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創業 >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6篇)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6篇)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1

在開學之際,很開心參加了這場關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講座。在當代大學生氾濫的情況下,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談何容易。我們只能強化自己,尋找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通過這次講座,我認識到了創新創業便是一條路徑。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不創新,就會滅亡。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發展的動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創新能力已成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讓我們在校期間讓自己得到了鍛鍊,為以後自己在就業、創業的路途上鋪上了墊腳石。

創業第一步是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比爾蓋茨的神話,使IT業,高科技業成為大學生眼中的創業金礦,以至於不少大學生不屑於從事服務業或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其實,高科技創業項目的創業風險和壓力都非常大,大學生如果對自身經驗和能力認識不足,對創業的期望值又過高,一開始就起點較高,很容易失敗。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深刻了解自己,從小做起,從實際出發。

創業就是強化自己的專業領域,深入下去,並整合一羣人,讓專業產品市場化。在這個過程中,依賴資源使自己的價值被人認可,同時為資本創造更多價值。這是在講座上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它詮釋了什麼叫創業。當然更重要的是強調了團隊合作。在現今,創業者想靠單打獨鬥獲得成功的機率大大降低。團隊精神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創業素質,風險投資商在投資時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創業團隊。所以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説,強強合作,取長補短,要比單槍匹馬更容易積聚創業實力。

創業目標也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不能只是靠着一腔熱血去創業,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礎準備。俗話説“不打無準備之戰”,要創新創業,必須紮紮實實做好充分準備和知識的不斷積累。作為在校大學生,就應該好好完成自己的學業。充分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才算是為創新創業做足了準備。再其次就是在創新創業前做好市場調研。創業只要有激情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摸着石頭過河必然不可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市場。才能打贏這場大仗。

創業是一件長久的事,我們不能急於求成。正如講座上所講的。蘋果歷時7年‘清理門户’完成了產品線的最終定型。到20xx年,仍處於調試和經營試驗之中。創業意味着冒險和付出,也意味着失敗和挫折。王選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實驗室裏沒有節假日的艱辛,比爾蓋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不要總是看見被人的成功而忽略了別人的付出。當你做好了創新創業的打算的時候,選好自己擅長的領域。然後長時間的付出和堅持。

作為在校大學生,學習才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無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沒有一個好的知識積累,創業也必定失敗。現在很多大學生創業後就整天跑商家,荒廢了學業,這是十分不可取的。學習就像老鷹飛翔的練習,只有翅膀練硬了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我們大學生在被入創新創業的熱潮中時,也要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目標。不要盲目創業,選好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而不是隨波追流。在大學的學習生活裏。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好市場調研,為今後的創業打下基礎,做好準備。靠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為自己充電,以提高創業成功率。用智力換資本,這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之路。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注重創新,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2

彭x教授在101教室為我們高三學子做題為“做勤學敢想勇創的年輕人”的創新創業指導專題講座。講座中,彭x教授結合自身指導歷屆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的親身經歷,深入分析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項目案例,分享了學長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如何對創業項目進行優化和提升。聽完教授所説的一番內容後,我對自己大學生活更加迷茫,並陷入沉思…

隨着市場經濟在我國的進一步深入發展,相信政策的導向會對即將步入大學生活的孩子們創業帶來更加有利的因素,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大力提倡鼓勵支持這些大學生的創業夢想,相信創業的人多了,我國的就業壓力也就會逐步降低,而我國的經濟活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大學生自身也要努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真正成為應用型人才。大學生創業已在我國興起,我們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完全可以去嘗試,可能會失敗,但是在創業的路上沒有坦途可走,我們需要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們需要先權衡自身,然後做出合理可行的決x。

創業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一個人在選擇創業的時候,不能去把握天時,地利和人和,那麼所取得的成功也必將有限。

我認為大學生創業還應該具備以下這些品質:

第一,找對項目,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是成功的第一關鍵;

第二,找對貴人,我們沒有經驗,跟對人做對事,少走很多彎路;

第三,持續不斷的幫貴人做事,成功的關鍵就是堅持不斷,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不是因為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有希望!最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在別人嘴中!除此之外,創業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其中有角色轉變的心態,歷經磨難的心態,快樂創業的心態,一定會成功的心態,這些是創業的基本前提,具備了這些心態,就是選擇什麼項目了。

首先你要分析下自己擅長什麼,適合做什麼,做自己感興趣的最重要,當然了還要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當前的資金情況而定,如果説還理不清這些,説明還不完全具備創業的能力,假如資金允許可以嘗試一下品牌加盟,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馬這樣的店,還都不錯,如果是年輕人,還可以從事未來最熱門的行業“電子商務”,投資小回收快,也是二十一世紀國家重點倡導發展行業,很有前景。具體要怎樣創業,選擇什麼項目,還要把各方面都分析透徹了,不要盲目投資。我個人覺得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第四,敢於嘗試的勇氣;這個是最為重要的,創業不僅僅需要智慧,更需要邁出第一步的勇氣。當機會來臨時,你再有智慧,再有經驗,再聰明,就是不敢邁出第一步,去嘗試他。這次機會也會離你而去的。

