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教師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

金風送爽的九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同時對於我來説,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因為20_年9月1日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一轉眼我在教師這個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這一年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並快樂着”,因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處處都充滿着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禮,但是看到我可愛的'學生又使我充滿着愉悦。我慢慢的喜歡上了這種感覺,這裏有我可愛的學生,有關心我的同事,對於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關心,我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動,我真心的想對他們説:“謝謝你們了”。下面就是我工作以來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首先,教育教學方面——認真備課,注重積累。

一是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一開始每備一篇新課時,我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尋找備課的思路。因為第一年教學,沒有任何經驗,那這一學期該怎麼安排授課內容?成了我思考的問題。於是,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對照自己定的單元進行學習要求,找出重點、難點,進而組織安排上課的思路。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除了準備課本上要求的內容外,還儘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遊戲作為補充,提高學生的上課的興趣。

二是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實踐。

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為上課作準備的。我非常重視課堂的40分鐘,在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做到內容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並且每天都以愉悦、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上課過程中,應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變更教學的方法,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

身教勝於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其次,學習上——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學習教育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育實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不能滿足現狀,而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在教學過程中實踐。還有就是我們每週都要寫讀書筆記,這對我們提高自身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個新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快速的成長。在09年的11月份和寒假,教育局組織我們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我十分感謝教育局和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教師理論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

最後,思想方面——積極進步,有責任心。

作為教師,責任心是工作成敗的關鍵,也是良好師德的具體體現。沒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幹不好工作的,所以時刻要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來約束、鞭策自己,緊記自己是教師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熱愛和關心學生。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2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因此,語文課應力爭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瞭解、領悟課文的知識及思想價值,這是當今閲讀教學應追求的最高層次。我們教師要設計開放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以求發展。在這堂課的設計中,“你認為宋慶齡是個怎樣的人?你的周圍有這樣的人嗎?”就是一道引起學生多元反應的問題,它帶動學生對課文作出了各自獨特的閲讀和思考。在教學中,我驚喜地看到學生自己品讀、揣摩、推敲課文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在閲讀教學中體現這個理念呢?我在本課做了一次嘗試。在初讀感知後,我提出了探究內容——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不失信”?學生通過分析品讀,合作探究,共同解決了這個問題,體會到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3

《我不能失信》一課講述了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宋慶齡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會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一事,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品格。因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打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出示了成語“一諾千金”,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一諾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課文中後,我就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習課文,最後大家又在“一諾千金”的説話練習中結束學習。一節課下來,我比來時少説了一半的話,但學生學習積極性卻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課後,好些學生在隨筆中寫了自己的想法。如,歐陽豔寫到:今天,我學習了第八課《我不能失信》,知道宋慶齡為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伯伯家,她是一個守信用的人,我也要像她那樣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通過這節課,我有兩點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於教學活動。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同時,我也發現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鑽研還比較膚淺。今後備課要更紮實地鑽研教材。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4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40多天的幼教生活讓我受益匪淺。首先感謝各位園長和老師給我提供的幫助。通過在幼兒園40多天的工作,我瞭解瞭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瞭解瞭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我體會到我們教師自身需要不斷充實和提高,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就要準備一桶水這樣一個道理。我深切感受到了幼兒園的教育重要性和領導對教育事業的關懷和執着敬業的精神。作為一名新的幼兒園教師,我帶着熱情來到幼兒園,面對一張張可愛的小臉,我迷茫了,對幼兒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第一、對幼兒園的保教結合教育特點有了很全新的認識與理解。

剛進入幼兒園,我每天都疲於應付孩子們上課紀律,下課安全,上廁所這樣的生活瑣事,每天兩三節課的教學活動、一天到晚的遊戲活動和我想象中的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簡直是天壤之別。突然間,我茫然、彷徨、無所適從、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高級保姆。當我晚上聽了全國優秀幼兒老師的視頻講述,我幡然悔悟:遊戲是人的一種本能,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有機地整合幼兒園遊戲和教學的關係,把遊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基本途徑,讓幼兒在遊戲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是“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本質涵義。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角色遊戲、建構遊戲、智力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表演遊戲等,在遊戲中玩出智慧,玩出學問、玩出習慣,玩出一個小交往家。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在更多的遊戲活動中自由嬉戲,快樂成長 。

