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服裝 >

歲月滄桑話服裝散文

歲月滄桑話服裝散文

一,小時候穿過的衣裳

歲月滄桑話服裝散文

我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那時候,大半個中國還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呻吟。縣城內駐紮着鬼子兵,各個主要鄉鎮也被“和平軍”(偽軍)盤據着,鄉下還活躍着共產黨的地下抗日武裝,敵、偽軍時不時地下鄉掃蕩,老百姓擔驚受怕,若不堪言。再加上頻繁發生的水旱災害,能混飽全家人的肚子,餓不死人就心滿意足了,哪還顧得上穿什麼好衣裳?

記得那會兒,村子裏十歲左右的男孩子,在夏天裏大都還光着屁股,什麼也不穿。他們除了幫家裏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就是在露天裏瘋玩,或者是在河裏打水仗,身上曬得像一條泥鰍,渾身上下沒一塊白斑。直到秋涼了,媽媽才會翻出幾件哥哥姐姐穿過的舊衣裳給他們穿。有句俗話説:“新老大,舊老二,補補納納把老三”,那時候兄弟姐妹多,大多數人家都這樣做。鄉下的女人都有一雙巧手,當八月天來了第一次蘆花汛,她們每晚都會在油燈下,將老大穿過的衣裳拿出來修補一番,“白露不露肉”,她要想方設法把小的一個個地裹起來。細作一些的,針線活兒又做得好的女人總能把舊衣裳改得既合身又服貼。也有手笨的,或者是實在騰不出時間來,就只能隨便翻幾件舊衣裳出來,也不管孩子穿在身上合身不合身,那怕上面還有幾個破洞,總比光着身子挨凍好。那時的孩子並不在乎這些,他們好像只關心能吃到一些好的,不捱餓就覺得挺幸福。

在寒冷的冬天裏(記憶中,那時的冬天要比比現在冷得多,河面上經常凍得能跑人),孩子們大都有一件棉襖和棉褲,雖然好醜不同,難得有新的,但總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那時除了棉衣,沒有其它禦寒的衣服,棉絨針織品和毛線衣是幾十年以後才在鄉下出現的。他們通常都是靠肉穿一套單衣褲,外面穿上棉衣,温暖的程度全取決於棉衣的質量。如果穿的棉衣合身又不薄,裏面放的是新棉花,這孩子多數是家裏的“慣寶兒”(家裏唯一的男孩子)。老大穿的棉衣一般都是新做,不過也難得有“三面新”的棉衣,頂多是兩面新,即面子是新的,棉花是新的,很少有人家捨得拿新布做裏子,多數是用從大人舊衣服上剪下來的舊布拼湊起來的。那些老二、老三們穿的棉襖大都要是二手貨,上面補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補丁。有的大得像袍子,有的外面還掛着“脂油”(棉花),也有的男孩子穿的是姐姐的花棉襖。

我有一個大我兩歲的的哥哥,幸運的是我長得快,並不顯得比他瘦小多少,因此我這個舊老二幾乎也全是穿新的,就是頭一年有些寬大第二年正好,第三年就緊巴巴的了,不過,受過一個冬天的束縛到第四年就又會穿上寬大的新棉襖了。還記得,穿在棉衣裏面的單褂褲都是破得不成樣子的舊外衣,像樣一點的夏天能露面穿的單衣是絕對捨不得當襯衣的。冬天作襯衣的大都是破得見不得人單衣,或者是從舊棉襖上拆下來的面子,上面補了許多補丁。那時候農村裏又沒有浴室,整個冬天都洗不成一次澡,只能是隔個把月換洗一次襯衣,補丁縫裏就成了蚤子的庇護所,晚上當我們一個個地光着身子鑽進被窩時,母親都要在油燈下為我們捉一遍蚤子,捉到一隻大的就丟進嘴裏咯嘣一聲咬死,小一點的就用指甲就地處決,弄得褂子上面血跡斑斑,也分不清是蚤子血還是搔癢時搔破了皮出的血。

家裏的第一個出生孩子都是孩子中的幸運兒,他們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能得到長輩們的寵愛。比起他(她)們的弟妹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權,就是他一生下來不但有花花綠綠的新衣服穿,連尿布都是用新布縫的。我們那裏有個習俗,外公外婆要給女兒生的第一個孩子做幾套新的嬰兒服裝和十幾片尿布。以後不管生多少就再也沒有“法定”的義務了。因此後來那些接二連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討債鬼”們大都連一塊像樣的尿布都沒有。多數是從舊衣服上撕下來的.破布。不過,如果這户人家前面生的全是女孩,突然來了個帶把兒的小子,就另當別論了,那可是是傳宗接代的小王子,其享受到的待遇,姐姐們是與之沒法相比的。

