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就業前景 >

東南大學就業前景

東南大學就業前景

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和審定教授、副教授任職資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導師的高校。學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佔地面積6300多畝,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

東南大學就業前景

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長,他周諮博訪、廣延名師,數十位著名學者、專家薈萃東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美譽。1928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設理、工、醫、農、文、法、教育七個學院,學科之全和規模之大為全國高校之冠。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中大工學院為主體,先後併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係、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與東南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東南大學,南京地質學校併入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不斷探索辦學、育人之道,積澱了優良深厚的歷史傳統。從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學”的南高精神;從國立東南大學“止於至善”的校訓,到國立中央大學“誠、樸、雄、偉”之學風,到南京工學院“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風,百餘年來,東南大學為發展科學、振興中華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奮鬥精神,激勵着每一個東大人去創造輝煌的業績。

經過一百多年的創業發展,如今的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萬多人,另有非學歷教育研究生3600多人。專任教師2185人,其中正、副教授1300多人,博士生導師500多人,兩院院士1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2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國家“十一五”863計劃領域專家2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74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85人。

目前,學校設有建築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等34個院系,擁有64個本科專業,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0個碩士點,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6個江蘇省省級重點學科,7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5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並以此為依託形成了一批重點科研基地。近年來,學校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07-2009全國學科評估高校排名中,我校有5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五名,其中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位列全國第1位,交通運輸工程位列第2位,建築學和藝術學均位列第3位,土木工程位列第5位;另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名,高水平學科數量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東南大學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不斷加大教學投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共有13個專業入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7門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5個實驗中心入選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建設點,15項成果榮獲近兩屆國家教學成果獎。學校建有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示範性軟件學院、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等四個國家級基地和1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吳健雄學院依託學校的重點學科,彙集學校一流教師,享用學校一流資源,採用分級導師制,是東南大學精英教育的“人才培養特區”。學校建有一大批校內外實踐基地,課外科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科學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得到很好培養,學生在國內外多項競賽中成績優異。2001年和2007年,在第七屆和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兩度捧得“挑戰杯”,成為繼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之後兩次捧杯的學校。另外,圖書館面積6.1萬多平方米,藏有各類圖書資料323萬多冊。

東南大學以“科教興國”為己任,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積極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重大戰略高技術研究,已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高新技術研究和輻射的重要基地。2007年,科研經費達到6.46億元;申請專利681項,授權329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80項,授權123項;2008年,科研經費達到8.07億元;申請專利918項,授權477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33項,授權184項,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學校牽頭在研“973”項目3項,參與在研“973”項目41項。近年來,學校相繼產生了CDMA移動通信技術、大尺寸全綵色蔭罩式PDP平板顯示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和取得一批專利,成為國內乃至國際3G、4G、平板顯示技術、集成電路及微電子技術的重要研究基地。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成效顯著,2008年江蘇省內高校科技工作為江蘇服務情況統計結果顯示,東南大學在科技項目及團隊、科技經費、科技基地、四技經費、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項目驗收鑑定、專利情況、科技成果獲獎等所有七項指標中均名列第一。 學校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包括南京長江后街創業園、蘇州園區、南京河西新城園區和江寧園區等,培育了以江蘇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東大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業。在2003年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評估中,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名列全國第八。

東南大學是我國具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大學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國際交流活動更加活躍,已與美國、德國、日本、瑞士、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韓國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邀請包括楊振寧、丁肇中、萊恩、沙巴克等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一大批國際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訪問。現有在校外國留學生513人。

2006年夏季起,學校主教學區遷至九龍湖校區,由此掀開東南大學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九龍湖校區位於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總面積 3752畝。九龍湖校區建築規劃以東南大學的歷史文脈為依據,採取公共核心教學組團加專業教學族羣組團相結合的校園建築形態,形成中西合璧、綠色開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龍湖校區一期建設工程包括教學區、行政區、本科生生活區、研究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後勤保衞區以及體育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總建築面積約57.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7億元。

今日的東南大學將秉承百年優良傳統,踐行“止於至善”校訓,按照開拓創新、爭先進位的跨越式發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創新,團結奮進,努力推進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國內外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力爭在本世紀中葉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qianjing/9mv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