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教師的教育隨筆(集合15篇)

教師的教育隨筆(集合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的教育隨筆(集合15篇)

教師的教育隨筆1

在大班的《我自己》主題下,有一活動叫《成長的煩惱》,讓我想起了與它同名的曾經風靡中國的美劇,這部美劇伴隨着無數的80後從只能到成熟,《成長的煩惱》成功的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國郊區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父親Jason的啟發式非強制教育方法時常帶來的無可奈何的幽默,讓人在捧腹中深思……

但是在開學之初,上海卻發生了多起學生跳樓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在主題的背景下,我也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討論,"什麼是煩惱?""你的煩惱是什麼?"

"我的煩惱是媽媽總是沒時間陪我玩,我想媽媽多點時間陪我。"朱朱首先吐露了"小男子漢"的心聲。

"我的煩惱是媽媽一直要我去彈古箏,我不喜歡彈古箏。"玥玥也不吐不快。

"我的煩惱是……"

"……"

接下來,我就象垃圾桶般收集着來自全班的不快。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正當人生最開心的階段,卻有着這樣或那樣的不開心,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其實內心孤單又寂寞,只要每天一回到家,玩伴就只可能是父母或自己,所以對於父母的依賴型也就增加了,父母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在了下一代的身上,又造成了孩子要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要去不同的興趣班深造,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深感無奈,因為我們或許也是那些家長的一個縮影。

似乎出現了命案,我們才會反省。教育專家於是呼籲,領導者於是研究下發文件……義務教育如此循環發展,最終仍然是孩子們的一場夢魘,是人人得以唾之的惡之花。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洞察孩子的心理變化,讓孩子有一個健全的心理,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才是他或她終身受益的東西。

教師的教育隨筆2

我是一名從業不滿3年的新教師,今年是第一次帶小班的孩子。在任教過程中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有時會對小朋友束手無策,缺乏教學經驗是最大的問題。在一段時間的摸索中我發現了在小班的數學活動中,由於其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遊戲和運動,而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遊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遊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教育家説:“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説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一次,組織幼兒看魔術表演,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這説明,小班幼兒不是不能相對時間長一點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受這一生活特例的啟發,在幫助幼兒進行數學知識複習時,我就採用了“變魔術”的方法,比如:將顏色和圖形結合起來進行復習,我故意用誇張的動作將各色圖形藏到背後,嘴裏説:“一、二、三,變、變、變!”小朋友都睜大眼睛靜觀到底變出什麼來,注意力高度集中,練習效果也就更好。

所以,我發現工作中遇到困惑並不可怕,在問題中發現解決的方法就可以了。對於小班幼兒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遊戲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將其融入到課程中來效果是不錯的。以後我也會多多努力,把工作做好!

教師的教育隨筆3

你們喜歡老師嗎

在一次集體活動後,我就開始了與孩子們閒聊。

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老師嗎?

孩子們説:喜歡。

就連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都隨聲附和着,我聽了心裏很高興,也很激動。

我接着問;那你們為什麼喜歡老師呢?

各種各樣的回答開始了,有的説:因為老師很好。有的説:因為老師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歡你。因為老師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歡老師。因為老師給我們分點心、分飯,就像媽媽一樣,老師真好。......

在聽了孩子們的話以後,我的心裏好欣慰、好感動。真正的真心付出換來孩子們的真心回報,只有坐在最前邊的柄諺不説話,我就知道柄諺有話要説,因為每一次他都能語出驚人,每次提出問題時,他的回答都和別人都不一樣,我也知道他在想着什麼。

