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6篇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6篇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1

面對課程改革,我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新的教學理念。通過近段時間的教學,在課程改革的實施進程中,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課程改革的推行確實對我們的學生受益匪淺,對我們的教師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師生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煩,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談一談我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教學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那麼教師如何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新知識有親近感,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呢?我們在教學中注重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繫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根據知識特點的不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設立了相應的情景教學環境,學生不僅能夠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聽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而且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和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機會。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摒棄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思想,更加註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評價方法的轉變。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要求評價注重過程,強調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有“盡力則行”的要求和評價,既承認個人的侷限又能表現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別人,因為努力是每一個願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種結果卻不是我們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獲得不同的心理髮展水平,淡化“區分”,突出“轉變”,追求每個學生在原有心理髮展水平上的進步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診斷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從而發揮評價的改進與激勵功能。正如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學專家斯塔弗賓所言:“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運用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發展,更清晰、更準確地描述學生的現狀和進步。

四、師生關係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新能力,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努力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內容—讓學生講解;新知—讓學生髮現;結論—讓學生歸納;學法—讓學生總結。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2

週三的第二節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像往常一樣開展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之前利用一首數字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複習數字的同時也學會唱歌,同時音樂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一首兒歌過後,我就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藉助於PPT,孩子們的聽課積極性非常好。正當我在講課的時候,班裏一個小男孩説:“老師,不好了,不好啦,她把書撕爛了。”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才看到,這個女孩把書放在課桌下邊,地上是她剛剛撕掉的幾張紙。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我不是很理解。因為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撕東西。她是一個自閉症女生,平時很少安靜,但是她常常都是自己玩耍,很少影響到上課的學生。對於女孩的這一舉動,我並沒有批評她,因為搞不懂她的真實想法,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情緒更加激動。我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她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做。孩子本身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她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所以,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是沒有效果的。下課之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為孩子的能力較差,所以媽媽一直陪讀。當媽媽看到地上被撕的書的時候,開始對她吵了起來,甚至拿課本打了女孩。孩子哇哇的大叫起來,一臉迷茫的看着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媽媽這樣批評她。孩子的媽媽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温柔的母親,對女孩也很好,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對這件事情會這麼在意。或許在媽媽的眼裏,課本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是書還是要好好的,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從這個方面也説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對孩子放棄,對孩子還是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孩子把書撕了的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單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味地批評沒有效果,一味地温柔對待孩子或許也起不到作用。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許她的這一行為只是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不願意惹老師生氣,讓家長批評自己,但是他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我們去理解,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你再發生。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3

白了這個課程主要是對課程的設計提出的要求。文章結尾的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教師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讓學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圍繞核心概念,按照數學思想指引的方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一、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應當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把從老師那吸取到知識自己再體驗加工最後變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滿堂灌。這樣的話學生對新學的知識可以有深刻地體會,並且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樣可以説已經達到了數學的目的了。

二、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以往上課時一般都是注意到這節課目標沒有考慮到以後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認為只要暫時掌握這個單元的知識即可,誰知在以後的'學習往往都有緊密的聯繫。例如因數倍數的知識點到了分數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來許多知識點往往就是個基礎,我們要把這個知識點打好了,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將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對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們並不只是單單看現在的還要開未來的,要高瞻遠矚。

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這個從實際出發的觀點,非常的認同,每一班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不同點和相同點,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知識水平來進行設計,過高讓學生二丈摸不到頭腦,過低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沒有一個探索的動力。所以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本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學效果。

總之,在現在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中我們要高瞻遠矚,要注意學生的動手能力,能把數學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樂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習慣,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創造的氛圍中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4

學習了《新課標》,我進一步瞭解到《數學20xx版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我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繫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信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而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5

眾所周知,在室外上課的基本是體育老師的特權,孩子們在户外呼吸着新鮮的空氣,鍛鍊着身體,盡情地玩耍,要不孩子們怎麼都喜歡上體育課呢。咱這數學學科,到室外上課,很少;去年學習《千米的認識》時,曾占人家體育老師的體育課,領着學生到操場上感受了1千米,並進行了相關的教學,效果甚好。寒假備課時,就開始計劃《認識東西南北》這節課要到室外去上,無奈昨天天氣較冷,沒得實行;今日,做了一節複習課,餘下10分鐘,讓學生到校園裏畫“校園示意圖”,為下週一《認識地圖山的東西南北》做課前準備。

本節課簡介:

一、複習東、西、南、北,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

1、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問題:“同學們,早上來學校的時候,太陽在你的哪兒呢?你的家在學校的哪邊呢”。

這個問題本來在計劃之外,只是今天早上送妞到幼兒園之後,迎着太陽騎車趕向學校,想到了剛學過的“東西南北”;學生會不會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數學知識呢,所以一上課便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們不僅説明白了自己家在學校的哪邊,順勢還引出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展開想像,説一説,校園的東、西、南、北面各有什麼?

3、以自己為中心,你的東西南北面各是誰?

二、在那太陽升起的地方。

昨天上課,根據一個方向辨別其它三個方向的教學很是失敗,因為情景圖是平面的,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想象。於是,昨天下午,我畫了一太陽,決定情景演示。

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看到太陽從這裏(師舉着太陽站在任何一個位置)升起,你來判斷一下東、西、南、北各在哪邊?

方向歌

早晨起牀,面向太陽

前面是東,後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大多數學生能根據方向歌來較好地區分東、西、南、北了。

三、十分鐘室外數學課。

在教室裏,我先領着學生畫了十字座標示意圖,給出中心操場,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觀察校園,畫出校園示意圖圓圈裏寫上方位,在長方形裏寫出那個方向有什麼。

講完之後,我便讓學生逐排按次序輕輕下樓,我最後下去;本來擔心他們先下去的瘋跑着玩,不過擔心是多餘的。等我走到樓下的時候,孩子們已經開始了,或站、或蹲、或趴;或三三兩兩、或單獨一人,手拿鋼筆,指指點點,畫畫寫寫;個別學生還過來問我這樣畫行不行。對的我給予了很大的肯定,方位都不對的孩子,我立馬拉着他尋找太陽,逐個兒辨別四方;這種現場的教學比在教室裏比劃要好多了。

今天,準備佈置給學生一個作業:寫一篇數學日子《我們在校園裏上數學課》,很期待看到孩子們的想法。

國小數學課的教師隨筆6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國小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瞭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説你語文老師來湊什麼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國小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佔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説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穫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裏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裏,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於交往、積極探索、勇於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遊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説反反反”的遊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遊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遊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温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温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麼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後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並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裏始終流淌着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紮實;並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着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髮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説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雲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後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穫。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0l5d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