第二、明確了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標與方法。

很多人認為,幼兒教師不過就是哄哄孩子,知識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幹。以前,我也是上述很多人中的一員。可當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時,才驚訝的發現:我這個專業的師範院校畢業生,竟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專業幼兒教師。反思與迷茫中,通過與老教師的交流:讓我知道了成長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首先必須樹立敬業、樂業、幼兒的教育觀。把幼教當成職業來幹,努力追求稱職把幼教當成事業來幹,努力追求最好。其次,關愛兒童,認可兒童,平等對話,與孩子形成學習的合作共同體,善於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再次,具備紮實的吹拉彈唱、讀寫畫描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掌握多元的學習方法、善於適時合理的策劃、組織、實施活動。最後,要不斷的踐行反思,不斷的向自己學習,善於總結,勇於創新,做到終身學習。

第三、幼兒教師要培養職業幸福感

當我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的時候,當我們面對不講道理的家長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孩子調皮的軟硬不吃的時候,當我們付出努力沒有回 報的時候,職業倦怠感多多少少都會浮現在心頭。是啊,誰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是,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是離天使最近的人,面對那一張純真幼稚的臉龐,怎麼忍心不負責任?怎麼忍心傷害他們?所以,我要調整心態正確面對職業倦怠。首先,擺正心態,調整慾望。因為慾望過高當我們達不到的時候總是會煩惱和疲倦,保證一顆平常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隨遇而安好了。其次,珍惜擁有。我們之所以痛苦那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失去的,從來沒有認真審視過得到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你的世界大雨傾盆的時候,你怎麼知道不會現出美麗的彩虹?作為我們幼兒園的大班班主任,我深知責任重大,所以還得好好努力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幼兒教師是教育的先導,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對孩子的將來有深遠的影響。我們是明天花朵的培育者。我一定會本着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辦園宗旨,去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想教好學生,新教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然後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

第一,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做好教學工作。根據我們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展水平去教育,引導他們,使他們不但健康成長,還能健康成人。

第二,要不斷學習。學習對於向我們年輕的新教師來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怎麼把學習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每位幼兒,發現每位幼兒不同。學習每位教師的優秀品質和實踐經驗。在以後的教學中有好的經驗和好的教學方法,要和其他的教師去分享討論取經。

第三,在教學中我們要選擇更好更簡潔的教育方法,從和其他教師的合作中找到快樂。創新對與我們新教師來説是很困難的,在教育領域裏我們一面舉着教育基礎的旗幟,一面舉着創新改革的旗幟。對我們年輕的新教師來説,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

第四,師德中要求我們教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嚴謹治學。

太多的經驗我是沒有的,只是一點學習後的個人自我體會。我想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努力學習的,經驗是在實踐生活中慢慢增長的,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這充分的體現了對我們新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和期望。總之,經過40多天的任教,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不斷努力,為農村的孩子守望,為農村的幼兒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科學探究

1、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2、學習改變磁鐵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細緻、有序地進行實驗操作的重要性。尊重科學實驗的客觀性。

【教學重點】

經歷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明白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教學難點】

具體、細緻地指導學生做一個磁鐵能吸多少個回形針的實驗。

【教學準備】

為每小組準備:4個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樣的環形磁鐵,四個杯子、厚紙片、若干個回形針、回形針製作的小鈎、透明膠帶,一個小鐵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為每組準備的杯子、小鐵球和一塊磁鐵,鐵球放到杯子裏。請同學們想辦法在不用手拿的情況下,也不能把杯子倒過來,把小鐵球取出來。(一塊磁鐵根本不能把小鐵球吸上來,藉助別的小組的磁鐵才能吸上來。)

2、小組同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予以表揚。

4、提出質疑,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為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悦、和諧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解決問題的主人。這樣設計既能讓學生主動探究,又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理念。)

二、學習新知。

1、出示課件(一塊磁鐵的磁力大小不能改變,那麼兩塊或者幾塊磁鐵吸在一起磁力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學生猜測交流,並説明理由。

(設計意圖:在科學教學中猜測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猜測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還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激發學生對這一問題探究的興趣。)