我一聽哈哈大笑,孩子們也因為他的回答與眾不同和我一塊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覺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們多麼天真、可愛,從來沒有一點虛情假意,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多麼完美,多麼神聖。只要你真心對待這些孩子們,他們就回真心的愛你,真心付出的愛換回孩子們無私的愛,我覺的這種愛太偉大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師的愛比爸爸媽媽的愛還要深,有的時候看着這些無知孩子的孩子,經常感到自己對他們的嚴厲而感到後悔,經過這次談話,我相信我對孩子們的態度會改變的,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會收起以前的嚴厲,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無知的孩子,別無原因,因為孩子愛老師勝過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這種愛只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才能體會得到,我應該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種純潔的愛,在以後的日子裏也將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讓孩子在充滿愛的陽光裏健康成長。

教師的教育隨筆4

這段時間,班裏的孩子們玩起了“剪子、包袱、錘”的遊戲,一遍一遍,樂此不疲。“剪子、包袱、錘,看看誰能贏?!”潤澤出了包袱,浩然伸出了小剪刀,“咔嚓咔嚓,耶耶!”浩然的小手高高舉過了頭頂,兩個孩子開心地笑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

看着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們的小時候。我們上幼兒園時條件不如現在,根本沒有這麼多玩具。但就是小時候那些簡單的遊戲讓我們至今仍記憶猶新。“拾果果”“跳方格”“跳皮筋”,這些看起來很單調的遊戲,帶給我們許多的快樂。而今天的孩子擁有了太多的玩具,遙控汽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等等,各種各樣的玩具讓孩子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更加五彩繽紛。但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遊戲仍然對孩子具有吸引力,就像班裏最近盛行的“剪子、包袱、錘”,孩子們就玩得不亦樂乎。

事實上,孩子的快樂不在於物質的豐富,而在於遊戲中的體驗。只要能從遊戲情境中體驗某種樂趣,孩子就能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所以,最重要的並不是給孩予買多少玩具,而是陪着孩子一起玩。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也比較關注,但往往因為怕孩子在遊戲中摔着、碰着而不敢放手讓孩子大膽地去玩。於是,孩子們常常只能一個人孤單地抱着自己的玩具,沒有同伴的遊戲,孩子怎麼能夠獲得快樂?杜威説過,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的參與,再多的玩具也只是一種擺設。我們應該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藉助玩具在同伴的共同遊戲中獲得自己的快樂體驗。

就讓孩子們盡情地玩吧!哪怕只是一些很簡單的遊戲,孩子們也能獲得許多快樂!

教師的教育隨筆5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隨筆是文學體裁中散文的一種。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短小活潑。

二、寫教育隨筆有什麼好處

1、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麼,留下些什麼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着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

2、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閲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

3、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麼多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勤於筆耕教學小論文,有助於培養執筆教師的教研意識。尤其是此類小論文被報刊錄用或獲獎時,更能促成該教師在教學上乘勢而上,提升境界。

現代的教學形勢,要求教師有傳統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化。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教師”必須會進行學術研究,教學小論文為載體的教研是鋪就學術研究大道的“基石”。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踩着一個個的腳印,隨時記錄着這一軌跡,向教育更深處漫溯,教而時研之,不亦樂乎。

三、教育隨筆的特點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長,多則千字左右,少則百十來字。它不用經過縝密的構思後再動筆,而是像寫日記一樣,興之所至,一揮而就,把教育實踐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歷鋪展成文。比如有個教師在備課時查看資料,對“歷”與“‘厲”的區別頗有感受,就寫了一篇百十來字的短文《“歷”與“厲”辨》發表在教學雜誌上。上海市特級教師於漪在上課時,學生就《畫龍點睛》一課中“點之即飛去”議論紛紛,於老師寫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發談了“備課要深人才能講到點子上”的體會。總之,教學隨筆短小精悍,是教育應用寫作中的輕騎兵。

2.迅速及時

教育隨筆像新聞體裁一樣,有較強的時效性。教育實踐中的見聞、體會、意見、看法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若不及時記錄,再回首時就會失去神韻。當今世界發展較快,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追上世界發展潮流。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體會及時反映出來可以供別人借鑑,教訓反映出來可供別人吸取,問題反映出來可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及時反映教育實踐的情況可以使教育少走許多彎路。

