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新材料 >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精選7篇)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精選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蹟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精選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精選7篇)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1

李強,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濱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強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分局領導擔心防疫工作強度大,怕他身體吃不消。而李強堅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年齡大小,我也是一名戰士,必須衝在前線。”他被安排到市東派出所參與疫情排查隨訪工作。大年七年級早8點,李強第一個趕到市東派出所,落實“四包一”措施,主動配合辦事處、衞生防疫部門深入轄區住户,對涉疫區返濱人員進行走訪,發放告知書。一開始,考慮到他年齡偏大,所裏分配給他的工作任務相對較少。面對“照顧”,李強對市東派出所所長張濤説:“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線,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

連續8天每天開展隨訪工作11個小時上門為居家隔離對象測量體温,落實居家隔離措施5個小時跑了11個小區、22個居家隔離對象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失去意識,2月4日抗“疫”鋼鐵戰士李強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2

20日,武漢市江夏區衞生健康局發佈公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從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彭銀華深知“有場硬仗要打”。

他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彭銀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未過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裏,“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着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説:“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未婚妻簡短通話後,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但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七年級)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裏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裏,他躺在病牀上,一隻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着鏡頭,微微笑着。如今他辦公桌抽屜裏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彭醫生,一路走好!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3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浩傑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衞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衞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於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浩傑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浩傑此後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後,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並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浩傑在瞭解情況後仍於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瞭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並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後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浩傑居家醫學觀察兩週,並於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通過電話聯繫同仁醫院瞭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4

29歲的夏思思是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

當天,夏思思剛下夜班,交接班後準備回家,臨時接到任務,便通知丈夫改變行程,折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檢查。隨後幾天,夏思思擔心老人病情,主動留在病房。儘管有做防護,沒想到還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發起高燒,經檢查,發現肺部CT磨玻璃影改變,高度疑似,便在協和江北醫院隔離治療。曾與丈夫商量康復後一起上一線。“剛開始病情比較平穩,我們還商量,等她好了,我倆一起上一線。”夏思思的丈夫、武漢市普愛醫院骨科醫生吳石磊哽咽着説。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命雖然保住,但人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專家組決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馬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壓波動大,各大醫院專家都在為其想辦法。無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搶救無效離世。夏醫生,一路走好!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5

馬承武,中共黨員,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鎮中洲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

2020年1月31日,馬主任在疫情防控流動人員勸導卡口執勤時,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時年54歲。

據悉,馬主任患有心肌梗塞,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由於自1月25日開始連日勞累,加上沒怎麼吃飯,導致病情復發,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線。馬主任犧牲後,因特殊時期,家屬沒有辦喪事,下午兩點多走的,六點多到了殯儀館,八點多就帶着骨灰回來了。馬主任的兒子現在也在鎮裏的一線,做着和馬主任一樣的事情。

據悉,1998年馬承武同志被評為小河口鎮抗洪勞模,2019年被評為小河口鎮優秀黨務工作者。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6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進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戰場,整整鏖戰了59天。如今時隔17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橫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換了陣地仍和她的夥伴們一起投入新戰役。

出身於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幾年的臨牀經驗。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中,她曾經的同事是這場戰鬥的主力軍之一,而她的角色卻發生了變化,從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線醫生,變成了一名醫務管理者。

“這是一場戰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臨牀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今天,我是一名醫務管理者,溝通、協調、調度、督導就是我的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贏得這場戰鬥。”覃慧敏説道。

防疫工作先進的事蹟簡介7

朱海秀生於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後就職於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説:“救人嘛,本來我們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在武漢工作期間,由於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於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濕疹,並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裏,她的內心經歷了什麼樣的考驗的挑戰。

疫情洶湧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癒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ailiao/em1w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