在無比艱難的兩個多月裏,徐立平和隊友們挖出了300多千克藥,且成功排除發動機故障,而他由於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工作結束後雙腿幾乎無法行走。

像這樣危險的任務,徐立平已不記得完成多少次了。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發明設計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28年過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輕,同時進廠的工友們都已離開或調換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堅守,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説:“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幹吶!”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4

作為工匠精神的傑出代表,艾愛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於自主創新,成為了一身絕技的焊接行業領軍人。由艾愛國牽頭成立的湘鋼焊接試驗室於2009年通過了計量資質CMA認證;2013年被湖南省總工會命名為“湖南勞模示範創新工作室”;2014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批准成為“焊接工藝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艾愛國帶領他的團隊參與了“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焊接等國內多項“大國重器”與“超級工程”,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軍工等行業攻克各種焊接技術難關數百項。一把焊槍,征戰四方,這抹奪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國製造的崛起之路。

“艾愛國榮膺‘大國工匠’稱號,必將在全省掀起學習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當工匠人才的熱潮。用先進典型引導廣大職工執着專注、精益求精、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省總工會勞動經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省總工會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着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舉辦了“大國工匠·湖湘論壇”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實施了“百千萬”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個縣級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1年開展技能培訓16萬餘人次,通過培訓使5。3萬名職工提升技能等級;已建立省級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16個,市級689個,縣區級1081個,全年開展創新課題或技術攻關2549項,轉化創新成果1518項,獲得專利數1174項,取得經濟效益9億餘元,開展技術培訓3300餘場,培訓11萬餘人次。一個個模範人物走上前台,成為全省職工和企業學習的典範,引領着全省職工積極投身建設新代化新湖南。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5

從油漆工到雲南機械加工行業的“一把刀”,從學徒到擁有“全國勞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的“名匠”……53歲的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車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執着,詮釋着“工匠精神”。

“車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難的。”對耿家盛來説,他的工作往簡單了講就是磨刀,往難了説是磨好刀。“我只是堅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義非凡的“兩把刀”

“這兩把車刀意義非凡,一把是父親留給我的。另一把雙頭車刀,一頭是師父磨的,另一頭是我磨的。”初見耿家盛,聊起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刀”,這兩把刀是他至今最寶貴的兩件藏品。

兩把刀其貌不揚,外行人很難看出它們的精彩之處。“當年師父示範了一遍要領,磨好一頭後,就拿一大筐廢刀讓我練,每天磨五六個小時。”耿家盛説,出師的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個星期。

對耿家盛而言,這兩把刀,一把意味着傳統技藝的傳承,一把標誌着認真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每當困惑時他都會拿出來看看。

出生技術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畢業後,先是在昆明銑牀廠當油漆工。兩年後,他調入昆明重機廠改行當了車工。零基礎的他,從最基本的搖手柄學起,在廠裏請教老師傅,回家就問同為車工的父親。勤學苦練的耿家盛很快成為骨幹。

“車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會差,否則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從工具箱裏又翻出幾把車刀説。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領,車刀用起來就容易報廢,尤其是特殊材料,就會造成浪費。

工作30多年,到底磨過多少把車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車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鐘3000轉的砂輪機上打磨。多的時候一個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個工件最多時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為此,他沒少吃苦頭,雙手經常磨起血泡,漸漸結成厚厚的老繭。

耐磨的“工匠”技術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錚亮鋒利,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這種刀幹活快、準、好。”迷上了車刀,車間幾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這種熱情直到今天仍沒有變。

車刀切削着金屬,陣陣尖鋭響聲摻雜在機器的轟鳴聲裏,一卷一卷的鐵屑隨之落下……這場景,耿家盛再熟悉不過了,他就是這樣和車刀“較勁”的,車間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讓刀使用壽命更長,讓工件光潔度更高……

鑽進車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幾乎年年都有一兩樣“改革”。“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沒差異,但其實刀的角度、材質區別很大。加工軋輥時連續切削11個小時不用換,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xx年,以耿家盛為主或獨立完成的“一種深孔錐度鉸刀”“一種高硬度、高韌性難切削材料機加工刀片”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

“這活需要經驗積累,多年之後我才懂得老一輩強調的‘一把刀’,不僅要磨好刀,還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説,針對特殊工件,常規的刀用不上,就必須琢磨專用車刀。

“同一台機器,他做出來的和我們做的天壤之別,他的精度可以到一兩絲,我們的誤差會有十絲。”同事馬自輝説。

耿家盛從骨子裏喜歡對技術精益求精。一談技術,他有説不完的話,技術之外,他內斂拘謹。這些年,耿家盛帶領團隊完成了拉絲機、橡膠縐片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改進塔機起升部分、重卷機滑槽等生產工藝400餘項。