3.取材廣泛

教育應用的其他文書取材受一定條件限制,教育隨筆則不然,可以説沒有任何限樹。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寫教育方針、教育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論方面的問題。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寫一件事、一個字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感觸、一個問題等教育第一線最具體的東西。總之,選材只要扣住一個“新”字就可以入文。

四、幾種隨筆形式

教育感悟是教育隨筆一大類型。師生共寫隨筆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屬於教育感悟。這種類型內容廣泛,與教育有關的一切隨感隨想都可能列入其中。很多教師目前的寫作停留在這個階段。

教育敍事是近幾年中比較熱鬧的一個話題。所謂教育敍事,是指教師真實地,儘可能客觀地記錄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自己親身參與的富有價值與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包括個人的教育自傳等等。這是另一種意義的“講故事”,這種故事應該包含一定的情境,問題,意義,並且一定是親歷的。許多的教育感悟之所有不能稱為教育敍事,是應該其中有着想像,虛構,以及想當然的評述。更重要的是,許多教育感悟缺乏敍事自覺,往往在敍述過程中遺漏了許多重要的信息,凸顯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從而導致了真相被遮蔽或改寫。

教育案例也可稱為德育案例,是指對包含着教育問題或者教育困境的德育事件進行恰當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從而獲得對此類教育事件更深入的理解,由此提升專業化水平。現有的隨筆中教育案例極少,絕大部分是不包含問題或者一望而知。教育案例寫作和研討有助於教師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案例是指通過案例形式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許多教師寫了大量的教學隨筆,但是不能稱之為教學案例的原因,在於要麼不包含真問題,要麼討論的是假問題,要麼缺乏自覺的反省。許多教師缺乏自覺的反省意識,只是通過教學隨筆來展示自己的成功的教學技巧,因此這其中大部分可歸到教育感悟中去。

師生共寫案例主要是指通過師生通過隨筆、書信等方式來進行互動交流。師生通過文字進行不斷的對話,從而彼此更深入地理解地對方,不斷地達成共識,共同走向幸福完整。師生共寫隨筆是發生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最常見的行為之一,通過此案例的研究,旨在使教師更為自覺,更為專業化,更為持久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學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質教師,教育隨筆對教師素質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願撰寫教育隨筆能夠成為每一位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

一位教育家曾説過:“只要對教育決策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的行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隨筆來源於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每一次對學生的成功談話、每一次對教育的失敗與教訓、每一堂課程設計與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方面,許多中國小教師對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實對於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通過思考並改進每一天的教學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隨筆記錄着教師的生命價值。教育科研並不深奧,它就在教師身邊。鍾情於教育隨筆的教師,對一次創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經過思索,都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幫助,因此教育隨筆是一線教師特有而實用的教育科研。

教師的教育隨筆6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温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兩點總結:

一、用懸念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對於國小生來説,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例如:在講授一節新知時,我這樣設計新課導入,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教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着教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教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教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教師。但教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着,教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培養師生情感,使其親師信道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允許學生有想法,鼓勵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要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能讓學生自己説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絕對不説;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答案的教師絕不再作指導。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才可以作補充説明,絕不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當然,新課的講授方式還有很多,但最終目的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教師的教育隨筆7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隨筆,請參考.

不再直接給幼兒餵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並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於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乾淨,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餵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殊不知,由於我的餵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催食、餵食等現象。有時,教師在反覆催食,或着特殊強調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或者直接代勞,拿過碗勺餵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慾的調動,舒適進餐環境的培養,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於幼兒的進食。看似無所為,其實功效卓著。

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説:“鄧老師昨天才説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説:“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説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説:“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説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關注每一位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維鎮乾的。”我心想。

維鎮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幹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維鎮來園後,我把它摟在懷裏説:“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麼?”“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我這才記起維鎮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寒寒弄下來的。”鑫源大聲喊道。

怎麼可能呢?寒寒是個愛靜的孩子,説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寒寒。她笑眯眯的看着我沒有辯解。“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麼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優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於搶站排頭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