第五,持之以恆的恆心,創業,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有回報的,他也許需要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創業與賺錢都是一個過程,你必須堅持下來,才有可能成功的。你要給你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樣,你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中途放棄,那隻能以失敗而告終,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

第六,選擇一個比較有前景的項目。如果現在這個項目很火,你去做一段時間,它就沒有什麼了,那不僅浪費金錢,而且浪費了時間的。

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成功的創業,還有很多的外在因素,其中還有不確x因素。所以説創業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x的事情。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學生的我,要做的是不斷積累創業知識,為日後的成功創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3

短短的十三天稍縱即逝,感謝市委組織部給我們大學生村幹部提供這次機會,也感謝創業培訓班的老師們,讓我感受與以往不一樣的教學體驗。由於是第一次接觸siyb創業培訓,所以感觸頗多。

一、增強了創業意識。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我最重要的收穫就是有了創業意識,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此次培訓讓我更系統地瞭解siyb的創業培訓,通過在一種輕鬆玩遊戲的環境中體驗siyb創業培訓,將道理自然而然藴含其中,加深理解掌握,增強了學員的創業意識,提升了學員的創業能力,讓有創業夢想的人走創業的陽光大道!

我以前理解的創業,是有錢人拿着錢去賺更多的錢。但現在我想説的是:創業是你人生起航的開始,迎風斗浪,一往向前。不管你還是否有錢,不管你的身份是什麼,只要你抓住機遇,你就去幹,而大學生創業白手起家的人不在少數,我們年輕,有知識,走在社會的前沿。創業,是最高境界的就業,也是當今世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自主創業,不僅是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就業重要途徑,你無路可走或可放手一搏。

二、真正理解創業流程。

通過培訓真正理解創業的流程,而不是盲目沒有着手點。如果我真正去創辦自己的公司,肯定會遇到更多問題。但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大概瞭解到,一個企業的誕生所經歷的過程,以及為了維持它的運

轉,你必須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高的收益。學習法律方面的知識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掌握了用swod分析法分析你的優勢與劣勢,你的機會與威脅,你創業的可行性。創業應該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只有各項工序有條有理的進行,才能確保你的企業正常運轉。任何創業都是有風險,你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走下去,或許你會今天開辦,明天破產,或許你會賺得金銀滿屋。

三、掌握了開辦企業前期的財務預測方法

培訓系統地介紹了開辦企業所必須的各種財務預測方法,如何預測啟動資金、如何預測銷售和利潤、如何制定銷售和成本計劃、如何制定現金流量計劃。這對我幫助很大,通過預測能變被動為主動,更客觀地瞭解自己的企業能否生存?還需要什麼樣的改進?周詳的計劃、客觀的預測是企業前期準備中尤其重要的。避免了盲目投資、被動經營。

四、拓寬了對創業的認識。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還學習了種植和養殖方面的知識、又接觸到壺關縣百尺鎮大學生村官創業園成功創業的歷程,同時也瞭解到關於農業創業中各種實用的知識如法律、資金、政策及網絡,通過這一系列的創業講座,讓我對創業有了更新更深地認識。

剛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要能夠融入村裏、服務百姓,經過我的努力,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所以我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態中,自我滿足,停滯不前。經過培訓和參觀,我認識到和基層羣眾相比,大學生村幹部具有現代知識、現代思想、現代眼光、具有很多無可比擬的優勢,是促進農村發展的希望所在。而且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及時掌握變幻莫測的市場,這是成功創業的又一大優勢。我們現在紮根農村,除處理好村日常事務外,最重要的是能夠帶領羣眾致富。農民羣眾最渴望的是致富,最盼望的是增加收入。他們檢驗我們村幹部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能否帶領羣眾致富。若我們自己沒有能力致富,就更談不上帶領羣眾致富。同時創業致富也是我們對自身能力的一種培養和鍛鍊。通過創業能夠提高大學生村幹部開拓市場、加快發展的能力、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

創業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創業無論成功與否,你都是一個強者。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4

聽了彭x教授《互聯網+創新創業》講座後,我覺得自己彷彿進行了一次與前輩的對話,收穫頗多。作為當代大專學生,我們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我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些都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這也往往造就了我們這些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支柱。

當然創業之前,我們首先必須具備從業的能力和素質,這個時候我想到剛剛開學的時候,一位已經畢業了的學長給我們開設的講座,他系統的介紹了一個從事電子信息技術研發的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學長的講述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原來正式工作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更不要説我們這些連大學生都不是的學生創業了。

