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行業 >

畢業論文格式樣板

畢業論文格式樣板

  畢業論文格式樣板

1.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專科畢業論文一般無需單獨的題目頁,碩博士畢業論文一般需要單獨的題目頁,展示院校、指導教師、答辯時間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畢業論文格式樣板

2.版權聲明:一般而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內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權聲明,獨立成頁。個別本科畢業論文也有此項。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之間需要用分號或逗號分開。

5.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正文各一級二級標題(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標註更低級標題)、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

6.正文: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畢業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①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説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②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儘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③結論是畢業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7.致謝:簡述自己通過做畢業論文的體會,並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8.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所有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可以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後順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則採用相應的哈佛式參考文獻標註而不出現序號)。

9.註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説明。

10.附錄: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有時也常將個人簡介附於文後。

  畢業論文: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探析

摘要: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設置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構建以培養學生積極品質為核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實踐以積極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模式,以達到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改革

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稱歷經“健康心理學”、“心理衞生學”、“心理衞生和諮詢”、“心理衞生與健康”等變化,直至近十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稱才廣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廳 [2011]5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開始走向規範化建設道路。經過近30年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卓有成效,全國普通高校大多開設相關課程,呈現出一條從單一到多樣,從任選到必修的發展趨勢。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主要有三種實踐模式:一是學科模式,以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內容作為設計課程體系的主線,注重傳授系統與完整的心理學知識;二是經驗模式,採取心理訓練、活動、實踐等形式,旨在讓學生獲得經驗和體驗;三是問題模式,注重心理輔導與諮詢,從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入手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無論何種模式,以知識本位為核心的課程設計思想依舊佔主導,過分突出學科理論體系,忽視人文精神的傳遞與文化素養的陶冶,沒有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人格的完美髮展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目標,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

一、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教學實踐的反思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新設課程,起步較晚,經驗不足,沒有太多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鑑,因而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教學目標上,

以“問題矯治”為導向“,成長髮展”不夠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依據教育的三項歷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設置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目標面向全體學生,預防與發展為主,注重開發潛能和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二級目標面向心理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為主,注重心理諮詢與疏導,消除心理症狀;三級目標面向心理障礙和疾病學生,以心理治療為主,注重心理障礙的診斷與矯治[1]。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傳統的消極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影響,在教學目標上沒有契合以人為本,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精神,過於偏重二、三級目標,忽視一級目標,導致過分關注學生心理問題與障礙矯治,忽視了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偏離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預防與發展為主,促進全體學生成長髮展的最終目標。

(二)教學內容上,

以“理論”為主,“實踐”不足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以“學科取向”為主,知識本位的課程思想嚴重,過分強調講授心理學理論知識,在內容編排上呈現重症狀診斷,輕預防,重障礙,輕發展的特點,凸顯出過於理論化、專業化、系統化的專業心理學教學的特點。這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設置未能緊貼學生實際需要,解決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違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三)教學方法上,

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互動”不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性質決定着其是一門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但目前絕大多數高校所開設的課程均是大班教學,教師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缺少課堂互動,更缺少教學實踐活動,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冷眼旁觀,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心理素質未能有效提升與培養。

二、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發,旨在倡導用一種積極的態度解釋各種心理現象,致力於研究人類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積極體驗、積極人格、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其中積極情緒體驗是核心,積極體驗中又以主觀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豐富,在整體上形成了 “一箇中心三個支撐點”的理論體系。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學研究的關注點應該從單純的問題取向轉移到人類正向品質的研究與培養,通過挖掘人類自身擁有的潛能和力量來達到積極預防和積極治療的目的,這與傳統的心理學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學者Jahoda率先在反思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首次提出積極心理健康的科學概念[2];Cowen更進一步主張“健康應該是積極特徵的存在程度,而不僅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主觀幸福感等積極指標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診斷治療體系,促使人們對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我國學者孟萬金教授也認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應主張開發心理潛能、降低負性情緒,提升主觀幸福感,從而預防各種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4]。可見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意識、一種理念、一種新的思潮已經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為引領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價值取向。

三、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路徑分析

(一)設置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導向的教學目標

“智慧、感恩、樂觀、美德、幸福”等積極因素被積極心理學認為是人類所固有的特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這些積極的特質被培育與強化,那麼與其相對的消極的特質就會改變與消退[5]。因此,要想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致力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品質和力量,必須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級目標,協調發展、預防、干預三者之間的關係,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點由關注學生的消極方面轉向積極方面即可。在具體的目標設置上,大學身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健康、和諧、幸福的價值核心理念,關注和培養學生的優勢心理品質和正向積極的力量,在協調心理問題解決與積極品質培養的基礎上,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優化、人格特質的健全、心理潛能的開發。