每次放學,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佔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挨的近一點,以“小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願,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説:“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和他們拍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説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勁”。或者説:“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説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説:“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後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説:“站隊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個個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隊,沒有搶排頭的了。

教師的教育隨筆8

初見可兒是新學期報名的那天,一雙特別靈動的眼睛,小手緊緊地攥着媽媽的衣袖,任憑媽媽怎麼勸説她叫一聲老師,她就是一聲不吭。媽媽很無奈,拜託我務必關照她的孩子,留心她與其他孩子的相處情況。她説她和可兒爸爸第二天將去廣州打工,家中只留下奶奶照顧可兒的衣食住行。原來,可兒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在我的印象中,這類孩子大都自我封閉而又倔強。

面對那張固執的小臉,我的心裏已滿是疼惜。可兒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在父母懷裏撒嬌,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過早地承受着分離的思念;本應該受到父母細心的照顧和保護,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過早地獨自去面對困難;本應無憂無慮地與父母一起玩耍嬉戲,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過早地承受着孤獨。作為教師,我們無法安排留守孩子的生活,但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温暖他們的心靈,儘量彌補他們缺失的親情,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

第二天,奶奶早早地送可兒到幼兒園,奶奶幫可兒梳了兩條小辮子,綁着紅紅綠綠各式絹花。奶奶依然以老眼光打扮着孫女,這在班裏其他孩子看來,顯得有些另類。我把可兒拉到身邊,解開她的辮子,拿起梳子輕輕地梳起來。可兒慢慢地靠到了我的懷裏,一副愜意的樣子,甜甜的笑在脣角盪漾開來。“瞧,我們可兒笑起來多美呀,像植物角里的小花一樣,真漂亮!比撅着嘴巴的時候好看多了。以後要讓老師和小朋友每天都見到漂漂亮亮的可兒,好嗎?”可兒點點頭,開心地笑了,眼睛閃閃發光。那一瞬間,我們之間彷彿離得很近很近。於是,我主動向可兒奶奶請纓,攬下了幫可兒梳頭髮的任務。每天清晨,我和可兒都會相互依偎着,邊讓梳子輕輕地順發而下邊聊天,聊可兒的父母,聊幼兒園裏發生的趣事,聊可兒最愛看的動畫片……

開學不久,幼兒園裏為了給家長和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親子互動機會,特別策劃了“大手牽小手,一起來加油”親子運動會,可兒的爸爸媽媽雖然特想回來陪女兒參加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運動會,卻因為生計,終於沒能回來。後來,在我的建議下,奶奶和阿姨作為親友團陪同可兒參加運動會。動感的親子操由年輕的阿姨陪同參加,傳統的民間遊戲由奶奶陪同參加。陽光下,可兒神采飛揚,喜悦跳躍在她的眉梢,留戀在她微眯的眼角,躍動在她上翹的脣邊……入夜,我整理着親子運動會的照片,把它們傳到班級羣相冊裏。第二天,可兒的媽媽給我留言:“老師,有您的用心,才有我們的放心!”從此以後,通過網絡和電話,我與可兒的父母有了更頻繁的溝通和交流,我們還達成共識: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要儘量讓可兒感覺到父母的愛沒有缺失,親情就在身邊。在我的提議下,可兒的父母每天都會給可兒打電話,時不時地還會快遞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小玩具過來,讓可兒與班裏的孩子一起分享。儘管不能親自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但可兒的爸爸媽媽也會像其他父母一樣出謀劃策,給予可兒引導和鼓勵。

如今的可兒開朗、活潑、可愛。我想,也許那一方留守的天空是清冷的,但只要幼兒園、家庭乃至社會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片五彩而温馨的天空,用愛去呵護這些稚嫩的幼苗,讓他們在這方廣闊的天空裏盡情享受温情,就能讓他們少些失落和遺憾,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的教育隨筆9

