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10篇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10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10篇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1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新一界的一年級新生。看着他們一副副稚氣的模樣,穿起整潔的校服,十分可愛。一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個性,有獨特的風采,看着他們的小臉,真讓人疼愛。

一年級的學生象一張白紙,老師您在上面畫晴天,它會出太陽;老師您在上面畫陰天,它會起風雨。

有老師説,一年級的`學生不好教,沒形成學習習慣,太調皮了。於是,一套套訓練方法出爐了:排隊排不好,一節課學排對;上課吵鬧,改為靜坐課;走樓梯吵鬧,一節課改為學走樓梯……形形式式的訓練,老師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身為教育工作者,本人以前對此類教學方法沒什麼異議。可是,以上方法應用在本人女兒身上,觸動了作為家長的我。我不禁想對同行説:先了解學生,再製定方法吧!

事情是這樣的,女兒在一所省級學校讀一年級,學生們對新環境很好奇,包括對同學和校園裏的一草一木。在開學第二週上午第四節,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在課室門口排好隊,到五樓上專科課。聽女兒説排隊的時候有幾個男孩特別愛説話,在走樓梯時學生們看到牆上掛的蝴蝶標本都情不自禁發出驚訝的讚美聲。大概就是這些不安靜,惹得老師很生氣,於是讓他們一班人從五樓到一樓,又從一樓到五樓一直走到下課時間過了十分鐘還不能結束。

中午,女兒給我打了電話,哭得很傷心。她認為老師不公平,排隊紀錄好的與不好的同學一起罰,走樓梯走得腳都發軟,累了不敢説,尿急了不敢説,下午不要去這個學校上學了。

聽了這番話,我的心很酸,女兒的話也代表一部分孩子的心聲。作為老師,對着這些小不點肯定是想一步到位,利用開學一、二週時間,把孩子訓練好。可是,老師,您在孩子的心裏會是怎樣的呢?

這個問題,我在腦海裏思考,一年級的學生一般很喜歡錶揚,要是老師在排隊前先進行獎罰的説明,如:能安靜排好隊的同學,老師下課獎一個紀律好的印章蓋在書上;上樓梯時,會有很多掛畫和標本,可是我們現在不看,下課時再看,要是能作到,老師下課又獎一個紀律好的印章蓋在書上。要是拿到十個印章,可以換一封表揚信,拿到三封表揚信可以換個神祕禮物。我相信,孩子是喜歡錶揚多於批評,對於個別調皮者,可以下課再做其思想工作。

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要是我們在定方法前先了解學生的特點,收到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希望看到此貼的老師們談談看法,交流體會。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2

“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稚嫩的嗓音飄蕩在空中,歌詞簡單又直白,卻唱出了孩子們心底的話。簡單的一句誇獎,有時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剛接觸一年級的孩子時,覺得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天真、那麼可愛,嗓音軟軟的、甜甜的`,説起話來特別好聽,還特別聽話。可是沒過多久,發現班上有一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孩子,上課時,他根本不會遵守課堂紀律,不僅坐不好,還愛欺負同學。從此,他在我心中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至於每當我一走進教室講課,一看見他,我的心情就差到了極點,就會忍不住去批評他。可是批評過後,他依舊我行我素,甚至在下面學我説話。為此,我很煩惱。

可是,某天發生的一件小事,卻讓我陷入了沉思。像往常一樣,我走進教室,發現他在擦黑板,就隨口表揚他一句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他當時衝我笑了笑,待他回到座位後,發現他這節課坐的好端正,一節課下來,他不僅沒有下座位,而且也像其他孩子一樣開始舉手回答問題,我注意到了他的這點變化。在以後的課堂上,我適當地表揚他,鼓勵他,後來,他慢慢地變了,不僅學習成績進步了,還愛幫助其他同學。對於他的變化,我很高興,原來誇獎的力量是這麼大,簡單一句表揚的話會在孩子的心裏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能夠改變他的行為。

這件事情,給我的啟示是:誇獎的力量是巨大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在生活中,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多誇誇孩子們!你的一句“你真棒!你真好!你真不錯......”或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3

