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1

原先,我園的園本教研主要研討幼兒自發、自主、自選的活動案例,關注幼兒活動的過程,特別是幼兒與活動材料、他人的互動。教師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和記錄幼兒的行為,並通過在教研活動中研討,去解讀、分析和反思幼兒的學習活動。教師們還反覆研究了國內外學者和教師所做的大量活動案例,並從中得到感悟和啟迪。這樣的園本教研對提高我園教師解讀幼兒學習行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使他們能對照他人的視角去認識幼兒,豐富教育實踐經驗,並在理解幼兒學習的基礎上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但是.一段時間以後,我們發現這樣的教研似乎並沒有把握要點,也就是説它對於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效果並不明顯。事實上,教師不是心理學家或專業的兒童研究工作者,從某種視角出發去深入研究幼兒的學習活動並作理論上的解讀、概括和提升,並不是教師輕易能做的。我們逐漸領悟到,幼兒的學習是富有個性的,是動態的和變化着的。教師只要充分關注和欣賞幼兒自己的活動,認同和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就會發現幼兒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無處不在:相反,如果教師以自己認定的方式去幹預幼兒的活動,就會干擾幼兒的發展。

在進一步思考如何提高園本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後,我們開始針對幼兒園存在的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不高這一問題開展了園本教研。有效的集體教學活動不僅能調動幼兒與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為幼兒生成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任務提供平台。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可以是低結構的,也可以是高結構的;可以是較多關注教師預設和指導的,也可以是較多關注幼兒自發生成的;可以是整合性的,也可以是主要關注某一個學科領域的。如何使集體教學活動成為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這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而且是教師應該做好的事情。

通過一段時間的研討,我們感受到,基於集體教學案例的園本教研着眼於提高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水平,反思集體教學的有效性,更貼近教師的需要,能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使教師的教學更有意義。

一、集體教學案例——為教師搭建對話的平台

如何通過園本教研活動讓教師反思和研究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師幼互動真正有意義,是我園近年來關注的一項研究。我們的研究是以集體教學案例為載體的。我們確定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為這項研究的基礎:

1.只有在特定的教育、教學情景中研究師幼互動的有效性才具有意義。也就是説,不存在去情景化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師幼互動有效性研究;

2.在行動中,通過集體教學案例研究師幼互動有效性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3.對案例的重温、反思和對話.能使教師和專家在共同合作研究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4.對集體教學案例的研究不是為了歸納和總結一些普適性規律、策略和方法,不是為了推廣,而是為了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和能力。

園本教研的案例來自我園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因此,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反思和研始終是與他們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繫在一起的,教師的反思和研究是以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的。

如:在對我園X老師組織的大班韻律活動“小花”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參與者從五個方面對這個活動過程進行了對話反思:(1)幼兒在學習嗎?(2)幼兒在學什麼?(3)幼兒是如何學習的?(4)教師期望幼兒得到什麼?他們是否已經得到?(5)幼兒得到了哪些教師並沒有期望他們得到的東西?教師和專家從不同視角挖掘了活動本身存在的價值,並集思廣益,從各個角度剖析這一案例,其目的不只是為了完善活動本身,更重要的是為了讓每個教研活動的參與者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並能聽取他人的意見,從而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獲取教育智慧。

以往我園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也曾採用教育教學案例,那時教師對教育教學案例的剖析和評價通常以某些所謂的先進理念為依據,教師們關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是正確的或者錯誤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以及“如何讓教師根據大家都認同的理念和行為行事”。這種教研活動往往引導教師們追求去情景化的教育意義,追隨權威們發出的聲音。

而今.我園教師開展的教研活動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強調的`是參與者從不同角度發出聲音。強調的是專家和教師對每個案例承擔的解釋責任,強調的是不同觀點之間的“對話”。這種做法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得到的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教育理念和行為,而是在特定教育情景中對教育的思考;所得到的不只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屬於自己的實踐知識的積極建構。

