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表意研究

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表意研究

[摘要]事實上所有出現的文化表象都是符號學的附屬品,放在景觀設計中亦是如此。它不僅可以增加設計的理論性,也讓設計過程與思路嚴謹與有條理,更具有其科學性。文化旅遊景觀中的語言表達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通過語構學的結構去表達景觀語言,本文重點研究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表意,在輔助文化旅遊本身的現象表達同時滿足景觀設計學的設計語言表意,讓文化旅遊景觀構建出景觀語言體系,並相互作用最後反應在旅遊者本身的體驗度上,成為景觀設計中的語言符號學。

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表意研究

[關鍵詞]文化旅遊景觀;旅遊體驗;符號學;符號表意

1、追溯旅遊的本質

人類從一個長居住地到另一個地方短暫居住的行為和方式就是旅遊的本質,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種生存方式,人類會以怎樣的姿態生活,這不但是人類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哲學的重要問題,下面是從哲學的角度上去思考旅遊的本質。從哲學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人類是以怎樣的生存方式與土地相連的,我是什麼樣的身份與地位?我處在一個什麼地方?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難題。笛卡爾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在思想上認可了“我在”的源泉是“我思”,卻避開了“我在”的展現方式。所以,海德格爾指出“棲居”的概念,説明了“棲居就是人類在這片土地上存在的方式”。

人類存在於這片土地上的本質是居住,“人類的生活”仍是“生活於居住地”。因此,旅遊只屬於生活的一種方式之一,換個地方改變着人類棲居方式。因此,人類通過旅遊,居住的另一形式證明“我在”,找到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它的價值就在於通過旅遊的時間中迴歸自我。於是乎,人們選擇出行選擇用旅遊的方式時刻提醒着自己的初心,人在旅途中通過對事物的體驗與感知自我的本源,旅遊中的體驗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在迷茫的現代生活的自我藉慰,迴避了個性的缺點,得到自我,找回自我,迴歸本源,實現了“我在”的目的。海德格爾説,人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這便是人居住之本質。

2、文化旅遊景觀中的符號體驗的產生

符號學與語言學的聯繫是千絲萬縷的。20世紀初誕生的符號學對語言學有着深刻的影響,對解構主義與結構主義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符號學本身是一個具有嚴謹性與科學性的學科,景觀語言同樣受符號學的影響,在景觀設計構思中通過運用符號學理論,讓整個設計過程與設計思路更加具有邏輯性與科學性,同時遊人也能很好的感受和體驗文化旅遊景觀。文化旅遊景觀中的設計語言符號是由景觀形態、形式、空間、尺度、以及質地因素等等去直觀體現的。在我國有眾多的歷史人文,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與歷史悠久的古建、園林等等,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日漸被人們遺忘了本身的背景與歷史而只在乎景觀的外部體現,其實每一個人文景觀都有其專屬的符號,展現“有內涵的形式”這種內涵主要體現在人文符號中的歷史精神與人文意向。

人們只有很好的去掌握人文歷史以及景觀語言符號中所傳達出來的意義,才能很好的體會文化旅遊的真正價值,因此景觀語言設計當中應當更注重對文化的描述與理解,挖掘其中存在的深刻含義,用生動的方式附屬在景觀設計語言中,遊人才能更好的體驗文化旅遊。索緒爾視語言為各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構成的整體,景觀符號也是一樣的模式與解讀。

過程1:從客觀的對象表層形態出發感受景觀符號。這一步驟從人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對事物表層形態給予的第一感知。同樣客觀事物也是第一時間把自身的形態、色彩、聲音等特質傳遞給遊人,遊人對現象做出不一樣的反應與迴應,並把這樣的記憶放入大腦中,形成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掌握了來自景觀符號醉直接的碰撞,也是感受景觀符號的過程。

過程2:從主觀的感悟和理解出發去挖掘景觀符號。只有第一過程的環節過程中建立起了遊人對景觀表象的興趣作為基礎,才會引起遊人對下一步景觀符號的解讀。符號不僅僅停留在表層感知,在刺激感官的過程中,中樞神經傳遞出一興奮的狀態並隨之激起對景觀語言符號區的探索慾望,隨後向皮下組織延伸,產生情感。在這時,遊人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通過自我對客觀事物的審視與琢磨,產生對景觀語言符號的感知與解讀。上面的兩個過程闡述了整個景觀語言符號的解讀過程。如果遊人在對旅遊景觀直停留在了感受過程,那麼這反應看景觀語言沒有真正的傳遞到遊人思維中,這樣的活動也會相對的乏味和體驗度較低。若當遊人在感受與感知中解讀了景觀符號,那麼這個景區景觀設計出的語言表意是成功的並能相應的得到體場所記憶感深刻的體驗與感受。