2、總結猜測,實驗驗證。

(設計意圖: 使學生懂得任何猜測都得需要實驗驗證,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

3、示實驗材料,學生嘗試設計實驗方案。

(設計意圖:雖然書上有方法介紹,但我還是選擇讓學生自己嘗

試設計實驗方案,初步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當然三年級學生接觸科學課的時間不長,他們設計實驗的能力較弱,所以在學生交流彙報時,我也會注意把握,幫助學生選擇較科學的方法進行實驗,使學生經歷一個設計實驗的過程,同時教師也起到了指導者和幫助者的作用。)

4、完善實驗方案,討論實驗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教師演示。 (設計意圖:學生的技能是以模仿為主,教師如果操作不規範,學生很難學會準確的操作方法。教師的演示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掌握實驗操作的方法,又為下面的實驗做好鋪墊。因為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使學生在後面的實驗中有章可循,大大節省實驗時間。)

5、師生總結注意事項,課件示温馨提示, 播放優美的輕音樂,學生明確分工開始實驗。教師不斷巡視,幫助指導。

(設計意圖:示温馨提示,使學生能隨時注意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播放優美的音樂能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去探究問題。三年級的孩子們接觸科學的時間不長,他們的動手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不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幫助指導。)

三、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實驗完畢,整理員整理材料。各組分析數據,試着填寫結論。 (設計意圖:材料整理員及時整理材料,以免學生隨手玩材料,影響紀律。現在三年級的孩子對數據沒有那麼敏感,他們往往熱衷於操作,而懶於思考枯燥數據背後的學問,因而我在記錄單中增加了我的發現,要求學生收集好數據後小組內分析數據並通過討論得出結論)

2、討論交流實驗結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各自得出的實驗結論,教師投影展示。

(設計意圖:請小組代表彙報本小組的發現,其它小組有不同意見及時補充,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和尊重別人的好習慣。通過數據得出結論讓學生意識到實驗數據的重要性,離開實驗數據或現象得出的結論是沒有説服力的。)

3、回顧探究過程,驗證猜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做實驗—收集數據—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然後再回過頭去討論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讓學生意識到任何的猜想都需要用實驗來證明,同時許多的結論的生成都是建立在猜想的基礎上)

四、回顧總結,課外延伸。

1、談收穫,做自我評價。(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就是最大的收穫。)

(設計意圖:探究之後幫助學生梳理整個探究過程,讓學生審視整個探究活動,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做一下自我評價,以便在今後的學習中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調整,逐步提高探究水平。)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兩個磁鐵結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會怎

樣變化呢?請課後進行探究,並與大家及時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能完全依賴課堂教學,課外探究題的設置,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探究引向40分鐘外更廣闊的空間,不僅能鞏固科學知識,還能加快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

總評:本節課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測、設計活動方案、測量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等探究過程,並且指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合作和細心。最後激勵學生把互相排斥的兩個磁鐵結合在一起,探究它們磁力大小又會怎樣變化,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再讓學生獨立實驗,對學生做到有扶到放,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始終堅信,國小科學課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帶着這一理念,上了一年的科學課。我帶着幾分憧憬、帶着幾分童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探究過程,一起分享着科學研究的快樂。也許我的語言還不夠簡煉,也許我的教學機智還需要提高、也許我的思路還有欠缺,但是我願意不斷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昇華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快樂的成長着。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6

古人云:“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意思就是説,這件事很小,沒有多大的功勞,不必掛在嘴上。可這舉手之勞,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國小聽課的過程中,我就碰到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正是這件小事卻讓我感動至深。

當我們走進三毛國小五樓多媒體教室時,已經有好多早到的老師坐在座位上低聲交談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而教室裏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課桌椅更讓人賞心悦目(椅子插進課桌下面的空間裏),便懷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會兒,二年級的學生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樣井然有序。在周老師熱情的引導下,師生們一起演繹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悶熱、不同尋常,在聆聽中收穫,在朗讀中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當課一結束,就在學生們忙着整理學習用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周老師輕聲提醒着:“想想看,你來的時候椅子是怎麼放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動作——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插進了課桌裏面,然後帶着學習用品排好隊出去了。沒有學生對此有異議,也沒有學生需要別人的再次提醒,更沒有學生大聲喧譁,似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訓練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齊齊的教室,簡直讓人感覺不到這裏曾經有學生來上過課。這是一件小事,可從這件小事中又説明了什麼呢?