二、集體教學案例——注重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加強反思,提高教育實效性

在實施基於幼兒集體教學案例的園本教研中,我們注重圍繞典型案例進行重温、反思和對話,以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為提高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主要關注點:

1.集體教學活動材料的品質是否良好,即選取的材料是否經過“幹錘百鍊”,是否具有“真、善、美”的內涵。

2.活動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換言之,活動目標對特定的教育對象是否有教育價值。不管活動目標是重結果還是重過程,這些活動目標必須是清晰的,是可達成、可操作的。

3.活動過程是否切實可行,行之有效。例如:在一次包括X老師在內的十餘名教師和專家參與的園本教研活動中.大家觀看了“小花”的教學過程,並進行了重温(觀看錄像)和反思,活動的所有參與者都從自己的角度闡述了意見。這次研討的議題聚焦在“師幼之間有效的互動”等方面。例如,在專家引領下,大家討論了“在活動中,教師到底要讓幼兒得到什麼”“在一個集體活動中,教師期望得到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活動的哪些成分只是形式,沒有意義”“活動的哪些成分只會引起反作用”等問題。

這次研討的做法是引發執教教師迴應他人提出的問題和質疑,激發每個人進一步思考,從而提出可供深入思考的問題。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對活動的理解,雖然他們設計的活動都不一樣,卻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把關注點放在了“讓幼兒的學習有意義”“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上。

在貫徹《綱要》中,我園教師懂得了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但是新名詞、新概念並不會自動改變教育實踐.新的理念並不等同於新的行為模式,這就是所謂的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差別。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面對複雜多變的教學情境,教師如何保證自己的教學有意義?在教師們熟悉的教學情境中,分析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行為,能使教師較好地把握教育意義,因為教師的判斷、推理和評價往往基於他們熟悉的教育事件。“讓教師的教學有意義”是衡量教師應該教還是不應該教以及如何教的一個重要標準。

教研的生命在於真實,教研的意義在於探索創新。我園開展的教研活動以典型事例為線索,以研討為核心,以教師的原有經驗為基礎,以關鍵性問題為切入點,以教師的思考為主動學習的基點,以教師自我領悟、自我構建為目的。重温——反思——對話,使教研活動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講求實效,更加追求真實,更加註重細節。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2

作為教研組長,我總在左思右考:究竟什麼樣的教研活動是教師樂於參與的?什麼樣的活動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呢?經過一學期的摸索,有了一些我們自己的嘗試:

一、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實現了電腦備課,一人備課多人共享,卻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每次教研活動時,總先拋出一個活動主題,然後分組討論,有記錄人、記錄員、講解員,參與者在各自的崗位上各盡職責,並簡短、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記錄員儘快地記錄上精確的文字。比如:我們就“家園溝通”、“當孩子有反抗行為時,我們怎麼辦?”“孩子用餐能不能説話。”等平時經常接觸到的問題進行探討。還以“有趣的鞋子”進行集體備課,每位老師都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討論的氣氛熱烈,內容豐富,並能引人思考。

二、作好預習工作

在開展教研活動前,我會進行口頭同志,知道老師作好預習工作,大家分頭收集相關資料,有了一定的準備或書面材料準備後,教研活動就不會顯得乾巴巴或無話可談。活動結束前的小結很重要,我們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反思、及時小結、及時調整,有必要時形成口頭材料或書面材料,增強活動的.目的性。

三、選擇貼近現實的活動內容

教研內容的選擇只有貼近現實,才能使教師“有言可發”、“有感可發”。如有一次一位老師提出一個案例:在上打擊樂《小牧民》時,小朋友一拿到樂器就興奮的不停敲打,特別是在隨樂演奏時,幾個小朋友就不聽節奏,胡亂敲打,場面很難控制。面對這位老師的困惑,我們及時生成了“教學活動的規則和自由”的主題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教師不應該干涉幼兒的行為,那樣回壓制

幼兒的熱情。有的老師則認為不能放認自流,沒有有效的管理就沒有成功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師間的互相探討、共同反思,駕駛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參與活動,獲得了豐富有效的經驗。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3

