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徵文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1

龍是什麼?龍是炎黃子孫所信仰的神奇生物,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所在。可是,説我身邊有龍,恐怕天下誰都不信。

龍是誰?龍涵映?他怕是和龍這一神物連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吧?

他戴着一副藍黑眼鏡,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而已,除了厚厚的鏡片擋不住他眼中閃現出的智慧之光之外,與龍相比,他簡直微不足道:他的身軀沒有龍龐大,眼睛沒有龍明亮,速度沒有龍急迅,力量沒有龍強大,頭腦沒有龍聰慧……這樣的人又怎是一條“真龍”呢?

神通廣大的龍能縮小如螻蟻,伸展能遮天,呼風喚雨,翻江倒海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他在學習方面也毫不遜色,似乎是有着“龍的意志”。

突如其來的月考猶如巨石壓得我難以喘息,唯有他早已做好應考準備,沉着對待,無所畏懼。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試卷發到手中,他便埋頭奮筆疾書。那速度,快似脱韁之野馬,急似離弦之箭矢,無人能及,他就像龍般所向披靡,屈屈月考,不在話下。當我作文才完成一半時,他早已在對我微笑,似乎在等待着我這隻“烏龜”。交卷時我才匆匆結尾。他卻是信心滿滿地將試卷遞給收卷者……果不其然,他榮獲月考第一,他悠然自得。那一次,我才真正從他身上看到那隱匿的“龍影”——奮勇向前,無所畏懼。

龍不是永遠的勝利者,龍也會受傷也會沉睡。他也不會永遠站在學習的巔峯,也會退步,也會失敗,甚至跌落谷底。

被曾老師狠狠教育了一番的他失落地回到座位,眼神暗淡,臉漲得通紅恰似那熟透的`柿子雖然我不知曉情況,但看得出——他的心千瘡百孔。再當我回頭看他時,他卻早已微笑着開始朝課作進攻。他似乎有着顆堅強的“龍心”——積極向上,永不言敗。

雖然他沒有龍那樣龐大的身軀.明亮的眼眸,急迅的速度,強大的力量,聰慧的頭腦,也談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甚至根本不像龍,但他是龍之傳人,他繼承着龍的精神龍的文化。

他不是龍,卻又是龍,或許正是這一條條普通又不普通的龍讓我看到了中國龍騰飛的希望……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2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條龍,它載着一羣勤勞勇敢的人民從遠古遨遊到今天。這一條歷史悠久、活力無限的龍,就是中國!而中國,此時此刻,就像一條破殼而出的龍,直衝雲霄,衝過雲際,站在雲端俯瞰世界。

奧運會上運動健兒閃亮的金牌,是龍的`榮譽;科學家們在世界上獲得的無數的成就,是龍的自豪;登山愛好者登上珠穆朗瑪峯,是龍的足跡……

在無數時空中,這條龍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龍的故鄉在中國,於是億萬國人無論在何時都因為自己的龍的傳人而驕傲。龍鑄造了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不管在身在國內還是異國他鄉,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都有一條龍,一條屬於中國的龍。

在我們的祖國,這條龍送給我們許多有意義的節日。

首先是熱熱鬧鬧的春節。春節由古代開始傳播,因為在傳説中有一個叫年的動物,喜歡吃人肉,每次一到1月1日就出來作興,人們害怕年,就緊閉門窗,躲在家裏,等到第二天,年走了之後,人們就打開家門,相互慶祝自己沒有被年吃掉,在這一天,人們穿上紅衣服,點燃鞭炮,互相贈送禮物,於是春節就這麼形成了,穿上紅衣服,點鞭炮是因為年害怕紅色,它害怕響聲,所以,在這一天中,到外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接着就是我們的端午節。在春秋戰末時期,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在漢江投江,人們為了讓屈原吃到美味的食物,便投了許多糯米,魚兒將所有的米全吃了屈原託夢説“用棕葉包住糯米,魚兒以為是菱米,就不會吃了”,人們照做,可是第二天,屈原又託夢來,“糯米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一些被飢餓的魚兒吃了”,人們有些不解,不知道怎麼做,屈原笑了笑説,你們投糯米時,將船頭,裝成龍頭,下投時敲鑼打鼓,魚兒認為這是龍王的食物,便不敢吃了,人們敲鑼打鼓,將粽子下投,於是,端午便這樣形成,人們賽龍舟,吃粽子,十分熱鬧。

一個個節日我説也説不完。龍,載着我們從春節到除夕,過了一年又一年,載着我們從遠古到現代,日子越過越紅火。誰不喜歡我們中國龍?

祖國巨龍在騰飛,讓我們與龍共遨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eoov4o.html