接下來是三年級的課,上課的老師來自實驗國小,我在想着她會不會也提醒學生要讓課桌椅保持原樣呢?但學生們的做法讓我再次湧起了對他們的敬意。當學生即將離開時,並沒有老師的提醒,可他們卻一個個主動地把椅子插進課桌下面。有一個女生可能是一時忘記了吧,當她已經走過一個座位時才猛然醒悟過來,於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輕輕地把椅子放好後才滿意地離開。如果説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提醒的話,那麼到了三年級,學生顯然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需要怎樣的持之以恆呀?

離開時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恢復原樣,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就是這些不需要我們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們的學生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作為教師,我平時也總是這樣對學生説:如果看見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彎彎腰,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你可以主動把他扶起來,安慰他;如果看見風把窗簾吹散了,你可以把窗關好或者把窗簾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見教室裏的課桌歪了,你可以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如果看見有人的紅領巾掉下來了,你可以出聲提醒他或者撿起來幫他戴好;如果看見掃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來,再讓它靠牆“站”好;如果看見窗台髒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們擦掉……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因為你做了,而使許多人解決了煩惱,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三國時期劉備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事雖小,卻能讓別人解決了許多煩惱,你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總有那麼多人不怎麼願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視而不見;別人的困難可以置之不理;學校的財物可以隨意處置……舉手之勞,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舉手”呢?

如果説兩位年輕漂亮的老師給這美麗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話,那麼,學生們的舉手之勞讓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並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園裏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會的安寧,需要人去維護;心靈中的枯地,需要我們怎樣去澆灌呢?假如人人擁有如這些學生般的心靈,相信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7

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集中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中。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如同一道不可缺少“作料”。

一般來説,教師對學生的某些行為的讚美、感歎、一句體貼的話語等,都會對學生產生積極情緒的影響;而學生的這種情緒又可以作用於教師。從而產生情感作用,增強教師的積極情緒。

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語、一種姿態,學生都能夠心領神會,從中得到暗示,得到温暖和鼓勵,而教師對學生的情感也能通過細緻觀察學生的異常表現。如,面部表情、語言表述、舉止行為等,較好地判斷學生的情緒狀態。

如果教師善於用靜止的眼光看待學生,輕率地判斷他們是“朽木不可雕也”。因而採取不聞不問、厭惡、挖苦、嘲諷甚至體罰的手段對待他們,就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對教師抱有成見痛恨老師,或是破罐子破摔。這樣的師生關係,不僅顯得緊張,而且相互對立的情緒也會日益惡化。

師生之間的情感在於不斷交流,才能使心理距離越來越近,感情越來越融洽,才會達到感情共鳴,使感情不斷地昇華。

一個沒有強烈的事業心,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沒有工作積極性,沒有對學生真摯的愛的教師,就很難了解學生的情感,就無法叩開學生的心扉,就難以啟迪學生的智慧。

因此説,教育離不開情感,沒有情感談不上教育,更談不上成功教育。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8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2、過程與方法:

(1)、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2)、學習改變磁鐵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細緻、有序地進行實驗操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經歷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明白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三、教學難點

具體、細緻的指導學生做一個磁鐵能吸多少個回形針的實驗。

四、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4個——6個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樣的環形磁鐵,兩個杯子(或其他支撐物),薄木片、回形針、回形針製作的小鈎、透明膠帶。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進行猜測:

1、教師演示比較兩個磁力大小差別較大的磁鐵各吸回形針的多少,讓學生直觀看出這兩塊磁鐵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我們能改變一個磁鐵的磁力大小嗎?(不能,一個磁鐵磁力大小是不變的。)

3、兩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會變化嗎?如果磁力大小會變化,是變大還是變小呢?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個環形磁鐵相互吸引着重疊在一起(演示方法),它們的磁力又會怎樣呢?學生猜測,記錄並交流。

(二)、測量磁力,收集數據:

1、怎麼知道磁力的變化呢?(書上有方法介紹,但我覺得還是讓學生自己來設計比較好,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討論説説。當然,交流彙報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幫助學生選擇較科學的方法進行實驗。)

2、今天我們就做一次小懶漢吧!用書上現成的方法來實驗。(投影出示圖片)

(1)、磁力的大小用什麼來表示?(磁鐵吸住回形針的個數表示)

(2)、實驗時,為了公平比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麼?(一、幾個磁鐵的磁力大小要相同。二、測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鐵的薄木片不變,用同樣的方法鈎住回形針,使用同樣大小的回形針等。)

3、學生實驗,並記錄。

(1)、教師演示並指導學生做一個磁鐵能吸多少個回形針的實驗。(注意提醒學生把回形針先掛在鈎子上,再把小鈎子往磁鐵上吸。)

(2)、指導填寫記錄表。

(3)、學生繼續實驗。(提示學生,最好把實驗用的第一個磁鐵始終放在最底下,後吸上的磁鐵依次往上疊,避免因磁鐵磁力大小差別帶來的誤差。)

4、交流彙總。

(三)、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觀察彙總表裏的數據,我們發現了什麼?學生觀察,交流發現。

2、我們先前的猜測對嗎?

