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中學生物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中學生物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摘要:素質教育相對於應試教育,更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素質為中心,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生物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尤其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筆者認為,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應科學認識生物學科的特點,以發展思維為核心,以培養情趣為動力,以實驗為手段,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增強基本技能運用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和科學價值觀。

中學生物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教學;素質教育;中學生物;生物實驗

素質教育是把人的自身素質結構的完善和提高作為教育的基本目的與職能,是運用文化手段促進人的自然素質的社會化,使人的自然素質得到改造,融進社會的新質。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等。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性科學,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時,應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也應納入素質教育的內容。

1生物教學應以發展思維為核心

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體驗的程度,為此,教師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感受體驗的機會,課外也要給學生感受體驗的時間與空間。課外應讓學生多自我思考,自我融合、整合知識,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才能使學生獲得自我體驗的時間。因為學生只有通過自我體驗,才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研究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他們才會激發創新靈感,產生思維火花。

2生物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情趣為動力

生物學是一門與大自然緊密相連的學科。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應利用課外活動經常引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開展實驗研究活動,開闢第二課堂。筆者從實踐看來,第二課堂教學能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讓學生變得樂學、喜學。例如,教師可利用課外活動,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採集製作昆蟲、植物標本,進行花卉、農作物栽培,設計實驗等,這樣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注重引導的藝術性。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創設“參與”氣氛,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實驗,在實驗中充分感受快樂和趣味。培養學生的情趣,既能使學生在學習上產生巨大的動力和熱情,又能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

3生物教學應以實驗為手段

生物教學以實驗為手段,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鼓勵學生重視生活實踐。傳統的生物教學往往重視知識,忽視智能和實踐。事實上,智能及實踐是各種能力的集中體現和綜合運用,是最為重要的科學素質。生物教學應重視實踐教學,大力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展各種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素質。筆者在教學中總結了幾個要點,對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或許有所幫助。

3.1細心觀察,提升興趣。生物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佈置些觀察型題目,讓學生觀察某一時期、某一動植物的發展。如常見動植物的辨認,四季花開花落的變化。學生對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的感性認識直接從感官得知。再如農產品保鮮措施的原理;中耕鬆土為什麼能促進作物的生長;酵母發酵的現象與原理;甚至像如何養好盆花等都是這方面的素材。這樣,學生可以在觀察中識別、獲得知識,激發興趣。

3.2學會思考,拓展思維。在現行高中生物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旁欄思考題,這些思考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繫非常緊密,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問題。如“人體缺鐵或鋅時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吸煙容易患肺癌?”;“蘋果儲存久了,為什麼會有酒味?”;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活用這些知識,既讓學生掌握了科學知識,又讓學生懂得在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中應該注意什麼,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補充一些與教材有關的學生也感興趣的.問題情景,來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問題情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環節來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

3.3大膽假設,積極動手。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挖掘和開發生物學實驗在學習中的功能,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引導學生改進教學實驗,例如“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存在着實驗材料菠菜易受地域、季節的限制,實驗步驟多、實驗現象不明顯等問題,就可以引導學生從實驗材料、實驗步驟、實驗方法等進行改進和研究。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筆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探求其中可以轉化為探究性實驗的內容,將其轉化為探究性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成為新知識的探究者和發現者。例如“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是一個驗證性實驗,我們可以多提供一些實驗材料,讓學生進行對照實驗;可以讓學生探究可溶性還原糖和蛋白質的鑑定所需温度條件對反應速度和顏色的影響;可以讓學生探究雙縮脲試劑和斐林試劑是否可以相互替代。通過學生的親自實驗,既獲得了知識又培養了動手能力。

3.4社會實踐,調查生活。社會是生物教學最好的課堂。教師可結合課程進度,鼓勵學生進行調查。比如對本校、本地區動植物資源的調查,對環境污染對生態的影響等進行調查,學生調查後將調查結果寫成調查報告,在此過程中接觸社會、接觸實際,從而充實了頭腦,用活了知識,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筆者認為,在生物教學中,應以發展思維為核心,以培養情趣為動力,以試驗為手段,將素質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必須提出的是,我們實施的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它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應有的發展。生物教學實施素質教育,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多方位充分利用開發學生潛力的因素,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周繼軍:淺談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5,(1).

[2]丁盛茂:走進生物教學的藝術殿堂[J],中學生物教學,2003,(22).

[3]張貴榜:“轉變”生物教學方式[J],陝西教育,2005,(6).

[4]陳德志:淺議素質教育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理化生教研,2010,(5).

[5]馬長義:淺談生物教學中的科學素養教育,新課程研究,2010,(17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0dyn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