3、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設計理論

景觀語言符號在結構主義理論中有兩層內涵,分別是表層結構內涵和深層結構內涵,在一定條件下,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可以互相轉換。在景觀語言符號中表層結構表現為形式、形態、風格等等;而深層結構往往試試不容易看出的設計師想要將設計想法表達在景觀中的語言要素與情感寄託。在景觀語言符號的.表層結構即為景觀設計上的表象形式,語言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形態語言、紋理語言、照明語言和色彩語言等等。

形態語言中如尖鋭的、平滑的、崎嶇的、起伏的都會給予遊人諷刺、動感、柔和等感受;紋理語言中的不同材料肌理表現了不同的紋理語言,它可能具備的是歷史年代感,也可能是清水混凝土代表的簡潔現在的審美與審視,再或者是不同地域材料紋理所體現的地域地方特色的反映等等。色彩語言與表達了不同的含義,白色代表純潔、寧靜、美好與低調;黑色代表詼諧、典雅與堅硬態度;紅色代表了熱血、動力、喜慶等。景觀設計語言符號的語法規則中,每一句需要傳遞給遊客的信息都是通過景觀符號語法系統串聯建立的,是景觀語言符號運用規則和結構規律。語言規則指揮着景觀語言符號溝通與交流。

構建景觀語言句法時,一般情況下是對單句進行拆分重組構建語言的關係所遵循的一定規則與規律。景觀語言語法規則中都具備有和諧統一的特點。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原則,對應的景觀設計語言的尺度、節奏、對稱、組合等關係,“在變化中尋求統一”在符合一定規律的節奏變化下,在差異總產生整體景觀的統一,也就是我們設計語言中的規劃統一與主題風格統一。二者相輔相成,確保了景觀語言的和諧統一性,也確保了遊人審美體驗的統一。

4、文化旅遊景觀語言符號設計手法與應用

在文化旅遊景觀中,景觀語言符號的表意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表述,

第一,對於遊人來説,它往往決定了遊客在整個文化景觀旅遊體驗與感受,

第二,對於設計師而言,景觀符號能很好的反應出設計師想要表達的外在文化觀念與內在訴求,

第三,則是對於景觀本身而言,它是景觀價值的體現。在文旅景觀設計應用過程中景觀語言符號可以在以下幾個設計手法中體現。

(1)隱喻。景觀設計手段中常常用到,用一個相類似的景觀元素或塑造的某種景觀空間概念以代替另一種景觀物體或情感概念,從而暗示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是比喻的一種。不直接點明是比喻,但實際上是打比方,如景觀元素設計中常常會運用方正的空間隱喻嚴肅曲線空間代表着活潑等等,景觀設計常用是作為對需要傳達給遊人的信息而產生的設計手法。特別是在文化旅遊景觀中,常用來比擬景觀文化要素,讓遊人產生共鳴,在體驗、感知與想象中去產生對當地文化要素的解讀,這樣,景觀設計的意義也會體現出來。

(2)象徵。象徵手法是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含義,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徵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徵。象徵的表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能給人以簡練、形象的實感,能表達真摯的感情。在文化景觀設計中,往往會運用具體的事物直觀的簡潔的去體現景觀作品的意思,如梅蘭竹菊象徵着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鴿子象徵和平友誼,鴛鴦象徵愛情等。運用象徵性的符號設計手法,同樣也可以使繁瑣複雜、深奧難懂的情節簡練化、形象化,還能延伸景觀元素本身的設計意義,帶給遊人充分的想象空間,增加景觀作品的藝術性。

(3)重現。重現手法是對地域景觀符號記性結構和功能的充分研究分析後,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法對地域符號形象的再現利用,而並非是簡單的模仿或複製。對於地域符號的重現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平面的圖像,還可以是物質實體符號,如枯山水錶現當地山水格局、材料的重新運用反應當地歷史、圖文去再現古老傳説等等,重現的設計手法往往會結合功能性的需要在文化旅遊景觀中呈現,在文化旅遊景觀設計中處在重要的地位,在作用上它不僅反應的是地域主題信息意義更重要的是對一段文化或者一段歷史的再現。

5、總結

旅遊的本質是在過程中證明“我在”而這種“我在”是在體驗中感悟出來的。文化旅遊景觀本身產生的旅遊體驗感,從符號學的視角來看,旅遊體驗必然是由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是由客觀景觀符號、可見可聞、旅遊產生的各類活動等去反映產生,另一方面則是主觀的受到客觀事物影響與自身的感受具備的作用方式。在文化旅遊景觀中它們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並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在文化旅遊景觀中,最首要的工作任務就是做到詳細的場地調研與分析,對人、文、生活、歷史的掌握,設計師才能研究和設計出準確度高的語言符號表達,從而減少對場地的曲解。能達到羣眾中的認可,就必須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發現設計,讓遊人真正參與和體驗到文化旅遊的精髓,這就是我們在研究文化旅遊景觀符號表意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3ej7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