二,過去的那些奇葩“服裝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一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過去農村人穿過的服裝,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恐怕連如今的博物館裏都難覓它們的蹤跡,只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記憶中尚留存着一些碎片。現試舉幾例,以饗讀者。

披肩。其實只是一塊見方二尺五寸左右的白布,它雖然算不上是服裝,但卻是男人們在炎熱的夏天裏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上衣”。它的主要功能是遮陽、護肩,早涼晚涼時也能起到一點禦寒的作用,下河洗澡時還能將其作為毛巾,擠幹水分後披在身上更覺涼爽。那時,男人們夏天下田幹活時,一頂草帽,一塊披肩,一條短褲就是他們的全部行頭。用時,將其兩角在脖子前打個活結,有點像披風,樣子挺滑稽,披肩是用一種較結實的白粗布做成的,那種布每尺不到四角錢,一條披肩不到一元錢,能用好幾個夏天,能省得好幾件單褂子,經濟實惠也方便。記得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人民公社那會兒,我當過八年的大勞力,用掉過三條披肩。

夏褂子。女人們夏天是不可能用披肩的,她們的上身大都穿一件夏褂子,夏褂子是用一種家紡家織的土麻布做成的,那種布料長期浸泡在汗水中不容易爛,比棉布褂子要耐穿得多,價格也不太貴,兩塊多錢能做一件(而且還不要布票)。年長一點的女人只圖實用,無所謂好看不好看,她們穿的就是那種白裏泛黃的原色,年輕愛美的女人通常會再化幾角錢讓染布匠將縫好的褂子染成深藍色。大姑娘們是穿不了夏褂子的,因為布眼太稀,穿在身上幾近透明,會原形畢露。她們只能穿“洋布”(一種廉價的直紋棉布)做的褂子。由於幹活時會將背部的衣服浸濕,挑擔子夯東西時又全靠雙肩,那個部位最容易先破。因此,通常一件褂子穿到最後總要換一、兩回褂子肩。換褂肩是一項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針線活,不但要將背部搭肩膀的那塊爛掉的布剪掉再用一大塊新布縫接上去,而且要縫接得服服貼貼天衣無縫,那時有一句俗語説:巧男人能揚兩手杴(揚場時雙手交替),巧女人會換褂子肩。一件半新的花布褂子上換上一塊不同花色肩布,穿在一個婀娜多姿的村姑身上,有時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夾襖和夾褲。除了棉衣和單衣,比較講究的,還都有一套夾衣,俗稱夾布襖和夾褲。夾衣是在冷暖交替時的一種過渡性的服裝,那時雖然市面上已經能夠買到棉絨衫褲,但一般人家買不起,只能在身上多裹幾層布,做夾衣比做單衣的費用。也多不了多少,除了要買一塊新布做面子,裏子可以用舊衣服上拆下來的布拼接。有時候,夾襖和夾褲的作用是很大的,甚至可以用來代替棉衣,許多貧苦人家做不起棉褲,穿一件夾褲也能湊乎着過冬。

套褲。好像套褲就是棉褲的前身,或者説是一種簡易的棉褲,小時候見過,解放後基本絕跡了。它實際上就是兩條棉褲腿,在面子與裏子之間鋪一層薄薄的棉花,可以從脖髁處套到大腿,上面各有一根布帶子將其繫於腰帶上。聽上輩人説,那種褲子年代久遠,曾流行過好多年,因為縫製簡單,省工省料,深受勞動人民喜愛,而且在勞作時更方便彎腰下蹲。不過其缺陷也是顯見的,在嚴寒的冬季,人的襠部和臀部只有一件單褲或夾褲,在現在的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可見得,那時的人是如何的久經考驗,據説晚上鑽進被窩時屁股都是冰涼的。

棉袍。棉袍就是又長又寬大的棉襖,樣子有點像現在電視裏常看到的蒙古袍,極有可能是元朝統一中國後帶過來的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棉袍又叫袍子,袍子是統稱,裏面加了棉花的就叫棉袍,雙層的沒有填充物的叫夾袍,我們那裏也把單層的袍子叫大褂子,就是南方人叫長衫的那種。過去鄉下人一輩子只能穿到一件棉袍,那時結婚的禮服少不了棉袍和禮帽。平時,他們穿不起也不需要,那玩意兒穿在身上不方便幹活。所以那時有句歇後語:鄉下人穿大褂子——必有正事。因此,解放前在村子裏穿棉袍子的人多半是地主富農,解放後還穿棉袍的人大多是商業社裏年長的職工。那時,有的幹部已經穿上了新款的對襟大衣。不過,鄉下的孩子們倒是有不少穿過棉袍的。記得我小時候也穿過一件,穿了好幾年,個子長高了,袍子就成了棉襖。