3、由此,我們可以推出什麼結論?

(四)、總結延伸:

1、今天的課,給你帶來了什麼?

2、如果把相互排斥的兩個磁鐵結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又會怎樣變化呢?請課後進行研究,並與大家及時交流。

(五)、資料收集:

收集有關指南針的資料,下節課帶來。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9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是三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一些初步瞭解基礎上,進行更深一層次的學習。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的名稱,為下一節學習周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帶着這些思考,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在操作中探索新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再是數學學習的傳授者,而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科學地引導學生,真正經歷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創新意識不斷得到昇華。遵循這樣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在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並提出自己的猜想後,啟發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工具,用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驗證猜想,讓每一個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操作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角特點,然後組織學生在小組裏、班級裏進行交流、討論,真正地把學生推到了學習的主體地位。

二、在練習中鞏固新知,體現知識的學以致用。

實踐證明,學生通過練習,能將所獲知識逐步內化,形成技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日積月累就能逐步穩定、轉化,形成智能。在練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克服困難等性格。所以,安排好練習,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本堂課上我設計了“圍一圍”、“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估一估”“畫一畫”的分層練習,從圍長方形、正方形到拼長方形、正方形,再到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最後自己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一步步深入,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鞏固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0

因為我是第一次走入三年級語文教學這個環境中,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去反思,去探究,具體做到一下幾點:

一、創立趣味、豐富的語文課堂來吸引學生的集中力,提高教學效果。

我剛教三年級語文教材時,初感新奇,教材資料形式多樣化,但同時又擔心應如何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教材資料,充分發揮教材的精湛之處。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教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教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我紀律沒抓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教師的問題,正如所説“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活力,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活力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要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更加註重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本事。

首先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預習的預習要求,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做到課前的自主學習。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構成本事。”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我的學習。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本事。再者多問一些有創立性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那些問題是能夠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到達自我想要的教學效果?

三、鼓勵學生多閲讀課外書籍,同時自我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閲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重視培養學生的閲讀本事,鼓勵他們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他們寫讀書筆記。一能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的本事,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我看過的書;二能幫忙他們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資料——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另外,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以往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本事只能靠本事去培養,才幹僅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説“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能夠經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資料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我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我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當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

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明顯存在的許多不足。比如有時不能調控好;或是對學生的指導方法還不夠技巧等。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反省,不斷提高。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1

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一新時期的教育形勢下,小語專家們及時抓住機遇,對國小生語文教材進行了全面修改。我做為一名教師,這學期拿到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時,感到尤為新奇,教材內容的多樣化,使我為之振奮。然而,我又擔心起來,自己應怎樣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新教材內容,充分發揮新教材的精湛之處呢?

翻閲新教材,通過整體感知,我感覺它在教材的編排上有這四大“重”:

1、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2、練習形式多樣,重學生知識的積累。

3、重思想教育的滲透。

4、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為了使新教材真正發揮作用,我對具體實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大綱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於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這樣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後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緻、精心地指導,並嚴格反覆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説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説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麼説就怎麼説,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説”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九課《亡羊補牢》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説”得到了鍛鍊,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説“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2

一直以來我努力研究教學現象,期望走進真實的課堂。我所執教的這節課的內容屬於概率的範疇,概率有隨機的特性,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不像邏輯推理的結果那麼肯定。在國小階段增加這樣的內容,是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感覺到除了我們天天學習的確定性,數學裏還要研究一些不確定的知識內容。這個不確定的內容是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統計與概率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從不確定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數學內容。不確定思維與確定思維的差別要儘早去體會。正是由於這節課教學內容的特性導致每次上這節課時都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這樣教師就更要順着學生思路,抓住課堂新資源的生成引導學生進行有價值的思考,這也就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