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窮爸爸,富爸爸》的故事告訴我們,創業的成功與否不一x與知識的積累量成正比,沒有很高的學歷在創業競爭中也一樣能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是創業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時候還要看準時機,看準市場的潛力就好比比爾蓋茨,他之所以能財源滾滾,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計算機在人類的生活中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個市場有無限的潛力,也就是需求會無限增大。

我們都看過《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非常簡單的寓言故事就告訴我們,我們擁有的奶酪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也就是我們在社會上所握有的籌碼是不斷變化的,不更新就會被用完,不注意保存就會變質。所以這提醒着我們隨時要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今後的生活中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社會競爭力,這樣才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立足於社會,更好地實現我們的創業理想。

但是在創業道路上,作為一位大專學生,往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對市嘗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常常盲目樂觀,我們這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大學是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的人生關鍵階段。我覺得在大學裏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對於個人而言就是一種創新過程。在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的時候無形地就是創新了個人獨特的實現方式。創新,往往就是在個人的興趣愛好基礎上實現。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特別強調興趣的重要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感情的體現,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事實上,只有感興趣才能自覺地、主動地、竭盡全力去觀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聯想,或進行知識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

也就是説強烈的興趣是“敢於冒險、敢於闖天下、敢於參與競爭的支撐,是創新思維的營養。如李開復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在大學期間,原來是就讀於法律系,可是那並不是他所感興趣喜歡的專業。偶然有一天,李開復老師接觸了計算機,他覺得他彷彿對這個知識很感興趣,於是他毅然放棄當時熱門的法律系專業而轉向無人問津的計算機技術專業。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要不然他現在可能還是在某個律師所裏面的打工者。從中可以看出,大學時追逐自己理想、興趣愛好的人生關鍵階段。

科技創新就是一個運用先進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作為21世紀當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每一位正在學習的學生都應該具備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如今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不創新,就會滅亡。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發展的動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創新能力已成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讓我們在校期間讓自己得到了鍛鍊,為以後自己在就業、創業的路途上鋪上了墊腳石。

就我個人觀點,我覺得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無可厚非,但是要建立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之上。很多的大學生創業後就整天只懂跑商家,荒廢了學業,這是十分不可取的。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比爾蓋瓷。學習就像老鷹飛翔的練習,只有把翅膀練硬了才能飛得更高。用一個比喻:火焰與海水。火焰象徵着熱情、激情和希望;海水象徵着廣袤無邊、深邃而又冷酷。

沒有火焰般激情的創業是不可想象的,而往往也會有被市場經濟大海吞沒的“犧牲品”。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也不會給任何人實習的機會,大學生創業火焰般的熱情是否能夠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當然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創業意味着冒險和付出,也意味着失敗和挫折。王選為此付出了十八年在實驗室裏沒有節假日的艱辛,比爾·蓋茨苦熬了十七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學生創業其中不乏成功者,但肯x經受了種種挫折和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在經歷了最初的創業衝動和付出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成熟和冷靜,對創業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x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5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我認為,創新就是根據人們的需求,然後你去做了去完成了,那就是一種創新。通過學習創新創業一課,令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們要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和實戰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創業的道路是充滿艱難和挑戰的。在創業和就業過程中要敢於競爭,面對失敗,總結經驗,逐漸成熟。陸向謙的創業創新課使人受益匪淺,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大學生可以在參加活動中來了解社會、瞭解市場,並鍛鍊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實踐,那就是紙上談兵,並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體現價值。上了這節課之後讓我明白,創業是艱辛的,並沒有自己想的那樣簡單,要有思想準備,目標不能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行業而是因為中途放棄。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

創新創業講座心得體會6

去年年底開始,創業熱在大陸開始迅速升温,大學生作為國家期待的創業主體,其受到的關注與關照尤其明顯,這種情況,也就將擔任創業教育的教師推到了尷尬的境地。

從這個大背景來分析,國內對創業的重視,絕非僅僅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權宜之計,而是有較深層次的原因。194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梅斯教授以MBA學員為對象開設創業課程,但其後二三十年中,以大企業為主流的經濟,使得創業教育發展慘淡。1979年,大衞伯奇的研究《工作產生過程》,以翔實的數據x了大型企業是經濟支柱和創造新就業機會主體的論斷,揭示創業對創造新工作機會、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引發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對創業重要性的大討論,隨後,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獲得了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之後,科技創新和創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兩翼,科技創業教育的興起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美國新經濟的“奇蹟”。