三,如今的服裝經歷過的幾多滄桑

在漫長的人民公社化的那段歲月裏,人們在穿着方面改善的步伐是極其緩慢的。那時,棉布是計劃商品,每人每年可以分到二丈左右的布票而且不分大人小孩,不過,農村人沒什麼好衣服穿倒並不是因為計劃太少,真正原因是太缺錢了,一個勞力做一天工分只有幾角錢的報酬,扣除掉全家人的口糧夥草錢,分紅時只有勞力多的人家才能拿到一點現金,大多數人家分不到一分錢,平時家裏必不可少的開支全靠養的幾隻母雞下蛋。糧食不夠吃,還要千方百計地籌點錢買胡羅卜、青菜之類的代食品,哪裏顧得到穿好穿醜?所以那時有句俗話説:“一為嘴,二為身,三為老婆拜丈人”。民以食為天,先顧肚皮,後顧穿着,兩者都能湊乎了才顧到娶老婆傳宗接代。有些老小多的人家,有布票但沒錢買布,只好將布票變成了零化錢,一尺布票能賣到二三角錢,賣出一點錢來再拿去買幾尺布,添幾件必不可少的遮羞的衣服,夏天首先要考慮的是大人的短褲,冬天要為孩子準備棉衣。雖然那時市面上早就有了針織襯衣和還各種式樣的棉絨衫、毛線衣,但那些奢侈品只有在結婚時才能買幾件。年輕愛美的姑娘們大都會有一件土“毛線衣”,她們在為隊裏採摘棉花時,都會偷偷地藏起一小把帶回家,她們的奶奶、媽媽們會幫她用手工將棉花籽一粒一粒地剝出來,然後再用一種最古老的棉線錘子將棉花捻成線,幾股細線絞合起來就成了土“毛線”,織成衣服後再將其染成鮮豔的桃紅色,穿在身上還真有點兒像那麼回事。就是太費時費工了,一件那樣的衣服要經過幾代人幾個月的挑燈夜戰。記得我也曾穿過一件那樣的土毛線衣,只是比她們的要高級一些,用的是從勞保手套上扯下來棉紗。

大包乾以後,耐以生存的土地又重新回到了農民手中,在解決了温飽的同時,鄉下人的衣着也發生了悄然的變化。那時候,化纖面料風頭正盛,因其結實耐穿又挺括大氣成為紡織品中的新寵,開始時農村的女人們只是想擁有一件的確良褂子和一條中長纖維的褲子,後來有一種更結實耐穿的確良卡其布(記得那時叫滌卡)也進入了農民家庭,男人們丟掉了流行了幾十年的中式對襟棉襖,穿上了中山裝式樣的脱殼棉襖;年紀不太大的女人們大都有了一件用顏色特別鮮豔的晴綸線織成的毛線衣。此時,老太太們用過的棉線錘子和家用紡車才真正地退出歷史舞台。

改革開放後的這些年,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大部分農村人的穿着也與城裏人沒多大的區別了,特別是那些發了財的農民和常年在城裏打拚的年輕人,他們都成了住在鄉下的城裏人。他們的衣着甚至比普通的城裏人還要時髦、奢華,上千元一雙的鞋子,數千元一件的名牌服裝對他們來説也算是家常便飯。過去流行多年的像套褲、被肩、麻布褂子之類的奇葩服裝,早就沒人還記得起來,就連棉襖棉褲這些傳統的當家品種也只有極少數老年人還在穿。各種不同式樣的羽絨服,成了農村中過春節時的一道亮麗風景,就連有些年愈古稀的老太太也都穿上了他們的子女孝敬的紅色羽絨衣。不過,在穿着上也可以看出,目前農村中的兩極分化的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好像還在愈演愈烈。有些光靠土地生存的農民仍然穿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做成的中山裝,那種化纖面料好像是永遠穿不破。還有那些在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他們的穿着顯得與這個時代更是格格不入,無論是寒冬還是酷署,他們都沒有節假日,他們的工資是論天計算的,下雨天是他們不拿工資的“法定假日”。那些人雖是城市建設的功臣,但卻又是城市中的另類。

但願人人都能穿上舒適得體的服裝,讓五彩繽紛的服裝把這個世界裝扮得更美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fuzhuang/9gl4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