因此,首先,我用名片介紹自己和同學們,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猜名片遊戲是學生接觸“可能性”——名片的內容可能有什麼?一定有什麼,讓學生了解到名片上有些內容是不確定的。接下來的環節讓學生通過猜想:摸到的名片可能是什麼屬相和摸到什麼屬相的可能性大,然後通過摸名片的遊戲進行驗證,學習中相互合作。當學生摸完名片以後,我沒有急於總結規律,而是給學生一定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由發揮。在學生獨立思索的基礎上,教師再組織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並逐步歸納出數量多——可能性大;數量少——可能性小。這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交流了多種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饋信息,創新精神得到了肯定,激起了創造性學習的動力。學生實際操作的情況往往是不同的,有些人認為:屬相多摸到的可能性大是我的最佳答案,其實我的設想不是這樣的,我希望學生出現“意外”——屬相多摸到的次數卻少,可是孩子的統計結果恰恰是—— 數量多的屬相被摸到的次數多。所以當第一次統計的結果出現以後,我猶豫了,還向學生介紹另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萬一學生由於沒有經歷過這種結果而感到茫然呢?我當時在做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先放一放看看這種思想佔據了上風,以致後面的等可能性有三個組出現摸到的次數一樣多,看似很順利,出現一樣多不正好解釋數量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一樣大嗎?其實不然,這種表面現象掩蓋了可能性的本質,令我感到很尷尬,幸好在第二個環節中有一個小組的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於是我捕捉了這樣一個新生成的資源,讓學生觀察後回答:為什麼這個小組卻出現不一多的情況呢?沒人説出個所以然來,只好教師解釋,於是我就借題發揮,這種現象是我們的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隨着實驗次數的增多,兩個數會越來越接近,科學家經過多次實驗也證明了大家的猜想是正確的。

如果再次讓我上這節課,首先我要對分組情況作調整,屬相的比例懸殊小一點,出現“意外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將從容面對學生試驗中出現的“意外”。因為概率具體到某一活動時,不排除偶然性與意外性,而這恰恰就是真實可能性的一個重要特徵。教師只有對“可能性”這兩方面的特徵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保證我們的教學為學生體驗“真實的可能性”而服務。我們可以把這種結果理解為可能性的“意外性”,因為“意外”才更能體現可能性的真實性。

其次,在問題解決過程給予評價。求出問題的答案不是問題解決的終結,還應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評價是問題解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評價,可以進一步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結果,而我們的年輕教師往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只要符合我心意(也就是恰到好處的回答)能夠給與及時的肯定,而學生另一些“擦邊兒”結論,教師不理不睬,大多數會清淡地説一句:請坐!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發表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結合這節課,我會讓學生通過猜想然後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然後回憶整個過程比較統計的結果,引發學生進行評價、思考。根據教育學家研究表明:有效地評價問題解決的成果,有助於學生的發展性成長,能促使學生真正地提高數學技能。

教師“教”的比重大於學生“學”的比重,被老師牽着走的課堂當然不太會有精彩的課堂生成,我們老師要放開手腳,多給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課堂上,能真正順着學生思路捕捉有價值的生成資源,引發有價值的思考。這確實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其實我們的名家上課之所以上的精彩,歸根結底就是靈活駕馭課堂沿着這條路走!明確了發展目標我將暗暗下決心,把平常的課堂看作練習基本功的陣地,注意及時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爭取每天都有一定的收穫!平時注意瞭解邊緣學科知識,儘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改的雨露陽光中和學生共同成長。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3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十三年來,在學校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裏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着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四、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傾聽,將使我們教師更虛懷若谷,博採眾長,鋭意進取,內涵深厚。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以上就是我參加教學工作以來的心得和體會,在教育教學上仍然存在着眾多的不足,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4

在今天教學例題:6個人去划船。只需87元,就可以包一條6人座的船。單獨買船票16元每人。怎樣租船比較合算?對於此類問題在二年級學生已有涉及,按理説問題並不大。從前面教學可以看出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學生對87元包一條的理解還可以,但對16元1人的理解為1個人乘一條船。在教學過程中我從理解題意到策略分析以及到解題方式都做了引導。出現了187/6=14(元)……3(元)16<14故包船比較合算。216*6=96(元)96>87包船比較合算。387/6=14(元)……3(元)16*6=96(元)包船比較合算。明顯前面兩種方法是正確的,第三種方法學生思路還並不明確,對合算的判斷還不是很準。然後也對此類問題總結出了幾個解決步驟。