那一年,我剛參加工作。第一次家訪讓我記憶猶新。那天去的是童童家,當時我真的特別緊張,連進門都是跟在主班老師後面的。進去後我不敢看家長也不好意思看孩子,只是保持着僵硬的笑容埋頭做筆記。倒是童童特別有意思,也許她看出了我的緊張,便悄悄跑到我身邊輕輕地喊了聲:“老師好!”然後笑盈盈地看着我。我報以微笑:“你好,童童!”她湊近我,睜大眼睛好奇地問:“咦,你怎麼知道我叫童童?”“我當然知道了,我還知道你是屬羊的,對吧?”“對啊,老師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啊!”……就這樣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童童還大方地拿出了她的繪畫作品給我們看,氣氛變得輕鬆而融洽。那天真要感謝童童,她的那句“老師好”是我聽過的最動聽的一句話,瞬間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在後來的工作中,我總是在第一時間真摯地伸出手去認識孩子,也讓孩子認識我。慢慢地,我成了孩子們的大朋友,師幼關係日益融洽。

“老師,他踢我。”“老師,我這邊癢。”“老師,我想媽媽了。”……瞬間活動室裏就沸騰了,這是我第一次組織集體活動時發生的一幕。“不要發出聲音!”我提高分貝嚴肅地説,活動室裏的嘈雜聲小了一點,可還是有幾個“頑固分子”開心地鬧着笑着。硬的不行我就來軟的:“小朋友們,我們……”我的話還沒有説完,活動室裏的嘈雜聲又響起來。後來我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討教,他們告訴我,要吸引孩子的注意讓他們安靜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激發他們的興趣。以後我又觀摩了一些老教師組織的活動,認識到當個“孩子王”可真不容易,不能光憑一腔熱情。於是在領導和前輩們的幫助下,我將在學校裏獲得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努力掌握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組織活動,在探索中求進步。

以前我不太自信,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也沒有出眾的才華。但是,現在我擁有了一羣鐵桿粉絲,他們經常用特別真誠的目光看着我,用特別好聽的聲音對我説:“老師,你對我笑的時候真好看!”“老師,我覺得你彈鋼琴的時候特別美!”“老師,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老師,你扎的辮子真好看,我以後也要這樣扎。”……孩子們經常會趁我不注意摸摸我的褲子,拉拉我的衣角,碰碰我的指尖,聞聞我的髮梢……讓我感到很温暖、很親切。在幼兒園,愛就是陽光,孩子就是鏡子,只要你願意將愛毫不吝嗇地投灑出去,你就會得到同樣的愛,甚至是更多的愛。這種愛讓我找到了自信的源泉,感悟到美的真諦,也讓我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教師的教育隨筆10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我要對各位家長説,你們彆着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

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麼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後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着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説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麼都會説了嗎?而且説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説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並且寫出漂亮的字吧!家長朋友,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教師的教育隨筆11

今天下午第二節是快樂詩畫《小雞》的繪畫活動。寶寶們為母雞媽媽添畫上了好多小雞寶寶,還為它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速度快的寶寶還把母雞媽媽、柵欄、花草等裝飾的十分好看。欣賞着寶寶的作品,想着自入園以來每個寶寶對繪畫、繪畫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巨大變化,覺得特別欣慰。

我便忙着給寶寶的作品進行點評,看着好多寶寶把展示完了的作品、彩筆井然有序的擺在了櫃子裏,“寶寶的常規教育還是蠻好的,”一種自豪感湧上心頭。“老師,你看春旭……”國樑的一句話打亂了我的思緒,順着他的小手抬頭一看,只見紫軒、鎮凱、春旭等幾個寶寶站在那裏,一人拿着一支彩筆,放在嘴裏正在吃力的咬着什麼,我趕緊過去,原來他們每人拿着春旭彩筆盒裏的一支彩筆,正在用嘴巴用力的扯下彩筆外面的那層塑料皮。