孩子們的期末考試卷正靜靜的放在那裏,等待改卷。

想必此時的他們正歡天喜地玩得那叫一個痛快,斷然不會有我們孩提時代對試卷結果的惶恐。

回想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對於孩子們來説,我有太多的愧疚。

愧疚在於由於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分身乏術。用於教學,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被無情壓縮,總是疲於應付這樣那樣的事,雖然在做事過程中也有收穫與成長,但每每看見孩子們的眼光,也難免不心虛,特別是那幾個底子差的`孩子,除了對家長多打招呼,找學生來一幫一,我竟也毫無辦法了。

回想這一學期孩子們的表現,我又有太多的收穫。

收穫在於,孩子們養成了較為良好的學習準備習慣,知道在課間休息時要做好課前準備;養成了每天雷打不動聽算的好習慣,奠定了較好的計算基礎;養成了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知道當同伴説話時,應朝着他的方向認真傾聽;養成了説完整的話的習慣,知道把話説清楚,把話説完整;養成了及時糾錯的好習慣,不把錯誤帶到第二天。

我只想留給孩子們一個喜歡數學的念想,覺得數學好玩的心態,用新面貌,堅持好習慣,開始新的學期。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4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潛力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務必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的任務。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能夠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潛力和課堂控制潛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務必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明白你要他們做什麼,怎樣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樣放,都要説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十分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裏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説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説:“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説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必須得蹲下與孩子們説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期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能夠説“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説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到達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資料,瞭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持續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資料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5

剛到學校的時候,擔任的一年級一三班一四班的數學老師。説實在的,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心底有些擔心,但後來發現,經常和辦公室的一些老教師交流,發現一年級的孩子沒有之前想的那麼調皮,他們學習起來還是很認真的。

時間過得很快,每天班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我注意到了班裏有一個小男孩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這個孩子幾乎每天來上課不是忘記帶橡皮就是忘記帶鉛筆(不知道別的課上是不是,數學課上是這樣),每節課都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會把自己的學習工具準備好,上課時別人都起立喊老師好了,他還在低頭在書包裏亂找東西(每次上課我都會要求每個孩子都準備好學習用具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課前準備。課下的時候我也找過這個孩子交談過,不管你問他什麼話,他就是不回答你的問題,偶爾會點頭或者搖頭。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恰巧那段時間召開了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會後我專門把孩子的爸爸留了下來,進行交流。我把孩子的一些情況反映給他爸爸時,孩子爸爸説一定會注意,會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這些話,之後就匆匆忙忙走了。家長會過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孩子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春節過後,辦公室的一些老師都在討論班裏孩子變化情況。過了一個年,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些變化。這時,學校給每個孩子發了一本《知書達理好少年記錄本》,來記錄孩子在學校的優秀表現,另外給每個老師一個獎章,學生在任何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老師都可以給學生蓋獎章,獎章越多,兑換的獎品也就越好。這時,我就在想,我要給這個孩子交流一下,或許獎章對他有幫助,於是就這麼做了。這個孩子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了,也慢慢會知道把課前所需要的文具準備好,我只要發現他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就會及時獎勵一個印章,我希望通過獎章可以慢慢改變。同時,在前幾天,我發現他既然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因為我説過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下課也有的到一個印章獎勵),當時我高興極了,趕緊點名叫他,聲音不算特別大但足夠讓全班人能聽清楚(以前就是點他起來回答問題都不吭聲,不管他會還是不會)。這個孩子正在一點一點的變化。

這件事情是我教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雖然是印章的獎勵給了他動力,但是我希望從此他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發言的、善於表達的孩子。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6

一年級的孩子是天真的、無邪的,想到什麼就會説什麼。只要是老師説的,都會認為是對的、好的。因此,在教學上,更容不得老師有任何的失誤、錯誤。

一年教語文,我從如何佈置語文作業,如何批改作業,如何備語文課,那種什麼都不會的起點開始,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一次一次的向師傅請教,力爭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我並不滿足於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期望自己的教學不是機械的、枯燥的。因為這樣的教學,終究是很難提高教學質量的。對於孩子們,我也可能無形中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因此,我試着讓自己的教學更生動、活潑,以調動孩子們的用心性。