在作業反饋時,發現學生對自助餐、4人一桌每桌48元可以享受同檔次的自助餐、明明等8個小朋友、98元/箱每箱7盒、買5盒送1盒這些數及表示的意義不很清楚,當時教師對這也作了提示。但結果是一學生還是對以上意思並不十分清楚。二是學生採取算單位量單價的比較比算單位量的總價比較的正確率高,而且思路也顯得清晰一些。三是一部分學生根本無從下手。

反思:

1、教材的編寫對農村學生來説有些陌生,這裏學生基本上無城市生活經歷。在課堂列舉的與當地生活密切相關的同類型的問題學生解決起來容易得多,而在作業時就更困難。

2、雖然教學時注重瞭解決問題的多樣化,但對優化不是很強調。從學生作業反饋來看比較單位量的單價對他們更容易接受,而且這與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還與總價的數字較大也有一定聯繫。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從站到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情況不多,還是沒有擺脱從教師自我角度去研究學生。有時是一種強加於學生的一種方法,對於學生並不適合。

3、在建立模型時,教師關注不夠,雖然有所涉及,但對於一些理解困難的學生每一步幹什麼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

策略:

1、要從當地實情入手,培養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並且要能充分了解學生在那些地方理解困難,要作必要解釋,可能時還要列舉。

2、認真鑽研教材,不能就教材本身來理解教材。雖然教材中也給我們提供了兩種解決方法,但針對學生來説,肯定有優有劣。故要認真研究學生,找出更適應學生接受的方式,讓他們能更快更容易掌握。

3、現在解決問題分散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四大板塊中。我們要能從這些例題中為學生建立起解決問題的模型。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具體步驟。比如今天這堂課解決某種方式的合理性及合算性就可以歸納為:1首先明白這個活動共有幾種方式。2算出每種方式的結果(單位量的總價或單位量的單價)3把每種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擇優選取。

4、要注意重點部位的強調。學生由於上課專注力一般只在20至25分鐘左右。所以重點步驟時一定要要求學生認真聽。可以用改變語速、音量、字的不同標識、反問等形式來引起他們的注意。

三年教師教學反思15

通過半個學期來的教與學,在本次期會考試中,本班語文科的考試情況比較理想,今後還要着重抓好輔差工作。從卷面情況來看,三年級語文教學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要注重閲讀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一)課堂教學是一個練兵場,首先要關注對三類課文的把握,精讀、範讀、自讀。

1、精讀課文:

重點學習。

2、範讀課文:

教師半扶半放。

3、自讀課文:

放手讓學生自學。甚至可以兩課連上。節省下來的時間讓給精讀課文,或者課外閲讀。

(二)三年級閲讀分析我歸納了一下,有以下5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提拎要點的能力。

就是從語句中提拎要點,在這次會考3-5年級的試卷中都有所體現,如回答問題,概括節意、段意、主要內容,其實都是考查學生是否抓得住文章、段落的要點,即要點歸併法。這個能力老師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閲讀文章中要注意培養。

2、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就是“語感”。

通過朗朗地讀書,以及大量的課外閲讀來逐步積累。

3、想象能力

4、培養學生的思想性

這個思想性,也就是專家口中的“人文性”。現在的學生許多都沒有自己的思想,這就要靠老師去灌輸去引導。寫讀後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5、審題能力答題方式

訓練學生靜心閲讀,看清題意,聯繫上下文思考問題。這個能力其實就是應試的能力,這個能力的欠缺往往導致了卷面上閲讀部分大量失分。

以上這5種是最主要的閲讀分析能力,也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閲讀能力上的體現。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對每篇課文的教學中要有機地滲透,循序漸進地培養。教師不要過多地講述,要引導學生自我感知,自我訓練。

(三)作文能力的培養:

1、興趣引路

通過寫“放膽文”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廣泛地課外閲讀進行語言的積累,搭建作文交流平台

2、形式引路。

三年級提倡寫“素描作文”,包括靜物素描、景物素描、人物素描、對話素描、活動素描……,把一段話寫清楚、寫具體,同時要言之有序。培養學生精細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標籤: 反思 教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lg0w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