“你們幹什麼?”在我的詢問下,他們幾個把嘴邊的小手趕緊放了下來,並且把了“衣服”的彩筆放到了春旭的彩筆盒裏,只見春旭的彩筆一半是彩色的塑料皮,而另一半已經只剩下白色的外皮了。

從開學初,想到好的常規教育會影響寶寶的一生,所以,我對繪畫這方面的常規要求特別嚴,幾個月下來,寶寶們的繪畫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繪畫工具的使用與管理也特別有序。可這次沒想到,他們幾個竟然這樣對待彩筆寶寶,我不覺有些失望,同時也帶着幾分生氣。

“你們為什麼這樣做?”“我想看看它裏面有什麼?”春旭小心的説着。是啊,小班的寶寶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怎麼能怪他們呢?我便拿起春旭的彩筆盒,來到了前面,打開盒子,讓寶寶們比較:“老師,沒穿衣服的彩筆不好看,一點不漂亮,”“老師,這樣它會很冷的,會感冒的,”“不穿衣服,彩筆媽媽會着急的……寶寶們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議論着沒穿衣服的彩筆寶寶。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我又把一支沒穿衣服的彩筆打開後面的蓋,引導寶寶們一起觀察了裏面的構造。

這時的春旭等幾個寶寶彷彿意識到了自己不對的行為:“老師,我們以後再也不這樣做了,這是它們的衣服,我們再幫它穿上吧!”説着,紫軒從地上撿起了幾支彩筆的外皮,在我的幫助下,幾支彩筆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春旭也高興的把彩筆寶寶送回了家裏。

小班的寶寶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在他手裏都是好玩的玩具。我想通過這次教育,寶寶們不僅會更加愛護與合理使用自己的彩筆,還對彩筆的構造有了更深的瞭解,從而使他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同時還激發和培養了寶寶們的愛心、同情心等積極的社會情感。

教師的教育隨筆12

額!

這真是一句讓人要心臟爆破的話。今天,我就被差點爆了一次。

下午吃點心時間,有的寶寶吃完去洗手了,有的寶寶還在吃。孩子有快有慢這完全是個正常現象,可也因為這樣的快慢導致老師要分一部分的精力觀察吃好的孩子,分一部分的精力觀察還沒吃完的孩子。

因為廁所離教室有點距離,且是在教師目力無法觸及的地方,所以當我還在喂孩子吃點心的時候,去廁所的孩子那是被忽略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一次忽略,不巧,今天有個孩子去洗手的時候摔跤了,劃破了嫩嫩的皮膚還出了點血。幸好傷口不大,小傢伙挺勇敢,哭了一會就沒事了。我領着小傢伙去老萬那塗紅藥水,他的小手緊緊拉着我,我知道他肯定是有點怕的嘛。拉得我都很心疼這個白白淨淨的小傢伙呢!

因為小傢伙父母下班晚,且是找人來代接孩子,所以事情的具體情況只好通過電話來和父母溝通了。放學後,馬上給小傢伙媽媽打了電話。其實,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即使你説是個小傷口,那在沒見到孩子之前家長還是不放心了。雖然媽媽一再説“沒關係的”,那我還是很過意不去。

晚上19:30又給小傢伙媽媽發了條消息,問候情況。因為這個時候,媽媽肯定是見着孩子並觀察過傷口了。媽媽回覆説孩子沒事的,讓我不要擔心,我這才算是放心了下來。

這件事情給了我重要的提醒:

1、主配班老師和保育員要特別注意小班孩子在各種過渡環節的相互配合,特別是當有一部分孩子在從事A活動,而有另一部分在從事B活動的時候,儘可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讓老師看到。

