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服裝 >

紡織業競爭戰略轉變途徑論文

紡織業競爭戰略轉變途徑論文

一、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評價與國際比較

 紡織業競爭戰略轉變途徑論文

當前我國紡織工業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銜接、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我國紡織工業具有市場化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高,勞動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低,國內外市場潛力大以及產業鏈與產業集羣配套協作等優勢,構成了目前主要競爭力來源。

1.紡織工業競爭力測算

參照波特鑽石模型,構造了一個紡織工業競爭力三層次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採用2001—2009年紡織工業統計數據,通過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出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指數值並繪製變化折線。由於測算結果反映的是所選年度競爭力指數的相對值,2001—2004年數值為負,2005—2009年數值為正。由於數值的正負不影響比較結果,本文沒有進行調正處理。從競爭力指數變化來看,2001—2009年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主要有3個特徵。

第一,總體上,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一直處於上升趨勢。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市場化程度的提升,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大,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穩定,我國紡織工業步入穩步快速發展階段。

第二,從2005年開始,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指數呈加速提升趨勢2004年競爭力指數曲線出現拐點,即折線的斜率開始增大,從2005年起,我國紡織工業的競爭力提升速度進一步加快。這顯示了2005年配額制度取消後國際貿易環境優化使我國紡織工業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第三,2008—2009年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出現明顯下降,低於2007年和2006年水平。説明對於出口比重約佔1/3的我國紡織工業來説,金融危機造成的國際市場萎縮對我國紡織出口行業影響較大,使得當年競爭力指數下降明顯。

2.紡織工業競爭力國際比較

為衡量我國紡織工業在世界各國間的競爭力水平,進行橫向國際比較分析。本文選取《中國工業化報告》的五大類指標體系來反應國際行業水平的差異:工業生產效率指標、工業技術投入及先進性指標、國際化水平或國際市場佔有率指標、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合理化指標、工業發展環境指標。依據國際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可比性,選取以上五大類指標體系中的一些特定指標來衡量我國紡織工業競爭力國際水平。在具體計算紡織行業的競爭力水平指數時,沿用了指標賦值後的加權平均法:工業競爭力水平綜合指數=∑(實際指標值/標準值)×權數)。計算出來的紡織工業競爭力綜合指數的取值範圍在0~100之間,數值越大表明競爭力綜合水平越高。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對紡織工業競爭力各項指標的國內外水平的確定及對比分析,最終計算出中國紡織工業競爭力的綜合指數為48.25%,即我國紡織工業的競爭力大致相當於世界先進的50%左右,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而《中國工業化報告》認為,我國工業競爭力綜合指數或現代化水平值約為世界先進水平的20%~30%,那麼我國紡織工業的競爭力綜合指數遠超出我國工業發展水平綜合值。因此,雖然我國紡織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但在我國工業體系中是競爭優勢明顯的行業。

二、把握機遇,積極調整紡織工業競爭戰略

1.增強自主創新,提升科技領域競爭力

一是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原創技術開發。紡織工業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重點主要集中在高性能、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及產業鏈應用開發;天然纖維高附加值產品及先進技術工業開發;紡織機械關鍵設備開發與應用;信息化共性技術開發應用等4個領域。對這些前沿領域的研究一直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核心戰略之一,能否加快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是決定我國紡織工業進入高新技術領域的關鍵。二是購買和儲備尖端技術。技術貢獻率對於紡織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我國紡織優勢企業之所以能立足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技術進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積累。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有些國外紡織企業在受到嚴重衝擊的情況下,開始尋求研發夥伴,甚至為了企業正常運營而出售部分技術。因此,我國紡織優勢企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積極參與國際技術的合作研發,或選擇購買一些尖端技術,加快向技術高端邁進。

2.加快推進品牌競爭戰略

一是積極培育自主品牌。我國紡織品服裝自主品牌成長尚處於起步階段,出口產品仍以低利潤的OEM和ODM為主,國內大中城市高檔紡織服裝市場也大多被國際知名品牌佔據。當前應在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推動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實行穩定低端市場、開拓中端市場、突破高端市場的品牌建設思路,加快提高紡織品服裝自主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二是適當收購國際品牌企業。我國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力和經營戰略,收購一些國際品牌企業,加快我國紡織品牌建設,並借他們已有的銷售渠道拓展國際市場。例如,2009年6月29日,法國皮爾卡丹公司宣佈將旗下在華成衣和衣飾業務賣給兩家中國公司——廣州健升貿易有限公司和卡丹路公司。中國紡織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收購一些國際品牌,是產業趨於成熟的表現,更是我國紡織企業實力打造的`結果。

3.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各類市場受影響的程度不同。紡織品服裝出口應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在加強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貿易往來的同時,積極開拓拉美等新興市場。市場多元化不但可以分散國際市場風險,而且有助於優化我國紡織出口結構。在傳統高端市場競爭中,我國紡織出口附加值較低,應在保證現有份額的基礎上積極向品牌、技術領域邁進。在拉美、非洲以及中亞一些新興市場中,我國應主動把握消費需求趨勢,以物美價廉的優勢將我國紡織工業終端產品的銷售甚至生產環節轉移出去,緩解金融危機後出口轉內銷給國內市場造成的壓力。

4.健全行業標準以推動國際化進程

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完善是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力的保障。一是打造綠色紡織。綠色環保是紡織品服裝的生命,也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歐盟是最早對我國紡織品服裝設置綠色壁壘的地區,美國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規來規範生產過程並控制最終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打造綠色紡織不僅需要走高科技路線,不斷在綠色生產領域開創新技術並降低市場化成本,更需要制定行業標準加以規範。紡織工業要繼續開拓國際市場,必須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升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和控制力。二是加大節能減排。隨着紡織工業的快速增長,節能減排形勢日益嚴峻。紡織工業耗能佔全國工業能耗總量的4.3%,規模以上企業用水量佔全國工業企業的8.5%,廢水排放量佔全國的10%。其中80%為印染廢水,平均回用率僅10%左右。由於我國目前排放標準等不夠健全,加上有些紡織企業對環境嚴峻性認識不足,節能減排投入少、先進技術裝備採用率低的情況較為普遍,使得高質量環保產品的生產遠低於國際市場要求,成為向新階段邁進的瓶頸。面對國際市場的劇烈變動,我國紡織工業應該在現有產業鏈分工基礎上,把握機遇,積極做出競爭戰略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中的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向紡織產業鏈高端延伸,提升我國紡織工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fuzhuang/42r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