例如,在教學寫字時,我不再是讓他們一遍又一遍機械地抄寫,而是透過自己的想象,把字跟孩子們熟悉的東西聯繫起來,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記住字形了。例如在教“鳥”這個字時,我先把一張小鳥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告訴孩子們,第一筆“丿”,是小鳥頭上的那根羽毛,下面的部分是小鳥的頭和眼睛,因為長得小,寫字時頭和眼睛部分也要寫得小。再下面是小鳥的身體,比頭大一些,寫字時也要把身體部分寫得大一點。這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課後孩子們也很快地記住了它的字形。

我驚訝於新教材資料的新穎,識字編排上的形式多樣,同時又為一年級上下冊要認識700多個漢字—那麼大的識字量所深深震撼。下面我就一年來的識字教學進行反思。

一、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要讓學生到達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務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遊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搞笑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比如《在家裏》一課,我讓學生透過家裏的照片,展示、介紹自己家裏的陳設,創設一種家人在一齊的場景,讓學生介紹家裏的每一個人晚飯後在做什麼。這樣一引導,使他們對相應的詞語產生興趣。學生情趣盎然,認真地讀、記詞語,學生在這種簡單愉悦的課堂氣氛中牢牢記住了漢字。

但是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透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簡單、搞笑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我從每一天早晨讀書時間抽出5分鐘樂稱為“文化早餐”時間。早餐資料分別為識字“遊戲點心”、拼音“水果拼盤”……學生興趣十足。其中,識字“遊戲點心”的宗旨就是透過各種遊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

二、倡導合作學習,利用差異促提高

由於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會認了很多字,但有的學生能夠説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潛力的差異,如果要統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必須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合作潛力,實現優勢互補。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此刻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透過我兩個半月的培養,學生已初步構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藉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裏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裏,小組成員就能夠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到達互相幫忙、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能夠讓小組裏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忙,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忙。

2.聘任“小老師”,實現多元評價。

課堂上我要在短時間裏瞭解每一位學生的識字狀況是很難的。於是我採用聘任“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於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能夠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能夠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就用心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拓寬識字途徑,擴展讀的數量

比如可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目名稱認下;把自己家的春聯認下;把常吃的方便麪名稱記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認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7

因為準備今年下半年教一年級,因此對高老師的低年級學段的教學要求聽得非常仔細。於是也就產生了一個小疑問,好在會後跟高老師請教,總算明白了。現在就把他寫在這裏吧。跟和我有一樣疑惑的同事們分享吧。

高老師説現在的各年段教學存在“低中高不分,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低年級的閲讀教學,只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有感情更好,識字是重點。在理解應用方面,定位在瞭解詞句的意思,具有讀懂淺顯童話,寓言,故事,把握其思想感情和與人交流的基本能力。把熟讀背誦落到實處。

由於聽的時候沒有認真思考,於是在高老講到文本解讀時,他舉了好幾個低年級的文章,如《雨點》《秋遊》《春筍》等,説老師們解讀不到位,太淺顯了。像《雨點》這首兒童詩,字面意思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而其中藴含的意境老師卻沒有解讀出來。這裏的“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其實是表明着“雨點”在不同的環境中,有着不同的'情境,這種變化着的過程,教師是應該解讀到的,也是應該引導學生讀到的。於是我就在想,一年級的孩子有必要讓他們知道嗎?不是説只要他們能讀通、讀正確就行了嗎?這樣的講讀是不是拔高了呢?