2、進一步加強常規教育,特別是在去往洗手間的路上和在洗手間裏不能奔跑、擁擠。

3、和家長的溝通一定要及時,承認自己的過失比找藉口更能讓人接受。

教師的教育隨筆13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無禍,就是貓吃魚、狗吃肉。讓我們走進孩子的心裏,傾聽孩子的心聲,你的眼裏有個我,我的眼裏有個你。曾經,有人將教育之愛比喻為池塘之水,沒有水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愛則不能稱之為教育。教育的真諦在於愛,用愛去點燃心靈的火花,用愛去呼喚美好的憧憬,用愛去塑造稚嫩的心靈,用愛去喚醒愛,用愛去贏得愛,用心去交換心。

日常生活交往中,常常會有一些讓我感動,讓我深思,讓我難以忘懷的事。此刻,我拉開記憶的閥門,一個個感動的畫面躍出了我的腦海。

君君,你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媽媽的你從還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時就由年邁的奶奶撫養,上學前的日子裏,你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二樓那窄窄的屋子,你不常下樓也不常出門。致使你在行動、語言、智力發展方面都要比別的孩子遲緩。記得你剛來上學那會,來園時,看着你凌亂的衣角,我會幫助你整理衣服;走樓梯時,你搖搖晃晃的,我會上前拉起你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前走;上課時,你愛左看右看,我會上前摸摸你的腦袋,提醒你要專心聽課……

不善言語的你,在陌生的環境中不愛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在一次活動中,你因為着急想要上廁所大便,可是又不敢説出口,拉在了身上。當夥伴們捂着鼻子説臭的時候,我感到不對勁,問誰誰也不説,於是我一個個檢查孩子們的小屁股。當我的手摸到你的褲子時,一下子就發現了你那不好意思的神情,我牽着你的小手來到了衞生間,幫你收拾乾淨,在幫你穿褲子時我讓你的小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可你的頭始終一直低着,就像是犯了大錯似地。我蹲下身,親切得和你説到:“別怕,孩子,老師不怪你,有什麼事和老師説,我會幫助你。”

長久的相處,一切的一切,讓你體會到了温暖。當我開玩笑的問你叫我什麼時,你卻叫了聲“媽媽”,那時那刻,還沒有做媽媽的我,內心無比感動,你讓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我用真心換到了你的真情。我也趕緊迴應到:“孩子,老師媽媽永遠愛你,永遠守護着你!

姐妹們,請允許我發出心中的誓言:任憑歲月更迭、任憑歲月流逝,為了孩子,我將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走近你,感受你,讀懂你,從教人生我無怨無悔!

教師的教育隨筆14

近期我發現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比較嚴重,經過調查分析,我發現學生抄襲作業的原因主要有:1、貪玩,為應付作業而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2、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聽不懂老師講的課,課堂激不起他(她)的聽課興趣,因而學不到知識,不知道作業怎麼做就只能抄襲;3、有時作業太多,為了按時完成,於是就想到了抄襲他人作業。面對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一味地指責學生,而應該針對這一現象認真反思我們的教學工作。

一、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

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我們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角色是否到位?高效課堂是否真的高效?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內,知否真正學到了知識?我們對學生的學情分析是否到位?如果我們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得不夠,就會形成教與學的脱節,學生學不懂知識,不知道如何做作業,也就難怪學生會想到抄襲了。

二、反思學生的學習。

有些學生在國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自主性不高,缺乏學習動力,我們就有必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家校配合,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能打消他(她)抄作業打念頭。

三、反思作業本身

對作業“量”的反思:我們佈置的作業量是否合適?是否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因個體差異,完成作業的時間會有差別。因此,老師必須對作業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高強度的“題海戰術”。

對作業“質”的反思:作業是否具有代表性、針對性?是否達到了鞏固基礎知識的作用?作業是否理論聯繫實際生活,鍛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業有沒有創新性,是否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總之,我們一定要透過學生抄襲作業這一教育現象,發現我們現在教學中所存在的根源問題。

教師的教育隨筆15

老師,天上飛來了什麼?

今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着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説是飛機,有的説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説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終於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着那個白色的塑料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料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料布怎麼會飛到天上去呢?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料布和塑料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説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説不講衞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料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標籤: 隨筆 教師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p3wj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