當好一把“師匠”的傳承刀

利用休息時間,耿家盛又學了鏜牀、鑽牀等加工技能,還自學CAD製圖,成了一名技術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車間大量的“硬骨頭”加工任務。

“幹這行,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除了車間,現在耿家盛多了一個去處——“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靠着老一輩經驗成長起來的他,知道“傳幫帶”的重要性,20xx年以來,他帶了20多個徒弟,昆明重工湧現出一批年輕的技術人才。

奎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絕。“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説。也許,有人認為“工匠”就是一種重複勞動。其實,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有人覺得車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覆磨刀,但在耿家盛看來,當一塊塊粗糙的金屬通過車刀打造成一個亮堂堂、有價值的“藝術品”,是很快樂的。

耿家盛説,“中國製造20xx”、產業轉型升級……要將這些宏偉藍圖變為現實,推動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承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問及他心中的中國製造是什麼時,耿家盛堅定地説,就是磨好手中的這把車刀。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6

“進廠32年來,我最高興的是當一名優秀車工!”這是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簡稱昆明重工)的車工耿家盛的心聲,也是他32年來的不懈追求。

耿家盛,瘦高個子,臉上總帶着笑容。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他以自己32年對車工職業的堅守和打磨,生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個技能大師的風範。

昆明市北郊黑龍潭公園附近的龍泉路邊,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陳舊的廠房,這就是昆明重工廠區。耿家盛在這裏成長、生活、工作了53年。

耿家盛的父親耿鼎和弟弟耿家華也先後在昆明重工當車工,兩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過了近60年的歷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總工藝師、全國勞模,耿家華也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這就是著名的“父子勞模,兄弟名匠”。

“如果沒有父親的教育,就不會有我們兄弟今天的成長!”耿家盛説,父親的三句話影響了他們一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

1984年,耿家盛進昆明重機廠(昆明重工的前身)當車工。當車工第一件事是學磨刀。“車刀是車工的靈魂,在我眼裏,車刀、產品都是一種藝術品,一定要認真打磨。”耿家盛説。

炯校畢業的耿家盛對車間裏的車、鏜、銑、刨、磨,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全能機牀工,還是個發明創造能手。

1993年,耿家盛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機生產任務,原加工工藝效率低,費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創新技術用T68鏜牀加工,使每組的加工費用從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xx年以後,耿家盛帶領工作室成員先後完成拉絲機、軋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年平均為公司節約創效100餘萬元。耿家盛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個人的技術發明創新有近200項。

耿家盛多年來獲得了許多國家級和省徑榮譽,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一直都沒有變。

奎幾年來,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連續虧損,耿家盛選擇與企業同甘共苦。其實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但都被他拒絕了。“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認為,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最近,耿家盛的工作室裏又多了幾張草圖,這是他們研製的智能廁所,已經做出兩台樣機,將在今年南博會上展示。耿家盛常説:“我是在把圖紙變成現實。”

工匠精神先進人物事蹟7

1986年,周東紅進入涇縣宣紙廠做撈紙工。由於技術不熟練,他每天起早貪黑進行練習,虛心向撈紙廠的老師傅們學習,漸漸掌握了技術。他還給自己制定了比每天要求的工作量再多50%的目標,常常凌晨1點起牀,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7個小時,手也因為長期浸泡在水中脱皮潰爛。他做這一切,只為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產出的品質。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東紅的技術不斷提升,能穩定控制不同品種紙張的分量,正品率達到99%,還被抽去撈制古藝宣、乾隆貢宣以及大國工匠等高檔宣紙。

在自我提升的同時,周東紅也將宣紙傳統制作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放在心上。他悉心培養徒弟,將經驗傾囊相授,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傳承人。

他還為撈紙技術的革新獻計獻策,在製作一種名為“扎花”的宣紙時,他幾乎住在了廠裏,沒日沒夜地進行試驗,不僅夢裏都在撈紙,連生病打針時也不忘翻閲相關材料。在周東紅眼裏,復原傳統宣紙製作手藝,守護中國宣紙文化是隻能趕而不能等的大急事。

儘管被譽為“大國工匠”,周東紅卻説自己對“工匠”一詞並不熟悉。他笑稱:

“我只知道始終如一的專注、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每天忙碌的目的也很單純。只想讓這門已經存在了千年的傳統工藝一直傳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d4kd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