近期,我國提出經濟新常態的概念,在資源有限、經濟總體容量基本保持不變的背景下,激發個體尋找機會,重新整合資源,也成為了政府的選擇。

然而,我國的情況與美國科技創業教育還存在一些差異。在科技發展方面有差異,在文化背景方面也存在差異,但在創業基礎教育方面差異更大。在美國,商業意識的教育起於高中甚至更早,而我國的學生,在商業意識方面的教育趨近於零。也就是説,對我國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進行科技創業教育固然重要,但進行基本的商業意識的啟迪,尤為重要。

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現狀與趨勢是什麼?創業,是否是一門學問?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是什麼?我們是否有資格進行創業教育?這種資格如何獲取?大學中創業教育的內容與社會上的創業教育內容與形式有何異同?如何衡量我們創業教育的成果?這些都是我想從台灣兩位專家那裏請教的問題。

首先,我瞭解到,創業升温,不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現象。從歐美國家到亞洲的韓國、新加坡,均在近幾年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創業的政策,而台灣地區,政府部門中有13個部會推出了48個促進創業的計劃。在美國,MIT的創業教育《打造企業的黃金24法則》、斯坦福的精益創業是兩大流派,百森商學院的創業課程很有特色,新生代創業模式畫布非常實用。台灣交通大學的創業生態系統ecosystem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及實踐)模型,十多年的創業孵化器以及完整的孵化體系令人羨慕,開展的諸多創業活動令人神往。完整的課程體系、強有力的校內支持使得交通大學有很強的潛力。

其次,對於創業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創業有很多定義,但個人感覺,創業,是一個人或者團隊,將人的行為或社會活動轉變為具有價值的經濟活動,並能從中持續獲利的初始過程。到目前為止,個人感覺創業還很難稱之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主要原因是,雖然研究對象日漸清晰,但研究方法還難以明確,雖然總結出了很多規律,但難以通過實驗去驗證。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創業不能研究,不能發展,只是還需要積累。目前,文獻法、案例法、觀察法都可以揭示很多創業規律。與創業相關的學科有很多,但基本是: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

因為其相關學科很多,所以大學在選擇課程時,需要有針對性。主要原則有:第一,因為受到學時數量的限制,社會中能提供更專業課程的不必細講,例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等。第二,課程的目標,不應是學生馬上去創立企業,而應該是根據所學內容對自己進行評估。第三,就教學形式而言,應該是傳授內容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偏重於體驗。第四,應該將授課對象設定為普通高校,而非重點高校的大學生,以培養他們的意識,而不是依靠高科技創業。

第三,創業教育應達到怎樣的效果呢?對於講授主體而言,在校教師與創業者相結合或許更為理想,筆者最近曾就效果問題詢問過投資機構人士。用比喻來講,他們希望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同學,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創業地圖,也就是説,對創業這件事情有個全局性的概念。還能意識到自己在地圖中所處的位置,要到達的位置,並對行動時所需要的資源,應該具備的心態有所瞭解或掌握。而這些資源,或者一些具體的技能,如產品設計,營銷,財務,法務等,未必要作為課程的重點,因為各個投資機構基本都有專家級的培訓。

最後,對於創業教育成果的衡量問題。交通大學創業孵化園的歷史很悠久,開展了很多活動,但其中在校生參與的非常積極,但在校生創業的成果好像還沒有成規模的出現。創業教育好像開始於20xx年,正如老師所講,課程的效果是培養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對成果不宜過於強求。這也是我國目前相關部門及高校應警醒的方面,應該認識到,對於創業知識的普及很重要,但對創業及自身有所瞭解後,未必要選擇創業。因此,不能僅將創業成功率作為衡量標準。

在聆聽專家教育之餘,各高校老師也就創業教育進行了交流,有一些心得。

首先,對從事創業教育的我們而言,危機與挑戰並存。一般高校的創業教育幾乎一片空白,但通過仁能達提供的機會,使得我們對重點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模式有了全面的瞭解,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性。大家可能對航空公司的案例還有印象,在案例中,只注意高端市場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消失了。做個類比,創業教育,目前在重點高校中開展較好,但未來一定會出現在一般院校中。

其次,我們要做好創業教育這件事情,應該具備互聯網思維的意識,即關注用户(大學生),吸引粉絲(大學生、企業方面、政府等各方面人士),眾籌思維(可以是課程、更可以是創業項目),無邊界的聯繫(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通過虛擬團隊,為創業團隊提供機會),社會化傳播。

最後,建議大家珍惜這個平台,以此為起點,做好創業教育。目前,創業教育在一線城市發展較快,機會較多,但好像也出現了類似產能過剩的情況,很多項目和理念的推廣,需要地方的支持;而在地方上,大學生可能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得不到相關資源。希望這個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需要,筆者願意在這些方面提供一定資源。例如,在創業輔導、路演機會等方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chuangye/reon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