近兩年來,我校一直在進行網絡教研的課題研究,我們每位教師都開通了自己的博客,在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成為我們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十分有用。課後的教學反思不再流於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通過教師們之間互相評論、提出質疑和肯定,使得教師的集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和交流,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到目前為止,我對教師博客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師博客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成長方式。她是教育教學、班級工作的合理延伸;她是孕育師魂、完善師德的一個最佳場所;她是讀人精彩、知己之短的真實之鏡。她的門檻很低——我思故我在;她的`交流很廣——你寫故我在,她開啟了教師之間的另一扇學習的門,她架起了教師之間另一座溝通的橋。

我切身體會寫博的感受不僅僅是這些,它最重要一點是促進我自身成長!教師們利用博客,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論文、試題、課件等上傳發表,讓老師們可以共享。通過寫博,學到了博友們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對我的自身成長很有幫助。同時通過寫博我也挖掘了自己的潛力。

創建博客半年以來,我感覺我的博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我在記錄個人教學經歷的同時,還要更多地填充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內容。如課題研究和需要研討的問題等,以此來豐富、優化我的學習資源,真正達到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我相信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師博客會越來越好。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網絡教研活動,使得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達到和諧統一,當然這也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還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精心備課,及時反思自己的發現和經驗,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

園本教研教師個人總結4

對於今年的網絡研修,讓我耳目一新,這次的學習更加註重教師內涵的培養,技能的培養。我為自己制定以下研修目標:

一、基本素養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基本上能做到忠於職守,對教學一絲不苟,認真勤懇。但教學的時間長了,思想上不知不覺就產生了一定的惰性,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主動去聽課,學習他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也不再去考慮怎樣設計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更不會為了寫一篇滿意的教案,熬夜到十二點這一切都源於自己的固步自封,自我滿足。時代在發展,思想在更新,再不改變自己的現狀,和別人的差距會拉的更大更遠。因此我一定要努力轉變自己的思想,消除自己的.惰性,加強自己的業務學習,錘鍊自己的基本功。堅持讀書,讀好書,以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沉澱自身的知識儲備。同時,要多寫讀書筆記,一方面可以把有價值的知識記錄下來,以便查找記憶,另外還可以鍛鍊自己的文筆。對於粉筆字和書法的練習,是一個持之以恆的事情,我堅信,在大家的幫助下,我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二、教學理念和方法

自從教以來,我一直遵循以往接受的教學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從沒有想過讓自己的教學有些創新和獨特,課堂上一貫採用“滿堂灌”的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無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課堂顯得呆板沒有活力。在今後的研修中,我一定要努力改變自己的僵化思想,學習和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把新課標提倡的三個維度應用到教學當中,課堂上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自己的課堂教出一定的特色。

三、教學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我基本上能夠把握教材,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點,能用普通話教學,板書也能做到認真規範,但對於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還不能熟練運用,比如多媒體手段,還不能靈活操作;對於課件的製作更是一竅不通。今後我一定會多向別人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努力,我一定會做到的。

四、教學反思

平時的教學中,上完一節課,就認為這節課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不再去想學生們接受多少,教學效果怎樣,使自己的責任心在日復一日中逐漸缺失。但是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然後而知困”,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使自己去自覺地學習、求教,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堅持寫教學反思,逐漸提升教學水平。

五、與學生交往

在這一方面,我認為自己還是能夠和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的。我覺得和學生溝通,最重要的是傾聽,要學會傾聽學生們的心聲,傾聽他們的想法,能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着想,明白他們心中所想,這樣,學生才會把心裏話告訴你。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是學生願意,我都會抽出時間和他們談心,同時也和不少學生交了好朋友。今後,我會堅持這種做法,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也是我的心願。

六、課題研究

這一方面,對我來説是一片空白,而且現在我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做課題研究,我想,只有在今後的學習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才有能力去填補這一空白,我會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e7qq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