帶着這個問題我請教了高老師。他説我們在教學時“有度”,是指在孩子能夠接受的基礎上要引領學生去理解,明白他們能理解達到的一個層次。像《雨點》這一課,字面的意思,孩子們都懂,那我們就需要引導孩子讀到他們想一想能讀到的內容。或者説點撥出孩子們在心中已經模糊意識到的意境,讓它在孩子們心中明確,清晰起來。不能一味地求簡單,也不能一味地撥高。

也就是説一切的“有度”都是以學生為基礎的,如果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蘋果,我們老師就有責任幫他摘到,如果他們跳了幾跳也摘不到,那我們也沒有必要一定要他們明白。這就是老師的引領、點撥作用。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8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老師,我覺得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儘可能多瞭解一些課外的知識,這是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很注重的內容。尤其是對於像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生性活潑好動,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堅持一節課端端正正地坐着聽老師講課。可是,在一堂語文課上,孩子們的反應就完全改變了我最初的思維定式。

那是一個星期四上午的第二節課,連續上兩節語文課,孩子們難免有些疲憊的情緒,第一節課我進行了課文的講解,自認為比較生動,但畢竟是上午的.第一節課,聽講的人還是很多的。按照往常,第二節課,主要是生字的教學,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講解筆畫、筆順,以及每個字的組詞,當我講到“台”這個詞組詞的時候,我問道: “ ‘台’字組詞,誰知道?舉手!”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説着自己的答案,一個個臉上都洋溢着自豪的表情。當我一再的問道:“還有嗎?還可以組什麼詞呢?”的時候,全班安靜了。“還可以組‘颱風’啊!”我説道。“什麼是颱風?”一學生高聲問道。我挑逗似的説道:“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呢?”孩子們笑着大聲地喊道:“想!”“那你們安靜下來老師就告訴你們什麼是‘颱風’”我説。聽到我説這句話,班上那些調皮的也不在打鬧了,班長也大聲的在整頓紀律,大家都慢慢的安靜下來,聽我説着這個所謂的好聽的“故事”。於是呢,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世界地圖,詳細地講解什麼是“颱風”,“颱風”是怎麼來的,“颱風”來到我們國家的時候會怎麼樣,以及它帶來的危害。當時,全班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在很認真的聽,生怕會錯過什麼似的。

雖然,這樣的例子對於其他老師來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對於我不一樣,我們班平時很少這麼安靜,另外,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小插曲,讓我真正懂得了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在那之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很好的運用了這點,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時不時的穿插一點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9

一輪學生帶到畢業,真的有點淡淡的不捨。又開始教一年級了,拿到班裏學生的資料,馬上看了起來,我要在最短的時間裏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在我看來這一點很重要。一看到“曉陽”的名字,便印象深刻,曉陽姓李,媽媽和我一樣也姓邵,而且名字和我兒子只有一字之差。真巧啊!

第一次見到孩子們,是開學前的親子活動,我們在學校的門廳迎接着孩子的到來。我仔細觀察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個個都很可愛,我要儘快把名字和每張小臉對上號。一個瘦瘦的小不點闖進了我的視線,他幾乎是拽着媽媽走進學校的,滿臉的'興奮,看到我大聲地喊:“老師好!”看來對學校生活很期待,這是個好的開始。我問:“歡迎你,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叫什麼名字啊?” “老師好,我叫李曉陽。”孩子很有禮貌,説話聲音很響亮,看來幼兒園教育的非常好!媽媽在一邊,一直臉上帶着微笑,滿意地看着兒子。“哦,我知道了,你媽媽姓邵吧,和老師一樣,你一定記的住怎麼稱呼我。”“恩,邵老師好!”當我説出這句話的時候,媽媽和小傢伙默契地相對一笑,然而又對我剛才的言語有點奇怪。小傢伙拉着媽媽的手,向二樓教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問:“媽媽,老師怎麼知道你姓邵啊。”“老師很了不起啊,她還知道曉陽很想上學,要做好孩子呢。”

上午的活動很精彩,每個孩子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丙烯顏料在T恤上,合作完成一套親子裝,完成後,我們要把自己的作品穿在身上,上台秀一秀。我忙着組織大家,兼職攝影師,不時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並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曉陽。

不過他已經有點與眾不同了,照片裏那個扭過頭去的孩子就是曉陽。

一年級老師教學隨筆10

如何在國小的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的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我認為自國小的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根據對外地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國小的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jiaos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jiaos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説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

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説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衝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説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gg27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