(二)構建以培養學生積極品質為核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

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豐富了傳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擴大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我國學者孟萬金教授基於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提出了諸如增強主觀幸福感、開發心理潛能、改善學習能力、完善積極人格等14項學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5]。概括起來涵蓋三層含義:一是增加積極情緒體驗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途徑,其中最關鍵、最根本的就是增強其主觀幸福感,為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須融入“幸福課程”;二是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必須塑造積極的人格,彼得森和賽裏格曼提出了6種美德和24種積極人格特質[6],為開展大學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三是創建積極的教學環境,增加積極體驗,塑造積極人格離不開營造積極環境,一個良好而積極的教學環境是增加大學生積極體驗、塑造積極人格的必要條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實踐以積極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深入心靈的課程,它的開設不僅要讓學生入腦,更要讓學生入心,只有學生用心、用腦、用感情去實踐與體驗這門課,才能更好地領悟與體會,才能內化與昇華。為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應該遵循“以突出學生主體為中心、以創設故事情境為中介、以凝聚成功經驗為起點、以提升積極體驗為核心、以合作共贏為主線”的原則,通過課堂互動、團體活動、角色扮演、多元藝術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覺自願的自我教育的氛圍,培養學生用積極的角度去看待,用樂觀的心態去體會,增強他們的心理免疫力和對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達到預防心理問題,提升心理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瑩瑩.積極心理學視閾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匯,2015,309(3):132.

[5]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6]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方雙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教育學刊,2007(8):55-56.

  畢業論文:多媒體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性

摘要:隨着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高中生物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待提高,所以要求生物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靈活運用現代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製作高質量的課件,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多媒體;有效性

一、應用多媒體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多媒體優勢發揮不當

多媒體技術能為課堂教學提高強大的音頻、視頻、圖片及動畫功能,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中能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的進步是大有好處的。但是從調查中發現,在實際應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課件不夠經典、操作不夠熟練、多媒體使用不到位及學校設備落後和缺失等原因,造成了多媒體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盲目運用

多媒體教學課件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的次數越來越多,多媒體課件方面、明瞭的特點使其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差異性,所有的課程教學都使用多媒體技術,為減少備課時間,出現了課件反覆使用、濫用多媒體課件的現象,在一定程度制約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運用中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準確定位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位置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要提高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就要靈活的將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技術優勢緊密結合在一起,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才能讓學生更加是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1]。例如:教師對細胞結構進行講解時,可以將細胞結構及其分裂過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的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細胞結構這個抽象的物體有直觀的認識,然後教師在進行傳統的講解與分析,加深學生對細胞結構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重視多媒體實驗教學環節

高中生物教學包含很多不同方面的環節,能否對教學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是一個教師職業素質高低的直觀表現,生物課教學的基礎是教學方案的設計。高中生物教學環節分別是理論課堂環節、課外教學環節、實驗課堂環節三個部分,在進行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多媒體應用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重點注意實驗課堂環節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引導學生展開相關實驗,達到啟發教學的作用。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之前應該引導學生對課程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鼓勵學生髮散性思維,並運用網絡資源尋找問題形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讓學生積極融入到多媒體的生物教學中來,提高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性。

(三)藉助多媒體,積極引導學生合作探討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事業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的強大功能,引導學生高中生物課程中積極進行合作與探討。在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合同與探討前,教師首先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接受能力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習能力較好、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成績較差、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作為一組,達到帶動作用。通過多媒體在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交流與合作,不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增進了同學感情,還增加了學生學習高中生物課程的信心,有助於提高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有效性。

(一)結合課程製作精品PPT

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不當、課件質量不高的而影響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教師應結合課程製作高質量的PPT。在製作PPT時遇到計算機操作不成熟的問題時,教師應該積極進行計算機學習,也可以與多位教師進行討論和交流,共同提高計算機運用水平,製作高質量的教學課件。高中生物教師在製作課件時,首先要掌握和解析教材內容的深層含義,然後根據解析出來的教學難點重點進行課件的設計,如遇到不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教師應在教學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製作PPT課件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設計課件內容,不要生硬的把教材內容加入其中,充分利用3D技術及Flash動畫將高中生物課本上抽象化的內容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難點重點有個直觀的認識,降低學習難度,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及記憶。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積極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往往不能將高中生物教學中抽象化的內容以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相比之下多媒體技術教學方法則顯得靈活多變,為增強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就應該將生物課程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例如:講解與基因有關的課題時,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來演示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的過程,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這種抽象的演變過程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加入學生的理解。製作實驗Flash動畫對教師的計算機運用水平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台搜索相關資料,找到更加科學合理的課件資源,也可以與其他教師共同討論完成製作Flash動畫課件工作,最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大學聯考複習或期末複習時,可以運用電子的思維導圖逐步引導學生展開復習,在課後教師可以將其拷貝給學生自行使用,幫助學生提高複習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增強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性的關鍵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斷學生計算機技術知識,積極運用多媒體參與教學環節,引導重視生物學科的學習,以高效、直觀、系統的模式進行教學和獲取知識。製作高質量科學性的多媒體課件是生物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因此,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最後,教師還要積極創新和探索新方法,製作多元化多媒體課件,進一步增強多媒體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任豔華:《試論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7(02):89-90.

[2]王雪:《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中的有效性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04(03):139.

[3]卜濤:《淺談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新通信》,2015,08(05):55

標籤: 論文格式 樣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hang/yr6ok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